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卷第3期  
2
011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8,No.3  
May,2011  
论建国以来我党  
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历程  
高林远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成都610068)  
摘要:我党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一直是放在与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中来把握的按照对其认识的  
进程划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对立阶段统一阶段和确认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阶段这一认识进  
程表明,我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建设实际相结合不断接受实践检验不断总结实践  
经验的政党,是一个勇于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的政党。  
关键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认识历程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3-0005-05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这既  
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一  
重大问题的探索经过60余年的探索,最终创立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对传统政治经济学  
的革命与超越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进程充分表  
,我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  
国具体建设实际相结合不断接受实践检验不断总  
结实践经验的政党,是一个勇于理论创新坚持与时  
俱进的政党我党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  
一直是把其放在与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中来把握  
按照对其认识的进程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三  
个阶段,:对立阶段统一阶段和确认市场经济是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阶段。  
全社会公有制的条件下,社会将根据事先确定的统  
一计划来配置资源,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将被有计  
划的生产所取代列宁作为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  
实践的领导人,在经过战时共产主义的短暂实验后,  
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  
期仍需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列宁未能说明  
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否会长期存在斯大林  
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要存在两种社会主义所有  
,就必然存在商品交换,但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  
经济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是计划经济。  
建国初期,我党对商品经济的认识虽然在某些  
方面超越了斯大林的认识,但从总体上看,基本上没  
有摆脱斯大林理论的影响其表现就是,既承认社  
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又认为商  
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矛盾的,必须  
对其加以限制。  
对立阶段: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保留商  
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的  
本质是不兼容的,必须对其加以限制  
毛泽东在研究斯大林对商品经济的论述时,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私有制的产物,在实现了  
方面肯定了斯大林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  
[
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  
1]440  
观点,  
收稿日期:2011-03-09  
作者简介:高林远(1956—),,四川仁寿人,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即把两种所有制的存在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仍需保  
生产的认识决定的然而,这种认识也存在一定的  
缺陷,其表现就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长期保留  
商品生产的原因是由于客观上存在两种所有制存  
在按劳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力还不发达,并  
没有把商品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经济内在的根本属  
也就是说,在第一代领导人看来,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商品生产,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而是一  
种暂时不能改变的客观条件强加给社会的结果,社  
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逐步创造出使商品经济退出历  
史舞台的条件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  
属性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公有制的产物,商品经  
济是私有制的产物,因而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和社  
会主义是对立的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有  
保留地发展商品经济。  
留商品生产的原因,但同时又认为斯大林关于商品  
存在的条件,阐述得不完整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  
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  
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是过渡到  
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  
,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  
[2]977  
存在” 。也就是说,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社  
会存在商品生产,不仅仅是由斯大林所说的两种所  
有制的存在所决定的,而且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  
密切关系,这超越了斯大林把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仅仅归结为两种所有制存在的观点至于社会主义  
能否废除商品经济实现产品经济,在毛泽东看来至  
少有两个条件:一是国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二是在  
社会产品经济充分发展之后,国家有权支配一切产  
他说:“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了,  
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组织有权支配  
一切产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  
基于这样的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急  
于创造条件限制和消灭商品经济的左的思想逐渐抬  
其表现就是在所有制上搞穷过渡”,在分配上  
一平二调”,在生产力上搞大跃进”,试图通过这  
种做法来消除社会主义社会不得不保留商品经济的  
客观条件,从而为实现单一的计划经济创造条件。  
[2]976  
。”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毛泽东在多种场合都反复  
强调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他还针对党内部分同  
志担心发展商品生产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问  
,明确指出:“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  
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  
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  
生产。”“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为什么  
怕商品生产?无非是怕资本主义。……怕商品生产  
统一阶段: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  
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资源配置方式既不是  
单一的国家计划,也不是纯粹的市场,而是国家计划  
和市场相统一的体制  
1979年后,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观点的确立,我党开始重新审视计划经济和商品  
经济的关系经过较长时期的研究和讨论,逐渐形  
成了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并不存在根本矛盾,发展  
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的认识这就从  
过去的对立论转变成了补充论这种认识集中体现  
在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中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在  
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  
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也就是  
,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由国家统一计划划出  
一定的范围,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这一  
