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卷第期  
2007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5  
Sepember,2007  
听雨楼随笔与相如文君文化研究  
锐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都610068)  
摘要清代学者王培荀所撰听雨楼随笔收录了与司马相如卓文君相关的诗作及评述这些材料从一个侧面  
反映了清代相如与文君文化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在相如与文君文化传播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  
关键词王培荀;《听雨楼随笔》;相如与文君文化史料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5⁃0135⁃06  
王培荀(1783—1859),字景淑号雪峤山东淄  
后世学者认识相如文君在清代巴蜀地区的影响不  
无裨益其中一些史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部  
分弥补目前学术界在司马相如卓文君研究中的不  
足之处现分述之。  
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道光二年(1822)  
中举道光十五年(1835)入川历任丰都新津兴  
荣县知县王培荀博学多识勤于著述对巴蜀  
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有贡献民国荣县志  
其一,《听雨楼随笔为后世学者探讨司马相如  
故里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
秩官第十称其喜著述励士以学文学丕振旧  
[1]224  
无有也”  
关于司马相如的籍贯,《史记卷一一七司马  
听雨楼随笔是王培荀在荣县任内撰写的一  
相如列传记载: “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  
3]2287  
汉书卷五七上司马相如传的记载与  
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今四川境  
部笔记性见闻录因写成于官署之听雨楼而得名。  
王培荀在四川为官14 踪迹遍及巴蜀 他在凡  
中自称:“鄙意在存风土故于异物殊俗多有采  
。”  
4]1923  
此相同  
内曾存在过一个相如县此县直到明太祖洪武年间  
(1368—1398)才撤县直属蓬州今四川省南充市  
蓬安县) 。  
2]1  
访。” 蔡振武在中称听雨楼随笔》“大率仿  
锦里耆旧传》,而以扬扢风雅为主凡蜀人士及游  
宦于蜀者嘉言懿行志乘所缺无不摭拾而存之。  
关于司马相如与蓬州的关系冯梦龙在情史》  
卷四卓文君条中认为:“今之蓬州唐谓之相如  
迄今有相如祠相如之取重后代若此彼风流  
2]2  
以至异物殊俗轶事隽词悉识焉” 。听雨楼随  
广泛记载了巴蜀地区的历史地理天然资源文  
物古迹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等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听雨楼随笔特意收录了与  
5]113  
放诞者得乎哉。”  
曹学佺在蜀中广记卷五四  
蜀郡县古今通释第四·川北道属·蓬州中认为:  
6]734  
听雨楼随笔卷七相  
赋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相关的诗作及评述这些  
相如县长卿桑梓也。”  
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相如与文君文化的面  
如故迹条也明确指出司马相为蓬州人 文中记  
:  
在相如与文君文化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  
收稿日期2007⁃01⁃10  
作者简介房锐(1966—),河南沈丘县人副研究员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巴蜀文  
化研究。  
3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人皆以相如为成都人实今之蓬州人后迁  
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  
10]82-83  
成都又居临邛三处皆有琴台蓬州隋之相  
如县以相如所居之地而名明初乃省入蓬  
其故宅在州南琴台在宅右傍嘉陵江。  
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此条记载不仅  
为我们提供了史传之外的材料还反映了汉魏时期  
人们对相如文君惊世骇俗之举的认识具有重要的  
史料价值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  
周地图记》:“台高六尺周四十四步后人建  
。”明学使卢雍诗云:“蜀中人物称豪杰汉室  
文章擅大家此地卜居犹故迹当时名县岂虚  
琴台积雨苍苔润祠屋滨江草树嘉 莫问  
少年亲涤器高风千载重词华。” 江北有相如  
传长卿治别业于此墓在灌县东十二  
相如与文君私奔及当垆卖酒的传奇故事成为  
后世文人争相吟咏和论述的对象在唐代卢照邻、  
杜甫等人凭吊琴台追慕风流写下了著名的诗篇。  
卢照邻相如琴台诗云:“闻有雍容地千年无四  
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槚春云疑作赋客月似听  
671  
[11]524  
。  
实际上王培荀的说法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八六剑南东道五·果州:  
梁天监六年置相如县兼立梓潼郡于此至后周  
琴人寂寂啼莺处空伤游子神。”  
杜甫琴台》  
诗云:“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  
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  
12]808  
明人李贽冯梦龙等人对相如、  
寥寥不复闻。”  
郡废而县存即汉司马相如所居之地因以名县其  
宅今为县治汉司马相如故居县二十里。 《周地  
图记其地有相如坪相传云相如别业在此宅  
右西滨汉水藂薄郁然其基名相如琴台高六尺周  
文君自由婚配之举极为赞赏李贽在藏书卷三  
司马相如条中指出:“方相如之客临邛也临邛  
富人如程郑卓王孙等皆财倾东南之产而目不识  
一丁令虽奏琴空自鼓也谁知琴心其陪列宾席  
衣冠济楚亦何伟也空自见金而不见人但见  
相如之贫不见相如之富也不有卓氏谁能听之?  
