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卷第期  
2007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3  
May,2007  
我国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的反思与构建  
访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历来是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研究者提出了许多见解 但是由于对其  
中一些基本问题如课程的基础课程的理论基础等界定的模糊以及对课程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认识不清导致研  
究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多种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课程课程研究理论基础反思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3ꢁ 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3⁃0106⁃07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课程论研究中课程研究的  
基础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正如施良方认  
:“把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作为课程的基础或基  
理论基础成为众多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观我国  
有代表性的课程论著作几乎都有专章讨论在对  
课程研究理论基础的分析中研究者的视角大致相  
且得到了几乎一致的结论笔者认为既有研究  
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并制约着课程基础研究的深化。  
我国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  
1]23  
础学科是大家比较公认的。”  
这种观点源于史  
密斯和洛瓦特(Smith,D.L & Lovat,T.J)。 研究者认  
正是由于课程理论主要研究社会知识学生因  
此所有研究这些问题的学科即社会学心理学哲学  
知识问题研究主要是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主要问  
它所要解决的是人的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性  
就必然成为课程论的理论基础。  
对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探讨是课程理论研  
究的核心问题研究的基本假设是课程论作为  
一门理论学科和研究领域它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如  
社会学生知识等并非课程论所独有或只是课程论  
的研究对象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方法思路理论  
等可以也必须在课程理论中得到反映而借用其它  
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使课程理论中的相关观点  
得到进一步佐证和证明保证课程理论所提出的新  
见解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正是从这一假设出发研  
究者主要集中探讨了如下问题。  
有研究者提出课程的理论基础学科还包括教  
学论并对课程论与教学论间的关系进行了探  
2]318  
甚至有人提出课程的理论基础学科还包括  
科学学他们认为由于科学学的产生及其发展要  
求课程必须反映人类改造世界的最新科学成果,  
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  
养成科学精神具备科学头脑掌握科学的本  
3]82  
”  
靳玉乐则从课程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提出  
课程的理论基础学科分析  
课程论与未来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  
4]  
哪些学科可以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学科研究  
成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学科蔡斯(Zais, R.S) 认  
者似乎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即能够成为课程的理论  
:“课程的基础一般由四个基本领域构成认识  
收稿日期2006⁃12⁃21  
作者简介刘家访(1963—),四川隆昌人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06  
刘家访我国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反思与构建  
社会学或文化学个体学习理论这四个领域  
的理念态度价值观构成了影响甚至控制课程内容  
学科对于课程论的基本影响和机制仅仅说明其基  
本关系只是提出了研究的基本假设并未真正说明  
它们之间关系的实质因此有研究者对基础学科  
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如丛立新认为哲学对课  
程论的影响大概有两个层次一是哲学本体论层次,  
在这个层次上哲学对于课程论的影响是与对整  
个教育理论的影响一致的以特定的哲学理论关于  
自然社会人的学说诠释教育活动的形式意义并  
且贯彻到课程领域表现为形成关于课程的基本理  
5]101  
与组织的基本力量。”  
奥恩斯坦(Ornstein, A)则  
将课程的理论基础划分为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  
6]33  
显然对课程的基础理论学科的分析决定着对  
课程的基础的研究但采用枚举的方式极有可能排  
斥一些原本对课程有重要影响的学科特别是随着  
学科分化的加剧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导致对社会、  
