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  
#
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9:7@:/#)**+  
)
**+  
,,  
-%./01&%23456.10 (%/71&8049:/;4<=!3%541&354:05:;>?4<4%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创新之路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A
祥 全  
A
!
#
成都#,**#+"  
AA摘要  
!
改革开放!*年以来  
!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  
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  
过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法律化  
度化的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坚持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
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
江泽民  
#
"
!
我国通  
!
!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B#,#A文献标志码!CA文章编号!,***D"!,"%)**+&*#D***"D*E  
*
,+,#+  
AA改革开放!* 年来  
#
我国实现了经济建设  
不仅经济实 马克思主义民主学说的重要原理  
社会建设成就显 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而且民主政治建设也不断推进 我国的民主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治建设坚持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走出了一条建设 设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之路 在理论上找到了跳出历代统治者由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创新 而亡的  
周期率的根本出路即人民民主 人民民  
成为新中国建国立国的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  
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从马克思主义的基  
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创造  
而这种 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创立和发展了  
民主制度的本质在于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统治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将发挥建立和巩固新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作用 列宁 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  
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 主政治理论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就不可能有社会主 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极端重要性  
&
政治 义  
)
#
阐明了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充分的民主这一  
建设  
&
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
#
为社会主义国家  
力大幅提升  
#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
%
#
%
#
%
%
集体的核心  
#
A
(
)
#
%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  
于剥削制度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是和民主  
一起的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  
次提出无产阶级将通过革命建立民主制度  
#
是社会主义区别 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和提出  
#
%
社会主义思想和 理论基础  
%
#
&
自由  
&
平等联系在 新时期  
#
&
%
&
恩格斯首 本原理出发  
#
#
#
#
#
%
%
!
"
&
%
他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民主的关系  
个著名论断'(没有民主  
#
提出了一  
#
科学地阐  
#
&
我国应  
收稿日期!)**+D*+D,+  
作者简介  
!
朱祥全!,E"*$"#  
#
四川岳池人  
#
教授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极端重要性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提出的没有民主就没 体制改革  
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充分的民主这一重 主化的目标  
要思想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我国历 对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史上缺乏民主的沉痛教训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 全面阐述 邓小平就明确提出  
重要地位进行了反思鲜明地提出了  
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学地分析了民主与社会主义  
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深刻揭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 第一  
主的极端重要性 这一科学论断在中国共产党的历 的生产力  
史上  
第一次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到关系 的积极性%) 在邓小平提出的上述思想的基础  
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来认识是重大 上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明确地把 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理论突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概括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  
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法制化 就是兴利除弊建设  
邓小平精辟地阐明了发展民主的正确途径  
就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十四大  
是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目标是建设有中国  
提出了发展民主必须 又重申'(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法制的方针 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  
为 和议会制%) 并把这一目标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  
必须使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论述  
邓小平还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本国  
就是既  
#
提 要  
#
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  
#
为了  
%
兴利除弊  
#
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  
#
需要  
*
)+!))  
,
F
改革的很多%) 提出通过以民主化为取向的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民  
#
#
#
%
#
#
邓小平进行了  
#
政治  
#
%
早在,E+*  
#
#
(
没有民主就 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  
科 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  
#
*
)+,#+  
*)+!G) H!G!  
