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  
#
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9:7@:/#)**+  
)
**+  
,,  
-%./01&%23456.10 (%/71&8049:/;4<=!3%541&354:05:;>?4<4%0"  
论司马迁的游侠观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成都#,**#+"  
成都#,**#I,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A
飞 滨  
A
!
AA摘要  
!
司马迁在  
+
史记  
,
中第一次为游侠树碑立传  
!
并对自己的游侠观作了系统阐发  
急人之难舍生取义的精神和逡逡退让  
等几个不同概念  
是对个人身世遭遇的沉痛感  
司马迁游侠观的阐发具有里程碑意义影响  
游侠文学乃至于我们民族的意识形态均具有重要价值  
"
他将游侠的精神特质概  
不居功自傲的品  
对游侠进  
括为  
(
侠客之义)!其内涵包括一言九鼎  
#
诚实守信的人格  
!
#
#
"
同时  
行类别划分  
实则是其入世心理在强烈冲击下的现世宣泄  
极其深远 分析其游侠观对于认识游侠现象  
关键词司马迁游侠观抒情性影响  
!
他还提出  
(
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匹夫之侠)#(卿相之侠  
)
!
!
以明确其外延  
"
司马迁游侠观念中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  
思想范畴属于儒家  
!
表面看来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Q)*#F)A文献标志码!CA文章编号!,***D"!,"%)**+&*#D*,*,D*#  
AA游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
产生于  
尔后历经战国的叱  
西汉的再次活跃东汉的沉寂  
隋唐的绵延及宋以后的社会分化等发  
展起伏及不同存在形态从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成  
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游侠的社会存在也极  
从先秦散文到现代新武侠  
游侠一直在文人笔下走动并不时扮演着不同  
从而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迹  
可以说游侠形象业已深深地积存于中国人的  
并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于  
历史上有褒有贬 而司马迁在 史记  
中第一次为游侠立传  
礼崩乐坏  
咤风云秦朝的蛰伏  
六朝的泛起  
&
征伐兼并的春秋之际  
#
&
&
&
&
在司马迁之前  
非子二人其观念一褒一贬  
间立场上以积极的态度对游侠精神作了充分肯定  
认为  
%
这是对任侠精神实质和内核的精粹概括  
利人 墨子还进一步阐述了任侠精神的实践方式  
#
对游侠进行评说者有墨子和韩  
&
#
#
两相对立 墨子站在民  
%
#
#
#
%
*
)+#)GE%  
(
#
士损己而益所为也  
)
#
即任侠  
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学  
%
#
意即损己  
小说  
角色  
因此  
#
#
#
#
%
#
%
*
,+#)GE#意为  
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
*)+,E#  
干己身所厌恶的事来解救他人的急难 也就  
) #  
所谓  
(
#
#
(
意识形态里面  
#
%
游侠的认识  
#
%
.
/
是不顾一切  
#
扶危救困 而其后的韩非子则是站在  
%
#
他通过对游侠的描写及其精 人君的立场上  
#
对游侠进行了严厉批判认为 侠以  
# (  
*
!+五蠧#IG#  
*!+八说#II#  
#(人臣肆意陈欲曰侠) #  
神内涵的深刻阐释所表现出来的游侠观具有里程碑 武犯禁  
意义 分析其游侠观对于认识游侠现象游侠文学  
乃至于我们民族的意识形态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价 启雄  
本作  
)
*
!+#I!G% !有侠即游侠  
%
#
&
(
弃官宠交谓之有侠  
韩子浅解  
)
#
见梁  
1
.
/
'(0  
10  
1
古今音均近#0  
%
0
1%"他将游侠的行为特征归结为  
(
以武犯  
凡是恃  
无视政  
)&(肆意陈欲)&(弃官宠交  
)
等等  
#
即是说  
#
仗武力违反国家法律或随心所欲任性而为  
&
&
收稿日期!)**GD,,D)*  
刘飞滨!,EG)$"#  
作者简介  
!
