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俊波ꢀ 论中晚唐文体赋的产生
竞入。 忘嗜欲之生疾,意巫诅而是因,将搜蛊以
(卷371,4164 页)
涤灾,纵庸琐之奸臣。 言何微而莫仇,冤虽毒而
奚伸? 构储后以挂殃,矧具寮与齐人。 旋激怒
而诛充,竟奔湖而灭身。 异哉汉后,因奸邪之是
诱,俾冢嗣而罹咎。 彼伤魂之冥冥,故筑台其何
有。 嗟尔戾嗣,盍入明以见志,遽兴戈而自弃,
谅君父之是叛,虽窜身其焉寘? 呜呼! 一失其
理,孝慈两坠,不其伤哉! 夫邪不自生,衅亦有
托。 信其谗兴,利则妖作。 恣鬼神之愆变,实人
事之纷错。 故子不语于怪乱,道亦贵乎淡泊,盖
为此也……水滔滔而不归,日杳杳而西驰。 时
径往兮莫追,人共尽兮台隳,榛焉莽焉,俾永代
而伤悲。 (陆贽《伤望思台赋》)[4](卷599,6056
页)
诗和赋的构思是如此的相似:都是先对历史事实加
以陈述,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只不过赋的篇幅
较长,所以叙事也较为详细,而诗则局于短制,所以
叙事只两联而已。 议论也是如此,赋较详细,指出父
子双方都有错,而诗则简单地对汉武帝能治天下却
不能治家的行为提出批评。 诗和赋最后都表达了一
种惋惜、感伤的情绪。 所以可以说,《望思台赋》 是
扩大化了的诗歌,而《望思台作》的诗歌正是微型的
赋。
以上对中晚唐文体赋产生的原因作了一个简单
地分析。 可以看出,文赋的产生和古文运动密切相
关,古文家们的创作理论也正是文赋产生的理论基
石,而当时文坛上的创作风气和创作状况如破体为
文的盛行、律赋的盛行等,也从实践的方面刺激了文
赋的产生。
浸润成宫蛊,苍黄弄父兵。 人情疑始变,天
性感还生。 宇县犹能洽,闺门讵不平。 空令千
载后,凄怆望思名。 (吕温《望思台作》) [15]
参考文献:
[
[
[
1]祝尧.古赋辨体[Μ].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66 册[Z].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姜书阁.骈文史论[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于景祥.四杰辞赋与庾信骈赋之关系[A].冬青书屋同学会(编).庆祝卞孝萱先生八十华诞文史论集[C].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2003.
[
[
[
[
[
[
[
[
[
[
[
[
[
[
[
[
[
[
[
[
[
4]董诰,等.全唐文[Μ].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马积高.赋史[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刘熙载.艺概[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8]饶宗颐.选堂赋话[A].饶宗颐. 文辙———文学史论集[C].台湾:学生书局,1991.
9] 郭庆藩.庄子集释[Μ].北京:中华书局,1961.
10]毛诗正义[Μ].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王修玉.历朝赋楷[Μ].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404 册[Z].济南:齐鲁书社,1997.
12]邱先德.唐人赋钞[Μ].两仪堂梓本.咸丰甲寅(1854)重刊ꢁ
13]项安世.项氏家说[Μ].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6 册[Z].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4]钱钟书.管锥编[Μ].北京:中华书局,1986.
15]彭定求,等.全唐诗[Μ].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陈师道.后山诗话[A].何文焕.历代诗话[Μ].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程千帆.俭腹抄[Μ].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8]许学夷.诗源辨体[Μ].杜维沫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9]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Μ].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20]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Μ].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21]石昌渝. 中国小说源流论[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22]陈节.论赋与唐传奇的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2,(1).
23]赵俊波.论唐代辞赋的小说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3).
24]胡小石.杜甫《北征》小笺[A].胡小石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