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卷第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4  
July,2014  
2014 月  
大学生时间人格、  
压力对生命意义的影响研究  
徐华春于少萍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成都610066)  
摘要586 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多重任务取向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青少年生活应激事件  
量表和生命意义问卷探讨大学生时间人格压力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探寻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监控观时  
间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生命意义体验压力与时间监控观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在高压力下时间监  
控观对意义体验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意义体验多重任务取向没有影响;(时间价  
值感时间监控观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寻求压力与时间价值感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在高压力  
时间价值感对意义寻求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压力和多重任务取向对大学生意义寻求没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人格时间管理倾向多重任务取向生命意义压力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4⁃0090⁃07  
前言  
时间人格是个体对时间情境稳定的适应倾向及能力特征其主要功能是适应时间情境并影响身心健  
1]  
相关概念自提出开始便强调其适应功能比如在该领域上国外研究者长期关注同一时间内人格的  
多重任务取向”(polychronicity)单一任务取向”(monochronicity)。 其中多重任务取向被定义为喜欢  
在同一段时间内投入到多个任务之中并认为这是完成任务的最好方式在一时间段下倾向于同时进行两项  
2][3]3  
该取向上的差异被  
或两项以上的任务并且可以在任务之间进行灵活的转化单一任务取向则相反  
证实为稳定的时间使用特征存在广泛的文化和个体性差异适应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组织情境国内黄  
4]  
希庭教授首先提出时间人格的思想并着重在时间管理倾向和时间洞察力方面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其  
时间管理倾向个体在运用时间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  
5]  
[6-8]  
效能感三个维度构成被证实对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有显著影响作用  
目前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开始更加关注时间以及时间人格对幸福感等积极状态的影  
9-10]  
比如在多重任务取向与幸福感的关系方面有研究者主张时间洞察平衡有的则倾向于时间人格  
1]  
与情境的匹配范翠英等人的研究则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指数时间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情感平衡同时也能显著地负向  
收稿日期2013⁃10⁃20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抑郁易感人格的调查与实证研究”(SC11E001);四川省教师教  
育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抑郁易感人格抑郁状况的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TER2011-015)。  
作者简介徐华春(1981—),湖北竹山人心理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格与心理健康;  
于少萍(1985—)河南宁晋人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教育。  
90  
徐华春于少萍大学生时间人格压力对生命意义的影响研究  
9]  
预测其消极情感然而这些研究多关注的是幸福概念中的情绪维度 事实上理论界对于幸福感还有  
11]  
另外一个重要维度的衡量即意义感它也成为学界区分享乐取向的幸福(hedonic well⁃being)和完善取向  
12]  
的幸福(eudaimonic well⁃being)的重要指标  
关于生命意义的内涵,Steger 在融合了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生命意义的两维结构包含了生命意  
义的认知维度和动机维度其一为生命意义的体验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生活中领会和获得意义的程度伴随  
着个体对个人生活目的使命以及首要目标的确定感其二为生命意义的探寻指的是人们努力探索和思考  
13-14]  
[15-16]  
生命意义的程度  
国内外研究都已证实二者为相互独立的概念  
其相关关系受到文化年龄个  
17]  
体开放性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由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差异老年人相对于青年人其意义体验与意义寻  
18]  
求呈现更大的负相关而与积极情绪呈现更大的正相关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压力和创  
19]  
伤在给某些个体带来持久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促使另一些人探索并获得更加深层次的意义感压力  
与人格的交互作用也可能对生命意义产生影响。  
基于以上综述本研究将研究对象设定为身处大学情境的青年学生首次探讨时间人格中的多重任务取  
向和时间管理倾向对于大学生生命意义的体验探寻的影响并考虑压力在其间可能起到的调节作用。  
研究方法  
被试  
随机抽取成都市三所高校大二大三年级的大学生620 人为研究对象 剔除无效问卷34得到有效  
问卷586 有效回收率94.5%。 其中男生237女生349 来自城镇238 来自农村341未提供  
大二435 大三151 。  
研究工具  
多重任务取向量表  
采用Bluedorn 等人编制的多重任务取向量表(Inventory of Polychronic Values,IPV),该量表包括10 个题  
2-3]  
目的五点量表得分越高代表多重任务取向越强  
起初该量表是用于测量组织环境是否为多重任务取  
向的环境后来将量表中的主语由我们改为”,用于对个体多重任务取向的测量该量表具有较好的  
稳定性在国内外研究使用中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本次测量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3。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5]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TMD)由黄希庭张志杰编制44 个题项,  
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分五级评定 包括三个分量表时间价值感 10时间监控观 24)  