部分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  
,但又是必要的有益的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  
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  
例地协调发展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  
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的提出,  
[1]439  
干什么?不要怕,我看要大大发展商品生产。”  
发展商品生产,自然涉及到如何对待价值规律  
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针对斯大林关于价  
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不起调节作用的观点明确指  
,“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  
[1]435  
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他认为,价  
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  
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  
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  
[3]34  
” 。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如刘少奇、  
邓小平在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上,所持观点  
与毛泽东基本一致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初期,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商品生产是持鼓  
励和支持态度的这种支持和鼓励是由他们对商品  
6
高林远论建国以来我党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历程  
说明我党已经不再把商品经济看成是计划经济和社  
对市场供求关系的调控来间接影响企业的活动,这  
就承认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基本地位。  
总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解决了困  
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大理论难题,摒弃了长期  
以来对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的错误看法,为经济体  
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实  
现了社会主义经济从实践到理论的巨大跨越。  
会主义的对立物,而是把它看成对计划经济和社会  
主义的补充但这个观点的缺陷在于,它仍然把计  
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认为商品经济  
只是一种对社会主义的外在补充作用,而且这种补  
充作用只能限制在计划经济无法覆盖的范围换句  
话说,只有在计划经济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才允许  
商品经济发挥作用这就说明,在这个阶段,我党还  
没有突破把社会主义等同于计划经济的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阶段:确立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形成了较  
为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84,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  
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在这个决议中,  
我党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  
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商品  
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  
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理论的  
确立,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国家调控市  
,市场引导企业体制的确立,是我党在理论认识  
上的极大进步但是,在这一阶段,党的理论创新仍  
不彻底,认识也还有一定局限性,其表现就是不承认  
由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主体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  
因为从理论上说,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  
品经济理论主要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属性,说明  
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而作为现代商品经  
,其资源配置方式自然就是市场经济但由于传  
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虽然认同社会主义经济是商  
品经济的提法,却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  
在这些同志看来,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社会主  
义不可逾越,但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是资本主  
义的产物,搞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意味  
着私有化。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改革已经推  
进到了必须对走不走市场经济道路作出抉择的关键  
时刻,不解决这一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还将  
继续面临方向不明确道路不清楚的局面正是在  
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邓小平的南  
方谈话,主要批评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  
来的错误观念,回答了如何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与  
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解除了人们的  
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党的  
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明确地提出了我国  
经济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  
还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四  
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基本框架,并指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  
途径这样,就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一场  
深刻革命。  
第一,这一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商品生产将在  
社会主义社会消亡的传统看法,承认了商品经济的  
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从  
而为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供了理论依  
马恩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商  
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社会主义经济  
的发展可以直接进入产品经济阶段但是,现实社  
会主义建立的客观条件与马恩所设想的条件有着重  
大的差别我们过去的错误在于,在思想理论上教  
条式地理解马恩的思想,不顾客观条件是否具备,总  
认为产品经济比商品经济更优越,因而在实践中总  
是千方百计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计划经济的  
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理论的提出,确立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  
可替代”、“不可逾越的历史地位,为大力发展商品  
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论证了社会  
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内在统一性,解决了商品经济与  
社会主义是否相融的重大理论问题。  
第二,这一理论的形成,为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  
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新的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  
在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之后,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资源配  
置方式更明确地表述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  
,应该是市场与计划内在统一的体制”,简而言之  
就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由此,企业的  
经济活动完全由市场来调控和引导,国家主要通过  
第一,它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  
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系,深刻地揭示了二者的内在统一性,突破了把二  
者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长期以来,我党在理论认  
识上一直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成是两种不同社  
会制度的产物针对这一认识,邓小平指出:“说市  
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  
们建国初期的历史也说明了计划经济曾经起过重要  
[6]71  
作用” 。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方式是不可持  
续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实社会还不具备实行完全计  
