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卷第5期  
2
011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8,No.5  
September,2011  
绝望的挣扎  
——论穆旦诗歌的荒诞性特征  
李晓梅  
(四川警察学院基础部,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由于理性智性感性的综合,穆旦对荒诞性的表现异常丰富:兼有对荒诞的感觉描写事实描写和大量  
的哲理揭示穆旦注重的不是表象的荒诞而是实质的荒诞,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玄想而是有现实针对性,其本质  
是找不到心灵归宿的更深的痛苦其荒诞来源于冷峻的思考和深沉的痛苦,又增加了思辨与悲剧的深度,形成穆  
旦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穆旦;诗歌;美学;荒诞性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5-0130-07  
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无缘无故被抛  
入这个荒诞危险而又陌生的世界,因此人的存在也  
是荒诞而没有意义的;人和所处的环境间存在着一  
种敌对关系,在这个世界四面受敌,处于十分孤独的  
状态。“海德格尔认为,感受到生存重负正是人生  
记忆,而且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  
[2]6  
的生活之间的分离,真正构成荒谬感” 。“一个正  
在经历一场混乱和大动荡的社会,必然会使每个人  
遭受痛苦,但是这种痛苦本身却能导致个人更接  
近自己的存在习惯和常规是一块遮蔽的大幕布。  
只要这块大幕布位置牢靠,我们就不需要考虑人生  
的意义是什么;它的意义似乎已经充分体现在日常  
习惯的胜利之中了但是,一旦社会的结构破裂了,  
人就突然被抛在外头,离开了他一度无意识地接受  
的那套习惯和准则站在外面,他的问题就冒出来  
此在本己本真状态,逃避它就会彻底失去本  
真存在的可能因此,追求本己本真可能的英  
,不应当做自己生存的逃兵,而应该比希腊神话中  
独力支撑苍天的阿特拉斯更加主动和勇敢地去承担  
[1]121  
自己的人生此在’” 。穆旦的特殊性使得他在  
生存命运选择等问题上有更深的体悟,以至于最  
终在其作品中展示了与存在主义哲学观相同或类似  
的品质,同时,其超越的方式———信仰重构的独特性  
又给作品增添了荒诞性。  
[3]133ꢁ134  
” 。这两段话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现代主义  
诗歌产生的背景因为,近代以来的中国也就一直  
是这样一个正在经历一场混乱和大动荡的社会”,  
而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更是一个全民族卷入其中的混  
乱动荡的社会,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遭遇  
着混乱与空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的畸形  
发展,使敏感的知识分子感到窒息;通货膨胀的阴  
,钢筋水泥的建筑物扼杀了生机,驱使生活向死亡  
追赶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最动荡年代的经验复杂  
穆旦诗歌荒诞性的根源  
一个哪怕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  
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界然而,一旦世界失去幻  
想与光明,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路人他就成为无  
所依托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  
收稿日期:2010-12-16  
作者简介:李晓梅(1965—),,四川泸州人,四川警察学院基础部副教授,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进修学者,指导教师钟华  
教授。  
130  
李晓梅绝望的挣扎———论穆旦诗歌的荒诞性特征  
的敏感诗人,穆旦的生命体验是最具个性和最具悲  
剧感的,其创作灵感根源于这片文化悠久古老而苦  
难的土地,根源于他骚动不安的灵魂与痛苦的激情,  
根源于在现代化的夹缝中迈步的年代知识承传的  