和时间效能感( 10 量表在国内大中学生研究中被广泛应用表现出良好稳定的信效度 本次测量中  
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2,0.87,0.70。  
生命意义问卷  
13]  
采用Steger 等人编制的生命意义问卷(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LQ)) 中文版量表包含了生命  
意义体验分量表和生命意义寻求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个题项10 个题项 量表在国内外使用中表现  
出稳定良好的信效度本次测量中的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4,0.76。  
青少年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该量表为刘贤臣在综括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所扮演的家庭社会角色  
编制的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率和应激强度的评定在国内各项研究中表现  
20]106-109  
量表根据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感受进行评定共包括27 个条目涉及人际关  
出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及其他等个方面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得分越高表明应激水平越高。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要求被试根据最近一个月内的情况填写。  
问卷施测  
本研究的主试为研究者本人对所有被试进行集体施测施测前统一宣读指导语被试回答完后由  
主试当场收回问卷。  
9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 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结果分析  
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对多重任务取向时间管理倾向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能感)、压力水平及生命意义意义  
体验与意义寻求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 可见多重任务取向与生命意义的体验探寻均无显著相  
而时间管理倾向中的三个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能感与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探寻均呈  
现显著正相关压力水平与意义体验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意义寻求无显著相关。  
1.时间人格压力与生命意义的相关分析  
变量  
多重任务取向  
时间价值感  
时间监控观  
时间效能感  
压力水平  
-0.12  
0.41  
0.36  
-0.07  
0.02  
∗∗  
0.70  
∗∗  
∗∗  
-0.01  
-0.04  
-0.02  
-0.09  
-0.30  
-0.41  
∗∗  
∗∗  
∗∗  
-0.31  
意义体验  
0.23  
0.56  
0.25  
0.53  
0.18  
∗∗  
∗∗  
0.11  
意义寻求  
0.27  
-0.04  
ꢀ ꢀ ∗p<0.05∗∗p<0.01∗∗∗p<0.001下同)。  
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探寻对时间人格的回归分析  
首先考察时间人格诸特征对生命意义的体验探寻的直接预测作用分别以生命意义体验和生命意义  
寻求为因变量对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外的各自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后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第一层纳入性  
生源地年级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自变量采用强迫法进入第二层将时间人格的四个维度多  
重任务取向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能感同时纳入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进入结果见表2。  
2.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探寻对时间人格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变化  
因变量  
自变量  
第一层:  
Beta  
0.06  
0.00  
0.84  
ꢀ ꢀ 性别  
ꢀ ꢀ 年级  
ꢀ ꢀ 生源地  
-0.01  
0.08  
-0.30  
2.20  
回归生命  
-0.02  
-0.57  
意义体验  
∗∗  
第二层:  
0.60  
0.15  
0.36  
0.02  
0.36  
63.52  
∗∗  
ꢀ ꢀ 时间监控观  
ꢀ ꢀ 时间效能感  
0.37  
0.29  
7.78  
6.10  
∗∗  
第一层:  
4.04  
ꢀ ꢀ 性别  
-0.03  
-0.06  
-0.08  
-0.69  
-1.50  
ꢀ ꢀ 年级  
回归生命  
-1.94  
ꢀ ꢀ 生源地  
意义寻求  
∗∗  
第二层:  
0.33  
0.11  
0.09  
13.63  
∗∗∗  
4.60  
ꢀ ꢀ 时间价值感  
ꢀ ꢀ 时间监控观  
0.20  
0.15  
3.37  
92  
徐华春于少萍大学生时间人格压力对生命意义的影响研究  
由表 可见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后时间人格中的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可以显著正向预  
测生命意义的体验且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命意义的探寻。  
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探寻对时间人格压力及其交互作用的回归分析  
为了考虑压力的影响同时考察时间人格压力及其交互作用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探寻的影响分别以  
生命意义体验和生命意义寻求为因变量对人口统计学之外的各自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后进行分层回归分  
第一层纳入性别生源地年级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自变量采用强迫法进入第二层纳入压力,  
自变量采用强迫法进入第三层将时间人格的四个维度多重任务取向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  
能感同时纳入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进入第四层将时间人格的四个维度与压力的交互作用同时纳入自  
变量采用逐步回归进入结果见表3。  
3.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探寻对时间人格压力及其交互作用的回归分析  
变化  
因变量  
自变量  
Beta  
∗∗∗  
0.92  
第一层:  
0.07  
0.01  
ꢀ ꢀ 性别  
ꢀ ꢀ 年级  
ꢀ ꢀ 生源地  
-0.01  
0.08  
-0.34  
2.39  
-0.02  
-0.48  
∗∗  
∗∗  
第二层:  
0.32  
0.61  
0.10  
0.37  
0.09  
0.27  
15.70  
54.50  
回归生  
-2.15  
