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卷第3期  
2
013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0,No.3  
May,2013  
经典重构视域下  
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的接受与再接受  
欣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0083)  
(
暋暋摘要:传统的由男性诗人所主导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经典,忽略了女性诗人的文学地位和女性诗歌的文学价  
,在当代经典重构的大潮中遭到了质疑女性诗歌在浪漫主义时代有着辉煌的接受历程,只是在浪漫主义时代  
以降的接受史中由于选集政治父权文化等原因被割裂于经典之外而对于传统浪漫主义经典的男性诗人来说,  
他们亦有着不同的接受与经典化历程,这为女性诗人诗作在当代的再接受与经典化提供了历史支撑当代西方对  
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的再接受,促成了传统浪漫主义诗歌经典的重构。  
关键词:浪漫主义;女性诗歌;接受历程;经典  
中图分类号:I561.072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3)03灢0119灢07  
[
1]1  
经济思想等各方  
面都经历巨大变革的时代,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使  
备受压迫和歧视的女性敢于揭露社会的不公,用文学  
创作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在英国文学史上,从未有过  
像浪漫主义时期有那么多女性积极参与到文学创作  
中来,她们作为小说家诗人及社会评论员,开始在  
数量上在作品的销量上在文学声誉上与男性竞争  
匹敌;仅仅在诗歌领域,大约就有900名女性被列入  
到了杰克逊(J.R.deJ.Jackson)的最近的研究著述  
都是其下属),并从她们那里学到了一些诗艺暠  
而她们自己也敏锐地感觉到了女性的这种强大力量:  
罗宾森……1800年去世之前概括了当时的文坛  
[2]187  
状况,指出是女性文人主导了文坛。暠 19世纪二三  
十年代,第二代女性诗人开始活跃于英国文坛兰登  
(L.E.Landon)和海曼斯(FeliciaHemans)是这段时  
期最受欢迎的诗人,她们在济慈雪莱和拜伦去世后  
依然笔耕不辍,衔接起了从浪漫主义到维多利亚时期  
的过渡。  
[1]4-5  
女性创作的浪漫主义诗歌之中暠  
女性诗歌在浪漫主义时代的接受  
18世纪末的英国浪漫主义前期,女性诗人的  
创作使她们迅速形成了一股清新的力量,“当时一些  
最为出类拔萃的诗人是女性———安娜·芭波德(An灢  
naBarbauld)夏洛特·史密斯(CharlotteSmith)以  
及玛丽·罗宾森(MaryRobinson)———华兹华斯和柯  
勒律治都非常崇敬她们(18世纪90年代后期,罗宾森  
清晨邮报的诗歌版编辑时,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  
女性诗人在浪漫主义时代的接受首先可以从其  
在文坛的地位及其影响上得到充分体现史密斯作  
为十四行诗及浪漫派情感诗学的先驱,对华兹华斯、  
济慈等经典男性诗人的十四行诗创作产生了巨大影  
就像斯坦顿(JudithPhillipsStanton)在其夏洛  
·史密斯信札集的前言中所总结的那样,“作为其  
时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夏洛特·史密斯复兴了英  
收稿日期:2012灢04灢1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视域下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经典重构研究暠(项目编号:11YJC752028)。  
作者简介:王欣(1975—),,山东蓬莱人,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文论英国诗歌。  
1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XXXI  
国的十四行诗,影响了华兹华斯和济慈暠  
。“华  
候是哀伤的,点缀有丰富而又美丽的意象,在甜美悦  
耳的诗歌中得到表达,如果这些能够使出自女性之手  
兹华斯曾这样称赞史密斯:‘她对英语诗歌的实际贡  
,比起其被承认的或是被记得的来说,要大得  
的诗歌作品配得上公众的赞誉的话,那么罗宾森夫人  
[
4]31  
[5]592  
暞暠 。而柯勒律治在他1796年的有关十四行诗  
的介绍性论文中也将史密斯作为了一个主要的例子,  
他说,“那些十四行诗对我来说是最为精致优雅的,从  
中可以演绎出道德情操情感或感情,而这些又都是  
