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月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3:@<:7A:/#)*+*  
)*+*  
,
-%./01&%23456.10(%/71&8049:/;4<=!3%541&354:05:;>?4<4%0"  
唐末五代道教小说中的隐仙  
谭 敏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 #成都B+**E+"  
济南)#*+**.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
!
摘要  
!
收录在  
*
道藏  
具有避世和救世的双重特点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出深厚的文化意蕴  
道教小说隐仙  
+
里的唐末五代道教小说  
!
出现了很多身份各异的隐仙形象  
#
隐仙故事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在唐宋之际发生世俗化转变的轨  
对后来的小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避世救世  
#
他们既寄形迹于凡尘  
!
又以超  
!
!
凡的神通济世度人  
!
!
!
!
#
关键词!*道藏+$唐末五代时期  
中图分类号!S)*"'E+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F#!+#%)*+*&*#F**BDF*B  
$
$
$
$
!
!
$
%
#
*
'
'
+
&
!
!
道藏  
中收录的大量神仙传记  
它们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学术界尚未对此 精神动力  
唐末五代作为道教小说创 宿  
其实就是道教 都有着  
的身份转换经历  
重返仙界的  
小说  
&
#
是 期待是降于尘世的仙人们能够历经种种劫难的强大  
#
#
谪凡只是生命的一段旅程  
#
而不是终极归  
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谪降到尘浊的人间世  
&
&
*
#
这种谪凡自是一种惩  
就需  
至于赎罪  
且多以卑  
其身份多不  
对于谪仙来说以  
不是惩罚而是成全  
#
谪罚是洗涤身心尘垢重返仙界的重要环节 谪仙虽  
寄迹于凡尘但仙术仍在其神迹依然超拔于凡俗  
神仙感遇传 权同休友人 记载着一位  
隐仙的故事  
权同休  
#
所有的谪仙人一旦离开了清净自在的天上  
#
作的高峰期  
#
对其主题进行探索对于深入理解道教  
#
偿其罪责  
的方式则有一共通性  
贱之身担任贱役以静待完成其任务  
欲人知甚至姓名俱隐  
低微的身份从事卑贱的劳作  
#
或承受试炼  
#
这是赎罪的行为  
&
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地位具有很大的价值  
&
#
就是需要隐藏身份  
#
#
&
,
+-)#!G)#E  
#
+
&
#
#
#
形成于唐末五代的  
$
神仙感遇传%($续仙传%(  
&
$
疑仙传%($江淮异人录  
生活在人间的神仙形象 他们隐去了神仙的真实身  
#
被称作  
%
等道教小说集出现了很多  
#
#
#
&
&
$
/
% #  
#
以凡俗甚至低微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隐仙 道教小说中的隐仙大抵有两类一是以隐赎  
以求重返天界的谪仙一是以隐避世以求全身  
葆性证真的高士道人或普通民众 他们身上体现出  
来的和光同尘的生活方式与遗世独立的身份意识  
构成了隐仙独特的文化意蕴成为道教隐仙小说的  
一个重要的特色  
早期道教传记故事就出现了谪仙类的隐仙形  
如葛洪神仙传 里的萼绿华  
)
&
#
)
!
元和中举  
!
进一年游海湖间遇病  
!
!
!
!
#
.
#
贫窘  
!
有村夫赁雇已一年矣 秀才疾中思甘豆  
令其市甘草雇者但具汤火意不为市 疑  
其怠惰而未暇诘之 忽见折小树枝 盈握搓  
!
#
&
!
!
!
#
#
!
#
!
#
之近火已成甘草又取粗沙挼之为豆汤成  
与真无异 秀才大异之疾稍愈 余  
!谓雇者曰)'  
贫病多时既愈将他适欲市少酒肉会村中父  
!
丐少路粮  
!
!
!
!
!
&
#
!
#
!
!
!
&
$
%
里的壶公#$真诰  
%
#
!
!无以办之#(雇者遂乃斫一枯桑  
收稿日期!)*+*F*BF+*  
谭敏!+,")'"#  
作者简介  
!
#
四川南充人  
#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师  
&
BD  
! !  
