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桂权ꢀ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
“
积极用处”。 “粗略地浏览一下这部著作(指《纯粹理性批判》———引者),人们会以为,它的用处总不过是
消极的,就是永远也不要冒险凭借思辨理性去超越经验的界限,而这事实上也是这种形而上学的第一个用
∙∙
∙
[
4]19
。 但是关于理性理念的形而上学还有其“积极用处”:其一是为知性的知识追求提供完整的目标,它
处”
可以引导一切可能经验使其趋向最大统一性的某个目标或标准,这是人类理性的必然追求,这就回答了形而
上学作为自然倾向何以可能的问题;其二,通过理性批判后,限制了理论理性的扩展使用,为实践理性的使用
即为信仰留下了空间。 “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为信仰腾出位置,而形而上学的独断论,也就是没有纯粹
∙
∙
∙∙
理性批判就会在形而上学中生长的那种成见,是一切阻碍道德的无信仰的真正根源,这种无信仰任何时候都
[
4]22
是非常独断的”
。 这就使知识与道德、科学与信仰都获得了存在的空间及其根据。 康德在这里使用了
“
一箭双雕”的手法。
至此,康德通过理性批判(感性、知性和理性能力的界定)完成了“拯救现象”的任务。 这一完成是双重
的。 首先,他提供了认识现象的先天条件和途径:通过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感性对象被给予我
们,经过时空整理过的感性对象成为经验对象,经验对象经过范畴形式的综合或者说范畴经过时间这一先验
图式与经验对象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经验对象的知识;这就告诉我们,现象(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是不
可知的神秘世界。 其次,现象是存在的。 现象的存在首先以“物自体”为依托,没有物自体我们永远也不会
有关于对象的感觉。 但是,现象(对象)的真实存在却是在我们认识了它之后,当我们按照某个概念把有关
的感性材料综合起来,把它与其他对象联系起来并能分别(特别是在空间中分别)开来的时候,这个对象(现
象)才是实在的存在物。 这样,可以说,在存在的层面和认识的层面,康德都拯救了“现象”。
同时,还必须指出,康德也拯救了“物自体”、本体、先验理念这一类本质性东西。 康德因为对传统形而
上学进行了激烈批判,所以人们更多地看到物自体和本体的消极意义,如它们是不可认识的,是认识的界限。
其实,物自体和本体的积极意义大于其消极意义。 首先,它们是现象界的基础,没有物自体,就不可能有东西
刺激我们的感官,一切认识都无从谈起,现象本身的存在也无法确证。 其次,物自体、本体等的不可认识性,
不是其缺点恰是其优点:它为信仰留下了地盘,从而保证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各自范围。 像传统形而上
学那样把实践领域也作为认识对象,恰恰是取消了信仰、道德、实践理性的存在空间。
由于现象和物自体(本质)都是存在(物),关于它们的一般理论即是存在论(本体论),存在论的本来含
义就是要为存在(物)寻找根据的(事物如何去存在并对我们显现)。 所以当康德为现象和本体(本质)的存
在找到其根据时,我们有充分理由说,康德拯救了“存在(物)”本身,拯救存在的理论就是“存在论”:康德通
过自己的“存在论”拯救了形而上学。
四ꢀ 康德拯救形而上学的结果如何
康德拯救形而上学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中。 该书既是“一部关于方法的书”,也为科学形
而上学描绘了“整体轮廓”。 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不无自豪地说,对《纯粹理性批判》和《未来形而
上学导论》的原则有过深思熟虑的读者,不会再回到那种诡辩的旧形而上学,“他还将以某种喜悦的心情期
望一种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是他今后确有把握拿到手的,不需要做什么预备性的发现,而且这种形而上
[
1]161
学能够使理性第一次得到持久性的满足”
。 康德还把经过理性批判后得到的科学形而上学与旧形而上
学的关系,类比为化学与炼金术或者天文学与占星术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说明康德对自己拯救形而上学的成
果是极为满意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是成功的。 他一眼看出了旧形而上学的弊端:“仅仅在概念之
[
4]14
间来回摸索”
,即我们所说只在概念中兜圈子。 这样,即使说得头头是道,论证得天衣无缝,也与现实存
在相去甚远。 昏庸的旧形而上学家们浑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他们顽固地抱着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原
理”,硬说理念的王国就是存在的王国,还说理念的世界比现实存在的世界更完满、更真实。 形而上学在这
些人的手里变成了一些可笑的把戏。 当他们遭到嘲笑的时候,他们竟把这些嘲笑当成了赞扬! 岂不悲乎?
既然旧形而上学的弊端是“仅仅在概念之间来回摸索”,改造的方向当然就是要从感性、经验着手;特别要强
调的是“存在”是时空中的存在,而不只是作为肯定判断的“是”(汉译也译为“存在”,如God is.),它必须借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