的诗歌就绝对应该得到这份喝彩暞暠  
19世纪20年代早期,海曼斯开始为爱丁堡  
月刊》(Edinburgh Monthly Magazine)新月刊  
杂志》(New Monthly Magazine)撰稿,并获得多种  
[
1]32  
[7]259  
与自然景色联系在一起的暠 。当时的绅士杂志》  
(GentlemansMagazine)评论说,“当人们注意到  
史密斯夫人的十四行诗对莎士比亚及弥尔顿的超越  
有多大时,给她的赞誉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毫无疑  
文学奖项暠 。“在整个19世纪,(指海曼斯)的  
作品被广泛阅读编入选集传诵并配以乐曲,在美国  
尤其受到欢迎并富有影响力……她去世的时候,受到  
了包括华兹华斯兰登以及贝瑞特(ElizabethBar灢  
rett)在内的许多诗人的颂扬———这表明了她同代人  
对她的高度评价……在她那个年代,海曼斯是布莱克  
[5]673  
,她为一种诗体带来了荣耀暠  
芭波德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和丈夫共同  
管理一所学校,在知识圈子里小有名气她在18世  
纪末撰写了一些具有政治意味的诗歌,表达了她的进  
步思想;而到了19世纪初,“她开始转向文学编辑工  
,编撰了塞缪尔· 理查森通讯集》  
伍德杂志支付稿酬最多的作家,除了拜伦和司各特  
以外,她的书比同时代任何其它诗人都有着更好的销  
[1]812  
暠 。19世纪20年代评论界的眼中,海曼斯被  
称为天才的女性诗人暠,“《评论季刊》(Quarterly  
Review )赞扬其展现出了英国女士的得体优雅,而非  
(
CorrespondenceofSammuelRichardson )(六卷  
,1804)、《英国小说家》(TheBritish Novelists)  
50,1810)所  
编写的名为女性发言人》(TheFemaleSpeaker )的  
[8]259  
有知识有天赋的女性常有的那种病态行为暠  
(
(EdinburghReview )的主编弗朗西  
·杰弗里(FrancisJeffrey)作为浪漫主义时代言辞  
犀利的文学评论家,他对于海曼斯的评价却是积极  
[
1]24  
诗歌与散文的流行选集暠  
这些文学编辑工作使  
[
7]259  
得芭波德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也证明了她在当时所  
具有的影响力著名浪漫主义评论家赫兹列特就承  
认自己是读着芭波德的少儿读物长大的另一名作  
为浪漫派先驱的女诗人罗宾森也是小时候就阅读了  
芭波德的诗歌,并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表达出对芭波德  
的崇敬之情:“我觉得这些诗歌是我曾看过的最美的  
诗歌,而那个创造出这种诗歌的女人是最令人钦羡  
赞许的,宣称她写出了英国最好的场景诗暠  
值得一提的是,“对她的作品表示钦佩与称赞的人包  
括雪莱华兹华斯雷迪·摩根(LadyMorgan),马修  
·阿诺德威廉·迈克尔·罗赛蒂(William Michael  
Rossetti)、乔治·艾略特伊丽莎白·勃朗宁,以及其  
[
它无数作家及有着敏锐鉴赏力的文学批评家暠  
5]275  
女性诗人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也通过她们与当  
时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诗人等的密切往来  
和沟通而得以建立这里有几个比较关键的人物,一  
个是托马斯·(ThomasPaine),另一个是威廉·葛  
德文(William Godwin),尤其是葛德文,他所建立的  
葛德文社交圈(GodwinCircle)暠中就有史密斯罗宾  
森等人的积极参与他还与史密斯等女性诗人保持  
着密切的通信往来,“葛德文的日记记录了1796年  
[5]590  
。暠  
罗宾森早在18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在清晨邮报》  
等一些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了。1800年罗宾森继骚  
塞任清晨邮报的诗歌编辑一职时,华兹华斯和柯勒  
律治都是其下属。1800,罗宾森的抒情故事集》  
(LyricalTales)由著名的朗文公司出版,同年朗文  
又出版了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第二  
,由此也可以看出罗宾森的作品在当时的影响度与  
认可度。“作为诗人,罗宾森为我们称之为浪漫主义  
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主要贡献,影响了诸如柯勒律治和  
[9]45  
1800年间与史密斯的58次会见暠 。“史密斯与葛  
德文的交往似乎主要是通过90年代末她在伦敦多停  
留的那段时间里的社交往来而实现的……有着相同  