谭 敏 唐末五代道教小说中的隐仙  
!
成数筐扎聚于盘上  
!
以水洒之  
!
悉成牛肉  
获束缣三 传  
守一炼气  
要不是主人生病 也千变万化  
#或游城市&+  
真正成仙者可混于人间  
&
七言四韵第五  
!
常人之中  
#
面貌同常人无异  
灵异罕测  
孜孜辛勤失于纤微  
&
混于人间或藏山林  
&
五代的沈汾在 续仙  
述云初之修也  
#
及其成  
$
水数瓶为酒会村中父老  
!
!
皆至醉饱  
!
!
%
中写道)*神仙之事  
#
&
1
)2D,+  
十缗  
#
#
拘谨法度  
#
#
,
B-""B  
这位仙人受雇于秀才家一年有余  
他用树枝变出甘草和食物来  
他的真实身份可能还 他指出  
要继续隐瞒下去 为什么他要选择这样的方式隐  
悟真篇  
谪为佣贱  
合役 市  
何必深山守孤静&+这种神仙观念在当时很普遍  
庶卒其事+&原来犯了 它是道教和光同尘混世同俗理想的哲学实践  
但是凡人的处境并没有 晋时葛洪就说)*内宝养生之道  
外则和光于世  
治国而国太平 以六经训俗士以方术授  
欲少留则且止而佐时欲升腾则凌霄而轻举  
人道与仙道是统一  
上士可兼修仙道与人道  
在修道与匡世两方面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可见  
人的生存方式与对道的追求是和谐一致的  
疑仙传中的姜澄就是深谙此道的高人  
杖头唯有一卷  
每与轻薄之流游处自称得道  
#
#
#
#
#
#
宋时张伯端所作  
&
$
/
%
也写道)*须知大隐隐廛  
2
他道出了其中原委)*余少有失  
#
#
#
#
于秀才  
过失被罚  
改变其固有的仙人身份和意识  
通救济世人 在中国古代谪仙观念影响很大  
渐演变为世人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  
成为怀才不遇 者  
之士聊以自慰时梦想的皈依进而成为小说中常见  
的主题  
以避世全身遁世全性的隐仙在此时的道教小  
记载了从秦朝时起就不  
#
自有限日  
#
勿请变常  
#
(
&
#
他是一位谪仙  
&
#
#
治身  
#
他仍能以超凡的神 而身长修  
#
它逐 知音  
#
#
&
#
&
#
#
,
E-+ED  
#
#
上士也&+ 在葛洪看来#  
#
哪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
#
#
&
#
&
&
(
$
%
#
他放  
说中也为数不少&$疑仙传  
+
的嵩山隐人 &$  
中的庐山人也是仙人#*往往于白波南草  
%
,
!-E,#  
浪形骸  
#
举止任心随意#*常策一仗  
#
断逃避战乱  
仙感遇传  
市贩烧扑石灰  
仙之间的相互依存与角色转换关系在故事里十分明  
*
人皆疑是地仙  
#
客长安近一年  
#
#
%
,
)-D,+  
+&当时著名道人叶静对姜澄的行为非常不满  
#
#
人见之累年  
#
多有奇迹  
+
&
隐与  
)*何谓达大道2+姜澄回答道)*可道之道非常道  
#
&
常道即大道也  
以贫者为贫  
殊不识道之本也  
而生天地人及万物今三才备  
达之是以狎富贵不以为尊处尘杂不以为卑  
然混同而在人间  
只要内心体道证真  
紧要的 和光同尘思想是道教神仙信仰世俗化的反  
在唐末五代的道教小说中由于时代的影响  
&
我若以贵者为贵  
即非道也  
道之本而生一气  
万物睹其由道也  
但兀  
#
以富者为富  
我知天地间  
一气  
#*遁者二十年可易形名#又二十年名列地仙+&  
#
以贱者为贱  
人自区别  
#
#
&
#
成为一个修炼者身心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与媒介  
在神仙故事里常常会看到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  
和地点以不同的面目显现于世间 这些仙人外表  
平常活动于人间但能力非凡拥有很多神通变化  
