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卷第期  
2014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2  
March,2014  
务实求新尚学征途上的新旅程  
——论皮朝纲先生基于禅宗书画美学实践的中国美学文献学建构之路  
潘国好王宗峰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有感于禅宗文献特别是书画文献的匮乏皮朝纲先生翻检大正新修大藏经》、《新编卍续藏经》、《嘉兴  
大藏经》、《大藏经补编》、《禅宗全书》、《禅门逸书等所收录的100 多种禅宗典籍汇集近60 万字的禅宗书画文  
通过对这些文献所涉及的思想观念范畴命题及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成就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  
学著述研究》、《墨海禅迹听心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禅宗美学三书”。 皮先生  
辑录的禅宗书画文献有其自身特征其努力创建的中国美学文献学是他在研究中国美学过程中为创新求变而做  
出的重要理论贡献。  
关键词中国美学禅宗禅宗美学三书中国美学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2⁃0093⁃06  
皮朝纲先生一直怀抱务实求新尚学精神潜  
学体系型美学和诗性智慧型美学。  
心治学数十年其近年来出版的三部禅宗书画美学  
著作———《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  
禅宗美学研究离不开禅宗文献的搜集整理和  
研究这就需要在禅宗美学的性质基本特征主要  
内容重要范畴美学逻辑结构美学思想的历史发  
展等方面寻找相关文献作深入梳理迄今为止禅  
宗美学文献的形态整理方法鉴别分类与编目形  
成与发展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  
与利用等等问题仍然值得人们去关注和探索一  
般说来研究者要取得学术成就是与他本人深厚的  
文献学功底分不开的韦勒克说:“学术研究的第  
一步工作就是搜集研究材料细心地排除时间的影  
考证作品的作者真伪和创作日期很多学者费  
了大量的心力和工夫来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如此文  
学研究者却必须认识到这些努力仅是最后的研究工  
作的起步这些起步工作的重要性常常是特别重大  
因为缺少这些工作就无法解决在对作品做批评  
墨海禅迹听心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中国禅宗  
书画美学思想史纲》,是他具体解决禅宗诗性智慧  
型美学问题搭建禅宗书画文献平台的不懈努力也  
是他创建中国美学文献学努力的具体实践。  
禅宗书画文献空白亟待填补  
皮朝纲先生长期从事于禅宗美学体系建设,  
对禅宗美学史的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填补了  
[1]  
研究的空白’” 。 皮先生的禅宗美学研究”  
这个本体范畴作为逻辑起点” ()、“”、  
”、“等范畴的有机组合作为其逻辑结构把  
禅宗思想史分为五个阶段以禅师们以及受其深  
刻影响的士大夫文人学士的审美活动为研究对  
研究内容涉及禅宗审美境界论禅宗审美本体  
禅宗审美认识论禅宗审美方法论分别形成哲  
2]53  
性分析和历史性了解时所遇到的许多困难。”  
收稿日期2013⁃06⁃11  
作者简介潘国好(1970—),安徽六安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王宗峰(1973—),安徽濉溪人文学博士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9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现在皮先生正致力于佛教禅宗文献特别是禅  
芥子园画传之属是也是六类中以画品著录两  
类为最古而书亦较多画史类次之作法类又次之,  
宗书画文献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开创性价值。  
禅宗书画文献整理和研究现状一直都不容乐观。  
一方面禅宗文献整理和研究水平并不高比如,  
6]前言,3  
题跋论述两类又次之书亦较少。”  
其他如清  
王原祁编佩文斋书画谱》,于安澜的画论丛刊》、  
画史丛书》、《画品丛书》,温肇桐的历代中国画学  
著述录目》、《中国古代画论要籍简介》,周积寅的  
中国画论辑要》,都是中国绘画重要文献资料内  
容涉及功能论创作论品评论形神论气韵论意  
境论风格流派论继承论避忌论修养论笔法论、  
笔墨论设色论诗画论书画论题款印章论等等。  
然而在这些资料中涉及禅宗绘画艺术的文献乏  
