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月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  
)*+*  
"
,%-./0&%12345-0/(%.60&7/389.:3;<!2%430&2439/49:=>3;3%/"  
南宋史浩与张浚之争析论  
!
夏 令 伟  
中山大学中文系  
#
广州E+*)"E"  
!
!
摘要  
#
史浩与张浚之争是宋孝宗即位之初的重要政治事件  
其中史浩主张  
要不要使金等问题上分歧不断其次  
浩希望将督府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  
史浩善于引经引史处事与张浚存在学术上的不同  
关键词  
南宋史浩张浚争论国是职权处事  
#
内涵极为丰富  
%
首先  
#
$
张之争是以整个治国方  
二者在战守拒纳归正人  
$
身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的史  
而担任都督江淮军马的张浚则极力扩充督府权力遂启二者争端最后  
故成为史张之争的根源之一  
!
!
略为主的国是之争  
#
.
内修政事/$.以自治为先/#而张浚则主张以战为主  
#
$
&
#
这场争论显见二府与督府两大机构间的职权冲突  
#
#
#
&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I)#E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DE!+E')*+*(*#D*+!ED*@  
!
!
!!  
史浩与张浚之争发端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 和战之  
!++@)"六月孝宗即位之后#结束于隆兴元年!++@!"  
争表现最为激烈的当推高宗建炎至绍兴前期与  
孝宗即位的初期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论争的结  
果是以和议为  
第二时期也制定了继  
一以和议为国是  
上述论断正确概括了南渡以后  
和战  
不同侧重  
和战之争表现最为激烈  
张之争的内涵与本质关注 眼独具 实际上 张之争正发生在这一时期  
职权之争处事之争 同后来张浚与汤思退的国是之争相比 张之争中  
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的国是内涵并不仅限于对金是守是战还是和而是  
以前引沈先生所说的整个治国方略为主 先看史  
宋代政治发展的 浩的国是主张 论未可北伐札子  
沈松勤先生曾专 以为后图 内修政事  
并总结道 下裕民力 乃选良将 练精  
说盛行于高宗朝  
十年之后事力既备苟有  
过了从以和战为内涵到以整个治国方略为内涵  
的发展历程而其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则在于事  
%
五月  
枢密使的史浩与都督江淮军马的张浚在一系列问题  
上分歧严重纷争不已堪称孝宗主政初期的重要政  
治事件 对此何忠礼先生的试论南宋孝宗朝初年  
&
这期间  
#
历任翰林学士  
+
参知政事  
+
右仆射兼  
%
.
国是/#确定了.绍兴和议/&  
#
#
#
. /  
绍兴和议之后的又  
+
+,+@?  
&
#
'
.
/ .隆兴和议/%  
国是内涵的变  
) *  
与金人的和战%%%兼论对张浚和史浩的评价(!'  
江学刊(+??A年第  
@
"
与史美珩先生的  
'
评为岳飞 化  
#
)
* )整个治国方略*#显示出时人争论的  
这里沈先生将孝宗即位的初期作为  
# ) *  
的两个时期之一可谓慧  
平反的宰相%%%史浩(!'浙江师大学报()**+年第  
@
&
"
都有所涉及与论述  
&
不过二文立足于史浩与张  
#
)
*
#
浚的是非评价问题  
#
对史  
+
&
#
+
&
不多  
三个方面论析这一问题  
#
故本文试图从国是之争  
+
+
# +  
&
#
&
+
#
一 国是之争  
)
*
&
!
国是指一个国家的基本政策  
#
#
'
( ,  
多数时期都就此产生过激烈争论  
门探讨过南宋前期的国是之争  
国是  
&
!!惟陛下少稽锐志  
#
%
#
#
,
固疆圉  
备器械  
可乘之机  
再论山东札子  
#
上收人才  
积资粮  
则一征无敌矣  
#
#
#
!!  
南渡以后的  
.
/
#
并经  
#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D*!D*?  
