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月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0<#()*)  
()*)  
+
,$-./0%$12345-0/'$.60%7/389.:3;<!2$430%2439/49:=>3;3$/"  
司法体制改革的宪法审视  
!
王 从 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武汉@!))"!"  
!
!
!!  
摘要应当确立合宪性观念  
!
!
!
并在明确我国宪法所确立  
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司法体制框架体系包括  
司法体制的宪法原则体系和司法体制的宪法规范体系 司法体制改革的宪法空间要在  
我国宪法确立的司法体制框架体系中寻找并根据这一结构内部不同要素的不同地位和功能来予以具体确定  
关键词司法体制司法体制改革宪法体制合宪性结构体系  
的司法体制框架体系的基础上找到司法体制改革的宪法空间与界限  
司法体制的宪法精神体系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AB($ABC!文献标志码!D!文章编号!*)))E+!*+%()*)&)!E)))+E)+  
%
!
!
以 年  
*F"C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作的基础和依据  
当代中国司法制度进入了恢复与重建的历 中司法体制不是独立的存在  
史新时期也由此揭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  
当代中国司法改革历经 法体制改革是涉及宪法体制调整与完善的宪法问  
从以审判方式改革为主导的司法 题 各个国家的宪法体制都存在差异决定一国宪  
逐步深入到体制性的司法改革 与前两个阶 法体制的基础因素包括制宪者的权力哲学  
历史文  
段的司法改革进程明显不同的是这一新阶段的司 化传统和现实政治经济形态 总之一国的宪法体  
法改革更多地触及体制性层面的问题 所以党的 制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司法体制的构造和特色  
十六大用司法体制改革来统摄当代中国司法领域的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效力的价值与  
面对司法体制改革这一重大的法治理 规范体系  
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从宪法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考量是必 治原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依法治国的根本是  
要的也是必须的 本文拟从宪法的视角对司法体 依宪治国  
任何国家决策的制定和国家行为的施行  
制改革的合宪性观念与体系进行一个框架性的分 都必须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  
由于司法体制改革是  
涉及宪法体制的宪法问题#)改革的性质是中国司法  
体制和制度的自我完善在司法改革方面我们不能  
崇尚革命性思维而应该在宪法的范围内循序渐进  
需要从国  
国家权力的划分与 家权力体系的层面进一步明确司法制度的宪法基础  
在宪法所建构的国家权力体制  
司法体制的产生构  
# (  
因此  
为标志  
#
#
#
%
()世 造及其运作都与其他权力体制密不可分  
%
#
C)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  
#
了三个发展阶段  
改革  
#
%
#
#
%
(
#
%
#
%
#
%
&
*'  
发展取向  
论和实践问题  
%
#
%
#
#
%
#
%
%
%
!
司法体制改革的合宪性观念  
从本质上看司法体制是宪法体制的一部分  
宪法体制是指一国宪法所建构的国家权力体系  
括国家权力的来源界限职责  
相互关系以及国家权力的组织与运作原则  
#
#
#
%
#
#
&
('  
#
包 地推进改革* #)在完善我国司法制度时#  
(
(
#
&
!'  
%
从内容 和司法改革的宪法界限* %我国宪法确立了司法  
即国家权力的来 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司法工作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司  
宪法体制是各项国家权力运 法公正的宪法保障机制 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全  
上看  
#
宪法体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
#
源与国家权力的构造  
%
%
#
收稿日期!()*)E)*E*"  
作者简介  
!
王从峰!*FC@$"#  
#
河南信阳人  
#
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宪法学基础理论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面贯彻落实宪法规定的原则和制度推进司法体制 法律规范 宪法原则是由一系列宪法规范在调整某  
改革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并通过司法公正更好地 一类基本社会关系时所共同体现和表明的立场和倾  
抛开宪法必然会 向 宪法精神是由一系列宪法规范宪法原则所体  
使司法体制改革 现和反映的对整个社会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一般性  
#
%
#
#
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
#
%
(
脱离我国的国体  
(
政体和基本国情  
#
&
@'  
&G'(!  
误入歧途  
%
因此司法体制改革应当确立合宪性 调整的指导思想 与宪法的内部结构相对应  
作为我国具有最高效力位阶的价值与规范体 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司法体制框架体系也包括三个构  
即司法体制的宪法精神体系司法体制的宪  
# (  
#
%
#
观念  
%
#
现行宪法应当也可以对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强有 成要素  
力的指引保障司法体制改革平稳有序的进行 法原则体系和司法体制的宪法规范体系  
与此同时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行也会由于自身 司法体制的宪法精神体系  
强烈的革新实践品格而对现行宪法提出新的诉求 我国宪法的精神蕴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  
品性也为司法体制改革预 和改革创新精神%+宪法  
改革创新是人类文明演进的 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
%
#
! "  
#
!