#
陕西户县人  
#
文学博士  
#
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
副教授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蔑视朝廷或为了私人交情  
的人都是游侠 故而在韩非子眼里  
着极大危害是祸害社会的五大蠹虫之一  
清除 墨子与韩非子的游侠观念是零星地表现在他 民之侠两大类  
们的著作中的  
眼于他们的地位和影响  
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朋友意气而不顾职命 之侠)&(豪暴之侠  
)
的称谓  
游侠对社会有 对游侠群体有着类别上的深度认识  
必须予以 是以身份的不同将游侠从总体上分为卿相之侠和平  
所谓卿相之侠是指那些位高权重而  
%
从中可以看到  
#
司马迁  
%
#
#
%
首先  
#
司马迁  
#
#
%
%
#
并非系统地对游侠发表看法  
#
但是着 又行侠仗义的  
(
王者亲属)% 他们身为王公贵族  
#
#
我们认为其观点在当时应 的甚至为一国之相  
#
凭借财势豢养宾客  
自谋夫说客高谈诡辩之士至击剑扛鼎  
但有所长莫不礼遇并能使他们各  
为君分忧为国解难 这些卿相之侠的侠行  
为天下共仰战国四公子可谓典型代表 平民  
之侠即所谓  
侠相对而言的  
#
少则数百  
#
#
而且对司马迁游侠观念的形 多则数千  
%
&
&
成亦不乏重要的借鉴意义  
%
鸡鸣狗盗之徒  
#
#
#
司马迁继承发扬了墨子的观点  
侠进行了全面观照 史记 游侠列传  
然其言必信  
赴士之戹困  
#
并第一次对游 尽其能  
#
#
%
%
.
-
/
'
义举  
#
#
%
AA今游侠  
!
其行虽不轨於正义  
!
!
(
布衣之侠)&(匹夫之侠)#是与卿相之  
其行必果  
!
已诺必诚  
!
不爱其躯  
!
!
#
指普通百姓中的游侠  
%
他们没有外  
-
I.!,+!  
已存亡死生矣  
!
而不矜其能  
!
羞伐其德  
"
在的凭借  
即其 论他们是平民  
其内涵包括一言 又不同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  
舍生取义的精神 领一般不用为生计犯愁  
分别从人格精 孟郭解等即是 其次  
表现出司马迁对游侠精 一步的细化思考  
以此为基点司马迁还着 侠有土卿相之富厚  
眼于游侠的身份和来源对其外延进行了梳理 上层基本居于朝市  
久孤于世岂若卑论 侠主体人数众多成分复杂  
而布衣之徒设取 要作深入分析 故而司马迁又以居所或活动区域  
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 为根据对其提出 乡曲之侠 闾巷之侠 的分  
故穷士窘而得委命 指出他们或活跃于乡村或活跃于闾巷因而是  
谓贤豪间者邪 诚使乡曲之侠 其二是本质精神问题  
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豪暴之侠  
#
完全依仗个人之力行走江湖  
%
就身份而  
但是他们  
他们有本  
这是对游侠立身行事之节操风义的高度概括  
#
#
#
生活于民间  
#
身份低微  
%
后文所言之  
九鼎诚实守信的人格  
和逡逡退让不居功自傲的品质  
品质三个方面进行界说  
神之认识的丰富与深化  
(
侠客之义)% 很显然  
急人之难  
#
&
%
%
因为  
#
&
#
#
%
比如朱家  
司马迁对平民之侠又作了进  
&
田仲  
&
王公  
&
&
&
&
%
#
&
#
%
其一是其区域分布问题  
身份高贵而人数有限  
而平民之侠则不同  
且分布极为广泛  
%
卿相之  
均处社会  
他们是游  
有必  
%
#
#
#
'
#
%
#
AA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  
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
!
#
#
#
#
齐俗  
予然诺  
苟而已也  
!
2
!
%
#
!
千里诵义  
!
!
!
#
(
)
(
)
"
!
此岂非人之所 类  
%
#
#
1
!
