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3]62
整体性的文化氛围,从而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
最后,“大生活”作家运用方言进行写作都充分考
虑了读者接受时怎么去实现方言的可接受性,即用什
么样的文本方式去与读者勾通。车辐、罗清和、乔瑜、
桑格格等善于从方言叙事入手,着力去捕捉生活中最
能代表地域文化特征的附着物,对它进行方言句式的
关照,让小说文本体现出一定的美学价值。《锦城旧
事》、《成都方脑壳传奇》和《大生活》的叙事、写景、对话
和人物塑造等,都是在充分的方言语词中完成的。《锦
城旧事》一律采用方言与袍哥用语的杂烩,几乎每一段
文字都涉及语词的标注,每一个页面都有旁批式的解
说;《成都方脑壳传奇》的文本方式是把注释放置于每
一章节的末尾,懂方言语词的读者大可不必去翻动书
页,可以没有障碍的阅读下去,而不懂方言的读者在阅
读过程中时时都要来回翻动书页,给阅读带来了一些
麻烦;《大生活》中的方言不可谓不多,但在叙事文本的
设置中,加入了对方言土语的解释,一方面让读者读
懂,另一方面在解释方言时融入了第三者对方言的感
知,让叙事文本充满谑趣和幽默。余肖华的《成都往
事》中出现的方言,在小说文本上采用了括号注解的方
面,在阅读方面也给予了读者很多的方便。
参考文献:
[1]汪坚强.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特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乔瑜.大生活[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
[3]向荣,向宝云.打造小说川军建设文化强省———四川小说的创作态势与可能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5,(4).
[
4]流沙河.车先生外传[M]//车辐.锦城旧事.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
5]后记[M]//罗清和.方脑壳传奇.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2005.
6]成都,耍家天堂[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
[
[
[8]慕容雪村.以聊天的方式写作———与慕容雪村谈《成都,今夜请把我遗忘》[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
chinese/RS/234720.htm.
[
9]何满子.序车辐《锦城旧事》[M]//车辐.锦城旧事.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
10]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1]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
[
[12]江帆.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故事家谭振山的叙事活动为对象[EB/OL].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
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3411?.
[
13]冒建华.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当代城市小说欲望与审美关系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14]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
[
[16]江帆.走进文化持有者的真实世界———对著名民间故事家谭振山20年追踪研究的田野感言[EB/OL].民俗文化研究中
心,http://mszx.mnu.cn/E_ReadNews.asp?NewsID=255.
[
17]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8]王光东.朴素之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19]舒晋瑜.颜歌:我是骄傲的80后[N].中华读书报,2009-05-27(19).
20]王聪.本周上墙成都方言增色非遗公园[N].成都商报,2007-11-27(21).
21]谢国平.语言学概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5.
22]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
[
[
[
[
[23]汪坚强.叙事策略、民间人物及其审美品性———比较《锦城旧事》、《成都方脑壳传奇》和《小时候》的方言叙事[J].四川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责任编辑:唐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