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月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34##)*)  
#)*)  
!
+%,-./&%01234,/.(%-5/&6.278-92:;!1%32/&1328.389<=2:2%."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  
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设计  
唐 仪 萱  
!
!
!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成都?*))?@"  
!!  
摘要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主要存在法律规定不完善理论研究有误区  
!
结合比较法上的优秀立法例符合我国实际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设计方案应包括道路  
受害人过错和受害人过错参与数人侵权责任分担三部分内容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责任分担  
!
#
#
司法实践有困难  
等问题  
交通事故数人侵权  
关键词  
"
#
!
!
$
$
中图分类号!A[D#!IE!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CD!*D%#)*)&)#C))#?C)@  
!!  
道路交通事故领域是典型的多主体我国  
础的侵权行为高发地  
#
撞事故  
撞事故  
*
#
.
民法通则  
无论是机动车之间的连环碰 责任人的追偿权予以了详细规定  
还是多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碰 偿还能力的连带责任人的连带份额如何在连带责任  
确定各责任人的责任份额都需要运用侵权 人之间  
甚至包括有过错的受害人在内的全体当事  
法上的责任分担规则予以处理  
任分担受害人过错下的责任分担以及受害人过错  
参与数人侵权责任分担等多种制度的应用而这正  
是我国法律规范和理论研究的薄弱之处 这些都成  
为司法实践中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处理的难点  
因此有必要基于侵权法上的责任分担理论结合比 据其表述或认为是无过错责任  
较法上的优秀立法例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侵权 责任  
责任的特点重新规划和设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  
的责  
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以指导实践  
而我国侵权责任法上的过错责任原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的现 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之间属于相互排斥关系再加  
上述争议在所难免  
$
作为侵权责任成立基础的归责原则条款与作  
为损害赔偿规则的责任分担条款应当分别规定  
没有对道路交通事故数 七十六条应重构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  
应当适用我国民法通则  
和 规则受害人过错的规定  
对于连带责任人的最终责任  
/
第八十七条虽然对连带  
#
但没有涉及缺乏  
#
*
#
*
$
涉及数人侵权的责 人之间进行二次分担的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仍有诸多缺陷  
!*"定位模糊  
$
*
/
#
$
学界一般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  
/
第七十六条  
并根  
#
或认为是过错推定  
$
是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的规定  
#
#
#
(
*)  
#
$
#
本文认为由于  
#
&
不超过*)J的赔偿责任  
'
#
$
任性质不明确  
#
!
#
(
#)  
上条文本身表述不甚严密  
因此  
#
!
!
"
法律规定不完善  
#
*'  
连带责任分担规则不健全  
$
我国  
人侵权作出专门规定  
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
道路交通安全法  
/
#
.
/
!
"
$
$
!#"适用范围不明  
收稿日期!#)*)C)*C*?  
作者简介  
!
唐仪萱!*E@H%"#  
#
重庆人  
#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  
$
#?  
!
唐仪萱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设计  
我国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  
没有区分机动车造成非机动  
行人损害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造成机 数据  
动车一方损害的情形 本文认为应当缩小第七十 的公平责任份额更为适宜  
机动车导致非机动车驾驶 首先这样可以充分体现机动车一方的优位负  
属于特殊侵权行为适用过错相当责 担原理 在交通事故责任中以车辆冲撞在物体上  
其二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 危险性的大小及危险回避能力的优劣等来合理分配  
且不适用机动 危险 这样在双方过错相当或难以确定时机动车  
不应该纳入本条规定 驾驶人的责任显然重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  
而体现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人文关怀  
其次侵权责任法的专家建议稿对道路交通事  
故责任的规定中  
.
道路交通安全法  
/
第七十六条第一款中所 公平责任本身不属于责任分担制度范畴  
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 以基于受害人的过失而减轻故在这里一并提出  
本文认为虽然公平责任份额的大小属于经验  
#
但同样可  
&
*
#
$
'#其表述不甚明确  
#
#
车驾驶人  
*
*
#
*)J的公平责任份额略显偏低  
#
明确#)J  
$
#
$
六条的适用范围  
,
其一  
#
#
*
行人损害  
#
#
$
#
#
应该纳入本条规定  
+
#
*
导致机动车损害  
#
属于一般侵权行为  
#
$
#
#
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  
#
+
#
其三  
#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属于一般侵权行为  
#
$
但由于适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  
#
应该  
#
纳入本条规定  
$
#也确立的是&*)J*最高不得超过  
(D)#D!  
