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896?9.#)*+*  
)
*+* ++  
,%-./0&%12345-0/(%.60&7/389.:3;<!2%430&2439/49:=>3;3%/"  
新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师的观念重构  
!
郑 鸿 颖  
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  
# #成都#+*+*+"  
英国剑桥QA!FUa+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
摘要  
!
教师教学观念的研究是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教学观念的转变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英语新课程标准  
学生观教师观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 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出发教师观念的建构需要整合社会  
同行以及学生的力量加强对话与合作交流与互动促进新课程观念的内化实现英语教师的观念重构  
关键词  
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英语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社会建构  
"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
推进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语言观语言教学观  
#
家庭学校  
!
!
"
2
要求教师从课程观  
#
#
#
"
!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Y!+F^!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DE!+E$)*+*%*#D**"+D*E  
!
!
!
"
#
!
!
以下简称新课程改革  
的核 念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决策和教学行为  
同时也影  
教师教学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 是一种相对于宏观教育观念而言的微观观念对教  
以下简称英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条 师的教学行为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 在对教师教学  
而实践这些理念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 观念的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界定教师的教学  
因此如何使教师主动建构与新课程改革 观念 由于观念这一概念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  
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成为了实施新课程改革 和哲学等众多领域的普遍使用  
因此很难对其有统  
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教师教学观念的内涵出发通 一的界定  
尽管如此在教育学领域对教师观念的  
过解读英语新课程理念指明教师观念重构的方向 一系列研究得出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为教师教学  
提出英语教师教学观念 观念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假设  
首先教师教学观念是主体性的个人化的认  
这一特点从本质上区分了观念与知识 和知识  
不同对特定教师而言观念是一种真理性的存在  
#
也就是说尽管某些观念的真实性并  
但是却被个人看作是真理 因此知识  
其中包括对教 是观念形成的基础观念是对知识个性化的概括和  
所教学生特点以 理解 其次教师的观念具有内隐性 研究表明  
教师教学观 多观念都是人们意识不到的 根据认知理论贝克  
)
+*)  
)G*  
心理念是为了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课程改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的转变  
%
作为新 响教师对新信息和新经验的理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最后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  
#
%
重构的途径  
#
旨在为重新建构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  
#
&
的教师教学观念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
#
%
一 教师教学观念的内涵  
#
#
!
教师教学观念研究是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 具有情感性  
教师教学观念是指教师从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 不一定存在  
%
#
%
#
%
#
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  
#
#
学学科特点  
&
教学方法  
&
教师作用  
&
%
#
%
#
)
!*  
及教师专业发展所持的主体性认识  
%
%
#
收稿日期!)**FD+*D))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课程研究中心外语课程研究中心基础教育外语课程研究项目  
%
'
课程改革与  
英语教师的观念重构(!编号.Rd`Q)*+*++"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
郑鸿颖!+F"E$"#四川绵阳人  
#
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博士生  
#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  
教育和教师教育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C'b'A94S"认为  
#
个人的问题大多来源于从错误的 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前提和假设出发而对事实作出的某种歪曲观念和 它改变了以语言知识为教学内容的设置  
事实之所以矛盾是因为个体不顾事实和彼此间的 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  
逻辑关系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从根本上体现了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把学习策  
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些观念所以无法主动采取 略作为课程内容是从教法 学法的转变有利  
措施防止曲解的发生 把情感态度作为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促进 课程内容 既强调学生的智力  
内隐的教学观念外显从而使教师能够反思教学中 发展又强调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把文化意  
矛盾的观念 改进教学行为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 识作为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体现  
与此相对人们还拥有外显的观念这种观念 了外语教学的人文性 再次  
往往易受外界影响但与内隐观念发生冲突时人们 准明确指出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的行为往往受内隐观念的影响 因此在分析教师观 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念时应重视两种观念的并存和矛盾 最后教师的 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  
观念具有持久性 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教学观念的 与参与 英语教师要从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转向建  
其中包括教师的个人经 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互动合作学习共同  
从课程评价来看英语新课程改革改变  
%
其次  
#
从课程内容来看  
#
#
#
将知识和  
#
&
&
)
"*!  