现行宪法的  
留了一定的体制空间  
不竭动力和源泉所在  
宪法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改革开放事业 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的回应  
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指出#)坚持改革开 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积极推进司法 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  
体制改革是完善我国宪法体制的现实需要 我国司法体制的宪  
是实现 坏社会主义制度%*与此相适应  
我国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建设富强 司法工作要贯彻社会主义  
自由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 但与此 法治理念司法工作要坚持改革创新  
不断确认和 司法工作要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宪法  
指导改革 蕴涵的社会主义理念在司法领域中的体现它是社  
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 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宗旨和理论基础是立法执法  
坚固的理论和制度框架并在 司法守法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指南 社会主义法治  
基于转 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  
品性司法 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 司法是法治的重要环节  
体制改革的合宪性观念又不应当是一个僵硬的观念 国司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束缚而应当是一个具有稳定内核和权变空间的包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体现在我们对司法的认识和实  
孕性体系  
的动态平衡和相互适应  
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司法体制框架体系  
对于司法体制改革这样一个关涉宪法体制的重 法体制改革  
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仅仅确立合宪性的观念是不够 义的作用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司法体制 司法工作要坚持改革创新这是我国宪法所确  
框架体系并在此框架体系内找到司法体制改革的 立的改革开放精神在司法领域中的体现 它要求司  
宪法空间与界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有序开展提供 法工作要在立足国情总结司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具体的规范指引为宪法权威的维护与司法体制改 借鉴和吸取外国法治建设的有益经验不断完善我  
革实践的动态平衡提供有效的路径参考 国的司法体制 在司法的改革创新中我们必须坚  
司法体制是宪法体制的一部分宪法的结构体 持的原则是司法的普适性与司法的文化传承性的统  
系决定了司法体制的框架结构体系 从内部结构上 一司法的民主性和司法的科学性的统一 人类的  
宪法是由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三个不 法治理性是相通的具有价值的普适性蕴含普遍性  
同层次的要素所构成的结构体系 宪法规范是宪法 的真理 同时法治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传  
内部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有关国家根本问题的 统的传承性 由于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的不同  
)
改革宪法  
*
,
序言规定-)国家的根本任  
%
#
#
集中力量进行社  
#
也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  
,
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  
#
(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  
%
%
%
#
#
#
#
#
(
民 法精神体系主要表现为  
-
同时#)宪法不单要跟着改革的步伐走  
(
(
%
#
%
#
巩固改革的成果  
为改革留出必要的空间  
文明的传承提供宏大  
必要时能够限制改革  
型社会的背景和现行宪法的  
#
还要更多地引导改革  
(
#
#
#
#
(
(
(
#
(
%
&
+'  
(
约束改革* %因此  
#
-
(
(
(
)
改革宪法  
*
#
%
#
%
#
&
"'  
#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宪法权威和改革实践 践中  
重心是执法为民  
司法公正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推进司  
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  
%
对于司法机关来说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  
服务大局以解决制约  
%
(
公正司法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
!
王从峰 司法体制改革的宪法审视  
同时空下的法治模式必然具有差异性 第一百  
#司法民主和司法独立应当统一%+宪法,  
功能在于公正地裁决纠纷保障人权  
适性是司法改革必须坚持的底线  
化传统和根本政治体制也决定了它的司法体制具有 法  
本国的文化特色 我国宪法所确立的人民主权原则 定独立行使检察权  
%
司法的根本 现  
#这是司法的普 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  
同时一国的文 判权不受行政机关  
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  
(
#
%
#
#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
#
(
和实现这一原则的根本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 的干涉%*  
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司法工作必须体现人民民主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  
现代权力分工原则和司法活动自身的 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规律性也决定了司法活动具有自身的运作逻辑必 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社会主义法治的公正精神体  
须讲求科学性 现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方面其中司法公正尤  
司法体制的宪法原则体系 为突出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 司法公  
我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 正往往需要由司法效率来保证 提高司法效率  
人权保障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即一切权力属于 仅可以使被害人的权利及时得到救济还可以使受  
人民国家权力由人民授予 第 损害的法律秩序及时得到恢复同时有助于增强公  
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在社会主义司法领域应坚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持公正与效率的辩证法以公正统领效率以效率保  
理念  
%
同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人民负责%+宪法  
,
#
%
%
#
#
#
&
F'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
通过各 障公正  
%
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
#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  
司法保障人权原则是人权保障的宪法原则在司  
即宪法和法律是调整 法领域的体现是司法权机关的根本宗旨和宪法职  
第五条规定-)中华人 责%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要求使人权成为国家权  
%
力运行的指导性价值是国家权力的宪法义务  
处的国家具体是指国家机关 在具体的宪法关系  
一切 上抽象意义上的国家是不存在的国家的权力和义  
司法和行政等具体的国家机关来承担和  
#
管理社会事务%*法治原则  
#
#
社会生活的根本规范%+宪法  
,
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
一切法律  
(
)
*
%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
#
#
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
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
各企业 务由立法  
(
&
*)'  
%
一切违反宪法和 落实  
%
在法治社会  
是纠纷的最终解决机制  
司法被视为人权保障的最主要的  
#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  
#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 防线  
#
#
同时也是制约其他公  
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  
,
第三十三条 权力的有效手段  
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方式与有效的途径之一  
即国家权力的正当性基础和 司法体制的宪法规范体系  
第三十三条三款规 司法体制的宪法规范体系包括司法的创设规  
我国 范司法的组织规范和司法的运作规范  
司法民主与司法独 我国现行宪法创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制  
司法公正优先兼顾司法效率原则司 度基础和逻辑支撑以人民法院的审判制度与人民  
法保障人权原则 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制度为制度核心的司法体制框架  
司法民主是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在司法领域的 体系 在不同的宪法体制下司法机关的创设原理  
也是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 是不同的 我国的宪法体制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行政 为根本框架支撑的国家权力构造体系  
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向其负责  
#
&
!'  
