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卷第期  
2014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1  
January,2014  
南宋绍兴前期的中央遣蜀帅臣  
雨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南宋绍兴前期朝廷先后派遣了席益胡世将郑刚中三名宣抚制置使赴四川这三名官员在任期间协  
助朝廷解决了不少政务难题使得朝廷对四川的控制力度有所加强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朝廷以及四川本地  
武将之间也产生了不少矛盾冲突其结局均不甚好透过这三人的帅蜀事迹我们可以对南宋前期中央与地方的  
政治关系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南宋前期四川宣抚使制置使权力博弈  
中图分类号K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1⁃0022⁃08  
自古以来四川就是中国的西南重镇 南宋时期,  
张浚还朝后四川局势十分严峻军事上屯于陕  
西的金军是一大威胁而在抗金战争中立有大功执  
掌川陕兵权的吴玠与朝廷之间则一度关系紧张此  
四川各主要官员之间矛盾重重导致政务紊  
四川负有防御金蒙之责地位更是空前提升但其独特  
的地理位置又使得宋廷在统治这一襟喉要地时面临  
[1-5]  
因此宋廷不得不采用一些全新的措  
诸多困难  
8]第二册,355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宋廷常以宣抚使制置使等  
因此不少士大夫呼吁应另派帅臣入蜀,  
名义派遣跨路级帅臣治蜀不同时期帅臣的权限伸  
整合军政力量抗金保蜀迫于形势高宗于绍兴四年  
八月任命赵鼎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后改名都督川陕荆  
襄诸军事并如张浚故事”, 授予其军政全  
反映出中央策略的变化他们在任期间的作为则  
直接影响到中央经营巴蜀的成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笔者特以绍兴前期的三位帅臣为论述对象以求能对  
南宋中央与四川的关系形成更多的认识。  
8]第二册,101  
但同年九月赵鼎被改任右相无法以都  
督身份赴四川。  
赵鼎入蜀之行中止后宋廷又观望了一段时间。  
三权分立格局下的制置大使席益  
建炎元年(1127)五月南宋政权建立此时宋廷,  
忙于躲避金军铁骑对于四川无力加以照管直到建  
炎三年宋廷方委任张浚为宣抚处置使前往四川开  
始重建对巴蜀的实际控制张浚在蜀时宣抚司兼掌  
财事务且能便宜行事”。 时间一长难免引  
发中央的戒惕加上张浚犯有富平溃败冤杀曲端等  
过错遭到时人非议故宋廷最终于绍兴三年(1133)将  
至绍兴五年十月始命端明殿学士荆湖南路安抚制  
置大使兼知潭州席益为资政殿学士成都潼川府夔  
8]第二册,320  
利州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成都府”  
巴蜀  
再次迎来了来自中央的大帅”。 单看名号席益不在  
此前的张赵之下但实权则颇为不及。  
首先在委派制置大使之后宋廷下诏逐州兵马  
自合并隶安抚制置大使司如遇有边防紧切大事即令  
[6-7]  
[9]3161  
其召回  
宣抚司措置”  
此后又指出川陕见宿大兵措  
收稿日期2013⁃06⁃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7—16 世纪中国南部边疆与海洋经略研究” (批准号:  
2JZD01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朝的君臣沟通与政治决策研究”(批准号:11XZS03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化雨(1979—),四川成都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22  
王化雨南宋绍兴前期的中央遣蜀帅臣  
置事宜委任至重虽已除席益制置大使而调发节制四川本地势力方面依然具有一定功效 还应指出四  
8]第二册,322  
隶在督府”  
于制司。  
川陕主力部队的控制权并不属  
川本地官员如吴玠和赵开之间也存在非常激烈的矛  
盾冲突宋廷派制帅入蜀既要利用他制衡四川本地  
势力同时又要通过他协调本地官员的内部关  
其次就在席益被任命为制置大使后不久朝廷将  
总领四川财赋赵开之衔改为四川都转运使统管川峡  
8]第二册,321  
一身数任制帅履行职责的难度之大是  
8]第二册,377  
四路漕臣正式成为四川最高财政长官  
都  
可以想见的。  
转运使和制置大使之间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席益在  
赴蜀途中希望得到都转运司所掌握的一部分粮米还  
绍兴六年三月席益抵达成都下车伊始他就奏  
[8]第二册,381  
报夔州路帅漕玩忽职守使之受到朝廷处罚  
8]第二册,378  
需奏请朝廷代为调拨  
即是证明制置大使  
对于有作为的官员他则予以积极推荐得到了朝廷认  
8]第二册,499  
[8]第二册,561  
的财政权也并不大。  
此外在赈济灾民  
等方面席益也做了一些实事使民众有所  
检放户帖  
8]第二册,381  
制置大使的职权主要集中在人事民政方面席  
益入蜀后原本由宣抚司执掌的选官等事宜基本被转  
交其负责宣抚司用便宜指挥酌情断下应奏狱案的  