#
%
由于观念的内隐 合  
#
%
#
#
#
/
1
因此弗里曼!U'Z.9960/"指 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强调学生的全人发展  
# #  
/
1
#
%
#
#
#
%
#
#
#
)
@*  
%
#
#
%
#
从课程实施来看#,  
#
#
-
#
#
防止过  
%
&
&
#
倡导  
#
%
#
&
#
#
%
#
%
形成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
#
#
#
)
F*  
&
教学实践个性教育理论和阅读等等 卡明 发展 最后  
!C'Q-663/:"指出观念的形成来自于教师个体 了过度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以测试为唯一评级方式  
J
)+**  
% #  
倡导以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发展为  
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重视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  
&
&
%
%
#
#
的生活经历和与社会的互动  
在众多影响因素 的传统课程评价  
也就是说 目标的评价理念  
评价方式多样化  
继而 调统一评价和教学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  
甚至 机结合  
或者即使改变 语言观是教师对语言的本质及学习语言的意义  
个体也很少寻求策略去 的理解与认识 体现了  
改变或放弃那些不正确的观念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语言学习的意义而言  
二 新课程标准老师教学观念的解读  
标准体现了促进学习者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全日制义务 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
教师早期形成的信息具有首因效应  
#
#
#
&
&
#
当早期形成的观念与以后的观念产生矛盾和冲突 内容综合化  
早期的经验极大地影响了个体最终的判断  
形成不易改变的观念 因此观念具有持久性  
当观念不再是对现实正确的表征时  
是很有必要和具有逻辑时  
&
&
#
#
#
#
%
#
%
#
#
%就语言的本质而言#,标准-  
+
%
#
,
-
#
!
)
++*  
英语新课程改革以)**+年颁布的  
,
%
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  
语言学习和任何其他学科的学  
这些新的理 习一样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够用两种甚至  
念为教师观念的转变提供了方向和标准 更多种语言思维本身就体现了思维能力的进步 因  
课程观是指教师对课程功能内容 评价 此学习外语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
等多方面的认识和观念它与课程体系对立统一而 也能够促进学生认知能力良好性格品格意志的  
本次英语新课程改革正是对课程体系在上述方面进 发展促进学习者人文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学习者  
行的大的变革因此教师的课程观念也应发生相应 的全面发展  
的变化以适应课程体系的变化 同时由于课程观 语言教学观和语言观紧密相联如果认为语言  
决定教学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转变教师的课程 是一种习惯那么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养  
观是实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 首先从课程 成习惯的过程就会采用重复模仿等操练的教学手  
功能理念来看它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 段 如果认为语言是一个知识体系那么教师在教  
和升学取向的狭隘的课程观改变了课程过于重视 学中就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围绕语言知识语法规  
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 则展开教学 在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语言观  
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 的指导下英语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观念上从重视语  
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基础提出了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新理念  
语言观语言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  
!
实验稿"-!以下简称  
,
标准-"为 过多强调语言的工具性  
#
#
#
.
