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卷第月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34##)*)  
#)*)  
!
+%,-./&%01234,/.(%-5/&6.278-92:;!1%32/&1328.389<=2:2%."  
&
从唐律疏议  
'
看儒家  
$
孝治  
%
施政的司法实践及其影响  
黄 修 明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成都?*))?@"  
!
!
!
!
'
孝治("即以孝治国安民  
"
这一原则贯彻落实在古代法律大典  
司法原则的继承与发展更表现在制定缜密完备的刑律  
孝治施政的总体原则决定了 的必然干预  
必然出现 的矛盾冲突并由此形成古代法制史上  
*
唐律疏  
!
!
摘要是  
既表现为立法思想上对儒家  
由于儒家  
施政的法律实践  
+
的司法条文中  
"
'
不孝入罪  
(
"
条文对不孝犯罪行为实施严格的防范控制  
!
'
(
'
孝 对  
(
'
(
"
以孝枉法  
"*唐律疏议  
+
付诸封建国家孝治  
屈法徇孝的常见社会现象  
!
关键词  
'
(
"
'
(
'
(
"
#
!
唐法制史$*唐律疏议+$儒孝伦理  
$
孝治司法  
$
中图分类号!\#H#$A[)E#IH#!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CD!*D%#)*)&)#C)*)DC)"  
作为中国古代保留至今的最为完备的法律大  
6
6'.周礼  
/
&
不孝之刑  
这和儒典尚书  
*)#)H  
的重罪思想完全一致  
封康叔于殷地以治其民  
'
列为刑中重刑  
把不孝之人视为  
史载周公平定殷人  
周公对康叔上任前  
#
排序于各  
!
!
#.唐律疏议  
/
历来备受唐史学者及法学史家们的 刑之首  
#
.
/
&
元恶大  
(
高度关注  
$
关于  
.
唐律疏议  
/
的条律内容以及与之相 憝  
学术界已有不 叛乱后  
施政角度探讨  
司法内容及其影响至今 速由文王作罚  
本文拟从梳理  
结合唐代其他司法案例史料  
就儒孝伦理对唐代司法诉讼的影响以及唐代司法实 从重严加惩处  
践中 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不孝入罪思想  
对儒家不孝入罪司法原则的 处的重刑主义  
正式从孝治  
儒家孝道伦理的核心是  
孝治'#即以孝治国安 犯罪现象中的罪中重罪  
其法律精神主要体现为确立  
原则以及在立法思想上对不孝行为的  
早在西周时期不孝入罪便被正式列入司法刑  
一曰不孝之 期就已经完全确立  
四曰不弟之刑 晋南北朝封建法制体系薄弱  
'
$
#
关的唐代司法诉讼及法制建设状况  
#
#
#
少研究成果问世  
律疏议法典中  
尚未见有专文发表  
孝入罪刑律入手  
#
但从儒家  
&
孝治  
'
.
唐 的训诫诰词称,&元恶大憝  
#
矧为不孝不友66乃其  
(
*)#)H  
/
&
不孝入罪  
'
#
#
刑兹无赦$' 周公把那些对父不  
元恶大憝'#即罪大恶极之人  
刑兹无赦'#从快  
$
.
唐律疏议/&不 孝之人视为  
&
#
要求康叔  
'
#
#
试 根据周文王制定的刑法  
#
对这些人  
&
#
决不稍有宽恕  
$
周公  
&
刑兹无赦的  
奠定了儒家对不孝犯罪施以严厉惩  
司法原则 依据这一原则儒家  
立法角度把不孝犯罪定性为一切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  
'
&
'
&
'
$
#
!&唐律疏议  
'
$
%
&
'
$
#
.
继承与发展  
/
&
'
#
&
#
&
#
(
#)#DD?  
#
&
不孝入罪  
'
的司法 大于不孝  
定性  
尽管  
重罪  
'
$
&
重罪  
'
$
&
不孝入罪  
'
的司法原则以及对不孝犯罪  
定性的立法思想早在孝经出现的先秦时  
但由于先秦乃至后来的秦汉魏  
司法刑律的建设发展  
#
&
'
#
.
/
$.周礼  
-
地官/,&以乡八刑纠万民  
,
#
*
#
二曰不睦之刑  
#
三曰不姻之刑  
#
#
收稿日期!#))EC*#C#?  
黄修明!*ED*%"#  
作者简介  
!