夏令伟!+?A+%"#  
作者简介  
#
#
山东滕州人  
#
文学博士  
#
中山大学中文系在站博士后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宋代文学研究  
&
+!E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方今立国之道  
使足食足兵  
下即位以来  
贵在得人  
曰财曰兵  
何患狂虏之跳梁哉  
凡臣之建议莫不以自治为先  
恐好名之士袒持异论以挠初谋锐意之士不恤 显  
&
大计 以成轻脱 是以拳拳之念 蚤夜不敢  
以次 在同金战守中的重要性  
自陛 不过这种主张过于偏重对外问题  
切实可行的内修政策其急于成功的意思也比较明  
故将之作为  
也因此没有提出  
#
庙胜  
的筹码  
举行  
%
#
2
#
#
#
#
%
#
#
#
#
#
正是由于二人在国是主张上的侧重不同  
之争也就不可避免  
&下面就其争论的中心问题%%%  
战守之争作一分析拟从三方面来论述  
# &  
#
史张  
+
+
),++  
%
'
回奏条具弊事札子  
!
(
,
臣顷因陛下即位之初  
#
尝陈今日御戎之计  
#
+F要不要进兵山东  
朱熹云  
,
!
-.藩篱不可不固  
#
扃鐍不可不严  
扃鐍严则外之奸细难入  
若夫议战与议和则亦在彼不  
彼和则和 和不忘战姑为雪  
战不忘和乃欲缓师而自治 此度今  
%
藩篱固  
#
内之政事可修  
#
#
%
先为  
!!  
公张浚 于 绍兴三十二年  
# #  
以谓-.近闻吴璘之兵在德顺曾未几月  
大战不可不为之深思也 则  
# % #  
气焰必炽胁制蕃汉  
难处 今持久不决  
贻忧异时  
淮壖  
'
(
'
(
九月中尝具  
与虏  
使此虏得志于西  
聚兵边陲迫我臣属事固  
有大利害存焉 倘坐视不  
非计之得也 当令两淮之师虎视  
用观其变而遣舟师自海道摇山东及多  
遣忠义结约中原疑惑此虏使有左顾右眄之  
虑 而德顺之师知我有牵制之势将士当亦贾  
勇自奋%/至是复令俊卿等力言之%  
时浩已发  
# % #  
诏命璘弃德顺 盖浩志专欲亟和以自为功  
谓德顺既弃则非徒璘无能为亦固挠公之谋  
守备  
#
是乃良规  
%
#
在此  
耻之后图  
年之事力  
从这些言论来看  
%
彼战则战  
#
%
#
&
#
%
#
#
#
#
+
),+E  
#
故立一时之权宜%/  
%
#
%
#
史浩为孝宗所开出的  
)
整个治  
#
#
%
国方略*#重心乃是  
)
内修政事*#)以自治为先*&  
#
#
#
绕这一重心  
#
他在对内问题上主张  
)
收人才*#)裕民  
#
#
)
得人  
*#)选良将  
#
练精卒备器械  
#
#
积资粮*#旨在做到  
足食足兵*#只有如此  
可乘之机*#)一征无敌*&而在对外问题上  
先为守备*#)外固疆圉*#为自治创造安定的  
好名之士*+)锐意之  
%
#
*
)
#
才能  
)
以为后图*#  
等待  
)
#
#
浩主张  
)
#
#
+
!,##))  
外部环境  
积极主战的要求  
之举  
战则战  
&
所以  
#
他特别反对  
)
%
*
#
认为这有  
)
轻脱  
*
之弊  
#
)
恤大  
张浚认为进兵山东  
#
可遥相呼应在西线作战的  
起到牵制金兵的作用 为此史浩作论未可  
彼和则和*#看似将同金或战或和的主动权 用兵山东札子  
来加以反对 守备  
交给了对方有畏敌示弱之嫌疑但却是在度今年 先虚 我犹知出兵山东以牵制川陕彼独不知警动  
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决定其仍从属于史浩 两淮荆襄以解山东之急耶 为今之计莫若戒敕宣  
抚司以大兵及舟师固守江淮控制要害为不可动之  
二人之分歧在于一主于战一则主于  
*
&
他说,)议战与议和  
#
则亦在彼不在此  
&
彼 吴璘  
#
&
#
'
#
(
#认为,)宿师于外#  
#
#
#
)
&
之事力  
*
#
-
#
)
以自治为先  
*
)
整个治国方略*&  
#
#
/
)0+*  
与史浩不同  
他在隆兴元年三月被召赴京途中进奏云  
孰不持战守之说 其下则欲复  
战守之说是也  
君天下者  
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  
用之战则克用之守则固理有决然者矣 今德  
政未洽于人心宿弊未革于天下揆之庙算深 断  
有可疑 臣愿陛下发乾纲 奋独断 于旬月之 有  
大布德章一新内外尽循太祖太宗之法 兼闻金重兵皆在大梁  
使南北之人知有大治于后 人心既孚士气必 千里争力人疲马倦  
#
张浚  
)
整个治国方略  
*
的重心乃是 计&* 可见  
#
#
主战  
#
,
)F要不要主动北伐  
隆兴元年三月张浚陛见孝宗  
#
&
今之议者  
遵旧辙重讲前好  
然而战守之道本于庙胜  
以正朝廷  
#
1
!