课程观  
&
语言学习的人文性  
%
&
&
&
%
#
%
%
&
&
实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郑鸿颖 新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师的观念重构  
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强调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  
强调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形成和培养交际能力  
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  
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利用多种教学活动尽量创造真实的交际环境  
一教学途径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为目的的教学观的重要转变  
社会性以及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学习的新理念  
学生观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看法  
学生观包括教师对学生特点以及与学生之间关系的 和社会变化的中介者  
认识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特点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的生成和发展 动的课堂模式和学生共同探讨  
因此教师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认识学生发展 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  
的规律并遵循规律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是可塑性 握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主动建构  
很强的个体同时也潜藏巨大的潜力因此在教学中 自己的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最终成为  
教师应该以积极的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有独立意志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因此 在以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新课程改革的核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而是要使自己 心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程观念的变革需要教师观  
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 其次教师对师生关系的 念上的五个改变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  
认识也是新课程理念中的重要内容 如果教师认为 识和技能的结合改变对语言工具性的认识注重工  
学生仅仅是知识的容器师生关系就是一种教与学 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改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的任务关系那么这种学生观在某种程度上将影响 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的结合改变单向被动的师生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相应的教学方式 标准指出 关系加强良好的师生合作互动改变单一终结性评  
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 价方式加强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在教  
教师观念重构的途径  
学的每一决策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积极营造 英语新课程改革在教育价值取向以及课程观念  
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 教师要从情感上关心学生 层面的转变促进英语教师在课程观语言观语言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教师对学生在情感上 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等方面发生相应的深刻变  
的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在学习中获得 化从而用新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实践 从社会  
自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 建构主义来看外部信息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意义是  
中建构的新课程教师与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合作 由学习主体能动的建构的即学习主体在社会文化  
互动关系是教师是否拥有正确学生观的重要体现 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跟他人的交互作用  
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合作互动的师生关 建构自己的见解和知识推动这一意义建构进程的  
系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 是学习主体与社会文化变量的对话交互作用  
教师观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师角色的认识 在传 教师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与社会环境的交互  
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多重视单方面传授语言知识 教师通过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能动建构自己的教学  
然后对学生进行控制性的练习教师在教学中占主 思想使之内化并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导地位 教师的这种主导角色妨碍了师生间有效的 因此笔者从社会建构主义出发提出要适应新  
互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受到限制 在新课程理 课程改革的变革必须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合作互动  
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 式的教师观念重构模式 这一模式是指教师通过与  
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学生人格成长的促进者和帮助 社会诸变量如学校家庭学生专家同行等多个  
在教学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教师首先是教 渠道的对话合作和互动在这些合力的作用下  
#
学的组织者  
#
其次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再次是学生  
教师从单一的主导角色  
合作者等多种角色 根据  
教师在教学  
)
+)*  
#
%
学习的顾问  
%
也就是说  
引导者  
#
#
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 转向扮演组织者  
&
&
%
#
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过程  
#
费厄斯坦!['Z9-9.:;93/"的中介理论  
这 活动中使用多种方式加以 工  
' '  
中介(#使用恰当的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达到目的从而使  
#
#
#
%
&
以知识传授 具(!如语言  
"
)
+!*T8&3  
#
它强调了语言学习的 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意义上讲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就是帮助学生获得  
发展进步学会学习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文化情境  
