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卷第期  
2013 11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0,No.6  
November,2013  
泛在学习理论视角下  
自学考试教育范式的转变  
张绍平邵晓枫  
四川师范大学a.人事处,b.成人教育研究所成都610066)  
摘要泛在学习理论认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使用身边的学习设备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  
其理论基础有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后现代主义学习观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等该理论强调了学习者  
的中心地位及主动建构重视非正式学习和学习过程的交互自学考试与泛在学习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泛在学习  
理论视角下自学考试的教育范式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确立以考生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完善学习资源信息  
模型建设大力发展非正式教育模式改革学业评价方式等。  
关键词泛在学习自学考试教育范式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306⁃0125⁃07  
自美国的马克·威士(Mark·Weiser)1988  
泛在学习理论的涵义理论基础及特点  
泛在学习理论的涵义  
年提出泛在计算概念后欧盟北美日本等国的学  
者也先后提出了类似的概念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为  
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和  
处理信息提供了可能分布式教学与分布式学习得  
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在这种背景下泛在学习引起  
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最近几年泛在学习理论在  
我国学术界异军突起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  
念和研究视野自学考试作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的一种重要形式与泛在学习有着天然的联系和众  
多的共同点也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泛在学习形  
因此从泛在学习理论这个视角去审视自学考  
必将对自学考试教育范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对于泛在学习的概念国内外都有不少的研究。  
如国外有学者指出泛在学习是一种产生于泛在计  
算环境的学习模式它能使学习者在合适的地方合  
1]  
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学习合适的事物国内  
有人指出泛在学习可分为广义的泛在学习与狭义  
的泛在学习广义的泛在学习是指学习的发生  
无处不在学习的需求无处不在学习资源无处不  
狭义的泛在学习是指以泛在计算技术为核  
心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是一种回归自然的  
2]  
学习还有人提出泛在学习的标志在于运用  
无线宽带技术与应用服务如环境感知与识别定位技  
收稿日期2012⁃11⁃15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三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术发展史(1978-  
010)”(批准号:12YJA88009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绍平(1963—),四川安县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成人高等教育;  
邵晓枫(1967—),重庆永川人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  
成人高等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  
1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211  
泛在学习打破了以书本课堂  
创造学习者可以通过使用任何设备如行动手持  
装置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  
充分获取学习信息进行更个人化情境化互动化  
学习活动的教育环境实现更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  
的荣誉而努力。”  
等为权威和中心的传统知识观教学观打破了整齐  
划一的培养目标与模式注重各种灵活多样的学习  
资源各种学习形式及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了后现  
代主义的学习观。  
3]  
的教育总体而言泛在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有  
两个方面首先学习是泛在的5A 式的即任何  
(anyone) 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  
where)都可以通过使用身边的学习设备(anydevice)  
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anything)。 其次泛在学习  
理论强调了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以及学习的永久性、  
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教学行为的场景性和适  
3.社会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以皮亚杰等人的观点为基础把学习  
视为个体依靠自己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否定了传统的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和认识论强调学  
习者先前拥有的知识概念等对其学习理解的影响。  
而以杰根(K. J. Gergen)、罗格芙(B. Rogoff)为代表  
的社会建构主义者除了肯定这一观点外作为建构  
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还在继承维果斯基文  
化历史发展理论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要更重  
视社会的微观和宏观背景与自我的内部建构信仰  
和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视它们为不可分离的循  
环发生的彼此促进的统一的社会过程”。 提出要  
赋予社会关系以生命力在实践中形成意义学习是  
2]  
应性等特点  
泛在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  
泛在学习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主要有如下四种  
理论。  