!
#
%
以臣观之  
#
%
#
先是乞幸建康  
史浩接连作论  
# #  
最后  
乞出英  
反对者多  
恐非其时  
我客彼  
胜负之势先形  
陈俊卿等都不  
张浚的用兵主张并不可  
后来的符离之败也印证了这一点  
#
#
%
#
诚能正身 史浩陈三说以驳斥之  
#
接着论用兵  
#
'
#
#
#
未可北伐札子(+'论用兵札子  
(
等来表明立场  
#
#
%
)
浚因内引奏曰,1史浩意不可回  
#
恐失机会  
#
/
#0+)A)  
#
#
#
*
#
遂有用兵之举  
&
对于此次用兵  
#
%
$
#
&
如武锋军都统制陈敏曰,)盛夏兴师  
#
&
#
#
#
$
#
#
必有严备  
劳逸既异  
#
唐文若  
&
万一深入  
#
%
#
&
#
&
+
!,##)!K##)#  
#
于以战守  
这里张浚也是将战守之议纳入到  
之中加以考虑并注意到了修  
#
何往不济  
1
&
愿少缓之&*另如韩元吉  
+
+
/
E0E#E+  
#
)
整个治国方 赞成用兵  
&
由此可见  
#
*
#
)
德政*+  
)
宿弊  
*
#
&
+!@  
夏令伟  
!
南宋史浩与张浚之争析论  
!!十二月乙丑常朝  
!
F
筑城选址之争  
筑城防御史浩认为其址应在瓜洲  
长江一线张浚认为应在泗州以守两淮  
又不相同 朱熹云  
翰林学士史浩建议  
#
史浩论枢密院合使宰相  
因引富弼对仁宗皇帝故事 正  
%上曰-.  
合朕所见%/陈康伯力辞上曰-.此不易之论#  
多逊也%/诏宰相今后依旧兼枢密使  
#
+
采石  
#
二者所见  
#
以卫  
兼使事  
#
#
#
#
+
",+#A"K+#AA  
&
,
%
#
欲筑瓜洲采石城  
#
上下  
宰相兼枢密使可以将行政权军事权集中起来  
#
并最大限度地加  
时任参  
+
#
!
!
