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896?9.#)*+*  
)
*+* ++  
,%-./0&%12345-0/(%.60&7/389.:3;<!2%430&2439/49:=>3;3%/"  
再论扬雄  
!
$
反离骚  
%
赵 乖 勋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成都#+**#@"  
!
!
摘要  
!
有些学者仅从扬雄的道家思想或爱屈原的角度分析  
对屈原行为方法不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应绝对不从俗  
他又赞扬屈原爱国之情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的闪光点  
关键词  
1
反离骚2!须商榷  
"
实际上  
!
扬雄把人的行为目的和  
的策略不识  
体现了扬雄思想中  
!
!
方法分开  
!
!
'
!
不用  
(
以退为进  
*
!
(
时 此  
*"  
!
"
这些观点为个体的自由发展拓展了空间  
!
"
!
扬雄  
&屈原&1反离骚2  
中图分类号!P)*#^)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DE!+E$)*+*%*#D*+)+D*E  
!
!
,
!!  
扬雄为什么作反离骚  
-
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
璠先生考证  
'
如其智  
(
含义为 怎么能算得明哲  
'
)
"*!#  
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
宋代朱熹认为  
,
反离骚  
-
就 啊4( 这不全是褒扬  
%
李大明先生也有类似的看  
1#但他又不赞成屈原的  
是反屈原.'雄固为屈原之罪人  
#
而此文乃  
艺概 赋概  
意本扬雄  
杂编  
,
离骚  
-
之 法.'  
!
扬雄  
"
认为屈原  
/
)
+*)!"  
谗贼矣%( 清代刘熙载在  
,
8
-
中表现了 行为  
#
不愿意  
&
也不可能学习屈原的为仁义忠贞而殉  
)
@*))"  
类似的看法.'班固以屈原为露才扬己  
#
,
反 身的行为%( 其二  
#
徐复观先生认为扬雄写反  
等作品时的思想底子是老  
很多学者喜欢用道家思想来分析 反离  
这三篇作品创作的时间  
董贤用  
号曰  
认为他的思  
'
,
)
)*@@  
离骚-%( 明代胡应麟在  
,
诗薮  
8
-
卷一中提 离骚-&,逐贫赋-&,解嘲  
-
)
F*!)+  
非爱原极切  
'
爱原  
(
.'扬子云  
,
反离骚-#盖深悼三闾之沦没  
#
(
%
,
#
不至有斯文%(又云.'扬子云  
,
反离骚-#  
-#却忽视了创作时间  
背景都不同%,解嘲作于汉哀帝时#'  
以甚忧 事55 或嘲雄以玄尚白  
#
%
&
)
!*)G+  
似反原而实爱原%( 明末  
#
李贽在  
,
焚书  
8
读史  
-
-
& &  
中又发展了胡应麟的观点.',反骚-#反其辞  
#
#
而雄解之  
这时扬雄对政局不满  
也合理 逐贫赋  
家素贫 人希至其门  
爱 这暮年穷愁之际扬雄可能有道家思想  
却没有注意到扬雄曾明 作于成帝阳朔  
卷四引  
居于蜀中  
伯姬曜名焚厥身兮  
出仕后还能积极参与政治  
断迹属娄何足称兮 辟斯数 有讽谏意义的甘泉赋等作品 未仕前  
我异于此 太玄  
我异 主导方面不应是道家思想 虽然他曾跟从严君平游  
说屈原 学严氏信奉老子 但二者的思想差异也很明显  
仕京师显名  
#
,
)
G*+F@  
)+**!E#EB!E##  
#
正为屈子翻愁结耳%(  
-(  
%
近代学者从不同角度继续深入讨论  
多问题 但是如果结合相关作品综合考虑  
法仍须商榷兹略举二例 其一许多学者认同  
常引用李贽的观点  
#
澄清了许 想基础是道家  
有些看 政时期那时  
#
%
,
-
已到了王莽执  
)
+**!E@E  
%
#
#
#
'
#
耆酒  
#
(
%
#
%
#
'
#
%
(
#
#
然而#',反离骚  
-
!