学生知识作研究的新学科不断出现或形成新的融  
因此对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分析。  
2]304  
”  
二是方法论层次这种认识只是从某一学  
科的具体影响出发并未从更高的层次探讨课程论  
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各基础学科与课程论的关系  
在认可某一学科可以或应该成为课程的基础理  
论学科之后就需要分析这些学科与课程理论之间  
的关系考察我国新时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大致可以看到如下思路与方法。  
(4)关系的差异性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对课  
程论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或可以认为它  
们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不同的表现如哲学  
由于其概括化和抽象化使它对课程论的影响比较  
松散和泛化有时需要通过某种中介而心理学与哲  
学相比较其对课程的影响更加直接明显和具体,  
有时哲学对课程论的影响常常以心理学为中介实  
。  
1)历史的统一即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探讨中  
寻求学科之间发展轨迹的统一性其基本观点是作  
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学科,“尽管有其自身发展的轨  
但毕竟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果  
把它们放在社会历史背景下予以考察似乎能依稀  
看出一种基本走向而且这种走向是与课程演变、  
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细化或深化  
主要表现在将前述的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应用  
于一些具体的课程类型试图通过这样的探讨一方  
面将课程理论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具体的课程类别,  
另一方面探询这些课程类别的理论基础的差异性。  
如潜在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方面主要反映  
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既可能导致  
研究的深化也可能导致课程研究的宽泛化因为课  
程的类别太多有时难以在差别性上将其基础区分  
开来。  
1]24  
发展的轨迹相吻合的”  
正是在这一基本理念  
的指导下许多对课程基础学科与课程论之间关系  
的研究论著都对其关系做了历史的透析但是,  
我们应当看到仅仅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基础学科与  
课程论之间的关系只能从一个侧面了解二者在什  
么时期什么命题或结论上的一致性不能排除其中  
的偶然因素。  
2)命题的一致由于各课程理论的基础学科  
所研究的问题或命题与课程论研究的一致性因此,  
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研究者借用了各学科的理论  
流派对某些命题的观点阐述课程问题如心理学中  
的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本主义社会学中的结构  
功能主义冲突理论解释理论哲学中的实用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日常语言分析批判理论等这些理  
论或理论流派在分析某些问题时也都对课程的一些  
命题给予了说明问题是课程论和其它学科之间也  
许并不存在必然一致的研究逻辑只是对其它学科  
研究的描述对课程论研究并无多大意义。  
我国课程研究的基础研究的问题检视  
课程基础的研究成为当前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  
重点有其历史原因它是构建当代课程理论知识及  
其体系的必然因素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课程理论  
知识和体系的构建需要从逻辑上对上述研究进行  
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概念模糊  
纵观我国课程理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涉  
及到的一个问题是研究者使用了这样一些概念来标  
明这一研究问题课程基础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  
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其基本的指向是课程与课程论  
发展的基础即影响课程与课程论发展的因素分析。  
3)影响的机制作为关系研究其基本目的  
是要说明其它学科对于课程论发展的意义以及这些  
0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如施良方认为所谓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  
理论形态这是两个不同角度的讨论。  
两种研究视角的问题  
2]23  
这里的基本领域”,就是指确定课程知识  
作为实践的课程或事实形态的课程其产生形  
成与发展有着自身固有的逻辑对这一方面的探讨,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课程发展的轨迹从而预测课程  
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这种线性的思维并不能为  
人们提供确切的知识因为寻着某种历史线索思考  
课程的发展趋势会导引人们将思维局限于已有的  
课程现象以致很难跳出课程领域进行思考究其  
原因有三其一课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将复杂的课  
程现象用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归因是不现实的其  
教育问题特别是课程问题包含着多样性和不确  
定性某一时期的课程现象往往与当时偶然的社会  
