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迹。
找证据。 其次,借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重要的是
(
4)关于“两张皮”的问题。 目前我国关于课程
对其研究理念的借用而非语录的借用,这是由课程
论作为理论学科的基本特点决定的。 再次,借用其
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不是将其
它学科的知识作为自己的招牌,而是将其作为自己
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 对于课程的基础的探讨,存
在多种争论,可以预见,这一问题的讨论还将继续开
展下去。
的基础特别是课程理论的基础的研究显得比较单
一,多数研究都是从其它学科的理论流派或思想家
的只言片语中找寻与课程理论问题相关的语录,这
种研究缺乏筛选和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独立意识。 要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首先,从
课程理论的研究框架入手,总结出课程理论的基础
概念,然后从其它学科的相关论述和理论流派中寻
注释:
①
多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著作有: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靳玉乐著《现代课程论》、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等,以及
很多相关论文都论及此一问题。
②
③
参见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靳玉乐、黄清著《课程研究方法论》等。
如陈侠、王策三、廖哲勋等人的著作多是从这一角度分析,并将影响课程的因素进行了分解,提出了主要因素、次要因素说,
或内因、外因说。
④
⑤
如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就是将课程的基础等同于课程的理论基础,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
新论》第82 页则明确指出,这里的“课程的基础”应指“课程的理论基础”,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直接以课程论的理论基
础为章标题。
由于课程理论发展历史极为短暂,课程本身所拥有的理论往往是从其它学科衍生而来的,借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课程
理论构建中被看作是习以为常的现象。
⑥
⑦
由于目前划分学科的标准尚不统一,与知识、社会、学生相关的学科所包括的范围也无一致的结论。
这种不相容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理论假设不同,两门学科的方法论存在冲突,相关学科与本学科世界观的冲突。
参见李政涛著《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第118⁃122
页。
参考文献:
[
[
[
[
[
[
[
[
[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Zais R Sꢁ Curriculum :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 [M].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76.
6]奥恩斯坦,等ꢁ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柯森主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胡斌武.课程基础研究评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10).
9]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
责任编辑:凌兴珍]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