#
四川泸县人  
#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
*)D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极不完备  
以及对各类不孝犯罪轻重不同的量刑差别等等  
无详尽明确的惩罚条规或缜密细则的刑律条文  
中国古代社会  
的黄金时代  
#
法律对不孝罪的界定  
#
对不孝入罪的范围 罪行为  
尚 及谋反  
在 不再以  
#
子孙只能谏诤而不能告官  
谋叛谋大逆而子孙揭发告官则另当别论  
不孝 对此有明确的说  
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告亦  
祖尊长 无罪的  
迥然有异 唐律疏  
祖尊长这一不孝罪名的认定  
大义灭亲政治伦理内容 换句话  
父母这一不孝罪名是否成立  
必须以皇权国家的利害关系为转移在事关皇帝安  
概念的司法界定非常 危皇权稳定这一根本原则问题上封建法律倡扬大  
传统儒家 的人伦道德规范必须让位于  
的皇权政治需要封建国家孝治司法的根本  
意义在于维系专制皇权统治的稳定  
#
但如若其行为涉  
#
*
*
#
$
&
'罪论处$.唐律疏议/  
* #  
#
唐代是封建司法体系进入完备发达 明,&谋反  
#
(
H)H!#  
$
史称,&历代之律66至唐始集其 无罪$' 同样是告父  
*
#
&
'
&
'
(
!)##"E  
$' 唐代集其大成的法律条文  
#
完整地保留在 量刑标准却天地悬殊  
刑法大典之中传统 议对子孙告父  
思想尤其是不孝入罪的种种司法原则 入了封建国家  
唐律疏议法典中开始有了非常成熟  
化的司法条文体现  
史载唐律疏议  
& '  
#
$
这反映出  
.
唐高宗制定实施的  
儒家孝治  
.
唐律疏议  
/
#
/
*
&
'
#
&
'
#
&
'
$
.
/
*
非常细则 说#&诸告祖父母  
*
'
&
'
#
$
#
.
/
&
不孝  
'
*
#
(
H)*#  
明确,&善事父母曰孝  
孝入罪的具体范围包括,&告言  
#
既有违反  
#
是名不孝$' 义灭亲  
#
#
诅詈祖父母  
若供养有缺居父母丧  
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 均订  
对死刑以外的其他不孝犯罪#.唐律疏议/  
在立法思 有非常具体的量刑标准分别为  
# ,  
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  
*
父母  
+
&
'
#
&
'
祖父母  
自身嫁娶  
不举哀诈称祖父母  
唐律秉承  
定性原则把不孝犯罪列入  
*
父母在  
#
别籍异财  
#
+
#
$
#
若作乐  
#
+
*
#
(
H)*#  
+
*
父母死  
'
等等  
$
(
#)#DD?  
想上  
#
.
孝经/&罪莫大于不孝  
'
大罪中的第七  
&
!!诸祖父母  
#
"
徒三  
及兄弟别籍异财者徒  
"
所养父母无子而舍去者 徒二  
匿不举哀者 流二千  
'
#
&
十恶  
'
00诸居父母丧生子  
"
1
H2#!?  
$.唐律疏议  
/
卷一载,&五刑之中66其数甚恶  
一年  
!
#
事类有十  
#
故称十恶66七曰不孝$'  
.
唐律疏  
不孝犯罪在唐以后历代刑法中一直都被  
的大罪之一  
孝治司法实践中  
徒刑流刑直至斩  
制定的刑律有  
父母者绞 殴者  
诸养子  
"
"
1
H2#!"  
/
的影响  
#
!
定为  
&
十恶不赦  
'
$
诸闻父母若夫之丧  
"
"
在具体  
&
'
#
唐律对各种不孝犯  
绞死刑  
制未终  
!
丧制未终释服从吉  
"
"
若忘哀作乐者徒三  
匿不举哀者徒一年 丧  
释服从吉  
若祖父母父母及夫犯死罪被囚禁而作乐  
"
罪的惩处  
#
涉及杖刑  
*
*
*
$
00闻期亲尊长丧  
"
"
!
1
H2#)H  
于不孝犯罪的死刑判决#.唐律疏议  
/
"
"
杖一百  
!
这样两条  
,
其一#&诸詈祖父母  
*
#
#
(
H)H*H  
(H)H!#  
1H2#)"  
'
+
其二#&诸告祖父母  
*
父母者绞  
殴打以及到官府举报告发自己的祖父母  
均被唐律视为侵犯天理人伦的最大不孝犯罪  
一律处死 如唐武宗会昌年间柳仲郢为京兆尹  
仲郢不  
刘诩贵为禁军校 举  
立即处死其所依据的 方面  
'
$
凡詈  
父母  
犯者  
"
徒一年半  
诸居父母及夫丧而嫁娶者  
诸子孙违犯教令及供养有阙者  
!
1
H2#D"  
*
*
#
"
徒三年  
!
#
"
徒二  
1
H2H!"  
$
#
#
!
人向其告发#&刘诩殴其母  
#
诩为禁军校#!  
"
上述不孝犯罪涉及别籍异财  
*
居丧生子  
*
匿丧不  
(
D)D)#H  
待奏  
但京兆尹捕之  
司法刑律就是  
殴者斩的死罪量刑条律  
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有隐无犯  
无令陷罪 若有忘情弃礼而故 自己的子孙以  
祖尊长被定为十恶 法诉讼实践中  
这是儒孝伦理维护父系家长 当属个别案例  
尊严这一人伦原则在唐代司法刑律中的反映 这里 但是由于父祖长辈对儿女子孙拥有  
需要指出的是 祖长辈的不良恶行或一般刑事犯 名的告发权这对一般家庭内部儿孙辈社会成员无  
#
即捕取之  
#
死杖下  
'
$
*
服丧作乐  
*
居丧嫁娶  
*
违犯教令  
*
供养有阙等若干  
#
#
不由分说  
#
#
$
其中  
#
&
诸子孙违犯教令及供养有阙这一  
规定的原则是,&须祖  
'
.