%
平等%*人权保障原则  
根本宗旨是保障人权%+宪法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具体到司法领域  
#
! "  
,
#
(
%
司法体制的宪法原则体系包含  
立相统一原则  
-
(
(
#
%
%
#
体现  
#
%
"
制度的要求%+宪法  
,
%
因此司  
机关 受其监  
对它负责  
义是司法来源于人民  
接受人民的监督  
而司法权的特性和现代民主的代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  
议制特征决定了司法民主必须通过司法独立来实 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
审判机关  
(
#
#
#
#
受它监督%*上述规定表明#司法民主的要 督%+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  
要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 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  
# # %  
第三条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行政机关审判机关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我国司法体制的核心是人 司法体制框架体系中寻找  
民法院的审判制度和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制度 同要素的不同地位和功能来予以具体确定  
宪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 制改革的宪法空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百二十九条规 贯彻落实现行宪法所确立的司法体制的宪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 法精神和原则体系  
宪法精神和宪法原则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  
成一国宪法秩序的基础应当保持基本稳定不应轻  
层级以及上下 易变更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基  
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了人民 本原则不能修改 例如 联邦  
法院的类型和层级-)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 德国基本法  
就规定了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不能修  
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 改  
该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对本基本法的修  
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的类型 正不得影响联邦划分为州以及各州按原则参与立  
和层级-)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 法的原则 或者第一条和第二十条所规定的原  
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 则%*因此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遵循我国宪法确立  
第一百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了法院上下级 的司法体制的宪法精神体系和宪法原则体系改革  
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 的具体措施应当通过更加完善的司法制度设计  
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 加全面  
有效地贯彻落实这些精神和原则体系  
可以在遵循党对司法的领导的精神和原则下  
#
对人民负责  
#
受人民监督  
%
国家  
!
司法体制改革的宪法空间  
司法体制改革的宪法空间要在我国宪法确立的  
并根据这一结构内部不  
司法体  
(
(
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  
#
#
#
%
%
+
,
%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宪法  
,
! "  
机关%*  
#
我国宪法对司法机关的组织体制作出了规定  
确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类型  
#
#
#
(
(
%
级之间的关系%+宪法  
,
%
#
德国*F@F年制定的  
+
,
(
#
%*+宪法  
,
#
#
(
#
#
#
%*+宪法  
,
#
#
(
%
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
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 如  
#
#
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宪法  
,
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 革党对司法的领导模式#)依法执政*#保证司法机关  
了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最高人 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 确立在党的领导下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司法体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 制可以在坚持人大对司法机关的民主监督的精神  
和原则下改革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模式确立依  
一百 法监督集体监督公开监督的新模式以此优化司  
一百三十条对各级人民法院和人 法环境促进司法机关充分发挥司法功能 可以在  
民检察院的组成人员的产生方式罢免程序任职资 坚持司法公正优先兼顾司法效率的精神和原则下  
#
此外#+人民法院组 改革审判模式和法律监督模式  
格限制与期限作出了基本规定 在司法制度和司法  
织法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对此进行了更具体的 程序的设计中既通过严密的程序多重制约和增强  
规定 司法民主来确保司法公正又通过简易便捷的程序  
第一百二十六条确立了人民法院审判权 和提高执法水平以实现司法效率  
的行使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  
修改完善现行宪法所确立的司法体制的宪  
不受行政机关 法规范体系  
第一百三十一条确立了人民检察院检察权的行使原 宪法规范及其体系为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运作  
不 提供具体的规范指引是宪法精神和宪法原则的贯  
第一 彻落实%)由于受制宪者或修宪者主观认识能力的  
百三十五条明确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 限制规范内容的设计与实际生活或未来生活之间  
机关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职权运作关系-)人民法 很少能达到完全一致  
规范的产生就包含着与未来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 生活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 我们应当承认再完善  
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 的宪法面对日益变革的社会生活必然表现出一定  
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  
#
#
.