)G  
$
)
@*))!  
确地表示自己与屈原不同%,古文苑  
-
,
太玄 )+  
"
#
时扬雄!*岁多一点  
#
(
%
-
.'屈子慕清  
#
葬鱼腹兮  
饿首山兮  
智若渊兮  
%
#
%
#
他还未仕  
+
#
创作了具  
他思想的  
孤竹二子  
#
%
#
%
,
-
%
#
)
E*#*+  
#
%
#
,
-
%(  
'
%
于此(#就是说与屈原不同%,法言  
8
吾子  
-
#
%
.
)
#*E"  
)+**!*E#  
'
如玉如莹  
#
爰变丹青  
%
如其智  
4
如其智4( 卫仲 雄求名  
#
'
(
+
严氏求自适#'可见  
收稿日期!)**FD++D+)  
赵乖勋!+F#@$"#  
作者简介  
!
#
陕西宝鸡人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E"  
而不可得诎也  
(
%
扬雄仕后积极参与政治  
汉书 成帝纪对成帝的评 九  
赵氏乱内外家擅朝  
王氏始执国命 平短祚  
%
他 能  
'
毅然敢行  
#
豨毅其牙  
(
是好事  
#
因此说  
'
(%,  
-
又云.'  
出仕于成帝时期  
#
班固  
,
8
-
#
发以张弧%,  
-
.
豨毅其牙  
如豕毅其牙  
应该  
如果认为君子任何时候都要  
显然不对 我们只能认为  
#
吏所猎  
价是.'湛于酒色  
#
#
#
言之可为于 也%(司马光注.'小人极毅以取祸  
莽遂篡 自招射猎而已%( 似乎君子应守正  
#
#
适足  
)
+!*#!B#G  
%
建始以来  
盖其威福所由来者渐矣4( 成帝时  
#
#
&
#
#
'
(+  
)
+**!!*  
始专权  
#
#
外戚开 而  
还有可能扭转局势  
(#而小人不能这样  
对于成帝的缺点他多 有的情况下可以 毅  
(#有的条件下不能 (%由此  
以谏.'子犹瓶也  
酒赋 可见扬雄很重视行为的方法同一种方法应随条件  
酒醪不 而变化%,太玄 %  
大部分内容讨论做事的方法  
扬雄也认为目的不正确必得祸%,太玄  
'
小人极毅  
(
只招祸  
%
#
但势力尚未十分强大  
#
%
'
#
%
#
扬雄也频频从事政治活动  
%
#
'
'
次讽谏  
观瓶之居  
藏水满怀  
瓽所轠  
%
成帝好酒  
#
扬雄作  
%
,
-
%
#
.
#
居井之湄  
处高临深  
#
动常近危  
%
-
#
%
不得左右  
#
牵于缠徽 一旦击碍  
%
#
++*卷七百五十八#!!#E  
如果 徯  
当然  
#
8
)
#
身投黄泉  
#
骨肉为泥%(  
-
.'初一  
#
冥贼徯天  
#
%,  
-
.
冥贼之徯  
必受其  
狂冲于冥  
狂冲于冥天未  
狂荡冲击于冥  
天未  
#
他思想的主导方面是道家  
#
不会用这样尖刻的语言 无吉也%(司马光注.'小人包藏祸贼之心  
#
)
+!*G+  
劝说皇帝%,太平御览  
-
卷三百八十六引他在成帝时 殃%(  
,
-
也有类似的思想.'初一  
#
#
作的  
结果是悲剧  
,
蜀王本纪-#记载了蜀王沉溺于女色的传说  
#
其 其志  
#
虽欲梢摇  
#
天不之兹%,  
-
.