#)J的赔偿责任  
' $  
最后  
!
!"&过错  
'
含义不统一  
第七十六条在第一款第二项的表述中  
#
接连使  
第二个 过 本对过失相抵率的认定基准规定  
中的过错 行者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如果步行者红灯横过  
以外的故意 但仅从 车绿灯进入机动车最多可以减轻的责任份额为  
与第二款中的故意 除非步行  
包括故意和过 者突然跳到临近车辆前方 机动车可能因此免  
#
从比较法上看  
#
该比例也偏低  
$
例如  
$
在机动车与步  
机动  
#
(
!)  
用了三个  
非机动车驾驶人  
应当界定为过失和故意碰撞  
条文的表述上看这个过错  
&
过错'#其含义各不相同  
$
&
#
'#  
&
*
行人有过错  
'
&
'
#
#
&
'
$
#
#
&
'
&
'
")J#即最少承担!)J的损害赔偿责任!  
#
形成冲突%%%在民法原理上#&过错  
'
(
?)#H!  
失但第二款又明确规定故意是免责条件  
&过错'#应当是指过失$  
的 从而与第二款中规定的  
& ' #  
故意相协调并体现受害人过失与受害人责任的  
+
$
故这里 责  
"
$
相比之下  
#
我国的*)J明显偏低  
!?"缺少相对过错限制的规定  
#))"年第七十六条规定为过错推定原则应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  
人身损害赔偿解  
在机动车一方具有故意  
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只有一般  
其他情形则  
$
#
#
区别  
$
!
H"&故意碰撞  
'
免责范围太狭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道路交通安全 或者重大过失  
的 过失时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由非机动 都应适用受害人过失规则 这同样是基于优位负担  
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使非机动车 原理而对受害人过失制度的适用予以  
驾驶人或者行人故意引起交通事故损害的免责情形 的限制  
故第七十六条应增加规定,&当非机动车驾  
过于狭窄 即使按照无过失责任原则对受害人故 驶人行人只有一般过失时  
意也不能狭窄理解为  
行人故意还存在其他形式  
责任的原理相符的表述  
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表述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  
.
#
))"  
.
/
!
以下简 释/"第二条第一款之规定  
#
#))"年第七十六条  
"
#))H  
.
#
/
第七十六条  
由非机动车驾驶人  
车驾驶人  
!
以下简称#))H年第七十六条  
"
#
#
&
*
行人故意造成  
'
改为  
&
$
%
*
&
相对过错  
不应当减轻机动车一方  
!'缺少受害人过错参与数人侵权责任分担的规  
'
$
$
#
*
#
&
碰瓷'#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 的责任$'  
(
!)  
$
这样也才是与受害人  
故应当改为由非机动车 定  
$
&
*
'
$
所谓受害人过错参与数人侵权责任分担  
在数个加害人和受害人都对损害的发生扩大  
应当综合考虑过错和原因力在各方  
第一百三十二条规 当事人间合理分担损失的情形  
定的公平责任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 从比较法上看一方面受害人故意一般适用受  
间发生交通事故中的具体运用是没有侵权责任根 害人责任由受害人自担损失但数人故意相互致害  
据公平原则由一方适当补偿的公平责任类型 受害人过失参与数人侵  
#
是指  
存在  
!
D"*)J的公平责任份额偏低  
!
"
&
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  
#
承担不超过*)J的 过错的情况下  
#
#
赔偿责任'#属于我国  
.
民法通则  
/
$
*
#
#
#
#
#
!
(
#)(H)  
#
$
适用按份责任"+另一方面#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权责任分担  
分担的法律效果是  
受害人过失的大小而得到减轻  
我国大陆没有相关法律规定  
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标准并在立法上与国际接轨  
有必要在我国法律规定中予以明确  
理论研究有误区  
!
狭义的受害人过错参与数人侵权责任  
!
"
司法实践有困难  
民法通则  
/的规定过于笼统#.道路交  
的规定亦不完善实践中面对道路交通事  
#
需要结合  
人身损害  
引发了不  
"
#
加害人的最终责任总额将根据  
由于我国  
.
$
通安全法  
/
$
为了给司法实践 故数人侵权的损害赔偿责任分担问题  
#
.
&
#
#
法通则  
赔偿解释  
少争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司法困难  
$
/
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分析 而  
改变了部分民法通则的规定  
$
.