划经济的条件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多种利益  
主体和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相对而言,市场经济更  
能反映和实现多种利益主体的诉求,更能灵活地处  
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因而这一方式对促进经济  
发展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和更高的效率江泽民指  
:“大量事实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  
有效方式,它通过竞争和价格杠杆把稀缺物资配置  
到能创造最好效益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带来压力  
[4]236  
资本主义。”  
后来,邓小平又指出:“过去我们搞  
计划经济,这当然是一个好办法,但多年的经验证  
,光用这个办法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把计划  
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进一步解放生  
[5]148  
产力,加速生产力的发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  
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  
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  
[6]71  
和动力。” 所以,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必须  
抛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道路。  
[
5]373  
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现  
第三,这一理论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  
有任何社会制度的基本属性,但是,社会主义国家运  
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  
,通过经济的发展来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的基本  
制度,因此,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必须通过社会主义  
的基本制度来加以消除,使之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搞的市场经济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决不能搞多党制”,“经济上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决不  
能搞私有化;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  
代社会生产的特征,科学地阐明了市场经济与社会  
主义的内在联系从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践来看,经  
济发展的效率从根本上要取决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  
,任何社会都要解决好对资源进行高效率配置的  
问题,而计划和市场则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进行  
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它  
们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因而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  
的范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其实质是在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框架内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  
基础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以追求和实现更高  
的经济效率,创造出大大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  
,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因此,这一理论的确立,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  
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  
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政治经济学的一场深刻革命。  
第二,这一理论的确立,破除了对计划经济的迷  
[6]71  
我们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 。可见,把运用市场  
经济方法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要求,这就为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具体的路径和方法。  
总之,从对商品经济的限制和利用,到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党  
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一过程既表明党对  
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深化和  
提高的,同时也说明我党是一个善于把理论和实践  
相结合勇于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的政党。  
信和崇拜,促成了市场经济在总体上比计划经济更  
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共识的形成计划与市场作为  
发展经济的两种手段,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也  
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  
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虽然在特定条件下  
是必要的,甚至也会在短期取得明显的建设成就。  
这就是说,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初  
期的那种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还是有必要的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
[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3]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
[
[
[
OntheChineseCommunistPartysRecognitionof  
CommodityEconomyandMarketEconomySince1949  
GAOLin-yuan  
(
Committ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Sichuan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8,China)  
Abstract:TheChineseCommunistParty‘srecognitionofcommodityeconomyandmarkete-  
conomyhaslongbeenconsideredwiththeirinterrelationwithsocialism.Accordingtotheprocess  
oftherecognition,therearemainlythreeperiods:opposition,integrationandconfirming.This  
recognitionprocessshowsthefactthattheChineseCommunistPartyisadeptatintegratingbasic  
principlesofMarxismwithChina‘sspecificconstructionsituation,continuouslyacceptingtheex-  
aminationofpracticeandreviewingtheexperiencegainedinpractice,aswellasbeingbravein  
theoreticalinnovationandupholdingthespiritofadvancingwithtime.  
Keywords:Since1949;TheChineseCommunistParty;commodityeconomy;marketecono-  
my;theprocessofrecognition  
[责任编辑:刘萍萍]  
书讯  
张叉教授主编的外国语文论丛34辑出版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叉教授主编的外国语文论丛3、4,已于201012月在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外国  
语文论丛3辑汇集了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的部分最新成果,收录了美国利哈伊大学(LehighUniversity)彼得·格兰特·  
贝德勒(PeterGrantBeidler)教授,加拿大萨斯喀彻温萨斯卡通(Saskatoon,Saskatchewan)托德·汉森(ToddHanson)先生,  
香港教育学院(HongKongInstituteofEducation)鲍勃·亚当逊(BobAdamson)教授,西南大学刘承宇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原  
一川教授,西华师范大学陈文存教授以及四川师范大学龚雪萍教授蒙雪琴教授在内的25家单位75名作者的57篇论文,内  
含国际校级基金研究项目成果34,分别编入外语教学通论”、“比较外语教学论”、“基础英语教学通论”、“初中英语教  
学论”、“高中英语教学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论”、“高等英语教学论”、“他语种教学论”、“外语第二课堂教学论”9个栏目,共  
56万字。《外国语文论丛4辑汇集了国内外外国语文研究的部分最新成果,收录了北京大学辜正坤教授,西南大学孙法  
理教授,加拿大环球英语学院(CanadaGlobalEnglishCollege)桑宜川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刘玉红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冯文坤教  
,西华师范大学杜平教授以及四川师范大学黄新渠教授蒙雪琴教授嵇敏教授胡志红教授在内的28家单位76名作者的  
6
7篇论文,内含国家校级基金研究项目成果30,分别编入外国语言学论”、“外国文学论”、“比较文学论”、“外国文化  
”、“比较文化论”、“翻译学论”6个栏目,共计70万字之前,张叉教授主编的外国语文论丛1、2,已于200811、  
2
00912月在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反响良好张叉教授主编的外国语文论丛3、4辑自出版以来,已获学者关注,  
学界好评似不难期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