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识,在凡夫身上都各有根据:藏识凡圣皆具,转识则
是意根觉了作用的发挥。 所不同者,凡夫虽有觉了
的潜能,但未能正确的运用,所以其本具的如来藏的
性德隐而不显,只能称为自性清净“藏”;而菩萨由
于正确地使用了觉照的作用,转意根为圣慧根,觉了
诸法毕竟空寂,开显自心本具的光辉,所以藏识称为
自性清净“心”。
虽然说“凡夫丑陋不净身,即是相好妙法身”,
但凡夫丑陋不净身并不等于相好妙法身,二者在功
用上尚有天渊之别。 倘用“六即”理论来说,凡夫只
是“理即佛”———从道理上来说是佛,或者,凡夫理
体与佛不二,从凡夫跻身圣贤之列,获得诸佛之福
慧,尚需脚踏实地的实践。
注释:
①
②
“更总说心:作二分名心相,二分名心性”语句似乎不同,联系上下文,改为:更总说心作二分,一分名心相,一分名心性。
文中其他地方又称之为“真实众生”。 关于此概念的解释可参考《成唯识论》卷三关阿赖耶识是“众生真爱著处”的说法。
这种根本性的贪着与迷惑是生死的根本。
③
本文所说之“先验”与“经验”是在通常意义上使用的,若从佛教观点来看,此处所说之先验亦为经验,真正的先验应只与佛
性等有关。 后文对“本体”等概念的运用同样如此。
④
⑤
参见黄忏华《中国佛教史》第三章第四节《地论宗》。
参见黄忏华《中国佛教史》第三章第四节《地论宗》。 慧思之后的智者,由于熟悉摄论师的观点,已经能够区分阿梨耶识与如
来藏了。 智者论著中的藏识指如来藏,阿梨耶识则为染污识,世间万法之本。 《净名玄疏》卷五云:“……此是受持《法华》六
千功德,庄严行人六根清净,显相似藏识之用,则六尘一切法皆经也。”
⑥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第四章第三节《佛教禅学与宋明新儒学》之“禅宗与理学心性论”部分讨论了佛儒两家对心性看法
的根本分歧,认为儒家所认之心性最多(如孟子、陆九渊、王阳明)为佛家所说的第七末那识,“这在佛家看来正是‘无量劫来
生死本’”。 佛儒心性之不同,大体相当于藏识与无始无明的区别,这一点是内学与外道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
[
[
[
[
[
[
[
1]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G] / / 高楠顺次郎,等.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2]慧思.随自意三昧[G] / / 前田慧云,等.卍续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4.
3]菩提流支译.大乘楞伽经唯识论[G] / / 高楠顺次郎,等.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4]智顗.净名玄疏[G] / / 高楠顺次郎,等.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5]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G] / / 高楠顺次郎,等.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6]鸠摩罗什译.龙树.大智度论[G] / / 高楠顺次郎,等.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7]黄忏华.中国佛教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8]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
特约编辑:哈ꢀ 磊]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