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896?9.#)*+*  
)
*+* ++  
,%-./0&%12345-0/(%.60&7/389.:3;<!2%430&2439/49:=>3;3%/"  
"
人性#!!!在尺度  
!
陶 青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
重庆沙坪坝G**"**"  
!
!
摘要  
!
大班到小班  
大班环境下囿于单一人性的认识  
象的破裂 与之不同的是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通过目的的  
!
根源于人的  
(
双重性  
人们往往或者只强调人的自然生命或者只强调人的价值生命  
以完整人性为根基 针对大班环境下人的残缺形象基于自身先天性优  
全面性和方式的 完整人 的形  
*
本质  
"
在本质上  
!
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存在的统一体  
"
然而  
!
!
!
!
!
!
导致人的自身形  
"
!
!
"
!
!
(
完人性*#内容的  
(
*
(
整体性*!立意寻回并重新构建起  
(
*
"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N#!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DE!+E$)*+*%*#D**#+D*#  
!
人性  
&
大班教育小班化教育  
&
!
!
!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关于人的形象  
'
#
如果这种 会中的真正的人 完整人 能够脱颖而  
#
那么就会出现一种稳定的社会 出成为人类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理想其深层的内  
结构和良好的生活秩序而我们时代恰恰缺乏一种 在根据还在于人的双重性本质  
%
而之所以  
'
(
!
形象是清晰确定的  
#
#
+
%
)
+*E  
清晰确定的人的形象  
(
%
就现实状态而言  
人的整体生命存在及 着  
人本来就是完整 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  
社会和道德方 哲学家叔本华深表赞同  
他指出人同时采取双重的  
一种为具体生活这是作为现象表现出来  
人必须面对现实而且是生活的直接参与者  
在抽象中生活人只是一个旁观者  
赫舍尔也毫不含糊地表达了同  
人的存在的  
气质和对意义的追求等相互  
#
人的  
正如马克思所明确断言的那样#'人双重地存在  
生存状况令人担忧人性分裂  
其活动被割裂已是不争的事实  
和谐发展的在经济  
将成为宇宙的真正主宰者  
着各种残缺的人的形象以完整人性为根基的小班 的  
化教育就是要超越以单一人性为基础的传统大班 一种为抽象生活  
教育重新寻回并构筑起完整人的形象  
%
#
&
#
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  
#
)
!*GG+  
#
%
(
%
对此德国  
#
#'完整的人  
#
#
&
#
#
)
)*+**  
面自由的人  
#
(
%
面对 生活方式  
#
#
#
#
#
+
#
#
#
)
G*+!GB+!E  
#
%
和观察者  
样的看法#'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时#  
&
"
人的双重性#!小班化教育的人性根基  
!
从大的历史跨度来看人的全面发展  
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原始人对作为肉体 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体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  
的人和作为灵魂的人的朴素认识古希腊人对人的 先生更是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形质神用来表述了  
和谐发展的理想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塑造  
全面 他的以形体与精神相统一的双重人性观 他认为  
#
的人的要求以及黑格尔所表达的对人的全面发展 身这一概念就是指人的形体 心灵这一概念则  
的向往 基础 是指精神主体意识主体是与物质存在相对的哲  
总体的人(#是他所憧憬的生活于共产主义社 学范畴  
上的 身与心的统一也就是形体与精神的统一  
#
&
完整的 处境就是事实和目标  
)
E*)!  
#
.
(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也在多处提到#'自由人联合  
(
&
#
&
'
+
#
%
收稿日期!)**FD+)D)E  
陶青!+F@*$"#  
作者简介  
!