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的属性特点功能、  
4]99  
效果与教育活动主体的需要的关系”  
教育史  
6]14  
上对于教育价值的划分和争论颇多如杜威将教育  
价值分为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前者是指教育本身  
所具有的培养人的价值强调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后者则强调了教育的工具性意义即强调其在社会  
上的功用纵观整个教育史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工  
具价值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尽管有不少学者和教育  
家强调了教育要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为本但从总  
体上看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教育工具主义倾向。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育个性化教育民主化  
等思潮的兴起以人为本特别是以学习者为本的价  
值观也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社会的主  
流教育价值观泛在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  
强调学习者的需求和发展等观点正是以人为本  
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知识的社会协商等观点  
重视群体和主体间社  
会性在建构中的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泛在  
学习理论不但强调了学习是学习者主动选择加工  
信息的过程而且还特别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共同  
体的建立及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4.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从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学习的一  
种理论以布朗(J. S. Brown)、柯林斯(A. Collins)、  
格里诺(J. G. Greeno)等为代表 这一理论强调了  
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学习者是在具体而真实的社会  
情境中进行的情境不同对学习者的影响也不同,  
学习就是一个学习者自身与物理环境和社会活动发  
生交互的过程因此情境性对学习者的所有认知活  
动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提出要重视学习者对实践的  
参与重视学习的过程并以此作为评价学习者成绩  
的标准之一在此理论的影响下泛在学习理论通  
过强调学习中的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  
设施任何信息几个要素强调了学习认知的情境  
。  
后现代主义学习观  
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  
强烈地冲击着整个世界的教育观和学习观后  
现代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福柯(M. Foucault)、利  
奥塔(J. F. Lyotard)、德里达(J. Derrida)其共同  
的主要观点在于强调不确定性和内在性强调去中  
反对权威寻求各种不同的声音反对整体性同  
一性正如利奥塔所说的:“让我们向统一的整体  
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者让我们不  
妥协地开发各种歧见差异让我们为秉持不同之名  
泛在学习理论的特点  
第一确立了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泛在学习理  
论特别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需求特  
点及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彻底否定了以社会需  
要及教育者为中心的观点第二从客观主义转向  
126  
张绍平邵晓枫泛在学习理论视角下自学考试教育范式的转变  
建构主义传统的学习观把学习视为被动静止单  
致的但是泛在学习理论在我国最近十来年才兴  
体现着最前沿的思想与技术在这种理论的视角  
自学考试教育范式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变革。  
确立以考生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  
向地接受知识的过程强调了教师的权威性忽略了  
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是一种静态的客观主义的观  
泛在学习理论打破了这一观点强调学习者的  
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第三,  
从强调正式学习转向强调非正式学习传统的学习  
主要指正式学习而且认为只有通过正式学习的方  
式进行的学习才是卓有成效的才能得到社会的认  
泛在学习理论强调了非正式学习的意义重视  
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教师无处  
不在学习者也可以时时处处地进行学习打破了  
传统学习中课堂教师等的权威地位第四从只注  
重个体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的交互传统学  
习评价只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结果一般是注重考试  
结果而泛在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  
师之间等的交流与互动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  
评价第五泛在学习理论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  
产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从其起源于泛  
在计算一词即可看出而且从目前学术界研究的  
情况看人们正致力于探讨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现  
有的信息技术水平以使泛在学习模式学习资源建  
设等更加科学化。  
泛在学习理论是以人为本时代的产物一切的  
技术支持和资源开发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习  
自学考试制度由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  
试几个方面构成考生自学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包括  
考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  
习时间学习方式和考试时间等方面符合泛在学习  
以考生为中心的本质特点在这一理论的观照下,  
自学考试制度首先就要确立以考生为本的教育价值  
取向。  
以考生为本的核心是要以考生的发展为本主  
要有以下两层涵义。  
1.自学考试教育要以全体考生的需要和特点作  
为根本出发点考生是自学考试中最核心的因素,  
