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1]310
的。 至此,我们可以梳理出《庄子》美学
的审美人生态度,在语言上亦达到了“游”的境界。
无心”才可能“散播”、“延异”,它通向“世界”这一
地上”
“
中“言意之辨”的观点及理路:“道”不可言—不得不
言—言无言(诗意地言说)的“三言”(“寓言”、“重
言”、“卮言”)笔法。
无本源之本源的“大写之书”。 与德里达所倡导的
解构思维相比,《庄子》的作者似乎更为彻底,从思
考之初就如此清醒地知道人乃是“诗意地栖居在大
注释:
①
②
③
④
关于西方悠久漫长的“理性崇拜”传统,请参见:钟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崛起的文化历史探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4
年第4 期)。
Jacques Derriad. Of Grammatology. Trans.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Baltimore&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6.
p.159. 转引自:肖锦龙《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138 页。
Jacques Derrida. Signature Event Context. in A Derrida Reader: Between the Blinds. ed.by Peggy Kamut. Th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p.97.转引自:肖锦龙《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10⁃11 页。
关于“重言”,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引历代注家之言,归纳起来不外有三。 其一,郭象注云:“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成玄英解释说:“重言,长老乡闾尊重者也。 老人之言,犹十信其七也。”陆德明也解释说:“‘重言’谓为人所重之言也。”
(
947 页)多数注释家从此说。 其二,《庄子·天下》有“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郭象训:“累于形名,以庄语为狂而不
信,故不与也。”(1098-1100 页)“庄语”即为庄子的语言。 成玄英疏认为“庄语”为大言,而在庄子学派中,大言才是真言。
所以,“以重言为真”的“重言”,也可解为“庄重之言”,也是“庄生之言”。 其三,《寓言》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的看法:“重,当
为直容切。 《广韵》:重,复也。 庄生之文,注焉而不穷,引焉而不竭者是也。”(947 页)显然,这里的“重言”乃“重复地说”。
参: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 年版。
⑤
⑥
⑦
关于“卮言”的概念,有以下诸说:随因变化、无心之言;支离之言;宴饮之辞;不一之言;“漏斗式”之辞;圆言;矛盾之言等诸
多意见。 参见:张洪兴《〈庄子〉“三言”研究综述》,《天中学刊》2007 年第3 期。
相关的系统论述,请参见:钟华《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第四章第二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4 年版,285—288 页。
郭庆藩本“未尝”下有“不”字,依马叙伦、王叔岷之说删。 马说:“‘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相对成文,此羡
‘
不’字”;王说:“案‘不’字疑涉下文‘未尝不言’而衍。 古钞卷子本、《道藏》成玄英《疏》、林希逸《口义》、楮伯秀《义海纂
微》、罗勉道《循本》诸本,皆无‘不’字。 焦竑《翼》本、王夫之《解》本、宣颖《解》本,亦并无‘不’字,所据本弗误。”
⑧
相关的系统论述,请参见:钟华《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第二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二节,90⁃
94、275⁃294 页。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1]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肖锦龙.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文化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弼.老子注[G] / / 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5]周易正义[G] / / 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6]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8]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9]钟华.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
责任编辑:唐ꢀ 普]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