#
四川开江人  
#
教育学博士  
#
重庆市小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主体本身有形体  
体来说形体与精神的这种统一关系也就是  
讲的形质神用  
一方面  
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  
#
精神作用依存于形体  
%
就每个个 义  
如范缜 如何使自己的生命内涵得以丰富  
得以升迁升华使有限的生命得以实现无限的意  
过上一种真正属于人的有意义的生活  
因此完整人的存在包含着自然生命  
这样两个紧密关联的方面和层面 然而  
住以及其他 是人的自然生命还是价值生命都不具有独立的意  
人既不是纯粹的生物性存在也不是纯粹的精  
即历来为繁 神性存在而是两者的统一体 脱离开自然生命的  
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 单一价值生命将立即把人转换为神而脱离开价值  
首先必须吃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 生命的单一自然生命则顷刻间把人降格为动物  
所以即使我们在实质上承认 警示我们任何对人的观照考察和认识都应该而且  
了人的存在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来完 必须考虑到以人的现实与理想肉体与精神主观与  
成的然而却永远也无法在事实上否定他来自于自 客观内在与外在限制与自由等为表征的自然生  
服从于物质世界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规律的 命 价值生命  
特性  
本上彻底拒绝自然主义哲学将人界定为自然存在的  
深刻缘由 在个体发展的层面上人类个体自母体  
受精后的生长成熟  
要与外界进行物质的  
#
使得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果腹和传种  
#
而在于  
#
'
&
丰满生命的意义  
#
)
#*++*  
#
#
也是体用关系  
人是一种自然生命存在%'一切人类生 义  
(
%
&
#
#
#
%
#
#
'
(
'
价值  
.
/
创造历史1#必须能够生 生命  
(
%
#
无论  
%
#
& &  
)
"*!)  
东西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 义  
%
#
#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
#
%
.
#
&
&
住穿  
&
#
&
&
%
)
@*""#  
&
宗教等等  
(
%
#
#
&
&
&
&
#
#
&
&
'
#
&
&
(
'
(
这样两个须臾不可分割的既相互  
%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从根 对立又相互依存着的方面  
%
!"人性残缺#!大班教育的先天缺陷  
正如兰德曼所认识到的那样#'人不像其他生物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都需 那样简单地存在着他要寻根究底地询问并解释他  
#
能量的  
%
#
&
&
&
&
信息的交换以维持自 自己(#因此#'相应的人的形象常常是每一文化领域  
是人的第一本能和第一需 形式的基础(#或者更准确地说#'每种文化产品  
己的生命存在%'求生  
(
#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斯洛在他的包括生理需要  
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多层次需要模式中  
唯独将生理需要列在首位 显然这不是没有道理 数的增加  
值生命的存在  
人又是一种价值生命存在 它是人 命的成长 由于教育缺乏对人性完整性的深刻认  
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得以自我定义自我设计与 识以至于塑造出了一大批片面存在的残缺生命形  
自我创造的生命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生命思想的 态 并且在客观上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有限的精  
生命和意义的生命 因为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 力和时间也直接造成对人性完整性的忽略和漠视  
%
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 意义的向度是做人 执著于自然生命的人的片面形象  
所固有的正如空间的向度对于恒星和石头来说是 如上所述自然生命存在是人的存在的第一条  
固有的一样 人赤裸裸地降生于世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便  
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立足于自身的时候才在自己 是如何生存下来而人要生存就需要衣 住以及  
的眼里是独立的而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 其他外界物质来满足自身的肉体需要这些东西都  
它才算立足于自身 是人的根本  
开始独立地思考诸如 然而就人之  
他才真正过 为人的根据来看#'人作为人的生活意义  
等一系列人之为人的根本性问题时 主要不在  
上了人的生活 到这时他的价值生命开始逐渐凸 他的第一生命而在于第二生命的创造活动人不会  
现出来 从此 而总是要  
通过第二生命的创造去  
#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 至最早的宗教和艺术  
#
都包含有一种关于人的形  
自班级授课制建立以来人们往往  
以单一人性假设为出发点近乎疯狂地追求班级人  
认为人要么是自然生命的存在要么是价  
教育者的职责仅仅在于维持单一生  
)
+*++  
&
安全需要  
&
归属与爱的需 象  
(
%
然而  
#
#
&
#
#
%
#
#
#
%
#
另一方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G#BG"  
(
%
在个体发展的层面上#'任何 件  
%
#
#
#
#
& &  
#
#
)
F*@)  
#
(
%
在人的一生中  
#
自他 要到自然界中去寻找  
%所以#'自然性(  
'
为何而生(&'人生的意义何 特性  
#
成为人的形象中最基本的内容  
%
#
(
#
#
%
#
#
#
%
#生命的性质发生哥白尼式的转 满足于仅仅活着$$$像动物那样的生存#  
可以认为正是人的价 把第一生命引向第二生命  
$$$从自在走向了自觉% # #  
赋予了肉体生命以全新的功能和意 实现第一生命的价值  
)
+**  
值生命的出现  
#
( %  
#)  
!