$
/
.
/
#
!
"
#
目前  
#
我国学界也多主张过失相抵  
#
应当包括减  
按照对于造成同一损害后果的数个侵权行为结  
第三条将其分为无  
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的数人侵权行为直接结合和  
分别承担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  
$
间接结合的规定适当扩大  
值得肯定但表述模糊  
法官在适用该规定判案时  
削弱了道路交通事故数人  
侵权责任分担问题处理的准确性以及判决的确定  
(
")H!H  
轻和免除加害人责任的情形  
$
本文认为  
#
过失 合方式的不同#.人身赔偿解释  
/
#
相抵的法律效果仅是减轻加害人责任  
首先我国民法通则  
条款是第一百三十一条而第一百二十三条高度危  
险作业致害第一百二十七条动物致害中的相关内 了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  
属于特殊侵权行为中有关受害人过错的特别规 有提供明确的操作标准  
#
不属于受害人过失前者包括了免除加害人责 存在较大的主观任意性  
任的情形而后者不包括  
其次持支持观点的学者一般将受害人的重大 性  
过失等同于故意具有明显的全有或全无的意味  
显然受到苏俄民法典的影响  
在比较法上也不是通例  
最后从比较法上看  
害人责任的情形  
全都是过失相抵  
$
#
.
/
有关受害人制度的基本 间接结合两种情况  
#
#
上述直接结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认为  
#
为了增强规则的操作性可以采纳我  
#
.
/
$
本文对此并不赞 国台湾地区的做法即采用关联共同说作为共同侵  
权行为的本质特征规定数人实施行为致损害于他  
各国的规定中包括免除加 人具有主观的关联共同和客观的关联共同即数人  
实属受害人过错制度的内容不完 的行为对于同一个损害结果具有共同原因者构成  
受害人过失的规定 当然由于 共同侵权行为 不具有主观或者客观的关联共同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受害人过失时对相对过错 的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  
程度差要求更高仅有轻微过失的侵权责任人可以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  
基于受害人的重大过失而免除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设计的思路  
总之我国学者在论述中引用的所谓各国过失 设计的原则  
相抵的规定实际上是有关受害人过错的规定  
包括了基于受害人的过失而减轻加害人责任  
基于受害人故意而免除加害人责任这两种情形  
者被称为受害人过失应当是过失相抵 的原义  
故无论是从比较法还是从我国立法出发我国所谓 上  
过失相抵都不应包含因受害人故意而免除加害  
人责任的情形 另外由于受害人过失适用于所有 性  
侵权责任类型 与无  
过错责任的相容性争论 也就不存在了  
由于对道路交通事故中如何适用过失相抵的探 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  
讨基于我国学者长期对过失相抵的理论研究而后  
者在对理论源头比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理论的理  
#
解和翻译上存在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界 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上应主要吸收大  
忽视对过失相抵理论的正本清源而过多倾向于道 陆法系的规定将在最大程度内节省我国司法改革  
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研究 的成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承担按份责任  
$
#
#
!
$
#
! "  
*'符合我国实际  
在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仍不完  
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  
#
$
#
以及  
前 善的前提下  
担规则应当建立在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基础  
$
#
#
&
'
$
#
(
E)  
#
$
&
'
#'择优吸收各国的相关立法例  
#
提高规则操作  
$
#
!
包括无过错责任"#&过失相抵  
'
欧美责任分担理论和立法相对成熟应当在考  
虑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择优吸收最终形成完备的道  
#
(
?)##@  
$
#
$
#
!'节省司法改革成本  
长期以来我国立法更多受到大陆法系的影响  
#
!
"
#
#
#
$
$
#@  
!
唐仪萱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设计  
!
"
设计的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需要适用的法  
律规定包括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前者主要包括民 十六条和第二十七条是有关受害人过错的规定  
法通则 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后者则指道路交 二十六条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  
有必要在借鉴比较法的优秀立 减轻侵权人的责任'#虽然该条采用了 '  
通安全法的规定 被侵权人的  
法例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表述但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没有  
责任分担规则体系 本质差别都没有包括受害人对损害的扩大也存在  
过错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  
第一百三十条共同侵权 成的 受害人  
和第一百三十一条受害人过错的基本规定#.人身损 表述  
排除了因受害人过失而免除无过错加害人责  
害赔偿解释第三条和第五条有关数人侵权直接结 任的情形但反而包括了双方故意如互殴应当分  
合和间接结合以及共同侵权责任的程序性规定 担损失的情形故与受害人责任规则有一定的差别  
但无论是数人侵权还是受害人过错上述规定都不 本文的设计方案将对上述问题予以处理  
健全更不用说受害人过错参与数人侵权责任分担 的规定  
制度 第七十六条是有关机动车第  
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和受害人过错的特殊规定 但其  
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对受害人过错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  
但该条没有规定偿付不能的连带责任再分担问题  
$
第三章  
&
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第二  
#
.