命意义体ꢀ ꢀ ꢀ 压力  
-0.08  
第三层:  
∗∗  
ꢀ ꢀ 时间监控观  
ꢀ ꢀ 时间效能感  
0.36  
0.25  
7.65  
5.03  
∗∗  
∗∗  
第四层:  
0.61  
0.14  
0.38  
0.02  
0.01  
47.79  
2.26  
ꢀ ꢀ 时间监控观×压力  
0.08  
第一层:  
4.00  
ꢀ ꢀ 性别  
-0.02  
-0.06  
-0.08  
-0.05  
-1.41  
-1.86  
ꢀ ꢀ 年级  
ꢀ ꢀ 生源地  
3.02  
第二层:  
0.15  
0.33  
0.02  
0.11  
0.00  
0.09  
回归生  
命意义寻ꢀ ꢀ ꢀ 压力  
-0.50  
-1.27  
∗∗  
第三层:  
11.64  
10.48  
∗∗∗  
4.41  
ꢀ ꢀ 时间价值感  
ꢀ ꢀ 时间监控观  
0.20  
0.16  
3.48  
∗∗  
第四层:  
ꢀ ꢀ 时间价值感×压力  
0.34  
0.12  
0.01  
0.07  
1.80p=0.07)  
由分析结果可见对于生命意义体验压力起到显著负向预测的作用随后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仍  
然起到显著正向预测的作用并且时间监控观与压力的交互作用显著为进一步解释交互效应根据回归方  
程分别取压力为正负一个标准差作简单斜率检验(Dearing & Hamilton,2006)。 结果表明当压力较小时时  
9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间监控观显著正向预测意义体验(b=41,t=4.13,p<.01);当压力较大时时间监控观则更加显著地正向预测  
意义体验(b=.64,t=8.02,p<.001)。  
对于生命意义寻求压力没有显著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起到显著正向预测的作用并且  
时间价值感与压力的交互作用呈现边缘显著(p= 0.07)。 根据回归方程分别取压力为正负一个标准差作简  
单斜率检验表明当压力较小时时间价值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意义寻求(b =.21,t= 2.03,p<.05);当压力较  
大时则更加显著的正向预测意义寻求(b=.45,t=4.69,p<.001)。  
讨论  
时间人格压力对生命意义体验的影响  
King 等人曾详细分析认为一个人体验到生命意义时的状态即个体能在生活琐碎和分分秒秒中感受  
11]  
到其背后更大的价值能超越看似杂乱的日常事务感受到一种目的感和连续性本研究首先发现时间监  
控观能够对生命意义体验起到显著积极的影响并且在高压力作用之下该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时间监控观  
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通过一系列外显的活动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  
来体现换言之具有高程度时间监控观的大学生能够明确个人目标制订系统可行的计划进行很好  
的时间规划和分配并适时积极调整最终保证了自己大学生活的目的感和连续性很好地体验到生活的意  
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困境的时候这种能力保证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免受影响从而在对生命意  
义的体验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相反缺乏这种能力的大学生可能很容易在压力和挫折面前放弃或任意  
变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丧失生活的目的感和连续性其次本研究也证明时间效能感对于意义体验具有  
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便在控制了压力影响之后仍然如此时间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  
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更体现个体对自己整个时间管理  
过程的主观感受因而对意义体验保持稳定的影响作用另外压力对于生命意义体验起到显著负向的影响  
作用这应该与压力对个体既定连续性计划的干扰有关它可能使得个体疲于应付被动行事因而意义感降  
最后本研究发现在大学生活情境下青年学生的多重任务取向对生命意义体验没有影响一方面大  
1]  
学本科生的生活情境比较自由宽松较之于工作情境属于弱情境” ,因而可能不存在与环境匹配或者适  
应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该取向对于青年人而言确实缺少意义体验上的功能这需要后继跨情境跨  
年龄段的比较研究作进一步探究。  
时间人格压力对生命意义寻求的影响  
Steger 等人将生命意义寻求进一步解释为人们建构或者探究自己人生意义目的和使命的意愿与积极  
17]  
以及为之付出努力的程度在一些理论中它被视为心理健康状态的积极信号代表着人类本能健  
康的追求激励人们寻求新的机会和挑战促发个体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经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组织。  
而在另一些理论中它被视为是适应不良的一种症状表现仅仅出现在个体需要无法获得满足意义感降低  
的时候。 Steger 等人则认为意义寻求可能源于不同的动机进而与或者积极或者消极的结果相关联 特别  
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意义寻求可能意味着个体在整合自己一生经历的过程中遭遇实质性的困难甚至失败对  
于青年人而言意义寻求是其发展同一性和世界观的自然健康的过程从文化层面上而言已有的对日本、  
中国等集体主义文化下被试的研究均发现生命意义寻求与体验互为独立概念的同时又呈现正相关这在  
本研究结果中同样得到证实),即二者在西方文化下呈现的体验寻求关系模式在集体主义文化下并不成  
16-17]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更具有辩证思维倾向于以循环递进的方式在持  
续的探索中不断获得生命的意义总而言之对于中国的青年学生而言意义寻求应当被视为在意义感方面  
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动机维度。  
本研究结果中首先时间价值感对生命意义寻求起到显著积极的影响并且在高压力作用之下该促进  
作用更加显著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包括对个体人生和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的稳定  
的态度和观念对个体运用时间的方式具有导向作用有结论认为看重时间的人可能并不是感到轻松的个  
9,21]  
珍惜时间看重时间并不能增加人们的积极情感体验  
而从本次研究结果看来高程度的时间价值  
94  
徐华春于少萍大学生时间人格压力对生命意义的影响研究  
感却可能使得个体不容易满足于固有的时间运用方式从而保持对时间价值和生命意义最大化的永恒追求。  
同时它也使得个体在压力和困扰面前更强调通过对新的超越性的生命意义的探寻包括从压力本身之中  
去获得意义的方式满足自己对时间利用最大化的要求由此可见它并不是与个体的幸福感积极的生活  
状态毫无关系其次时间监控观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也起到显著积极的影响在控制了压力影响之后作  
用也仍然显著这说明高程度的时间监控观不仅仅让青年大学生在坚定执行计划达成连续性目标的过程  
中保持高的意义体验也使得他们更愿意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人生通过递进式的目标设定和规划不断追求更  
高远的生命意义。  
另外多重任务取向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也未发现产生直接的影响这是否仅仅是在大学情境和青年阶  