唐律疏议/&十恶  
'
重罪中的对父母 不孝罪名的认定#.唐律疏议  
/
(
H)H!@  
&
'
$
父母  
*
父母告  
其罪名则不能成立  
角度而言父祖长辈不到万不得已  
不孝罪名告官治罪的  
因父祖长辈告官而被不孝  
不是经常性或普遍性发生的司法现  
不孝  
#
乃坐$' 若父  
*
祖长辈不向官府申  
$
就封建人伦亲情关系  
通常是不愿意把  
因此在司  
治罪的  
&
*
'
这一不孝犯罪#.唐 告诉讼  
如有违失  
#
律疏议  
/
解释云,&父为子天  
#
$
#
#
#
理须谏诤  
#
起敬起孝  
#
$
&
'
$
#
(
H)H!#  
告者  
#
$' 儿孙辈告发父  
*
#
#
&
'
#
&
不孝  
'
之罪处以绞刑  
#
#
$
$
#
&
'
#
*
#
*)?  
黄修明  
!
.
唐律疏议  
/
看儒家  
&
孝治  
'
施政的司法实践及其影响  
1
H2@!  
形中具有一种很强的自律约束  
不孝行为不能不有所顾忌或有所收敛 律以老  
唐律疏议赋予父母家长对子女拥有 不能徒役听以赎论  
告发权究其实质 法律允许父母得以子女不孝 以上刑律条文中的  
&收赎'#是指允许以铜赎罪+  
罪名请求政府代为惩治甚至处死 上奏朝廷由皇帝  
# #  
父辈家长的权威通过对子女拥有不孝  
权而获得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唐律有关  
的刑律条文几乎全部为唐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照搬 获得了一系列从轻判决或减刑免刑的司法特权  
沿用 如宋代法律大典宋刑统中的不孝刑律 于这一系列司法特权是其他年龄段社会成员  
唐律疏议一字不漏的直接翻版史称宋刑统 年者除外所没有的因此儒家尊老尚老的人伦孝  
通过唐律疏议的实施转化成为一系列对  
明 老年犯罪者非常具体的特殊司法关照  
朝统治者在制定刑律时也公开声称,&今制宜遵唐  
#
使他们或有发生的  
另一方面  
不孝罪名的  
九十以上00虽有死罪  
"
不加刑  
故节级优异  
H2@D  
!
$
#
#
疾不堪受刑  
"
"
七十衰  
1
.
/
&
'
"
"
!
#
#
&
(
?)?!  
#
'
#
这就使得  
&
上请'#是指犯死罪后有司不判  
&
'罪名的告发 以特殊裁决予以减刑+&不加刑'#是指犯有死罪而不  
$
执行死刑 通过 等  
$
这样  
#
&收赎'*&上请'*&不加刑'  
#
&
不孝入罪  
'
途经高龄老人违法犯罪之后在量刑判决方面便  
#
# #  
#
$
$
.
/
&
'
#
!
未成  
.
/
#
.
/
"
#
#
(
")D*!  
&
求之唐律  
'
#
其法律条文的制定#&以唐律逐条 道原则  
#
.
/
#
(
")DHE  
比勘66律条所列  
#
从首至尾  
"&权留养亲'#奉行老有所养的  
不孝入罪的相关条律不过是在 政策  
&
#
初无异文  
'
$
$
!
&
孝治司法  
'
(
!)##"E  
'
#
其涉及  
&
'
#
&
唐旧  
治天下  
其一它把先秦时代  
思想转化成为一系列缜密完善  
条规有效地防范遏制了各种不孝犯罪行为的发 非老龄的中  
为唐王朝孝治施政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关刑律条文沿用于 三  
这为唐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孝治  
政的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借鉴  
儒孝伦理在唐律疏议中的其他体现  
除制定上述缜密完善的司法刑律对各种不孝犯  
对儒孝伦  
付诸孝治  
还表现在如下一系列断案治狱  
'
基础上的损益补充而已 立足中国古代  
的重要意义在于  
的司法观念或法律 体体现  
$
上述赋予老龄社会成员一定程度的司法特权  
#
'
的施政原则#.唐律疏议  
/
,
是儒家尊老尚老孝治原则在唐代司法实践中的具  
而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司法现象权留养  
孝治需要出发对某些并  
青年社会成员犯罪者在量刑惩处方  
&
'
#
&
不孝入罪  
'
$
&
*
非常细则化的刑法 亲'#则是从事亲养老的  
&
'
#
#
*
*
#
#
&
'
+
#
同样给予特殊的司法权利关照$.唐律疏议  
/
其二#.唐律疏议/&不孝入罪  
'
.
名例篇  
/
专门为此制定了以下相关的法律条文  
,
后代封建法典  
#
&
'
!!诸犯死罪非十恶  
"
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  
#
1
H2?E  
$
"
家无期亲成丁者  
犯流罪者权留养亲  
是五流及十恶  
"
上请  
!
!
&
'
"
!