#
)
#
)
%
后来  
#
邓小平又进  
&
民主与现代化建设的 一步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  
'
#
#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
第二  
#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  
调动广大人民  
%
,
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
#
*
!+,G+  
#
#
#
(
#
%
)
)
F
#
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
#
*
I+)I  
#
&
#
#
%
他明确指出'(发扬社会主义民 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G# *"+),  
# (  
两方面是统一的%)  
#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了保障人民民主  
法律化  
改变  
#
必须加强法制  
%
%
&
#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  
#
#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 的国情出发  
#有秩序地进行% (所谓有秩序#  
*!+,EE  
要及时总结经验稳步前进  
%)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大胆又慎重# # )  
是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  
结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 但是  
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他还进一 革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  
步把法制建设上升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 治制度的模式  
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
)+)G#  
%
#
#
在总 就是说#(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方针必须坚持  
#
*
)+!"E  
#
#
方法要细密  
#
步骤要稳妥 政治体制改  
)
%
%
#
马克思主义经典  
#
指出'(发 作家不可能提供现成的方案  
#
也不能照搬别国的政  
而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对此邓小  
在某些国家能实行的不一定  
任何动摇%) 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 在其他国家也能实行  
我们一定要切合实际要根  
义法制作为党的基本方针  
这在我们党的历史和社 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方式%)  
会主义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就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有步  
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骤有计划地稳步推进找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如何实现我 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  
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作出 江泽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  
了精辟的论述 他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 治理论的发展  
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 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 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  
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 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并研究新的时代特点根  
问题更重要率先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据中国的国情进行了理论创新创造性地发展了这  
他明确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 一理论  
#
#
#
#
#
今后也决不允许有 平指出'(有些事情  
#
#
*
)+!"E  
%
#
*
!+)),  
#
%
#
#
!
F
&
#
&
%
!
"
%
#
#
以江泽民为核心  
#
#
#
#
&
#
#
#
%
#
%
#
AA  
朱祥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之路  
A
,
F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义  
建设 政治文明  
江泽民就明 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就是使国家各方面工 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
民主与现代化建设不可分割的思想  
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  
从社  
#
首次提出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依法治国  
#
(
)
#
*
#+)+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早在,EE#  
#
%
确界定了  
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 设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  
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 要贡献  
%
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  
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法律化  
大报告中又将这一思想正式表述为'(建设有中国 文明  
(
依法治国  
)
的内涵  
#
,
#
#
#
&
,
就是逐步实  
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应是  
&
%
他在党的十五 我国经济  
&
政治  
&
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  
#
是我国物质  
&
政治文明  
&
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对建设社  
发展社会主义民 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主政治%) 这一思想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宪法修正案中得到确认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正式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党的领导人民 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  
中的地位和内在联系作了深刻阐述 并列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任务 这是党对  
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新总结是一次重大  
基本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 的理论创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在党的十六大 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江泽民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实践经验更加科 江泽民还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  
学地阐明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本质特点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辩证关系提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 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  
%
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  
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明就是要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  
本方略 坚持这三者的统一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尊重和保障#(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  
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  
江泽民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  
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他指出  
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在国家中的地位  
导任务党和国家政权以及法律的关系都发生了根 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性的变化党的领导的内涵要求和方式也要随之  
而变化 因此他强调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  
执政方式  
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这对 的思想  
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具有全局性作 移地进行下去  
要通过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解决好 利除弊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  
党与法的关系问题 把坚持党的领导  
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论断进一步揭  
*
G+IE* HIE,  
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依法治国  
#
在 程%)  
#
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  
#
#
#指出'(  
#
是全  
*
#+,G  
#
*
G+""!  
%
&
#
指出'(依法治 展的三大基本目标#  
&
%
#
#
#
&
#
*
#+)E  
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后来  
#
%
报告中  
#
#
&
#
#
#
#
#
#
#
&
%
#
*
G+""!  
%
家作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  
就要改革 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  
我们党 归宿 发扬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党的领 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
#
#
#
#
%
#
%
&
#
&
#
&
%
#
&
!F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江泽民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
#
#
#
#明确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坚定不  
*++,,,  
)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  
#
*
G+"""  
)
%
#
#
*
++,,,  
党与政  
&
%
&人民 治%)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指出'  
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  
( #  
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  
江泽民进一步强  
继续积极  
把我国政治体制改  
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  
)F #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建设的重要目标 调  
'(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
#
*
++)!"  
#
*
G+""!  
