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月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3:@<:7A:/#)*+*  
)*+*  
,
-%./01&%23456.10(%/71&8049:/;4<=!3%541&354:05:;>?4<4%0"  
马克思财富观念的多维透视与当代价值  
!
冒 大 卫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北京+**D"+"  
!
!
摘要  
!
马克思立足实践  
的本质内涵  
真正的财富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从客体维度把握财富  
即财富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展开 马克思透视财富观的两种维度不仅具有经济学说史上的变革  
性意义和方法论价值同时也具有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有机统一的特质  
关键词  
马克思财富观实践物质内容社会形式  
!
从主体维度和客体维度来认识和把握财富  
#
从主体维度把握财富  
!
马克思发现了财富  
!
!
!
'
!
马克思揭示了财富的双重逻辑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CD+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F#!+#%)*+*&*#F**)!F*B  
!
!
正如黑格尔所说  
#
熟知并非真知#*财富  
+
财富  
人们对于财富概念众说纷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马克思的财富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诸 思看待财富的不同维度并在此基础上领会马克思  
精神财富等用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 把握财富观念的方法审视马克思的财富观念在经  
更不表明人们也已 济哲学史上的意义从而揭示马克思财富观念的当  
真正认识并界定财富及 代价值  
不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哲学研究  
用实践的观点看待财富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要想  
并在其著作中频 理解马克思的财富观念必须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语  
资本论第一卷的开 境中把握财富观念  
#
又时而从特定社会形式的角度来把握财富  
&
!
!
!
P:1&<6"概念就是如此  
&
#
区分出马克  
#
莫衷一是  
&
#
#
如物质财富  
(
#
#
们已经真正认识了财富的概念  
具有科学的财富观 因此  
其观念  
的课题  
马克思也高度关注财富概念  
频使用这个概念 在马克思的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  
#马克思就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 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庞大的商品堆积1#单个 是  
地位的社会的财富  
#
表现为  
0
)
对对象  
当 式去理解  
马克思对财 践去理解  
如财富就是使用价值又是所 这样  
和唯物主义相反  
等 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  
马克思的财富概念同生 道现实的  
价值劳动资本商品 的实践活动具有两个维度  
货币等概念一起构成了一个以财富为中心的家族似 能动的方面另一个就是客体的维度  
即从多 是互相对立的而是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
也是人们所要面对的对象  
(
现实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结果竟是  
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  
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  
(
感性  
#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  
,
+-++E  
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但是  
#
#
#
当作实  
我们进入马克思的文本世界  
富概念有多种界定  
#
我们发现  
#
#
&
#
#
#
*
#
#
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的总和+(*需要的总和  
+
#
#
,
)-#D  
#
不一而足  
&
在此意义上  
交换价值  
#
(
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由此可见  
一个是主体维度  
#
人类  
也就是  
#
这两个维度不  
产力使用价值  
(
(
(
(
(
(
(
#
#
#
的概念群  
#
进而反映出了其特有的财富观念  
#
#
种维度来理解财富'''时而从人的发展尺度来理解  
毫无疑问#*财富  
+
*
(
收稿日期!)**,F*#F*B  
作者简介  
!