政治观点的文人墨客们将他们的文学作品作为政治  
[6]382  
华兹华斯这样的经典诗人。暠  
罗宾森还被当时的  
[
9]9  
评论界称为英国的萨福暠,她的诗歌作品是现实世界  
的生动画卷。“《分析评论》(AnalyticalReview )评  
论道,‘各种微妙的多愁善感,有时是温柔的但更多时  
思想交流沟通的一个渠道暠  
而在与诗人的相互交往中,她们或者通过诗歌的  
形式直接进行对话,或者以通信或拜访的形式进行交  
120  
经典重构视域下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的接受与再接受  
。“柯勒律治将罗宾森尊为毫无疑义的天才暞,而  
对此赞誉罗宾森也回复了一首致诗人柯勒律治》  
们已经成为了评论界关注的焦点,成为了受到热议的  
文人,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坛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但  
当历史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以后,随着现实主义小说的  
兴盛,“机车已经替代了史诗暠,女性诗歌在评论界的  
声音也是日渐式微,慢慢封存到了历史的长河之  
[1]92  
…暠 罗宾森在致诗人柯勒律治》(TothePoet  
Coleridge ,1800),对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这首  
诗柯勒律治写于1797,但直到1816年才将其出  
)进行了深刻地剖析,显示出罗宾森的敏锐洞察力,  
更表明了罗宾森与柯勒律治之间的惺惺相惜这些  
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女性诗人在当时思想界和文  
学界的活跃。  
[12]148  
传统浪漫主义诗歌经典的建构与解构  
哈罗德·布鲁姆在其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中  
谈到浪漫主义诗歌产生的背景时说,“在仅仅两代人  
之中,就产生了六位伟大的诗人,这真是令人惊讶的  
女性诗人在浪漫主义时代的接受还可以从其作  
品再版的次数以及订阅其作品的人数上得到证明:史  
密斯的诗歌集挽歌十四行诗》(ElegiacSonnets)在  
[13]157  
现象暠  
而布鲁姆所提到的这六位伟大的诗人就  
是传统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批评所建构的经典,也即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布莱克拜伦雪莱和济慈然  
1
7845,在此后的几十  
年中,该诗集不断扩充再版,1800年时已再版了8  
次之多不仅如此,菲尔德曼(PaulaRFeldman)谈  
到史密斯1787年的第五版挽歌十四行诗的流行与  
影响时说:“817名订阅者中,有贺拉斯·沃波尔  
而这六位诗人被接受以及被经典化的经历也是各不  
相同的,实际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于哪些浪漫主  
义诗人才堪称经典始终有着不同的声音。  
华兹华斯是浪漫派诗人中得到普遍推崇的诗人,  
(
HoraceWalpole)、汉利埃塔·奥尼尔(HenriettaO  
但是他在1798出版抒情歌谣集时还是一无名小  
Neil)· (William Hayley)、威廉· 考伯  
诗集出版后受到了评论界的肯定与褒扬,骚塞在  
(WilliamCowper  
)、坎特伯雷大主教以及威廉·皮特  
179810(Monthly Mirror )中写  
[
5]674  
(Williampitt)。暠  
下了赞誉之词,强调该诗集的作者一改以往秕糠派那  
罗宾森的诗歌作品颇受大众欢迎,“她的第一部  
浮夸的文风,纠正了秕糠派那腐化的审美暠,新开一  
单卷本诗集于1791年出版时,就有大约600名订阅  
代诗风179910月的英国批评家》(British  
[10]208  
暠  
芭波德出版于1773年的诗集》(Poems) Critic)以及18004 月的反雅各宾评论》  
1777年就再版了5而兰登第一部重要的诗歌  
(AntijacobinReview ),都有着对抒情歌谣集的  
好评。“这些评论将抒情歌谣集树立为一部天才暞  
女即兴诗人》(TheImprovisatrice ,1824),在出  
版的第一年就重印了6。“1820,年仅17岁就在  
(LiteraryGazette)诗  
,后来不久就成为该杂志的主要作者和评论  
[14]586  
作品,将其作者尊崇为具有非凡才华的诗人。暠  
随着1800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及其序言的出版,  
华兹华斯更是声名鹊起,迅速建立起来自己的文学地  
但值得注意的是,浪漫主义时代的评论界对他的  