善可陈再看书法类文献皮朝纲先生精心检阅了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著述后说:“1949 年新  
中国成立以来所出版的有关中国历代书学著述汇  
———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  
》、《明清书法论文选》———仅收录僧人著述三篇  
释智果心成颂》、释亚栖论书》、释溥光雪庵字  
》)。 今人陈滞冬所撰中国书学论著提要》,收录  
了从秦至清的书学著述460 ),涉及僧人的著  
只有释智果心成颂》、释空海执笔法使笔法》、  
释梦英十八体书》、释惠洪石门题跋》、释溥光雪  
庵字要雪庵永字八法》。 张潜超主编的中国  
书法论著辞典》,收录上起秦汉下迄民国的书法  
论著787 ),其中有关僧人的论著只  
有释智果心成颂》、释亚栖论书》、释怀素自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列释家书目并不多在子部  
释家类书目中仅列文渊阁著录释家类》13 、320  
3]1239  
[3]1241  
,《释家类存目12 、117 相比之  
,《提要儒家类》112 、1694 ,《儒家  
3]799  
3]834  
存目307 、2473 卷  
;《道家类》44 ,432  
3]1254  
[3]1265  
、  
,《道家类存目100 、464 卷  
道三家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理论的  
形成和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释家文献与儒  
道两家文献相比已属单薄释家书画文献更缺乏可  
征者因此,“当我们详细翻检中国历代书学论著  
却找不出几种中国佛教对书法艺术创作经验与  
书法品评经验进行总结的著述也没有几个僧人撰  
4]2  
述的这种著述” 。 另一方面禅宗书画文献研究  
滞后于中国书画文献的分类研究成就仅以绘画文  
献为例中国书画文献所辑资料内容广博俞剑华  
说自己编的中国古代画论类编》,“虽名画论而内  
容所包颇广凡画理画法画诀画诗画品画评、  
画谱画说画鉴画筌画尘画跋等之与画学原理  
5]卷首语,2  
方法有关者”  
都斟酌收录这本身也是对古  
典绘画文献的分类书中又将画论文献按内容或绘  
画主题分为泛论品评人物山水花鸟畜兽梅兰竹  
鉴藏装裱工具和设色六编余绍宋撰画法要  
则将从南朝到清代的绘画著述分为六类:“论画  
专书今存者始自南齐迄于胜清末造不下四五百  
间尝辨其性质谓可分为六类第一为画品类,  
所以品题画之品格者如谢赫古画品录》、朱景玄  
4]2  
》、释惠洪石门题跋》。”  
皮先生认为至今为止尚无一种禅宗美学文献  
资料汇编问世也无一种涉及禅宗的画学书学诗  
学等等相关的文献资料汇编出版人们对禅宗美学  
的研究重哲学审视艺术开掘而轻视文献辑录文  
献研究的局面必须加以改变。  
唐朝名画录之属是也第二为画史类叙述画家  
生平并其宗派作法如张爱宾历代名画记》、郭若  
图画见闻志之属是也第三为著录类记载绘  
名迹录其标题款式题跋印章以及纸绢高  
广尺寸者如张米庵清河书画舫》、卞令之式古堂  
书画汇考之属是也第四为题跋类乃画家自录其  
题识或题人画后者如董广川画跋》、恽南田瓯香  
馆画跋之属是也第五为论述类则凡叙述或辩论  
流派得失与夫自抒心得者属之如董香光画旨》、  
沈熙远芥舟学画编之属是也第六为作法类则  
言作画秘诀或模绘各家画式以教人者如黄子久  
对禅宗书画文献的搜集整理  
为了改变禅宗书画研究禅宗艺术美论研究乃  
至于整个中国美学研究中相关文献未得到开发利  
用的局面皮先生翻检了大正新修大藏经》、《新编  
卍续藏经》、《嘉兴大藏经》、《大藏经补编》、《禅宗  
全书》、《禅门逸书等所收录的100 多种禅宗典籍,  
对禅宗的书学画学著述认真地作了一次普查积  
累画学文献约35 万字书学文献约20 万字 通过  
普查皮先生感到佛教不仅有书学论著而且资料  
丰富多彩。  
画山水诀》、邹原裹小山画谱》,乃至王安节所辑  
皮先生收录的禅宗画学文献其著述类型分为  
94  
潘国好王宗峰务实求新尚学征途上的新旅程———论皮朝纲先生基于禅宗书画美学实践的中国美学文献学建构之路  
7]12  
)、赞等多种形式包  
含诗),其中以赞美佛菩萨及祖师等功德伟  
业的韵文章句的画赞篇目最多画像偈颂是禅宗画  
学思想的重要载体题画诗是其中重要形式禅宗  
画学文献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在诸如  
造像疏序等文章中的文献讨论绘画与像  
关系问题第二在画像赞偈颂之中的文献主  
要讨论丹青本心的关系问题第三在题画  
诗与绘画题跋中的文献主要讨论绘画创作论与鉴  
赏品评论问题而禅宗画学著述对于诸如笔法论、  
墨法论章法论等绘画技巧的具体问题讨论较少。  
皮先生收录的禅宗书学文献内容涵盖书写佛经与  
佛事的关系佛法与书法的地位轻重问题以  
及书法创作与鉴赏问题可以清楚地看到,“写经”  
是禅家特别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是禅家所  
从事的书法艺术创作活动禅宗书学文献在书法艺  
术的鉴赏品评方面也提出了不少命题与主张涉及  