$
/
.
/
#
.
&
#
/
$
&
#
#
.
/
$
#
*
'.民法通则  
/
的规定  
民法通则  
$
&
这主要包括  
.
/
#
行为人不承担责任'#该条保留了  
&
'
#
/
+
!
"
#
$
#
$
#
#
$
#
!'.道理交通安全法/  
道理交通安全法  
. /  
$
#
'.侵权责任法  
/
的规定  
$
.
侵权责任法  
/
$
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E  
*#  
#?日通  
H'比较法上的优秀立法例  
#
并将于#)*)  
"
*
日起施行  
$
欧美国家在侵权责任分担方面的研究和立法已  
第四十八条规 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  
依照道路交 有选择地予以吸收  
采用的关联共同  
/
第六章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
$
#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  
#
$
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可见立法者并  
!*"大陆法系  
!
我国台湾地区  
第七十六条有关责 说作为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特征  
但相比其他特殊侵权行为的详 鉴于目前我国司法解释的规定  
如此寥寥几笔与通篇风格不符若确无修 变直接结合 间接结合的称谓  
至少应将第七十六条原文引用 别引入客观关联共同性 相当关联性  
第二章名为 直接结合  
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但第八到 断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是  
十四条实际上属于数人侵权行为的责任分担规定 强调损害结果为  
强调损害结  
"
不愿改变现行  
任分担的特殊规定  
细规定  
改必要  
.
道路交通安全法  
$
#
可以不直接改  
#
但可以通过分  
来具体判  
还是  
#
#
#
&
'
&
'
#
$
&
'
&
'
&
&
'
$
&
间接结合'$&客观关联共同性  
不可分  
'
(
其中  
#
第八条 是对共同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  
第十一条新增了偶然型不真正连 果具有统一性  
)
*+(*))"H!  
&
'
原因的共同性#&相当关联性'  
一般规定  
$
$
带 的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  
!#"大陆法系  
!
我国台湾地区  
"
的偿付不能的连  
同一损害  
# &  
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第十二条  
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  
#
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
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 带责任再分担规则  
二人以上分别  
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  
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 下  
担赔偿责任'#是对按份责任及其责任分担的规定  
第十三条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的被侵权人有权 人  
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相应的赔偿 形  
数额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 支 依前项比例分担之规定  
#负其责任$'  
付超出自己赔偿数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  
带责任人追偿'#则是对连带责任分担规则的规定  
偿付不能的连带责任再分担规则首先由法国确  
)
#
$
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延续了此做法  
$
相较之  
值得借  
+
#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的规定最为全面  
.