获益。  
但在处理与财政军政长官关系方面席益却表现  
8]第二册,419  
司法权后也转给了制置大使  
朝廷始终未如张浚故事那样赋予席益太多的  
便宜行事权另一方面绍兴五年前后中央开始直  
但是一方  
不佳四川都转运使赵开与席益不咸”。 继任的都  
8]第二册,354  
导致他和都  
转运使李迨也与席益关系恶劣  
漕不睦的导火索是他介入了吴玠与都漕的冲突吴  
接涉足四川政务一些以前由宣抚司自行差注的官职,  
逐渐改由中央委派因此对制置大使的人事民政  
亦不应估计过高。  
玠和赵开李迨因为运粮方式军费开支等问题先后  
4]221-225  
宋廷令席益居中协调结果席  
皆发生过争执  
益以前执政自居屡屡对都漕施加压力有时甚至越过  
8]第二册,452  
结果使  
可以说无论是职权范围还是自主行使权力的空  
绍兴五年的席益都远不及此前的张在四川的  
权力格局中席益也无法凌驾于吴玠赵开之上仅能  
和后两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为何朝廷经营四川的方  
会由集权改为分权对于朝廷而言,“张浚故事”  
导致帅臣权力过重本身存在很大隐患并不符合朝廷  
利益绍兴四年前朝廷之所以要采用这一策略主要  
源于对四川抗金形势的焦虑以及对以吴玠为首的地  
方武将的极度戒惕一年多以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绍兴四五年间川陕战场逐渐进入相对沉寂的状态。  
相反在江淮荆襄一带齐军队却屡有异动宋金  
都漕对其下属转运使直接发号施令  
都漕十分不满不仅如此席益在时制司还不时侵用  
都转运司财物如绍兴七年五月李迨上奏称自己曾  
画旨”,“上供及该说不尽诸窠名钱并许都转运  
拘收”,但之后制司却违反这一指挥,“拘收提刑  
8]第二册,512  
常平司钱物”  
制司侵夺都转运司之财  
始终是双方矛盾的焦点。  
再看席益与吴玠的关系绍兴七年赵开罢任而  
李迨未至时席益受命条列馈运粮饷之法开列了重在  
节省成本以嘉陵江水运为核心措施的转般  
8]第二册,461  
对于吴玠而言转般法是难以接受的结  
5]80  
[8]第二册,461  
战争的主战场由川陕转移到了长江中下游  
如果  
玠与益相疑事亦竟止是冬复行陆运”  
说绍兴四年宋廷对此尚无法形成清晰认识那么到了  
此前吴玠之所以和赵开关系恶劣最为重要的一点就  
是赵开着眼于节省成本坚持水运吴玠注重运输速  
一定要陆运席益曾经协助吴玠催督赵开绝不可  
能不知道吴玠的想法那为何他还要力主水运 关键  
还在于制司本身的利益首先粮饷运输虽说由都转  
运司负责但负担最后还是要落到百姓头上制司负  
有民事职责百姓因赡军而破产死亡越多其所承受  
的压力也就越大其次按当时的财赋分配原则都转  
运司每年必须先供应吴玠一军的岁计粮米然后才将  
宽剩之数交付制司运输中耗费粮米越多意味着  
制司最后能得到的宽剩粮米越少无论从那一方面出  
制司都必然更倾向节约成本的水运两司的利益  
绍兴五年宋廷便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同一时期与  
10]1135  
则大大缓解  
吴玠关系极为深厚的张浚重入中枢  
了朝廷对吴玠的疑虑。  
绍兴四五年间川陕形势的变化使得宋廷不必  
再冒风险去重启张浚故事”,制置大使自然难以获得  
太过集中的权力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看宣司  
和都漕都是由四川本地官员执掌他们在权力格局中  
所占的份额超过了中央委任的制帅说明当时宋廷  
受制于客观形势不得不对本地势力有所让步然另  
一方面制帅入蜀既可防范四川本地官员将蜀中大权  
全部攫取又可通过监督州县提升中央威望在制衡  
2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歧导致了席吴关系趋于恶劣。  
对主管宣司的地方武将亦可加以节制却没有得到太  
多人的首肯李谊指出帅臣虽重而体貌不可削乃  
令兼领钱谷则必坐受羁絷彼方且约其期会斥其遗  
帅臣之威亦稍损矣又帅臣与主兵之官尤不可  
通观席益与赵开李迨吴玠的矛盾冲突其根源  
无疑在于四川军财三权分离的体制权力分散,  
固然可起制衡之效然各机构利益不一致相互间利益  
与矛盾的协调势必十分困难战争时期的特殊背景,  
也定然导致各机构会围绕着财赋等资源展开激烈的争  
对这些情况宋廷都没有做足够的考虑以为只要  
委派席益入蜀就可镇抚各方却未想到席益作为局中  
根本不可能以超然的态度来调处各方关系他的  
前执政身份以及朝廷赋予他的权力反而成为他参与  
博弈的资本加剧了矛盾的复杂化同时席益个人也  
有可非议之处他虽非全无吏才却并不具备方面大  
员必须的调和鼎鼐之能面对同僚他动辄以前执政自  
凡事皆不为对方考虑也不愿与对方进行坦诚沟  
宋廷委任他为四川制帅实为失策。  
8]第二册,600  
不和两者皆非所责”  
宋金战争的现实形  
决定了军队的需求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即便将财权  
转给制司也难以真正起到制衡之效反而会使制司在  
武将一次次的催督申斥中逐渐丧失权威进而损害中  
央对四川的掌控李谊此奏被采纳制司最终没能兼  
并都漕。  
与制司不同宣司获得了更多的财权早在赵开  
被罢后宋廷为协调吴玠与都转运司的关系便委任其  
下属宣抚司参议官陈远猷为四川转运副使地位次于  
正使李迨绍兴八年二月李迨因与吴玠不和而被罢  
8]第二册,600  
陈远猷留任宋廷此后并未除授新的都  
绍兴七年十一月席益的母亲去世他遂离职丁  
并再不愿重返四川看来他对应付蜀中复杂的博弈  
关系已感到力不从心制帅与蜀中同列之间矛盾重  
除了黯然离任还有什么其它选择呢?  