所谓以考生为本就是以考生为教育活动的本体一  
切教育活动都要以考生为中心进行因此自学考试  
教育首先就要从考生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人  
8]51  
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同时只有  
以考生为办自考的出发点才能真正体现自学考试  
制度的教育本质但由于自学考试制度一开始就定  
位于为社会培养人才弥补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  
的不足因此在自学考试中在确立培养目标专业  
设置命题编写教材教学考试助学及学生管理等  
方面都对考生的特点和需要考虑不够尚未建立以  
考生为中心的周到便捷的服务体制和学习支持体系。  
2.自学考试教育要把考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  
展作为终极目标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教育理论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被确定为我国的教育方针。  
所有教育的本质功能都是培养人其终极目的都是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自学考试当然也不应例外。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要让每  
一个受教育者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有个性有特  
色地发展即要求学习者在各方面合格而在某方面  
表现卓越泛在学习的直接目标是要促进人们当下  
的学习而其终极目标同样是要促进学习者的全面  
发展和个性发展长期以来在自学考试中把促进  
考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自学考试教育终极  
目标的观念还没有树立起来首先在自学考试中  
没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不利于考生全面发展。  
泛在学习理论视角下自学考试教育范式的  
变革  
自从库恩提出范式一词范式便成为科学研  
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库恩指出:“我所谓  
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  
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  
7],4  
。”  
本文所讲的自学考试教育范式主要包括  
自学考试教育价值取向学习资源建设教育模式、  
教育评价等方面自学考试这种教育制度与泛在  
学习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泛在学  
习的一种形式首先二者都是以终身教育和终身  
学习作为产生和发展基石的其次二者都体现了以  
学习者为本的理念第三自学考试是一种具有最大  
开放性的教育制度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采用  
不同的方式使用不同的设备进行学习符合泛在学  
习的基本精神第四自学考试中的学习与考生的生  
活和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泛在学习的场景  
性特点第五自学考试制度实行学分制具有泛在  
学习成果保持永久性的特点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  
看出自学考试制度与泛在学习在根本特点上是一  
12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不少人尖锐地批评自学考试是一种典型的应试教  
认为自学考试中考试的功能被扩大化教育的功  
能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国家考什么考生学什么,  
存在着对考生针对性较差的问题同时购买学习  
资源也成为了考生特别是一些经济状况不好的考生  
比较大的负担泛在学习资源的进化主要表现为资  
源内容的调整完善以及资源内外结构的优化两个  
9]  
助学部门就被动教什么其次考生的个性发展  
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突出表现为自学考试特别重  
学习内容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评价方式的统一,  
这在保证了基本考试质量的同时使考生可选择余  
地小不利于其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自学考试  
中特别要注意改变现有的工具主义的教育价值取  
真正把考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自学考  
试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12]  
方面  
针对我国自学考试学习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  
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去优化自学考试的学习资  
源信息模型。  
1.努力提供更加系统化个性化和更多免费的  
自学考试学习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人认识到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为全体国民提  
供这种公共服务责无旁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  
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大  
背景下政府更应负起该负的责任同时我国的综  
合国力不断增强政府有能力建设系统的免费的自  
学考试学习资源数据库可由政府买单全国考委牵  
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  
以及各企业机关社区等沟通联合统一规划共同  
研发学习资源建立自学考试学习信息服务中心网  
上学习资源中心网上教学辅导中心和网上师资信  
息库及考生信息库等网络学习资源信息平台考生  
可免费进入这些中心了解相关信息及获得学习支持  
服务这样一方面使自学考试学习资源系统化,  
减少资源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有利于与其它教育  
形式的学习资源进行很好的沟通与融合开阔考生  
视野另一方面减轻了考生的经济负担有利于考  
生的学习真正尽到了政府应尽的责任其次开发  
更具个性更符合各类考生需要的学习资源我们  
可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及英国开放大学课程开发的  
经验广泛调查社会及考生的需要由专门的人员组  
成专门的团队定期召开学习资源建设听证会如  
针对农村地区考生应开设一些适合他们需要的专  
业和课程编写适合他们学习的教材及其它学习材  
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考生可在辅导材料中增设  
正式课程学习前的一些预备性内容等等。  
完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建设  
在泛在学习视角下学习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  
泛在学习的各种学习支持和综合服务包括信息资  
技术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等。  
在信息时代泛在学习主要通过泛在学习网络和泛  