陶 青  
!'人性(.大班到小班的内在尺度$$$对大班环境下人性基础的批判  
)
+#*E"  
不过  
课制被正式确立起来之后#'技术和机器成为群众生  
活的决定因素(#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人们往  
进而作为教育 养出来的人  
现代教育学创始人夸美纽斯就是 其傲慢变成了以自我为中心  
这一主张的摇旗呐喊者 实现生命价值的价值型人格  
同时教几百个学生而所受的辛苦则比现在教一个 有 控制为典型特征的物质型人格  
可以认为此论断恰恰反映出了 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价值的失落荒  
必然导致价值教育的荒废和被知识教育所遮蔽  
进而大批量地生产出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大 的命运%'每个人都是一个材料  
某种实践的主体或  
量工人 客体人们可以用他来做什么事或者不能用他来做  
继承其衣钵 他人本身不再是目的而仅  
的迅猛发展人的自然生命的形象与日俱增地逐渐 仅被当作获取某种利益或好处的手段 正如当代美  
从历史的尘埃中以理性存在的成熟方式突显出来 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马尔库塞在其代表作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公然宣称#'理性是世界的灵  
单向度的人  
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世界的内在的固 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  
有的 深邃的本性 或者说 理性是世界的共 为是否是奴隶既不是由服从  
在这样一种理性人性观看来 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  
概念学说和体系  
或对于某种特殊的困苦和纷扰的排  
确是一种工具般的东西它们的效能和价值就全 的人的精神性成分的丧失  
#
遗憾的是  
#
产业革命之后  
#
尤其是班级授 着极卑微的角色  
执著于  
由于对人性的片面认识  
因为掌握了一些  
(
%
!
"
'
价值生命  
(
的人的破碎形象  
大班教育环境下所培  
知识和力量而变得极  
#
#
往将人的生物自然性绝对化  
培养人的总目标  
&
单一化  
#
#
'
)
+"*+*  
%
#
(
#
他们不是去追  
而是以占  
人和人之  
#
他断言到#'一个先生可以 求生活意义  
&
#
#
&
掠夺  
&
%
)
++*#E  
学生少十倍  
一些人的共同心声  
班级人数的增加无疑能够极大地提高教育投资的 芜  
效率  
(
%
#
#
'
向教育要效率(%不可否认  
#
#
%
&
#
#
#
#
%
#
#
)
+@*)G+  
#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科学技术 什么事%( 即是说  
#
#
#
%
%
,
-一书中所批判的那样.'发达工业文明  
但他们毕竟还是奴隶因  
# #  
也不是由工作难度  
人沦为物的状况来决  
#
#
&
&
#
#
#
#
)
+)*!+  
(
%
显而易见  
如果观念意义  
的主动的改造  
#
#
#
)
+F*!)  