转运使陈远猷的实际地位和权力还有所上升成为都  
转运司事实上的长官是年七月宋廷又任命吴玠下  
宣抚司主管机宜文字的高士瑰为四川转运判  
8]第二册,640  
使得宣司对都转运司的影响力进一步扩  
以文制武胡世将帅蜀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宋廷意识到自己当务之急是  
保证军队的稳定因此不得不在权力分配上主兵  
之官有所倾斜换言之三权分立的格局实际已经在  
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在新的格局中制置司处于相对弱  
势的境地。  
席益离职四川制帅由谁接任成为宋廷必须立  
即解决的问题此时胡世将进入了决策者的视野。  
绍兴八年正月,“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兼侍讲胡世将,  
为枢密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  
8]第二册,596  
”  
高宗除授胡世将为四川制置使与胡世  
宣司获得财政权对于制司而言绝不是好消息。  
但朝廷既然已经对宣司做出了倾斜由朝廷委任的制  
帅胡世将自然不可能以强硬手段去和吴玠争夺财政  
资源为此胡世将入蜀之后专门与吴玠进行了商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绍兴八年七月:  
将自身的才干有关在南宋初年胡世将历任等监察  
御史江西安抚制置使给事中等职颇有杰出表现。  
如绍兴四年建昌军兵卒哗变,“杀守卒婴城以叛”,时  
任江西帅臣的胡世将果断以便宜调兵迅速平定了  
10]11511  
叛乱  
当时朝廷不少人都对胡世将处事果决才  
ꢀ ꢀ 四川制置使胡世将至遂宁府遂会川陕宣抚  
副使吴玠于利州。 ……世将与玠反复共论玠亦  
晓然知利害所在。 …乃复前大帅席益转般折运之  
兼文武表示认可胡世将本人与四川并无渊源但  
8]第二册,510  
绍兴七年他曾上奏言梁洋等州营田渠堰事  
第二册640  
显示出他一直比较关注巴蜀政情可以说在委任胡  
世将为四川制置使这一点上高宗是考虑得比较周详、  
务实的。  
粮储稍充公私便之。  
席益在时吴玠不能接受转般法为何胡世将推行  
此法吴玠却不反对一个重要原因是胡能够清醒地  
判断形势放下身段主动与吴玠坦诚沟通,“异时宣抚  
副使皆文臣而玠起行伍不十年为大帅故不肯相下,  
诚意不通及是世将开怀与语玠欢甚语人曰:‘宿  
在胡世将已受命而尚未入蜀之时朝廷中人就如  
何调整四川权力格局展开了争论此前席益与吴玠、  
赵开李迨矛盾重重对四川政务运行构成了负面影  
显现出分权体制的弊端要革除这一弊端自然需  
要对四川的权力作重新整合问题在于在既有的三  
个跨路级机构中权力应如何集中有人提出应加强  
制司的权力将都转运使的职权转交制置使这一意  
见看似既可消弭制司与都漕的矛盾又可借制帅之威,  
8]第二册,640  
见胡公开怀晓事使我忧懑豁然。’”  
此外之  
前吴玠因转般法与席益相疑”,其实他怀疑的对象更  
包括席益背后的朝廷而在胡世将入蜀前后朝廷通  
过撤换李迨留用陈远猷等人事举措已经向吴玠释放  
了善意吴玠并非不知进退之人自然也不能不作积  
24  
王化雨南宋绍兴前期的中央遣蜀帅臣  
极回应接受转般法实际就是吴玠对朝廷的示好可  
以说朝廷对吴玠的放权也为胡世将提供了与吴玠交  
涉的便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将未必会对他心服对于宋廷和  
胡世将而言还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胡世将任宣抚副使后军权依然由宣抚司执掌。  
财政方面宋廷也继续允许宣司属官介入都转运司的  
运作以保证两者的配合四川机构制度的最明显变  
是制置司被撤销绍兴九年九月,“权吏部尚书兼  
史馆修撰张焘充宝文阁学士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  
但是表面上吴胡相谈欢甚”,实际吴玠对胡世  
将和朝廷仍存有一定戒心胡世将会不会如席益那样  
侵夺都漕财赋会不会利用自己的人事权控制诸路漕  
从而架空自己吴玠并无把握就在胡离开利州  
的第二天他便以馈运不及时为借口当众斩杀了一批  
8]第二册,777  
使四川制置司限一月结局”  
制置司之设,  
8]第二册,640  
四路漕司胥吏  
以显示威权在这样的情况  
本含有制衡宣抚司的意图宋廷撤销制司主要是为  
了节省经费但也表明在胡世将接手之后其对宣抚司  
的信任程度有所提升这与胡世将的中央 背景和  
文臣身份自然有莫大关系。  
胡世将唯有小心翼翼避其锋芒利州会晤后胡  
世将返回成都担任了一年左右的制置使关于他在  
此期间的举措史籍中罕有记载与席益在时形成了鲜  
明对比他之所以对制司权力进行主动收缩原因自  
然是避免与吴玠发生矛盾。  
就在朝廷对胡世将倚信程度不断加深之际胡世  
将却与朝廷出现了重大意见分歧当时宋金已经达成  