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民主与社会主 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
G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革推进到新阶段 要不断地完善尤  
江泽民还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发展 其在基层的社会生活中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  
&
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以不断促进人民民主 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和机制使人民的知  
的发展 充分发挥广大党 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员和各级党的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 为切实实现扩大人民民主这一目标胡锦涛特别提  
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并在党的十六大 出  
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  
报告得出了科学结论'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  
%
#
丰富民主形式  
#
拓宽民主渠道  
#
&
&
#
#
#
%
他指出'(发展党内民主  
#
&
&
%
&
&
#
#
*
G+)+G  
#
%
#
*
G+"G*  
*E+)E  
)
#
进一步提出了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基本思 治  
总体要求和重大措施'(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义民主法治  
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 大人民民主  
%
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为党内 就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民主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公民意识  
江泽民还深化和发展了邓小平所提出的政治体 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制改革的三个目标的思想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  
改革的总的目的是  
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  
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 把我党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 提法在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出  
治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已经在基层民主的推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  
要保障 人民依法直接  
其中强调的 直接 一词充分  
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建设中 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认识的深化 胡锦涛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 还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形式指出要  
&
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理念%) 公民树立社会主  
&
& & #  
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  
#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  
提高全社会政治素质  
%
#
&
#
#
#
*
G+"G*  
#
%
(
)
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具有  
#
%
#
)F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
五个有利于)% 他在党的十六 基础性工程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发展基层民主  
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  
这种  
&
#
#
#
&
#
#
%
*
G+""!  
%
%
#
!
"
胡锦涛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 进上做了非常重要的尝试  
#
治理论的新发展  
进一步提出基层民主建设  
#
(
*
E+)E  
党的十六大以来  
#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行使民主权利  
)
#
(
)
#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
%
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
#
&
新观点 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  
扩大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一 制在发展基层民主的进程中要努力不断地扩大基  
# #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  
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基层政治  
并要求推进和完善厂务公  
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  
%
,
F
个重要目标  
层群众的自治范围  
#
#
党的十六大报告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 建设成为管理有序  
&
&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 和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新的更 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高的期待 胡锦涛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政治参 的民主权利  
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 特别是党的十六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 大以来  
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丰 多积极探索  
更加完备 新提炼  
胡锦涛还提出 扩大人民民主就要丰 主政治建设时  
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指出要健全民主制 当家作主其次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
#
#
&
#
%
#
%
#
!F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进行了许  
在新的实践中胡锦涛又进行了新探  
新概括和新部署 他在论述社会主义民  
提出首先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  
人民民  
(
#
#
*
E+,E  
公平正义  
要求之一  
)
#
#
%
#
&
%
&
&
%
#
为了发展  
&
#
#
&
%
#
#
%
+
AA  
朱祥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之路  
A
主和党内民主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叠  
两相比较党内民主更为重 大机构整合力度  
党内民主可 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胡锦涛明确指出#(以扩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的重大举措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 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指明了方向  
这一导向性论述发展了此前的相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创新  
指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就是  
基本路径 对如何发展党内民主他进行了具体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引下  
提出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 使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过程  
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 试行党代表大 党和国家在民主政治的法律化  
会常任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 不懈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 化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  
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 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  
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逐步扩大基层 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等新思路 制基础 与此同时  
了民主政治体制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政治 为标志开始起步的  
从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  
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 度的改革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符合中国国情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 的政治体制改革 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对  
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深刻阐明了政治体制改 政治体制进行了全方位  
多层面的改革除了进一步  
革与全面改革的内在关系以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外还根据中国特  
的实践要求和社会基础关于要 深化政治体制改 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多种制度  
的论断相较此前的积极稳妥地推进 政治体制 创新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  
改革的提法更进了一步 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稳 党政分开实行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  
妥进行又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向纵深推进 这一 党和国家不分党与政府不分是传统的社会主  
表述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 义政治体制的最大特征也是一大弊端 改革伊始  
特别是胡锦涛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人民 邓小平就把党政分开 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度  
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政治参与的热情政治参与 甚至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党的十三大政治  
能力的提升而相适应这表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随 报告还专门论述了党政分开党不得代替政府直接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民主政治的需求提升了 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问题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  
政治体制的发展也必然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或者传统 键首先是党政分开  
的状态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更繁重了 民建立了国家政权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胡锦涛强调行政 党应当保证政权组织充分发挥职能  
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他特别提出 而不是包办群众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  
并对 并且重申党对国家的领导不是简单的行政领导  
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  
理顺 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  
这项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
职能交叉  
&
政出多门等问题  
#
胡锦涛提出要  
(
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
#
#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  
*
E+!,  
要些  
以也必须先行一步  
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因为它起着带头和表率的作用  
%
#
)
%
这是进一步  
为进一  
%
对此  
#
#
#
%
*
E+IE H"*  
会和谐%)  
#
A
关认识  
#
#
%
#
#
#
#
&
% 改革开放!* 年来#  
&
#
!