/
#
$
其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连带债务人中之一  
&
#
不能偿还其分担额者  
#
其不能偿还之部分  
#
由求  
'
和第十四 偿权人与他债务人按照比例分担之$66前项情  
&
他债务人中之一人应分担之部分已免责者  
#
仍应  
+
#
$
#
!!"美国对于无法估算过错和原因力时的  
&
合理  
#
标准规则  
'
#E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连带责任人内部责任分担份额的确定方法有两  
即平均分担或者比例分担目前比较法上多采比 已经在一般情况下废弃或者限制连带责任的适用  
例分担具体考虑过错和原因力 在损害无法区分 转而适用按份责任 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的统一  
原因力和过错比例难以估算时 决定损害判决  
美国侵权法重述 第二次 款到第 款详细地  
项提出的 规定了基于按份责任的受偿不能再分配制度  
值得借鉴 即一般情况下  
先基于合理和理性的基 中规定,&重新分配必须根据各方和被免责人各自的  
础确定一个造成某一损害的程度大致相同的基本标 责任份额在整个责任百分比中可归属于各方的比例  
如认为同一数量的同种污染物造成的损害大致 进行包括请求权人和任何被免责人但不包括被重  
相同如两条狗或者两头牛造成的损害大致相同  
对于数条体型和凶猛程度相当的狗咬伤他人羊群的 上文所列举的四种做法的特点分别是第一  
案件按照狗的数量分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数人过失 体衡量法是最传统的方法相对保守保障了连带责  
放水导致他人土地水害按照放水量分担赔偿责任 任人的整体责任份额与最终责任总额相等 第二  
对于数个工厂造成的石油污染按照排污量分担损 整体衡量与单独衡量相结合法的结果是连带责任  
人的整体责任份额与最终责任总额不相等即部分  
从而更准确地体现了每个连带责任人与受害  
人的过错比例更强调公平但操作比较复杂  
连带责任再分担法与连带责任偿付不能的再分  
值得借鉴 第四按份责任  
第四百四十四条,&连 再分担法以适用按份责任为前提  
使得有过错的原  
有无偿还资力者时其不能偿还部分 告也参加无赔偿能力的按份责任人的责任份额再分  
按其各自负担部分分割 更加体现公平但可能导致诉讼费的大量增加  
整体衡量法和连带责任再分担法  
第四  
#
按份责任再分担法  
$
目前  
#
美国大部分州  
#
#
#
#
$
*
$
.
-*)  
#
我国没有相关规 侵权责任分担法案/!#))!"第五条  
&
+
#
.
-
/
H!!B条第  
*
款 重新分配无法受偿的份额  
'
O
8
1*)  
O
&
合理基础'!-8/9%./O&8O/929"标准  
#
$
$
#
#
#
#
#
$
新分配的百分比$'  
,
#
#
+
#
#
#
+
$
#
#
#
)*.  
害赔偿责任等  
$
#
!
H"各国对受害人过错参与偿付不能的连带责 连带#  
任再分担规则的不同处理方法  
#
#
$
第一  
量的方式  
进行衡量  
#
整体衡量法  
$
大陆法系一般采用整体衡 三  
#
#
即将加害人的整体过失与受害人的过失 担规则在体系上相统一  
#
$
#
$
例如德国民法典  
.
/
#
带债务人中  
#
#
#
由求偿人及其他有资力者  
但是求偿人有过失时  
第二整体衡量与单独衡量相结合法  
国法上新近出现的做法使用整体衡量  
则决定了单 偿责任分担规则  
即每个责任人应 道路交通事故数人侵权的责任分担规则  
道路交通事故数人侵权的最终责任分担应当以  
以平均分担为例外 比例  
按照该方法#S总共可以获得 要依据过错和原因力予以确认  
如果无法估算过错  
则可借鉴美国的  
&合理标准'#仍然难以确  
则根据公平原则予以平均分担或考虑责任人  
美国将受害人的助 的经济状况适当分担 对于连带责任人偿付不能的  
成过失纳入连带责任偿付不能再分配规则之中 连带责任再分担规则我们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  
侵权法重述 第三次 责任分担第十七条路径 的相关规定将不能偿还的部分在受害人与其他连  
第二十一条基于裁决不可执行的赔偿再分配!/"规 带债务人之间按照比例分担  
受害人过错下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分担规  
#
$
# #  
不得请求其他债务人分担$' 考虑到我国实际  
这是德 应当为我国借鉴  
$ $  
决定被害 确立符合我国实际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  
#
#
$
#
#
#
&
'
!
人总共能够请求多少利益#&单独衡量  
'
个致害人最多必须给付多少利益  
在单独衡量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承担连带责任为例受害人  
#
! "  
$
B*F侵害  
S
#
S
也有过失#B*F*S过 比例分担为原则  
处最多获得#0!#从 和原因力  
)
*/(**)D#!  
#
$
&
'
失比例为#,*,*为例  
0H的赔偿  
处获得*0#!单独衡量  
#
$
!
!
整体衡量"#但从  
B
#
F
"
$
定的  
#
第三  
#
连带责任再分担法  
$
$
$
#
.
-
-
/
S
#
$
,&基于裁决不可执行的赔偿再分配!/"除非如本  
! "  
!O"款所规定  
#
如果一个被告确认有关其分摊请 则  
求权的判决不可能从另一个被告那里完全受偿  
#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对于机动车造成的机动  
2*)  
#
#
院将按照包括原告在内的其他各方被分配的比较责 车或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损害  
*
应首先由保  
任份额向他们重新分配赔偿金中不能受偿的部 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  
#
0*)  
$'  
内承担保险金赔付责任  
#
剩余部分再按照受害人过  
!)  