批评也是始终存在的19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学评  
论界享有一定声誉的爱丁堡评论主编弗朗西斯·  
杰弗里的评论思想代表了19世纪初保守的文学批  
,他对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带有创新性的浪漫诗  
风给予了犀利的抨击,抨击的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的自我关注对社会形态带有怨恨的不满及德国神秘  
主义的腔调,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语言及主题方面对  
[1]1034  
暠  
弗雷西亚· 海曼斯是一位多产的女性诗人,她  
可以说是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读者最多的诗  
[
11]407  
暠  
的教材之中,而且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颇受欢迎,  
哈佛大学的教授安德鲁斯·诺顿(AndrewsNorton  
和批评家安德鲁·皮博迪(AndrewPeabody)将海曼  
维多利亚时代,海曼斯的作品被收入学校  
)
[5]278  
斯的作品抬高到了超越弥尔顿和荷马的高度暠  
[
8]295  
这些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诗歌作品都是经过多次再  
版印刷,有着众多的拥趸,她们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由此可见一斑。  
于艺术标准的忽视暠  
尽管如此,华兹华斯在浪漫主义时代以后相当长  
的一段时间内都被奉为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引领者。  
由于华兹华斯对于浪漫派诗学的贡献,又由于他政治  
观点的相对保守,也由于他的丰富多产的创作,他的  
地位与影响在整个浪漫主义时代得到牢固地建立。  
女性诗人在浪漫主义时期有着旺盛的创作力和  
广泛的影响力,那些来自浪漫主义时期评论界的声  
,在肯定女性诗人诗歌创作与成就的同时,也使她  
12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在浪漫主义时代以降的浪漫主义批评中,他也始终被  
总结说:“把原本十分活跃的诗歌态势仅仅归纳为由  
几位主要诗人代表的浪漫派诗歌,从而完全忽视甚至  
压制同时期的他种诗歌美学主张和创作风格,这不能  
树立为浪漫派的最杰出代表但是,其他五位诗人的  
经典之路却并非一片坦途。  
[
15]142  
布莱克的诗作从19世纪末才开始受到一些人的  
推崇,“确切的说,布莱克是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才  
逐渐为人们所熟悉的。……济慈的诗歌作品直到19  
世纪后半叶才流行开来,而对柯尔律治的真正研究也  
是在20世纪随着利维斯通· 洛沃斯(JohnLiving灢  
不说是对该时期诗歌美学走向的一种误导。暠  
带着当代多元的文化视角再来审视浪漫主义时  
期的诗歌创作,自然也会投射出浪漫主义的多元性,  
这种多元性尤其体现在女性诗人的诗歌创作中要  
消解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统一性,再现其多样性,就  
必须对现有的经典进行解构,但解构的目的不是颠  
,而是丰富正如罗斯(TrevorRoss)所说,当代学  
界对女性作品的再解读与再评价,“不是对文学经典  
stonLowes)通向元大都之路出版才形成了热  
[15]143  
暠  
济慈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始终信心不足,他  
的作品在他在世期间亦没有取得他想要的成就他  
病死他乡后,应他的要求其铭碑上写着这里安眠着  
[
的削弱,而是对其范围的扩大暠  
17]372  
[
16]311  
一位名字写在水上的人暠  
,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  
当代的历史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  
批评寻求对浪漫主义诗歌经典的破除……。然而,他  
们想要打破的这个经典本身在当时并没有包括浪漫  
到自己的作品会成为浪漫主义的传统经典拜伦在  
浪漫主义时期颇受欢迎,但由于他变化多样的创作风  
,使他有悖于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主流诗人,因而  
19世纪后期的评论界眼中扮演着失语的角色。20  
世纪对拜伦的重新认识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研究的一  
种视野的拓宽,20世纪后期的对女性诗歌作品的  
再解读与再接受,更体现出越来越包容的学术视野与  
胸怀。  
[18]3  