了第一次绍兴和议金人将归还宋人河南陕西地借  
此机会宋廷命令宣抚司屯驻在蜀口的大军向陕西鄜  
蜀中武将强横文臣退让的局面一直延续至绍兴  
九年六月吴玠因病去世七月胡世将受命兼权主  
8]第二册,759  
管四川宣抚使司职事”  
九月宋廷改任胡为  
熙河秦州等地移屯以削弱地方武将势力结果招  
8]第二册,711  
[8]第二册,757  
川陕宣抚副使置司河池诸路并听其节制  
致吴璘的强烈反对  
胡世将出于抗金的考  
川陕大军的指挥权最终回到了中央委任的文臣手中。  
宋廷在距离中央最远的四川率先实现了以文制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其中关键  
原因有二。  
赞同吴璘的看法多次向朝廷上奏要求停止移  
[8]第二册,766  
却未获朝廷回应宣司主力被迫陆续移  
往陕西蜀口空虚这使得此后金人败盟之时宋军一  
度处于极为被动的态势。  
第一客观形势对宋廷有利此时川陕大军的三  
员大将吴璘杨政郭浩在功业声望上均无法与吴玠  
相比四川一时之间尚难以涌现出一个新的军事强人  
来填补吴玠留下的空缺同时宋廷拥有独一无二的  
法统正当性和号召力吴璘等人要想继续抗金保蜀也  
必须和朝廷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上因素均为朝廷派  
人重掌宣司军政创造了便利条件。  
胡世将与宋廷在移屯一事上的分歧既体现出当  
主战主和两种观点的斗争也体现出中央与  
地方的立场差异朝廷远在千里之外对于蜀口边备  
的重要性远不如身在蜀中的胡世将认识深刻相反,  
对于宣抚司大军因久屯一地而形成割据性军事集团的  
可能性宋廷却怀有该司长官所难以体会的焦虑最  
终胡世将对移屯的抵制没有成功则表明此时宋廷已  
经能对四川军政事务施加决定性影响四川以文制  
格局中真正的获益者与其说是地方文臣毋宁说  
是远在行在的朝廷。  
第二宋廷和胡世将皆有不俗表现吴玠去世后,  
宋廷的反应极快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将胡世将  
的新任命传达到了四川迅速稳住了局势胡世将则  
再次发挥了自己善于与人沟通的才能说服了吴璘等  
武将他赶赴河池面见吴璘等人一方面指出以文  
制武是朝廷不可动摇的家法强调诸将唯有依靠自己  
才能取得朝廷的信任利用中央的权威以慑服地方武  
另一方面承诺不改吴宣抚之规模”,则是代表朝  
绍兴十年兀术等金方主战派悍然撕毁条约对南  
宋发动突袭在战争初期川陕宋军因为力量分散处  
于极为不利的境地胡世将处变不惊指挥吴璘等武  
将屡败金军使分屯之军得以全师而还此后他又调  
度兵马主动出击收复了陇州等地军威大振在他  
8]第二册,711  
[10]11512  
廷保证将尽量维护诸将的既有权益  
一番软  
的积极措置下四川转危为安  
硬兼施多管齐下的话语为他执掌宣司扫清了障碍。  
不过也应看到这一初步形成的以文制武格  
尚存在不小隐患首先吴璘等人依然握有重兵,  
四川武将的实力基础并未受到太大削弱其次如前  
所述胡世将任制帅期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功业,  
胡世将在抗金战争中的优异表现不仅保全了四  
对巩固宣司以及他个人的权利也颇有裨益从与  
地方武将的关系看此前吴璘等人接受他的统领多少  
是出于无奈而在这次战争中胡世将既显示出自己  
杰出的军事才干又给予了武将极大的支持无疑能使  
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他得到武将更多的拥戴从与朝廷的关系看此前高  
厚的吴璘未必没有乘机夺权的机会胡世将死前将  
宣司大权交付朝廷专使郑刚中正是要杜绝可能出现  
的变数维系朝廷对四川的控制作为中央派驻四川  
的大员他虽在移屯划界等问题上与朝廷有分歧但  
根本立场始终是站在朝廷一边的此前高宗秦桧对  
他的猜忌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秦桧对于他一再反对移屯自然十分不满但战端  
既开也不得不继续委之以重任不断放权给  
8]第二册,870  
但是胡世将在四川的影响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  
其处境也变得更加微妙在战争中吴璘屡立战功地  
位不断蹿升直追其兄吴玠胡世将在抗金上与吴璘  
立场一致吴璘地位的提升使胡世将此后能在抗金  
事宜上得到更大的助力然而如何保证吴璘不打破  
业已形成的以文制武格局成为第二个吴玠已成  
为胡世将难以回避的问题随着宣司在战争中事  
权不断加重宋廷对它以及胡世将的戒心也不断加深。  
绍兴十年之后遇重要事宜宋廷多令成都府路安抚使  
郑刚中与宣抚司体制的终结  
得到胡世将临终托付的郑刚中字亨仲婺州金华  
。 《宋史:“刚中由秦桧荐于朝桧主和议刚中  
10]11512  
不敢言。”  
在政治上他是依附于秦桧的然平  
心而论郑刚中并非只懂阿谀奉承而是对军政时务有  
一定见识在抵达四川亲眼目睹了川陕边防形势之  