&
"
制度化方面进行了  
%
在民主法律  
,
#
,
#
#
以法  
&
#
&
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
%
为依法治国  
打下了坚实的法  
我国还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创新  
#
&
#
#
%
%
#
IF坚定不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胡锦涛进一步发展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提  
#
出了新观点  
%
%
#
#
#
%
#
*
E+)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即党政职能分开% (党领导人  
#
#
%
&
群众团体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  
应当充分尊重  
%
#
#
*
I+I!  
%
)
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此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  
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决策科学执行顺畅  
#
建设服务型政府  
%
#
#
&
#
这就是'(抓紧制 是  
(
#
&
&
*
I+I!  
#
着力转变职能  
形成权责一致  
&
)
%
经过  
党不再  
&
&
#
&
分工合 !* 年的努力  
#
#
&
&
&
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 代替政府作为直接的行政管理机关  
%
*
E+!,  
%) 针对我国行政管理领域存在的部门机构重  
同时我们党还明确提出要依法执政  
#
%
公开宣  
E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党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内活动没有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 的事情  
#
必须在国家的法律范围 城市居民  
#
以极大的政治热情  
#
积极参加民主选举  
依法管理自己  
在调动基层民众  
培养基层  
推动我  
发挥了极其重  
&
#
%
中共十 民主决策  
&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活动  
#
(
%
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
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标志着中国共 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
保障和实现人民民主  
提高基层民众的参与能力  
#
产党的执政方式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 民众的民主精神  
政转变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 支持人民代表 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等方面  
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 要的作用  
#
#
%
(
#
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
%
例如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  
#
*
E+)+  
成为国家意志  
执政民主执政  
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实行公开选拔和任用领导干部制度  
)
%
这些重要举措  
#
体现了党科学 少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积极主动地组织群众自  
&
&
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  
#
为建设中国 救  
&
恢复生产  
&
重建家园  
民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  
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政府在转变职  
建立服务政府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围绕着转  
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  
采 灵活高效的政府机构  
#
就充分显示了基层民众当  
%
家作主意识的增强  
#
%
!
"
#
提高  
!
"
#
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程度  
党和国家在领导干部选拔  
一系列民主化指向的改革  
公推公选制度干部任用公示制度  
票决制等 公推公选制度根据公开  
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的  
用民主的途径和方式选拔任用领导干部  
公示制度将拟任用的干部通过新闻媒介或其它方 行政机构改革  
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向社会公开明示广泛听 告提出的要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  
取意见并根据听取意见的情况决定是否任用 民 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主测评制度是在任职考察年度考核竞争上岗述 制 为转变政府职建设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基础  
职评议和发展党员过程中了解民意的一种制度 按照政企  
决制是对拟任免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充分酝酿和协 分开 政府逐渐把职能转变为经济  
商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的 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行政管理  
进行推荐表决 这些制度已在行政管理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和任用干部等各个领域被广泛采用  
不仅提高了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  
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的民主化程度 而且对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止和克服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减少用人失误  
强干部的群众观念以及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制度  
#
&
&
任用工作中  
#
进行了  
#
创建了多种新制度  
%
如 面  
%
&
#
#
#
&
民主测评制度  
平等竞争  
四化 方针  
&
%
%
&
&
&
择 变职能的目标  
#
&
&
&
(
)
#
#
我国政府于,E+)&,E++&  
%
干部任用 ,EE!&,EE+&)**!  