议曰)'犯流罪者  
"
1
H2")  
"
亦得权留养亲!(  
罪实施严格的社会控制以外#.唐律疏议  
/
权留养亲00死罪上请  
"
敕许留侍  
"
经赦之  
1
H2")  
理的体现  
施政的作用及影响  
的司法实践方面  
#
或儒孝伦理通过  
.
唐律疏议  
/
&
'
"
理无杀法  
上引唐律疏议  
内容非常明确凡死刑罪犯  
孝 疾老人  
!
#
.
/
刑律条文#&权留养亲  
'
的司法  
$
,
#
若其家中有年迈体弱病  
需要养老照顾而家中又根本无人照顾负责  
断案的官员必须将此类情况具薄成册通过上请  
先于尚 方式由朝廷裁决是否予以免死减罪让其留家侍养亲  
!
"
尊老尚老  
#
赋予高龄老人一定程度的  
&
#
#
'
司法特权  
.
唐律疏议  
#
&
'
/
立足儒家  
&
古之为政  
#
(
@)H*?  
'
的历史经验总结  
$
#
把尊老尚老奉为  
&
孝治  
'
施 老  
$
所谓  
养亲  
针对 留侍养亲保住性命  
特殊 同类情况犯流罪者  
相关刑 亦得  
&
死罪上请  
#
敕许留侍66理无杀法'#是指  
政的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付诸司法实践的具体表 因家庭  
&
'
需要  
#
犯死罪的家庭成员通过上请  
获得留侍 免死之司法关照  
!
& '  
即便是五流及十恶之罪  
#
&
'
$
#
#
就是赋予高龄老人一定程度的司法特权  
老龄社会成员犯罪违法现象制定一些专门的  
的量刑定罪条律 兹引唐律疏议 名例篇  
$
#
&
'
#
*
#
#
$
.
-
/
&
权留养亲'#并不真正遣发流放地  
$
所谓 权  
&
#
以助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分析  
$
'
&
留侍'#是指封建国家从侍养亲老的人伦道义  
#
1
H2@)  
诸年七十以上  
0
0
犯流罪以下收赎  
!
出发  
这是古代封建国家  
唐律疏议付诸司法实践的又一表现  
$
#
对犯死罪者留而不杀  
#
对犯流罪者留而不遣  
!
!
八十以上00犯反  
#
#
杀人应死者  
"
&
老有所养  
'
这一孝治原则通过  
1
H2@#  
!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
避讳入律 相关司法刑律以维系宗法家族组织的稳定与家庭关  
所谓避讳是中国古代对君主及家族尊长的名 系的和谐以达到安定社会巩固家天下的皇权统  
字禁忌直接称呼或直接书写的一种回避方式 避讳 治是封建孝治立法思想的重要原则 唐律疏  
现象产生于周代以后代代沿袭形成避国讳和避家 议法典中的亲属相犯 有罪相隐等司法刑律  
#
讳两大不同类别 避国讳是指天下臣民对国君的 究其宗旨就是意在维系宗法家族群体及家庭关系  
名字实行统一回避以表达对君主权威的认同与敬 的和谐与稳定 仔细分析此类司法条文的具体内  
是古代尊君意识在人名符号上的反映 避家讳 不难发现受儒家孝道人伦的影响这些刑律条  
是社会成员对本家族尊长主要是父祖辈男性家长 文若从司法公正的意义而言往往有其自身严重的  
的名字实行回避以表达儿孙晚辈对父祖长辈的尊 不足与缺陷  
是儒家孝莫大于严父 即维护父系家长 亲属相犯某些条律为例 如前所述唐律  
尊严这一儒孝人伦原则在人名符号上的反映 唐统 规定家族中的儿孙晚辈若詈骂殴打或到官府告发  
治者修订刑律把体现儒孝人伦的避讳现象引入孝 自己祖父母父母者一律论以不孝 重罪判处死  
司法实践对有犯家讳特别是官场中人触犯家讳 刑 父母殴  
制定了非常具体的司法惩处条律$.唐律疏 杀者  
的行为 加一等  
卷十记载 对这一刑  
诸府号  
#
维护父权家长的绝对尊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D!  