特殊环境使他受到了来自现代主义诗歌较为全面的  
熏陶,相似的社会时代特征使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在三四十年代的诗人那里得到共鸣,自我生命的同  
构使他的思想和创作受到深刻影响,因而穆旦有了  
更多的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相似的  
感悟。  
高感两相比较:“如果说崇高感是生命力瞬间受阻并  
因而强烈喷发,那么在荒诞感中,生命力则始终受到  
压抑却又不知往哪里倾注,因此引起焦虑在崇高  
感中,主体经由矛盾冲突转向统一,自我实现了超  
,产生一种胜利感;而在荒诞感中,主体则不断地  
忍受与世界分离的折磨,寻找不到精神的栖息之地,  
因此伴随着一种不安与苦闷在崇高感中,主体的  
心灵处于强烈的摇撼和震荡之中,而在荒诞感中,主  
体的心灵相对来说最平稳,最冷静,没有那种大起大  
这主要是因为荒诞感常常以寓言为表现手段,  
它的意蕴藏得很深人们不能从它的感性外层直观  
地把握它的意蕴,而必须借助于理性的思考所以  
荒诞感更多地是一种理智感,而不是一种激  
可以说,自从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的熏陶(1939  
,穆旦21,在西南联大外文系学习,开始系统接  
触英美现代派诗歌和文论),穆旦的诗歌中就开始或  
多或少地包含一些荒诞的发现荒诞的体验从某  
种意义上说,现代主义给了穆旦敏锐的神经荒诞的  
视角善感的心灵,黑暗的生存环境残酷的生存状  
态又给他提供了这种荒诞感的养料———愤懑痛苦  
和绝望而主宰这一切的灵魂在于穆旦根深蒂固的  
中国传统文人的世道良心和现代主义对个人生存价  
值的关怀意识。  
[5]242ꢁ246  
。”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按照百度网百科词条的解  
,“荒诞人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也是现象和  
本质分裂,动机与结果背离,往往是以非理性和异化  
形态表现出来,现实中的荒诞是审美范畴中荒诞的  
根源,荒诞审美形态是对现实中荒诞人生实践以审  
美形式进行反思和批判”;其内容上展现的是与人  
敌对的东西,是人和自然社会最深的矛盾”;其特征  
是用怪诞的形式”、“象征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无意  
的虚妄性的审美感悟”。从这个意义上看,荒诞  
感的产生不会仅仅局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具有  
普遍性的因为自我意志与外部世界常常会不相对  
,出现断裂,而自我内部也是充满变数和矛盾冲突  
可以说荒诞感与生俱来,只是现代技术社会给  
人带来的生存困境加剧了这种荒诞感。  
穆旦诗歌中荒诞性的表现  
卡夫卡在从某一点开始不再有回头路一文中  
:“以沾上世俗的污斑的眼睛看,我们的处境相当  
于在一条长长的隧道里出轨的火车的乘客,所有的  
地方恰恰是:来自隧道始端的光线再也看不到,而终  
端的光线微乎其微,以致不得不不间断地用目光去  
搜索,去一次又一次地失去目标,弄得连哪是始哪是  
终都没有把握了可是,出于我们意识的混乱或是  
高度的敏感,我们周围尽是怪物,而且出于每个人不  
同的情绪和烦恼,不断演示着一个或是令人着迷,或  
穆旦诗作最早体现荒诞特征的是1939年的防  
空洞里的抒情诗》、《从空虚到充实》,然后就一发不  
可收,此后的诗作几乎都或多或少都透露出荒诞感:  
[4]25ꢁ26  
是令人厌倦的万花筒。”  
这个比方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荒诞的感觉:一种困境中的迷乱或虚无感, 1940年的蛇的诱惑》、《玫瑰之歌》、《不幸的人们》、  
它是一种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外部世界的非正题的 还原作用》、《》、《五月》、《智慧的来临》,1941  
[2]164  
领悟,即对自在的非正题的领悟” 。  
潮汐》、《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夜晚的告别》、  
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荒诞感我向自己说》、《鼠穴》、《华参先生的疲倦》、《神魔之  
高感视为相对的一组审美感兴”,认为荒诞作为  
一种文化大风格的审美形态,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的产物因此,对于荒诞感的描述和分析,也只有在  
西方现当代美学中才能找到”,荒诞可以概括为含  
有痛感色彩的焦虑”,是一种同丑接近反形  