冒大卫!+,D*'"#  
#
甘肃酒泉人  
#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经济哲学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E  
现实  
而且要从主体的维度加以理解  
要用实践的观点加以把握即把财富理解为人类实 富  
践活动的结果和产物 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界定  
从实践的观点看待财富 财富不仅 在形态如商品货币实物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到的  
物质+#更是人类 这些存在形态都分享了一个共同的本质  
的活动本身 因此马克思的财富观不同于一般唯 人类主体的活动产物在此意义上财富的本质内涵  
物主义和直观经验主义的财富观 在古典国民经济 就是指  
学家的视野中他们的理论所预设的哲学前提是直 来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本身  
观经验主义所以他们理解的财富只是在客体意义 智能素质等发展水平 需要辨析的是  
上加以理解而马克思则是把财富观念上升到了生 最大的财富是人本身 是从人的发展尺度出发  
存论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把握财富并非用客体化的财富去规定人后者的实  
在生存论的高度上理解财富财富就具有两种 质是将人下降到了 的水平 尽管当时很多国民  
存在方式一种是主体存在方式另一种就是客体存 经济学家也重视人的作用但是他们是将人视为生  
在方式 作为主体存在方式的财富就是指作为主 产要素之一即一种  
体的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存在形态的 批评的思路  
财富就是人本身但是这里的 并不是抽象意义 一旦我们理解了财富的本质内涵  
上的人而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强调 一步把握财富概念和生产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意义上人们会将马克思的财富概念直接等同  
即某种现 于生产力概念但是二者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财富并不是指泛 为生产力概念可以分为社会生产力与个体生产力  
并不是说一切物质都是财富 财富之为 在某种特殊的历史阶段内社会生产力只能表现为  
是因为它对主体而言具有某种价值和效用 财富的客体方式并与财富的本质内涵相背离  
在此意义上从物到财富的客体化过程  
同时也就是 克思曾经分析过)*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  
主体的实践过程 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 因为  
财富的这两种存在形态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是 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  
统一的是不能分割的两个维度这是由实践本身的 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  
特点所决定的 所谓实践就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 力量 而是某种异己的 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  
对象化在对象化活动中  
财富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 量&+ 这种社会生产力与个体活动相异己的情  
结果和产物必然一方面以主体形式存在着体现着 况主要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状况 只有当人  
主体的本质力量也折射出主体的某种价值另一方 们扬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到物质生产及其  
也必然以客体的形式存在着从而使主体的本质 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后社会生产力就是个体生产  
力量得以对象化 力的总和这种由分工所带来的异化现象才得以消  
二 从主体维度看财富的本质内涵  
这时候的生产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所有个人  
财富的本质内涵  
而是体现在个体  
(
感性+#对此  
#
我们不仅要从客体的方面加以理 的发达的生产力  
总而言之就是 不同界定但是马克思在这里所使用的是  
这个概念这表明马克思在此对财富的界定是  
虽然财富有种种迥异的存  
社会生产力等等但是  
即财富是  
+
&
虽然马克思对于财富具有  
真正的财  
#
#
&
#
#
*
#
+
#
&
&
#
这就意味着  
#
#
(
(
(
#
*
#
&
#
#
#
&
*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在马克思看  
具体表现为人的能力  
# (  
当我们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这恰恰是马克思所严厉  
#
&
#
*
+
#
我们就能进  
#
$
%
&
*
现实的个人+&所谓财富作为客体的存在方式  
#
#
就是指财富作为外在于人的对象而存在  
实的具体的感性的存在 但是  
泛的物质  
财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G!*  
#
#
#
#
&
#
.
#
#
#
#
&
#
除 即  
# #  
作 的发达的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  
#
#
# *  
!
根据实践的观点  
为主体存在方式的财富观是马克思财富观念的首要 并不是体现在社会生产力概念上  
维度 这也是马克思的财富观念与以往国民经济学 的生产力即个体的发展尺度之上  
家的财富观念的分界线因为从主体维度出发所把 根据财富的主体维度马克思将劳动的主体性  
握的财富观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而且也进入了哲 质移入到了财富之中  
学的视野成为了哲学思考的对象  
马克思正是从主体维度来理解财富  
现了财富的本质内涵  
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 是劳动&+ 虽然这里的财富并不是马克思所认同  
#
在财富的两种存在方式中  
&
#
&
#
#
#
&
$+DEE年经济学哲学手  
#
&
稿
%
#
马克思就指出过)*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作为主体  
#
#
由此而发 为自为的活动  
(
(
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  
#
,
#-"!  
# *  
)E  
!