)**+ 年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  
#
#
%
第六次机构改革按照党的十七大报  
探索实行职能有  
实行了大部门体  
#
#
(
#
*
E+!,  
#
%
)
精神  
#
&
&
&
%
&
%
%
票 政府在转变职能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
#
&
政事分开的原则  
市场监管  
#
#
#
用无记名投票的形式 调节  
发展党员 工作效能  
&
&
&
#
&
%
&
&
%
%
其建立和实  
依法行政也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进  
国务院下发 全面推进依法行  
建设法治政府提出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围绕建设法  
增 治政府这一目标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  
都 准则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取得了显著成效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能力和水  
依法行政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行政机关  
行政决策机制逐步完善行政决策的科  
制度化程度明显提高行政执法状况  
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不断强化 我国的行  
行政管理体制正  
从管制走向服务从人治走向  
%
#
#
扩大了人民群 特别是)**I  
!
#
.
&
#
提高了干部任用工作 政实施纲要/#对如何依法行政  
防 了具体要求  
&
%
#
#
#
%
#
#
#
#
%
'
&
!
"
#
推进基层 平普遍增强  
的基本准则  
#
民主建设  
,
#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  
#
始于 学化  
&
民主化  
&
,
,
E+)  
% ,E+)年修改的宪法关于村民委员会和居 不断改善  
#
%
民委员会  
居民和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  
这一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  
城乡基层民主的基本形式  
广泛的实践 在党的领导下  
(
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的规定  
#
标志着 政管理逐步进入依法行政的轨道  
#
%
经过近!* 年的发展  
#
逐渐从集权走向分权  
#
#
%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 法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  
广大农村基层群众和  
%
#
!
"
实行政务公开制度  
#
提高政治透明度  
党和国家就十分  
%
#
)* 世纪E* 年代中期开始  
#
,
*
AA  
朱祥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之路  
A
重视政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EEG  
#
江泽民 地方立法和政府决策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立法和  
%
完善监督 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它对于促进行政机关  
坚持公 依法行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扩大基层民主  
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 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特点和成功经验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  
#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改革  
#
法制  
&
#
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  
公开的原则  
%
#
#
#
公正  
&
#
%
*
#+!,  
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  
(
城乡基层政权机关 三  
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  
"
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 展道路  
A
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行政务和财务公开  
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据党的十五大的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  
部门都制定和实施了政务公开制度采取各种形式 同标准和共同价值取向  
实行政务公开 基层组织还实行了村务公开厂务 类社会对于政治法则政治规范的认同和遵从  
公开等 政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落实群众 而民主政治制度又要受制于一定的国家性质  
知情权的制度保证 它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保 背景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  
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利加强公共机关自身建设维 等 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  
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主模式不同的国家社会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模式  
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 对此我国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一方面我们不能搞  
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本主义民主政治有着本质的区别 邓小平多次强调  
听证制度 协商制度 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照搬西方的那一套民主  
各级政府在决策民主化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 不能搞多党竞选三权分立和两院制 江泽民也多  
次强调必须划分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界  
八 线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完全复制其它社会主义  
不同历史背景和民族传统的  
其民主政治的模式也不是千篇一律  
任何正确的民主政治理论任何先进的民主政  
加速了听 治模式只有在符合国情的情况下才能发挥积极效  
各方面可以 应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须遵循人类  
从程序上保证了决策 政治文明的共同的基本法则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民  
听证制度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日 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但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要有中国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特色即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了解并紧密  
协商民主从宪政意义上讲是强调人民主权多 结合中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  
数原则与权力制衡的政治体制 我国实行的中国共 展道路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的就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  
进行 在我 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作出了  
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中创建了丰富的多种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概括党的  
协商民主形式 例如立法过程中表达民意的听证 十四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  
基层恳谈会社区议事会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 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通过  
网络论坛等等 我们的民  
协商民主能够让社会群体中各种不 !* 年来在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同意见和要求在理性对话中得到系统综合的反 主政治制度既借鉴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  
并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从而使公共决策能最大限 果其中包括吸收和借鉴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合理形  
度地均衡实现各方的利益 如议会开放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的实行调动了公民参与 民意测验活动等 但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又具有鲜  
#
#
!
#
*
#+!*  
#
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民主简而言之就是主权在民  
很多 着诸如民主平等和平人权法治  
这种共性体现了人类和人  
#
民主政治中蕴涵  
权力制约等共  
#
&
&
&
&
&
#
%
%
&
&
%
%
#
&
历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要求  
%
随着近些年  
(
)
(
)
#
推行  
#
&
%
%
听证制度从上个世纪E* 年代开始引入中国  
#
%
#
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  
.
