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做到灵活多样、形式多变,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铺平农村法制教育之路。一是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二是采
取以案释法的方法抓好骨干培训;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农村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二)加强农民文化权益的资金、设施保障
1
.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
文化权益的公权性质决定政府应是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责任主体和供给主体。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财
政投入,要继续落实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经常性收入,从而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
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得到长期稳定的保障。建议各级政府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其他公共设施建
设一样列入财政支出预算,建立财政支出持续稳定增长机制,并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同时,设立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优先安排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切实保障重大公共文化工程的实施。
2
.扩充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渠道
农村文化事业财政投放占全国文化事业支出的比例一直较低,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
因此可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建设。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和
公民个人等各方面力量投资、保障农民文化权益;对捐赠农村文化事业的外藉人士、海外华侨包括当地的私
营企业主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对协助捐赠的中介机构和中介人可给予一定的荣誉和奖励,并且应放宽对农
村文化市场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文化市场;政府还可与民间慈善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合作,引
导社会慈善资金进入农民文化市场,通过建立慈善专项基金如建立民间传统工艺保护基金的方式来保障农
民文化权益;此外,应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金融扶持。
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管理
在财政投入资金管理方面,一要明确财政投入依据,制定投资标准;二要统一资金投放;三要制定预算统
筹的操作流程,并完善相应的跟踪监督和评价机制。
在社会资金投入的管理方面,一要加强对由经济措施优惠而投入的社会资金的监管;二要加强对民间组
织慈善资金投入的管理;三要调整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优化资金拨付流程。
4
.做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经济状况、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有很大不同,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必须坚持因地制
宜,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在规划上,要立足长远;在选址上,要注意合理布局;在建设规模上,要
量力而行;在建筑形式上,要力求美观,体现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
5.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设施的作用
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农村文化设施的浪费,建议建立健全农村文化设施专人管理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监督激励制度。其次要加强领导,注重实效,实行目标管理。再次,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对
文化设施建设要做到“科学管理、分类指导、注重实效、梯次推进、不断提高”。最后,要积极探索综合利用的
方式方法,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农民文化权益的组织、人才保障
1
.健全农村文化机构
在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部门应当加快自身职能转变,树立文化服务意识,更好地承担起制定文化政策法
规、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责任上来,为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文化单位和社
会公众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为此,各类文化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包括农村文化行政机构的领导
管理职能,农村文化协调机构的协调作用,农村文化事业机构的辅助作用,农村文化社团的桥梁沟通作用。
2
.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建设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建设队伍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建设专、兼职文化从业人员队伍。当地政
府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落实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才成长环境;积极发现和选拔农民文化骨干;
努力吸引、留住文化从业人员,培训、发展相关从业人员;培训“村官”农村文化师。二是建立高素质、专业的
文化管理人员队伍。应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开放型的农村文化人才选
拔任用机制和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同时,创新、完善高校专业设置,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和增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