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兴淑ꢀ 蒙文通理学范畴研究
通的“心”还具有本体性含义。 他说:“心无定所,知
则普于一切。 以知言,则万物皆在知中,宇宙悉括于
知内,物物还他本然之理而知至也。 性体明,物各付
理,人的主观认识就是通过知传给理的;知亦是精微
之气。 因为,中国古人认为,气有精微与粗疏之分,
其中,粗疏之气构成万物,而精微之气具有知觉性,
有时被说成心,有时被说成知,但均为气之灵觉部
分。 知是心之知,又是气之知,心亦气。 故蒙文通
说,合气、理、知三者,称之为性或是无极而太极。 从
这里可以看出,蒙文通受气学派的影响很大,不过,
还没有达到变理本为气本的程度。
[
1]《理学札记》,118
物,安有不循理者。”
能,能够认识物之理,也能认识物之道,即所谓的
理在心”、“道在心”之说;虽然心无形体,但其认知
能力却无所不在,故“宇宙万物悉括于知内”。 “知”
心具知觉思虑功
“
[
1]《理学札记》,125
是心之“知”,“知即心也”
。 “万物皆在
知中”,即万物皆在心中。 因此,在蒙文通的心与理
的关系中,心既是认识主体,也是宇宙本体。 要见天
理, 就要存心, “ 随时体认天理即存之之
蒙文通对朱子的“理与气既不相离,亦不相杂”
之说,极为欣赏,认为“其言美矣”。 但认为“朱子、
阳明之所蔽端在论理气之有所不彻:曰格物穷理,曰
满街尧舜, 实即同于一义之未澈而各走一
[
1]《理学札记补遗》,147
事”
。 道是客观存在的,“心存则道
[
1]《致张表方书》,156
存,故曰我欲仁斯仁至矣, 道非亡也, 人不省
端”
。
[
1]《理学札记》,124
。 随时使虚灵之心不松懈,一切就
耳”
4ꢁ 人欲、天理的对立与统一,“人欲即天理”
理欲问题在宋明时期是一主要讨论话题。 理学
合乎理,一切就合于道。 这是蒙文通基于心本论,对
心与理、心与道关系的阐述。
家大多认为,天理、人欲是两相对立的,主张“存天
理,去(灭)人欲”。 蒙文通也注意到了人欲与天理
的对立。 他说:“廓然大公。 人己共同之理,所谓公
也; 人物共通之理, 所谓公也。 否即人欲
3
ꢁ 理、气不离
对于理气关系,蒙文通赞成罗钦顺有关理依于
气、理气有别的观点。 他说:“罗整庵说:理须就气
上认取, 然认气为理则不是。 此语最
[
1]《理学札记》,127
也。”
“克己复礼。 己者,人欲也;克去人
[
1]《理学札记补遗》,145
精。”
“不可认气为理,但理亦须于气
欲,还他天理。 己与他对,由他本体,我何与焉,所谓
未始有回也。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所谓未始有回也。 心齐坐忘之学, 克己尽之
上见。 形上形下不可分, 合而言之性
[
1]《理学札记》,107
他认为理、气有别,但又不可分,两
也。”
[
1]《理学札记》,127
者是形上与形下的关系,其中,理为形上之本体,气
为形下之物,两者合而言之则为性,换句话说,性是
兼互不相离的气与气之理而言,性是合形上之理与
形下之气于一体。 “寂者气之静(原注:动之微者
也),感者气之动(原注:动之著者也),一感一寂,各
有个自然之则,所谓理也。 理岂外于气哉? (原注:
也。”
蒙文通认为,天理与人欲的对立,
是公与私、他与己的对立。 所谓“坐忘”,是指深入
存想意境,浑忘周围环境及自身,即所谓“无天、无
地、无人、无我”之意境,也即颜回所说的“堕肢体,
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的境界。 所谓“克己
复礼”,指通过克去私欲,使得天理流行,一切皆还
他本色,自然也是一种无我、无他、无天、无人的境界
了。 将儒家的“克己复礼”同道家的“心齐坐忘”相
比拟,也是蒙文通兼治儒、释、道,调和三教思想的一
个体现。
[
1]《理学札记补遗》,109
但不可谓即气)”
天地万物,生生不
息,表现于气的或静或动,即或寂或感,其动静、寂感
各有其规律,这些规律就是理,因此,理不外于气,是
气之理。 理不离气,但理不是气,两者是形上与形下
之关系。
蒙文通吸收了陆、王的观点,主张由清明之本心
来区分天理和人欲。 他说:“象山言收拾精神。 须
收拾整顿一翻,翦除枝叶,心自纯一清明,自然理欲
另外,蒙文通将知纳入其中,认为理、气、知三位
一体。 他说:“有物有则,理者气之理,理传于气;气
违于理而心自知之,而知传于理;知亦气之知也;三
者一而已也,合而言之性也,无极而太极也。” “气
[
1]《理学札记补遗》,147
分晓,见可透澈。”
陆象山认为,心具
有先天的知善知恶的能力,只要有虚灵之心,就自然
能分晓万事万物是否合乎天理。 也就是说,只要
“先立乎其大”,即立其本心,并存其本心,使本心不
松懈, 就能分辨出那些不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
“妄”、“过或不及” 等“人欲” 并加以防止。 蒙文通
[
1]《理学札记补遗》,113
也,理也,知也,合而言之性也。”
这里
的“理”,是事物的普遍法则和规律,它不离于气,通
过气来体现,或者说,理寓于气中,即所谓的“传于
气”;昭昭明明的心自然能够判断气是循理还是违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