》、《小镇一日》、《黄昏》,1942年的》、《诗八  
》、《出发》,1943年的祈神二章》、《诗二章》,1944  
年的裂纹》、《活下去》,1945年的线上》、《被围  
》、《》、《海恋》、《通货膨胀》、《苦闷的象征》、《森  
林之魅》,1947年的时感四首》、《三十诞辰有感》、  
”,“这种荒诞感的实质就是人在面临虚无深渊时 饥饿的中国》、《隐现》、《我想要走》、《暴力》、《胜  
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和失望”。编者还将荒诞感与崇 利》、《牺牲》、《》,1948年的世界》、《城市的舞》、  
13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诗四首》,1956年的妖女的歌》、《葬歌》、  
秽的小巷,细长的小巷像是一支洞箫,/当黑暗伏在  
》、《我的叔叔死了》、《“也许一定”》、《九十九  
巷口,缓缓吹完了/它的曲子:家家门前关着死寂。”  
夜晚当作季节”,本身就是一种荒唐,然而这种  
感觉是荒诞而真实的,因为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夜  
生活是现代文明大都市的象征,一开始就写出了  
家争鸣记》,1975年的苍蝇》、《智慧之歌》、《理智和  
感情》、《演出》、《城市的街心》、《理想》、《听说我老  
》、《冥想》、《》、《自己》、《》、《沉没》、《好梦》、  
《“的形成》、《》、《爱情》、《神的变形》、《黑笔杆 的向往。“带一阵疲乏,穿过污秽的小巷是实  
》。可以说,荒诞感正是穆旦诗歌区别于其他中国  
现当代诗歌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穆旦给人非中  
感的主要原因自然之子徐志摩诗歌再别  
康桥的和谐优雅、“雨巷诗人戴望舒雨巷的幽长  
,暗示来自贫苦的土地”。“细长的小巷像是  
一支洞箫写狭窄阴暗的小巷之长,烘托我逃避之心  
的迫切。“洞箫这一表面传统的意象被黑暗伏在  
巷口缓缓吹完它的曲子的拟人手法解构无余,成为  
沉吟,无不蕴藉着诗经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 在黑暗死寂又幽长的小巷中穿行的心理感受的  
之美,而穆旦诗歌却不是,他的荒诞有着一种不依不  
饶的决绝,即便是人们内心最温柔的爱情,在他冷  
犀利的笔下也亮出悲剧与荒诞的底色,爱情更多  
象征,这与戴望舒的雨巷意味截然不同终于走  
完这贫困的黑暗,这里暗含着:第一次被逐后的贫  
给人带来的煎熬让人难以忍受当这一切都快  
结束时,“我也由啜泣而沉静”,似乎我的苦难就要到  
头了。“欢呼:“,光明/(电灯,绿,反射  
又反射,)/从大码头到中山路现在/亮在我心上!一  
条街,一条街,/闹声翻滚着,狂欢的季节。”诗人有意  
光明后面用括号补充来说明其来源———“电灯”  
为后面的虚幻虚无感埋下伏笔———这只是现代文明  
富有欺骗性的彩饰然而这种虚假的繁华亮在我  
心上”,“只感到一阵欢乐的眩晕,沉浸在欢乐的  
幻想中,因为这时候我陪德明太太坐在汽车里/开  
往百货公司”,似乎我已经永远摆脱了昔日的苦恼,  
新的生活已经到来。  
[6]145  
的只是盛开的欲望的花朵” ,甚至是一场火  
[6]146ꢁ149  
” 。  
通览穆旦诗作,荒诞性表现的内容主题纷繁,几  
乎无所不包,但基本可归纳为两大类:个人生存体验  
追求理想命运,生死爱情友谊,沉浮得失身  
(
……),民族生存困境(贫富悬殊权力腐败社会  
动荡梦想落空,战争与和平城市与农村文明与蒙  
物质与精神……),其中个人的生存体验又常常  
与民族的生存困境相结合相印证穆旦对荒诞性的  
表现类型异常丰富:兼有对荒诞的感觉描写事实描  
写和哲理揭示,而大量的是哲理揭示;表现方式也多  
种多样(神学框架戏剧框架反讽策略自我分裂、  
象征隐喻比拟变形独白旁白对白……),其采用的  
荒诞意象具有非中国古典特征的现代性。  
第二诗段写这种引诱带来的不祥预感:“这时候  
天上亮着晚霞,/黯淡,紫红,是垂死人脸上/最后的  
希望是一条鞭子抽出的伤痕,(它扬起,落在/每条  
街道行人的脸上)”,又是一种荒诞的感觉———天  
上亮着晚霞联想到垂死人脸上的希望”(似乎回  
光返照”,暗示的希望之渺茫和将要落空),再转  
是一条鞭子抽出的伤痕”(伤痕也是暗红色的),  
第一次放逐是抽在人类身上的第一条鞭子;它给人  
的伤痛还心有余悸这里又用括号暗示每条街道  
行人的脸都留下了命运的神鞭的烙印,可见这种痛  
苦是无一例外的,物质匮乏的痛苦导致人们拼命追  
逐富贵荣华。“太阳落下去了,落下去了,/却又打了  
个转身,望着世界,/你不要活吗?你不要活得好些  
?”这种描写也是荒谬的:太阳落下去了怎么会又  
打个转身?其实这是冥冥之中的上帝的背影和他转  
身对世人的嘲弄:你不是要活吗? 你不是要活得好  
些吗?你不是埋怨生活简直把人磨成了烂泥?  