#
&
'
#
&
'
$
#
$
,
*
#
&
*
#
&
'
'
#
$但反过来#&若子孙违犯教令而祖父母*  
以刃杀者徒二年故杀者  
# + # + #  
#
徒一年半  
各勿论  
若子孙违犯教令  
故杀者  
手足  
由此可知  
或没有任何理由就把儿孙晚  
法律的惩处也就是判一年半二年或二年半  
这和儿孙晚辈冒犯父祖尊长一律处死的判决  
法律对擅自专杀的父祖长辈处罚极为轻微  
祖名 司法刑律受儒孝人伦的影响有失公平在这里表现  
某些官员即便具有相应的才干与能力也 为量刑标准因人而异因家族成员长幼辈份的不同  
不能在相应的官府担任相应的官职 立足封建国家 而大相径庭轻重差异悬殊巨大  
选贤任能因才授职的选官原则这一刑律对那些因 唐律疏议刑律中的  
名讳限制而仕途受限的官员显然有失公正人为造 涉及谋反谋逆谋叛三项大罪的其他一切犯罪行  
成封建官场人事铨选过程中的不公平 但从封建国 为允许家族亲属成员  
孝治施政的意义而言通过对犯父祖名讳的司 互不检举揭发  
法惩处使得父权制家长的尊严与权威获得有力的 以上亲及外祖父母  
法律保障从而有利于封建社会家天下皇权统治 妻  
秩序的稳定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特征是 等三事  
家国一体 家族和国家在组织 的其他刑律条文  
原则和伦理规范方面具有完全的同一性因此避家 族成员  
讳和避国讳完全一脉相通通过对家族父祖辈尊长 面强调儿孙晚辈对父祖尊长  
权威的维护其实质就是对朝廷君父权威的维护 明确规定  
皇权统治秩序的维护  
体现儒孝人伦的亲属相犯  
(
H)H*H  
/
,
66过失杀者  
#
'
$.唐律疏议/  
'
#
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00律中的  
假若父名卫  
可从而故违者'+  
不得任长安县职之类  
不得作将军或祖名卿不得居卿 用刃杀  
违犯教令的儿孙晚辈  
上列犯讳入律的惩罚条文非常清楚官场中人 辈杀死  
若犯父祖名讳隐匿不报冒荣居官一经发现不仅 徒刑  
罢职丢官而且还要遭受徒一年的司法惩处 这 相比  
一司法刑律对古代官场政治的影响在于受父  
讳的限制  
#
&
的解释是#&不限事之大  
!
!
一年  
卫任官  
或父名军  
!
疏议曰)'府号者  
"
"
不得于诸 小  
#
&
#
各加一等 的解释  
他物杀徒二年  
# *  
祖长辈杀死  
'
$
或祖名安  
"
!
官称 #&谓非违犯教令而故杀者  
#
*
#
+
(
H)H*H  
"
"
$
"
#
徒二年半  
'
$
任之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罪相隐'#是指只要不  
#
*
*
$
#
&
相为隐'#即相互隐瞒包庇  
#
&
'
#
*
$
具体刑律规定是,&诸同居  
#
若大功  
夫之兄弟及兄弟  
谋逆谋叛  
唐律疏议与此相关  
受儒孝人伦的影响  
即单方  
而不是相  
卑幼对尊长如果  
#
#
*
外孙  
*
孙之妇  
*
(
H)*!)  
#
&
'
#
有罪相为隐$' 疏议曰,&谋反  
*
*
#
(
H)*!*  
$
#
并不得相隐$'  
.
/
&
'
&
家国同构'#家庭  
*
#
我们发现  
#
#
#
#
&
有罪相隐'#往往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
#
*
&
有罪相隐  
'
#
&
'
#
$
比如#.唐律疏议  
/
#
是对  
刑律  
基础  
&
家天下  
'
$
&
不隐  
'
报官  
#
必须予以严厉司法惩处,&诸告期亲尊  
!
"
&
'
&
有罪相隐  
'
*
外祖父母  
*
*
夫之祖父母  
有悖对尊长  
即便所告属实告者也要判  
唐律疏议刑律中没有相应的尊长为卑  
#
虽得实  
#
徒二  
(
H)H!D  
$' 告发期亲尊长  
#
&
有隐无犯  
'
"
如上所述中国古代家天下皇权统治的社会 孝人伦原则  
#
&
'
#
#
&
徒二年  
'
#
是血缘宗法家族组织的普遍存在因此制定 之刑 由于  
#
#
$
.
/
*)@  
黄修明  
!
.
唐律疏议  
/
看儒家  
&
孝治施政的司法实践及其影响  
'
(
*))!)  
&
相隐  
'
的刑律惩处条文  
#
因此  
#
所谓的  
这类刑律 开颁布的量刑标准是  
一是家族关系中 死处以极刑既定的法律条文在这里形同虚设最  
二是家 高统治者法令由己任意变法或法外加法甚为典型  
$
皇帝的特敕  
其轻罪重判的依  
而是儒孝人伦支配下的  
是儒孝伦理对不孝犯罪推行重刑主义  
但 法治观念的扭曲  
毕竟是两种迥然有异的不同施政手 屈法徇孝  
二者在共同维系古代封建王朝统治秩序的过程 在古代孝治  
难免会发生牴牾相悖或出现矛盾冲突 从古代 好相反的是屈法徇孝  
施政的司法实践来看这种牴牾冲突的矛盾 矛盾冲突最典型的是因  
免死的司法现象 只要杀人者的动机或目的是尽孝  
封建统治者往往本着儒家论心定罪志善而违  
的人伦道德原则对犯案杀人者从  
免死减刑甚至完全赦免 以唐代为例  
无论什么 唐律付诸司法实践过程中因尽孝犯杀人死罪而从  
做到执法 轻惩罚的事例比比皆是 如唐初卫孝女手刃杀父仇  
矛盾冲突的表现形式之一 太宗免其  
法外加法肆意加重判 罪  
司法历史尽管自唐律疏 如唐穆宗时期  
历代封建王朝对不孝犯罪都制定有非常缜 官上书建言#&买得性孝天至  
&
有罪相 别籍异财者  
#
论死  
'
$
于是  
#
同一不孝之罪  
#
按公  
'#只是单方面的只隐尊长而不隐卑幼  
$
&
徒三年'#但实际判决却是&  
对儒孝人伦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  
的父祖辈家长的权威或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
'
#
#
+
*
族人伦秩序中的卑幼与尊长在司法权利的享有方面 在如此一类不孝犯罪的惩处案例中  
完全处于一种名正言顺的非平等地位 诏令完全置司法刑律于不顾  
的矛盾冲突 据不是既有的刑法条律  
所体现的浓厚儒孝人伦道德倾向 意识  
原则作用于司法领域的必然结果  
#
&
'
$
&
'
#
!$  
%
$
%
#
&
.