他也曾向朝廷上奏秦二州并和尚原皆陕  
8]第二册,860  
[8]第三册,37  
张焘与胡世将一起谋议  
其防止宣司一家独  
蜀要害不可与”  
但在朝廷的压力下郑刚中  
大的意图十分明显对此胡世将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此后等到局势稍稍稳定他便奏请朝廷废除了自己的  
很快就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刚中恐败和好以和尚原  
自绍兴四年后不系吴玠地分割秦商之半弃和尚原  
8]第二册,870  
[10]11513  
便宜黜陟权  
以求减轻朝廷对自己的猜忌。  
以与金”  
实则郑刚中担心的不仅是败和好”,  
绍兴十一年宋金重开和议在此期间就和尚原  
更是因违逆朝廷之意而导致自身权利受损。  
的归属胡与朝廷之间再度产生了意见分歧和尚原  
为蜀口要害之地在绍兴三年一度被金军攻占后又被  
宋军夺回金人在终止军事攻势之后希望利用外交谈  
判取得这一四川屏障胡世将坚决反对割让和尚原,  
为此他连续向朝廷上奏并搬出吴璘等武将的意见来  
完成划界之后郑刚中接下来要做之事是对宣司  
大军的部署加以调整如前所述在第一次绍兴和议  
缔结后宋廷曾命宣司大军向陕西移屯但不久之后,  
宋金战事再起胡世将吴璘等将军队重新收拢郑刚  
中十分清楚重兵久驻于一地对于朝廷始终是个潜在  
的威胁在休兵之后他便立即着手再度移屯 经过  
一番措置郑刚中将宣司的三支主力部队分别调派往  
三个不同的区域检校少师镇西军节度使右护军都  
统制阶成西和凤州经略使吴璘屯兴州检校少保武  
当军节度使利州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兴元府宣抚司都  
统制杨政屯兴元府检校少保奉国军节度使金房开  
达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枢密院都统制郭浩屯金州,  
8]第二册,870  
为自己辩护  
系再度趋于紧张。  
作为地方大员他与朝廷的关  
胡世将的一番苦心是身在临安一心只想缔结和  
约的高宗之流所无法理解的如移屯事件一样他的  
上奏如泥牛入海全无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胡世将在  
移屯划界两事中均和吴璘等武将意见一致彼此声  
这很容易让朝廷怀疑他已经和四川诸将合而为  
形成了一股异己势力就在胡世将为保存和尚原  
据理力争之际宋廷特派秦桧亲信郑刚中为专使前往  
川陕,“遣刚中为川陕宣谕使谕诸将罢兵寻充陕西  
8]第三册,121  
皆建帅府  
军队力量分散互不隶属对朝廷的威胁有所减  
不仅如此分屯之后宣司大军离开了其曾长期驻  
扎的仙人关河池等地客居异乡也更便于朝廷节制。  
在移屯过程中武将杨政等也曾对郑刚中进行过  
阻拦,“刚中欲移屯一军都统制杨政不从刚中呼政  
语曰:‘宣抚欲移军而都统制不肯刚中虽书生不畏死  
10]11512  
分画地界使”  
朝廷令郑刚中绕开胡世将直接  
对其属下诸将宣谕显然有分化架空胡世将势力  
的意图一心谋国却遭此无端猜疑胡世将可谓有口  
难辩。  
8]第三册,56  
绍兴十二年三月因划界一事心力交瘁的胡世将  
病逝于仙人关临死之前他将郑刚中召至房中,“命  
官署会计军马钱粮铠仗文书等召宣谕使郑刚中至  
。’声色俱厉政即日听命”  
移屯之所以能  
成功郑刚中不畏死的勇气固然起了作用但也应  
看到此时中央的实力已经远远凌驾于地方武将之上。  
张的兵权都被朝廷轻而易举的收夺杨政又有  
何资本与朝廷抗衡郑刚中对杨政的斥责既是他胆  
略的体现也是当时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的写照另  
8]第三册,19  
卧内面授之”  
就当时的情形而言若按正常  
程序由宣司向朝廷上奏再由朝廷选任新的长官势必  
会使四川出现一段帅臣的空窗期”。 在本地根基深  
26  
王化雨南宋绍兴前期的中央遣蜀帅臣  
一方面郑刚中在移屯时并非一味对武将加以打压。  
他虽将三大将分遣于异地但对各将所统之兵却没有  
硬性予以拆分而是保留其基本建制移屯之后吴璘  
所部依然有五万余人杨政所部有两万余人郭浩所部  
一定的财政权然毕竟都漕在制度上是独立于宣司的,  
将都漕并入宣司可使宣司掌握财政全权意义不可低  
然而宣司兼并都漕一则造成宣司权力过重二  
则使四川除宣司外再无其它跨路级机构存在不利于  
权力制衡朝廷虽同意了郑刚中的奏请但未必能长  
时间容忍这一局面换言之郑刚中奏请省并都漕时,  
8]第三册,47  
万余人  
这既可保证川陕前线防御力量不致  
过分单薄又对武将的利益有所照顾减少了其对移屯  
的不满。  
11]  
就已经给自己埋下了和朝廷关系恶化的隐患  
四川三将之中吴璘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移屯之  
就在都漕被并入宣司后不久宋廷与郑刚中的关  
系便急转直下绍兴十五年十月宋廷设置了四川宣  