的本领度己度人 他们身上体现了隐与仙两种品  
性的融会出世与入世精神的辉映  
神仙从天上降到了人间是道教神仙信仰世俗  
化的反映 魏晋时期道教有意识地吸收儒家伦理  
道德思想对其教理进行改造  
他根据仙人高下品位不同  
谓之天仙 中士游于名山  
下士先死后蜕  
他把神仙从虚无飘渺的天界拉回到了实  
把活动于人间的神仙称为地仙  
#
&
#
#
#
#
#
#
#
&
#
#
#
#
#
#
,
!-E,B  
#
岂不谓达也&+ 对有道者来说  
#
#
&
#
以何种方式存身于世都是无关  
#
&
&
#
#
#
#
&
#
一思想清晰地体现出避世与救世相融合的特色  
葛洪提出了神仙三  
将仙人分为三等  
谓之地  
#
谓之尸解仙&+ 葛洪发展了  
&
#
&
品说  
#
#
)
*
上士举形升虚  
#
&
#
,
E-)*  
&
地仙观念  
#
道教小说的隐仙故事与隐士文化紧密相连有  
#
实在在的人间  
#
#
其形 着厚重的文化意蕴  
#
它既是对现实的批判  
#
也是隐士  
貌完全等同于凡人&*这就把超凡的  
0
1
下降为 生存状态的理想化提升  
神仙观念 潮流的生活方式  
有功成身退之隐  
超然的性质而逐渐地世俗化了与社 隐  
还有全身葆性之隐 道家推崇隐  
会主流思潮的融汇日趋明显  
它是中国古代士人普遍的精神家园  
#
到了唐朝随着儒道思想的进一步融合神仙的 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所谓隐  
形象无论是抽象概念还是具体面貌都更接近现实 官的行为  
所谓隐士就是高尚其事  
人生 当时的神仙故事许多地仙谪仙就活动在平 人  
在中国历史上隐的传统源远流长  
&
隐作为一种脱离社会主要  
有愤世嫉俗之  
儒家也不回避  
几乎存在于  
是指不愿做  
不事王侯的  
自范晔后  
$
,
#-+B"  
0
1
#
不过是非凡的  
0
1+  
&
这样  
#
#
#
被除去其神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汉书  
私家史著中也广泛收集历代著名隐士的事迹  
士传 续高士传 避世是隐士的外在形迹  
隐士们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背后往往隐 至于宾席间  
藏着对传统价值的批判  
及对人性的维护与尊重  
%
开始  
#
隐士群落开始在正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高 仙之学  
在 白居易出牧钱塘  
&
大家元稹和白居易都十分钦佩他但李昇倾心于神  
#
#
$
#
对世俗名利十分淡薄&*时元稹廉察浙东#  
%
$
%
&
#
#
以昇耆友  
#
皆慕昇之文学道术邀  
问昇)0生当太平之世  
何不就荣禄而  
对完善自我的执著追求以 久为布衣21对曰)0不为世征征亦不就&1徐吟曰  
#
(
#
&
#
(
#
)
&
0
生在儒家遇太平  
#
玄纁重滞布衣轻  
&
谁能世路趋名  
天下大乱  
避世宜 位隐仙忽然告诉人说)*我厌此世兵革纷纷  
不如去  
大量隐 矣&+由于社会动乱  
这位仙人不得不隐去了 后来  
昇闻而不平翌日俄气绝颜色  
有道则仕  
#
无道则隐  
就明确指出  
在唐末五代的道教小说中  
这不能不说与当时动乱的社会政治  
是世人理想在现实生活中落空后在宗教 不变  
世界中的延伸 中晚唐时期  
唐王朝与其他民族的 尸解而去#*后累有人于蜀中见之  
边疆战争王朝与藩镇之间的战争连年不断接着是 人们饱尝流离之苦连仙人也只得不停地逃离  
席卷全国的黄巢起义和唐亡后五代十国的攻伐 一 一方安身之处 李昇这位隐仙的生与死显与遁  
个多世纪的频繁战争使繁荣的大唐帝国满目疮痍 动地诠释了隐仙的避世之中的世俗化品格隐既是  
传统的伦理价值遭到颠覆人们的生命权利受到严 自觉也是无奈  
峻的挑战 现实的无奈和心灵的创伤使高标超逸 隐仙之避世不仅在于全身还在于实现其追求  