在学习终端进行这些学习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  
文本图像音频视频、E-book 由于自学考试  
管理机构并不负责教学工作对学习资源的建设就  
成了自学考试中的薄弱环节不能满足考生泛在学  
习的需要而学习资源建设得如何是泛在学习中最  
关键的问题因为如果学习资源缺乏泛在学习就失  
去了存在的根基因此作为泛在学习的一种形式,  
我们应特别注重自学考试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建  
有人指出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资源信息模型  
的主要缺陷表现为忽视学习的过程性信息忽视人  
际网络信息忽视资源的语义关联信息忽视资源的  
10]  
格式展现信息等方面自学考试在学习资源信  
息模型上也存在着这几方面的问题如自学考试重  
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的缺陷直接导致忽视考生学  
习的过程性信息的现象自学考试中辅导答疑师生  
学员间交流互动较少没能充分利用人际网络这  
种学习资源自考教材及教辅资料内容各自为政未  
能形成紧密的联系和系统不利于考生的拓展学习;  
学习资源呈现形式单一即同样的学习资源不能在  
多种学习终端上呈现使考生不能方便地获取学习  
资源等此外还存在着学习资源针对性差考生获  
取学习资源的成本较高等缺陷据刘红对某省自考  
远程支持情况调查后发现现有的自考远程学习软  
2.创设交互的学习环境要满足不同群体的个  
性化需求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基本保障然而正如  
有人指出的那样任何机构或组织都无力全部承担  
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资源的建设任务这就要求我  
们必须改变当前学习资源由专家或某机构单点生产  
出版的建设模式让学习者本身成为学习资源的建  
11]35  
件多为购置省外软件公司或高校的助学系统  
而我国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  
差异因此从省外软件公司购置的学习资源就可能  
13]  
设者和使用者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因此,  
128  
张绍平邵晓枫泛在学习理论视角下自学考试教育范式的转变  
自学考试应通过自考社区自考博客自考论坛在  
线互动咨询、QQ、BBS 等多种形式使学习者之间、  
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实现即时与非即时的互动形  
成交互的学习环境这样既丰富了学习资源的内  
又充分利用了不同考生学习的过程性信息。  
习理论提倡的“5A”理念也不利于自学考试制度本  
身的发展因此转变自学考试教育范式的重要方面  
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非正式教育模式以满足考生  
的不同学习需要。  
非正式教育模式主要指在一切非正式场合进行  
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及专门  
的教学人员教育内容不系统无规范的教学环节,  
师生大多处于分离状态也就是说这种模式从教学  
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到学习形式都是非正式  
当然在这种教育模式中考生进行的也就是非  
正式学习所谓非正式学习”,是指在工作生活、  
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形  
主要指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如沙龙读书聚  
打球等其主要特点表现为非正式学习是学习  
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是社会性的学  
习形式多样更强调协作可以是有明确目的的也  
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在泛在教育时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将更多地应用印刷媒  
+PC 上网手机终端”,或者是印刷媒体+IPTV+  
PC 上网手机终端”,或者是电子+PC 上网  
[14]  
手机终端等多种组合自学考试也一样如何  
进行组合需要依据考试机构和教育机构所处的环  
境条件和经济支撑能力等来进行选择但基本原则  
是应尽量使学习资源形式多样化特别是要考虑为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考生提供他们能使  
用的形式。  
大力发展非正式教育模式  
16]  
模式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  
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它  
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  
可以是偶然性的在终身学习背景和泛在学习  
视野下非正式学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  
自学考试考生中大部分为在职人员他们的学习主  
要是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的什么时候学学什么、  
怎么学等方面都是由他们自主决定的在这种模式  
考生的学习无处不在他们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体系学习方式灵活学习内容实用学习资源随处  
可以获取更体现了考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同  
非正式学习能充分运用其所处环境的教育资源,  
使学习具有情境性特点在泛在学习视角下这是一  
种最具生命力的学习模式因此自学考试应该大  
力发展非正式教育模式首先要激发考生非正式  
学习的动力考试机构和教育机构可派专门的辅导  
教师对考生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畏难倦怠  
及各种困难予以疏导也可借鉴英国的经验派志愿  
者从事这项工作为了调动成人非正式学习的积极  
英国政府在社区中挑选志愿者做社区学习先  
”,以带动周围的人进行非正式学习这一措施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 还可经常推出考生中的榜样人  
以激发考生非正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其次优  
化考生非正式学习过程除了要尽量提供考生非正  
式学习所需的基础设施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  
自学考试学习资源储存模式有人指出传统学习  
资源一般采用单点集中式资源存储模式无论从资  
源存储量上还是从资源获取的快捷性上都无法满足  
泛在学习的要求因此需要把当前的资源存储模  
15]  
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 。 自学考试教育模式  
就是在对自学考试实践和理论加以分析抽象与概  
括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典型特征的理论模型是对  
自学考试教育模型与样式的高度概括在自学考试  
教育模式可以大致划分为正式教育模式和非正  
式教育模式正式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指正规的课堂  
教育模式最典型的形式是全日制助学形式即有明  
确的教学目标专门的教学人员专门的教学场所、  