予季次  
#
原宪比 有所区别的  
%
%
这主要表现为  
权量力  
言信  
!
!
!
要以功见 对于  
(
)
在其他游侠面前的对比性思考  
%
!
侠客之义曷可少哉  
2
司马迁指出'(至如朋党宗强比周  
设财役贫豪暴  
恣欲自快 司马迁认  
# #  
游侠亦丑之%)可见  
%
#
#
古布衣之侠  
!
靡得而闻已  
"
近世延陵  
#
侵凌孤弱  
#
#
春申  
#
平原  
#
信陵之徒  
招天下贤者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  
不称贤是为难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 特意列出  
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 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进行细致考察  
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 出司马迁对游侠的本体认识既见全面又显深刻  
时捍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 而此外他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变化也有大体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至如朋党宗强比周 的描述 检讨上述引文可见他依次论道 古布衣  
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 孟尝春申平原  
&信陵之徒)#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 王公剧孟郭解之徒 等等即  
) #  
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是勾画出了一个游侠发展的大致轨迹 虽然粗略了  
司马迁直接提出了 却具有相当的认识价值 这条线索不仅让我们  
卿相 对东汉以前游侠的发展有了概括的认识而且其间  
!
皆因王者亲属  
!
藉于 为  
不可 他们聚帮结派  
其执激 恣欲 虽然他们也可能做一些侠义之事  
言已成为社会之害从而为人所不齿 司马迁将其  
表现了他游侠观的客观性  
#
豪暴之侠是游侠群体中业已发生变质的一部分  
依仗强力获取财物欺凌弱小放纵  
但总体而  
有土卿相之富厚  
谓不贤者矣  
!
!
显名诸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以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游侠亦丑 之侠)#(近世延陵  
&
&
&
"
!
#
郭解等令  
".游侠列传!!,+!  
"
(
汉兴有朱家  
&
田仲  
&
&
&
-
%
这里  
(
#
(
布衣之侠)&(匹夫之侠)&  
等称谓  
#
%
乡曲之侠)&(闾巷之侠  
)
#
又间接提出  
(
#
,
*)  
AA  
刘飞滨 论司马迁的游侠观  
A
(
古布衣之侠  
#
靡得而闻已)#(自秦以前  
#
#
命随从将一县人全部杀光I+#)!""#可谓残  
*
匹夫之侠 怒  
#
等等言语也给了我们比较具体的信息  
暴至极 汉代大侠郭解行侠仗义闻名当世但是他  
% # #  
卿相之侠与平民之侠并存  
而在 也 作奸剽攻 固不可胜  
湮灭不见  
那就是  
#
)
#
先秦时期  
#
#
(
#
休乃铸钱掘冢  
*
"+#!G*,% 不仅郭解如此  
数 汉代许多侠客都有  
) #  