于现实之外的隐成了方内方外人士一种深情的向 的最高目标'''全性得道  
作为宗教道教不仅有  
作为体现道教观念的小说隐仙既担负着自神 着重视生命的一面而且还有着超越的理想的追  
其教的弘道功能 道教追求生道合一就是希望突破有限的个体  
超越个人的是非得失融入无限的宇宙大化之  
创造出更高的生存境界和精神空间 在道教小  
流露出对皇家生活的 说中仙人们常常以隐遁的方式逃避世俗的诱惑  
并以神仙的高尊凌于帝王之上实质上已 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逍遥  
张果是唐代著名的高道  
有的 坚隐不出屡次被朝廷征召  
自称 张果隐于常州条山往来汾晋间  
高宗征之不起  
明皇又遣特诏  
#
隐与乱世有着不解之缘  
&
#
臣事玉皇归上清&1+黄巢犯关之后  
#
#
$
宋书  
/
隐逸传  
%
*
五季之乱  
#
#
,
"-E#"  
#+!E+"  
+
&
#
#
&
#
仙故事的出现  
环境有关  
#
*
昭宗为朱全忠所篡  
#
#
#
#
#
举之就棺  
#
空衣而+&他为唐朝的灭亡而不平  
#
,
,-D,G,*  
&
#
+
&
战争使  
寻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神 求  
&
#
仙家的传记66除了鼓舞修仙者外  
#
还有打击统治 生命  
它没有武装对抗统治者或取而代之的意 中  
但它张扬神仙生活的美妙  
蔑视情绪  
#
#
者的功能  
&
#
&
#
#
#
#
#
#
&
,
D-E,#  
起着动摇帝王权威的作用&+  
#
以道术闻名于世  
却每每佯死以避召  
时人传有长生秘  
当被人问及何 术&66唐太宗  
则天召之出山  
丁寔回答说)*我本秦始皇时儒 佯死于妒女庙前&66天宝初  
果闻  
后发棺  
#
空棺而已&+  
&
在唐末五代的道教小说中  
#
仙人以隐避世  
#
#
#
&
直接就是为了逃避战乱&$疑仙传  
%
中的丁寔  
#
*
#
#
嵩山隐人  
&
他白发如丝  
#
貌若桃花  
&
(
#
&
#
时何故隐于嵩山时  
#
#
#
,
,-DB  
士也  
#
李斯劝始皇坑儒焚书  
#
以愚黔首  
#
我即逃入嵩 之忽卒  
#
弟子葬之  
&
&
遇一老叟谓我曰  
)
可令尔长生 因授我一丸药  
&
&
著名道士司马承祯也是隐逸志向很坚定的仙  
记载了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他隐于  
自号白云子  
睿宗雅尚道教屡加尊异  
留之欲加宠位固辞不可  
但是他自始至终还是没有找得安 66卢藏用早隐终南山  
后登朝居要官见承祯将还  
从秦朝逃到了唐代 在安禄山将起兵谋反时丁 天台 何必天  
藏用指终南谓之曰)0此中大有佳处  
寔对人说道)*我又须逃#胡与儒异也&+话说完就消 台21承祯徐对曰)0以仆所观#乃仕宦之捷径尔&1  
,!-E,# ,,-,+G,)  
失了踪迹没有再回来 被嘲讽为终  
& #  
他的话让人感到生的 用有惭色&+ 盛唐有一种假隐逸  
悲哀逃成了乱世中所有人摆脱不了的命运即便神 南捷径 新唐书 卢藏用传 卢藏用颇有才  
仙也无法幸免 一举考中了进士但按唐律例中进士后还得通  
续仙传 当时的文坛 过吏部考试才能授官 他不愿意就隐居在天子脚  
我吞之  
#
至于今虽发白而容颜不变  
#
故不记多少岁 人&$续仙传  
经历了人世间的沧桑变 天台山玉霄峰  
%
&
&+这位神仙是秦朝时人  
#
#
#有服饵之术&*唐则天  
# #  
承祯方赴召  
告归山  
#
很多不同时期的仙人他都认识他自称亦尝识 累征不起  
#
*
&
汉武时东方朔也66亦识刘晨阮肇之辈+&尽管活 66睿宗深赏异  
#
#
#
了这么大的岁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昇  
%
的李昇  
#
富有才学  
#
&
#
"*  
! !  