!
唐仪萱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设计  
错参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分担规则  
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责任份额的计算 由于受害人 免责做出了限制  
过错是有利于加害人的主张  
应当由加害人承担举 必要对其进行扩张  
证责任 具体应当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 意引起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情形都应当免除机动车  
十六条对受害人过错的规定加以应用  
但该条规定 一方的损害赔偿责任 当然严格说来这也不是双  
需要进行适当修改以符合责任分担原理  
主要包 方当事人分担责任的情形  
括下列几种情形  
受害人过错参与道路交通事故数人侵权责  
任分担规则  
本文认为  
如果损失完全是由 任分担领域第一  
则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全部赔偿 人责任受害人自担损失  
不存在责任分担的情况  
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有 按份责任 第二受害人过失引起的法律效果主要  
以原因力为比较基 是减轻责任人承担的最终责任份额  
#
由于#))"年第七十六条第二款对受害人故意  
即故意碰撞免责过于狭窄有  
# & ' # #  
所有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  
$
#
$
*
$
.
/
$
$
#
#
#
$
$
$
! "  
*
'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比较过错  
根据#))"年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  
#
首先依  
#
在受害人过错参与数人侵权最终责  
对于受害人故意一般适用受害  
但数人故意相互致害适用  
据过错责任原则确定责任归属  
一方当事人引起  
责任  
#
#
#
#
#
#
#
#
#
+
$
#
#
则按照比较过错的原理  
#
对于按份责任  
过错  
#
过错作为比例调整因素  
由双方当事人分担损害 和连带责任都可以直接采取整体衡量法  
赔偿责任  
于道路交通事故数人侵权一般不表现为有意思联络  
的共同侵权而表现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  
#
$
第三由  
#
$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  
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  
参与道路交通事故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包括  
方面对于按份责任或者连带责任的最终责任分担  
都可以直接采取整体衡量法 因为整体衡量与单  
独衡量相结合的办法虽然在连带责任中更准确地体  
现了每个连带责任人与受害人的过错比例但该操  
作方法的效率和经济性较低 相较之下整体衡量  
的办法也并未抹煞公平而且该规则可以更好地与  
其他责任分担规则相融合操作简单更容易为我国  
司法所借鉴吸收 另一方面对于连带责任内部偿  
付不能的连带责任再分配领域应当适用连带责任  
再分担法 这样可以较好地与前文提到的大陆法系  
连带责任偿付不能的再分担规则相结合大大降低  
*'受害人过错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中的适用  
我国司法改革的成本故推荐之  
四 我国立法的应有规定  
*
行人之间发生交  
#
3*)  
通事故%%%受害人过失  
$
因此  
#
受害人过错  
!
狭义  
"
,
由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造成机动车一方  
损害属于一般侵权行为  
此仅探讨机动车一方造成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  
损害的责任分担  
第二项规定  
#
!
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故在  
$
#
$
根据#))"年第七十六条第一款  
具体存在E)J过错推定责任份额和  
)J公平责任份额两种情况  
#
#
$
#
*
#
都可以基于受害人过  
前文已述有必要适  
#
!
不真正过失  
"
而得到减轻  
$
#
#
#
当提高*)J公平责任份额为#)J#则过错责任份额  
的最高限额相应降低为@)J#具体减轻比例详见下  
*
$
#
#
$
但非机动车驾驶人  
*
行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  
#
$
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
#
#
$
非机动车驾驶人 机动车一方的主观动车一方  
行人的主观过错 过错  
过错或者一般过  
*
!
!
"
单独规定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构成确  
立归责原则体系  
其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适用过错责任  
其二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造成机动车一  
方损害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其三机动车一方造成非  
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损害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特殊侵权行为类型"$但由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  
行人造成机动车一方损害属于一般侵权行为故不  
宜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作出专门规定  
侵权责任分担的应有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可以不单独规定道路  
#
推定过错  
*))J  
过失  
!
一般过失除  
!#)J#  
#
推定过错  
"
*))J"  
原则  
+
#
过错或者一般过  
!
过失 一般过失除  
证明无过错  
证明无过错  
无需证明  
#)J  
+
#
!)##)J"  
!
"
#
车驾驶人  
*
)
$
! "  
!'  