他们为了获取钱财而 攻剽椎埋劫人  
% ( #  
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  
大侠原涉因为  
#
汉代则更多的是平民之侠的活跃% (乡曲之侠)&  
闾巷之侠)&(豪暴之侠  
(
)
也主要是针对汉代游侠而 类似行为  
作奸掘冢铸币  
纵横交互的把握体现出司马迁游侠观的系统与 避法禁走死地如鹜者  
也体现出了一种理性 而在这理性之中  
我们 王游公挑唆茂陵代县令尹公捣毁他父亲的坟墓而将  
后来又将尹公也杀了"+#!G,"%  
*
又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浓烈的感性氛围  
一种由司马 王极其老父杀死  
#
# % #  
迁对游侠的倾心赞美之情所营造的感性氛围  
在情 一墓被毁而连及三命复仇过矣 如此种种不一而  
但又墨子表现得更为 足 后继者亦有  
%
#
#
#
#
#
*
I+货殖列传#!)G,  
%
#
)
严密  
#
%
#
#
%
#
#
%
因此不光韩非子对游侠横加指责  
(
招天下贤 其人  
不可谓不贤者矣),歌颂平民之侠(  
取 相之侠 皆借王公之势  
(
#
#
感倾向上司马迁继承了墨子  
%
%
如汉代班固即认为以战国四公子为代表的卿  
激切 他歌颂卿相之侠以其显位雄资  
#
显名诸侯  
予然诺千里诵义  
修行砥名  
有足称者  
#
#
竞为游侠  
#
鸡鸣狗盗  
守职奉上之义废  
权行州域 力折公  
又六国之罪人也  
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  
振穷周急谦退不伐亦皆  
惜乎不入于道德苟放纵于末流  
#
无不  
宾礼)#(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  
#
#
#
为死不顾世  
#
此亦有所长非苟而  
莫不称贤)#  
士不虚附)#  
#
已也)#他们  
(
#
声施于天下  
#
)% 平民之侠  
(
驰骛于闾阎  
#
#
(
廉洁退让  
#
%
名不虚立  
#
可与季次  
&
)% 并感叹道'(夫四豪者  
#
%
于郭解之伦  
于诛矣 观其温良泛爱  
有绝异之姿  
亡宗非不幸也  
作威福结私交  
#
以匹夫之细  
#
#
(
功见言信)#  
(
侠客之义  
)
为世所珍  
#
%
#
#
#
原宪比权量力  
宗强比周  
)
党豪暴之徒  
可见司马迁景仰游侠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感倾向的程度还是略有不同的  
地把卿相之侠同平民之侠作了比较  
更难能可贵更值得欣赏 因为较之卿相之侠  
做事更为艰难  
%
而且  
#
他还从游侠队伍中剔出那些  
恣欲自快 的朋  
而与真正的游侠英雄形成鲜明对比  
歌唱游侠澎湃之情溢于言  
面对两类游侠司马迁情  
他在阐述之中无形  
指出平民之侠  
他们  
%
#
#
杀身  
(
#
设财役贫)&(侵凌孤弱  
#
*
"+#!#EG% 荀悦也认为'(立气势  
#
)
#
#
%
*
#+,"+  
#
#
以立强于世者  
#
谓之游侠  
#
)
%
#
#
#
颜师古亦云' (侠之言挟也  
以权力挟辅人  
%
#
#
#
*
"+#,EG"% 近代章太炎  
非子之意曰'(法家之患  
#
)
.
检论  
在魁柄下移  
不可以文法约束者为特  
莫先于务朋党取威誉 其在蓬莱  
种种指责并非妄言  
现实生活中游侠的一些作为司马迁不可能视  
而不见 而他又为什么对游侠给予了如此之美誉  
司马迁对游侠的阐释是完整的  
# #  
呢 可见司马迁看待游侠主要是从积极的方面发  
但是他的阐释与现实生活中的游侠形象却 掘其精神光彩而予以肯定和弘扬  