谭 敏 唐末五代道教小说中的隐仙  
,
+*-#+E  
下的终南山 他们身份平常就  
司马承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卢藏用的良苦用心  
带来了道教思想的进  
可见他对假隐逸的鄙夷和自己坚持隐逸的决心  
追求方  
人之真隐以摆脱世俗功名利禄之累为大快  
隐逸对 术 或是出于对神仙可成的  
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自然的选择 他们不求闻达  
避 坚信不疑的话唐末五代以后人们对道教的追求则  
世隐名不以世俗为念体现出了一种潇洒  
超然的 较多地带有实用的目的 大量抱着保全性命以度乱  
人生境界  
或是修习方术以救世的目的而涌入道教的人们  
在唐末五代的道教小说中  
隐仙避世方式极富 当然不但会改变道士的成分还会使道教的思想发  
使唐末五代道教小说  
#
后来因为高士的美名而被征召  
&
故事 但也是借道教以度乱世  
+
&
#
#
#
是一些普通百姓 他们入道  
&
#
&
仙 一步更新#*如果说唐代以前人们信奉道教#  
是为了求得精神的净化  
# #  
#
#
#
&
#
#
#
#
(
&
&
#
#
#
,
+*-#+#  
时代特色他们有的隐于宫观有的隐于市廛  
&
观念 生变化  
#
#
+
&
时代的助推  
#
是现实的反映  
仙人之避世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唐 中隐仙的避世所体现的意义更为丰富  
末五代的社会动乱给修道之人的队伍中又增添了  
两类人其中一类就是仕途无望归隐山林到道教  
中找寄托的人 此时有不少读书人由于社会  
动乱本有用世之心却无施展的机会于是栖身宫  
观以明志 江淮异人录 中的  
聂师道  
辩慧年十六  
九问大丹于香林左元泽  
山隐真岩刘处靖  
为三十篇 备尽枢要  
是道教探求理想社会图景的  
闾丘方远将其精选为三十篇的  
利于道教思想的传播适应了当时人们向往太平的  
需要折射出仙人的用世之心  
此外唐末五代道教小说中身份低微  
的仙人也特别多 隐仙的身份出现了多元化  
是道教仙人无种思想的反映也是大隐隐于世的时  
#(  
代精神的见证是神仙观念更加现实化人生化的折  
他们中有卖药者  
#
&
#
#
#
#
#
#
,
+*-#+!  
+
&
#
#
#
救世也是唐末五代道教小说隐仙故事的重要内  
神仙作为道教信仰的最高目标他们神通广大  
#
无所不能 在人们的心目中神仙不仅是逍遥于世  
外的超越者也是人间苦难的拯救者人间正义的裁  
决者 这个时期道教小说里的仙人形式上往往是  
避世的但这种避世其实也是以 的方式的入世  
表现出外道内儒的特色 在世人面临困厄时拥有  
无限神力的仙人总会向人间伸出援助之手&$续仙  
叶千韶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叶千韶  
#
中的陈曙#$续仙传  
谭峭&$续仙传%中的高道闾丘方远#*幼而  
精通经史学易于庐山陈元晤  
# #  
$
%
%
&
#
(
&
#
#
&
二十  
#
(
#
元泽奇之66后复诣仙都  
&
#
#
学修真出世之术&66  
$
太平  
#
*
+
#
%
#
#
其声名愈播于江淮  
&
#
,
,-,)G,!  
+
&$太平经%  
经典  
#
$太平经钞%#  
/
%
)
#
!
字鲁聪洪州建昌人  
!
!
少事师西山  
!
!