#
#
不能说与现实无关  
%
他的  
,
羽猎赋  
-
大胆 昧之中  
-
等 与也%(司马光注.'小人有不善之心  
#
辞赋直接针对皇帝的错误进行讽谏%,河东赋  
#
翕敛其志  
#
未形于外(#'虽欲纵释其志  
#
)
+**!E!E  
)+!*+))  
告诫成帝.'临川羡鱼  
#
不如归而结网%( 他上 之与  
#
不得滋长也  
(
%'小人有不善之心(#'  
,
甘泉赋-#劝皇帝不要过分奢侈  
%
抓住一切机会讽 未之与(#目的不正确  
#
就没有好结果  
扬雄把行为目的和方法清楚地分开  
人的思想 确的条件下探索恰当的方法  
反离骚 他用这种观点来评价屈原  
是他晚年之作但其中的思想不是一蹴  
青年时就有这种思想的萌芽  
扬雄不满意屈原的行为方法  
扬雄对屈原并不满意认为他方法不够恰当  
首先屈原绝对不从俗不够正确  
离骚 非世俗之所服  
%
谏皇帝  
#
这与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不大一致  
应进一步商榷  
扬雄青年时期作  
道家思想为主导 如果真是这样  
平一样不出仕或者像晚年那样很少参与政治  
#
认为这  
#
在目的正  
时他的思想以道家为主  
#
%
#
#
拓展了个体自由发展  
一般逐渐变化  
#
,
反离骚-#也不会以 的空间  
%
,
-
#
%
%
#
他很可能和严君 当然#,太玄  
-
#
#
%
可 而就的  
!
#
%
#
我们有必要重新分析  
,
反离骚-%  
一 屈原和扬雄观察事物的不同  
#
%
!
把屈原和扬雄的言行比较一下  
%
#
我们会发现两  
#
#
%
人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不同  
屈原看重行为目的  
#
,
-
.'謇吾法夫前修兮  
#
%
)
+)*+!  
为自己对楚王很忠诚  
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指苍天以为正  
%
,
离骚  
-
#
他说#'指九天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  
#
愿依彭咸之遗则%(  
,
离骚  
此时屈原还未充分认识到不肯从俗的缺  
涉江云  
.'吾不能  
)+)*+!+  
-
)
+)*F  
#
(
+
,
九章  
8
惜诵  
-
作于前期  
#
)
+)*+)*  
中说#'所作忠而言之兮  
#
(
#'思 陷  
#
到了后期就不同了%,九章  
固将愁苦而终穷%( 如果不从  
愁苦而终穷(%多次受挫之后  
他常以目的纯 了%,九章 .'欲变节而从俗兮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 而屈志  
+)*+)  
8
-
)
+)*+)!  
君其莫我忠兮  
自己行为目的很善  
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
忽忘身之贱贫  
(
%
他反复陈述 变心以从俗兮  
#
%
似乎只要楚王能理解这一点  
别人不理解时  
#
#
只能  
'
#
情况又变  
思美人云 媿易初  
独历年而离悯兮 我  
#羌冯心犹未化%(  
欲变节而从俗兮(#可以看到屈原也有犹豫和  
%
#
8
-
#
)
+)*+G"  
正来安慰自己%,离骚  
-
%
)
之端直兮  
#
长顑颔亦何伤0(  
,
九章  
8
涉江  
-
.'苟余心 们从  
'
)
+)*+!*  
#
虽僻远之何伤0(  
'
余将董道而不豫 彷徨  
#
其中蕴含着不少不幸  
%
)
+)*+!+  
#
固将重昏而终身4( 在屈原看来  
#
行为目的  
绝对不从俗给屈原带来一系列不幸  
#
把他推向  
+**!E+E  
之路的重要原  
)
是否善很重要  
和屈原不同  
一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  
毅于心腹  
%
孤困之地  
#
是他最终走上湛身  
屈原曾说  
'
行不群以巅越兮(#认识到失败  
的一个原因是孤立无援也体会到自己  
+ '  
'
(
#
扬雄很重视行为的方法  
#
认为把同 因之一  
%
#
其结果不同%,太玄  
8
-
事君而不贰  
愿陈志而无  
%
可是他没有认识到绝对不从俗是  
)
+)*+)!  
.'次二  
#
#
%,  
-
.
毅于心腹  
#
内坚刚 兮迷不知宠之门  
#
(
#
甚至到了  
'
)
+!*#)  
)+)*+)G  
%(司马光注.'君子守正坚刚不可夺也%( 君子 路  
(
的地步  
+))  
赵乖勋  
!