书法品评的价值取向书法鉴赏的重要原则书法鉴  
赏与审美体验刚柔相济的审美追求以人品衡书品  
的审美尺度等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征是禅宗书  
画文献轻方法技巧而重像教佛事内容强调  
书画艺术为佛教活动服务为弘法传法与教育信众  
服务因此他们侧重讨论了有关书画创作与品评的  
本源本质)、宗旨原则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皮先生辑录的有些书画文献可以结合诗学文  
献相互参用拓展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视角例如,  
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学中标举取境要求在诗歌  
创作中注重意境创造为此提出放意须险”、“采奇  
于象外等诸多意境创设主张 皮先生通过辑录  
杼山集中关于皎然的书画文献后发现在绘画美  
学上皎然持盼睐方知造境难象忘神遇非笔端”,  
画神独感神”,“下笔合神造”,“丹青变化不可寻,  
翻空作有移人心等主张在书法美学上皎然持  
须臾变态皆自我象形类物无不可”,“有时取势气  
8]33-37  
更高忆得春江千里涛等观点  
这些书画观  
与皎然的诗学主张遥相呼应对于拓展皎然的诗  
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皮先生提到的另外一  
些文献本身就具有十分强大的可阐释性比如皮  
8]283  
先生提到了清代画僧弘仁的画偈》  
弘仁为  
明代遗民早年以刻书为生后避战祸于武夷皈依  
佛门常出入于黄海白岳之间得益于新安吴氏资  
赏研元明大家绘画作品遂得倪瓒精髓他诗书  
画俱佳成为新安画派标志性人物如果结合弘仁  
画偈》,把他的绘画创作放在整个禅宗绘画美  
学史的范围内加以解读将绘画的笔墨研究和与画  
作相关的诗录画录题赠题跋评述的分析相结合,  
一定能探索出渐江书画艺术的形象特征和意境特  
开辟渐江绘画美学研究新空间再通过内部研  
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就能系统性地获得渐江绘画  
美学的身世论作品论风格论和因革论为有志于  
新安绘画研究的学者和爱好者进一步从事相关研  
保护乡邦珍贵文献提供帮助如果继之以相关  
的现代理论必定能提升新安文化建设新层次为研  
究者在考古学民俗学新安文学新安画派徽商文  
化研究领域提供帮助。  
值得重视的是在禅门的书画著述中有许多文  
献不见于古代书画史更填补了现  
当代出版的中国美学文献资料汇编和中国书画论  
以及书画史书画品等文献空白 仅以画学为  
紫柏真可吴道子观音变相赞并序)》中讲到他  
于董内翰家瞻吴道子所画观音变相三十二  
其精神态度万变错出譬如夜光之珠在金盘之  
流转自在”。 佛祖统纪卷四十记载:“今世  
有石本道子观音。”学术界推测系指湖北玉泉寺保  
存的石刻观音像吴道子的观音变相不见于  
画史关于张僧繇是否画过宝志保志志公,  
乃是学术界长期讨论中的一桩公案何剑平在张  
僧繇为宝志作画之事中对此作过详细而精到的考  
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在新安仰山宝  
志公画像感应记中记载:“万历辛丑金陵报恩修  
舍利塔匠氏得于金顶宝瓶中乃梁张僧繇手笔卷  
而怀归。”此条材料也不见于画史上述文献资料  
可为研究吴道子张僧繇和中国佛教绘画史提供参  
皮先生辑录的书画文献资料有不少很珍贵有  
兴味的内容对这些文献的搜集发掘整理和研究  
工作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使得皮先生对  
禅宗美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让他思索如何开展  
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的具体实践。  
中国美学文献学的学科建设  
关于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  
墨海禅迹听心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中国禅宗  
书画美学思想史纲这三部书在作者学术体系中的  
位置皮先生说:“是我具体进行中国美学文献的发  
9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整理和研究的实践是为创建中国美学文献学迈  
出的第一步也是我在中国美学研究旅程中学步的  
种关于美学文献的整理介绍和研讨的连续出版物,  
在筹备过程中美学界文艺界和图书文献工作者中  
的许多人士都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可惜的是该出  
版物并没能长期坚持下去这其中原因虽然较多,  
但美学和文献学本来就是曲高和寡的学科作为这  
两门学科交叉互动的衍生品美学文献及美学文献  
如果没有务实求新尚学的学者艰苦努力就很  
难发展壮大下去值得庆幸的是有一批人正在从  