[6]65ꢁ67  
蛇的诱惑》 ,就是综合运用多种荒诞  
表现方法展示现代人逃离物质匮乏后遭遇精神困境  
的佳篇。  
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蛇的诱惑这个诗题就给人荒诞陌生的感觉,  
基督教意味赋予其象征性副标题小资产阶级的  
手势之一表明这首诗表现的是小资产阶级存在  
状态的一个普遍性特征诗前面是四段背景的散文  
式介绍,相当于解题,给全诗形成一种荒诞的神学框  
,引起诗的话题:人的第二次被逐(第一次是被逐  
到贫苦中,经受贫苦的肉体折磨;第二次是物欲的  
引诱,得到的是精神空虚和孤独的苦痛)。  
第一诗段写在第一次放逐的贫苦土地上受  
到引诱:“夜晚是狂欢的季节,/带一阵疲乏,穿过污  
132  
李晓梅绝望的挣扎———论穆旦诗歌的荒诞性特征  
你要逃避肉体的痛苦,那就承受我的第二鞭吧!“经  
的老路———物质追求这种人的异化让我们联想到  
卡夫卡笔下的甲壳虫,这是用异化变形的手法来表  
现人们追求的荒诞。  
过无数是的是的无数的/痛楚的微笑,微笑里的阴  
,/一个二十世纪的哥伦布,走向他/探寻的墓地。”  
已经作出了第二个选择的一幅地图”(别人  
到达这个现代文明乐园的途径),在无数隐含阴谋  
的微笑(不怀好意的微笑会意的微笑,知道前面是  
一个陷阱却仍说是的是的的微笑),踏上了灵魂  
的不归路,走向自己探寻的墓地”。  
第六诗段写的幻想和灵魂的堕落:“虽然生  
活是疲惫的,我必须追求,/虽然观念的丛林缠绕  
,/善恶的光亮在我的心里明灭,/自从撒旦歌唱的  
日子起,/我只想园当中那个智慧的果子:/阿谀,倾  
,慈善事业,/这是可喜爱的,如果我吃下,我会微  
笑着在文明的世界里游览,/戴上遮阳的墨镜,在雪  
/穿一件轻羊毛彩围着飞炉,/用巴黎香水,培植着  
暖房的花朵。”从这段诗可看出物欲这条蛇的诱惑”  
是致命的,它可以让人不要信仰,不分是非善恶,不  
计后果,而且知识智慧也被异化为阿谀倾轧和欺  
,目的只有一个,“微笑着在文明世界里游览”,获  
得物欲追求的满足人自身的异化导致人与人关系  
的异化这是追求与结果的断裂。  
第三诗段写来到肉体的乐土和仍处于  
贫苦土地上人们对的艳羡:“在妒羡的目光交  
错里,垃圾堆,/肮水洼,死耗子,从二房东租来的人  
同骡子的破烂旅居旁,/哭喊,叫骂,粗野的笑的大  
海里,(!喋喋的海浪在拍击着岸沿。)/我终于来  
———”前面是对贫苦土地的实写,在物质匮乏贫  
穷落后的肮脏土地上的人们的妒嫉艳羡中,“终  
于爬上了现代文明的快乐岛,这种妒羡就像  
溺水的人们妒羡一个爬上一根救命漂木上(其实说  
不定是在吃人的鳄鱼背上)一样这里括号里的内  
!喋喋的海浪在拍击着岸沿”,似乎又与旁边  
的内容无关,其实是的感觉,也是诗人的旁白,  
世人在物欲争斗的大海中沉浮,嘈杂在我耳边嗡营。  
第四诗段写我梦寐以求的快乐岛上的情形,  
表现人生存的荒诞虚假。“老爷和太太站在玻璃柜  
/挑选珠子,这颗配得上吗?/才二千元无数年  
青的先生/和小姐,在玻璃夹道里,/穿来,穿去,和英  
勇的宝宝/带领着飞机,大炮,和一队骑兵/衣裙响  
,混合了/细碎,嘈杂的话声,无目的地/随着虚晃  
的光影飘散,如透明的/灰尘,不能升起也不能落  
”,“我一向就在你们这儿买鞋,/七八年了,那个伙  
计呢?/这双式样还好,只是贵些”,“而店员打躬微  
第七诗段,写第二种选择所承受的第二条鞭子  
及给带来的困惑:“那时候我就会离开亚当的宿  
命地,/贫穷,卑贱,粗野,无穷的劳役和痛苦……/但  
是为什么在我看去的时候,/我总看见二次被逐的人  
们中,/另外一条鞭子在我们身上扬起:/那诉说不出  
的疲倦,灵魂的/哭泣———德明太太这么快的/失去  
的青春,无数年青的先生/和小姐,在玻璃的夹道  
,/穿来,穿去,带来陌生的亲切,/和亲切中永远的  
隔离寂寞,/锁住每个人生命树被剑守住了,/人  
们渐渐离开它,绕着圈子走,/而感情和理智,枯落的  
空壳,/播种在日用品上,也开了花,/‘我是活着吗?  