冒大卫 马克思财富观念的多维透视与当代价值  
的对象化劳动  
是这表明了劳动与财富的关系  
的主体性质  
#
恰恰是马克思所反对的异化劳动  
#
但 对古典经济学的颠倒  
#
是客体维度为主体维度服务  
&
#
#
即劳动决定了财富 使财富增长为人的发展服务  
#
而不是相反  
&
这在马克思后来的著作中得到了重  
马克思把握财富概念的主体维度不仅在经济学  
)*财富的独立的物质形式趋于消灭  
#
财富不过表 说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不是劳动 论意义  
就不是社会 富现象  
#
而且在当代世界也具有方法  
有助于我们从哲学的视野去理解当代的财  
时至今日在当代流行的经济学中人们仍  
这个世界不过表 然是从客体维度去理解财富把财富的创造简单等  
现为不断消失又不断重新产生的人类劳动的客体 同于抽象数字的增长或者物品的堆积然而他们却  
财富世 无法解释为何财富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背离的现  
正是因为 实从而导致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盛行 这种片  
所以马克思才解决 面的财富观又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发展观的认识  
从而颠倒了财富创造的  
有什么样的财富观就  
全面合理的财富观才能推导出  
从主体维度去理解财富观  
虽然劳动决定了财富的一般可能性和主体本 财富的本质内涵解读为 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  
但是并不能将劳动与财富两者之间直接划上等 力+#那么就有助于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从概念的外延上说财富概念的外延要远远大 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  
于劳动概念的外延 马克思曾经在哥达纲领批判  
从客体维度看财富的双重逻辑  
中明确批判了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 的观 在马克思看来财富不仅具有主体的存在方式  
财富是各种生产要素通过人类劳 也同时具有客体的存在方式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  
动共同创造出来的拉萨尔之所以会给劳动加上超 象化方式 对于财富的客体存在方式马克思进行  
自然的创造力+#是因为他混淆了财富和价值的概 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从而呈现了现代社会的财富  
劳动只能创造价值但是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 图景  
劳动并不能在离开其他生产条件下单独地创造财 当财富作为客体对象出现在人面前的时候  
在此意义上劳动价值论不能代替财富创造论 富并不仅仅是指物它同时也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  
财富创造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劳动得以实现的 这就是财富的双重逻辑即财富不仅具有物质内容  
过程所以财富的分配应当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也同时具有社会形式 这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分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析的一种特有方法即面对经济现象从物质内容与  
从财富的主体维度看待财富的本质内涵这是 社会形式双重视角予以考察的方法  
马克思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划时代贡献也是马克思 用这种方法观照经济现象同样也是用这种方法来  
的财富观念同以往的国民经济学财富观念的分水岭 观照作为客体存在形式的财富现象 在此意义上  
所在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使用价值总  
克思看来  
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只是确立了财富的 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从马克思的这句话  
对象性形态+#而古典经济学虽然扬弃了  
外在的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是用物质内容与社  
无思想的对象性+#也承认财富的主体本质+#但是 会形式的双重逻辑来把握作为客体的财富  
由于他们将人的劳动视为物和商品是用物的逻辑  
马克思在另外的地方也提到了这一点)*一方  
规定劳动所以他们的财富观是敌视人 从本 面  
质上说古典经济学并没有实现从主体维度看待财 种物即物质产品中  
富的本质内涵因为他们的表面上的  
形式上的主体 他人劳动的单纯支配权&+ 前者就是从物质内容  
维度是服从于客体维度的这正是异化之所在 因 的方面来理解财富后者则是从社会形式的方面来  
当马克思从主体维度去看待财富事实上实现了 理解财富这两个方面就共同构成了财富现象的双  
现为人的活动  
的结果的东西  
的财富  
&
凡不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
#
#
都是自然  
#
而作为自然  
#
&
#
#
&
财富世界的幻影消失了  
#
#
#
,
B-E"!  
