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因此,自老庄以降,“古人谈诗论文、论画、论人
指向的孤独,那是消失了一切世间温暖的茫茫之域
或孤独个人与鸿蒙荒野的交融与瞑合。中国人一直
没有坚挺温暖的神圣信仰,缺少了老庄所开辟的这
样一个意义维度,我们很难想象中国人的生存结构
是一个什么样子。而在这一意义论维度中,我们如
果稍微考察一下比如中国水墨画与西洋画(油画)、
中国器乐与交响乐等等的差异,我们会一再领会到
中国传统艺术当中的那种返向原始、伸入荒野的茫
茫弥漫的“入神”之境界;我们会一再体验到中国文
化在根底深处的虚无,体验到水墨在中国精神中的
那种难以言说的冷色的灵性和作为意义原色调的本
体性。
生、论生死中,一直有一种茫茫虚无和明丽人生、广
漠荒野和有限世内的映衬、区分、缠绕和转化浸润。
没有这个似乎是发自虚无而又最终归于虚无的广袤
的意义域,世间日用的一切意义就丧失了根基、灵韵
[13]
和自我更新的原动力” 。可以说,一种直踿踿通洪踿荒踿
的创世性力量以及对这种几乎无规则的淋漓原创的
踿踿踿踿踿踿
崇拜是贯穿中国传统的书、画、文、诗、曲、舞、武术、
兵家、纵横、岐黄农工乃至方技术数之中的基本精
神。与基督教的温暖、人间性的拯救指向不同,“世
外”、“鸿蒙”的意义指向有一种人间伦理无法温暖的
怪异、冰冷和寒彻。“世外”决定了中国人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
1]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2]钟华.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比较[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
3]那薇.道家与海德格尔相互诠释———在心物一体中物成其为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5]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7]海德格尔选集(下)[M].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8]马克斯·舍勒.形式与情感[G]//刘小枫(编选).舍勒选集:上.倪梁康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9]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陶渊明集[M].逯钦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C]//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2]老子[M].饶尚宽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
[
[
[
[
[
[
[
[
[
[
[13]吴兴明,卢迎伏.为“天道”之光所照亮的一隅———庄子的意义论与20世纪西方文学意义论的视角相关性[J].文艺理论研
究,2009,(4).
TheDifferentReferencesandMeaningsofthePoetics
ofLaoTzuandHeideggerfromthePerspectiveofSignificance
1
2
,
ZHANGTing WUXing-ming
(
1.ChengduCulturalTravelDevelomentGrou,Chendu,Sichuan610041,China;
p g
p
2
.SchoolofLiteratureandNews,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4,China)
Abstract:TherelevanceofLaoTzu‘sthinkingandMartinHeidegger‘spoeticsintheperspec-
tiveofontologyisstudiedadequately,whereasifweanalyzeLaoTzu‘sthinkingandMartinHei-
degger‘spoeticsinthetheoryofmeaning‘sapproach,wewillfindthattherearetoomanydiffer-
encesinthetruthofworld,thecreativenessofmeaningandtheorientationofvaluebetweentheir
thinking.TheChinesepoem,literature,artandeven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canbeunder-
stoodprofoundlythroughtheabove-mentioneddifferences.
Keywords:MartinHeidegger;LaoTzutheoryofmeaning;poetics
[责任编辑:唐普]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