我活着吗?我活着/为什么?’/为了第二条鞭子的抽  
。……”这里,通过心理和视觉的描绘,道出了人  
们物欲追逐中精神的寂寞与孤独和生命之虚无感。  
,像块里程碑/从虚无到虚无”。由视觉到听觉再 玻璃的夹道起着双关的作用:既实指商店里一排  
到视觉的荒诞描写,揭示现代人表面忙碌充实的物  
质享受下僵尸一般苍白麻木的精神状态:空洞的对  
虚无的微笑如同其人生一样毫无意义,就像不  
能升起也不能落下透明的灰尘”。  
排货柜玻璃形成的夹道,更暗指人们的隔膜,“感情  
和理智,枯落的空壳,播种在日用品上开了花则是  
一种联想(拈连),揭示沉缅于物欲的人已丧失了人  
正常的感情理智,这种感情理智仅仅为日常生活用  
品而启动,人异化成了的奴隶由此,诗人提出  
了与逛商店毫不相干的质疑和追问:“我活着吗?我  
活着吗?我活着/为什么?”生存状态的荒诞感让人  
对自己和周围随时会产生怀疑,也会令尚未完全变  
成生物的人产生困惑和迷惘———“为了第二条鞭子  
的抽击”,再次响起了上帝的回响———这是多么荒诞  
的逻辑!  
第五诗段由前面对世人的观察转而对自我生存  
状态进行反省:“而我只是夏日的飞蛾,/凄迷无处。  
哪儿有我的一条路/又平稳又幸福?是不是我就/啜  
泣在光天化日之下/或者/,,跟在德明太太身  
?/我要盼望黑夜,朝电灯光上扑。”“的生存状  
态比德明太太还不如,“只是无所归依的一只  
飞虫。“要执着于我的第二个选择,走德明太太  
13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最后一个诗节,诗人直接道出了物质满足与精  
神追求这一困扰现代人的悖论给人们带来的矛盾、  
痛苦和茫然:“! 我觉得自己在两条鞭子的夹击  
,/我将承受哪个?/阴暗的生的命题……”  
表面的荒诞实则包含触目惊心的真实,这是穆  
旦诗歌耐人寻味的一个奥秘还原作用里写  
冷的善良,/所有的意义和荣耀堆起来/是我们今日  
无言的饥荒,/然而更为寒冷和饥荒的是那些灵魂,/  
[6]249ꢁ250  
陷在毁灭下面,想要跳出这跳不出的人群” ,  
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物质和精神同样匮乏,  
身体和灵魂遭受巨大的摧残,所有的承诺,所有的盼  
望成为空谈……穆旦诗歌中随处可见摄人心魄的荒  
诞而富于哲理的诗句,让我们不断对民族的生存处  
个人的存在状态掩卷长思。  
污泥里的猪梦见生了翅膀,/从天降生的渴望着飞  
”,“胸里燃烧了却不能起床,/跳蚤,耗子,在他的  
身上粘着,/你爱我吗? 我爱你,他说”,“八小时工  
,挖成一颗空壳,/荡在尘网里,害怕把丝弄断,/蜘  
蛛嗅过了,知道没有用处”,“通信联起了一大片荒  
穆旦诗歌荒诞性的特征与实质  
跟西方现代派中的荒诞相似,穆旦诗歌中的荒  
诞性都表现了现代文明中的危机感,人自身人与  
人与社会人与物质的异化但穆旦诗歌表现的  
荒诞有其独特性。  
[6]85  
” 。通过荒诞性的感觉描写,表现了青年人由  
天鹅般的梦幻跌回残酷的猪一样的生存现实,在平  
庸工作里身体心灵被挖成空壳的残酷现实在  
首先,穆旦诗歌中的荒诞注重的不是形式上的  
设置和细节的铺陈,而是对现实的哲理思考虽然  
穆旦诗歌也有神学框架(》、《蛇的诱惑》、《神魔  
之争》、《神的变形》、《森林之魅》、《隐现》、《妖女的  
》、《祈神二章》),异化框架(鼠穴》、《苍蝇》、《还  
原作用》、《线上》),反讽框架(五月》、《时感四  
》、《自己》、《爱情》、《黑笔杆颂———赠别大批判  
”》、《退稿信》)的设置,但既无西方荒诞派小说戏  
(等待戈多》、《椅子》)中的夸张似的道具及行  
为设置,也没有像荒原恶心中铺天盖地的现  
代文明大都市的混乱环境的渲染,相对来说显得纯  
粹精炼而思路明晰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众多例诗,  
穆旦诗歌重在表现社会和人存在的实质性的荒诞,  
这又主要靠感性化的哲理性诗句来表现。《里  
,从子宫割裂,失去了温暖,/是残缺的部  
分渴求着救援”,“遇见部分时在一起哭喊”,“伸出双  
手来抱住了自己”,“幻化的形象”,“仇恨着母亲给分  
[6]86  
出了梦” ,这些诗句的荒诞陌生中暗含对人本身  