公议  
%
公谓-.今临淮要地俱未措置  
#
高邮巢县 有利于行政与军事上的统筹安排  
而乃欲驱兵卒但于江干建筑城 强二府的权威保证中央政策的贯彻执行  
岂不示虏削弱 失两淮之心 堕将士之气 知政事的史浩作此建议正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  
或有缓急谁肯守两淮者 及其拜相亦遵循惯  
不若先城泗州便%/ 当时复杂多变的宋金战争形势  
上以公言为然 浩已为参知政事 力主初 例得以兼任枢密使掌握了二府的领导决策权力  
不过二府的权威很快受到了来自于督府的挑  
答宣抚张丞相议攻取札子则认为 本来都督军马是负责沿边战守的军事长官  
国家之福丞相之功亦不细矣 然有都督行府这样的办事机构但必须听命于中央  
视地势顺便为经久安居 二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时设时废 李心传对其历  
东西关事甚善丞相勉之 惟自家 史沿革作有探讨  
则外可以拒敌出门而战退而坚守 古官也 宋间有之自唐以来不  
绍兴初吕元直复相谋进取秦会之亦欲  
史浩显然接受了完颜亮入 夺其权乃共议令元直以左仆射都督江  
以长江防务为重认为如此方能战 浙诸军事置司镇江 元直觉之遽归  
富文以参知政事权同都督已而落  
赵元镇自知枢密院事为川陕宣抚处置使  
镇以与吴玠共事为嫌乃改都督川陕荆襄诸军  
五年春元镇与张德远并相遂带兼都督诸  
军马入衔 七年秋德远将罢先废都督府  
兴初德远再入乃命以枢密使都督江淮军马  
二年德远去位都督府复废 其秋纥石  
烈志宁入寇诏汤进之以左仆射为之 进之逗  
遛不行乃命王瞻叔以参知政事为同都督瞻叔  
亦乞免于是遂命和义王杨存中代为都督  
宰相而为都督  
由此可见南宋都督之设  
由宰相出 亦与政治权力之争有关 既设之后  
总百官平庶 故地位较为尊隆职权较为重大并设有都督行府作  
便指出了宰相有权处理 为办事机构但这一机构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常常出  
而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构 现都督罢免而督府亦废的情况 在这方面张浚关  
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 系最大先是七年秋德远将罢  
二年德远去位  
枢密使作为枢密院最高 督与督府之间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  
本来枢密使之设有平衡相权 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李心传给出了答案  
宰相亦兼任枢密使 早在拜 以行府为名  
时任参知政事的史浩就有宰相兼任枢密使 孟富文时在政府  
卷一七载  
家计亦复未立  
#
#
&
#
#
#
1
+
#
1
#
#
%
#
#
&
+
!,##)*  
%
#
而史浩  
两坞如成  
须委帅臣令择吉日  
之计可也  
藩篱固  
蛟龙之在渊  
从二者的主张来看  
侵南宋的教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都督  
#
#
$
#
+
),+E@  
#
庶几无失  
%
%
#
#
#
#
#
$
淮荆  
而命孟  
权字 四  
. / %  
$ $  
#
#
+
#
%
#
#
守自如#)庶几无失*&张浚则希望通过城泗州来收  
将士之气*#为牵制金国兵力甚至进  
#
)
两淮之心*#  
)
#
#
取恢复作张本  
&
#
$
以上谈到了史  
+
张国是之争中的三个重要方面  
#
%
#
#
此外  
#
二人在拒纳归正人  
+
要不要遣使通金  
+
如何进  
%
#
#
%
行海上防务等问题上也存在着严重分歧  
#
兹不赘述  
&
#
#
$
二 职权之争  
隆兴元年正月  
%
#
#
%
#
!
#
孝宗对执政成员作了调整#)  
#
%
史浩为尚书右仆射  
浚进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  
张二人各有所任但也因此而生冲突  
争外亦涉及二府与督府之间的职权之争  
宋代制度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任长官享有极大权力所谓佐天子  
事无不统  
内政外交诸多事务  
掌军国机务兵防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
#
#
/
@0卷三三#@)+  
#
*
&
+
#
%
+
A,+?A  
#
#
除前言国是之  
#
自存中始  
%
#
&
#
#
既是抗金斗争之需  
多以宰相兼使  
#
#
#
&
#
#
#
#
)
#
#
#
#
/
@0卷一六一#!""!  