&+ 从劳动的视野理解财富  
#
才能去除  
*
界的幻影+#从而认识到财富的本质内涵  
&
#
&
劳动能够发现财富的本质内涵  
了财富的可能性问题  
动这种一般财富同资本相反  
对象即作为现实性而存在劳动则表现为财富的一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般可能性  
#
#
#
即财富何以可能的问题)*劳 发展仅仅视为JNL的增长#  
# # &  
在资本上财富是作为 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合理关系  
#
#
,
"-)#!G)#E  
#
这种可能性在活动中得到实现&+  
全面合理的发展观  
&
#
*
#
#
&
#
&
&
$
%
!
*
+
#
#
,
D-DG+*  
#
事实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马克思  
#
#
&
#
#
&在马 马克思说)*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为何#  
,+-++#  
#
*
*
(
#
#
*
&
#
#
*
+
&
#
财富是物  
#
它体现在人作为主体与之相对立的那  
#
.
另一方面财富作为价值是对  
#
#
,
"-E",  
#
(
#
&
#
#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重逻辑  
从物质内容来理解财富  
物质形态如商品货币和资本  
形式来表现财富货币则是在抽象层面上来表现财 级的关系已经太狭隘了  
而资本则是一种特殊的财富  
值的财富 无论财富具有什么样的物质形态  
物质内容而言归根到底财富就体现为 使用价 说来就是作为物质内容的财富的不断增长与作为社  
那么财富此时又体现 会形式的财富的不断集中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形  
从财富的双重逻辑出发我 式的财富最终限制了作为物质内容的财富从而这  
也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 种社会形式就必须要加以变革进而实现主体性财  
富的发展即人的发展  
最后扬弃资本主义制度之后财富的物质内容  
并不是简单地将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用加法的形式 与社会形式统一在人的发展之中 既然财富的社会  
结合在财富中 财富之所以能够同时具有物质内容 形式会因阻碍财富的物质内容而被扬弃那么财富  
和社会形式两种维度是因为财富是人类社会生活 本身就会获得极大的发展  
的产物财富作为物始终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生 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  
产的 相对而言马克思更为看重财富所体现出来 是在普遍交换中产生的个人的需要  
的社会形式因此  
马克思强调#*重要的是应当指 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  
财富本身即资产阶级财富  
现为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极间的中介时  
&
能适应的地步  
那么财富就具有种种 着手克服这种障碍  
其中商品是以物的 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  
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  
即能够创造剩余价 的财富了 马克思意识到了财富的物  
就其 质内容与社会形式之间的张力关系这种矛盾简单  
#
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  
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  
资产阶  
.
而它一  
#
#
#
(
&
#
&
#
#
,
)-)"D  
#
#
+
&
在这里  
#
&
#
#
#
#
*
+.从社会形式来理解财富  
价值+&在此意义上  
#
#
*
#
#
#
们发现  
值这两个内涵  
用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双重逻辑来把握财富  
#
财富和商品一样  
#
#
&
#
&
#
#
#
&
&
#
#
&
正如马克思所说)*事实  
#
#
#
那么  
#
财富不就  
&
#
(
才能  
(
享用  
(
#
#
2
财富不就是人对自然力'''  
自然力1#又是人本身的自然  
总是 力'''的统治的充分发展吗  
#
#
#
当它表现为中介  
#
表 既是通常所谓的  
0
#
2
财富不就是人的创造  
这种发挥除了先前的历史发  
而先前的历史发展使这  
即不以旧有的尺度来衡量的人类全  
部力量的全部发展成为目的本身 在这里人不是  
财富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的双重逻辑 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  
具有何种内在关联呢 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  
首先  
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直接统一于财富之 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  
都无法离开另一方而独立存在 如果说在资本 财富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之间的双重逻辑是  
主义社会条件下财富的物质内容体现为使用价值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所展开的 按照马克思的社会经  
而财富的社会形式体现为交换价值或者说价值那 济形态三形态 我们发现财富的双重逻辑主要  
么我们就会发现共同存在于财富之中的使用价值 是在人类社会的第二形态中发生的 以物的依赖  
和交换价值具有这种关系即资产阶级财富事实上 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社会  
是一种以使用价值为物质载体以交换价值或价值 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  
#
为目的的财富 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其次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之间存在着矛盾这 第二种社会形态中人的独立性实质上是依赖于物  
种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危机的必然性 马克思 的关系 财富所  
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 表征的物质内容同社会形式之间必然发生矛盾  
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种矛盾推动了财富的积累集中和发展  
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 马克思用双重逻辑去把握财富的客体形态  
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 社会所拥有的生产 种把握方式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变革意义 对财富  
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 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之间的矛盾分析基本上贯穿  
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己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 了马克思研究财富的思想历程这是马克思的思想  
,
"-),!  