唐律疏议  
/
#
'
#
&
'
是儒家  
&
孝治  
'
$
$
#&  
'
&
'
!
"
#
重罪轻罚  
施政实践中与上述轻罪重判刚  
重罪轻罚 此类  
& '  
杀人或孝子杀人减刑  
#
&
'
#
#
$
#
#
$
&
'
&
孝治  
'
#
#
& '  
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以孝枉法轻罪重判  
儒家立法思想对不孝行为的  
孝治施政实践中往往是对不孝行为者的  
惩处 按理从司法量刑的角度而言  
样的  
有据  
$
$
!
"
#
#
&
#
(
**)@D)  
&
重罪  
'
定性  
#
反映 于法者免  
'
#
&
'
#
&
重 轻判决  
#
#
$
#
'
$
#
#
#
&
重刑'#都得按既定的刑律标准判决  
#
$
$
&
'
&
'
#
就 人后#&诣吏称父冤已报  
#
请就刑66!  
"
(
D)D@*@  
是弃既定的量刑标准于不顾  
#
#
#
给驿徙雍州  
京兆人康买得为救父杀人  
#
宜赐矜宥'#其司法建  
(D)DD@@  
不 议被君主采纳而有诏减死 其他如王君操  
' $ *  
北 赵师举贾孝女等等为尽孝报父仇而犯案杀人其判  
#
赐田宅  
#
州县以礼嫁之  
'
$
$
考察中国古代  
开始  
非常明确的量刑条律  
&
孝治  
'
#
.
#
#
刑部判案  
/
#
*
#
但在具体司法实践中  
#
&
依刑律轻罪重判的现象屡屡发生  
#
甚为常见  
$
.
*
#
$
梦琐言  
母不谨  
或告官揭发父母及祖辈尊长  
即行诛戮不按既定刑律擅自加重 名例篇  
/
卷四十八载  
,
五代时#&缑氏县令裴彦文  
#
事 决结果都是网开一面%%%杀人者免死罪  
唐律疏议司法条律没有任何一条刑律规  
事 定孝子杀人可以减刑免死  
#恰恰相反#.唐律疏议-  
阐述唐律基本立法原则是  
$
#
诛之'$按相关  
&
不孝入罪  
'
刑律  
#
若非殴  
*
.
/
#
#
罪不至死  
#
仅仅因  
&
母不谨'!不恭顺  
"
#
/
&
以刑止刑以杀  
#
(
H)*  
(*#)*!?  
判决  
#
显而易见  
$
再如后唐天成三年八月#&滑州掌 止杀  
'
#
这和前代  
特敕孟升赐自 的刑法思想完全一脉相通  
唐律疏 疏议既定的立法条文中没有免死减刑的法律依据  
流二千里'#但大理 这就使唐代执法官吏在处理此类案例中难免不发生  
的判决却被最高统治者以特敕方 抵牾冲突以致引起司法的混乱 史载唐宪宗年  
赐自尽方式改处死刑 此类由最高 间京畿地区发生一起孝子杀人案富平人梁悦为尽  
诏令方式对一般不孝犯罪加重 子孝报父仇而杀人杀人后诣县请罪  
在古代司法治狱中常有发生 以唐之 判决引起朝廷司法争议唐宪宗为此事专门下诏让  
后的宋代为例在以唐律疏议为蓝本的宋刑统 尚书省集议讨论 而法杀人  
刑法中 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 必死 王教之大端也 下尚书省  
徒三年 安排朝臣讨论对此  
该刑律颁布于宋初建隆四年 议$' 尚书省遵宪宗帝诏令  
时任职方郎中的韩愈  
则伤孝子之心许复仇则人将  
&
杀人者死  
#
伤人及盗抵罪  
'
书记孟升匿母服  
#
大理寺断处流  
E)DH#  
孟升匿母服  
#
$
由于孝子杀人在  
.
唐律  
(
'
$
!
即匿母丧不报"#  
.
/
#
"
/
不孝罪的量刑规定  
寺按律断处流  
式所否决而以  
统治者以特敕  
处罚的现象  
#
当判  
&
&
'
&
'
#
$
#
&
'
$
#
,
(
D)DD@"  
&
'
&
'
#
&
'
$
该案  
#
$
#
#
.
/
.
/
#诏称,&在礼父仇不同天#  
二说异焉  
# # $  
#
&
*
#
#
$
礼法  
*
#
(D)DD@"  
'
之刑律条文  
E?!"#但到开宝二年!E?E"#宋太祖却对已经颁布的 类孝子杀人案例的处理意见$  
* #  
陕诸州察民有父母在而 上书云,&不许复仇  
#
#
!