#
&
道士许吴二真君道术辟谷服气  
忽大风雨雷电  
臻备仙籍褒升  
今神人将降君可以见之无所畏也 于是千韶  
!
#
尝独居山中  
!
#
(
隐于市廛  
!
有一白衣人拜千韶言)'君道德  
&
#
这既  
!
!
当在人间役使鬼神更显功绩  
! #  
#
!
!
#
焚香拱默以坐 俄顷云中有远游朱衣真官一  
!
#
&
#
如罗万象!$续仙传%".有樵  
!
!
!
人降又神将十余人皆带剑佩龙虎符部从鬼  
#
如负薪老叟!$神仙感遇传  
/
崔希真%"(樵叟!$  
神甚众有二黄衣绿衣吏各执薄一卷神将皆  
拜千韶真官 神  
!谓千韶曰)'天命授君此薄!  
,
2,*  
将吏兵幸备役使  
!以救世人#(  
!
!
仙感遇传  
/
岐阳女子%"(紫逻樵叟!$神仙感遇传  
/
!
郑南海%"(许宣平!$神仙感遇传%".有卖水老人!$  
仙感遇传  
/
于满川%".有卖油翁东明油客!$神仙感 叶千韶因为道德圆满  
遇传%".有贩烧扑石灰人!$神仙感遇传  
有仆夫!$神仙感遇传 李公佐%.有庖中执役者!$ 拥有了超常的神通本领  
梓州牛头寺僧%".甚至有乞丐  
!$江淮异人录%"&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
感动上天  
要他役使神将吏兵以救世人  
用符替人治病驱邪  
如建康贫 信仰和神仙形象的变化缘于道教的救世思想的强  
道教的神仙思想逐渐由出世转为入  
开始像儒教与佛教那样注重对于人们现实苦难  
这在现 的慰藉与拯救  
对前代方术的否定和内丹术地位的  
使道教修炼的目的转为解决如何度世的问题  
#
以求在乱世中或生存自 道教的修持也就与儒教的自我修养  
佛教的禅定逐  
这类人虽然并不一定都是读书人  
渐等同起来解决现世中自身的社会存在不再追求  
#
于是神仙降临  
从此  
神仙  
#
/
庐山人%". 予他天书  
#
#
&
#
/
#
(
&
仙感遇传  
/
#
#
从 调&*五代以后  
#
让人很容易忽略他们的存在而这 世#  
#
其实  
事着卑贱的职业  
种方式正好达到了隐于市廛的目的  
实生活中也可以找到他们的原型  
一类专修道教之方术的人  
或救助贫弱  
#
#
&
#
&
#
在唐末五代#*有 确立  
#
#
#
.
&
#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G#!!  
成仙的幻妄了&+  
唐末五代时期道教神仙思  
此前尽管神仙也带有入世 担卖油于侧近坊内亲居观东偏门内数年  
但主要还是出世的神仙以其飘然出尘的品 之谨洁谦慎  
#未曾见其喜愠&+他将自己隐藏在卖油  
高雅脱俗的形象吸引着信众 而此时的神仙不 翁的身份之下 欲  
#但是有一天#*邻里有负债者66  
仅形象和身份与普通大众无异  
而且还担当起了解 串诸远邑+#这位神仙再也不能隐藏下去了  
神仙思想的这一转变过程是逐 为金#*货而偿债三百余千  
决世俗困厄的使命 油客自此不知所在  
渐的缓慢的渐次发生蜕变于唐末到宋初这段历史 也 中梓州牛头寺的僧人也遇  
时期 变化的原因除了战乱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 到了神仙 该寺的和尚要造四层藏经楼只修了一  
主要还是道教自身发展使然  
以使人长生不死但事实上无数人死于非命  
成仙对于信众来说显得遥不可及 另外道教传教 和尚度过难关  
方式的狭窄方术的陈旧科仪的繁复以及三教合 市廛的普通劳动者  
一思潮的深化都促使了道教的自我更新 在特定 途径但是他们每每都会在人们紧难的关头挺身而  
的乱世的历史背景下道士成分的改变也为道教注 出主动提供给帮助身份暴露后再销声匿迹  
入了自救与救人的内容 这一时期成仙的条件改 与此相关的还有仙人帮助人们免于战乱的内  
变了神仙的神奇色彩减少了道德的内容明显增加 容 江淮异人录 高尚有  