他更多看到的是  
有一定出入  
游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舍己为人除暴安良等在  
在现实生活中游侠虽然一方面具有救行侠仗 一定程度上带有替天行道性质的正义行为  
看到的  
义的积极刚健精神和节概风义从而为人无限仰慕  
是这种正义行为给内心不平而又无处申诉的广大弱  
但是另一方面也具有依仗武力劫掠钱财恃强称霸 势群体所带来的压抑精神的伸张  
心灵的慰安和虚  
立势立威官府勾结作福乡里复仇过当滥杀无辜等 幻中的平衡  
要之司马迁所言游侠是理想化了的  
等背道行为往往给社会带来危害为人所诟病 比 形象  
如战国时期著名的 卿相之侠 孟尝君一方面礼贤 令人感奋  
下士扶危济困但另一方面又任张意气施暴立威  
他笔下的战国四公子  
一次他途经赵国赵国百姓闻其大名前来观看 孟 诸  
豫让聂政荆轲季布  
-
思葛  
/
也续述韩  
移者成于纵  
%
#
%
#
横之辩言  
#
其上则雄桀难御  
#
%
#
%
故韩非所诛  
#
#
%
%
*
G++)  
名堂之间  
#
皆谓之侠  
)
%
#
%
#
%
&
成熟的  
&
也是典  
3
型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一形象已经被过滤掉了种种恶行  
催人振发的侠客之义  
#
展现的是  
一种几乎纯粹的完  
朱亥鲁仲连专  
剧孟郭解等十几  
(
)
&
#
&
#
&
%
%
&
侯嬴  
&
&
&
#
#
%
&
&
&
&
&
朱家  
&
&
尝君仅因为有些人见他其貌不扬而失望地说了一句 位令人扼腕慨叹的形象即是其理想化游侠观之实  
始以薛公为槐然也今视之  
(
#
#乃眇小丈夫耳)#竟大 证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司马迁撰写  
那么他对游侠的态度与这一赞语有所背离么  
我们认为这与他将项羽列入本纪将孔子陈 互斥与相通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表现为士人与游侠的  
涉列入世家等做法是一致的反映了他个人的历史 互斥与相通  
这种互斥与相通相反相成地架起了士  
也是他成一家之言 的生动体现 而司马迁的 人与游侠相勾连的桥梁  
二者之互斥往往造成士  
史记  
人对于游侠品格的某种企盼其实质便是希望达到  
正如鲁迅所谓 他所阐发 阴柔和阳刚的互济互补  
形成理想化的人格精神  
%
的游侠观念他为游侠树碑立传的行为也应作如是 而二者之相通  
则常常使士人情感在一定情境中表  
因为游侠列传 虽为史著然而选择 不轨于 现出激切特征而在游侠身上获得强烈共鸣  
从而满  
并为当朝所痛而诛之的游侠立传不能说没 足了其非常情感的抒发  
比如左思李白等对于游侠  
有司马迁本人的思想情感蕴涵其中 宋人秦观即认 的歌咏都是明证  
所以中国古代士人往往在一种  
游侠列传  
是司马迁自伤身世的有感之作#(乃 特殊的环境中  
在其特殊情感的驱使下让侠与儒有  
他们让侠的肩上扛负着儒的使命让侠的行  
为表现出儒的精神 二者在热爱生活积极入世这  
乃一切寓之于 一核心上是相同的  
只不过在外在表现上前者显得  
李慈铭蒋智由等  
司马迁歌颂游侠表面看来流露出的是个人身  
.
史记  
/
素有  
(
不虚美  
#
不隐恶  
)
之美 想会受到诸如佛  
&
道等其他思想的影响  
#
但是最基  
#
#
3
&
最核心的恐怕还是儒家的东西  
%
所以  
#
儒与侠的  
%
#
#
&
#
%
#
(
)
%
%
#
.
/
(
成一家之言)#是带有强烈抒情色彩的  
#
#
(
无韵之  
.
离骚/)  
%
因此  
#
#
#
#
正义  
%
.
/
#
(
#
)
#
#
&
%
%
#
.