既有刑法置若罔闻#&诏川  
+
#
*)E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倚法专杀  
尚书省集议以闻  
案例处理意见显然未中肯綮  
并非一种司法标准 酌处  
律准确原则的不明不白的模糊概念  
需要的是一种统一标准依据的是清楚准确  
糊的律令条文 由于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施政概念朝臣们的讨论各执己端没法把二说异 发现  
的矛盾分歧消融化解在一个切实有效公正可行 握地方官员往往不敢轻易判决断案  
的司法原则之中甚至对孝子梁悦杀人本案也议不 法是把案情具册成文上报朝廷朝廷判决结案多由  
出一个统一的判决意见最后由唐宪宗亲自下诏裁 天子亲自诏敕裁定 换句话说此类案例有关  
的一切分歧或争议最终都化解消失于君主  
的分歧未能通过唐宪宗时期的诏议 意志的裁决定夺之中 而君主意志对此类案例的裁  
宪宗以后朝廷官员对此类案例的判 决定夺事实是唐代多数君主如唐太宗唐高宗  
继续处在各执一端的争议之中 唐穆宗时期发 宪宗唐穆宗等人都置唐律法典于不顾以牺牲理性  
生的一次孝子杀人案的量刑判决非常典型地揭示 的法律原则为代价迁就孝道人伦屈法徇孝免除  
出唐代 的尖锐矛盾冲突 作为一种既有的历史经验借鉴  
代君主裁决此类孝子杀人予以免死的既成案例  
被唐以后的宋代统治者直接沿袭采用史称宋代自  
御吏中丞宇文鼎以 太祖 太宗以来 子有复父仇而杀人者 壮而释  
议减死 彦威上 这一材料非常典型 既反映出以孝枉  
原而不杀 是教杀 法屈法徇孝是古代孝治施政实践中的常见现象  
彦威诣宰相据法争论下迁河 时也昭示着孝子杀人尽孝在很大程度上被封建统治  
者视为是符合人伦道德的正常行为  
上列材料本是一起普通的杀人亡命案 综上所述唐统治者孝治施政的基本国策  
人者最后为解救父亲牢狱之囚义无反顾地主动归 过唐律疏议的制定与实施转化为非常具体的司法  
案求死这一选择使他成为舍生救父的典型孝子 把儒家孝治原则付诸施政实  
京兆尹杜悰御史中丞宇文鼎等认为杀人者为了解 践既表现在立法思想上对儒家不孝入罪司法原  
救父亲牢狱之囚而主动归案自首 可劝风俗的 则的继承与发展更表现在制定缜密完备的刑律条  
孝道行为应从宽判决免除死刑 而谏议大夫王彦 文对不孝犯罪实施严格的防范控制 由于儒家  
威则认为杀人者死这是历代先王量刑执法的基本 治施政的总体原则决定了 的必然干预  
原则如果赦免杀人犯死刑无异于鼓励他人杀人 付诸封建国家 施政的法律  
双方争议不下最后由唐穆宗亲自定夺屈法徇孝 的矛盾冲突并由此形成  
而不识时务继续找宰相据法 古代法制史上以孝枉法屈法徇孝的常见社会现象  
要求按律处死杀人者的谏议大夫王彦威则被  
#
无以禁止66有复仇者  
#
事发  
韩愈提出的此类 引起争议  
失之肤浅  
则更是一种有悖法 根深蒂固的儒孝人伦传统以孝屈法  
司法判案量刑 标准便大打折扣  
#
具其事下  
&
下迁  
'
贬职  
#
调离京师  
$
这一案件之所以震动朝野  
是因为其量刑判决涉及  
当最高统治者立足  
法律的威严及  
* #  
滞碍难行#.唐律疏议/&以刑止刑  
$
#
(
D)DD@@  
#
酌处之  
'
$
#
并导致官员贬职  
#
#
*
$
因为#&集 到儒孝和王法二者的侧重取舍  
#
'
#
&
'
#
#
(
H)*  
#
*
决不含 以杀止杀  
考察唐代文献有关此类案例的史料记载  
由于 二者孰轻孰重的分寸很难把  
通常的处理办  
'
的施法原则便显得苍白无力  
$
&
'
&
'
#
我们  
#
#
&
#
&
'
& '  
'
*
#
#
#
#
#
#
$
#
& '  
(
D)DD@@  
决梁悦免死*&流循州  
'
$
&
'
#
&
'
&
'
$
讨论而解决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唐书  
-
杀人者死罪  
$
#
王彦威传  
/
记载  
!
兴平县民上官兴杀人亡命  
自首请罪 京兆尹杜悰  
可劝风俗  
百王共守  
,
&
'
#
"
吏囚其父  
!
#
!
"
!
#
&
*
#
#
(
*))*!!@?  
自归死免父之囚  
"
"
!
'
$
#
)'杀人者死  
!(有诏贷死  
"
"
"
*
#
!
"
"
南少尹  
!
$
#
但因杀  
#
&
'
#
#
.