'
&
&
&
#对于一定环境 定的%(  
鉴于大班教育对  
#
'
自然生命的过度热衷而造成  
(
#
#
#
一些人又从人的价值生  
的一极展开了批判和重建 与强调人的物质本  
科学知识开始大量进入学校教育之中并 性的传统不同 人之作  
逐渐上升到霸主地位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制造机 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 奥伊肯也信誓  
旦旦地下结论.'无论对个体还是对人类而言  
器或其他外在的功利性目的成为全部教育的中心 单单  
也就是说以大班教育为运行机制的现代教育它所 享受或迷恋于感官世界的需要并不能使生活值得  
要致力培养的不再是  
贤士(#而是 一过%( 罗素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育流弊#  
能够控制利用自然  
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 他说.'熟悉  
诈中实现财富创造和增值的  
这一点可以从诸多著名的教育论述中得到证实  
'
)
+!*F!  
系于这个工作的成功与否  
于是  
(
%
(
%
#
#雅斯贝尔斯断言.'人是精神#  
))**!  
#
&
&
%
#
#
#
#
)
)+*F#  
'
圣人(&'君子  
(
'
&
#
,
哈姆雷特  
除非某人碰巧要杀死他的叔叔  
+
例 种精神财富舍此会使人感到遗憾  
-
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多大用  
但它能给人以一  
并且它也能在某  
理想 信  
的方面受到  
做事的方面  
人们开始主动地放弃现实  
为何而生 玄而又玄的大  
扑在价值的理想性和意义的不确定  
专注于为虚无缥缈的遥远未来寻找接班  
沉迷于教人如何去逃离现实和放弃生活  
这造成的严重后果在于使人的自然生命萎缩  
甚至有被灵魂精神理想和信念所湮没的可能性  
而人本身则扮演 结果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在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的  
'
知识人  
(
'
经济人(%  
#
%
#
#
)
))*@  
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断言.'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 种意义上使人变得更为出色%( 于是  
#
&
)
+G*+++  
的艺术%( 美国著名的')*#+计划  
(
在开篇即写 念  
数学和技术已经 追捧  
美国 却备受冷落  
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更 生活一味地沉浸在  
当今人类所面临 而空的问题上  
&
价值  
&
目的和意义等关于如何  
技术和能力等关于如何  
如此一来  
'
做人  
(
.'普及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科学  
&
#
#
而知识  
&
'
(
成为教育的中心目标55不论出于何种考虑  
#
%
#
没有任何事情比进行科学  
为迫切%( 该报告还强调指出  
&
#
'
(
'
(
)
+E*+  
#
#
的是一个日益为  
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众多问题的关键  
念的指导下对知识技术的占有成为了衡量人的一  
切行为的准则于是人的超验的精神世界远逝了  
将军或银行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科学和技术主宰的世界(#科学和 性问题上#  
%
在这种观 人  
#
%
#
#
#
#
#
#
&
&
%
'
#
#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同时  
从而遭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在对自然生命的追求过程中  
在强调技术理性 由泛滥(%小班化教育立意以完整人的生成作为最  
的意义确证人作为自为存在的意义的同时教育确 终归属那么它就需要突破盲目与动物看齐与科  
实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和抹杀了人和世界的关联性和 学文化过度迎合的  
共同性以至于把世界变成了一个机械的冰冷的物 活相分离的理想主义教育  
的世界 然而 偏向趋向于追求人的多方面特质与整体性文化  
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 的全面整合进而通达完整人的生成 这就是说  
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 小班化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自然生命  
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的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 存在帮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如何做事还要关心  
我们需要理 学生的价值生命存在帮助他们学会享受学会如  
我们也需要面包力求 何做人 这就是说小班化教育要以自然生命和价  
人之为人从一开始就是以自 值生命两个方面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因为只有  
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相结合的完整生命的形式存在 从做事和做人两方面同时推进才能培养出人性完  
从来都不存在任何单一的或者说片面的人的存 整的活生生的人来  
一半是天使 小班化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这是迄今为止对人的双重性的最精当的表述 显而易见在小班化教育中课程的全面性  
直接针对大班教育中只强调知识技能的积累或只强  
#
也无法真正建立起自身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  
#
'
知识僭越(+由人的价值属性的绝对化  
#
造成了被某  
%
尽管我们承 种空幻随意操纵的教育  
#
它表达的是没有边界的  
'
#
'
(
#
&
#
#
#
&
'
理性主义教育(#扬弃与现实生  
#
&
'
( '  
等所带来的人性单一  
%
#
正如马克思所断言的那样.'没有蒸 化  
(
#
+
#
%
#
+
#
'
(
#
#
#
#
)
)!*!#@  
人们就根本不能得解放%( 是的  
#
'
(
#
#
&
渴望意义  
#
但是与此同时  
#
&
%
#
生存 因为在根本上  
%
#
#
%
#
#
%
在的方式%'人是什么  
0
#
一半是禽兽(#  
!