神仙的出世的成分削弱了人性的要素增多了 人皆敬信之 安仁义之叛也 咸欲奔  
最终带来了神仙意义的改变 产生于唐末五代的道 溃  
教理论作品钟吕传道集 论真仙就宣称一个人 堵  
要成仙不仅需要修炼内丹而且还须在世间传道度 不克同往  
方能修成正果  
$
神仙感遇传  
%
中的东明油客#*不知名氏  
#
常负  
想入世的成分增加了  
倾向  
&
#
#
邻里比狎  
#
#
#
(
&
#
#
#
他锻药  
&
#
,
)-D,,  
(
#
+
&$神仙感遇传%  
&
&
#
#
&道教鼓吹外丹可 层就缺钱了#*庖中有执役者66常使析薪汲水而  
,)-D,,  
肉体 已亦不知其来 他通过点化术得到真金帮助  
# # + # #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得道而隐于  
隐虽是他们进一步修炼道性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润州处士)*失姓名#  
郡人惶骇  
# #  
.
#
#
& #居此必无恙也1&于是人稍安  
或曰)0处士恬然  
处士有所亲挈家出郡境以避难有女已适人  
& # # #  
托于处士处士许之 既而围急处士谓  
#
&
&
$
/
%
#
#
#
#
#
&
#
,
++-+B  
#
&
女曰)0可持汝家一物来#吾令汝免难&1+ 战乱本  
神仙信仰的改变在隐仙形象上有着十分明显的 应使人人心惶惶而润州处士因为有道术使人们免  
# #  
隐仙故事远远超越了弘  
体现&$神仙感遇传  
官也66从玘栖寓蜀中十余年  
睨而视之曰)0将有大厄  
/
王从玘  
%
写道)*王从玘者  
#
宦 于战争的伤害  
#
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
#
食贫好善  
#
不常厥  
唐末五代道教小说中  
#
&
于邛市有老叟  
以丹砂十四粒与之  
勿为怪也  
)-DDE  
#
#
宾于死 道故事本身的文化内涵&$庄子  
%
#
儒家游方之内  
中国哲学简史中指  
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  
引者按指入世和出世统一就是圣  
道教作为  
是传统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反  
自然也会渗透着圣人人格的影响 自唐末五代  
就遇到了一 开始出现在道教小说中的新神仙形象在一定程度  
上就是这一人格的形象化表现它满足着世人不同  
叟 层面的精神文化欲求体现了方内方外精神的融和  
梁 既独善避世又济世度人是儒道理想相互嫁接的见  
郑生将有厄 这些神仙的形象和反映的理念对后世影响极  
宋代以后广为流传的道教神仙吕洞宾系列小说  
吕洞宾就被描绘成一位可以历世显化的地仙  
刘即 他身上仍不难看出唐末五代隐仙的延续只不过其  
巢寇 入世和救世特点更加突出而已 因此唐末五代隐  
方失其所在也&+ 文中的神仙显化为一个 仙小说  
不仅对后来的道教小说影响极大而且属于  
老樵夫预言了灾祸即刻消失 古代小说的一部分厘清它深层的文化意蕴对于全  
#
&1探怀袖中小瓢  
#
#
)0饵此旬 道家游方之外  
可以免难矣&1服之三五日髯 出)*中国哲学以为#  
果生焉&+ 这位神仙隐匿在市廛中  
&
冯友兰先生在  
$
%
日而髯生  
#
#
#
,
#
一点不起眼 动上完成这个  
主动赠以丹砂  
#帮 人&+ 圣人是古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  
% # #  
紫逻任叟记载 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物  
他的表弟进士刘生因为生活困 映  
途中经过一家药铺  
有樵叟倚檐于壁  
&
!