政治因素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相关但历史上的课  
程却总是表现多样难以用某一确定的事实概括。  
其三教育和课程中存在着钟摆现象 纵观20  
世纪的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想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  
钟摆现象是课程实践的一个主要表现科学与人文、  
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取向都在实践中得到了  
表现并不断在实践中反复而一旦我们作出某种单  
一的选择可能又回到历史中去了也会出现历史上  
同样的错误。  
领域的外部界线确定与课程最相关和最有效的信  
息来源换言之在作者看来对课程基础的研究就  
是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看作  
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哪些知识可以作为  
其外部信息来源的分析找出能够支撑课程理论的  
基本学科在这里课程的基础实际上等同于影响  
课程的其它学科或许我们可以将课程基础界定  
为课程理论的基础学科。  
靳玉乐认为:“所谓课程的基础系指那些对课  
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力量在西方  
的课程文献中也常用来源制约因素等术语  
7]81  
来代替基础一词。”  
从作者对课程的基础的界  
定看其着眼点就是分析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这  
是将课程的基础看作是实践形态的课程的分析即  
课程作为一种实践其发展总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而分析这种影响将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课程  
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对课程的基础研究的最为  
流行的看法。  
有论者试图融合二者之间的分歧提出课程基  
础应为课程理论的基础”,即指那些对课程的建设  
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力量影响课程设计实施  
从历史来分析课程我们难以找到或预测其未  
来的趋势因此研究者试图从历史的演进过程中,  
概括出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并将其作为影响课程  
的客观基础这样的研究抛开了具体情景而注重抽  
表面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然而对影响因素的  
概括由于研究者所持有的观念的差异导致概括的  
不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课  
程及其发展在这些因素中哪些是关键性因素它  
们的主次关系如何哪些起着动力作用如果将影  
响课程的因素划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其划分的标  
准是什么其所起的作用又有何差异然而这些问  
题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8]  
和评价的基本领域  
对课程的基础的界定主要问题在于概念本身  
的多样性即在课程的基础方面有人简单认为就是  
课程的基础有人认为是课程的理论基础也有人认  
为是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各自所要解决的问题存  
有差异也导致这一领域的争论将课程的基础看  
作是影响因素主要是从实践形态的课程发展角度  
来看由于影响课程的因素众多以致人们对因素  
本身的分类也出现了问题将课程的基础界定为影  
响课程的基本领域实际上是试图划分出课程研究  
与其它研究领域的界线同时又关注其它研究领域  
对课程的影响与决定作用这导致对课程领域本身  
的认识出现严重分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不  
必要的争论。  
作为理论形态的课程是由一整套的陈述构成  
而这些陈述是所有课程研究者谈话的主题和思  
考的中心作为课程理论研究者首先需要考虑的  
是有无必要创建一种新的理论如果需要则在概  
念体系上形成一种全新的以往的研究者所未触及  
的课题即使如此研究者所创建的理论仍然需要  
通过某种方式使自己所提出的命题能言之有理或言  
之有据如通过试验或在本学科中寻求基础由于课  
这一问题同时涉及对课程本身的认识将课程  
的基础划分为客观基础和理论基础实际是将课程  
既看作是一种实践又看作是一个领域或研究学科,  
或者是将课程划分为两个基本形态———事实形态和  
08  
刘家访我国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反思与构建  
程理论本身发展的原因和它自身的性质创建理论  
可能只是一种愿望相反如果并非试图创建一种  
新的理论则可以借用其它学科的理论那么其它学  
科理论可能对课程理论的建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试  
图建立一种单一的理论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对其它  
学科的借用是必须与可能的因此将研究视角触及  
课程基础学科这一点无可非议关键的问题是哪  
些学科可以成为或必然成为课程的基础理论学科。  
就我国这一方面的研究看研究者一般从国外学者  
的研究中得到结论尚未注意从学科出发得出结论,  
即首先从课程理论所具有的性质出发或从理论的  
本性出发或从课程理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出发寻  
求在某一方面能够佐证课程的假设或理论的学科基  
如果寻着这样的线索对课程的理论基础学科进  
行分析我们所提出的课程的基础理论学科就是合  
理的反之如果只是从研究者的自身知识背景提出  
某些学科可以成为课程理论的基础学科则会导致  
所提出的学科杂乱和无序。  
课程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取向的差异性认  
也导致研究者不能从更广泛的背景下探讨这一  
问题具体言之有研究者提出科学学未来学可以  
成为课程的基础理论学科无疑看到了课程研究方  