这一过程强调作为中介者的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互  
交流和质疑帮助  
%
从这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行教师教学观念的重新建构  
一个专家引领同行合作和个人反思的机制  
机制良性运转的同时加强教师与其他社会环境因 法  
素的互动  
发展区理论  
平同伴的帮助下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  
教师在其观念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有更高能力的 生的了解  
专家和更有经验的同伴引领需要通过专家对教师 最后  
进行自上而下的垂直培训推行新的教育理念 化传统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这种模式不是单向传授性培训它强调发生在专家 化等价值取向的转变而教师观念的形成也同样无  
与教师之间的意义协商鼓励教师在某种程度上的 法脱离社会文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教师  
积极参与对照新的理念反思固有的观念在差异 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正如社会建构主义提出  
和冲突中进行意义协商发展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 而是分布于环  
其次教师一方面在专家培训中反思观念的冲突另 境与他者之中的 教师与社会家庭和  
一方面在与同行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对照 学校的交流互动也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新的教学理  
发现分析讨论找出冲突形成的原因在教学行为 念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观念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影响  
中的体现以及可能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哈葛利斯 的产物因此审视社会价值取向变化的过程也是反  
合作可以增强反思能力促 思自身实现观念转变的过程 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  
教师通过与同行的交流特 教师得到理解和支持为顺利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  
别是与有经验教师的交流 能够找到灵感和思 转变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 作为实施新课程与建构  
同行合作不仅限于对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的主体力量教师需要全方位的融入社会环  
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形成 通过校本研究家校合作整合社会家庭学校  
的合作交流中共同获得专业成长 在日常课 等各种力量加强沟通促进教师观念的重构  
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反思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  
实践的角度尝试体验新的观念从而促进观念的内 如前所述教师通过以往的生活学习和教学经  
由此观念中的冲突和差异通过教师在培训中 历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观念从而形成习惯性的  
能动发现在同行交流中合作反思在自身的教学行 教学行为这种思维和行为的惯性具有持久的稳定  
从而实现教师观念的重构 很难发生急剧的整体转型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将是一个逐渐变  
化的过程它需要教师能动的发现新课程观念与已  
因为知识是随着 有观念的冲突通过自身的主体性活动对已有的观  
没有对话 念进行反思并把个人置身于向他人开放的社会中  
通过与学生对话与同伴合作与社会家庭学校交  
观念强加给学生 流沟通从多元化的视角审视教学的复杂关系主动  
我们就剥夺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机会教育就 进行观念的重构使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
为此  
#
我们需要建立 失去了意义  
在这个 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  
从而阻碍教师教学观念的实施  
%
同时  
#
如果没有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学生就会排斥新的教学方  
如前所述新课  
和谐融  
教师通过与学生  
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动力加深对学  
从而根据学生需求组织教学  
新课程理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  
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  
&
#
#
#
#
#
%
#
%
根据维果茨基!]'2'$ %;:S "的最近 程倡导的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民主  
&
<
J
<
#
学习者的能力需要在教师或者更高水 洽的教育氛围  
%
在这样的氛围中  
#
)
+E*F*  
%
因此  
#
进行对话  
#
#
#
#
%
#
#
/
1
#
%
#
#
+
#
#
#
#
#
%
#
%
#'智能不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之中#  
)+G*+F"  
所以  
( % #  
#
#
&
&
#
#
#
#
%
#
!
C'Y0..9089:"指出  
#
#
%
J
)
+#*#*  
进改进  
%
研究表明  
+"*!)"  
同时  
#
#
#
#
%
)
%
#
#
#
'
学习共同体(#在与同行 境  
#
#
#
&
&
#
%
最后  
#
#
#
%
#
#
#
#
&
%
#
#
#
#
#
动中体验内化  
#
%
#
%
#
然而  
#
这只是教师自上而下单向的行为  
#
教师还 到  
#
应自下而上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  
通过学生的反馈改进自己的教学  
#
和学生进行对话  
#
#
%
#
对话的继续而被不停地生产出来的东西  
#
#
#
#
)
+G*)*)  
就没有交流  
#
没有交流  
#
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
#
#
&
&
也就是说  
#
如果教师把自身的理解  
&
#
#
#
#
#
%
参考文献  
!
)
+*陈琳  
#
王蔷  
程晓堂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Q0&>9.590>#,'b90459.:.?9&391:0/>S/%L&9>9)Q*66U'Q'A9.&3/9.e ['Q'Q0&199!=>:'"'$/-4911:1 "46</.01-/3  
#
!
实验稿"-解读)M*'北京  
.
)
'
!
实验稿")M*'北京.  
)
J
;
)
,=<2131>=8(9Ld%.S.M0463&&0/#+FF#'  
)
G*O00.9:#M'Z'b90459.: ?9&391:0/>9>-40;3%/0&.9:90.45.4&90.3/ - 069:: 4%/:;.-4;),*'?+@0+A1 "46</.01-/3  
K J I <  
"
;
"G  
!
郑鸿颖 新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师的观念重构  
?
+,+/*<2#+FF)#!!"'  
)
E*25-&60/']'2'b5%:9L5%-/>9.:;0/>.S/%L&9>9 .%L;53/;90453/),*'"46</.01-/3?+,+/*<2+*#+F@##!)"'  
J J J  
)
#*Q&0.S#Q'M'e O9;9.:%/#O']'b90459.:1;5%-5; .%49::9:)Q*66M'Q'R3;;.%4S!9>'"$/-4911:1 ?+,+/*<21-  
J I  
;
#
+/<20->8(9Ld%.S.M0463&&0/#+F@#'  
)
"*A94S#C'b'B1-0.0@+#2+*/ /-4.2+"71.01-/3&0,1*4+*,)M*'(9Ld%.S.b59(9LC69.340/]3?.0.#P/4'#+F"#'  
> C=  
<
)
@*Z.9960/#U'b%60S9;59;043;9T&343;.;90459.9>-40;3%/#969.3/ >3:4%-.:9#0/>4%/49;3%/:%1;90453/),*'#+/<20-  
I J J I J  
>
/
-4#+/<2+*"46</.01-#+FF+#!""'  