#
*
#
#
#
&
#
&
#
)
+
+
+
#
#
#
)
#
#
先废都督府*#接着  
佐邦治*#  
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  
@0卷一六二#!"?"K!"?A  
&
因此  
)
)
)!隆兴  
"
#
#都督府复废*#从中可见都  
/
*
#
&
那么为什么  
#
长官  
之意  
相之前  
#
亦被目为执政  
&
-
,
#
但在特殊情况下  
#
&
!!张魏公之为都督也  
#
#
凡事干朝  
#
#
则关会三省  
$
枢密院  
%
#
的建议#'宋宰辅编年录  
(
,
不平  
#
-.三省  
$
密院  
#
乃奉行行府文书耶1/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称疾求去  
%
隆兴初  
#
魏公再为都督时宰相陈鲁 政的宋代政治传统  
故朝廷所行多与都督府 使而为故有岂督府之命令不行耶  
淮军马其进退调发 是因督府乏用欲取之民而引起了二府的激烈反  
近日主兵官及帅守监司 究其原因不在于是否取之于民而是宰相欲先  
径申朝廷乞札下依本府指挥 内治但督府却思进兵的意见分歧第三则出兵不得  
仍取当行人责军令状外 史浩求去不已的  
淮军马 做法反映了二府与督府的矛盾升级  
并令申 不惟上述冲突实际上 张国是之争所涉及  
的问题都可以放到二府同督府的关系视野中加以考  
不受二 察  
则关会三 战守  
#
#
因此  
#
史浩怀疑此乃督府故意指  
$
汤庆公皆主和议  
#
#
)
*
的呵斥第二则  
$
%
魏公乃言-.臣节制江  
$
#
)
#
*
当从督府取旨施行  
辄以军期事务  
%
$
#
#
#
#
#
#
#
$
)
#
谨具奏知%/上曰-.预闻*#说明了二府的尴尬处境  
有不申朝廷之理%/十月辛巳  
# +  
#
)
*
#
乃诏-.  
其余事务  
$
&
调发应援  
#
从督府取旨施行  
%
#
#
+
A,+?AK+??  
奏如旧%/  
这段话点出了张浚控制下的督府越权  
+
&
基于总体的把握出任二府长官的史浩在对待  
#
府节制的情况其一督府 凡事干朝廷  
枢密院*#对于这种将二府作为  
奉行行府文书  
的执行机构的做法  
# #  
孟富文强烈不满#)大不平*#)因 则显然更关注问题本身  
称疾求去*#原因即在于督府的强权竟然凌驾于二府 处的位置应有一定关系&  
之上其二  
二府与督府的主张不同#)故朝廷所行多 处事之争  
,
#
)
#
+
归正人等问题时往往并不停留在这些问题本  
身而要兼顾其它方面而负责都督江淮军马的张浚  
#
这种区别的产生与二人所  
+
)
*
$
#
!
督府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 宋人论政  
容易造成政出多门令人无所适从 以  
与都督府异*#因此  
#
#
多依经学强调经世致用  
朝廷的政令畅通 新学变法司马光以朔学更化而二程倡  
#督府试图扩大自主权与管辖权的 学*#苏轼本)蜀学*#都以各自学说干预时政#  
的混乱情况其三 致君为  
&张浚认为身任都督#)节 用& # +  
意见引起了朝廷的不满 实际上史张之争的产生亦与二者的学术不同  
制江淮军马  
辄以军期事务  
而从孝宗岂有不申朝廷之理  
因朝廷权威受到挑战而生的不满之意显而易见  
没有对张浚所请予以满足 上述三个方面都说明了 书一经目  
督府同二府之间的矛盾所在  
被废置的主要原因  
前引材料中明言宰相陈康伯  
浚之间存在冲突 实际上史浩位居二府期间  
亦有越权行为与二府发生了严重冲突 且看楼钥  
纯诚厚德元老之碑中所载三则材料  
邵宏渊奏乞进兵  
#
&
如王安石  
#
+
)
*
#
)
*
# )  
$
#
+
#其进退调发当从督府取旨施行*#而不 有莫大关系&  
#
径申朝廷*#意在加强督府的权  
史浩上承家学  
其 少卓犖有大志敏悟绝人  
故 木优于学浩以为师朝夕质问疑义  
终身不忘自经史百家至浮图  
自经史百家至浮图  
的说法来看史浩并没有专主一是  
力求贯通 这种学术特点对史浩处理政  
督府 事的能力与方式有较大影响楼钥总结道  
临机辄断平居若不胜衣  
毅然不可回 推究经旨多先儒所未  
)
#
于学术有一己之得 浩  
&史载,)  
力学至忘饥渴寒暑 叔父  
&
反覆切到  
老子之书  
老子之书  
而是  
&
)
*
的反应来看  
#
#
#
#
#
#
#
&
#
&
#
#
+
/
?0E*?#  
#
而这也成为了督府屡 靡不通贯&*  
)
+
#
&
靡不通贯  
汤思退同都督张 博求众学  
*
#
#
#
+
#
&
&
#
#
#
,
#
&
!!公智虑深长  
#
#
#
'
(
,
剸裁勇决  
引经处事动中要领  
智虑深长  
*是谓其处事之宏远#)临机辄断*+  
剸裁勇决 则是  
是谓其处事之果敢#)毅然不可回*  
民贫将自为盗%/谓其对自己判断力的自信与坚持  
而这种处事原则  
臣等皆当丐 与态度则得益于史浩  
#
%
#
+
#,+)"A  
大将李显忠  
将辄乞战  
督府乏用  
遽重征之 恐外贼未必至  
$
#
公又奏-.  