再论扬雄  
,
反离骚  
-
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九章 抽思  
#
却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发展  
%
言语而无要实(#'不可信用(#失去了支持者%  
,
8
-
橘颂  
.'望三五以为像兮  
岂不可喜兮0(  
.'忧心不遂  
+)*+G+  
#
指彭咸以为  
鉴于此 反离骚 抨  
-中十分遗憾地说.'  
)+**!E)+  
雄鸩以作媒兮  
原总是找不到恰当的同盟者  
失去盟友 这不是偶然情况  
#
扬雄在  
#
何百离而曾不壹耦4( 为什么屈  
0
其原因是对别人要求  
,
)
+)*+!@  
)+)*+EG  
%(  
,
-
.'独立不迁  
#
这种追求使屈原更加孤立%,抽思  
-
#
)
斯言谁告兮%(  
,
思美人  
-
.'惜吾不及古之人 过高  
#
%
%
'
滋兰九畹(#  
)
+)*+G@  
)+)*+*  
#
吾谁与玩此芳草0( 在这孤立困境中  
#
屈原  
得罪过 绝其亦何伤兮  
荪详聋 秽(#他要求每个人都像自己那样品德高尚  
曰君 人得失 求简狄不成又求二姚 他又认为  
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似乎只有理强而媒  
才能成功 这些都是很高的要求当时难  
故支持者甚少 他的要求一般难以达到  
一步步 此扬雄在反离骚  
将折衷虖重华 舒中情之烦或兮  
又重之以修 与%( 舜也感到这样的条件可望而不可及  
担心事业不成功%,离 赞许  
也许朱熹看到这一点  
'
又树蕙之百亩  
(
#
'
(&'  
(的态度是.'虽萎  
)
+)*++  
动而见尤%,惜往日  
-
.'愿陈情以白行兮  
.'兹历情以陈辞兮  
#
#
哀众芳之芜秽%( 他只哀其  
'
)
+)*+E)  
之不意%(  
,
哀郢  
-
#
#
不顾个  
)
+)*+!@  
而不闻%( 这时才感到  
'
终危独以离异兮  
#
%
#
%
'
理弱而  
)
+)*+)G  
)+)*!G  
可思而不可恃  
知死不可让兮  
溘死而流亡兮  
可以看出由于绝对不从俗  
走向  
(
#
最终走向绝境%,怀沙  
-
.
#
(
%
)
+)*+G#  
'
#
愿勿爱兮%(  
,
惜往日  
-
.'宁 巧#'求女  
(
%
#
)
+)*+E!  
#
恐祸殃之有再%( 从屈原的言行 以实现  
#
%
#
#
#
屈原陷入困境  
#
,
-
中惋惜地说.'驰江潭之泛滥兮#  
'
湛身(%  
%
#
恐重华之不累  
故不  
才说.'夫屈原之忠  
(#大概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
+**!E+F  
屈原自豪的是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
)
+)*G  
(
#
他希望流芳百世  
.'老冉冉其将至兮  
#
%
#
#
)
+)*+)  
)+*)G!  
-
#
恐修名之不立%( 又 而过者也%( 所谓  
'
)
+)*#  
.'汩余若将不及兮  
牺牲了内美事业也无望  
#
恐年岁之不吾与%(  
'
湛 吧 屈原式的决绝清洁人格在汉代  
)+G*+!!  