/
#
$
内容$.唐律疏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唐律疏议  
实践  
/
&
孝治  
'
#
#
#
#
必然出现  
&
'
&
'
#
下诏对杀人者免死  
#
*
&
*
$
争论  
'
#
注释  
!
&
五流'#指流刑分为五等  
#
分别为流一千里  
二千五百里  
孟升匿母服赐自尽一案发生在后唐  
宋刑统此条关于子孙别籍异财  
宋刑统  
*
一千五百里  
唐律疏议  
因后唐法律直接沿袭唐律而成  
的不孝罪刑律一字不差地照搬  
*
二千里  
*
二千五百里  
流刑条目  
故此处以  
唐律疏议  
*
三千里  
$
唐律在司法实践中通常采用  
&
三流  
'
!
判决  
!
即流二千里  
*
*
三千里"$参见  
.
/
卷一  
&
'
$
#
#
.
唐律疏议  
#
条文甚至连篇目卷数亦相同  
/
刑律条文相对照说明  
分别见于唐  
$
"
.
/
&
'
#
.
/
#
.
#
律疏议  
/
*#  
.
/
*#$  
**)  
黄修明  
!
.
唐律疏议  
/
看儒家  
&
孝治  
'
施政的司法实践及其影响  
#
均由唐代君主直接下诏  
#
&
免死'$分别参见  
.
新唐书  
/
但也有个别君主如唐玄宗对孝子杀人决不宽贷  
*ED*  
#)D相关内容  
$
坚决依法处死 参见  
$
$
此处所举几例孝子杀人案的裁决  
唐代大多数君主对行孝杀人者宽贷免死  
#
.
新唐书卷  
/
%
*
ED相关内容  
$
参考文献  
!
(
*)尚书正义(X)00十三经注疏  
#)孝经正义(X)00十三经注疏  
!)张廷玉明史(>)'北京  
H)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北京  
D)欧阳修新唐书(>)'北京  
?)杨廷福唐律初探(>)'天津  
")窦仪 宋重详定刑统校勘记(>)00宋刑统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北京  
E)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  
宋史(>)'北京  
盐铁论(X)00诸子集成  
汉书(>)'北京  
,
上册  
'
北京  
,
中华书局#*E@)'  
中华书局#*E@)'  
中华书局#*E"H'  
中华书局#*E@!'  
中华书局#*E"D'  
(
,
下册  
'
北京  
,
(
'
,
(
'
,
(
'
,
(
'
,
天津人民出版社#*E@#'  
北京  
,
中华书局#*E@H'  
学林出版社#*EE#'  
中华书局#*E@!'  
中华书局#*E""'  
团结出版社#*EEE'  
团结出版社#*EE?'  
(
#
'
,
附录  
'
(
'
,
(
'
,
(
*))脱脱  
**)桓宽  
*#)班固  
#
'
,
(
'
,
'
北京  
,
(
'
,
Q-+&'*$(%:0%*'$&'"*)+O$#O/2*'$(=,()=-'&*)  
M&1&*1.2&"$:.8*#"+>(N"%)*)'"&)!%)*+,-"./0  
`
6B(Xa2,C52.R  
!
`29:%-#S,&:,-8/.=^%,-295Q.9:2:,:8#1234,/.(%-5/&6.278-92:#S48.=,#1234,/.?*))?@#S42./"  
; ; R  
7
8#$%*'$,b8/&2U8=2.:48_,=23/:%-;/-:23&89%0<)#9:UE61V%%0/.328.:&8R/&3%=8#02&2/&CT2C  
:;CO/98=R%78-./.38#:4842R489:T%&2:23/&T-2.32T&8%0S%.0,32/.02&2/&CT28:;8:4239#02.=98VT-89C  
2%.2.:4889:/O&29458.:%058:23,&%,93%5T&8:83-252./&&/K/-:23&89:%8.0%-38-2R2=T-878.:2%.  
R/2.9:3-252./&,.02&2/&3%.=,3:9#/9K8&&/92.:482.48-2:/.38/.==878&%T58.:%0S%.0,32/._,C  
23/:%-;T-2.32T&8%0,.02&2/&C3%.=,3:CO82.RC3-252./&2.:48&8R29&/:2782=8%&%R;'B9:48R8.8-/&  
&/K'0-%5  
8
9
/
=
T-2.32T&8%002&2/&CT28:;CO/98=R%78-./.38=8:8-52.89:48.83899/-;2.:8-08-8.38K2:4  
&
&02&2/&C28:'#:48-85,9:O83%.:-/=23:2%./.=3%.0&23:O8:K88.:48:K%2.:48&8/&-/3:238%025C  
T ; R T  
T&858.:2.R<)#9:UE61V% K4234&8/=9:%:483%55%. 48.%58./%08-78-92%.%0&/K2.0/7%-  
002&2/&CT28:;2.:48429:%-;%0/.328.:-,&8CO;C&/K'  
":6(%+#,429:%-;%0^/.R-,&8CO;C&/K+<)#9:UE61V%+02&2/&CT28:;CO/98=R%78-./.38+_,C  
23/:,-8  
#
T
T
%
9
=
!
责任编辑  
"
凌兴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