"
'
(
%
#
#
#
"完整人#!小班化教育的价值诉求  
!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全面发展的个人 调道德精神养成的课程的片面性提出来的  
%
从完整  
肉体生命  
(
滋养为旨归的全部内  
)
)G*+++  
5
5
不是自然的产物  
时代进入知识经济之际  
#
而是历史的产物  
(
%
当 人性来看  
#
全面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以  
#
'
#
基于对人的双重性本质的 延续为目的和以  
'
精神生命  
(
深刻认识  
改革的大潮  
教育时间和充足的教育空间等优势  
自然生命存在的需要而且满足人的价值生命存在 知识  
的需要进而治愈时代的精神分裂症最终帮助人 于知识  
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 为与之相应的两个大类  
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认识到人的 有益于人自身完善的精神财富的知识  
双重本性是促进小班化教育应运生成的内在根源 我国学者王中江先生也提出了与罗素相类似的看  
小班化教育目的的完人性 他根据知识所服务的人性的方面的不同也把  
正是由于对人性完整性的充分认识在小班化 全部知识一分为二 实用内容  
就需要 在王中江先生看来人们日常所说的实用  
往往就是指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那一类东西  
历史和传统所决定的人 这一类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日常需之日常用之  
从而综合地全面地研究 当下有效不仅是实际上的用而且是有实在感的  
在本质上赋予了小班化教 用 而如果我们承认人还有非实用性的如精神领  
域的需要那么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历史等领域  
在人的形象 它们的共同点是虽都没有物质实用性但都是精神  
人性任何一个维度的极端化都将导致人 滋养品 就有了用之于形  
的形象的片面化 比如由人的生物属性的绝对化 的两种最基本的  
导致了被获得真知所把持的教育  
我行我素所垄断的教育它表达的是没有边界的 足  
#
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掀起了小班化教育 容  
意在利用小班化教育所带来的充分的  
不仅满足人的 经用  
%
#
事实上  
#
这一思想在英国哲学家罗素那里就已  
实用的  
装饰的知识 对  
鉴于人性本质的双重性  
可直接实际应用的知识和  
无独有偶  
#
'
有用的知识  
( '无用的知识(#或者叫'  
))#*+")B+@"  
等概念来表述  
罗素明确地将其分  
#
(
'
(
%
#
#
'
#
#
#
#
#
.
)
)E*@E  
(
%
这就是说  
#
%
#
#
%
!
"
'
(
%
#
#
#
'
(
'
虚用内容(%  
教育中#'为了反对科学主义肢解人的倾向  
#
#
&
实用性  
#
%
#
引入一种  
也把人作为由其文化  
类群体中的一员来对待  
/
整体观点1#既把人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  
&
社会  
&
#
#
#
#
#
&
#
#
)
+*#  
(
%
人性的完整性  
育目的的  
从对大班教育的批判中  
的塑造中  
#
%
'
(
'
完人性(%  
#
&
&
&
&
#
#
我们知道  
#
#
#
%
如此一来#'在人类那里  
#
/
%
#
#
1
/
用之于心神  
1
/
1$$$/  
#
出现了被为所欲 用1!  
