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卷第4期  
2
0127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9,No.4  
July,2012  
被深化的后现代文化  
———微博的文化认同研究  
1
2
陈华明,畅  
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2.成都师范学院中文系,成都610041)  
(
暋暋摘要:微博作为信息交往的一种方式,弱化改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构建着新的文化知觉环境,改变着人类的  
族群和个体的经验感觉模式微博推动的网络文化,通过大众文化的具体形式,加深了后现代文化的影响力,后现  
代文化也成为现代个体呈现自我的主要文化背景。  
关键词:微博;后现代文化;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6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2)04灢0160灢05  
,按照  
18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  
族群和个体的经验感觉模式总体而言,微博推动  
的是网络文化,它通过大众文化的具体形式,加深了  
后现代文化的影响力,后现代文化也成为现代个体  
呈现自我的主要文化背景。  
尔在人类历史哲学概要中的解释,具有三个特征,  
即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模式,无论作为整体还是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成为这  
文化无可质疑的组成部分;文化总是一个民族暠  
的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华;文化有明确边界,  
微博影响的文化环境  
当微博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后,手机的移动性与  
网络的自媒体特征结合,极大地塑造着现代个体的  
生活圈子;个体可以为自己的偏好贴上标签,以兴趣  
为连接点,与其他社会个体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每  
个人都需要一个生活的标签,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与  
价值微博客提供了这种机会,让每个人都可以描  
绘自己生活的图腾微博的个性化纪录就是每一个  
个体的身份标记,有  
的密码只能自己破解对于微博客而言,这些符号,  
[1]1-2  
总是一个区域的文化而区别于另一区域  
而  
文化认同,则是指个体对某种生活模式的确认选  
依从,并从中获取意义来源和价值感。“文化是  
一个社会的自我解释和人的自我解释任何文化都  
提供对人自我的一种说明这种说明或多或少地生  
动地存在于人们心目中,并且对人的自身形象起着  
[
2]60  
参与决定的作用暠  
微博融合了手机媒体的移动性和网络的全球化  
特征,两相结合,使个体对信息的变动更加敏感,个  
人感官功能对世界变动的反应更加快捷;同时,微博  
作为个人信息交往的一种方式,弱化改写着传统的  
生活方式,构建着新的文化知觉环境,改变着人类的  
[3]  
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暠 。  
()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源结构改变  
人的主要社会化过程,是在未成年阶段完成的。  
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因此社会化过程伴随人的一  
收稿日期:2012灢01灢08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基于微博的地方政府形象传播研究暠(项目批准号:12YJA0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华明(1972—),,湖南长沙人,新闻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李畅(1981—),,四川成都人,新闻学博士,成都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160  
陈华明被深化的后现代文化———微博的文化认同研究  
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微博的次递出现,让现代  
的工具联系的密切,不管最终影响结果如何,无疑  