反离骚 已被现实证明不具备操作的践履性 这种观  
( #  
婓婓迟迟而周 点不能说没有道理  
%
冯小禄先生说  
'
&
(
#
%
因此扬雄在  
,
-
中极其沉痛地说.'昔仲尼之去鲁兮  
#
%
)
+**!E)+  
#
终回复于旧都兮  
屈原湛身而伤心  
由于绝对不从俗  
求别人从而失去了同盟  
细节可以看到这一点 屈原想求  
鸩告余以不好  
#
何必湘渊与涛濑4( 他为  
,
太玄 守 初  
-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闭朋牖 测曰闭朋牖 司  
守元有%, - . #善持有也%(  
屈原用难以企及的标准来要 马光注.'能闭外类之诱  
中一个 即人要排除外界影响 屈原不从俗  
守中以和  
8
'
(
%
#
#
)
+!*++F  
#
#守其始有之性者也%(  
排除外界影响  
% # #  
要侯贞  
#
%
,
离骚-'求女  
(
%
'
有娀之佚女(#要 是正确的%,  
-
又云.'次五 %  
#
#
找合适的媒人#'吾令鸩为媒兮  
#
%
,
-
.
守中以和  
#
侯之素也%(司马光注.'守中和之  
)
+)*!!  
鸠之鸣逝兮  
#
余犹恶其佻巧  
(
%
王逸注.'我使鸩 道以要约诸侯  
#
诸侯之所取正而归向也%(就是说  
#
鸟为媒以求简狄  
#
#
其性谗贼  
#
不可信用  
其性轻佻巧利  
#
还诈告我言  
'
守其始有之性(#也要  
'
守中和之道(%屈原不从俗#  
不好也%('又使雄鸠衔命而往  
#
#
多语 也要中和  
#
不能过度 如果过度就变成另一种情  
复不可信用也%( 这让人感到屈原 况%, #圭璧麈%, - .  
车案轫 测曰车案  
性谗贼(#而雄鸩的确愿意协 轫不接邻也%(司马光注.'执守失贞# #  
不接邻国车  
%
#
)
+)*!!  
言而无要实  
苛求于人即使鸩鸟  
是好事他却嫌其  
'多语言而无要实(%雄鸠为媒 轮按轫以靡行#圭璧生麈而不用(#'自守太过者  
)+!*+)*  
并无结果就断定其 自守过度就  
'不可信用(#似乎别人总不如 也( % '失贞(#无益%  
再看事情的发展.'心犹豫而狐疑兮  
屈原没有采用  
#
-
.'次六  
#
.
'
#
#
#
#
%
#
欲自适而  
其次  
以退为进  
以求更快地进取  
法言  
士必待介也%('己既得贤智之士若凤皇 海则由诸%(  
法言  
屈 道也%(  
'
以退为进  
赤卉方锐  
#
'
以退为进  
#*E+)  
就是在目标不变的前提下适当  
扬雄强调以退为进不能  
问道  
五百  
(
的策略  
%
)
不可  
%
凤凰既受诒兮  
#
恐高辛之先我%(王逸注.'  
'
(
令鸩为媒  
多言无实  
女当须媒  
#
其心谗贼  
#
以善为恶  
+
又使雄鸠衔命而往  
#
退缩  
#
%
'
(
%
故中心狐疑犹豫  
#
意欲自往  
#
礼又不可  
#
改变既定目标  
%
,
8
-
.'川虽曲而通诸  
)
#*++*  
#
#
,
8
-
又云.'诎身  
#
将以信  
)
+)*!!B!G  
)#*)GF  
受礼遗将行  
#
恐帝喾已先我得娀简狄也%(  
得贤智之士若凤皇(#而现实中没有这样的贤  
纵 自己的力量弱小就要适当退却%,太玄  
原要  
雄鸠愿往  
观全过程归根结底  
'
(
有两大优点  
%
首先可以积蓄力量  
%
+
#
又嫌其有缺点  
#
结果  
'
求女  
(
失败  
%
8
-
云 初  
.'  
#
#
失败的原因是屈原嫌雄鸠  
'
多 一  
#
#
利进以退%,  
-
.
赤卉方锐  
#
退以动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司马光注.'萌牙之生  
#
必先勾屈  
#
如君子退让而 发展趋势  
#
防患于未然  
%
扬雄认为  
的重要内容之一%' (  
先知(.'晓天下之瞶瞶  
#
能预见事物发展  
的作用在于能使  
莹天下之晦晦者其唯玄  
- .'先甲一日易#  
法言 先知云 后甲一日  
# %  
一旬之始也已有之初也 先一日  
后一日已形也 夫求福于未兆之前易  
法言 寡见  
)
+!*!F  
身益进也%( 草木初生时先屈其芽  
效果不佳.'独守 人  
)+!*+@E  
#
自己力量小 趋势是  
'
(
时就要适当退让  
逝逝  
人助  
到众多支持者  
%
如果勉强进取  
#
'
#
#
)
+E*!)  