/
#
#
有激而云耳)% 他说'(迁之遭李陵祸也  
#
家贫无资 机结合  
#
#
财自赎  
#
交游莫救  
#
右右亲近  
#
不为一言  
#
以陷腐刑  
#
%
#
前其愤懑不平之气  
#
无所发泄  
#
#
#
*
++I"*  
)
%
其后  
#
晁公武  
&
柯维骐  
&
&
#
%
激切而后者显得温和罢了  
都有类似说法  
%
若结合司马迁生平遭际予以检讨的  
#
#
#
他们的分析应该说是颇具洞察力的  
司马迁游侠观念中含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讲其所抒之情的内质当不出  
儒家思想范畴 因为司马迁的思想虽受各家影响  
但主要还是尊儒 这一点学界多有认同不赘  
侠与儒在文化表现上往往各有侧重 侠代表的  
是尚武传统儒代表的是礼乐传统 侠强调个性的  
张扬儒强调道德伦理对个性的制约与引导所以  
二者常常显得互不相容 然而从侠与儒的深层人  
格构造来看他们又存在着诸多相通之处 儒家重  
主张见义勇为 而义是游侠观念之核心游侠的  
行为都是在义的支配之下 为了义游侠可以急人  
也在所不惜  
认为信是义的表  
这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  
游侠亦尚信重然诺一言九鼎  
可谓其最基本的人格因素儒家提倡刚毅之气即独  
平等欲以这种人格精神来宏扬仁道 游侠大都  
顶天立地凛然于世  
始终保持独立平等的人格观 也  
战国时期的刺客之侠豫让言  
人遇我我固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  
国士报之 可谓游侠的人格风标  
还提出为亲友复仇的主张而有恩必酬  
有仇必报亦 非侠不立  
是游侠行事的普遍原则  
中国古代士人主要是在儒 谓之盗矣  
家学说的教育熏陶濡染下成长的  
尽管他们的思 用 去规范游侠  
%
#
%
世遭遇的沉痛感慨似乎难以和儒家思想直接勾连  
%
如果  
然而深究之可知其感慨所由乃是因为入世心理  
#
'
#
#
受到强烈冲击出现不平从而寻求一种现世中的宣  
获取心灵的慰藉与平衡 从积极面世的角度来  
这与儒家思想是基本吻合的因为他的目光并没  
有从现实中移开不过是由于激愤过于强烈使其思  
想深处的儒家因子显得弱化了 要之在司马迁的  
游侠观念中儒家思想的显现是一种自然化的而非  
有意识之行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司马迁阐发的游侠观树立了一个风标  
后世学人的诸多认同和进一步发扬  
东汉时期许慎引述关中风俗  
轻财者  
义疏财的精神特征  
索引  
从也  
#
引发了  
关中一  
千里#(赴士之厄困)#即使牺牲生命  
#
%
%
儒家在义的基点上也特别强调信  
现之一即所谓信义观念  
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
#
#
说三辅  
!
#
%
*
E+!G!  
%
#
&
"
(
)
(
)
#
重点在于阐明游侠仗  
%
唐代  
谓轻死重气  
挟也持也  
#
司马贞为  
.
史记集解序  
/
,
#
&
#
%
(
)
'(游侠  
#
#
如荆轲  
&
豫让之辈  
I+附录#,  
%
吕向  
*
&
#
%
#
#
行也  
%
#
#
)
*
,*+!I  
%
(
&
中行氏皆众 亦认为'(游侠谓结交豪强也)#(轻死重义也  
)
%
#
%
#
国士遇我  
#
我故 二人均侧重于游侠重意气的精神特征  
%
李德裕著有  
夫侠者22必以节义为本  
侠非义不成)#(士之任气而不知义#  
皆可  
这虽然是站在封建正统立场上  
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肯定 明代  
*
I+刺客列传#)"),  
#
)
%
儒家  
.
豪侠论一文认为  
/
#
(
#
#
&
#
*
,,+G)GG  
%
)
%
&
&
#
(
)
#
3
,
*I  
AA  
刘飞滨 论司马迁的游侠观  
A
的李贽更是不无偏激地认为'(自古忠臣孝子  
#
义夫 种历史文化现象依然引发着人们的思考 刘若愚先  
生将游侠的精神特征归为八点即助人为乐公正  
,
忠于知己勇敢诚实足以信赖爱惜名誉  
%
*
,)+杂述-  
#,EI% 他认为忠臣孝子  
节妇  
#
同一侠耳  
)
&
#
,
义夫节妇与游侠在精神上相通 慷  
气节的高度赞扬 稍后的张溥在 慨轻财  
% 龚鹏程先生说'(侠是一个急公好  
有对市井豪侠的赞颂他说 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 义勇于牺牲有原则有正义感能替天行道纾解  
& & # #  
激昂大义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上赋予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降及近代诸多学人更是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儒 具有急人之难  
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基点上来看待游侠及游侠精 的人就是侠  
姜泣群在重定虞初广志 凡例 中申明该 救困厄铲除不平  
书的宗旨即  
挽没世之浇风  
位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所言更富意味  
#
表现出对游侠精神 自由  
,
,
,
#
,
,
*
,G+I H#  
%
.