系统的教育内容规范的课堂教学环节师生面对面  
进行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教育形式到学习形式都是正式的自学考试社会助  
学得到大发展以来正式教育模式得到了较大的重  
这种以全日制助学形式呈现的教育模式教学和  
管理规范考生能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较好  
的校园文化熏陶有利于其全面发展因此这是我  
们要继续发展并使之搞得更好的一种教育模式但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对考生的容量有限要求较  
不适用于在职人员农村考生及偏远地区的考  
他们因为工学矛盾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的限  
不便参加正式的学习同时在这种模式下考  
生的学习主要是由外在因素发起和规定的不利于  
考生自主性的发挥长期以来我们注重正式的教  
育模式比较忽视非正式教育模式这不符合泛在学  
12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7]  
式改变为分布式网络存储模式自学考试学习  
资源储存模式应作同样的改变以利于考生随时随  
地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进行学习同时这种单点  
集中式资源存储模式一般学习的内容较长较多应  
注意使学习内容小颗粒以利于考生利用小块  
时间随时进行学习更好地解决工学矛盾。  
考试成绩占70%。 在过程性考核中网上课程学习  
25%,阶段测评占30%,综合测评占30%,平时表  
现占15%。 平时表现主要由线下指导老师根据规  
定给予判定其他各项均由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  
21]  
核平台的后台服务系统自动生成对于参加全  
日制助学的考生来说当前大多数助学单位也在实  
行这种评定考生成绩三七开的模式但由于过程  
考核主要采用课程测试作业等比较单一的方式一  
些考生参与过程考核的积极性并不高还需助学单  
位进一步改革平时考核的方式。  
改革学业评价方式  
学业评价是对学生学业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  
是教育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任何教育质量  
的高低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学业水平反映出来学  
业评价按评价主体不同可分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与社会评价按评价目的不同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  
总结性评价泛在学习特别强调要关注学习过程及  
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自学考试学业评价主要采用  
国家终结性考试的方式这种过分注重社会评价和  
总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质疑  
和批评如日本学者大塚丰对自学考试提出高等  
教育的所有内容仅仅通过考试来认定学历的作法是  
2.将社会评价与考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结合  
起来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首先引导考生进行客  
观的自我评价自学考试是一种以考生为中心的自  
我导向性学习是考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  
因此教育机构和考试机构应引导考生依据学  
习的要求和目标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这一  
方面有利于以评促学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考生  
的元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和学习伙伴的评价是考  
生学业评价的重要方面泛在学习的交互性特点决  
定了考生在自学考试的学习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  
加强与伙伴教师的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学习伙  
伴的评价有利于克服考生本人在自我评价中产生的  
主观片面性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指导经验,  
对自考生学业的评价更具准确性因此学习伙伴  
及教师对自考生的学业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上评价的具体方式应根据不同的学习科目和  
学习目标既可以采用量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大型标  
准测验教师自编的小范围测验考生自测问卷调  
查等也可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如个案研究教师  
观察记录作品分析实验报告等同时还应根据不  
同情况把各种不同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此外泛在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学习打破了各学  
习形式之间的界限也就意味着学习成果的互认而  
目前只在继续教育内部部分实现了对自学考试考生  
的学习成果与其它成人学习成果的互认因此我们  
应致力于研究和建立学分银行实现自学考试与成  
人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等学习成果的互认。  
综上所述泛在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  
理论为自学考试教育范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如何以泛在学习理论来审视和指  
导自学考试在教育价值取向学习资源建设教育模  
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使自学考试在建设学习  
18]  
否有效的问题国内也有学者指出自学考试这  
种注重目标考核忽略过程考核的评价方式实质还  
19]  
是应试教育一般认为教育评价具有诊断功  
20]416  
指导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学业评  
价作为教育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当然也具有这些  
功能如果我们只注重社会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势  
必难以实现对自学考试考生的学业进行科学诊断的  
功能也就难以对教师和考生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激励作用及科学的导向作用。  
作为一种泛在学习形式自学考试中对考生的  
学业评价应遵循以下的改革思路。  
将国家的终结考试成绩与考生学习过程性考  
核成绩结合起来自学考试具有的学习情境性和永  
久性特点都决定了考生不仅是学习资源的使用者,  
同时也是学习资源的创造者也即是说考生在学  
习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信息如学习的经验提出值  
得思考的问题等这些信息对学习者本人及其他学  