非机动车驾驶人  
*
行人故意%%%受害人责任  
我国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交通事故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  
#
而直接适用  
的相关规定 但与国外立法  
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仍有  
侵权责任法或者制定民法典  
#
.
民法  
"
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赔偿责任  
损害完全是由受害人自己造成的  
不承担赔偿责任  
确立第七十六条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责任分担规则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通则  
相比  
不足  
/
.
侵权责任法  
我国民法通则  
在将来修改  
/
$
"
行为人  
#
.
/
.
/
!
$
.
/
.
/
! "  
#
可以考虑增加偿付不能的连带责任再分担规则  
并对受害人过错的规定予以调整  
规则可以在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  
增加偿付不能的连带责任再分担规则  
受害人过错  
可以考虑在  
基础上增加一款  
连带责任人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相应的  
赔偿数额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  
责任  
支付超出自己赔偿数额的连带责任人  
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如果连带责任人中一人或数人不能偿还其  
分担数额其不能偿还的部分由受害人与其他  
连带债务人按照比例分担 如果受害人也存在  
过错也应当一并考虑  
调整受害人过错的相关规定  
本文认为可以将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七条的结构恢复为受害人过失与受害人责任  
的规定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  
$
前文提到的其他  
.
/
第七十六条应该表述  
#
$
,
*'  
!
考虑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  
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  
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  
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  
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  
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机动车导致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损  
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能证明机动车一  
方没有过错的除外但可以依据公平原则根据  
#
"
损失的  
"
.
侵权责任法  
/
第十四条已有内容的  
其内容可以表述为  
$
"
#
为第三款  
$
,
)
%
&
"
!
!
$
"
$
"
!
!
"
%
&
#
!
害的  
"
"
"
"
"
"
实际情况由机动车分担不超过#)J的损失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  
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
但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  
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  
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
!
#
"
"
!
#'  
"
#
.
/
第二十六条与  
!
#
#
,
"
!
!
!
注释  
!
!
侵权责任法  
.
/
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E  
*#  
而本文第一部分是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的现状进行评述  
#?日通过将于#)*)年 月 日  
#
" *  
起施行  
$
由于本文写作时该法并未施行  
#
#
所以  
此部分暂不涉及有关  
进行评述  
参见参考文献  
.
侵权责任法  
/
的规定  
$
本文第二部分将对侵权责任法有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的规定  
. /  
$
(
#)$  
"
受害人过失度  
度是对基于受害人一方的过错而减轻或者免除加害人责任的相关规则的泛称  
人责任是指受害人的行为是损害发生的唯一的排他的原因  
构成学说中的抗辩事由 受害人在主观上往往表现为故意  
没有过错的情形下  
#
#
是受害人过错制度的主要内容  
$
侵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制  
属于侵权法上的损害赔偿规则 所谓受害  
其本质是责任自负不产生他人的侵权责任属于侵权责任  
且无论加害人是否有过错均应适用受害人责任但在加害人  
受害人主观表现为过失也可以构成受害人责任  
即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民事第#"部交通部  
民事交通诉讼中过失相抵率的认定基准/$  
如果将无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对加害人主观过错的要求看作比过错责任更高的层次  
加害人与受害人的过错程度必须具有一定的相对差距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过错推定和故意侵权中受害人即使有一般过失也不完全免除加害人的责任  
大过失侵权的受害人有一般过失的不免除但减轻加害人的责任如果只有轻微过失  
如果受害人仅有极其轻微的过失一般也不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 但与对财产损害的影响不同  
#
#
$
#
*
$
#
#
$
#
#
+
#
$
!
" .  
$
#
#
就可以将这种限制归纳为要求  
%
#
&
相对过错'!b8&/:278[/,&:"$在无过错责任*  
#
#
如果只有轻微过失  
不减轻加害人责任  
受害人过失对精神损害  
#
则不减轻加害人责任  
一般过失侵权  
#
+
#
#
#
+
#
#
$
!#  
唐仪萱  
!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设计  
即要求相对过错的程度差更大  
赔偿请求权的成立和责任的减轻有更大的影响  
#
&
'
$
.