然则相如卓氏之梁鸿也使当其时卓氏如孟光,  
必请于王孙吾知王孙必不听也嗟夫斗筲小人,  
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  
小耻而就大计。 《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  
7]694  
四十四步。”  
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一六七  
州郡部十三·山南道上·果州周地图记亦  
8]816  
:“相如县有相如坪相如故宅因以名县。”  
听雨楼随笔提到的卢雍为明代著名学者曾  
担任四川学政到过蓬州其诗题为谒长卿祠》 。  
王培荀博学多识对蓬州的历史沿革对蓬州与司马  
相如的关系当十分清楚其记载与前人的说法可互  
相参证它们为后世学者研究司马相如故里问题提  
13]626  
安可诬也。”  
冯梦龙在情史卷四卓文君条  
供了珍贵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对文君私奔相如的婚姻自主行为加以热情礼赞:  
妻者齐也或德或才或貌必相配而后为齐 相  
如不遇文君则绿绮之弦可废文君不遇相如两颊  
芙蓉后世亦谁复有传者是妇是夫千秋为偶风  
其二,《听雨楼随笔对后世学者认识相如与文  
君文化丰富的意蕴极有裨益。  
据刘知几史通·序传》,司马相如自叙》“记  
其客游临卭窃妻卓氏春秋所讳持为美  
5]113  
流放诞岂足病乎!”  
李贽冯梦龙堪称相如文  
9]556  
”  
。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描述了  
君的异代知己其主张在理学大盛的明代具有极强  
的现实针对性。  
相如与文君的爱情婚姻奇遇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落  
拓不羁富于智略的风流才子形象。 《西京杂记卷  
相如死于消渴疾条较为完整地叙述了相如与  
文君私奔结合和当垆卖酒的传奇故事着意刻写了  
文君姣好的容貌与风流的性情:“司马相如初与卓  
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  
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  
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  
亲著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  
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  
深受相如与文君文化影响的王培荀在听雨楼  
随笔卷三咏文君与薛涛条中对文君私奔相如  
之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 ꢀ 咏文君薛涛贬其失节迂腐杀风景 渔  
洋谓欲讲道学不如作语录何必诗也! ……陈  
一沺琴台:“琴台秋老木芙蓉落落铜官第  
一峰偏有女儿识名士人生那不到临邛。”风  
215  
流蕴藉斯为当行。  
从王培荀咏文君薛涛贬其失节迂腐杀风  
36  
ꢀ 《听雨楼随笔与相如文君文化研究  
之论及其对陈一沺诗风流蕴藉斯为当行的  
评价来看他对文君薛涛之失节不以为然对文  
君慧眼识相如夜奔求偶大胆追求个人幸福之举更  
是赞赏有加其见解毫无道学气。  
他人则否岂天生尤物水亦为之效灵乎?  