)
"
#
,
+)-+)  
但他一眼就看出王从玘将有大难  
#
助他解除了灾难&$神仙感遇传  
/
郑南海为牧梁宋时  
欲往梁宋求助  
#
#
&
#
#
#
#
位仙人&*既坐  
#
#
亦坐焉66叟曰  
)
#
0
请一幅纸及笔砚耳&1刘即取肆中纸笔以授之  
&
#
#
挥毫自若  
宋灾方重  
即为千里客  
览惊异笔势遒逸  
月余郑为人所讼  
于紫逻葺居物色求访  
犯阙  
#
书毕  
旦夕为人讼  
兼亦变衫色  
超逾常伦  
黜官千里之外  
不复见叟  
#
以授于刘  
&
书曰)0承欲往梁宋  
#
#
#
#
&
承欲访郑生  
#
#
&
#
&
紫逻樵叟任某书呈&1刘 大  
#
#
#
&
看读之际  
皆如其言  
世宝其书  
#
失叟所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谭 敏 唐末五代道教小说中的隐仙  
面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
,
+-李丰楙  
)-神仙感遇传,J-44道藏  
!-疑仙传,J-44道藏  
E-王明  
#-孙昌武  
'
误入与谪降  
)
六朝隋唐道教文学论集,K-'台北  
)
台湾学生书局#+,,B'  
册北京  
文物出版社#+,DD'  
)文物出版社#+,DD'  
中华书局#)**)'  
,
)
+*  
'
)
,
)
#
'
北京  
,
'
抱朴子内篇校释,H-'北京  
道教与唐代文学,H-'北京  
)
,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DD'  
中华书局#+,D#'  
,
B-云笈七签,J-44道藏  
"-脱脱 宋史,H-'点校本  
D-田兆元  
)
))  
'
北京  
'
北京  
)
,
#
'
)
,
'
神话与中国社会,H-'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D'  
,
,-续仙传,J-44道藏  
第 册北京  
'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H-'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第 册北京  
++-江淮异人录,J-44道藏) )文物出版社#+,DD'  
+)-冯友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D#'  
)
#
'
)文物出版社#+,DD'  
,
,
,
'
中国哲学简史,H-'涂又光译  
'
北京  
)
3$$,0"&2H#127-#+(.&,+-"J+1"+,(  
,
5"/#.&()':(&-":&(<"/#J+4#':(&-"+#-  
[C(H40  
!
L%;<N%5<%/3<1<4%0%2K640:;:U10.1:10?U4<:/1<./:#3610?%0 8049:/;4<#-4010#3610?%0 )#*+**.  
M M M = M  
K640:;:S0;<4<.<:#3%.<6P:;<8049:/;4<=2%/(1<4%01&4<4:;#K6:0M?.#3456.10B+**E+#K6401"  
!
8-"0&1")H10=477%/<1&/:5&.;:24M./:;%2?49:/;:4?:0<4<4:;:7:/M:40<6:[1%4;<245<4%05%&F  
:5<:?40;0$<0%2%2<6::0?%2[10MN=01;<=10?<6:\49:N=01;<4:;#P6%&:19:</15:;40<64;  
%/<1&P%/&?#10?;19:;%54:<=10?<4?:@:%@&:%9:/?42245.&<4:;P4<6;.@:/01<./1&71M451&@%P:/;  
P4<6?%.A&:561/15<:/4;<45;%2;:5&.;4%010?;1&91<4%0#P6456;<%/4:;P4<6/:71/^1A&:2:1<./:;%2  
6:1M:/:2&:5<<6:5610M:<61<[1%4;<A:&4:240;.@:/01<./1&A:40M;A:5%7:;;:5.&1/?./40M<6:  
10MN=01;<=10?<6:3%0MN=01;<=#:7A%?=@/%2%.0?5.&<./1&47@&451<4%0;10?619:M/:1<402&.F  
05:.@%0<6:&1<:/245<4%0'  
#:;,0<-);0$<0%2.<6::0?%2[10MN=01;<=10?<6:\49:N=01;<4:;.[1%4;<245<4%0.47F  
%/<1&/:5&.;:.;:5&.;4%0.;1&91<4%0  
&
7
<
[
:
9
7
!
责任编辑"唐 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