主义时期倍受欢迎的那些作家。暠 那么哪些诗人  
在浪漫主义时代倍受欢迎但却被排除在了经典之外  
? 通过分析与梳理女性诗人在浪漫主义时代的接  
,可以看出女性诗歌在浪漫主义时期倍受欢迎暠,  
但却被排除在了经典之外在当代对浪漫主义诗歌  
经典质疑的过程中,女性诗歌作为一个整体得以浮出  
水面,它们开始进入大学教材,入选经典选集,正在经  
历着在当代的再接受与经典化的历程女性诗歌在  
当代西方的再解读与再接受,反过来又逐渐还原出了  
女性诗歌在浪漫主义时代的影响与成就。  
总结来看,这些男性诗人也是在某个时候由于某  
些人的重新挖掘而得以走向经典的当然,他们经典  
地位的建立也与他们的诗学理论建构密切相关,从华  
兹华斯的《暣抒情歌谣集序言到柯勒律治的文学生  
》,再到雪莱的诗辩》、济慈的济慈书信集,这  
些著述使得浪漫主义诗学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影响了  
女性诗歌的再接受与浪漫主义经典的重构  
当代人们所谈论的浪漫主义诗人浪漫派,在浪  
漫主义时期并没有被当作一个整体,实际上直到19  
世纪60年代,人们才普遍接受将浪漫派作为一个  
集合名词来概括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司各  
拜伦雪莱和济慈等,才开始对英国浪漫主义诗  
究竟是什么样子有了某种公论。……直到20世  
,才有了对抽象的浪漫主义的分析讨论,它才成  
为关于艺术想象和语言的种种理论中的一个被广泛  
包括20世纪形式主义在内的文学理论。  
在传统浪漫主义诗歌经典建构的过程中,因不同  
时期文化思潮文学思想的不同,就会产生对诗歌作  
品的不同接受与评价,也就是说,那些男性诗歌作品  
经典性的建立同样离不开经典建立之时的文化思潮。  
同样,对这些传统经典的质疑与解构也发生于不断发  
展变化的文化背景之中如果将女性主义与文学经  
典问题联系在一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女性主义批评  
家们通过对女性作家作品的再解读与再接受,来解构  
男性为主体的传统经典对此,卡润就毫不含糊地提  
出了当代对浪漫主义文学史的质疑:“18世纪90  
年代的英国,女性小说家要多于男性小说家,剧院实  
[19]1  
接受的术语暠 。而传统的浪漫主义经典在建构的  
过程中则过多地考虑了浪漫派的一致性,忽略了这  
段诗歌创作全盛期的多样性,导致了传统经典的片面  
就像章燕所总结的那样,“20世纪的传统浪漫  
主义诗歌批评却在认同浪漫主义诗歌主流的同时淡  
化了诗歌发展的多样性,使得浪漫主义诗歌主流之外  
际上是由女性所主导,而且随着贝利声名与影响的  
[
15]142  
扩大更加如此在诗歌领域,……女性的地位同样是  
主导性的,至少是一度如此,而就是在这点上,我们现  
的诗坛受到了遮蔽暠  
而女性诗歌便是被遮蔽于  
主流之外的一个整体,它们在当代西方的再接受无疑  
是对这种传统经典片面性的有力回应。  
[
有的历史所进行的扭曲是最明显的。暠  
2]185-186  
章燕也  
122  
经典重构视域下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的接受与再接受  
经典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文学系统,经典的建  
扩充甚至删减都会由于不同时期的审美政治等  
因素而发生。“接受史告诉我们,即使是但丁波堤切  
卡拉瓦乔,甚至巴赫和蒙特威尔第,也都经历了长  
时间的淹没,直到人们的谈资发生了变化,他们才得  
Curran)编写的夏洛特·史密斯诗集》(ThePoems  
ofCharlotteSmith )。朱迪思·P·斯坦顿(Judith  
PhillipsStanton)2003年所编写的夏洛特·史密斯  
信札集》(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Charlotte  
Smith )中收录了近500封信件,有写给出版商的律  
师的,也有写给亲戚朋友的,生动再现了一位多产女  
作家坎坷的人生命运和出色的文学思想,也勾勒出了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状况,尤其是当时女  
性的生存状况西尔维亚· 摩根桑(Sylvia Mer灢  
genthal)也在其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十四行  
诗的复兴一文中指出,当代对于史密斯的重新接受  
提出了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文  
[20]28  
以复活暠  
男权文化的文学史有意湮没了女性诗人的作品。  
这是对现有文学史的批判,是对文学经典的质疑那  
,为什么历史会有这样的扭曲呢? 除了父权文化中  
的选集政治,还有一个因素值得关注:19世纪,接  
受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女性为数甚寡,而教育机构  
