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骏翚ꢀ 试论隐逸文化中的“乐道”传统
宇宙的观照当中见证到“我” 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由是,自我、本心与天地万物融汇一体,我在天地万
物中,天地万物在我中,“万物皆备于我”,主体以此
而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了。 很显然,这种人
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一体的境界,同时也
即是自由的、审美的境界,“行‘仁’或谓‘爱人’,其
实就是人的自我发现、自我觉醒、自我肯定、自我尊
重、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也就是一种审美境界的创
构活动”[14](117 页)。 故而“乐莫大焉”。
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
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6](《尽心上》)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
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
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6](《尽心上》)而汉
代董仲舒也明确肯定了这种居贫贱而好义乐生的行
为:“今人大有义而甚无利,虽贫与贱,尚荣其行,以
自好而乐生,原宪、曾、闵之属是也。”[15](《身之养重
于义》)显然,正是这种由道德仁义的充实完善而带
来的“乐”,支撑着隐逸即便处于穷困之境也能怡然
欣然,所谓“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
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4](《皇甫谧列传》)
是也。
不仅如此,儒家还进而认为:“以道制欲,则乐
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11] (《乐论》) 可
见,在儒家看来,只有这种合道之“乐”才是真正的
乐,故能“不乱”;而小人所追求的仅是感官的满足,
即“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乐”,故终至于“惑”的
地步。
二ꢀ 道家之乐道精神
我们看到,道家由其一贯的贵生、重生意识出
发,而强调“乐”的精神追求。 但是,同样地,道家所
追求的“乐”,也不止于现实层面,而是力求在“道”
的层次上如何超越现实的有限性,而至一种“ 大
乐”,故其“乐”最终也只能是“乐道”。 虽然对这个
“道”的理解与儒家有所不同,但以此而企图超越现
实层面则是与儒家一致的。
由于儒家在其“乐”中,所一再强调的是“道”的
内容,以为这才是真正的“乐”,则对小人来讲,正因
其“乐”者非“道”,故一方面是所谓“惑”而不“乐”,
另一方面,则即使如此之“乐” 也仅是表面而暂时
的,会因环境的改变而丧失。 孔子就说道:“不仁者
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1](《里仁》)朱熹注
云:“约,穷困也”,“不仁之人,久约必滥,久乐必淫”
当然,与儒家不同的是,道家乃因其一贯的“贵
生”、“重生”的思想观念,而理所当然地要坚持一种
“乐”的人生态度,追求一种“乐”的人生境界的。 他
们认为,人生在世,必然受到现实社会方方面面的束
缚,如功利观念的桎梏、善恶观念的左右、是非观念
的纠葛、生死观念的困扰等等,《老子》云:“五色令
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
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6](第12 章)“名与
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16](第44 章)
而《庄子》也指出:“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
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
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
飞扬。 此五者,皆生之害也。”[2](《天地》)而出于这
种种欲望的世人必定“泾泾然如将不得已”[2](《至
乐》),“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2]
(《齐物论》)。
[
11]。 孔子的这句话,反过来也就可以这样说,仁者
既可以“久处约”,也可以“长处乐”,即出或处皆
乐”。 这到孟子那里,被表述为“无恒产而有恒心
“
者,惟士为能”[6](《梁惠王上》)。 而从现实政治生活
和中国古代历史情形而言,则士人所面对的往往是
“
处约”,是必须“隐居以求志”,而至于“长处乐”。
从这个角度讲,隐逸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发达,也是
顺理成章的事了。
很明显,仁者之“乐”,一方面,因其“乐”的是对
仁义之道的坚守,是这种仁义之道的充实和光辉所
致,故可“长处”,而不至于“久乐必淫”。 而另一方
面,则是仁者自觉到了自身所坚持的道义与现实社
会之间的矛盾处,知道“君子固穷”、“贫者士之常”,
从而可以“久处约”,可以在生活穷乏之时也体会到
“
乐”,所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述而》)。 所
以,孔子要称道颜回云:“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
忧,而回也不改其乐。”[1](《雍也》)孟子则更清楚地
说道:“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达不离道,故民不
但另一方面,却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2](《养生主》)有限的生命在
这种种无穷无尽的束缚下,哪里还有什么自由、快乐
可言? “知”的无限性价值和意义,因生命的有限性
而消解,而以此有限之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显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