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趋势,而“人心不正,病在本原暠,“诚以因文见道,文不见
为道所寄,道不能离文而立暠,留读书种子之事已刻不容
缓;该折进一步认为立停科举的善后措施,对旧学士子的
安排考虑周详,“惟为旧学出途,非导后学先路也。……
欲存国粹,无过于开制科暠,强调了开制科对于旧学存续
的重要意义,恢复制科“非为旧学之才计也,乃为引掖后
进以延绵中学,扶持正学计耳。……近日人情浮薄,士习
支离,经史国文视如土芥,世变方殷,可忧甚大,人心不
正,病在本原暠,“为往圣继绝学暠,“实以道德文章之统,存
轻视实学,反而对教育大有妨碍,主张俟张之洞假满之后
2
[5]
“再行核议暠 。此事发端,或与张之洞关系匪浅,故其逝
栠
世后便传出罢议之讯。
另据《清史稿》记载:清政府“遂诏各省征召耆儒硕
彦,湖南举人王闿运被荐,授翰林检讨暠;两江、安徽相继
荐举,“部议以诸人覃研经史,合于词科之选,俟章程议
[6]卷一曫九,3
2 179-3180
定,陈请举行。未几,德宗崩,遂寝暠 。后
因京师大学堂经学科开办,按奖励学堂章程的规定,毕业
亦可授予进士,故博学鸿词已无开科必要。《大公报》注
意到:“政府以博学鸿词科各省保送者甚属寥寥,现时经
文各科大学已将次开办,博学鸿词未便再设一格,转使士
1
[8]
亡绝续之机,所关非细暠 。按照折中的要求,该制科需
三年三试(以子丑午酉为小试,参试者为生员;丑辰未戍
为省试,参试者为举人;寅巳申亥举行京试,参试者为贡
士、进士、庶吉士)。该折将恢复制科的理由提到延绵中
学的高度,点中了新式学堂的软肋。旧学与中学相辅相
成,过度冲击旧学,势必危及中学的兴衰存亡。停罢科举
后,学堂虽然设有各式读经课程,可是其不仅沦为诸科之
一,而且往往形同虚设,教学双方都敷衍了事。长此以
往,中学势必走向衰微。通过举办制科保存旧学人才,藉
此减缓旧学颓势,既是情非得已的选择,也是因势利导的
善后举措之一。该折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九日(1908
年10月23日)奉旨:“学部知道,钦此。相应传知贵部钦
2
[7]
习多歧,因拟将该科实行停止,不日即行具奏。暠
值得注意的是,政务处及学部看重的博学鸿词特科
虽议而未行,相近时间,原本被视为“无甚实际暠的孝廉方
正科却后来居上,成为停罢科举后实际落实开办的特科。
据《清朝续文献通考》、《清实录》等记载,清廷自雍正
元年始,每值新帝登基,均颁恩诏举办孝廉方正特科,嘉
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朝亦皆因袭旧
2 649
[8]卷八十八,选举考五,8
例
,以示承继大统必以孝行治天下。光
宣改元之际,以皇上御极,循例恩诏每府州县卫举孝廉方
正,开特科以庆贺。礼部咨文各省,由各府县推荐人选,
凡朴实拘谨、无其他技能、不能参加考试者可直接予六品
荣衔;凡德行与才识并优者给咨赴部考试,试后带领引
1
[9]
遵可也。此交(计黏抄折一件)。暠 此谕旨为知照,而非
学部议复,即可照此办理,学部只须考虑如何贯彻落实。
三暋开考特科
2
[9]
见,候旨简用。
清廷及其相关部门对通过开办制科的方式以表明对
旧学人才的珍重已无异议,舆论界的反应则不尽然。
1909年8月,学部通饬各省,慎选孝廉方正,“务于各
该州县公举之后,由官察其品行,试其学识,至甄录之法,
3
[0]
1
908年11月,《大公报》有评论指出,由于科举、捐纳、保
举三途并进,仕途早已人满为患,优拔贡考试与留学生考
试交替进行,均较科举时代名额更多且更易取中;博学鸿
词又开科在即,科举实未废也;而科举、捐纳、保举相互混
杂,变本加厉,所谓人才则多途并进,车载斗量,已有过滥
仍需品重于学,以昭端本暠 。学部的做法,本与孝廉方
正科侧重孝行的特点相符,即更多地强调品行而非学识,
未料因此而便利各省冒滥。1909年12月,御史饶芝祥奏
称,各地选送孝廉方正科,存在选举不实、选额不严、年龄
未限三种流弊,仅湖北黄冈一县竟推荐多达十余人,因此
请予严定章程,防止冒滥;吏部议复,除要求督抚核实所
2
[0]
之嫌。其后又发表评论,表达对博学鸿词开科的怀疑,
文章追溯博学鸿词设科的历史,指出该科是为文学出类
拔萃者如韩愈、苏轼之人获选而设,本朝曾开科两次,拔
擢者或任史官、或为制诰;认为此时开科,虽藉名保存国
粹,与大学分科匹配,不仅能否得人未可知之,且与预备
3
[1]
荐人员外,对选额与年龄均未加限制。由于宣统朝开
元时值科举停罢之后,吏部显然有藉此拓宽士子出路的
考量,故与前述几朝相比,规模与数量均有增多;其后因
冒滥情形愈加混乱,吏部不得不对既定方案有所调整,原
定孝廉方正科连续八年开科,每年只要有三名以上被推
荐者到部,即可在二月至八月间开考一次;后吏部奏准将
八年连续开科“酌减暠为四年,从宣统元年至宣统四年,每
2
[1]
立宪的时势全不适宜
。
在具体操作层面,开办制科也遭遇尴尬。原来学部
拟在宣统元年二月举行博学鸿词科,但因各省尚未将合
格人员保送来京,张之洞与荣庆商量后,只得延展至八月
3
[2]
年八月举行一次考试。开科年份虽然酌减,名额却并
无限制。既往孝廉方正科每届报名不过三、四十人,且向
不分等,一体带领引见授职。宣统二年,吏部以两逢大
恩,专折请旨增额,报名人数规模空前,达到600多人。
在报考录用程序方面,吏部议定:1.孝廉方正由官绅
2
[2]
间再行考试,并通知各省从速物色。然而,学部多次催
2
[3]
促各省保送人才,收效甚微;不得已,只好一再展
2
[4]
期
。据说学部尚书荣庆对开博学鸿词科“颇不赞成暠,
认为此事虽寓意保存国粹,但恐因此导向士风趋重浮文、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