/
身用1"  
/
神用1!  
两种不同需求的两种不同的  
/
心用1"#就有了能够满  
&
#
/
身心  
1
/
1$$$/  
#G  
!
!'人性(.大班到小班的内在尺度$$$对大班环境下人性基础的批判  
)
)"*!#BGF  
1
/
虚用1(  
%
它们表明  
将为了肉体生命延续和精神生命滋养的成 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分内在地整合起来  
是以完整人性为理论根基的小 应手(#也要通过实践陶冶  
班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否此一旦用非彼及此的 育方式让学生能够  
学有所乐(#习得滋养精神生活  
静止眼光来处理教育内容正如大班教育中发生的 的兴趣和雅致在享受生活中  
游刃有余(%这正如  
那样人或者变成赤裸裸的动物或者又将会以上 赵汀阳先生所认为的那样  
尽管我们承认#'做人追  
的面孔重现人间 求的是人类形象最优化  
小班化教育方式的整体性  
由于没有认识到人性的双重性  
被人为地非此即彼地割裂开来 在强调人的自然 象  
生命的一边教育者们往往通过单纯的记忆和操作 自主性和创造性人格的  
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具备征服自然和  
他人的能力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掌握解决 要做一个整个的人  
何以为生的问题 与之同时在强调人的价值生 的人 中国虽然有四万万人  
命的另一边教育者们又往往通过单纯的体验和反 人 诸君 试想一想 我自己是不是一个整个的  
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 发人深省  
德精神完成理想的构建和意义的追寻 是当代以及未来世界  
而生的问题 而建立在对完整人性深刻反省基础之  
与之不同的是 在 上的小班化教育则是希望所在  
小班化教育中教育者们不仅通过传统的理论学习  
#
追求教育内容的 和技能训练来保证学生能够  
在现实生活的问题解决中  
榜样示范合作活动等教  
'学有所长(#获得谋生  
完整性  
#
#
'
得心  
#
&
&
%
#
'
(
#
'
#
#
'
#
#
'
#
(
%
#
做事则追求利益的最大  
!
"
'
(
(#然而  
#
在本质上#'做人与做事其实是同一件事  
)
)@*GGBG"  
#
大班教育方式 情  
#
而不是两种分别独立的事实 很难想  
(
%
&
%
#
在单一的或残缺的教育方式下能够培养出具有  
#
#
#
'总体的人(%  
#
#
#
'
#
别做一个不完全命分式  
&
'
(
%
#
%
#
试问有几个是整个的  
#
0
#
.
)
)F*EFG  
#
&
体验和体会道 人0( 陶行知先生的话犹言在耳  
#
%
#
#
解决  
'
为何 告诉我们  
#
促进完整人的诞生  
#
(
%
的必然要求  
%
#
出于对人性双重本质的认识  
#
#
%
#
参考文献  
!
)
+*!  
"
兰德曼  
苏阿法纳西耶夫  
F@F'  
'
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
贵阳  
)
)*!  
"
'
作为整体系统的人)Q*'贾泽林译66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  
'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G)  
)M*'北京  
.
人民出版社#+FF)'  
商务印书馆#+F@)'  
贵州人民出版社#+FFG'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FF#'  
)
G*!  
"
叔本华  
"
赫舍尔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  
'
北京  
.
)
E*!  
'
人是谁)M*'隗仁莲译  
'
贵阳  
.
)
#*冯契  
'
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M*'上海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  
F*马克思'+@GG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  
人的双重生命观  
+**高清海'' ( .种生命与类生命),*'江海学刊#)**+#!+"'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出版社#+F@G'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FE@'  
.
+
)M*'北京人民出版社#+F")'  
)M*'北京.人民出版社#+FFE'  
人民出版社#+F"F'  
.
)
.