的残缺不完满和现实人生无奈的控诉。《被围者里  
所有的暂时/相结起来是这平庸的永远”,“一个圆,  
多少年的人工,/我们的绝望将使它完整/毁坏它,朋  
!让我们自己/就是它的残缺,比平庸更坏”,“我  
[6]178ꢁ179  
们消失,乃有一片无人地带’” ,这是诗人反  
抗荒诞的决绝态度,也是挣脱人生平庸荒诞怪圈的  
宣言。《隐现,“智者让智慧流过去,青年让热情  
流过去,先知让忧患流过去,农人让田野的五谷流过  
,少女让爱的形象流过去,统治者让阴谋流过去,  
大多数人让无知的罪恶流过去”,“一切发光的领域 万能的手,一只手的沉默/谋杀了我们所有的声  
来到绝顶的黑暗,/坐在崩溃的峰顶让我静静地哭  
”,表现一种幻灭感:时间的长流中,一切的一切都  
归于虚无,都是枉然”,一切光明的幻想最后盼到的  
都是黑暗的失望,留给我们的是理想崩塌后的哭泣。  
。/一万只粗壮的手举起来/可以谋害一双孤零的  
[6]251ꢁ252  
眼睛” ,处于关键位置的一个人的态度抹杀  
了众人不同的意见,使其他人不可能有言论的自由;  
一群人的人云亦云可掩盖一个显而易见的真理,挡  
住一双诚实的发现问题的眼睛。《我歌颂肉体》:“那  
和神一样高,和蛆一样低的肉体”,所有的崇高的善  
举和丑陋的恶行,都与寄居我们灵魂的肉体有关,肉  
体可以是我们最美的根基,也可能成为罪恶的渊源。  
为了追寻他所认为最美的,他已变得这样丑恶和冷  
”,在荒诞的逻辑中,让我们看到美丑善恶的相辅  
相承,不能截然划分,让人无所适从,也许你的追求  
和所达到的目的刚好南辕北辙,追求真善美往往还  
得借助假丑恶,最终自己也成了丑恶与冷酷的一部 什么是思想它不过是穿破的衣裳越穿越薄的越褪  
[
6]255  
;“生活变为争取生活,我们一生永远在准备而没  
色越不能保护它所要保护的” ,思想(灵魂)对于  
肉体本身来说是无力抗衡的,理性的控制终会在肉  
体本身的真实要求面前越来越虚弱。《城市的舞》:  
[6]234ꢁ244  
有生活” ———现代人生活荒诞特征的写照:  
成天成年都在想着不可企及的目标,不在乎不珍惜  
已有的一切和现实的人生,最终一辈子都未享有真 钢筋铁骨的神,我们不过是寄生在你玻璃窗里的害  
正的生活。《牺牲所有的炮灰堆起来/是今日寒 虫”,相对于强大的现代物质文明大机器,我们人类  
134  
李晓梅绝望的挣扎———论穆旦诗歌的荒诞性特征  
只不过是依赖这种文明为生,最终又为它无情地碾  
齿”,“我笑而无声”,“在绿叶后面,/它露出眼睛,向  
我注视,我移动/它轻轻跟随”———这是诗人感受到  
的死神的化身,它的恐怖阴森攫住了森林中穿行的  
士兵,它诱惑被饥饿”、“疾病绝望击垮的战  
:“美丽的一切,由我无形的掌握,/全在这一边,等  
你枯萎后来临。/美丽的将是你无目的眼”,“无言的  
牙齿,它是更好听的声音”。诗中的是内心矛盾  
的个体,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战士的化身他对现  
实存在的感受是:“离开文明,是离开了众多的敌  
”,他对远离人境的自然的神秘与其巨大的魔力,  
既向往又恐惧,既有生之欲望又受死的诱惑,既苦恼  
于人世的纷争,又对死的威胁利诱有着本能的恐惧  
和清醒的意识,但最终逃不脱死神有力的魔掌,“身  
体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碎的可怜虫,而我们还是毒害其他可怜虫的帮  
———表现物对人的异化。“使我们生长的/是写字  
间或服装上的努力,是一步挨一步的名义和头衔,/  
想着一条大街的思想,或者它灿烂整齐的空  
[6]263ꢁ264  
” ,现代文明导致人的异化,人的追求整齐  
划一虚无空洞华而不实,缺乏个性与内涵。《诗四  
》:“用面包和抗议制造一致的欢呼”,用基本的生  
存资料来诱骗人们一致的赞同和热烈的欢呼。“为  
了坏的,向更坏争斗”,为了取得一个坏的结局,向更  
坏的结局发起攻击。“面包和自由正获得我们,却不  
[2]269ꢁ272  
被获得” ,起码的生存条件和自由的幻想要  
引诱着我们,我们却并未获得我们追求的温饱与  
自由。  
其次,穆旦诗歌中的荒诞并非完全脱离现实的 葬歌讲述着烈士们的故事,慰藉着死难者的英灵:  
