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早生ꢀ 现代汉语“这/ 那”的类同定指用法
和“这本科学画报”都与上文“甲”所拥有的“小册子”或“画报”相联系,是通过“甲”所拥有的“小册子”或
“
画报”隐喻/ 转喻而达到实际所指。
类同定指与无指相比:不同的是,类同定指是有所指的,不是仅仅指语境中某定指事物的属性和内涵,而
是借助这一中介事物的属性和内涵来指称一类事物,进而联想到某个或某些其它事物;相同的是,它也与事
物的属性和内涵相关,因为它需要通过属性内涵作为纽带,使听话人了解实际所指。
类同定指与类指/ 通指相比:不同的是,类指本身不一定与语境中的定指事物相联系,而类同定指一定与
语境中的定指事物相联系;相同的是,类同定指的所指至少是需要通过类指及类指的属性这一环节来联系所
指。
类同定指与不定指相比:不同的是,不定指事物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完全不了解的一个新信息,而类同
定指的实际所指,虽然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不了解,但是说话人知道听话人了解一个与之相同属性内涵的定指
事物,而且该事物已经处于言谈的语境之中,在交际中说话人借助于这一定指事物来进行转喻/ 隐喻,相对来
说,语境已经提供给听话人实际所指事物一定的相关信息。
刚才所作的这些比较,让我们知道,类同定指一定同某个或某类事物的属性内涵相联系,这一点与无指
现象极为相似;不同的是,这种联系不是到此为止,而是要更进一步,由属性内涵进一步指向一类事物或具体
事物。
对于使用指示词表示无指的现象,前人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例如,方梅就曾经做过研究,并把它
与比较句中的“这/ 那”进行对比分析。 她举了下面两个例子进行分析:
ꢀ
ꢀ (18)有的人他是把白薯煮熟了以后,风干,弄成白薯干儿,那个就,我很喜欢吃那个玩意儿,呃,就
是,一咬就跟那橡皮筋儿一样。
19)熬熬熬,熬到最后熬成一锅黏乎乎的,跟这稀浆糊似的那样的汤,这个拿起来就喝。
(
[
3]
她认为,这里的“这橡皮筋儿”和“这稀浆糊”都具有非现实的特征。 也就是说,发话人和受话人不用
它指称任何事物,但其特点是众所周知的,属于百科知识,说话人只是用它作为参照点来说明“煮熟风干的
白薯”和“粘乎乎的汤”的特性,只不过前一个是比拟,后一个是比较而已。 而我们发现,我们所讨论的类同
定指也是一种比较,只不过是把现实语境中的某个具体的定指事物与所指进行比较,只是因为比较和被比较
的对象内容完全相同,以至于在语言表达上使用了同一个言语单位。 例如:
ꢀ
ꢀ (20)我也有这本书。
这句话中的受事“这本书”表达的意思就是一种比较,就像例(19)中“跟这稀浆糊似的那样的汤”一样,
其表达的意思是“跟这本书内容一样的书”,只不过这里的本体和拟体语言形式相同(都是“书”),根据语言
的经济原则,合而为一了。 其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
ꢀ 我也有ꢀ 跟这本书内容一样的(一本/ 些)书>
我也有ꢀ 这样的(一本/ 些)书>
我也有ꢀ 这(本)书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指示词+名词”除了表示定指,有时也可以表示不确定所指。 同样的形式
具有两种指称用法,我们如何把它们区分开来呢? 上面(18)、(19)和(20)中的比拟和比较的事实给我们以
启示,我们可以使用句法替换来还原原来完整的比较表达,以区分它与定指的差别。 用于类同定指的“指示
词+名词”都可以使用“这/ 那样+一+量词+名词”进行替换,而定指的“指示词+名词”不能如此替换。 例如:
ꢀ
ꢀ (21)他有这/ 那(本)书=他有这/ 那样一本书
(
(
(
(
(
22)这/ 那(本)书他有=这/ 那样一本书他有
23)他也买了这/ 那(张)画=他也买了这/ 那样一张画
24)这/ 那(张)画他也买了=这/ 那样一张画他也买了
25)他卖了这/ 那(张)画≠他卖了这/ 那样一张画
∗
26)这/ 那(张)画他卖了≠ 这/ 那样一张画他卖了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