在最高次方上表现为交换价值  
财富的物质内容着眼  
+
&
如果仅仅从 天赋的绝对发挥吗  
2
#
#
而无视财富的社会形式  
#
实质 展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前提  
#
上这是用物与物的关系来掩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 种全面的发展  
这就会导致马克思所竭力批判的拜物教现象  
那么  
#
#
&
&
#
#
#
2
.
#
,
"-E",G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G+*D  
&
+
&
#
#
#
&
# *物的依赖性+#正是在此意义上#  
说过#*在危机期间  
#
#
#
&
(
&
6
6
2
#
#
#
&
&
.
#
#
)B  
!
冒大卫 马克思财富观念的多维透视与当代价值  
特色和方法论之一  
思更为关注财富背后的社会形式  
关系来透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克思之前的古典经济学所不具备的  
思超越古典经济学的关键所在  
正是因为马克思特别强调对财富的社会形式的 富增长的过程应当同时就是消灭贫困的过程  
马克思才说)*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财富的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财富背后的社会形式加以透视才  
或者不如说是财富生产的特殊社会 发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财富的增长同贫困的  
财富的材料不论是主体的如劳动还是客 增长是如影随形的关系  
最初对于 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  
因此这种 对于古典经济学的深刻批判  
&
相对于财富的物质内容  
即透过物与物的 简单公式来裁剪今天的财富现象  
这种视野是马 视财富创造背后的制度因素  
这也正是马克 马克思对于财富和贫困的关系的分析正是这种  
方法论运用的生动范例 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  
然而  
#
马克 济学那样  
#
仅仅在理想模型中运用边际效应之类的  
#
#
那么我们就会忽  
#
&
#
&
&
#
&
分析  
#
特殊社会形式  
#
#
#
形式  
体的  
&
#
#
#
&马克思说#*在产生财富的  
,)-+#!  
+ & #  
马克思展开了  
#
如满足自然需要或历史需要的对象  
#
对此  
从而发现了资产阶级  
财富怎样在这  
生产力怎样和阶级对抗同时发展  
#
式关系所改变或表现为改变这种形式关系的东西 这些阶级中一个代表着社会上坏的有害方面的阶  
直到它求得解放的物质条件最  
如果不对  
那么共同富裕  
如果说马克思从主体维度把  
以往的古典经济学主要是从物质内容上 握财富的本质内涵的方法论能够使我们更好地领会  
这种对财富的把握其实是在一定的社会 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的话那么马克思这种从双  
形式下的把握然而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形式的批 重逻辑把握财富现象的方法论就能够使我们更好地  
判性思考所以他们一方面专注于财富的物质内容 领会邓小平所说的共同富裕的精神实质  
即作为物质的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另一 通过对马克思的财富观的多维透视和当代价值  
方面他们也无意识地将财富背后的社会形式加以永 的阐发我们发现财富创造的命题不仅是一个经济  
恒化地理解使这种社会形式具有某种超历史的天 学命题也是一个社会学命题更是一个哲学命题  
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从经济学路径分析财富现象是要看到作为物的财  
斯密和李嘉图这样的经济学家是这一时代 富如何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一步创造从社会学  
的历史学家 他们的使命只是表明在资产阶级生产 路径分析财富现象就是要看到财富创造背后的社  
关系下如何获得财富只是将这些关系表述为范畴 会关系和相关制度从而优化财富创造的社会环境  
和规律并证明这些规律和范畴比封建社会的规律和 从哲学路径分析财富现象就是要从主体视角把握  
一切生产时代来说表现为共通的东西  
材料最初表现为单纯的前提  
& #  
这种前提完全处在政 财富创造中的对抗因素)*必须指出  
而只有当这种材料为形 种对抗中间形成  
# #  
&
#
#
治经济学的考察范围之外  
(
,
!-)BB  
#
才进入考察的范围&+ 换言之  
#
马克思所关注 级怎样不断地成长  
#
,
)-+#)  
的财富  
了社会形式这个维度的把握  
的物质内容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  
然而  
把握财富  
#
是关注财富的  
*
特殊社会形式+&如果脱离 后成熟&+ 马克思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
那么  
#
单纯地分析财富 财富创造背后的社会形式加以变革  
#
&
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
#
#
#
#
#
#
&
(
(
#
#
#
#
*
#
#
&
然合理性+&对此  
#
)
#
*
亚当  
/
.