#
利小不利大%( 郑万耕注.'一人独进  
#
不求 乎4(  
,
8
)
+E*!G  
#
小事尚可  
#
事大则危%(  
屈原知进不知退  
'
以退为进  
扬雄在  
(
可以得 难%(  
.'甲者  
#
#
%
#
,
反离骚  
-
未兆也  
+
#
%
#
-
.'用智于未  
)#*)!F  
不亦晚乎0( 屈原不知  
)
#*)@E  
中很遗憾地说.'知众嫭之嫉妒兮  
扬蛾眉(#就有适当退却之意  
就可能保全其身.'亡春风之被离兮  
#
何必扬累之蛾 祸于已形之后难%(  
,
8
0(  
'
%
如果屈原能 奔沈  
%
大寒而后索衣裘  
扬雄在反离骚  
兰之唼侫兮  
#吾累忽焉不蚤睹0(  
扬雄探索的众多方法  
#
#
进退自如  
#
#
孰焉 预见事物发展趋势  
#
,
-
中痛惜地问  
.
)
+**!E+@  
)+**!E+"  
知龙之所处0(  
'
以退为进  
(
可以寻找恰当的进  
可能会找到进取  
自我西北  
+E*+F"  
'
灵修既信椒  
&
取机会  
%
退却以待对立势力变衰  
#
为个体的自由发展提供  
但是这种探索仍有局限性 因此扬  
问明  
-
的有利时机%,太玄  
8
-
.'求我不得  
#
%
更大的可能性  
#
%
)
,
-
.
求我不得  
#
安可久也%( 郑万耕注.' 雄多次强调人在  
'
(
面前无能为力%,法言  
非人为也 问  
#
人为不为命%(,  
太玄 玄攡云 时  
, 8 - .'  
修身提出对待  
乐天则不勤知命则  
8
指阳气(#'西北方  
#
阴气极盛  
#
阳气极衰  
阴极阳生阴气开始走向衰 明  
也包含着否定因 与不时者  
促进事物向对立面发展  
锐其锐  
#
阳气不再发 云.'命者  
#
天之命也  
#
)
#*+@F  
生作用(#'然盛极而衰  
#
#
-
又云.'命不可避也%(  
)
+E*+FF  
)+!*+@#  
(
%
即使对立势力很强盛  
#
#
命也%(  
,
法言  
8
-
' (  
#
可以利用否定因素  
.'次八  
#
%
的正确态度应是.'乐天知命  
%
#
)
#*@@  
,
-
#
锐其锐  
#
救其败%,  
-
.
#
恐 不忧%(  
,
反离骚  
(
-
中扬雄说.'夫圣哲之  
!
"
)
+**!E)+  
转作殃也%(司马光注.'君子见得而思义  
#
瞻前而顾 兮  
#
固时命之所有  
+'遇不遇命也  
#
何必湛身  
)
+)*!G  
)+**!E+E  
#
虽锐其锐  
扬雄告诉人们要防止事物发展到对立面  
们可以促使对立势力  
#
而常救其败失  
#
故免于殃咎也%(  
4( 如果屈原认清这一点  
#
也不会  
朱熹认为反离骚  
令屈原疑惑的是自己  
反离骚 扬雄作出了答案  
此后扬雄不断探索力图解决  
以 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在专制统治不断加  
中很惋惜地 强的情况下个体如何自由发展 如果说反离骚  
那么太玄是其基本完成  
扬雄赞扬屈原的行为目的  
从行为目的来看扬雄热情赞扬屈原  
敬佩屈原的爱国热情  
奚不信 书 匈奴传载其  
但依恋汉室之情毕现  
'
湛身(%  
%
相反  
#
从行为的方法来看  
有一定的道理  
#
,
-
就是反  
'
锐其锐(#尽快达到极盛  
揭示了由盛转败的规律.'上九  
%
屈原  
祸降 以遇罚  
#
%
'
忠何罪  
)
+)*+)!  