法论中存在的问题但这两门学科并非课程研究的  
核心如果可以将知识社会学生等作为课程理论  
的研究对象或核心范畴那么研究这三个方面问题  
的学科显然也不仅仅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其它  
的如政治学管理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也应当  
成为课程的基础理论学科。  
另一方面知识社会学生绝非是某一学科独  
有的研究对象其它学科对这一范畴也有所研究只  
是研究视角不同而已再从对课程论基础学科与课  
程论之间的关系分析来看研究者分析问题的视角  
都是单一的即探讨其它学科与课程的关系的视角  
是单一的这种单一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  
各学科各理论流派的语录中摘录涉及课程问题的只  
言片语以此说明本问题古已有之并将其作为一种  
定论证明某一结论的科学性或作为研究证据通  
过对与此相关的众多研究的分析则可以发现由于  
古代或近现代思想家们常常因其对理想人格的苦思  
冥想和对知识的学术价值的刻意追求导致其主张  
本身富含浪漫主义色彩而不被课程决策者甚至实践  
者所采用另外一些思想家则以现实适应性为导向,  
由于其缺乏鲜明的价值导向常常被认为是目光短  
浅和功利主义的因此借用某一学科思想家的言论  
需要进行客观分析二是从课程研究的某种学  
科命题出发探讨其它学科对这一命题的基本认识  
与看法其结果是课程与其它学科并未从本质上结  
二者仍然是两张皮”,课程并不能从其它学科  
中借鉴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缺乏对课程基础理论的分析  
这里涉及两个基本概念一是课程论的基础理  
论学科这是指能够对课程理论的构建产生影响的,  
以知识学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其它学科由于这  
些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的不同其  
研究结论对课程理论的构建也会产生影响二是课  
程论的基础理论这是指课程论所独有的研究对象  
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从这样的划分中可以看  
课程研究的基础理论学科应当指那些对课程基  
础理论的研究有着重大影响的其它学科而非所有  
以知识社会学生为对象的学科。  
众所周知课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或学科必须  
有自己研究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命题这些基本概  
范畴必须是能够支撑课程理论且具有逻辑联系  
换言之在寻求课程论的基础理论时首要的是  
找到这一学科的逻辑起点并从逻辑起点出发探求  
所有基本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我国课  
程研究者在这一问题上重视不够只是简单寻求外  
在于课程基础理论的其它学科的帮助这势必造成  
无休止的毫无意义的争论或者过多地借用其它学  
科的研究成果构成课程研究的基础学科究竟有哪  
如果没有找到课程研究本身的基础理论就无法  
探讨其它学科的影响。  
综上所述课程理论研究需要对课程的基础学  
科进行分析要求我们从方法论和实际课程发展需  
要两个方面尤其是从课程的核心问题或范畴出发  
进行逻辑分析。  
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的思考  
反思我国理论界对课程的基础的研究需要从  
方法论上进行一系列思考并提出构建这一研究内  
容的基本体系。  
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对象  
在课程论著作中一般将课程的基础分为两个  
方面即课程的基础和课程的理论基础实际上在  
对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的随意性  
0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多数标明课程的基础的章节中多数将其界定为课  
几乎未有分歧即认为课程的基础理论学科大致包  
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一问题值得探究的是为  
什么必然是这三门学科对此很少有人去做深入的  
探究与分析如果详细分析这一命题可以发现探  
讨课程的理论基础就是寻求课程领域的外部疆界,  
并限定由什么来构成有效的信息来源由此提出让  
程的理论基础。  
就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首先当我们将课程看作是一种实践形态的课程  
现象时对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探讨就需要分析  
课程产生形成发展的规律探询其发展的根本原  
从而依循课程发展的轨迹预测未来课程发展的  
趋势这样将课程的基础划分为课程的客观基础  
就有其现实的依据其次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在这  
样的意义上使用的即将课程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包  
括教育实践中的课程现象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现  
由于这些课程现象的客观复杂性常常表现为  
多种因素的矛盾运动其发展运行轨迹及动力需要  
从理论上给予说明因此将课程的基础看作是课程  
的理论基础是合理的第三当我们将课程看作一  
种学科形态的课程理论时我们所要做的是构建出  
合理的课程理论即通过建立一定的假设并从不同  
的知识领域和实践中获得根据这样可以促进课程  
理论的合理化在这个意义上说需要我们探究课  
程的理论基础或课程论的理论基础探究课程的理  
论基础就是获取课程理论赖以存在的合理依据而  
6]18  
人们接受的有关课程领域的理论原理和思想  
这即是说研究课程的理论基础一方面需要界定课  
程的知识领域划分出课程的内部界线或公认的知  
另一方面探询课程领域与基础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对于课程内部知识领域可以通过考察已  
经出版的教科书文章和研究论文推论出来。  
课程的知识领域  
课程的知识领域是决定课程理论本身与外部界  
线的基本尺度这是探讨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前  