追随的偶像有机会更加深刻地影响现代人,特别是  
心智发展尚不健全的未成年人。  
人的沟通更加方便,各类人群通过同学同事战友  
等现实关系结成各种微博圈子,将现实关系直接延  
伸到电子空间中未成年人与年轻人作为新技术的  
敏感人群,最易受到新的传播技术的影响,因此在社  
会化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也最大未成年人与年轻人  
有着天然的叛逆精神,借助于现代传播技术,特别是  
当下微博的帮助,同龄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龄人  
相互间的影响也变得更大对此,《最愚蠢的一代》  
的作者马克· 鲍尔莱因(MarkBauerlein)深感忧  
,他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专访时提到,尼  
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最常去的10个网站  
,9个是社交网站,“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  
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  
而言根本毫无意义暠;鲍尔莱因说:“其实,我的想法  
很简单,年轻人需要在自己的生命中保留一个空间,  
可以与历史与艺术与公民理念相遇。暠“如果他们  
()个人主导型文化环境  
微博最大限度地废除了对个人表达自由的外部  
限制,无论是技术还是政治的限制,在微博中都以技  
术的形式和匿名的形式得以实现微博是一个由个  
人驱动的文化环境,使用者的主动性就是微博的生  
命力这是一个交流型的鼓励个性的文化环境。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  
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  
[6]19  
互作用引起的暠 。媒介技术变革的结构性变迁,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终将改变原有的信息生态环  
微博更多地彰显了个体的力量,微博个人表达  
的自由度得到提升,微博技术部分地解除了个人身  
地位的约束,打破了传统网媒中信息接收者处于  
被动地位且信息反馈和要求得不到有效关注和满足  
的局限个人表达的自由度得到提升,微博个体之  
,微博个体的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微博个体汇聚  
的群体与群体之间,均以不同的自组织方式形成相  
对自由的架构这种去中心化的依靠信息的流动形  
成的交流模式,是微博主对自由分享和互动文化理  
念的深度认同。  
4,  
这点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2
[4]  
。暠  
拥有了微博之后,年轻人更容易与朋友腻在一  
,大家相互聊天分享照片转发信息,相互间密切  
的联系接近了相互间的心理距离,但同时也产生了  
同辈压力暠(PeerPressure)。鲍尔莱因对社交网站  
对年轻人社交圈子窄化的担心,在微博出现后这种  
圈子窄化程度可能更严重完全依据个人兴趣自由  
选择组成的圈子,会挤压现实交往的机会,同时,代  
际间的沟通将成为问题而在年轻人的社会化过程  
,老一辈的经验将会缺失,年轻人对历史与经验的  
感知能力将弱化。“作为一种新型社会交往形式,网  
络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它不可能脱离这  
个主体在很大程度上,网络社会就是一种自由人  
在传统媒体和其他自媒体环境中,读者听众、  
观众总是作为一个聆听者学习者的身份参与,这种  
信息传播模式属于广播模式而在微博中,主体是  
以交流者的身份参与,信息传播模式属于交流互动  
模式只要进入微博,个人主动性就获得展现的机  
无论是作为关注者还是作为被关注者,在微博  
中都是双向选择的尽管现实生活中人的等级关系  
会被带入微博中,但在话语权上,个人仍拥有技术上  
的平等性在这里,没有人强迫你关注谁,也没有谁  
强迫你按某种他人的需要表达意见在微博互动  
,双方完全是按照交流信息是否有用和有趣来选  
择关注对象的当一个关注对象不合胃口时,可以  
即时取消关注;当一个粉丝在互动时总是发来一些  
骚扰信息时,可以选择将这个粉丝拉入黑名单当  
一个关注对象在一段时间话题突然转移到自己不喜  
欢的话题时,甚至可以借助专门软件的帮助,暂时屏  
蔽一段时间这个关注对象的微博发言。  
[5]  
的联合体暞暠 。  
除了同龄人的影响增大外,明星与传媒文化名  
人是影响社会化的又一大来源特别是影视明星,  
由于其靓丽的外表和影视剧角色赋予的浪漫色彩,  
成为最能承载大众梦想的偶像善于触媒(媒体)和  
触电(电视)的文化名人,也会因为其富于洞见的评  
