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卷第5期  
2
011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8,No.5  
September,2011  
孔子和老子:不同的社会基础及其文化  
———黄河文明探源之三  
周及徐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孔子和老子是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两大思想源头他们之间的分歧和对立,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各  
自有其不同的社会基础以及根植于这种基础的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忽略了观察其对  
立的若干现象,我们可以寻觅到隐藏于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背后的不同的社会基础,从而可以补缀传统文献中片断  
不完整的历史这种历史不仅可以从文献的重新解读中得到印证,而且可以征之于当代人类学关于人类史前  
史的研究和发现。  
关键词:孔子;老子;社会基础;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5-0108-05  
儒与道不相依  
刘歆班固为贬语,于道家却是真髓,非但放者如  
庄子,即老子自己亦言绝圣去智,民利百倍;绝仁弃  
两汉之交的刘歆,试图将儒道的对立和分歧调  
和起来,班固汉书·艺文志》(源于刘歆七略》)从  
其言曰:  
[2]十九章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等等可  
见不是放者为之”,而是老子的本来面目。  
直至西汉中,儒道对立,不相依附,异于刘歆班  
固所言司马迁扬道抑儒,可见于史记·老子韩非  
列传》: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  
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  
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  
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  
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  
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  
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  
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  
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  
[1]卷三十,1732  
以为治。  
这段话颇多牵强之处道家出于史官”,盖以  
司马迁父子为例而言然左丘明氏不是道家,而有  
[3]卷六十三,2140  
左传》、《国语》(《史记·五帝本纪》);《春秋编定者  
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也是儒家;《尚书可以说是准史书,亦是儒家  
著作道家出于史官”,反证太多。“此君人南面之  
术也,合于尧之克攘(),《之嗛()”,则是因  
西汉初治国崇尚黄老”,老子不言尧舜,不述五  
刘歆班固之说,将道家牵合于儒家,以辅弼人  
君治国为用,于事实不成立。“及放者为之以后,在  
远道问礼,故事满腹的守藏室之史于礼却不  
言一字,却批评谦恭下问的孔子张扬多欲野心勃  
,应该收敛,迎头一盆凉水老子言不得其时则  
蓬累而行”,是暗示孔子放弃对恢复礼制的一腔热  
忱的梦想。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周及徐(1957—),,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08  
周及徐孔子和老子:不同的社会基础及其文化———黄河文明探源之三  
[
3]卷六十三,2143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  
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  
,故命之曰知生之民。(此是采集狩猎社会)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而不  
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  
之心此至德之隆也。(此是原始农业社会)  
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流血百里尧舜作,立群臣。(此已进入等级制  
文明社会)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  
强陵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  
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  
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  
谓我为盗跖? (盗跖是等级制社会的反抗者,代  
太史公明载儒道之分歧,不似后世刘歆班固  
之流,看汉朝统治者眼色,徒为牵合掩饰。  
儒与道对立诸现象  
我们可以从老子孔子对于夏商周历史事件人  
物和文化的不同态度,看二者在根本立场上的对立。  
以下是作者就观察所及列举(尚未概括所有方面),  
并附例证。  
.:”  
这可说是在宗教崇拜上的态度:夏商周崇拜  
1
[4]  
” ,儒家因之华夏社会对帝的崇拜,在当时是  
一种普遍的宗教现象,见于商周时期包括甲骨文和  
金文在内的各种文献中。  
老子没有表现出像儒家一样的对的热情和  
崇敬。《老子仅一次言”:  
[
5]《盗跖》  
庄子宣言。)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  
直斥黄帝,所谓圣王道统,是建立  
在强权和掠夺之上的赞美神农氏时代耕而食,织  
而衣”,自给自足,与世无争,和平安详有意见认  
,《庄子外篇诸文(《盗跖属之)非庄子本人所作。  
由此文看,它所反映的观点与庄子思想完全一致,直  
追老子。  
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2]第四章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在夏商周传统文化中,帝是最高神,是天地主  
老子对此似乎不以为然,却说“()象帝之先”  
(
博大深沉的道像的祖先),这是对夏商周最高  
神的礼赞,还是轻蔑?  
