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4期
2
011年7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8,No.4
July,2011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前提与问题
李燕
(四川师范大学党校办公室,成都601168)
摘要: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由外部庇护层、中间组织层与内部特质层三者有机结合而成的三重结构。学校在
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中取得事实上的相对独立地位,学校在与同类其他学校的关系中以个体方式生存,学校
创造主体在面对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意识与创造个性,是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前
提。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结构与三重条件,学校特色发展应当在深刻反思学校、政府与市场,学校与社区(社
会),学校与文化,学校与人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实践思路。
关键词:学校;特色发展;理论模式;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4-0134-05
出于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的发展问题和今日
中国学校无特色现状的深刻反思,中国学校特色发
展的又一次大规模实践正在成为影响当前学校生存
与学生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学校特色发展问题的
关键是深入而准确地揭示中国社会现实条件下学校
特色发展的实现机制及其应用逻辑。为此,本文拟
在已有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从
整体上揭示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结构与三重条件,
并通过对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的反思,从中一窥学校
特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
种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教育与政
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它划分了教育与政治、经济、
文化等其他社会领域的明确界限,规定了教育是相
对独立存在还是依附从属存在;二是学校与政府、市
场、社会(社区)的关系,它划分了学校与政府、市场、
社会(社区)的明确界限,规定了学校办学的三方面
状况:1ꢀ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状况;2ꢀ学校办学的
自主权状况;3ꢀ学校办学资源的来源状况。
显然,如果教育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
会领域的关系中不能保持相对独立,学校就只能依
附于特定社会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和文化压力而
从属存在,学校就很容易受到外部种种势力的侵袭
和干预。此时,学校极其容易以某种统一相同的思
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而存在,因而也就失去了学校特
色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学校与政府、市场、社会(社
区)的关系层面,如果政府高度集中了学校办学的各
方面资源,或者市场不能有限介入学校办学,或者学
校与民间、社区相互隔离,学校在办学的价值取向上
就容易趋同,在办学的过程中就没有自主空间,在办
一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三重前提
大量的实践案例表明: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由
学校与社会关系构成的外部庇护层、由学校与学校
关系构成的中间组织层和由学校与自身关系构成的
内部特质层三者有机结合而成的三重结构。
(一)外部庇护层:学校与社会
在一定程度上,学校特色发展的外部庇护层是
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形成的外部制度环境,它主要
反映的是学校教育与外部社会其他领域的关系。这
收稿日期:2011-0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校级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李燕(1973—),女,四川隆昌人,四川师范大学党校办公室,副研究员。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