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庆开埠后川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上。
1891年的重庆开埠,对川省进出口贸易格局及土货出口的幅度均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就进出口贸易
格局而言,开埠之前,川省土货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输出商品以粮食、食盐为大宗,与江浙、湖广等地的原
棉、土布及手工业品交易,即土货与广货的交换;开埠之后,在输出的商品中,粮、盐让位于生丝、猪鬃、桐油、
[15]
夏布、药材等农副产品,进口则以洋纱、洋布为大宗,形成了土货与洋货的交易 。其次,从土货出口的幅度
来看,开埠之后,土货出口总值呈快速增长态势。在开埠后的1892ꢀ1901年这头十年里,猪鬃出口值增长了
倍左右
、铅增加了8倍、白蜡增长了23%、羊毛增长了61%、青麻增长了34%;蚕丝本为川省土产输出的大
2
宗,在这一时期全省蚕丝年平均产值约为350万两,输出量占到半数。四川土货在重庆开埠后30年的出口
价值如下表所示。
1
892ꢀ1921年30年间四川土货出口价值对照表(单位:海关两)
1892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2
,604,5003,135,7763,413,9003,521,5633,556,3874,325,7133,693,5104,610,8223,398,0084,837,178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8
,639,0928,276,79610,952,02811,169,25610,892,12611,079,93612,990,09814,177,15815,490,97410,069,575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
1,078,50712,132,62213,859,18816,537,26017,803,4115,018,52514,872,62916,666,04212,554,79714,480,110
资料来源:根据张学君、张莉红合著《四川近代工业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7ꢀ58页)及周勇、刘景修合
著《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04ꢀ505页)两本著作中的数据整理而成。
从上表来看,头十年从重庆关输出货物的总值(鸦片除外)总体呈大幅度增长趋势,1901年比1892年增
长了85.7%;在1902ꢀ1911年第二个十年里,土货出口仍处于快速增加态势(包括鸦片),并于1904年突破
千万大关;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十年里,川省土货出口并未受到较大影响,出口总值仍与革命前持平,均有千
万海关两数值。
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刺激了省内经济作物的扩大种植,如棉花、蚕桑、烟草、桐油、蓝靛、甘蔗、茶、蔴、罂
粟等经济作物均出现专业栽培及集约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无论蚕桑业、棉纺织业,还是桐油业、制糖业,均
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例如蚕桑业,川省温和的气候及肥沃的土质颇适宜种桑,川北、川东、川南均为重要的产桑区域,其中又
以川北一带最为兴盛,其产量几乎占了全省产量的1/3。19世纪中叶,四川蚕丝生产已相当普遍,缫丝作坊
超过2000家,成都、嘉定、顺庆、重庆的缫丝工艺水平较高,已能生产各具特色的生丝;70年代以后,川省蚕
丝进入国际市场,蚕丝销售市场日益扩大,种桑养蚕、缫丝技艺普遍精良,缫丝业成为维护利权、振兴实业的
一个热门;从19世纪晚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四川涌现了30多家脱胎于旧式缫丝工场(或作坊)的新式缫丝企
业,其中较大者如1902年由陈宛溪创立的三台县裨农丝厂、1906年由重庆花纱布商人王静海创立的三台县
永靖丝厂,这些缫丝工厂均采用新式缫丝技术,仿制日本、意大利等国缫丝新车,着意训练缫丝工人,均能制
出高质量生丝;此外,1900年由合川举人张森楷倡议开办的四川蚕桑公社,旨在劝事农桑、改良缫丝技术,随
[16]113ꢀ117
后张的主张及业绩受到清政府的表彰和支持,在政令的推动下,20世纪初四川种桑育蚕蔚然成风
。
与1891ꢀ1895年平均每年出口生丝价值888,933海关两相比,到1911ꢀ1915年间,川省年平均出口生丝价
[7]42
值3,707,792海关两。在生丝出口效益的刺激下,农村蚕桑业在清末民初出现了空前兴旺局面 ,嘉陵江
[17]206
上的南充逐渐成为川北产制丝织品的中心 。一战爆发后,国际市场上生丝供不应求,与1891年生丝出
[17]205
口13,154担相比,1914年川省生丝出口达32,242担,增长了145% 。
再如川省桐油业,其历史较早,分布也较广,产区遍及长江、乌江及嘉陵江等三江流域的62个县,“其中
[18]8
尤以长江流域之下川东云阳、奉节、开县、万县、忠县等地为最盛,乌江流域各县次之” 。在重庆开埠之
[19]148
前,桐油产量很少,且川省人民对桐油用途的认识也极为浅薄,“仅充油船、油篾及点灯等用” 。1875年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