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宪法  
,
#
#
第六十二  
(
六十三  
(
六十五  
(
六十七  
(
一百零一  
(
(
(
#
&
F'  
零三一百二十四  
(
(
#
.
(
(
(
%
#
,
+
,
(
%
#
&
**'  
+
宪法  
,
%
! "  
#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宪法,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  
受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宪法,  
#
#
#
#
(
#
%
#
#
#
#
#
&
*('  
法律%*  
的滞后性与保守性  
* %  
C
!
王从峰 司法体制改革的宪法审视  
冲突的正当模式主要有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  
%
当宪 例如一般法律监督权是由检察机关还是由人民代  
#
法解释不能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时  
#
宪 表大会内部的专设机关行使更为合理有效是可以进  
法的修改就成为必要  
变革诉求司法体制的宪法规范体系是可以进行修  
改的  
构的不同地位和功能  
是不同的  
在司法的创设规范中  
会产生并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这一规范是不应当修 权能  
改的因为这一创设规范是由作为我国根本宪法体 的有效组织模式和合理运作模式  
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决定 在司法的创设规范 司法人员是否必须由同级地方人大选举或人大常委  
有关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规范在 会任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办理非刑事的司法  
坚持根本宪法体制的前提下有予以变革的空间目 案件时的职权运作关系安排是可以进一步探讨并  
的是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系统有效地配置司法权能 改革完善的  
%
面对社会现实对司法体制的 一步探讨的  
%
#
司法的组织规范和运作规范是在对司法活动规  
当然基于司法体制的宪法规范体系的内部结 律的认识的指导下有效实现司法权能而作的实体与  
它们所能允许的变革限度也 程序制度安排可以在司法活动规律认识深化和司  
# #  
法环境变迁的情况下进行修改目的是为了更合理  
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 地配置我国的司法资源更有效地实现我国的司法  
因此司法体制改革可以积极地探索司法权  
例如各级地方  
%
%
#
#
#
%
#
#
%
#
%
#
#
(
#
#
(
%
%
注释  
!
现行宪法的行宪史史  
制定又因改革而屡屡修改  
行大幅度改革的时期  
参见夏勇  
决定采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宪法体制的权利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和政权学说  
阶级专政的国家政体必须是人民代表制的共和国形式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虽然在具体形式上有所不同  
们都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都可称为人民代表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政权组织形式 参见许崇德主编  
基本法第一条确认的是人的尊严不可侵犯的原则  
#
%
宪法且行且改  
#
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  
它出现于因国家的形势和任务发生很大变化而必须在经济  
旨在确认和巩固改革成果维护改革所需的秩序 它在把改革成果合法化的同时  
#
是一部  
)
改革宪法*%它为认可和推动改革而  
!
"
#
#
%
(
政治  
(
文化和社会的广泛领域推  
#
#
%
#
也不得不改革自  
%
+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年第  
(
%
%
马克思主义认为  
#
无产  
%
#
#
但它  
#
%
#
%
+
宪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  
#
**(E**@  
%
#
将人的尊严作为基本法的最高价值和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 基本法第  
%
二十条确定的宪法基本原则包括-!*"民主与社会福利的原则.!("人民主权的原则.!!"宪法至上与法律优先的原则.!@"  
民的反抗权  
%
参见韩大元主编  
+
比较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年版  
#
@(C  
%
参考文献  
!
&
*'公丕祥  
('乔新生  
!'韩大元  
@'谢鹏程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  
G'刘茂林中国宪法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志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司法改革&,'&法学家#())G#!+"&  
C'张文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法学家#())G#!+"&  
&
F'张文显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程&,'&法制与社会发展#())F#!!"&  
*)'焦洪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分析&,'&中国法学#())@#!!"&  
论司法体制改革的原则&,'&中国法学#())@#!*"&  
论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中国法学#()))#!+"&  
&
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时代进程&,'&法制资讯#())F#!("&  
&
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假定$$$不能营造中国司法的乌托邦&,'&法治论坛#())F#!("&  
中国司法制度的宪法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学报#())F#!G"&  
宪法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求是#())@#!(("&  
&
&
&
&
&
&
&
&
&
-
&
&
&
&
&
&
&
**'张述元  
&
&
*('韩大元  
&
!
责任编辑  
"
苏雪梅  
#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