#
#
%
!
!
+
#,+)A+  
#
岂督府之命令不行耶1/  
)
#
欲取之民  
%
公曰-.未施德于民  
#
)
*
%
#
&
伯与公相顾  
退
#
同奏曰-.必欲取于民  
#
)
推究经旨 即  
#多先儒所未发*#  
%/上为之给虚告五百道以庚费 ) #  
因此才能引经处事动中要  
奏曰-.史浩意不可回  
史浩曾进读  
乞出英断%/既而省中忽得宏渊出兵知禀状  
尚书讲义一书其中的学术思想可  
公语康伯曰-.吾属 以用来观照史浩的政治主张&'四库全书总目  
卷一  
+
#,+)A)  
%
在学术上的诸多发明  
#
浚因内引  
#
#
恐失机 *&事实也是如此  
#
'尚书(#所用讲义  
#
#
#
几经删改后成  
'
(
始知不由三省  
#
径檄诸将  
%
(
俱兼右府  
#
而出兵不得预闻  
#
则焉用相哉2/由是 ':尚书讲义  
;
提要  
(
,
+
#,+)A)  
求去不已  
第一则材料谓大将径言求战  
%
!!  
'!尚书讲义"(本当时经进之本  
#
故其说  
#
犯了武将不得干  
皆顺文演绎  
#
颇近经幄讲章之体  
%
其说大抵以  
+!A  
!
夏令伟 南宋史浩与张浚之争析论  
注疏为主  
用兵中原时  
其沮恢复之谋  
极美宣王之勤政复仇而伤平王之无志恢复  
其意原不以用兵为非殆以浚未能度力量时  
#
参考诸儒而以己意融贯之  
浩方为右仆射独持异论  
今观其解文侯之命  
%
当张浚  
论者责  
一篇  
%/赐坐  
#
降问再三  
人主之学以一心为本  
谓天者天下之公理而已  
私溺所乱则失其公理矣  
在躬则赏罚举措无有不当  
%
浚言-.人主以务学为先  
#
#
#
#
#
一心合天  
人主之心  
必兢业自持  
人心自归  
#
何事不济  
一为嗜欲  
使清明  
丑虏自  
%
%
!