论和深刻的思想,以及能言善辩而吸引公众,使之成  
为寄托情感的另一类重要偶像在前微博时代,这  
两类人要经过专业媒体的中介化处理之后才能和公  
众发生联系微博的运用,首次实现了明星名人与  
公众的直接联系,微博成为偶像与追随者直接联系  
当自己作为一个微博广播者时,要想有更多的  
粉丝关注自己,那么就必须提高发言的质量只有  
16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自己的发言言之有物时,自己才会被其他人视为一  
个极其宝贵的信息思想和娱乐源泉,也才会获得持  
久的关注和足够的粉丝粉丝的需要会产生一种无  
形的压力,迫使发言者积极思考,谨慎发言。  
微博草根性构成的大众文化  
,成为关键性的因素。  
微博不仅让大众有了畅所欲言的表达平台,而  
且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传播渠道在微博中,交流  
的不仅是信息,也是思想当一位微博内容生产者  
提供了一段有用或有趣的信息后,借助于微博的裂  
变式传播,相同信息不断共享,补充了人们的共有知  
共有的知识必然创造出共同的话题,通过对共  
同话题的关注,个体被连接起来,个体聚集起来自然  
形成一股力量,一股甚至可以改变国家政策社会秩  
序的力量微博推动生成的信息结构,使原来由少  
数资源控制者主导的自上而下的门户网体系,转变  
为由广大用户主导的自下而上的web2.0体系。  
,也可以理解为日常化的微观政治宏观政  
治通常是结构性的,而微观政治是日常化的宏观  
的政治结构只有体现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才会获  
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微博客正日益成为现代人人  
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是人们分享信息维持人际关系  
的重要虚拟方式。“新型的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站  
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毗邻关系———民间广场空间中的  
毗邻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反过来影响一个个独立的  
微博作为最低门槛表达要求的一种自媒体,是  
最能体现网络大众文化特征的一种媒体,它聚合微  
博用户创造的微内容暠,以基本创造群体的草根性,  
充分完整地践行着第二种大众文化观微博是微  
内容生成的重要场域和以门户网站所代表的第  
一代网络媒介相比,微博上信息传播主角不再是高  
高在上的有济世救民英雄主义情怀的精英,而是  
所有参与者微博鼓励人们去积极想像参与和革  
,赋予网络中的个人更多的权利,微博传播主体的  
多元化为集体民主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生产主体的大众化微博的内容是由用户自己  
生产提供的,每一个微博用户都是内容的贡献者。  
全民的参与使得其内容和志趣都更多地是反映普通  
人自己的生活见闻和感受,大众趣味与内容偏好成  
为微博内容的主流。  
[
8]  
内容的大众化微博的内容是用户在碎片化时  
间的自我记录,也是日常人际交往的符号纪录,当  
,也有对公共事件和公众人物的符号围观微博  
不强迫用户表达,也不强迫用户如何表达,一切言论  
皆由用户自己的个性主导在这个空间里,网民拥  
有最大程度的表达自由和传播可能,公众的媒体接  
近权实现得更充分,因此大众也有机会提供更多的  
内容。  
个体暠 。微博既扩大着个人的交往圈子,也扩大着  
个体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微博信息交流推动的是  
渐进式革命,换句话讲,也就是与时俱进暠。  
微博推动的后现代性文化认同  
网络是最以人为本的媒体,低廉的平台成本  
提供了个人化日报个人化电台和电视台。RSS、论  
博客等满足了个体的特有信息需求和表达需要。  
微博作为最新的一种自媒体,更是完善了以用户为  
中心的信息环境,极力张扬了主体精神,深化了网络  
既有的后现代文化特征。  
价值思想的大众化在微博时代,即使普通社  
会个体对新闻事件的制作能力仍不尽人意,新闻内  
容的生产能力仍控制在专业生产集团中,但是,人们  
对新闻事件的评论权却可以完全被公众接管。“由  
于认识的因人而异与人以群分,微博的观点表达,不  
论赞同与反对,哪怕人微而言轻,都为跟帖准备了链  
接基础,开辟了跟帖路径,形成了观点交锋虽然字  
数微量,作者可以不是政府新闻发言人,不一定站在  
国计民生高度,但在围观即表态,转发即参与的网  
络交互下,微博可以聚合成强大的舆论力量虽然  
信息微量,虽然新闻微小,但意义不微,影响不微,效  
()去中心化  
从理论上讲,互联网是由无数节点串联而成的,  