即只有在明了课程的知识领域之后才能在此基  
础上探讨课程理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因为其  
它学科对课程研究的影响以及课程理论从其它学科  
所能够借鉴的理论观点概念范畴研究方法等都无  
不与课程的知识领域相关。  
对于课程论的知识领域的分析目前还未有一  
个共识性的东西如比切姆(Beauchamp, G) 将课  
程的知识领域划分为规划实施与评价恩格里什  
(English, F)从意识形态或哲学科学)、技术或  
设计和操作或管理的问题方面看课程肖特  
(Short, E.C)把课程知识领域归纳为政策制定编  
评价变更决策活动或学习领域以及探究  
这些依据一般源于学科本身或其它学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由于课程  
的基础是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的在这一问题上出  
现了用语的混乱能否用课程的基础或其它词语将  
这一问题概括起来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  
可能就需要将其研究的核心命题或问题明晰化如  
果不能则要求在用语使用上更加规范。  
6]18  
或理论所用的形式和语言  
笔者认为对课程基础的探讨应当包括以上三  
个层次作为学科形态的课程理论其基本的研究  
旨趣是理论的构建理论的构建自然离不开对课程  
的理论基础和课程论的理论基础的探讨这实际上  
是寻求课程和课程论的学科基础即借用其它学科  
的研究理念方法和结论丰富与完善课程理论从  
而促进课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理论课程论  
本身离不开实践对课程实践的研究也成为课程理  
论的重要任务分析课程实践就是要对实践中出  
现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并将其概括化概括出来  
的思想也构成了课程理论的一部分。  
显然这样分析课程的知识领域同样无法获得  
一个公认的观点如果从课程理论所需要承担的任  
务看可以将课程的知识领域划分为两类一是关  
于课程理论建构的主张与看法包括课程的理论结  
课程思想发展的历史课程研究方法以及课程编  
制的相关理论观点就这一类知识而言其主要的  
任务是将课程本身所涉及的各种要素按照逻辑的方  
式组织起来并形成一定的概念框架或研究框架以  
帮助本领域的人分析与综合资料形成概念和原则,  
提出新的想法和参考意见乃至预测未来值得注  
意的是关于课程理论建构的主张本身就构成课程  
的知识领域同时也左右着课程研究的范围二是  
与课程实践相关的知识领域这一知识领域涉及从  
事课程实践的程序方法与技能或者可以认为是与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课程的理论基础所  
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是课程理论与其它学科之间  
的关系在我国关于课程的理论基础学科有哪些,  
10  
刘家访我国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反思与构建  
课程实践相关的知识领域包括在课程决策与学校  
工作中发挥强制作用的因素以及涉及课堂行为的各  
种因素换言之与课程实践相关的知识领域常常  
涉及课程编制的具体程序与方法而这些程序与方  
法一旦被概括化或理论化也就与课程理论构建相  
因此在探讨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时需要关照  
课程实践包括传统的课程实践和现时的课程实践,  
并从课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一方面寻求理论  
指导实践的适切性和效果另一方面强调实践过程  
与理论建构的合一这是在解决理论与实践关系上  
的一种方法论在传统课程理论中常常将课程理  
论研究与课程实践看作是二元对立的导致理论研  
究与课程实践长期相互背离而将课程的理论建构  
与实践统一起来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课程的研究  
现状也能更好地促进课程理论的进步与实践的合  
。  
学科进行分解这种分解需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知  
社会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与相关基础学科在课  
程理论中的地位相关可以这样认为知识就处于核  
心地位其它二者围绕知识而存在相关学科的关系  
亦如此第二对每一因素研究的基础学科可以进一  
步分解其重要性应按其与课程本身的联系排序第  
课程的基础学科可以是针对课程的某一课题或  
问题也可以是在课程领域的各个知识点上都能得  
到应用。  
根据这样的原则可以将课程理论的基础学科  
分解为与知识相关的学科包括哲学逻辑学等与  
社会相关的学科包括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政治  
经济学人口学法学人类学等与学生相关的  
学科包括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  
课程理论与基础学科之间的关系认识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涉及到扩展课程理论  
疆域的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研究知识社会和学生  
的学科都能成为课程理论的基础学科因为有时课  
课程的知识领域实际上是课程运行过程中人们  
所形成的关于课程的理念以及课程的具体运行状  
而从课程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课程的认识  
它们都与几个基本要素相关即社会知识学  
即不管是理论建设还是课程实践中的知识领  
都将三个因素看作是需要解决的矛盾这三个  
因素可以说构成了课程所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其  
关系是三因素间相互作用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导致  
课程理论的简单化和课程实践的失败。  
程与其它学科之间并不相容因此思考课程理  
论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寻找与课程理论相一致的焦点对于某些  