"
#
#
%
#
#
#
%
#
#
#
#
#
#
+
+*,?+  
+++,@+*K@++  
不欲侥幸尝试耶  
%
服矣%/上竦然曰-.当不忘公言%/  
'
尚书被视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  
(
#
既为  
张浚向孝宗的进言大谈  
以一心为本*# *#合乎  
而心须合乎天 天下之公  
尚 理*#不为)嗜欲私溺所乱*#由此可见#  
张浚亦有引学  
& #  
不过这一说法旨在人心自归  
)
人主之学*#并解释为  
帝王必习之书  
#
又为士人必读之册&'尚书讲义  
(
)
)
*
)
)
)
大抵以注疏为主*#但无疑凝聚了史浩对于  
'
(
中的政治  
+
道德 为 术而治国的意图  
提供了学术资源  
#四库馆臣 丑虏自服*#乃是为用兵张本&当是时#)自金人渝  
尚书讲义 用兵问题的解释来反观史 盟兵革不得休息民之创痍日甚 会天子新立谓  
# # & #  
有助于了解 我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朕不及身图之将谁任其  
由是天下之锐于功名者皆扼  
张浚所谓  
+
伦理诸多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
)
#
通过列举  
)
引经处事  
*
&
基于此  
'
(
)
*
浩的  
)
独持异论*#确能发明史浩原意  
#
1
#
#
+
张之争的学术根源  
史浩不仅  
张之争中表现得比较明显  
由小以致大的商汤文王之例来说明不纳归  
既将孝宗比作前代贤王  
又强调了内修然后安人的重要性  
这种引史处事的方法自然同史浩  
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  
的虚泛  
&
-2乃奋志于恢复  
&
#
/
+)0#?!#  
)
引经处事*#还善于  
)
引史处事*#这在 腕言用兵矣  
论归正人札 此  
*
&
)公理*#目的即在于  
+
&
如其  
'
&
(
)
*
+
从下面所引的材料可见史  
恭维了 而得出的不同结论  
颇具说服  
靡不通贯  
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引经处  
做到相得益彰 实际上这两种处事方  
法一直贯穿到史浩后来的政治生涯#)浩又罢相  
经帏尝书车攻诗序陈述孟轲乘势待时之说以赞  
恢复之图 又书唐太宗语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  
愿以治安中国为本则复中原如  
由此可见史浩内修待时以图恢复  
的主张是一以贯之的且有其学术上的依据  
张浚在学术上亦有较大成就  
学一本天理尤深于  
议务旦明不为虚辞  
+
张二人  
)
引史处事  
*
/
)0++  
正人的合理性  
#
#
,
皇帝  
#
#
!!'  
(
又与浚言-.平时愿执鞭而不可得  
#
&
)
*
)
*
同事任  
#
而数日议论不同  
#
不惟为社稷生灵计  
#
#
)
亦为相公计  
%
相公养成名望  
#
一旦失利岂不有  
#
*
#
&
#
损威重1/浚曰-.公言良是  
#
但浚老矣2/公曰  
-
#
.
杜预辈有平吴之功  
#
而晋归功于羊祜  
#
以祜立  
'
(
#
#
规模而预竟其功  
是有成  
%
相公若先立规模  
#
后使人藉  
&
1
#
#
亦相公之功也  
%
何必身自为之1/浚因  
乞出英  
非上策2#复陈其说  
#
#
内引奏曰-.史浩意不可回  
#
恐失机会  
+#,+)A)  
祜立规模而预竟其功之例企图说服  
#
/
?0E+*+  
运诸掌  
*
&
#
%/  
#
&
史浩举  
)
*
#
&
杨万里云,)浚之 张浚毋轻用兵而为长远之计  
#
可谓善 然  
)引史处事*$  
而径乞孝宗出兵可见二者对待  
#
史之用的不同态度 陈郁曾就史张之争评论  
特太急耳 浩可谓责难于君  
可谓见远识微之士矣可谓得镇抚四夷之体  
#
'
('春秋('论语('孟子(&奏 而张浚并不为所动  
#
#
#
口占成文  
#
不易一字  
&
'
绍兴 经  
+
&
+
奏议('隆兴奏议  
共十卷+'春秋解  
又三卷+'文集十卷藏于家&* 其中#' 是可为师出无名之戒云&* 史浩之所以能  
(
各十卷+'论语解  
(
四卷+'易解  
(
并 道,)余谓浚非不忠也  
#
5
'
杂说  
(
(
六卷+'中庸解  
(
一卷+'书诗 者矣  
#
#
#
/
++0@+!  
/+!0"!E  
礼解  
(
(
)
责难  
(
'
杂说  
(
被收入  
'
四库全书(#)其书立言醇粹  
#
凡 于君*+)见远识微*#)得镇抚四夷之体*#同他客观地  
与之相反张  
且不能以  
/
+*0A  
说阴阳动静皆适于义理之正  
*
&
张浚同样主张  
召浚赴行在所赐手书 未至国门遄趣三 之为鉴  
既见 今朝廷所恃唯  
# #  
上改容曰-.久闻公名  
)
引经处事*+)引史处事  
*
是分不开的  
主观  
#
张之争产生的根源之一  
&
#
治国以经  
!!  