/
仅适用于人身损害赔偿领域所以这里我们仅考虑道路交通事故数人侵权造成人身  
#
&
'
4
由于最高法院的释  
损害的情形  
直接结合  
$
虽然  
&
'
&
间接结合  
责任人的责任份额大小故有必要在此予以讨论  
机动车一方造成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损害任  
用过错推定原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因为  
'
属于数人侵权责任构成问题  
#
但是  
#
直接关乎连带责任与按份责任的适用并最终决定了各  
#
#
$
#
#
就需要保险制度配合但我国目前条件不成熟故适  
#
#
$
#
确立无过错责任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社会正义的实现但在客观上却会扩大机动  
增加机动车驾驶人责任的风险与负担 因此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国家大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保险制  
使之成为无过错责任的客观基础 但我国迄今为止尚未真正建立与无过错责任相适应的责任保险机制和社会保障机  
$
参见参考文献(E)$  
&
造成他人损害的  
即不真正连带债务之发生  
#
车驾驶人的责任范围  
#
$
#
#
$
#
#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  
所谓偶然型不真正连带  
#
#
系因相关之法律关系偶然竞合所致  
$参见参考文献(*))$  
5
.
法国民法典  
/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条规定,&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清偿连带债务的全部时#  
只得向其他债务人请求偿还各自  
#
因其不能偿还所生的损害由其他有偿还能力的债  
,*)  
的分担额或部分  
务人及为清偿的债务人按照比例分担之$'  
水害烟尘噪音诉讼中  
$
$
如其他债务人中的一人不能偿还其分担额或部分时  
)
*-例如在河流污染  
)
*.188BNQ  
#b89:/:858.:%0:48N/K#183%.=#^%-:'cH!!BB %-:2%.58.:%0`/-5:%S/,989'S%558.:%.1,O983:2%.!*",  
TT  
*
*
*
='A27292O&84/-5dQ&&,9:-/:2%.9!CD'  
(
**)$该译本使用了  
&
个别看待  
S
承担连带责任  
'
&
整体看待  
#
受害人  
'
的用语  
S
$
)
,
B*F共同对  
亦存在过错#B*F*S各自的过错比例分别是H)J*!)J  
)
!
)J#S的损失为*)))  
B
$B*F应当对  
承担*"*  
S
承担"))元的连带赔偿责任  
#
如果 证明  
e!0""#最终  
B
F
无力偿付则 无力承担的损失将在  
#
F
B*S之间重新分配  
#
!!))  
eH0""#S承担*#E  
!!))  
S
仅能向 请求承担D*" 元  
B
!H))  
f*"*  
*1188(SS61N  
"$  
#
6.20%-5B %-:2%.58.:%0^%-:b89%.92O2&2: B3:!#))!"#183:2%.D'A8:8-52.2. A/5/8BK/-=+b8/&&%C  
TT T ; R R  
)
3/:2%.%06.3%&&83:2O&814/-8'S%558.:9'  
*
*2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造成的机动车损害  
!
人身和财产损害"#属于一般侵权行为  
#
且不适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不  
#
)
应当被规定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担规则中  
#
故本文对此种情形不讨论  
$
$
#
)
参考文献  
!
(*)杨立新  
YN)'(#))@C)"C*?)'4::T,00KKK'3272&&/K'3%5'3.0/-:23&80=80/,&:'/9T12=g!@ED!'  
#
张新宝  
#
姚辉  
'
我国  
.
道路交通安全法 系列讲座现场实录第!*?期  
/第七十六条修订三人谈%%%&民商法前沿' (<F0  
(
#)姚宝华  
!)杨立新  
H)王竹  
D)杨立新  
?)于敏  
")程啸  
@)杨立新  
E)林建伟  
*))孙森焱  
#
王竹  
修正的  
郑小敏  
'
新修改  
.
道路交通安全法  
/
"?条第  
第七十六条的进展及审判对策(+)'法律适用##))@#!#"'  
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的类型化研究(+)'民事审判与监督##))"#!H"'  
*
款第  
#
项的解读与适用(+)'人民司法##))@#!*D"'  
(
'
.
道路交通安全法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北京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与过失相抵(>)'北京  
侵权行为法总论(>)'北京  
共同侵权行为及其责任的侵权责任法立法抉择(+)'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D"'  
,
法律出版社##))"'  
(
'
,法律出版社##))H'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
论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法学评论##))D#!?"'  
下册"(>)'北京法律出版社##))?'  
(
'
民法债编总论  
!
,
(
**)!  
"
迪特尔 梅迪库斯  
-
'
德国债法总论(>)'杜景林  
#
卢谌译  
'
北京  
,法律出版社##))!'  
!
责任编辑  
"
苏雪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