行政处罚法/#首次规定了 国家的民主政治模式  
%
听证制度  
规定了价格决策和地方立法应当实行听证制度  
家法律和地方法规关于听证制度的规定  
证制度的推广和实施 在听证过程中  
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进行辩论  
的民主和公正  
益重要的作用  
%
之后  
#
通过的  
.
价格法  
/
.
立法法/#又 社会主义国家  
#
%
国 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政治协商)#这是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明的中国特色 政治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人民  
它既明显不同于其它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 文化政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于西方的政治模式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 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 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  
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  
#
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更不同 的物质  
"
%
增长  
#
#
社会不断进步  
#
#
#
&
&
%
%
!
#
&
%
#
就以人民民主为政治特  
以工  
人民代表大  
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 会制度的政体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建立了作为我国  
政党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 度建立了实现和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 互助  
# & &  
们的民主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 征  
%
&
民主  
#
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  
#
是以人民民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
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  
#
#
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
"
团结  
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保证了  
民主管理  
开辟了中国历史上  
走的是渐进 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我国建立的这些根本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社会  
中 主义的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 这种根  
决策 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不能  
不论干什么工作 动摇不可改变的 否则就会动摇整个社会主义的  
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 根基使党变质国变色 前苏联的政治改革的失败  
民主政治建设要根据主客 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不坚  
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 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完全模仿西方资本主义政  
要把保持政治稳定始终作为民主政治 治模式其改革成了  
把现行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 界上第一个建立的  
现实的政治力量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 度 因此  
是有前提的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走 民胡锦涛也都明确提出  
体制改革的前提  
由于任何一种新生的社会事物都不可能从一开  
由局部到整体逐 始就是成熟和完善的我们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  
我国的民主政治体制的 对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具体体制上的不完善和一  
条件较成熟的那些方面 些弊端都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如邓小平所指出的  
然后逐步深入到中心的较艰难的部分 对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过去我们都不足 这就需  
难点问题则从小范围小区域开始起步先搞试验 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  
取得经验再逐渐地扩展到大范围大区域 在渐进 治的特点和优势 因此改革开放初我们党就提  
改革增量发展的道路上某些领域又有突破性的变 出必须从国情出发不断地对具体政治制度体制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是这种突破性变革不是 和机制进行兴利除弊的改革 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  
一种休克式的政治突变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四项基  
是长期积累性改革的结果表现为一种波浪式的渐 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进模式 正是由于我们选择了渐进发展重点突破 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原有政治  
不仅民主政 体制的缺陷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  
而且实现了经济快速持续 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对民主政治制度的  
设民主政治制度  
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渐进发展是和平时期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状 这些民主制度是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  
%
态和基本要求  
通过群众运动完成的  
的民主政治发展没有重蹈历史的覆辙  
的新路子  
会主义民主  
国国家这么大  
要慎重方法要细密  
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  
%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  
#
革命是 广大人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  
&
民主决策  
&
&
%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
中国 民主监督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
#
%
%
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我们要发展社  
*!+)+I  
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 他指出#  
#
#
%
#
情况太复杂  
#
改革不容易  
#
因此  
#
#
#
#
步骤要稳妥  
#
#
&
%
#
(
#
#
#
&
%
*
!+,GG  
就乱了%) 也就是说  
#
%
观条件的成熟程度  
匆忙行事  
#
#
#
#
%
#
#
(改制)&(改向)#结果葬送了世  
&
并已有GI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制  
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必须坚持的前提  
,
济发展水平  
&
%
#
*
!+!!)  
基础  
%
#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江泽  
#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政治  
因此  
#
改革开放!* 年来  
#
&
过了一条渐进式的道路  
%
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  
这是一个先易后难先外围  
先微观后宏观的循序渐进  
步展开的过程 也就是说  
建设是选择外围阻力较小  
先改起  
&
%
有目标  
后中心  
&
分步骤地推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的路径#!* 年来  
治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
#
#
&
&
&
#
,
)
AA  
朱祥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之路  
A
进行自我调节  
&
自我完善  
我们党始终坚持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 活的民主化  
对民主政治制度 主化 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 党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既 和国家的活力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  
#
坚持和完善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又通过体制创 促进了生产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保持了国家政  
改革和完善了各项具体政治制度诸如党和国家 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  
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决策机制 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干部人事制度行政体制司法体制党内民主制度  
&
自我发展  
%
基层民主制度等  
%
从制度上保证了党和国家政治生  
整个社会生活的民  
形式不断丰富  
!