咏薛涛井者甚多文君则咏其井者少矣陆放  
翁曾游作诗第大方家数不屑如后人描画故  
诗不盛传余作绝句云:“当炉微倦昼长闲暂  
沐冰肌掠翠鬟不待娥眉临镜好还凭秋水写  
春山。”“汲罢铜瓶碧甃寒琴台日暮倚朱栏。  
应该指出自汉代以来相如抚琴文君夜奔及  
其当垆卖酒之举已受到部分文人的非议一些文  
人认为相如文君的行为实有违于封建礼教据  
413  
市人都醉垆间酒谁识清泉淡愈甘。”  
三国志卷四一张裔传记载孙权问蜀人张裔:  
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  
文君井位于今邛崃市临邛镇文君街中段相传  
是当年相如文君汲水酿酒之井后人取名文君  
”,并建园保护王培荀所评陆游诗出自剑南  
诗稿卷八题为文君井》。 诗云:“落魄西州泥酒  
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  
?”裔对曰:“愚以为卓氏之寡女犹贤于买臣之  
14]750  
。”  
由此可知文君再嫁相如虽强于东吴朱  
买臣之妻弃夫另嫁他人但仍是其人品上的一大瑕  
刘勰文心雕龙·程器:“相如窃妻而受  
畔来。”陆游自注:“相如琴台在成都城中文君井在  
15]598  
[19]230  
。”  
李舟独孤常州集序:“相如薄于贞  
卭州相传为卓氏故宅。”  
大明一统志卷七二  
16]4520  
有涤器受金之累。”  
吴子良荆溪林下偶  
嘉定州》“文君井注云:“在卭县南二里即卓文君  
[20]4485  
卷三相如美人赋:“司马相如拟讽赋而  
美人赋》,亦谓臣不好色’,则人知其为诬也。  
有不好色而能盗文君者乎此可以发千载之一  
当垆司马相如涤器处。”  
大清一统志卷三  
○《卭州》“文君井注云:“在州东街左相传卓文  
君当垆处。 《名胜志》:县东一里白鹤驿有文君井,  
17]510  
[21]358  
。”  
苏轼司马相如之谄死而不已:“司马  
水作酒味甚美。”  
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上云:  
相如归临邛令王吉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称  
使使谢吉及卓氏为具相如又称病不往吉自  
往迎相如观吉意欲与相如为率钱之会耳 而相  
文君井在卭州。 《采兰杂志文君闺中一井文  
君手汲则甘香沐浴则滑泽鲜好他人汲之与常井  
今白鹤驿中之井是也水尚清澈州人酿酒必取  
18]2010  
[22]739  
如遂窃妻以逃大可笑。”  
可见关于相如琴挑  
。”  
民国邛崃县志卷一疆土志·古迹考》  
文君的动机乃至相如的人品操守常为后世文人所  
诟病。  
文君井注云:“甃砌异常井口径不过二尺井腹  
渐宽如胆瓶然至井底径几及丈真古井  
23]481  
听雨楼随笔卷七葛运隆条记载:  
。”  
王培荀遥想文君当年汲水沐浴的情景创  
葛道从明经名运隆芸子 性嗜学以博雅  
作了这两首绝句诗诗中暗用西京杂记》、《采兰  
杂志等书中的典故寄寓了自己深沉的感慨。  
应该指出,《听雨楼随笔所载相如文君轶事  
也有不够准确之处如该书卷一寡妇清条记载:  
ꢀ ꢀ 秦始皇为寡妇清筑怀清台 寡妇清能以财  
自卫至动秦皇帝之听其富可知其子娶卓王  
孙女即文君也得毋深愧其姑卓王孙与富室  
联姻宜不喜家徒四壁之相如及贵乃献牛  
推重一时。 ……《临邛怀古:“文君性爱才,  
司马非渔色两贤适相遇琴心不自饬佳话  
久流传颜色想倾国我昨见仪容额凸面皮  
始疑终乃悟不禁长太息惜哉古之人钟  
667  
情两迷惑白璧有微瑕欲磨磨不得。”  
葛道从以博雅推重一时”,他对相如文君流  
传千古的爱情佳话重新加以审视其诗带有强烈的  
反思色彩诗的最后几句感叹相如文君钟情两  
迷惑”,其行为如白璧微瑕无法磨去成为一生中  
摆脱不掉的污点这一议论耐人寻味。  
相如文君在临邛当垆卖酒的传奇故事在后世  
流传甚广。 《听雨楼随笔卷五临邛文君井条记  
:  
74  
则当日之薄其女非徒以失节可知。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记载有寡妇清  
及卓王孙先人的事迹文云:“巴寡妇清其先得丹  
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寡妇也能守其  
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  
为筑女怀清台。”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  
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  
诸迁虏少有馀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 唯  
蜀有薛涛井文君井 薛涛井水制笺鲜艳,  
文君井在临邛惟文君汲之则甘香沐浴则滑  
3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6]781  
太平寰宇记卷七五剑南西道四  
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  
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 乃求远迁 致之  
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  
南五里。”  
·邛州:“卓王孙宅在县南五里基方十里民  
7]616  
关于卓氏故宅得瓮一事,《四  
往往得铜铁。”  
3]2466;2478  
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川通志卷五六舆地志·邛州直隶州》“卓王孙故  
注引州志:“在州南旧县中有卓氏钱瓮,  
明初池中掘出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弇口宏腹足有  
籀文明时掘地得二瓮皆贮五铢钱乃卓氏宅址。  
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其一藏明经杨现家。  
至崇祯十七年二瓮皆化为灰其瓮腹极大可容数  
关于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的时间史籍缺载吕  