!
)
)
)
++*!  
"
'
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  
外国哲学大辞典)M*'上海  
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  
+G*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E*美国促进科学协会  
'
北京  
.
)
+)*冯契  
'
.
)
+!*!  
"
杜威  
'
'
北京  
杭州大学教育系  
.
)
#
'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F@*'  
等译6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  
)
'
普及科学$$$美国)*#+计划)Q*'闵实  
人民教育出版社#+FF)'  
人民出版社#+F")'  
#
趋势  
.
G
)Q*'北京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  
)M*'北京  
.
)
+"*!  
"
池田大作  
霍克海默  
马尔库塞  
雅斯贝斯  
#
贝恰  
'
二十一世纪的警钟)M*'卞立强译  
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译  
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  
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  
'
北京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FF@'  
)
)
)
+@*!  
"
#
阿多尔诺  
'
'
重庆  
.
重庆出版社#+FF*'  
上海译文出版社#+F@F'  
上海译文出版社#)**@'  
+F*!  
"
'
'
上海  
.
)**!  
"
'
'
上海  
.
#E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FF"'  
.东方出版社#+FF*'  
!
社会科学版  
"
)
)+*!  
"
奥伊肯  
'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译  
教育论)M*'靳建国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GG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罗素''无用的  
'
.
)
))*!  
"
罗素  
'
'
北京  
)
.
G)  
!*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F"F'  
.人民出版社#+FFE'  
人民出版社#)***'  
)
.
'
北京  
)
)E*!  
"
'
北京  
.
)
)#*!  
"
(
知识)Q*66真与爱$$$罗素散文集  
($$$并论哲学的  
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F'  
第一卷)M*'长沙  
'
江燕译  
'
上海  
.
上海三联书店#+F@@'  
)
)"*王中江  
'
论日常语言中的  
'
'
()Q*66叶朗  
'
哲学门  
.
第二卷第二册  
'
武汉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赵汀阳  
'
.
)
)F*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
陶行知全集  
.
.
湖南教育出版社#+F@G'  
.
J)791I"#/)1K"9&1L@&4+&*/7;A>"99L+*M1'(9"++:'&2"/*7#  
0
bC\a3/J  
!
=&969/;0. =>-40;3%/P/:;3;-;9#Q5%/ 3/ (%.60&7/389.:3;#Q5%/ 3/ G**"**#Q53/0"  
< JW J < JW J  
0
3+/4"2/.M0/3:3/9::9/490-/3;<%1/0;-.0&&3190/>80&-9&3199T3:;9/49#L5345>-I&343;<3:  
59.%%;1%.&0.J9D:3X9>4&0::;%?94%69:60&&D:3X9>'Q%/13/9>?<:3/J&9D/0;-.9-/>9.:;0/>3/J%1  
0/3/0&0.J9D:3X9>4&0::#I9%I&9;9/>;%:;.9::K-:;%/90:I94;%1;59>%-?&99T3:;9/49#93;59.  
0;-.0&&319%.80&-9&319#L5345&90>:;%60/"::9&1>3:3/;9J.0;3%/'260&&D:3X9>9>-40;3%/#>3.94;9>  
J03/:;;59>3:3/;9J.0;3%/0/>?0:9>%/3;:%L/0>80/;0J9#.%%;:3/;59L5%&9D60//0;-.9#3/D  
;90>#;%.9>3:4%89.0/>.9?-3&>;59L5%&9D60/13J-.9;5.%-J53;:'L5%&9D60//0;-.9(3/036#  
;
6
/
0
:
'
0&&D.%-/>/0;-.9(3/4%/;9/;0/>'9/;3.9/0;-.9(3/69;5%>%&% '  
J<  
5
1-674'+.5-60//0;-.9+&0.J9D:3X9>4&0::9>-40;3%/+:60&&D:3X9>4&0::9>-40;3%/  
!
责任编辑"凌兴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