五人墓碑记  
/
#
(
#
#
*
,++!  
不闻诗书之训)#  
(
#
蹈死不顾)#(亦以明 人间不平的人  
)
% 郑春元先生说'(我们认为侠  
在游侠身 的本质是 性  
%
更是激荡人心 的正确意见  
舍己为人  
在大多数情况下  
伸张正义的社会力量  
*
,!+)!EE  
匹夫之大  
#
)
%
0
利他  
1
综合历史上各家对于界定  
我们做一个较为宽泛的界定  
伸张正义自我牺牲精神  
侠是替下层百姓解  
*
,E+#I%  
)
#
%
0
1
#
#
#
&
&
&
%
#
%
.
/
.
/
#
&
&
(
振兴武侠)#他是意欲以武侠的刚性精 三位先生的界定基本上反映了现代人的游侠观念  
#
*
,I+! HI  
(
#
召垂丧之英魂  
)
#
表现出一 )* 世纪+* 年代以来  
#
海内外不断兴起的武侠小说  
%
汤增璧的  
皆儒之为 深化即是有力明证  
侠则专制之劲敌 舍儒而 人游侠观念确立的基点存在着差异  
刚健中正之德乃有所属而民 文学侠  
把儒与侠放在两相对立的位置 思想中产生的  
又有社会危害性  
现实侠  
文中 塑造的理想化的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有 规范下进一步萃取就产生了毫无瑕疵  
可谓一种幻想的形象  
用心所在与汤氏 近乎具有超现实的力量但是却是真真正正地反映  
篇更是激切地认为 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期待从而也就成为众所喜  
也往往成为人们衡量侠与非  
我们现代人所讴歌和崇拜的游  
时维侠 侠实质上是在文学层面的基础上又经过观念层面的  
游侠的精神行为中蕴涵的是其深切的 加工所形成的以 来命名的神化了的英雄这与  
忧国忧民之心和慨然救世之志 中国封建社会现实存在的游侠似乎存在着很大差  
现代社会游侠这一特殊群体随着封建社会的 异 虽然如此但是这种观念又何尝不与司马迁的  
覆亡已不复存在但是人们的仰慕之情依然炽热这 游侠观在精神特质上一脉相承呢  
.
崇侠 热潮以及学界对游侠研究的逐步重视和研究的不断  
/
#
该文道'(侠之不作  
#
%
不过  
#
需要说明的是  
#
古人与今  
)% (儒为专制所深资  
#
%
%
古人面对的是  
)
以及由此而在  
所展现的既有  
崇侠  
以兴起  
主张抑儒扬侠  
#
明清宁一之风  
#
#
#
(
现实侠)#而今人面对的是  
( )  
观念侠)% (现实侠  
而 文学侠  
% (  
(
*
,"++) H++  
)
%
#
%
然而观其扬侠之目的$$$希望 侠客之义  
#
)
则是作家  
(
民以兴起)#可知其思想深处依然是儒家的  
%
经学 对  
(
)
的精神品质经过积极提纯之后所重新  
寄托着作家思想情感的文学形  
在其原有阅读期待的无形  
纯之又纯的  
英雄到  
大师章太炎  
.
訄书  
/
中所传达的亦是同样消息  
#
&
&
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下有亟事  
#
非侠士不足属)#  
%
#
(
儒者之义  
#
有过于  
除国之大害  
任侠之雄所兼具的  
著名学者黄侃  
0
杀身成仁  
1
者乎  
3
儒者之用  
#
#
&
过于  
恰是  
0
#
捍国之大患  
1
者乎3)而这些品格  
(
观念侠)% (观念侠  
)
#
*
G+,, H,)  
(
)
%
#
一辙也  
%
.