具体的艺术类型学的角度入手做一些艺术文献研  
究的普及性工作潘树广的艺术文献检索与利  
分上下三编和附编上编总论艺术文献检  
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检索工具参考工具书和  
非书资料的类型和利用中编分论美学和具体艺术  
类型的特征重要参考书和文献信息的获取途径下  
编是目录编列举各类艺术工具书和艺术报刊要目;  
附编是全国艺术院校和研究机构名录董占军的  
艺术文献学论纲就是从文献的基本内涵出发探  
讨艺术文献的特点界定艺术作品的文献属性然后  
阐述艺术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和目的以及艺术  
文献学研究成果对艺术学研究的作用。  
1]  
新起点。” 这表明皮先生意欲从文献源头为禅宗  
美学引入理论活水深度挖掘禅宗美学艺术美论的  
内涵夯实禅宗美学的研究基础这更表明皮先生  
已经启动中国美学文献学的建设工作皮先生对中  
国美学文献学作出如下规定:(中国美学文献  
是运用一般文献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去研究中  
国美学文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轨迹去研究中国  
美学文献的类型结构分布范围及其发掘整理和利  
用的规律的学科;(它既是中国美学的一个分支  
学科又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分科是中国美学与文  
献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中国美学学科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美学学科建立发展和完善的  
1]  
重要基石这一规定表明中国美学文献学使用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美学交叉研究致力于中国  
美学学科建设。  
中国美学文献学建设工作既需要学人的远见  
卓识更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新时期舒同叶  
朗等有远见卓识的学者也曾较早地致力于美学文  
献建设工作。 1984,《美学文献第一辑由书目文  
献出版社出版《〈美学文献的诞生和我们的希  
的前言中编辑列出了美学文献的刊登内容、  
关注课题和努力方向:“第一,《美学文献有别于其  
他美学刊物或综合性学术报刊的特点就在于它的  
主要内容是关于美学文献的整理利用评介和研  
它要围绕美学文献本身讲话。 ……第二美学所  
涉及的课题方面很广阔美育提出的课题方面很广  
,《美学文献可以评介的课题方面也就很广阔。  
它可以从所接触的美学文献和读者需要的实际情况  
考虑逐步地或急或缓地或集中或分散地刊登一  
些有关的材料和文章从文章所写的内容涉及的方  
面看它应该包括诸如对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美学中各个范畴与规律的研究美与真与善的关系,  
审美经验的总结……第三,《美学文献要努力于把  
当然这些有益尝试与皮朝纲先生致力于中  
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中国美学文献  
1]  
学的建设工作的构想仍有距离 皮先生的丹  
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墨海禅迹听  
心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  
想史纲》,既是对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  
又是对中国美学文献学的建设实践这三部书,  
采用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目的是强  
调中国美学文献学发掘研究理论和中国美学文献学  
批评史齐头并进既演奏好各自的旋律又放大史论  
结合的和声前两部著作是禅宗书画美学的理论建  
构和文献辑录其中的理论建构部分包含禅宗书画  
艺术活动论艺术活动本质论禅宗书画艺术创作  
禅宗书画品评鉴赏论等这种理论建构沿着文  
艺活动中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的理路,  
结构全书具有典范的理论架构脉络清晰可阐释  
性强第三部书作家将书画艺术融为一体加以论  
进行禅宗书画艺术史的研究探讨皮先生认为,  
这种将书史画史融合的结构方法并非出于书画  
同源”、“书画相通等理论主张而是由于禅宗书画  
艺术有以下共通性和一致性第一以进行象教”  
为书画活动的主要宗旨第二以有益佛事为书  
9]6-7  
提高和普及适当地结合起来。”  
美学文献第  
一辑上设立了百年美学文献漫谈”、“历代美学文  
献札记”、“中外美学文献及研究情况交流”、“审美  
例话等有特色的专栏该刊物是在国家和民族建  
设事业步入正轨广大人民在思想觉悟审美能力、  