抚司总领钱粮官一职以分郑刚中之权。 《建炎以来系  
年要录:  
后却未被授予路级安抚使之职其所辖之阶西和、  
8]第三册,105  
也就是说移  
凤州在制度上又皆隶利路”  
屯后吴璘的地位反低于昔日吴氏兄弟之偏将利州路  
安抚使杨政郑刚中如此安排应该是采用了宋廷分  
化武将势力时常用的擢偏裨之策希望利用杨政来  
制衡吴璘可是杨政实力不及吴璘他本人又对吴璘  
ꢀ ꢀ 诏置四川宣抚司总领钱粮官 先是资政殿学  
四川宣抚副使郑刚中驭诸将严会刚中以事忤  
秦桧诸将因言其有跋扈状桧不欲刚中并掌利  
侍御史汪勃闻之即上言:“国之大务在兵与  
各有攸司则有条而不紊今朝廷支散诸军  
则隶户部外道则隶总领责有所归事且易办。  
欲依此例就四川宣抚司置总领一司专掌财赋,  
8]第三册,122  
执门下之礼益恭”  
上述安排很难真正起到  
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吴璘的离心看到这一事实后郑  
刚中于绍兴十四年九月将利州路一分为二分别任命  
吴璘杨政为西东路安抚使以此笼络吴璘此外此  
举还厘清了武将彼此的势力范围”,也有利于安定四  
川局势从移屯及其后续措施中可以看出郑刚中既  
深谙权谋之术又懂得依据现实形势灵活调整策略。  
自军兴以来四川的军费开支便十分惊人民众已  
经困苦不堪席益和胡世将都曾采用过一些恤民之  
但因战争尚未结束收效有限郑刚中接手宣司之  
一则和议已成二则武将已被制服在节省经费一  
事上可以放手施为宋史记载郑刚中采取了以  
下一些节省经费的措施移宣抚司于利州,“省费百  
”;减免捐税放宽禁榷省费二十余万于阶、  
成两州置营田三千余顷减轻四川内地粮运压  
第三册152  
庶几职事专一。”从之。  
为了确保总领钱粮官能有效地制约郑刚中秦桧  
特地委任有风力的宗室赵不弃担任此职 赵不弃  
入蜀不用下级对上峰呈文的申状而用平级机构往还  
的牒文知会郑刚中,“刚中见之愕而怒久之始悟其  
8]第三册,155  
不隶已”  
坡路。  
至此郑刚中的政治生涯走上了下  
郑刚中以事忤秦桧”,是宋廷设总领一职以分其  
权的直接诱因其事究竟为何? 《 建炎以来系年要  
》、《宋史并未详载如前文所述郑刚中在绍兴十  
五年之前一直对朝廷百般迎合他之所以秦桧,  
应该不是有意顶撞郑看到赵不弃发来的平牒后,“愕  
而怒”,“久之始悟其不隶已”,说明朝廷的分权之举,  
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也说明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  
经得罪了秦桧以此推之极可能是他在不经意间没  
有领悟到秦桧的某个意图结果被秦视为忤逆地方  
大员权力越重中央对其的戒惕往往也就越深在这样  
的情况下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便足以导致双方关系  
趋于紧张自以为深得朝廷青睐的郑刚中显然没有  
预料到这一点。  
10]11513  
这些举措无疑能大大减少四川的财政负  
也有助于改善蜀中民生。  
此时宋廷正在借助宣扬休兵息民来增强和议  
的正当性郑刚中节省经费的做法恰给予了朝廷支  
因此得到了高宗等人的充分肯定绍兴十四年二  
上谓大臣曰:“近见郑刚中奏减民间科须数目不  
8]第三册,113  
朕闻之颇喜自是四川之民当少苏矣。”  
值得注意的是郑刚中虽不遗余力地节省蜀中开支但  
在应奉朝廷时却从不吝惜钱物如绍兴十三年他就  
8]第三册,86  
一次向朝廷进奉黄金万余两  
蜀中诸将不失时机地推波助澜是郑刚中失去朝  
廷信任的另一重要因素郑自接手宣司之后一直和  
武将关系不佳前述移屯时他对杨政的呵斥就是显  
对于吴璘他虽不忘予以笼络但态度也比较强  
利用朝廷对自己愈发倚信郑刚中乘机扩大了自  
己的权利绍兴十五年四月他奏请朝廷将都转运司  
8]第三册,137  
并入宣抚司得到了同意  
宣司便通过推荐其属官出任都漕长贰逐渐掌握了  
自从绍兴六年开  
8]第三册,79  
这必导致武将的不满文臣固然可以借助  
2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央之力打压武将武将同样可以利用中央对付文臣。  
和驻扎在兴州等地的三都统制军马间的距离遥远这  
势必使得制司对于军队的实际控制力度较宣使有所  
对于这一情况郑刚中也缺乏预见。  
赵不弃入蜀后挟秦桧之威对郑刚中步步紧逼,  
弱化此外宋廷在用制使取代宣使之际又赋予了总  
12]37-42  
[8]第三册,206  
力图将郑彻底斗垮  
但不久之后秦桧又忽然  
领所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之权  
在军政  
8]第三册,179  
撤掉赵不弃改以符行中执掌总领司  
之所  
方面对前者构成了制衡制使无财权军权又受限制,  
便难以再成为郑刚中那样的跋扈之臣 但另一方  
制使在制度上可以节制诸军又可以保证四川军权  
不致旁落于武将之手。  