课程理论研究的某些具体问题往往其它学科也将  
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这样就可以将两门学  
科对同一问题的观点结合起来分析这种分析既  
是为了形成相同的结论这可以从其它学科得到佐  
证课程理论的观点),也是为了得到不同的观点这  
可以为课程理论的研究开拓新的研究视野)。 从研  
究方法看可以是历时关照即从发展的历史中得  
也可以是共时关照即强调在某一共同空间的共  
分析课程的理论基础需要首先对课程的知识领  
域进行研究一方面意味着这些知识领域决定着课  
程的基本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也决定着课程的基础  
理论学科。  
9]143  
课程理论的基础学科  
同性  
将社会知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繁多,  
每一门学科在研究其基本的问题时也各自具有自  
己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形成了基本的理论观点。  
但是随着学科分化的加剧即使对同一对象的研  
当今也有多学科研究出现如将社会作为自己的  
研究对象的学科就有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  
因此有将这些学科从社会学中分离出来的趋  
并将其看作是课程的基础学科所以如果仅仅  
将课程的基础学科看作是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势  
必排斥许多对课程研究有重要意义的学科这对课  
程理论的研究是不利的。  
(2)考察课程理论借用其它学科知识的可能  
其它基础学科能否成为课程理论的基础关键  
在于其它学科的命题概念陈述格式与研究传统能  
否与课程理论融会贯通这种融会贯通既可以是将  
某些概念进行结合也可以是把其它学科的问题转  
化为课程问题或用其它学科的理论直接搬用。  
(3)课程理论与其它基础学科之间关系并非必  
然对立因此可以通过借用获得必要的课程理论基  
但是由于每一门学科有着自身的逻辑规范概  
念体系研究方法的价值准则因此在借用其它学  
科的成果时应以课程理论本身的传统和概念体系  
相协调否则会使课程理论本身出现较重的拼凑痕  
按照这样的观点就有必要将课程理论的基础  
1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找证据其次借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重要的是  
4)关于两张皮的问题目前我国关于课程  
对其研究理念的借用而非语录的借用这是由课程  
论作为理论学科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再次借用其  
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不是将其  
它学科的知识作为自己的招牌而是将其作为自己  
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对于课程的基础的探讨存  
在多种争论可以预见这一问题的讨论还将继续开  
展下去。  
的基础特别是课程理论的基础的研究显得比较单  
多数研究都是从其它学科的理论流派或思想家  
的只言片语中找寻与课程理论问题相关的语录这  
种研究缺乏筛选和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独立意识要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首先从  
课程理论的研究框架入手总结出课程理论的基础  
概念然后从其它学科的相关论述和理论流派中寻  
注释:  
多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著作有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靳玉乐著现代课程论》、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以及  
很多相关论文都论及此一问题。  
参见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靳玉乐黄清著课程研究方法论。  
如陈侠王策三廖哲勋等人的著作多是从这一角度分析并将影响课程的因素进行了分解提出了主要因素次要因素说,  
或内因外因说。  
如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就是将课程的基础等同于课程的理论基础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  
新论82 页则明确指出这里的课程的基础应指课程的理论基础”,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直接以课程论的理论基  
础为章标题。  
由于课程理论发展历史极为短暂课程本身所拥有的理论往往是从其它学科衍生而来的借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课程  
理论构建中被看作是习以为常的现象。  
由于目前划分学科的标准尚不统一与知识社会学生相关的学科所包括的范围也无一致的结论。  
这种不相容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理论假设不同两门学科的方法论存在冲突相关学科与本学科世界观的冲突。  
参见李政涛著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118⁃122  
。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Zais R Sꢁ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 [M]. Harper Row, Publishers, Inc. 1976.  
6]奥恩斯坦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柯森主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胡斌武课程基础研究评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10).  
9]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凌兴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