这些节点是平等的,换句话讲,互联网没有中心但  
在事实上,各个节点因为提供的信息内容的数量质  
类型的差别,导致一些节点会自发成为网络注意  
力的中心典型如门户网站,由于其能为用户提供  
全面的有价值的信息,客观上成为了信息中心暠。  
相对于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微博作为web2.0技  
术的代表性媒体,进一步彰显了网络传播的去中心  
特色微博的信息提供主体更多,形成的话题圈也  
更多,其去中心文化特征明显一方面,微博比传统  
媒体和门户网站能提供更早更多更全面更直接  
[7]  
果不微暠 。通过评论,公众既可强化新闻事件,提  
升其传播价值,也可以完全颠覆新闻承载的主题意  
在微博空间中,公共舆论会取代价值标准和理  
162  
陈华明被深化的后现代文化———微博的文化认同研究  
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媒体和门户网  
站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微博彰显的是个人的价  
值和权利,它以话题为中心,以博友的转发为力量,  
以自由参与为形式,自发地形成舆论场。  
正体现了后现代思潮的去中心化特点微博的草根  
特征,使互联网成为了无中心多元性的意见场在  
网络传播中,每一个分散的节点都分散地向网络发  
布信息,形成一种四通八达的网状传播结构,这种系  
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由上而下的大众传播格局。  
在微博领域要想体现自己的话语能量,只能依靠自  
己的表达能力和信息掌握程度,共识价值都是在动  
态的建构过程中完成的。  
微博助推的去中心文化趋势,一方面解除了单  
一中心对世界的某些遮蔽,拒绝了靠灌输对公众  
的愚化某种信息要让人相信,某种观念要征服人  
,必须富有逻辑性和真实性,才能在众多的观念中  
凸显出来,俘获民心,合乎民意传统媒体时代往往  
中心比较单一,某种信息观念常常靠垄断性传播优  
势排挤其他信息与观念现身的机会在微博信息环  
境中,受众面对的是众声鼎沸的言论广场暠,依靠的  
是以自己兴趣爱好为组织方式的个性信息环境,因  
此人们的价值寻求不再向外寻找支点,而是依靠自  
相信自己,转而向内用力,从自身寻找自我的价  
值地位,这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就是自  
己的中心。  
()否定性思维  
只要是微博助用户,世界上任何人都有机会相  
互结成关注被关注关系,文化的全球化再次深  
化并多了一种方式波及每一个人由此,个体群  
民族国家聚首微博,各种思想观念判断史无前  
例地集中到了一起受到其他观念的冲击,文化身  
份也不再牢不可破,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民  
,都开始重新寻找并建构新的认同:如果大家都一  
样了,那么是谁? “我们又是谁? 在对焦点事  
件的争议声中,多元化的价值与声音得以全面地呈  
现出来,并失去了判断是非的统一标准。“世界从总  
体上看似乎是平的,但仔细一看却布满了深深的鸿  
沟与裂痕。……当我们的身份认同无法从正面获得  
()动态性  
后现代文化反对永恒的先验的思想与知识基  
,其意义在于不确定性暠。反对追求唯一的真理  
性结论,重视认识者和解释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认  
为认识成果是动态和多维的文化在传统媒介条件  
下变迁缓慢,主宰人类历史的意识形态,都是经历漫  
长的时间与传播过程才得以确立而在网络环境  
,由于信息与观念传播范围的全球化与传播速度  
的即时化,任何一种思想观念都更易被公开质疑和  
否定,思想观念的新旧冲突空前剧烈同时,快速更  
新的现代社会不断催生出新的文化价值观念,这些  
价值观念能即时地通过网络呈现出来,层出不穷的  
新观念很难让一种文化观念沉淀下来,文化总是处  
在不断变迁之中,沿着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不断生成  
新的形态,文化的后现代特征史无前例地突出。  
微博作为一种信息文化交流工具,鲜明地体现  
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首先,微博具有鲜明的  
反理性特征后现代主义批判追求终极真理的哲学  
,反对终极性的价值理性,倡导一种非统一的个  
别性的价值认识微博作为一种交往媒介,正是主  
张个体认识的多元互动,在互动中通过说服的方式  
建构共识其次,微博体现了反同一性的解构主义  
特征解构主义的目标是把差异性边缘性原则作  
为判断一切事物价值的根据,拆除具有中心指涉结  
构的整体性同一性微博所拥有的众说纷纭特征  
[9]  
建立的时候,就只好采用了否定的逻辑暞暠 。  