*
年来  
#
&
经济管理的民主化  
&
#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
&
#
进行自我调节和发展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
*
*
*
*
*
*
*
*
*
,+列宁全集  
'
第 卷  
*J+'北京'人民出版社#,EE*'  
第二卷*J+'北京'人民出版社#,EEI'  
第三卷*J+'北京人民出版社#,EE!'  
)+  
)+邓小平文选  
'
!+邓小平文选  
'
'
I+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J+'北京  
*J+'北京  
'
人民出版社#,EE)'  
人民出版社#,EEI'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
#+江泽民文选  
G+江泽民文选  
++江泽民文选  
'
'
'
第二卷*J+'北京  
第三卷*J+'北京  
第一卷*J+'北京  
'
'
'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E+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J+'北京  
'
人民出版社#)**G'  
!""#$%&'$()%* #+,#"-&./0&'"1 2#0'%3'-&4(5#0.%&'06#3'&'0-  
#
+,7'"(-(,7%.%0&(.'-&'0-  
KL8M410NDO.10  
!
P%&4<451&>?.51<4%0 Q0;<4<.<:# 3456.10 (%/71&8049:/;4<=# R6:0N?.# 3456.10#,**#+# R6401"  
8
9-&.%0&'S6:!* =:1/;%2/:2%/710? %T:040NU4<0:;;:;<6:5%0;<10<T/%N/:;;40 <6:5%0;</.5<4%0 %2  
:7%5/1<45T%&4<45;40 R6401#?./40NU6456 B:0NM41%T40N@/40N;.T <6:;%541&4;<?:7%5/1<45T%&4<45;<6:%D  
=%2R640:;:561/15<:/4;<45;#U6456-410NK:740 10? L. -410N<1%?:9:&%T40 <./0 .0?:/<6:0:U64;<%/451&  
%0?4<4%0;'80?:/<6:N.4?105:%2<6:<6:%/=#R640147T/%9:;10? ?:9:&%T;1T%&4<451&;=;<:7%2;.56 ?:D  
%5/15=# U6:/:?:7%5/1<45T%&4<451&5%0;</.5<4%0 @:5%7:;&:N1&4V:? 10? 40;<4<.<4%01&4V:?# 10? 155%7T&4D  
6:;N/:1<1564:9:7:0<;40 <6:5%0;</.5<4%0 U6456 @:5%7:;<6:2%5.;%2<6:U%/&?!;1<<:0<4%0# <6/%.N6 1  
T%&4<451&;=;<:7/:2%/710? 400%91<4%0'S6:/:71/W1@&:2:1<./:;%2<6:5%0;</.5<4%0 1/:T:/;:9:/105:40  
6:?:9:&%T7:0<%2;%541&4;<?:7%5/1<45T%&4<45;%2R640:;:561/15<:/4;<45;# 40 <6::9%&.<4%0 U4<6 @/:1WD  
6/%.N6;%22%51&T%40<;10? 40 <6:;:&2D47T/%9:7:0<10? ?:9:&%T7:0<%21T%&4<451&;=;<:7%2;.56 ?:7%5D  
15=# U6456 4;<6:;4N0424510<:XT:/4:05:%2R6401!;?:7%5/1<45T%&4<451&5%0;</.5<4%0'  
(* ;#.<-';%541&4;<?:7%5/1<45T%&4<45;<6:%/=%2R640:;:561/15<:/4;<45;,B:0NM41%T40N,-410NK:D  
40, L. -410N<1%, ;%541&4;<?:7%5/1<45T%&4<45;;=;<:7%2R640:;:561/15<:/4;<45;  
?
/
5
7
;
<
<
/
:
7
!
责任编辑  
"
李大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