玄想,绝大多数作品是针对现实时代中的弊病和矛  
死亡毁灭了战士们的肉体,“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  
的冲击,/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如今却是  
欣欣的林木把一切遗忘”,“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  
,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没有人知道  
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  
盾的荒诞性来表现,是一种求真的精神,一种无信  
[7]56  
仰里的信仰” 。这种深入骨髓的使命感和民族  
精神,使其不可能真正做到绝对平稳冷静,也可能不  
让自己真正陷入绝望而无所事事可以说,穆旦诗  
歌的荒诞表现与其人格诗格的崇高是错综纠结的。  
这与他所处的时代(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处于民  
族危机之中)和民族文化氛围有关,也与他的精神秉  
性有关其荒诞目的是为民族为大众,当然也为自  
己在精神上的突围即使是神学框架异化框架中  
的内容都是对现实有所指向的。  
[6]211ꢁ214  
” 。这首诗歌通过对死难烈士临死前的潜  
意识和荒诞幻觉的描写,真切地揭示了烈士们在艰  
难处境中的复杂内心和为民族献身的不朽精神,比  
起一般流于表面的对英雄的歌颂更加感人。  
穆旦50年代的一些诗歌,表面非常枯燥乏味,  
内容空洞,感情冷漠,实质是对这种荒诞的类似马尔  
库塞单面人存在状态的反讽与展示(去学习  
》、《九十九家争鸣记》)。1975、1976年的诗作有  
一种对荒诞人生和世态的总结体悟况味,是穆旦诗  
创作的又一高峰,其生存荒诞性的体验更加深入痛  
,虽然诗歌情绪节奏不再那么激烈亢奋(苍  
》、《智慧之歌》、《》、《冥想》、《神的变形》)。  
第三,西方人对荒诞的揭示的底层意识就是寻  
找失落的关系,渴望人与周围(自然社会、  
他人)三者间的亲密和谐,从本质上看,是盼望上帝  
重临;而穆旦在这条路上最终是没有找到归宿,他对  
基督信仰的质疑使其并未真正成为一个皈依的基督  
,其表面皈依的背后是穆旦诗歌荒诞性的本  
———一种找不到精神归宿的更深的痛苦而又不甘  
失败不愿放弃的挣扎与反抗。“一切皆虚有,一切皆  
厌倦。/那曾经有过的将会再有,那曾经失去的将再  
被失去,/我们的心不断扩张,我们的心不断退缩,/  
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针对的  
现实是祭吊野人山死难的兵士。《森林之魅堪称穆  
旦诗歌中荒诞性的代表作它以基督教和中国传统  
对死神的联想作为神学构建框架,表现生之孤独痛  
死之诱惑与恐怖,战争的残酷无情,人的脆弱渺  
自然的强大不可抗拒,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为国捐  
躯的死难烈士的敬仰之情诗人用森林”、“的  
对白和葬歌的画外音构建全篇,营造出一种生死  
挣扎的阴森荒诞气氛,使读者对现世人的存在及归  
宿有了深一层的体会诗人笔下的森林是一个复  
杂的象征体,既是吞噬死难兵士们的可怖的死神,又  
是诱引人摆脱生之苦恼,投入死亡腐烂进而得到更  
生的上帝,因此,诗人对它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意识  
到它的邪恶与可怖,又不由自主地被其毒化而瘫痪,  
借以摆脱血液里它们的纷争。“没有人知道我,我站  
在世界的一方”,“张开绿色的肥大的叶子,我的牙  
13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我们将终止于我们的起始”,“在无法形容你的时候,  
穆旦堪称鲁迅式的诗人,而穆旦诗歌有着与鲁迅  
小说狂人日记一般震撼人心的威力,其审美特征  
上的荒诞感也异曲同工。“艺术的本质是诗而诗  
让我们忍耐而且快乐,/让你的说不出的名字贴近我  