作为经典的有力推动力量,自然也就忽略了这一小部  
分受众。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经过了两次  
世界大战和诸多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各地的意识形态  
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女性对平等地位的呼求成为  
了显在的声音,女性接受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广的普  
这种变化也促使更多的女性作品进入教材,因  
,对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来说,“现在所有英语国家  
的学生既学习布莱克和华兹华斯,也学习玛丽·海斯  
(MaryHays)和罗宾森;既学习拜伦和雪莱,也学习  
[22]67  
学经典的问题暠  
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的当代经典化离不开政  
治与文化的建构在浪漫主义早期,女性主义开始萌  
,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出现了大批女性文人思想  
,她们在浪漫主义时代取得了卓著的艺术成就,但  
由于女性的特殊身份与地位,使得她们的作品湮没于  
男权文化为主导的文学历史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  
叶以后,随着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成  
,随着解构主义思潮对文学经典的质疑与颠覆,被  
剥夺了话语权的女性诗歌开始被重新挖掘,进入了大  
学课堂,收入了经典选集,开始了当代经典化的历程。  
这充分说明了文学与政治经典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  
。  
[21]4  
海曼斯和兰登暠  
由乔治· 本杰明· 伍兹(George Benjamin  
所编写的浪漫主义运动中的英国诗歌与散  
)
Woods  
》(English Poetryand ProseoftheRomantic  
Movement) 1916年出版后,就进入了英美大学的  
课堂,其中除了收录有包括华兹华斯等在内的六大经  
典诗人及其他男性诗人外,还收录了两位女性诗人,  
她们是乔安娜·贝利和弗雷西亚·海曼斯,这说明这  
两位第二代的浪漫派女性诗人在20世纪初的时候仍  
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章燕在谈到浪漫主义诗歌研究的后现代多元化  
走向时就说:“历史是当代人眼中的历史,传统可以随  
着美学观的改变而不断再生有些被遗忘的人们和  
诗作在美学观发生转型之时又会被人们唤醒,生发出  
[
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诗歌也不例外。暠  
15]142  
对于英国  
尽管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在阁楼上  
的疯女人》(TheMadwomanintheAttic ,1979)中  
并没有提及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人,但在她们编撰的  
浪漫主义女性诗歌而言,由于当代女性主义思潮的涌  
动引发了对以往女性作品的关注,使得人们重新去考  
察由男性主导的文学史,力图还原一个更为完整更  
为丰富的浪漫主义文学史正如沈建青所总结的,  
传统的文学研究领域几乎完全以男性的文学创作实  
践为中心,充斥着大量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这种认  
识和发现通过大胆挑战和质疑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  
标准,使得女作家女评论家与理论家们的作品恢复  
了应有的文学地位,推动和促进了文学研究的更新和  
诺顿女性文学选集:英语的传统》(The Norton  
AnthologyofLiteraturebyWomen:TheTradition  
inEnglish ,1985),却收录了三位女性诗人,她们  
分别是夏洛特·史密斯范妮·伯尼(FannyBurney)  
和玛利亚·艾兹沃斯(MariaEdgeworth)。  
就当代西方对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重新接  
受方面,以史密斯为例,比较重要的是1992年乔纳森  
[
23]229  
完善暠  
这种修订与完善不仅仅是对女性的尊  
·
·
华兹华斯(Jonathan Wordsworth)特  
史密斯:1789 年版挽歌十四行诗》(Charlotte  
,也是对自由平等文明进步的尊重。  