道德水准上日益提高美学研究和美育工作走上了  
健康发展道路时期出版发行的。 《美学文献是一  
96  
潘国好王宗峰务实求新尚学征途上的新旅程———论皮朝纲先生基于禅宗书画美学实践的中国美学文献学建构之路  
画活动的价值取向第三以游戏翰墨为书画活动的  
审美诉求第四以本心澄明为书画活动的宗极本  
古代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理需求审美心理过程、  
审美作品心理分析审美鉴赏心理法则做了总体论  
奠定了皮先生学术生涯第二阶段的基础在新  
的治学道路上皮先生借鉴文献学方法研究中国古  
典美学问题展示了先生学术研究的新高度皮先  
生已经不再满足于使用触手可及的文献做人云亦  
云的研究更何况他的禅宗书画美学研究历代发  
整理和研究的可资利用的文献本来就少不进行  
方法创新就不会达到新的理论高度。  
8]3-10  
第五以禅艺互释为书画活动的叙事模式  
其实这种将书法和绘画集中在一起论述的方法与  
佩文斋书画谱的结构思路仍有不同。 《佩文斋书  
画谱收录书法和绘画两种文献是艺术文献的整  
理中第一次将书法和绘画集中在一起该书根据  
所辑录书画文献内容分为论书书体书法书学、  
书品)、论画画体画法画学画品)、历代帝王书、  
历代帝王画书家小传画家小传历代无名氏书历  
代无名氏画御制书画跋书辨证画辨证历代鉴藏  
历代鉴藏画十九类。 《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  
史纲的不同之处在于皮先生对于禅宗书画美学  
思想史的梳理集中于绘画与书法思想观念范畴、  
命题及某些具体问题不强调形式技巧问题探讨。  
在我们看来皮先生以禅宗书画文献为突破口,  
进行中国美学文献学建设其意义在于首先丰富  
禅宗书画研究内涵传世书画作品有其自身局限  
禅宗文字文献在禅宗美学研究中有不可替代性。  
禅宗书画作品主要以绢帛宣纸为载体有一定寿命  
期限而且容易受水患战乱等灾难的破坏在历史  
的传承中很容易消失,“元代及以前之真迹留世者  
第三有利于诞生交叉学科一门学科是包含  
着科学事实理论方法等信息流的活动系统社会  
需求其他学科影响都会导致蕴含其间的信息流的  
交换沟通学科之间在其交叉点上能产生互补作  
这正是理论创新与新学科诞生的中介地带。  
皮先生曾经引入恩格斯的中介概念作为自己研  
究禅宗与中国古典美学课题的方法论原则他说:  
佛学和其他哲学思潮一样只有在传播流通的动  
态过程中才能生成延续发展并发挥其意识形态  
所应有的作用因此它的思想理论就不可能是一  
成不变的历代高僧和佛教学者对佛经进行阐释,  
往往赋予它新的意义从而产生某种背离’。 不  
这种背离正是思想理论发展的一个前提因  
而是必要的有积极意义的正如法国文学社会学家  
埃斯卡尔皮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背  
10]弁言  
为万千仅得其一清真品百十存其一二”  
通过发掘禅宗书画文献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书画作  
品的存佚情况以及书画艺术发展规律用书画理论  
弥补书画真迹的不足提高了禅宗书画鉴赏的层次。  
通过禅宗书画文献对艺术作品的记载可以了解书  
画作品的真伪风格以及艺术家艺术风格思想禅  
宗书画文献是研究中国禅宗艺术思想发展史包括  
艺术家个人思想流派思想以及一个时期在特定社  
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艺术思潮如艺术发生学思想、  
艺术美学思想艺术创作思想和艺术批评思想等的  
主要依据。  
12]6-7  
’。”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古典美学的体验  
特征与学术研究的务实精神是背离的文献学的考  
古属性与它的现实运用是背离的禅宗书画及其理  
论无比丰富与禅宗文献搜集整理的相对落后是背离  
当把这些背离因素集合起来从禅宗丰富的  
书画文献入手进行文献的形态分析整理鉴别分  
类编目确定用途恰当检索时一部分中国美学文  
———禅宗书画文献的类型结构分布范围以及发  
整理利用规律就会跃然纸上中国美学学科建  
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石———中国美学文献学也  
在皮先生的不断探索中得以建立。  
第二有利于研究方法的创新在中国美学建  
设道路上皮先生曾经借鉴运用审美心理学的方法,  
研究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问题皮朝纲李天道合  
著的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认为中国古代审  
美心理学思想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审美思  
维方式上贵悟不贵解在审美心态上主张物我两  
皮朝纲先生开辟的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建设工  
为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  