释侠  
/
#
#
(
以夹辅群生为志  
其救天下之心乃真正的侠者品格 并热情满怀地 侠的标尺  
'(世宙晦塞#民生多艰#22其谁拯之3  
第 期  
*,#+ ,+  
3)  
)
乃侠义精神之内涵#(穷厄不变 爱甚至于崇拜的对象  
#
)
%
%
所以说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
*
*
*
*
*
*
*
*
,+张纯一  
)+谭戒甫  
!+梁启雄  
I+司马迁  
'
墨子集解*J+'成都  
墨经分类译注*J+'北京  
韩子浅解*J+'北京  
史记*J+'北京  
汉书*J+'北京  
汉纪*J+'北京  
'
成都古籍书店#,E++'  
中华书局#,E+,'  
'中华书局#,E#*'  
'
'
'
'
'
中华书局#,E"E'  
"+班固  
#+荀悦  
'
'
中华书局#,E#)'  
'
'中华书局#)**)'  
G+章太炎  
++周义敢  
'
章太炎全集*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E+I'  
'
#
程自信  
#
周雷  
'秦观集编年校注*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
*
E+许慎  
,*+萧统  
,,+董诰等  
'
说文解字  
!
段玉裁注本"*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E+,'  
六臣注本"*b+'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EEE'  
全唐文*b+'北京  
续焚书*J+'北京  
第二辑*b+'天津  
重定虞初广志*b+'上海  
'
文选  
!
'
'
'
中华书局#,E+!'  
中华书局#,EG"'  
'
天津古籍出版社#)***'  
上海书店#,E+#'  
*b+'上海  
,)+李贽  
'
焚书  
-
'
,!+傅云龙  
,I+姜泣群  
#
吴可  
'
唐宋明清文集  
'
'
'
,"+张枬  
#
王忍之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
!
'
三联书店#,EGG'  
,#+民报#,E*GD,+'  
,G+刘若愚  
,++龚鹏程  
,E+郑春元  
'
中国之侠*J+'上海  
大侠*J+'台北台湾锦冠出版社#,E+G'  
侠客史*J+'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EEE'  
'三联书店#,EE,'  
'
'
'
'
2
'5% L'%"-I'(;#+A#/M'%  
!
^Q8`>QD@40  
!
S1%4;710? i:&4N4%.;R.&<./:i:;:1/56 Q0;<4<.<:# 3456.10 8049:/;4<=# R6:0N?.# 3456.10#,**#I,  
R640:;:Q0;<4<.<:# 3456.10 (%/71&8049:/;4<=# R6:0N?.# 3456.10#,**#+# R6401"  
8
9-&.%0&'3471l410 &4%04V:;=%.X41!1T:/;%0 1?:T<40 71/<41&1/<;10? N49:0 <%56491&/%.;5%0D  
.5<" 2%/<6:24/;<<47:40 64;6-,!,#10? 71W:;1;=;<:71<45:&1@%/1<4%0 %264;94:U%2=%. X41# ?:24040N  
<;;T4/4<.1&2:1<./:;U4<6 5%00%<1<4%0;%2T:/;%01&4<=10? O.1&4<=10? ?:0%<1<4%0;%25&1;;42451<4%0'3471!;  
4:U# %240<:0;::7%<4%0D:XT/:;;40N#;::7;<%@::7%<4%01&/:5%&&:5<4%0;%2T:/;%01&:XT:/4:05:;#@.<15D  
.1&&=N49:;:XT/:;;4%0;<%64;U%/&?&=7:0<1&4<=%2R%02.5410 4?:%&%N=.0?:/;</%0N47T15<'3471!;:&1@%D  
1<4%0 4;174&:;<%0:%221/D/:15640N402&.:05:'S%101&=V:64;94:U%2=%. X414;%2N/:1<47T%/<10<91&.:  
0 .0?:/;<10?40N=%. X41T6:0%7:0%0# 4<;&4<:/1<./:10? :9:0 <6:4?:%&%N=%2<6:01<4%0'  
(* ;#.<-'3471l410, 94:U%2=%. X41, :7%<4%0D:XT/:;;40N, 402&.:05:  
?
4
9
<
/
4
:
!
责任编辑  
"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