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由浪漫主义时代的兴盛  
192070,20世  
Smith:ElegiacSonnets)1993(Stuart  
12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0年代以降的再接受,这里涉及到性别政治导致  
的选集政治经典的建立不仅受文本当时的历史意  
识形态话语和社会氛围的制约,更受到文学选集政  
治的左右,文学选集的编撰标准不完全是美学的标  
,而是出于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考虑经典不可能  
凌驾于文化和价值之上,经典代表了社会的主导话语  
,因此也就必然地带有政治性。  
:“通过历史性的理解行为,我们已经使得这种音乐  
具有了现代性,我们已经变革了它,并释放了它的愉  
[20]32  
悦能量因此,经典得以扩展。暠  
批评家们对某些  
作品的重新挖掘,其实并不完全是为这些作品正名、  
恢复这些作品应有的文学地位,而是通过这种带有新  
意的陌生化的挖掘,来凸显和宣扬自己的批评思想。  
尽管克默德认为对某些作品的重新接受并非都是源  
自专业学者,但是不得不承认,放眼文学经典的接受  
,更多的时候是批评家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褒扬或  
贬抑来推行自己的批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经典被  
赋予了更新与变革的动力。  
文学作品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读者接受者发  
生了变化,用克默德的话说就是,“我们用自己更为丰  
富的概念赋予了变革以动力暠。克默德用的是音乐的  
例子来说明音乐史路线图是如何被重画,他  
注释:  
栙19世纪初的英国,报刊杂志也分别支持辉格党和托利党,比如爱丁堡评论支持民主的辉格党,爱丁堡月刊则支持保  
守的托利党。《爱丁堡月刊1817年创刊最初并没有取得成功,于是创办人威廉·布莱克伍德便亲自担任主编并将刊物  
改名为布莱克伍德的爱丁堡杂志》(BlackwoodsEdinburghMagazine),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有关英国浪漫主义诗学理论与形式主义批评之间的关系,详见笔者的论文论形式主义批评的浪漫主义渊源》,《东岳论  
》,2010年第2。  
乔安娜·贝利(JoannaBaillie,1762-1851),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为杰出的女性剧作家。  
有关具体的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在当代西方的再接受,详见笔者的论文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的当代经典化》,《外语  
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3。  
参考文献:  
[1]ABRAMS,M.H.TheNortonAnthologyofEnglishLiterature[G].SeventhEdition,Volume2A.New York & Lon灢  
don:W.W.Norton& Company,Inc.,2000.  
[2]CURRAN,Stuart.TheIAltered[C]//AnneK.MELLOR (ed).RomanticismandFeminism .Bloomington:Indiana  
UP,1988.  
[3]STANTON,JudithPhillips.TheCollectedLettersofCharlotteSmith [G].Bloomington&Indianapolis:IndianaUniver灢  
sityPress,2003.  
[4]VERMEULE,Blakey.CharlotteSmith[C]// David Scott KASTAN (ed).The Oxford Encyclopediaof British  
Literature (Volume5).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9.  
[5]FELDMAN,PaulaR.BritishWomenPoetsoftheRomanticEra:AnAnthology [M].Baltimore& London:TheJohns  
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7.  
[
6]CRACIUN,Adriana.MaryRobinson[C]//DavidScottKASTAN (ed).TheOxfordEncyclopediaofBritishLiterature  
Volume4).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9.  