,
-
#
极盛不救  
#
(
#
,
-
#
.
)
+!*@*  
自天%,  
-
.
极盛不救  
正是进取的有利时机  
的策略所以扬雄在反离骚  
#
天道反也%( 对立势力 原做事方法不恰当  
%
#
#
由盛转衰  
#
%
屈原没有应用  
'
.
退为进  
(
#
,
-
#
%
,
-
)
+**!E+@  
.'芳酷烈而莫闻兮  
#
不如襞而幽之离房%( 是这种探索的开始  
#
,
-
%
认为屈原不该只表现自己的  
屈原羡慕傅说却没有认识到傅说能  
傅说抱道怀德而遭遇刑罚  
因此扬雄在反离骚  
'
(#也要适当退让  
%
!
#
'
以退为进(.  
#
%
扬雄很  
)
+)*!@  
'
#
#
操筑作于傅岩%(  
#
因为他自己也依恋汉室%,  
,
-
中说.'累既攀傅说兮  
#
8
-
,上书谏勿许单于朝-#虽作于晚  
)
+**!E)*  
而遂行0(  
#
.
态度诚恳  
#
防患于未然  
官箴-)E  
%
再次  
#
屈原不识  
又分为时势和时机两方面  
顷襄王都昏庸无能 此时  
'
(%  
,
赵充国颂-!  
,
文选-"&,州箴-+)篇和  
,
'
(
%
从时势来看  
屈原应该隐退  
问明  
时往则 宜相  
时潜则潜既 因为  
#
%
-
!
俱载  
,
古文苑-"都渗透着这种感情  
%
哀帝时西汉王  
扬雄仍然趁皇帝问灾异的机会陈  
强毅多权谋宜将不  
楚怀王  
&
%
#
朝已经岌岌可危  
#
#
扬雄多次陈述了乱世隐退的思想%,法言  
8
述自己的用人建议.'朱博为人  
#
#
)
#*+FG  
)+**G)F  
.'治则见  
#
乱则隐%( 又云.'时来则来  
#
#
恐有凶恶极疾之怒%( 这是正确的建议  
#
)
#*)*@  
)+**!!FF  
%(  
,
法言  
8
问神  
-
.'时飞则飞  
#
#
'
博本武吏  
#
不更文法  
(
%
他用连珠表现自  
卷五十七引扬雄连珠  
忠臣荐善不废格之所  
)
#*+G+  
飞且潜%( 屈原也感到  
'
阴阳易位  
#
时不当 己的忧国之情%,艺文类聚  
君子得时则大 云.'明君取士  
-
,
-
)
+)*+!)  
(
#
却不愿退隐  
(
%
扬雄则认为  
#
'
#
贵拔众所遗  
是以岩穴无隐  
卷四六八引扬雄  
+
#
)
+**!E+E  
)+#*+*!#  
行不得时则龙蛇  
而不敢下  
(
#
'
枳棘之榛榛兮  
#
从时机来看屈原不能预见事物 览  
(
'
擬 排  
%
#
而侧陋章显也%(  
,
太平御  
)
+**!E+"  
%
-
,
连珠  
-
.'吏不苟暴  
#
役赋不  
+)G  
赵乖勋  
!
再论扬雄  
,
反离骚  
-
)++*)+E!  
#民之乐也%( 看到琴也  
#
财力不伤  
#
安土乐业  
联想到治国之道.'舜弹五弦之琴而天下治  
#
尧加二  
纵观扬雄一生  
#
他在政治上没有多少突出贡献  
在不改变行为目的的前提下他  
太玄中  
- #  
实际上是一部  
拓宽了个体自由发展的空间 扬雄坚  
目的正确个体自由 这些表现在太玄赋  
怀忠贞以矫俗 不拘挛  
%
)
++*G)+  
弦以合君臣之恩也%( 徐复观先生说.',太玄  
-
其思想却颇有特色  
.