祖谦大事记解题卷七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筑  
女怀清台条称:“史失其年今载于初并天下之  
24]273  
。”  
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记载始皇  
25]76  
帝十九年秦国攻克邯郸虏赵王迁赵国灭亡  
[27]2078  
始皇帝十九年即公元前228 卓王孙先人迁徙  
巴蜀当在赵国灭亡之后由此可知秦始皇表彰寡  
妇清之时正值卓王孙先人移居巴蜀之际寡妇清  
与卓王孙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寡妇清之子绝无娶卓  
王孙之女的可能性。  
石物两口甚窄狭止容进一钱。”  
相如琴台为成都著名古迹之一历代题咏者甚  
关于琴台的地理位置冯汉骥先生指出:“相如  
宅或言在少城中或在其西或在其西南而距市桥  
或笮桥不远琴台或言在其宅中或与其宅相连或  
不相连但均言在成都西郭于方位上则相去甚近  
吾人须知自汉以迄唐宋成都西南郊历为名  
胜之区楼台歌馆相望相如既骤富其于西郭买宅,  
想亦意中事以意度之相如与文君既皆善琴其宅  
中或筑有琴堂为燕息之所其后其宅虽废但后人  
对于此名士美人之艳迹不胜向往之思遂漫指其旧  
宅附近之高台为琴台其起最早亦不过在六朝之  
但自唐卢照邻杜工部等题咏而后遂为诗人之  
可以推测寡妇清与卓王孙先人是生活年代相  
近且又见诸正史记载的巴蜀名人同以财力雄厚著  
文君与相如的爱情故事为蜀人津津乐道而文  
君前夫为何人典籍无载好奇的蜀人便擅作主张,  
把她许配给了寡妇清之子因此文君嫁寡妇清  
之子乃蜀人附会之谈是不可信的王培荀信以为  
把这条轶事载入听雨楼随笔》,并发表议论,  
对文君再嫁卓王孙嫌贫爱富颇有微辞得毋  
28]78;81  
深愧其姑的议论可知王培荀仍受到封建伦理道  
德观念的约束他对文君私奔相如之举所持态度是  
矛盾的。  
凭吊胜地矣。”  
关于琴台下得瓮之事,《四川通  
卷四八舆地志·古迹·成都府成都记》  
:“琴台在浣花溪之北梁萧藻镇蜀增建楼台以  
备游观桓宣武伐蜀下营于此掘得大罂二十余  
盖所以响琴也隋蜀王秀更增五台并旧台为六  
实际上在相如与文君文化传播史上一直存在  
着截然不同的评价王培荀内心的矛盾也非个别现  
这正是相如与文君文化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一  
个重要原因。  
27]1873  
。”  
冯汉骥先生认为:“其所言掘得大罂二  
十余口’,久未得其解因古人无在一处埋如许大罂  
之理响琴之说全为臆测亦无是理也近忽悟其  
所掘得者或为陶井壁前人不识或误为大罂耳。  
此类井壁成都附近随处可掘得均汉代物如掘得  
,《听雨楼随笔卷五响琴翁与贮钱翁条记  
:  
成都相如故宅有琴台掘其下得瓮数十盖  
[28]79  
空其下以响琴用意深微何其韵而雅也卓  
王孙故宅掘其下亦得二瓮口小仅容一钱腹  
大可容数石盖仆满最巨者中贮五铢钱无数,  
何其俗而愚也咏之云:“自是文园癖好琴高  
台废后见精心美人名士真知己弦外余音仔  
细寻太息王孙惯积财五铢何意委尘埃 还  
思卜式真高见能为官家助费来。 (原注卓王  
一稍完整之井则有十余口。”  
实际上,《听雨楼随笔所称之琴台”,乃五代  
前蜀皇帝王建之永陵,《听雨楼随笔关于相如琴  
台的记载不尽符合历史事实尽管如此王培荀对  
于相如文君的评价却极有见地它如实反映了作者  
及部分蜀人对相如文君事迹的认识评价及对其风  
流韵事的追慕之情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认识  
价值。  
397-398  
孙故宅在邛州。)”  
关于卓王孙故宅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  
王培荀对卓王孙的贬斥态度极具代表性在相  
如与文君文化传播史上卓王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  
剑南道上·成都府·卭州:“卓王孙宅在县  
38  
ꢀ 《听雨楼随笔与相如文君文化研究  
角色人们往往把他视为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势利  
之徒对其多持嘲讽的态度而越是贬低卓王孙越  
能衬托出相如文君私奔及当垆卖酒的不同凡响之  
。  
国文化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及  
文人禀性相异等诸多因素人们对其阐释也不尽相  
因而相如与文君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等特  
在相如与文君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蜀  
人及部分入蜀文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  
文化现象又带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  
相如与文君文化存在了两千多来其产生与发  
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司马相如为一代辞宗”,  
他与汉武帝的风云际会为后世文人所艳羡可以说,  
在封建时代,“相如情结在文人心中是普遍存在  
相如和文君绚烂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  
广为传颂由此衍生出不少与之相关的逸闻轶  
文人们有感于此各抒己见并形诸笔墨这些材  
料共同构成了相如与文君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时  
间的推移相如与文君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  
在相如与文君文化传播史上王培荀功不可没,  
听雨楼随笔所录条目不仅辨正了相如故里问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后期蜀人及部分入蜀文人  
对相如文君的认识及评价即使是一些疵谬之处,  
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其书为后人了解相如文  