们焦灼的嘴唇,无所归宿的手和不稳定的脚步,/因  
为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各自失败了才能更接近你  
的博大和完整,/我们绕过无数圈子才能在每个方向  
里与你结合……主呵,因为我们看见了,在我们聪明  
的愚昧里,/我们已经有太多的战争,朝向别人和自  
,/太多的不满,太多的生中之死,死中之生,/我们  
有太多的利害,分裂阴谋,报复,/这一切把我们推到  
相反的极端,我们应该/忽然转身,看见你//这是时  
候了,这里是我们被曲解的生命/请你舒平,这里是  
我们枯竭的众心,/请你揉合,/主呵,生命的源泉,让  
[9]63  
的本质是真理之创建” ,“在贫困时代里作为诗  
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的踪迹因此,诗  
[9]284  
人就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者” ,“一  
[9]345  
切作诗在其根本处都是运思” ———穆旦正是漫  
漫长夜里一位严肃的思者与孤独的歌者:“我是一  
个老人我默默地守着/这弥漫一切的,昏乱的黑  
//我醒了又睡着,睡着又醒了,/然而总是同一的,  
黑暗的浪潮,/从远远的古京流过了无数小岛,/同一  
的陆沉的声音碎落在/我的耳岸:无数人活着,死了/  
[6]234ꢁ244  
我们听见你流动的声音” (1947隐现》)。 ……什么时候我可以搬开那块沉沉的碑石,/孤立在  
这种自我分裂和生存悖论交织的痛苦与无奈,通过  
对上帝无望的祈求表现得异乎寻常的绝望,这种压  
抑与苦闷正是主体找不到精神栖息地的灵魂呐喊。  
墓草边上的/死的诅咒和生的朦胧?/……为了想念  
[6]71ꢁ73  
和期待,我咽进这黑夜里/不断的血丝……”  
荒诞性,悲剧性,知性感性的综合美,是穆旦诗歌现  
代性审美意蕴的三个主要体现,从三者的关系来看,  
荒诞性缘于作者冷静的思考和真诚的痛苦,同时荒  
诞性又增加了思辨与悲剧的深刻性,并为表现思辨  
与悲剧性提供了视角与策略,它们共同构成穆旦诗  
歌超凡的魅力,使其成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一座  
丰碑。  
在四十年代诗人中,穆旦是继承五四文学传  
,走得最远的一位他以鲁迅式的思维方式来思  
考自己,思考世界;进一步怀疑自己,怀疑世界;同  
,无情地批判自己,批判世界这样的怀疑与批判  
是惊世骇俗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知识分子直  
[8]11  
觉承担的高贵品质” 。在真诚深刻和勇毅上,  
参考文献:  
[
1]钟华.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  
2]()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3]()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卡夫卡.西方人文思想经典·冷眼看世界[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5]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李方.20世纪桂冠诗丛·穆旦诗全集[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7]杨四平.论穆旦创制新的抒情诗的历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8]李春艳.丰富和丰富的痛苦———浅谈穆旦诗歌的鲁迅精神[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1).  
9]()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
[
[
[
[
[
[
[
[责任编辑:唐普]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