.:五经  
对古代经典如》、《》、《》、《》、《春秋》,  
4.儒道对立现象之四:“神农”  
需要说明,孟子和庄子所说的神农”,不是后世  
2
刘歆编造出来的那个炎帝神农”(儒家圣王之一,流  
[
6]  
孔子无比崇尚,编纂补缀,宣扬教授,四处推行。《论  
》、《孟子诸多引用。  
行于东汉以后),而是上古原始农业社会的首领。  
孟子对于神农及其社会生活方式的指斥,见于  
著名的孟子·滕文公上》“许行篇中孟子所云许  
行等人倡行的神农之言及生活方式,捆屦织席  
以为食”(知识分子从事生产劳动),“贤者与民并耕  
而饔飧而治”(平等无特权),“市价不贰,国中无伪,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生产技术和产品交  
换不发达和谐诚信),符合原始农业社会的生活方  
式和道德原则孟子对其的批判,是封建等级制文  
明与原始部落制文化的冲突许行来自楚国,为南  
方平民,与老庄为同地区人,故认同共同的文化。  
赵岐指出了许行神农说与儒家传统的对立:  
许行乃南楚蛮夷……许子托于大古,非先  
老子漠然置之,于五经皆不述偶然提到”,  
是批判: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  
[
2]第三十八章  
。  
3
.:圣王  
对儒家尊崇的圣王(),《论  
颂尧舜,《孟子赞尧,《孔子家  
述五帝(黄帝瑞顼)。  
老子于诸圣王”,皆不置一词。《庄子则对  
黄帝以来的文化传统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屡屡指斥。  
其例如(括号内为作者批注):  
圣王尧舜之道,不务仁义,而欲使君臣并耕,伤  
[
7]《滕文公上赵岐注,2706  
城之大者,莫大于天下矣尧舜有天下,子  
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非  
以其利大故邪?  
害道德。  
孟子谓五帝以来有礼义上下之事,不得复  
若三皇之道也言许子不知礼  
[7]《滕文公上赵岐注,2705  
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  
。  
10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赵岐分上古为三皇(太古)”时代与五帝以来”  
曾经历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当初获农业技术之时  
时代,太古无上下,五帝兴礼义赵注辨明后人不甚 (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活形式是部落制农业  
了了的两个重要的时代及社会文化区别,堪称卓识。  
庄子对于神农之世的赞颂见前文许行之  
社会在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以血  
亲关系结成家庭式的部落,不分等级,共有资源,共  
同劳动,相互协作,均分收获这时已掌握了制陶、  
纺织技术,筑室而居,无文字这种社会中,人们和  
谐平静,满足而幸福这种文明前的社会形式,后来  
被农业文明社会所替代这个文明社会以青铜车  
犁耕和文字等新技术为动力,以等级制度为社会  
秩序这两种社会兴替的时间,世界各地有不同,并  
神农之言庄子·盗跖所言神农之世所指  
,故先秦文献中关于等级制社会之前的原始农业  
社会的记述不是偶然的孤证(更多的证据见本文第  
三节)。  
5
.:文化认同  
夏商周三代,其主体华夏民族的文化传承一贯,  
[
8]  
[10]35ꢀ38  
夏商周民族同源孔子以夏商周文化的传承者自  
,老子反之以上的诸种现象,都可以归纳到这个  
主题之下。  
在一定的时期中并存 。  
上古的一段时期内,黄河流域及附近地区存在  
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形式:一是较为原始的部落制农  
业社会(无等级社会),一是崇尚礼仪的文明农业社  
(等级制社会)。这两种社会的存在,有新石器时  
代考古发现和历史时期的文献(见后文)为证这两  
种社会的不同生活方式是产生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  
的现实社会基础,是道儒分歧之源等级制农业社  
会及其文化,周以后发展成为黄河流域文明的主流,  
登经史之堂,传承不断部落制农业社会及文化,在  
黄河长江流域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商周以后,在主  
流文明的洪水中,漂决湮没,经史不齿在古文献中  
仅存片断线索,老子正是这种社会文化遗迹。  
关于老子思想的社会基础,老子自己有论述,这  
就是著名的小国寡民: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  
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  
于道为最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  
[
1]卷三十,1728  
。  
恳切之情,溢于言表虽是刘歆班固代言,而确是  
儒家的由衷之言数典六经倡导仁义,称颂尧舜  
(
禹汤)文武,以夏商周史为荣耀类似的表述,于  
论语》、《孟子不鲜见何以儒家对于夏商周历史  
[9]110  
人物和相当于周之史籍的六经  
如此亲切?答  
:本民族之历史文化也。“本民族就是夏商周民  
是儒家以夏商周文化的传承者自任。  
而道家无此情感: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  
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  
,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  
[
3]卷六十三,2193  
[2]第八十章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虽久任守藏室之史”,却于危难之时,弃周王朝  
