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光ꢀ 圣王之治的理想追求与儒家“大教育”制度建构的文化反思
术、火药和活字印刷的四大发明,但这些发明都只是
试的盛行,程朱理学权威的强化、专业学科知识的淡
“
“
大一统”社会的技术成就。 金观涛、刘青峰指出:
纸张、指南针和印刷技术作为社会通讯(交通)工
化、代圣人立言的固化,乃至于“文字狱”的兴起,都
极大地限制了士人的眼界、思维方式及其对社会发
展的实际感知。 同时,由于科举录取名额的不断增
多,明清时期的政府官员“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功名
精英,标准化的政治伦理教育与活动空间的限制,使
具自不待言,它们与农业和手工业等直接满足吃穿
住所需要的创造发明不同,而是社会在广阔地域上
组织成强大、统一的国家机构和思想文化交流服务
的。 火药来自金丹术,在唐以后能成为一种技术,主
知识结构每况愈下,价值观念缺少层次,智能效力常
[
12]328
[13]281
要是用于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由于“大一统”
显停滞,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压力反应迟钝”
。
技术的政治需求,它注定不是一种开放性体系,而只
是在民间“秘传”,未能上升到公共的学校教育层面
进行自由的学术研讨与传承。 因此,中国技术在古
代虽然领先于世界,但其科学在近代却远远落后于
西方,究其深层原因实与儒家“大教育”的伦理中心
论不无关联。
毋庸置疑,当一种教育制度失去了对时代精神和社
会发展方向的应有感知与判断能力,这样制度注定
要走向瓦解,在适当的时候必然要进行根本的变革
与理性的重构。 近代国门被迫打开之后,社会经济
的剧烈变革和“西学东渐”的强力冲击,儒家“大教
育”的核心制度———科举制度逐渐走向瓦解,并于
1905 年被强行废除,一种与近代民族国家与国民意
识相匹配的新式教育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且与时变
革与不断俱进,从而焕发出令人惊叹不已的生命活
力。
儒家“大教育”制度建构的科举导向固然吸引
了大量的民间才俊,彰显了相对的公平意识,扩大了
社会的统治基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在
演化过程中也逐渐僵化,特别是明清时期“八股”考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1]杨伯俊.论语译注[M].第3 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杨伯俊.孟子译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汉)班固.汉书[M].赵一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6]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第2 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南朝宋)范晔著,张道勤点校.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夏初.蒙学十篇[M].惠玲校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9]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0]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1](英)罗素.罗素文集[M].王正平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12]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13]李臣宝.文化冲撞中的制度惯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
责任编辑:罗银科]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