7]KENNEDY,Deborab.Hemans,Felicia[C]//Laura DABUNDO (ed).Encyclopediaof Romanticism:Culturein  
Britain,1780s-1830s.London:Routledge,1992.  
8]HILL,JonathanE.Jeffrey,Francis[C]//LauraDABUNDO (ed).EncyclopediaofRomanticism:CultureinBritain,  
780s-1830s.London:Routledge,1992.  
9]GARNAI,Amy.RevolutionaryImaginingsinthe1790s:CharlotteSmith,MaryRobinson,ElizabethInchbald [M].  
Basingstoke,Hampshire:PalgraveMacmillan,2009.  
(
[
[
1
[
[10]MISKOLCZE,RobinL.Snapshotsofcontradictionin MaryRobinson暞sPoeticalWorks[J].PapersonLanguage &  
Literature ,(31:2),1995.  
[11]SIMPSON,David.Romanticism[C]//DavidScottKASTAN (ed).The Oxford Encyclopediaof BritishLiterature  
(
Volume4).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9.  
124  
经典重构视域下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的接受与再接受  
[12]VINCENT,PatrickH.TheRomanticPoetess:EuropeanCulture,Politics,andGender,1820-1840[M].Hanoverand  
London:UniversityPressofNewEngland,2004.  
[
13]()哈罗德·布鲁姆.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M].吴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CROSS,AshleyJ.FromLyricalBalladstoLyricalTales:MaryRobinson暞sreputationandtheproblemofliterarydebt  
J].StudiesinRomanticism ,(40:4),2001.  
15]章燕.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在后现代文化视域中的多元走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3,(5).  
16]ALWES,Karla.Keats,John[C]//LauraDABUNDO (ed).EncyclopediaofRomanticism:CultureinBritain,1780s-  
830s.London:Routledge,1992.  
17]ROSS,Trevor.TheCanon[C]//DavidScottKASTAN (ed).TheOxfordEncyclopediaofBritishLiterature (Volume  
).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9.  
18]LARRISSY,Edward.RomanticismandPostmodernism [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  
19]()玛里琳·巴特勒.浪漫派叛逆者及反动派:1760-1830年间的英国文学及其背景[M].黄梅,陆建德译.沈阳:辽宁  
教育出版社,1998.  
20]()弗兰克·克默德,.愉悦与变革:经典的美学[M].张广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1]KNOWLES,Claire.Sensibilit andFemalePoeticTradition,1780-  
[
[
[
[
1
[
1
[
[
[
1860:thelegacyofCharlotteSmith [M].Farn灢  
ham:Ashgate,2009.  
22]MERGENTHAL,Sylvia.CharlotteSmithandtheRomanticSonnetRevival[C]//SusanneFENDLER (ed).Feminist  
contributionstotheliterarycanon:settingstandardsoftaste .Lewiston& Lampeter:MellenPress,1997.  
y
[
[23]沈建青.审查制度[C]//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TheReceptionandRe灢receptionoftheBritishRomantic  
FemalePoetryunderthePerspectiveofCanonReconstruction  
WANGXin  
Collegeof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Shanghai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Shanghai200083,China)  
(
Abstract:Thetraditionalmale灢dominatedcanonsofBritishromanticpoetryignoretheliterar灢  
ystatusofthefemalepoetsandtheliteraryvaluesoftheirpoems,andthussufferfromquestio灢  
ningandchallenginginthecontemporarytideofcanonreconstruction.Thefemalepoetryhas  
gloriousreceptionintheeraofBritishromanticism,whilesincethen,ithasbeenexcludedfrom  
thecanonsduetosuchreasonsasanthologypoliticsandpatriarchyculture.However,asfaras  
theclassicmalepoetsareconcerned,theydohavedifferentreceptionhistory,whichsetsthehis灢  
toricalsupportforthecontemporaryre灢receptionofthefemalepoems.There灢receptionofthe  
Britishromanticfemalepoetryinthecontemporarywestpromotesthecanonreconstructionof  
thetraditionalromanticpoetry.  
Keywords:romanticism;femalepoetry;receptionhistory;canon  
[责任编辑:]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