#
杨万里记一事  
,
浚非不能  
)
引经处事*#却流于空疏  
+
#
%
#
&
这是史  
+
&
%
参考文献  
#
/
+0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G0'北京,人民出版社#)**E'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成都  
,线装书局#)**#'  
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H066朱子全书,  
)E  
第 册  
!
社会科学版  
"
/
)0史浩  
!0朱熹  
#0楼钥  
E0周密  
@0脱脱  
"0徐自明  
A0李心传  
?0罗濬史浩传/H066宝庆四明志  
+*0永瑢 四库全书总目/G0'北京  
++0杨万里张魏公传/H066杨万里集  
+)0叶绍翁四朝闻见录/H066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0陈郁 外编卷上/H066丛书集成续编  
'
鄮峰真隐漫录/H066宋集珍本丛刊  
,
#!  
'
/
'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等#)**)'  
中华书局#+?AE'  
/
'
纯诚厚德元老之碑/H066攻媿集  
,
?!66丛书集成初编  
,
)*+A  
'
北京  
,
/
'
齐东野语/H066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
E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
宋史/H0'北京  
,
中华书局#+?""'  
文海出版社#+?@"'  
中华书局#)***'  
/
'
宋宰辅编年录/G0'台北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H0'北京  
?66宋元方志丛刊  
,
/
'
,
/
'
,
,
E
'
北京  
,中华书局#+??*'  
/
#
'
,
中华书局#+?@E'  
/
'
,
++E66传世藏书  
,
集库别集第  
上海  
上海  
@
'
海口  
,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
E
AA  
'
/
'
藏一话腴  
,
,
'
,
!
".1&>&6*.&<&.9&&"21$:*,*"/L1*";M-"  
$
".1&2,-.1&'"2,";>("*%.(  
_
OCW3/UDP93  
!
Y53/9:9S90.;69/;#2-/Q0;D:9/7/389.:3;#H-0/^5%-#H-0/>%/ E+*)"E#Y53/0"  
[ < U U U  
7
6%.'*+.,Z59>9M0;9M9;P99/253X0%0/>J50/U,-/#0/36[%.;0/;[%&3;340&989/;0;;59M9D  
U3//3/U%12%/U_30%^%/U+:0:49/>3/U;%96[9.%.:53[3/;592%-;59./2%/US</0:;< 3:.3453/  
%//%;0;3%/'O;3:13.:;&<%/;59:;0;9[%&3439:#P59.92530>8%40;9:U383/U[.3%.3;<;%;593/;9./0&  
P53&9J50/ 0>8%40;9:>90&3/ P3;5;593::-9%19];9./0&P0.#P5345>3:0.3;  
#
4
%&3;340&01103.:  
3/>:9][.9::3%/3/:-453::-9:0:04;389%.>919/:389P0.10.9#0449[;0/49%.>94&3/3/U3663U.0D  
3%/#P59;59.%./%;;%:9/>06M0::0>%.;%;59,3/I3/U>%6#9;4#:94%/>&<%/;59[%P9.4%/1&34;  
M9;P99/;59;P%U%89./69/;0&0U9/439:%1;5949/;.0&0>63/3:;.0;3890/>63&3;0.<0-;5%.3;39:0/>  
%40&63&3;0.<3/:;3;-;3%/:#P59.92530:[.36963/3:;9.0/>63&3;0.<U%89./%.P0/;:;594%/;.%&%1  
59&%40&3/:;3;-;3%/:#P53&9J50/U83U%.%-:&<9][0/>:53:[%P9.%1&%40&63&3;0.<3/:;3;-;3%/#  
P5345>3:[0.3;<:;0.;:;53:>9M0;9#0/>;53.>&<%/;59040>9634:#P53453:%/9%1;59:%-.49:%1  
59>9M0;9'  
&(9,'/%,2%-;59./2%/US</0:;<$253X0%$J50/U,-/$:;0;9[%&34<$>-;<0/>[%P9.  
#
[
U
U
[
<
1
;
&
;
;
8
!
责任编辑"凌兴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