老子所言,是对史前社会事实的描述一望而  
,这是对原始农业社会生活的精练的概括短短  
75个字,揭示了老子思想产生的全部社会基础,  
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诸如无为”、“不争”、“无欲”、  
好静”、“贵母”(女性崇拜)、“知足”、“知止”、“无  
”、“不贵货”、“多藏必亡等等观念的来源它们  
无一不与原始部落社会文化相符而至大至博的  
[2]十八章  
拂袖而去。“国家昏乱有忠臣” ,是老子不以  
周王朝的忠臣自任,只是这个主流文化的冷眼旁  
观者而已。  
儒与道对立的原因  
孔子(与稍晚的孟子)和老子(与稍晚的庄子)两  
家的思想之间的分歧和对立,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有  
其现实的社会基础的观察它们对立的若干现象, “”,涵盖了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也涵盖了周而复  
我们可以看见隐藏于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背后的不同  
生活方式,辨明传统文献中模模糊糊的历史而这  
种历史,又可证之于当代人类学的发现。  
始的这种生活模式切不可将小国寡民当作是老  
子的乌托邦理想这种长期流行的误读,遮蔽了  
人们观察历史的视线老子所述之生活方式与常人  
的观念大相径庭,其细节生动而准确,岂能想象得  
当代人类学根据田野调查资料,证实史前人类  
110  
周及徐孔子和老子:不同的社会基础及其文化———黄河文明探源之三  
?从约公元前2500年始,黄河流域相继进入等级  
与之类似记载,尚可见于淮南子·主术训》:  
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  
[8,11]  
制农业社会,农业文明逐渐兴起 而另一部分  
地区,特别是在地域偏南的黄淮长江流域,仍在很  
长的时期内保留着这种太古的生活方式当地生  
长的知识分子(老子庄子许行长沮桀溺接舆、  
渔父之类),留恋旧时的好日子”,推崇这种高尚的  
野蛮人的生活方式,而且践于行,形于言,书于竹。  
出于四域,怀其仁成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  
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  
,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  
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  
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威厉而  
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故其化如  
其地南至交址,北至幽都,东至汤谷,西至  
三危,莫不听从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  
庄子亦有类似的记叙: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 昔者容成氏,大庭  
,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  
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  
,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  
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  
[15]1241  
,而天下一俗,莫怀奸心。  
可见,不仅六经皆史”(章学诚语),诸子也是史。  
》、《》、《》、《》、《春秋》,此所谓经书”,  
乃夏商周人之史儒家是这一文化的维护者,故崇  
奉六经圣王神农葛天无怀之类,是另一族群,  
为主流文明所轻蔑,高雅的经史无由书之、  
庄之作,代表着被排斥被压抑的这一族群及其文化。  
[5]《胠箧》,37  
相往来。  
庄子所言与老子略同,而列举了上古之时  
以这种方式生活的十二氏(十二个部落),可与盗  
篇之神农之世相参证,亦可解许行的神农之  
”。  
如果说老庄之言尚不足信,另一段我们耳熟能  
详的文字亦可为证:  
余论  
老子是原始社会末期无等级制的农业社会文化  
的产物循此以解,《道德经之深奥迷茫,变为简明  
清晰老子依托着另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执着地  
讲述它的哲理,对它遭遇文明而毁灭,报以无尽的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  
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2]第十八章  
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不是抽象的推  
,而是痛苦的经验老子是楚人,对长期保存于南  
方的小国寡民的村落社会应该十分熟悉,甚至有  
生活体验又由于在周王朝长任官吏,老子有机会  
将两种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对比他由衷地赞同平  
等的部落文化,强烈地批判封建等级制文明(新技术  
和种种弊端),并且有很高的哲学修养。  
[
12]《礼运》,1413ꢀ1414  
是谓大同。”  
所言是与小国寡民同样的社会,同样是史实的记  
针对流行的大同理想说”,笔者曾有小文讨论  
[
13]  
,并强调指出而有志焉是记载之义,  
我孔丘没赶上那个时代,但有记载在那里”。“大  
小国寡民都客观地描述了部落制农业社会  
的形态,而立场相反:老子认同,孔子舍弃原始村  
社安宁和谐的生活令人感动,孔子出于的立场  
在世界历史中,由于年代久远,且尚处于蒙昧时  