君传说在蜀中的流传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对认识相如与文君文化的全貌不无裨益。  
注释:  
1913 蓬州改名蓬州”、“安汉之首字定名蓬安县。  
洪运开蓬州志略卷九清道光间修转引自赵正明邓郁章主编相如故里在蓬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123 。  
参见李大明司马相如生于蓬安》(《光明日报文化周刊,2004 12 31 ),房锐邓郁章关于司马相如故里问题的再  
探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徐才安司马相如三论在引用黄剑华的历史小说琴恋及王培荀的听雨楼随笔的说法后指出:“巴寡妇清是巴地的巨  
卓王孙是川西的大富这两家联姻消息是会传遍全川的王吉同司马相如都是有文化的上层人士完全有可能知道此  
他们三人还有可能在巴地相见过这是司马相如与王吉谋取卓文君的动机也是合谋取得卓文君的原因。”(“司马相  
如与巴蜀文化研讨会论文”,6 此说似误。  
冯汉骥在相如琴台与王建永陵中指出:“大概自明末以后唐宋时所指之琴台或已夷为平地永陵之石幢与石人石马亦  
不复存但琴台相传既久好事者遂指附近永陵为琴台矣。”参见[28],82。  
参考文献:  
1]廖世英),赵熙).荣县志[G] / / 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成都巴蜀书社,1992.  
2]王培荀听雨楼随笔[M].周昌富李大营校点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冯梦龙情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6.  
6]曹学佺蜀中广记[G] / / 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乐史太平寰宇记[G] / / 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8]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刘知几史通[M] / / 赵吕甫史通新校注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0]葛洪西京杂记[M].周天游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1]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2]杜甫).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3]李贽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5]刘勰文心雕龙[M].黄叔琳),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16]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7]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G] / / 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8]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19]陆游陆游集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0]李贤大明一统志[M].台北台湾国风出版社,1977.  
21]和珅大清一统志[G] / / 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2]何宇度益部谈资[G] / / 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3]刘敻),宁缃).邛崃县志[G] / / 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成都巴蜀书社,1992.  
24]吕祖谦大事记解题[G] / / 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6]李吉甫),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7]常明杨芳灿四川通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  
28]冯汉骥相如琴台与王建永陵[C] / / 冯汉骥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Ting Yu Lou Sui Bi and Xiangru⁃Wenjun Culture Study  
FANG Rui  
Chinese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Ting Yu Lou Sui Bi by Wang Peixun, Qing Dynasty scholar, recorded poems and views  
about Sima Xiangru and Zuo Wenjun, which reflects from one aspect Xiangru and Wenjun 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 value and cognitive value and tak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transmitting the culture of Xiangru and Wenjun.  
Key words:Wang Peixun; Ting Yu Lou Sui Bi Xiangru⁃Wenjun culture; historical material value  
责任编辑]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