)
F*25089&:%/#['e2;9./#O'[9:90.45%/;90459.:19>0%340&;5%-5;:#->969/;:#>943:3%/:#0/>?95083%-.),*'?+@0+A  
I JJ J K J  
1
;"46</.01-/3?+,+/*<2#+F@+#!G"'  
)
+**Q-663/:#C'2;->9/;;90459.:14%/49;3%/:%14-..34-&-6.;%L0.>:0/-/>9.:;0/>3/ %1&0/-09;90459.>989&%69/;  
J I J J J I  
)
,*'#"DE#+F@F#!+"'  
)
++*程晓堂  
#
龚亚夫',英语课程标准  
-
的理论基础),*'课程  
8
教材  
8教法#)**E#!!"'  
'
)+)*李敏新课程与教师观念),*'教师教育研究#)**E#!)"'  
)+!*Z9-9.:;93/#['#[0/>#d'e Y%1160/#M''-,.*67+-./3"-*0<27+-..(-'-.+*@+-.01-)*1*/7 1*B1-0.0@+  
>
;
>
%
140;0</9030.=)M*'A0&;36%.9#MU.7/389.:3;<O0.;O.9::#+F@*'  
)
'
+G*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E*$ %;:S#]'2'%0-40-D1<0+. .#2+&+@+317+-.1 $02+*),<21310</3)*1<+,,+,)M*'Q06?.3>9#MC.Y0.80.>  
<J <  
= C ; >  
)
=
>
J
7
/389.:3;<O.9::#+F"@'  
)
+#*Y0..9089:#C'B2/-0- #+/<2+*,#B2/-0- #07+,.#+/<2+*,1!1*:/-4B63.6*+,0-.2+)1,.714+*-(+)M*']%/D  
J
> > > > >  
>
%/.Q0::9&&#+FF!'  
)
+"*周燕  
#
#
' '  
曹荣平王文峰 等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  
在教学和互动中成长)Q*66吴一安#  
N)1H"/*7#"9(&44*2&9&>G1;74>"#'G127#+/4&2/*7#  
;()*#"+:=,N1"2)14+.19*1;+037&/:=,  
7
"
"
VY=(NY%/JD<3/J  
!
Z04-&;%1=>-40;3%/#Q06?.3>97/389.:3;#QA!FUa#7`+  
< J <  
Z%.93J/]0/J-0J9:P/:;3;-;9#2345-0/(%.60&7/389.:3;<#Q59/J>-##+*+*+#Q53/0"  
0
3+/4"2/.[9:90.453/;%;90459.:"?9&391:969.J9:0:060K%.0.90%13/W-3.<3/;59139&>%19>-40D  
3%/'P/;594%/;9T;%1Q53/9:9/0;3%/0&4-..34-&-6.91%.6##2+F/.01-/3"->30,2B6**0<6367  
D./-4/*4,.03:9:/9L4%/49I;:3/;59I9.:I94;389:%14-..34-&-6#&0/J-0J9#&0/J-0J9;90453/J  
/>&90./3/J#:;->9/;:#0/>;90459.:#L5345/949::3;0;9:;90459.:;%.94%/:;.-4;;593.?9&391:0D  
%-;=Z]!=/J&3:50:01%.93J/&0/J-0J9";90453/J0/>&90./3/J'Z.%6:%430&4%/:;.-4;383:;I9.D  
I94;389#;59.94%/:;.-4;3%/%1=Z];90459.:"?9&391:>9I9/>:6-45%/9/50/43/J4%66-/340;3%/#  
/;9.04;3%/0/>4%%I9.0;3%/?9;L99/;90459.:0/>:%439;<#1063&<#:45%%&:#9TI9.;:#4%&&90J-9:  
/>:;->9/;:#L534540/1-.;59.I.%6%;9;593/;9./0&3:0;3%/%1;59/9L4%/49I;:0>8%40;9>3/;59  
Q-..34-&-62;0/>0.>:'  
1-674'+.=Z];90459.:"?9&391:0?%-;=Z]+#2+F/.01-/3"->30,2B6**0<6367D./-4/*4,+  
9L4-..34-&-6.91%.6+:%430&4%/:;.-4;3%/  
;
0
?
:
3
0
5
/
!
责任编辑"张思武#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