以如此原因有二第一此时四川还有一些省费事  
宜没有完成需要宣司和总领互相配合,“上命刚中与  
8]第三册,188  
总领司参酌措置减放四川科敷钱物)”  
两司  
长官的关系自然不能过于恶劣第二此时赵不弃已隐  
隐有凌驾于郑刚中之上的势头秦桧自然难以容忍蜀  
地再出一个只手遮天的人物故抢在赵根基稳固之前  
将其撤换然秦桧对郑刚中的恶感已经根深蒂固郑  
刚中再难有翻身机会。  
郑刚中的跋扈言行使宋廷意识到不管帅臣入  
蜀前与朝廷具有多么紧密的关系入蜀后都不会完全  
奉行朝廷指令因此必须对帅臣的权力有所限制但  
经过长期的反复摸索宋廷也不能不承认去天日  
的四川地区无论是要维系统治秩序还是要驾驭  
根基深厚的地方武将都必须赋予帅臣相对集中的事  
绍兴十八年以制司取代宣司可以视为宋廷最终  
集权分权之间找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平衡  
。  
为了挽回朝廷的信任郑刚中在符行中上任后与  
总领司积极配合对四川科敷钱物再度作了大幅度蠲  
8]第三册,188  
但此举并未改变朝廷对他的印象赵不  
弃回到行在刚中在蜀六年事或专行其服用往往  
8]第三册,188  
更使朝廷对郑刚中仅存  
踰制阴事上报  
结论  
的一丝信任也彻底瓦解绍兴十七年七月宋廷诏资  
政殿学士四川宣抚副使郑刚中令赴行在奏  
南宋初期朝廷所面临的四川情势迥异于北宋中  
央与四川的空间距离又较北宋时更加遥远这两方面  
因素使得朝廷既难以得到太多可资借鉴的现成经验,  
又无法对四川政情进行全面及时的掌握因此南宋  
朝廷在经营四川时胸中并无一份预先规划好的蓝图,  
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通过不断调试逐渐摸索出一条  
合适的路径郑三人在事权职责上屡有变化,  
即是其反映与此同时遣蜀帅臣的治理绩效无疑是  
朝廷最容易掌握的相关信息遂又很自然地被宋廷当  
作调整政策的主要依据可以说四川帅臣的言行与  
朝廷的治蜀政策是相互影响彼此形塑的。  
8]第三册,189  
”  
郑刚中还未抵达临安言官便对其发动  
了疾风骤雨般的攻击使得郑官职一降再降最终郑被  
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 再徙  
10]11513  
封州”  
作为宋廷的有功之臣郑刚中在蜀  
数年多方措置解决了若干难题巩固了中央对四川  
的控制最终却不免因遭中央猜忌以及与四川武将出  
现矛盾最终落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郑刚中被罢后宋廷对四川军政制度作了进一步  
调整绍兴十八年五月宋廷废罢了四川宣抚司恢复  
四川安抚制置司的建制令李璆为制置使总领四川宣  
抚司钱粮改名为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宣抚司都统  
在制定治蜀策略时宋廷发现自己经常处于一种  
两难境地例如要应对各种政治军事财政问题就  
必须赋予帅臣相对集中的权力而要防止帅臣割据则  
必须限制他们的权力又如要稳定四川局势就必须  
承认本地势力的既有权益但要保证中央的权威则必  
须想方设法对其加以削弱再如要保证权力制衡就  
必须使四川各种力量之间保持一定的紧张但要应对  
空前严峻的危局则又必须要求各势力之间能很好地  
协调配合这种两难处境使得中央的治蜀政策常摇  
摆不定也增加了四川帅臣履行职权的难度。  
8]第三册,205  
制杨政则改充御前诸军都统制  
自建炎三  
年宋廷在四川设置宣抚处置使司开始历经二十余年,  
宣抚司虽在名称权限上屡有变动但一直作为四川地  
区的最高军政机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至此这  
一机构暂时宣告终结。  
重新设置的四川制置使兼有军事民政人事权  
。 “自休兵后独成都守臣带四川安抚制置使掌节  
制御前军马官员升改放散类省试举人铨量郡守、  
举辟边州守贰其权略视宣抚司唯财记茶马不  
四川帅臣处于中央与地方夹缝之中其与朝廷以  
及四川本地势力的关系往往比较微妙他们为朝廷  
所委派无法从根本上脱离对朝廷的依赖但是在不  
少具体问题上他们又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利益诉求未  
13]320  
”  
单从纸面规定看此时制使之权较总领司  
设置之后的宣使并无太大差别然则宋廷以制使取  
代宣使意义何在关键之处在于制使驻节于成都,  
28  
王化雨南宋绍兴前期的中央遣蜀帅臣  
必总是和朝廷保持一致一些时候帅臣与地方势力  
往往会随着他们在四川影响力的增张而不断消失而  
他们与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又很难从根本上消弭。  
因此他们最终难免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郑  
三人结局都不甚好原因即在于此。  