哈桑把后现代主义称为摧毁运动,在思维的  
性质方面,体现出否定性思维的倾向雅斯贝尔斯  
认为,“‘自我的一切客体化都只能是局部的,所以  
个人只能以否定的方式确定自己:‘自我不在我的  
肉体上,不在我的成就上,不在我的期望中,等  
[
10]214  
暠  
由于纯真自我本质自我模糊不  
,导致自我是个体说得出来而又说不清楚和说  
不全的一种东西从思维规律来讲,“自我只能通  
过否定的形式才是确定的绝对的,而肯定的自我暠  
总是有条件限制的,是相对的。  
微博的碎片化等特征加剧了社会的离心思维,  
进而导致了自我确认时的离心思维微博的围观结  
构往往是以看客的心理对待围观对象,以否定思维  
不断地消解着中心人物的神圣,另一方面又在不断  
地对神圣事件作出质疑作为网民的个体一旦发现  
明星和名人微博在自己的微博碎语中也有油盐柴米  
酱醋茶的平凡,也有喜怒哀乐的凡人情怀,甚至发现  
名人也沾染上与其一样的因受到诱惑而产生的欲望  
或怪癖,他对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力也就有了依赖和  
信任,神圣人物神圣事件也就变得不是神  
16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圣不可侵犯的了。  
微博助推的否定性思维,其积极意义在于能否  
动放大,而习惯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否定性反思排除  
力越来越弱网络出现后,在网络世界中,只有与  
众不同暠,足够雷人,也只有不符合习惯和惯例的意  
外信息和意见才能引起关注在这种情境中,否定  
常识的思维方式成了网络个体实践努力的方向,否  
定性的思维将进一步加剧自我内心深处的漂泊之  
而因为否定性思维对具有稳定感的习惯和惯例  
的排除,自我将陷入为不确定性而注目的焦虑状态  
之中。  
定任何虚假的意识形态,让任何个体都能打破对外  
界权威的膜拜而意识到自我的主体性存在;在消极  
意义上,否定性思维危及了本体性安全自我之所  
以能区别于他人而显现出自身,在于自我的本体性  
安全所谓本体性安全,时间上的连续和有序的  
感受,这包括那些并非直接是在个体感知环境中的  
[11]272  
感受暠  
面对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无序世界,我  
们的生活之所以还能继续,在于习惯和惯例组成了  
持久而牢固的日常生活秩序。“主要由习惯和惯例  
所组成的持久而牢固的日常生活秩序,是日常行动  
者的持续成就,以一种全然惯常的方式而被引发,在  
微博允许多元性意见同时呈现,现实生活中任  
何一个被评价的对象,微博中都会有一些人去作辩  
证法分析补充,被评价对象的不足会被毫不留情地  
展现出来而一旦这种辩证法分析脱离现实生活  
的表达压力,借助于网络得到尽情释放,盛行的否定  
型思维就会消除对典型和模范不质疑的虔诚态度,  
这虽能打破迷信,避免自欺欺人,但也同时取消了人  
的神圣感所依托的对象,加深了现代人的漂泊感。  
习焉不察中进行着,正是这种惯常性,维系和加固  
着我们的本体安全感,也同时维系着我们这个表面  
[12]  
上井井有条而实际上却混沌不堪的世界暠 。在后  
现代主义的鼓励下,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被我们主  
参考文献:  
[
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杨宇良.微博客:生活的刻录族[J].软件工程师,2009,(5).  
4]陈赛.我们正进入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专访最愚蠢的一代作者马克·鲍尔莱因[J].三联生活周刊,2009,(34).  
5]李林容.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界,2010,(5).  
6]()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喻季欣.微博对新闻传播的拓展[J].新闻战线,2010,(5).  
8]梁佳,刘进.从巴赫金的广场理论看微博空间[J].新闻界,2011,(2).  
9]秦露.网络围观的社会心态[J].人民论坛杂志,2010,(9).  
10]()科恩.自我论[M].佟景韩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11]()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2]李慧敏.“本体安全暠———解读安东尼·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
[
[
[
[
[
[
[
[
[
[
[责任编辑:]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