#
)
F*!!!  
中依然反映出他对当时政治问题的批评  
(
+',法 积极探索个体自由发展的具体途径  
F*!!#  
这些都体 他系统地讨论了行为的方法%,太玄  
%
,
)
现其依恋汉室之情  
-
中有的话  
#
是反映当时现实的  
因而他推崇具有爱国思想的屈 方法论专著  
(
%
-
#
#
%
%
持两点  
#
.
#
%
,
-
)
E*#**  
扬雄推崇具有顽强意志的人  
#他赞颂孟子.'勇于义而果于德  
%
,
法言  
不以贫富  
8
渊骞  
贵贱  
-
'
(
#
又 荡然肆志  
他认为君子应该  
'
旁明厥思(#'旁通厥  
)#*)+)  
他认为玄可  
#'应万变而不失其正( % ' (  
知明知晦(#'无所系輆  
'
#
)
E*#*+  
#
&
&
(
%
)
#*G+F  
)#*)++  
死生动其心  
#
于勇也  
#
其庶乎4( 他推崇具有这种 德  
(
)
+!*+@#  
精神的张骞  
不屈王命虽古之肤使  
问明  
他赞扬具有这种精神的严君平.'久幽而不 到了这一点  
&
苏武.'张骞  
&
苏武之奉使也  
#
执节没身  
#
贵之处在于能  
自在 这些正是扬雄思想闪光之处  
许结先生认为法言中的人物评品衬  
和何以加诸0( 屈原为理想不断奋 托出作者蕴蓄于心灵奥区的个性意识的觉  
'
(
#
自由  
许多学者也看  
)
#*G@)  
#
#
其犹劣诸4(  
,
法言  
8
%
%
-
#
.
,
-
'
)
#*)**  
改其操  
#
虽随  
&
)
+@*+"!  
#
扬雄当然敬仰  
%
因此郭建勋先生只分析  
,
反离 醒 王玫先生说扬雄是汉代文人中保持较多  
)+F*+F  
反离 个人自由意识和独立个性者之一 郭建勋先生  
( +  
而且对这位伟大诗人作出了高 确认反离骚寄寓着扬雄对自由选择独立人格的  
不再赘述 某种模糊的向往 这些论述值得重视  
(
+
'
-
中与屈原关系密切的语汇就发现.'扬雄的  
,
-
不仅肯定了屈原  
#
,
-
'
&
)
+"*FE  
)+"*F@  
度的评价%( 这方面的论述较多  
#
%
(
%
#
%
参考文献  
!
)
+*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F"F'  
)*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F"@'  
!*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FE@'  
G*李贽焚书 续焚书)M*'北京  
E*古文苑)N*6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F@"'  
"*卫仲璠',扬子法言  
@*李大明汉楚辞学史)M*'北京  
F*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  
'
)
'
)
'
.
)
'
.中华书局#+F"E'  
'
册台北  
.
台湾商务印书馆#+F@#'  
!
)
)
'
.
)
-论屈原章析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F@E#!)"'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G'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
.
)
+**班固  
++*李昉  
+)*洪兴祖  
+!*司马光  
+G*冯小禄  
+E*郑万耕  
+#*欧阳询  
+"*郭建勋  
+@*许结论扬雄与东汉文学思潮),*'中国社会科学#+F@@#!+"'  
+F*王玫  
'
汉书)M*'北京  
太平御览)M*'北京  
楚辞补注)M*'北京  
太玄集注)M*'北京  
.
中华书局#+F#)'  
中华书局#+F#*'  
中华书局#+F@!'  
中华书局#+FF@'  
的范式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
.
)
'
.
)
'
.
)
'
从模拟论扬雄  
,
反骚  
-
)
'
太玄校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F@F'  
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FFF'  
.
)
'
)
'
扬雄及其  
'
,
反离骚  
-之再认识),*'求索#+F@F#!G"'  
)
)
'
论扬雄),*'中国典籍与文化#)**+#!)"'  
!
责任编辑"唐 普#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