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晓光ꢀ 明治初期日本近代化民权思想的形成———围绕加藤弘之早期几部政治学著作的思考
国家命运、建设近代化社会的长远前途相联系,体现
出加藤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深邃的洞察力。 第
三,加藤宣扬的人权思想不同于以前的“民本” 思
想,更非将日本恢复到过去,他主张民权的目的是促
使日本建立近代立宪制和代议制国家。 要达到这一
目标,必须使千年来受儒学大义名分伦常束缚的人
民思想大解放,充分认识自己应有的权利和自由平
等地位。 他认为只有这样,日本才能象欧美国家那
样迈入近代化社会。 加藤早期的民权思想虽属“形
而下”的范畴,不象“形而上”的学说那么玄奥,但它
既阐释了西方人权思想原理,又与日本社会实际紧
密联系,因而对近代日本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
响。 后来不少思想家宣传近代化政治理论,正是接
受了加藤的民权观念。 除了对自由民权运动思想家
产生影响外,加藤的早期民权观甚至更为深远地影
响到大正民主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比如:这一时期
的代表人物吉野作造(1878—1933 年)认为自己提
出的民本主义“有时作为主张人民自由的主义而使
[
22]101
用,有时又用于主张人民参政权的意味”
;后
来,日本思想界对加藤思想的转变产生强烈反应,也
从另一侧面说明他早期的民权思想影响巨大。
本文并非对加藤的政治思想进行全面的价值判
断,只是从文本的含义对他早期的民权思想作出评
价。 至于如何评价一位思想家,笔者仍然认为应当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判断历史的功绩,不
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
[
23]154
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对加藤弘之这样一位有争议的思想家的评价,也应
当将其理论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具体分析,对
其提出的比前人主张更符合日本近代化发展趋势的
民权思想,应当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至于他以后的思想转变,则将另行撰文评论。
注释:
①
②
朱谦之《日本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213⁃229 页。
就笔者所见,论文主要有邨杨《关于加藤弘之的分歧》,《外国问题研究》1985 年4 期;卞崇道《加藤弘之早期启蒙哲学思想
述评》,《外国问题研究》1986 年1 期;张运平《论加藤弘之的哲学思想》,《外国问题研究》1988 年1 期;赵乃章《论加藤弘之
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日本研究》1988 年3 期;崔新京《刍议加藤弘之哲学思想的基本性质和历史作用》,《日本研究》
1989 年4 期;区建英《加藤弘之与福泽谕吉早期思想的比较》,《日本问题资料》1991 年11 期等。 著作有崔世广《近代启蒙
思想与近代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的相关部分。
③
④
(日)林罗山《罗山文集》第68 卷。 转引自: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192 页。
美浓部达吉(1873—1948 年)是日本近代宪法学家。 他在1912 年提出“天皇机关说”,主张天皇仅作为国家最高机关而行使
统治权,天皇与议会、内阁同样是国家权力的一部分。 这种学说否定了传统的“君权神授”理念,成为大正民主运动和政党
内阁思想的基础。 美浓部达吉也因此遭到右翼法西斯势力的迫害。
参考文献:
[
1](日)德川幕府.武家諸法度·大猷院:第2 條[G] / / 法制史學會ꢁ 德川禁令考:前集第一.(日)司法省藏版ꢁ 東京:創文社,
981ꢁ
2](日)德川幕府.武家諸法度·常憲院:第2 條[G] / / 法制史學會ꢁ 德川禁令考:前集第一.(日)司法省藏版ꢁ 東京:創文社,
981ꢁ
1
[
1
[
[
3]福沢諭吉.福翁自伝[G] / / 富田正文他.福沢諭吉選集:第10 卷.東京:岩波書店,1981ꢁ
4](日)德川幕府.法令禁令之部·庶民:第51 章[G] / / 法制史學會ꢁ 德川禁令考:前集第五.(日)司法省藏版ꢁ 東京:創文
社,1981ꢁ
[
[
[
[
[
[
[
5](日)德川幕府.德川成憲百箇條:第45 條[G] / / 法制史學會ꢁ 德川禁令考:前集第一.(日)司法省藏ꢁ 東京:創文社,1981ꢁ
6](日)會澤正志.新論[G] / / 明治文化研究會ꢁ 明治文化全集:第16 卷思想篇.東京:日本評論社,1992ꢁ
7](日)小松和生.幕藩制解體期の経済構造[M].大阪:清文堂,1995ꢁ
8](日)須藤由藏ꢁ 藤岡屋日記[C].鈴木堂三他ꢁ 東京:三一書房,1994ꢁ
9](日)佐久間象山.省諐錄[G] / / 佐藤昌介他ꢁ 日本思想大系:卷55.東京:岩波書店,1975ꢁ
10](日)加藤弘之.真政大意[G] / / (日)明治文化研究會ꢁ 明治文化全集:第5 卷自由民権篇(上)ꢁ 東京:日本評論社,1992ꢁ
11](日)加藤弘之.立憲政體略[G] / / (日)明治文化研究會ꢁ 明治文化全集:第8 卷政治篇.東京:日本評論社,1992ꢁ
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