习者都是有益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这个  
过程也体现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应纳  
入评价的范围目前一些地方正在尝试开展网络注  
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工作适当增加过程性考核成绩,  
将国家的终结考试成绩与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  
成绩结合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江西蓝天学院,  
该校的具体做法是过程性考核成绩占30%,国家  
130  
张绍平邵晓枫泛在学习理论视角下自学考试教育范式的转变  
化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利于自学考试本身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Yahya S, Ahmad A, Jalil A.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biquitous learning: discu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u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2010,(6):1⁃3.  
2]李卢一郑燕林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解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4):17⁃21.  
3]丁钢无所不在技术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46⁃48.  
4]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5](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6]高文学习科学的关键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9]汪永成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挑战分析与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4,(3):72⁃75.  
10]杨现民余胜泉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0,(9):72⁃78.  
11]刘红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助学支持服务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12]杨现民余胜泉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1,(9):80⁃86.  
13]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  
1):47⁃53.  
14]杨孝堂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6):69⁃73.  
15]查有梁什么是模式论[J].社会科学研究,1994,(2):89⁃93.  
16]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 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18⁃24.  
17]庞春红郦晓宁泛在学习的多维透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07⁃111.  
18](大塚丰中国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考察[J].教育评论,2003,(6):1.  
19]曾跃林浅论自学考试的课程综合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124⁃125.  
20]朱德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彭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评价方式改革初探[J].中国考试,2011,(4):3⁃6.  
The Education Mode Transformation of Self⁃study Exam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ZHANG Shao⁃ping, SHAO Xiao⁃feng  
a.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b. Institute of Adult Educatio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6, China)  
Abstract:The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believes that one can get any information they need despite  
of time and space by the use of learning devices. The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h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in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values, postmodernism learning theory, social constructivism, situated cog⁃  
nition, and etc. This theory emphasizes the learner’s the central position and active construc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formal learn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Self⁃study examination and u⁃  
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has natural relation. From the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the education mode  
of self⁃study examination should be reform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establishing the examinee⁃oriented  
education value, perfecting learn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model, developing the informal education  
mode, reforming the academic evaluation mode, and etc.  
Key words:ubiquitous learning; self⁃study examination; education mode  
责任编辑罗银科]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