段下的表现还需要后续更多研究去回答此外压力也未对意义寻求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它可能仅仅通过  
与各种人格的交互作用发生影响。  
结论  
时间人格中的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生命意义体验且在高压力下,  
时间监控观的作用更加显著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意义体验多重任务取向对生命意义体验没有影  
。  
时间人格中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寻求且在高压力下,  
时间价值感的作用更加显著压力和多重任务取向对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寻求没有直接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娟郑涌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 2011,(6):896⁃904.  
2]BLUEDORN A C,KAUFMAN C F, LANE M. How many things do you like to do at once? An introduction to monochronic and  
polychronic tim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92,(4):17⁃26.  
3]仵蕊哲多项时间取向量表的检验及其在护士职业中的相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4]黄希庭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4):338⁃343.  
6]陈本友张锋邹枝玲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3):307⁃308.  
7]陈世民孙配贞王润华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压力与焦虑关系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5):660⁃  
662.  
8]邓凌陈本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间压力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0):17⁃19.  
9]范翠英孙晓军刘华山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1):99⁃104.  
10]李继波黄希庭时间与幸福的关系基于跟金钱与幸福关系的比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6⁃82.  
11]KING L A, HICKS J A., Krull J, et al.Positive affect and the experience of meaning in lif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6,(1):179⁃196.  
12]RYAN R M,DECI E L.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52:141⁃166.  
13]STEGER M F, FRAZIER P, OISHI S, et al.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6,(1): 80⁃93.  
14]张姝玥许燕杨浩铿生命意义的内涵测量及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1756⁃1761.  
15]STEGER M F, KAWABATA Y, SHIMAI S, et al. The meaningful lif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Levels and correlates of  
meaning in life[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8,(42): 660⁃678.  
16]张姝玥许燕高中生生命意义寻求与生命意义体验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6):871⁃873.  
17]STEGER M F, KASHDAN T B, SULLIVAN B A,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Personality, cognitive  
style,and the dynamic between seeking and experiencing mean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2,(2):199⁃228.  
18]HICKS J A,TRENT J, DAVIS E, et al. Positive Affect, Meaning in Life, and Future Time Perspective:An Application of So⁃  
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J]. Psychology and Aging 2012,(1):181⁃189.  
9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张倩郑涌创伤后成长:5·12 地震创伤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09,(3):623⁃630.  
20]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1]DIENER E,EUNKOOK M S,RICHARD E L, 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2):276⁃302.  
On the Influences of Time Personality and Stress  
on College Students Meaning of Life  
XU Hua⁃chun,YU Shao⁃ping  
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Sichuan, Chengdu, Sichuan 610066,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time personality and stress on college  
students’ meaning of life. In particular, 586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IPV, TMD, MLQ  
and ASLEC. The results show that: (1)time control, time efficacy can predict the presence of meaning  
in life positively,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time control and stress; (2)time control  
and time value can predict the search of meaning of life positively, and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inter⁃  
action between time value and stres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time personality;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polychronicity;  
meaning of life; stress  
责任编辑罗银科]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