&
#
#
#
.
#
,
)-+#E  
范畴更便于进行财富的生产&+  
财富明确  
*财富不过是通向真正人的现实的道路+&  
马克思从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双重逻辑来把握 当然这三种路径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相互补充  
#
财富观念这不仅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 的有机整体只有像马克思那样从这三种路径切  
而且对于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的财富现象也具有 入同时把握住财富现象那么我们所探索的财富理  
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对于当代社会的财富现象 论才不会陷于理论的贫困状态而是立体化的理论  
我们不仅要从物质内容上加以把握也要从社会形 体系  
式层面上加以剖析 如果我们像今天流行的数理经  
#
#
#
.
#
#
#
#
&
#
#
#
&
&
注释!  
!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财  
#
#
富创造论的问题而不是用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去取代财富创造论的研究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参考文献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
,H-'北京  
)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D'  
节选本",H-'北京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E'  
人民出版社#+,,#'  
,
)
+
,H-'北京)  
,
)
!+  
,H-'北京  
)
,
E-马克思  
#
恩格斯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
,
#-马克思'+DEE年经济学哲学手稿,H-'北京  
)
,
B-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B  
,H-'北京)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  
,H-'北京  
)
,
D-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H-'北京人民出版社#+,,"'  
'
)
,
,-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H-'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B'  
'
C&0DE+#;,5@#&2"/+(&C72"+F<+$#(-+,(&2?#0-%#1"+4#  
"
&
(<3"-6,("#$%,0&0:E&27#  
HCTN1FP:4  
!
L64&%;%6 N:1/<7:0<#]:440 8049:/;4<#]:440 +**D"+#K6401"  
@= @ VM = VM  
!
8-"0&1")_'H1/X.0?:/;<10?;10?71;<:/;<6:0%<4%0*P:1&<6+40<6:<P%?47:0;4%0;%2  
.AV:5<10?%AV:5<A1;:?%0@/15<45:#%2P64566:?4;5%9:/;40<6:2%/7:/<6::;;:05:%2P:1&<6#  
<6:;.7%21&&?:9:&%:?40?494?.1&/%?.5<49:2%/5:;+#10?/:9:1&;40<6:&1<<:/<6:?.1&&%45%2  
;
*
@
@
M
P:1&<6#<6:?:9:&%@7:0<%25%0</1?45<4%0A:<P::0<6:71<:/41&5%0<:0<10?<6:;%541&2%/7'[6:  
P%?47:0;4%0;40P6456H1/X%A<140;40;4M6<40<%P:1&<61/:0%<V.;<%2/:9%&.<4%01/=;4M0424F  
105:10?7:<6%?%&%M451&2.05<4%040<6:64;<%/=%2:5%0%745;#A.<1&;%%2<6:.04<=%2:5%0%745;#  
%54%&%M=10?@64&%;%@6='  
#:;,0<-)H1/X"94:P%2P:1&<6.@/15<45:.71<:/41&5%0<:0<.;%541&2%/7  
<
5
;
9
!
责任编辑"苏雪梅#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