有共同利益甚至可以暂时结成同盟与中央进行博  
不过从长远上看帅臣外来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  
无法真正在四川本地扎下根基中央对他们的信任,  
注释:  
关于南宋四川的特殊性可参见林天蔚的论文见参考文献[1])。 此外一些论及宋代四川的专著也不同程度的涉及此问  
如官性根粟品孝何玉红王智勇等的论著见参考文献[2-5])。  
宋代路级安抚使亦可称帅臣但南宋时期路级安抚使的实际地位较北宋大大下降因此本文不将安抚使作为讨论对象文  
中所说帅臣”,专指跨路级制置使或宣抚使。  
张浚在四川的作为可参见蔡哲修梁天锡两人的论文见参考文献[6-7])。  
参考文献:  
1]林天蔚南宋时强干弱枝政策是否动摇? ———四川特殊化之分析[C] 林天蔚宋代史事质疑台北商务印书馆,1987.  
2]官性根宋代成都府政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0.  
3]粟品孝成都通史第四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  
4]何玉红南宋川陕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王智勇南宋吴氏家族的兴亡[M].成都巴蜀书社,1995.  
6]蔡哲修张浚与川陕的经略———“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研究之二[J].大陆杂志,1999,99(1).  
7]梁天锡张浚执政兼宣抚处置使考[C] / / 宋史研究集26 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  
8]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G]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9]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0]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何玉红地方权威与中央控制论郑刚中之死[J].社会科学战线,2010,(3).  
12]雷家圣聚敛谋国南宋总领所研究[M].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3.  
13]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徐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On the Military Officials of Shu Sending by Emperor  
In Early Shaoxing Perio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ANG Hua⁃yu  
College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6, China)  
Abstract:In early Shaoxing perio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Emperor has sent XI Yi, HU  
Shi⁃jiang, ZHENG Gang⁃zhong as Xuanfushi and Zhizhishi to Sichuan. In their terms of office, they  
solved many government problems which intensified the control of the court over Sichuan. However, as  
time passed by, they all got involved in conflicts with both the court and local military officials which fi⁃  
nally caused their tragic endings. With them as samples, keen insigh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 in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 can be gained.  
Key words: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 Sichuan; Xuanfushi; Zhizhishi; power game  
责任编辑凌兴珍]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