示范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工作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好在务实求新尚学的征途前景无限光明。  
11]5  
在审美原则上强调美善相乐  
该书对中国  
9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参考文献:  
1]皮朝纲让生命在审美中焕发青春———我的人生追求与治学之路[J].美与时代,2012,(11):5⁃12.  
2](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皮朝纲墨海禅迹听新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5]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G].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6]余绍宋画法要录[G].北京中国书店,1990.  
7]皮朝纲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皮朝纲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  
9]《美学文献编辑部美学文献[G].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10]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11]皮朝纲李天道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12]皮朝纲董运庭静默的美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On PI Chao⁃gangs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 Philology  
Based on the Aesthetic Practice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of Zen  
PAN Guo⁃hao, WANG Zong⁃feng  
College of Art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China)  
Abstract:Impressed by the lack of Zen document, especiall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document, PI  
Chao⁃gang has read through over 100 Zen classics recorded in Taisho TripitakaNew Swaskita  
Scriptures, Jiaxing Tripitaka, Supplement of Tripitaka, Zen Encyclopedia and Chamen Yishu. With the  
deep research into nearly 600,000 characters of documents of Zen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hich covers  
thoughts, ideas, genre, proposition and details, PI Chao⁃gang pubilshed three books on Zen aesthetics,  
namely, Danqing Miaoxiang Kou Chanxin Study on Zen Painting Mohai Chanji Ting Xinsheng:  
Explanation on Zen works and An Outline of History of Zen Aesthetic Principles in China. The Zen  
document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recorded by PI contributes to his constructing of Chinese aesthetic  
philology which marks the main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in his research of Chinese aesthetics.  
Key words:Chinese aesthetics; Zen; three books on Zen aesthetics; Chinese aesthetic philology  
责任编辑]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