,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都没有能够留下足够古  
老的文字的记录人类社会的这个历史阶段,是用  
现代人类学方法考察论证的幸而有老子》,为人  
类保存了这种古老的社会文化,从古文献的角度印  
证了这段历史更为宝贵的是,这种古老社会中人  
们的精神世界(这是现代科学也无力追溯的)也因之  
存世试问,世界哪一个民族的历史文献中记载了  
如此古老的人类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以此言之,  
中华文化真可称得是源远流长。  
为之赞叹,称为大道”。而潜台词却是,那是一种  
无可挽回的过去,历史车轮已经归向小康”(有种种  
弊端的文明社会),这是孔子的历史选择然而,主  
流文化斥为蒙昧落后的,老子看来却是道行完美通  
透智慧老子与孔子,道与儒的鼻祖,是根植于不同  
的社会土壤的两株大树。  
老子思想中,来自等级制文明社会之外的精辟  
11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见解,被等级制社会的政治家们用于缓解社会矛  
,治理国家(例如西汉初年);老子洞察力极强的哲  
学思想,为文明社会提供了一种与儒家相对并立的  
世界观,两千多年来被中国知识分子广为认同这  
就难以避免地产生了一种误会:老子与孔子是春秋  
时期同一社会文化的产物这种始为有意后为无  
意的错误,从刘歆班固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  
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  
,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今异家者各推所  
,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  
[1]卷三十,1746  
,六经之支与流裔。  
然而,道家应该除外道家不是六经之支与流  
”,亦不为取合诸侯”,而是六经文化传统之外的  
另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及其文化的孑遗这就是道家  
同儒家的根本区别明确老子与孔子的这种区别,  
对于探索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在远古时期的历史形  
,具有重要意义。  
[
。”  
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  
1]卷三十,1746  
这九家,依其所述,几乎各家都与儒  
家相依辅,是封建等级制文明兴起过程中的思想流  
其言曰:  
附记:这篇文章在四年前写成,我记不得有多少次修改这篇文章了,总想写得更清楚些有朋友告诉我:  
你的观点有些证据不足我想实际上他说的是直接的文献材料这是可能的,因为:关于老子生平的材  
料非常少;记写这些文献的古人不会有现代人类学的头脑,能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但是透过这些  
有限的文献,你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结论是完全可能的而一旦这是事实,我们对整个事情的认识就要改变  
这篇文章副题为黄河文明探源之三”,“之一之二分别发表在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和  
20083,三篇文章有着内在的联系。  
注释:  
本文之儒与道,皆指早期的孔子及稍晚的孟子,老子及稍晚的庄子,无涉战国晚期及以后的儒道流派。  
史记正义》:“,沙碛上转蓬也,转行貌也言君子得明主则驾车而事,不遭时则若蓬转流移而行,可止则止也。”  
这是笔者的观点,与斯塔夫里阿诺斯等西方学者的观点不同:黄河流域进入文明的时间比他们提出的公元前1500年要早一  
千年左右。  
老子亦云:“大道废,有仁义。”亦称之为大道”,见下文。  
参考文献:  
[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老子道德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司马迁.史记[M].2.北京:中华书局,1982.  
4]周及徐.华夏古[J].中国文化研究,2007,(3).  
5]庄子[G]//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周及徐.炎帝神农说辨伪[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7]孟子[G]//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周及徐.戎夏同源说[J].中国文化研究,2008,(3).  
9]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斯塔夫阿里诺斯.全球通史(1999)[M].董书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ZhouJixu.TheRiseofAgriculturalCivilizationinChin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J].USA,Sino-PlatonicPapers,  
December,2006,No.175,pp.1-38.  
12]礼记正义[G]//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周及徐.“大同新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0).  
14]淮南子[G]//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唐普]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