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 结ꢀ 辞赋研究的新创获
论唐人《赋谱》之文字、内容,是微观考察,然其搜集
众材,如以了尊“笔图”作为参证探讨《赋谱》的句式
术语,则出于宏观视野。 “赵著”通过分析律赋的篇
章结构,却推导出律赋创作用于科举考试,有着逻辑
思维训练的价值,也是由小见大,颇有新义。 至于
及乾淳以来诸老之作,参以近体古今奇正,萃为一
编”一段话,将其中“三元衡鉴”用书名号标为两书,
并推述“其中所谓《衡鉴》,应当就是指范仲淹编选
的《赋林衡鉴》”。 如果作者能够查阅相关资料,如
王清臣《挥麈余话》中“吴伯固编《三元衡鉴》”语及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一“止斋陈氏”条、吴曾《能
改斋漫录》 卷十四“类对·忘楫遗弓之句” 条等记
“
詹著”中有关《释迦佛赋》 作者归属的考辨,“赵
著”对卢肇《海潮赋》内涵的分析,也是知微见著,有
着文献学与文艺学的双重价值。
ꢆꢂꢁ
载,当知《三元衡鉴》为吴处厚所编,不致有此推述
当然,该丛书在取得显著的学术成就的同时,也
有不足之处,特别是一些存疑问题和推述之词,宜为
慎重。 例如“道著”主要立论都建立在《西京杂记》
记述司马相如“答盛览问作赋”这段文字,然而这些
之误。
蜀中多赋才,如汉代的司马相如、王褒、扬雄、李
尤,唐代的李白,宋代的三苏,清代的李调元等,而辞
赋学研究,四川师大文学院经三代学人之努力,已成
为全国辞赋研究重镇。 这套“辞赋学”丛书的问世,
不仅显示出蜀中赋学的厚重与辉煌,也为新世纪辞
赋学研究的开拓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ꢅꢂꢁ
文字的著述权学界已有争议,所以作者当有所考
辨,至少需要予以说明。 又如“詹著”第九章《范仲
淹的赋论与赋作》引述南宋郑起潜《上尚书省札子》
“
起潜初仕吉州教官,尝刊赋格,自三元衡鉴、二李
注释:
①
②
参见许结《二十世纪赋学研究的回顾与瞻望》,《文学评论》1998 年第6 期。
“辞赋学”丛书收录七部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 年10 月第1 版),其中汤炳正的《渊研楼屈学存稿》由
其受业弟子熊良智整理;万光治的《汉赋通论》、李大明《汉楚辞学史》、李诚的《楚辞论稿》为增订本,在原著基础上有较多
的增补。 按:除这套丛书之外,山东大学龚克昌先生的《全汉赋评注》(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年12 月第1 版)、《中国辞赋研
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年11 月版),为新世纪赋学研究重要成果。 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专刊》六本,其中三
部为辞赋研究,分别是:许结《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程章灿《赋学论丛》、曹虹《中国辞赋源流综论》(中华书局2005 年9 月
第1 版)。
③
④
参见许结《赋话论》(收载《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年7 月第1 版)与《论诗、赋话的粘附与分离》(收
载《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
持“诗化”说者如尹占华《唐宋赋的诗化与散文化》,《西北师大学报》1999 年第1 期。 按,尹氏著有《律赋论稿》(巴蜀书社
2001 年5 月第1 版),可参阅。
⑤
⑥
参见万曼《辞赋起源》,《国文月刊》第59 期,1947 年9 月。
按:汉赋语言的雅化有各种途径,其中有将古代专用名词化作普通名词使用,如以“王良”“造父”代指驾车之人;有用古代精
美物品作同类事物修饰词语,如《子虚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等。 关于中国文学的典
雅特征,可参见钱穆《中国文学讲演集》(巴蜀书社1987 年版)。
⑦
⑧
铃木虎雄《赋史大要》1936 年初版于日本富山房,1942 年正中书局出版殷石臞中译本,1976 年2 版。
详见邝健行著《诗赋与律调》(中华书局1994 年版)、《诗赋合论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及《科举考试文体论稿》
等。
⑨
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中华书局1948 年版。
ꢁ
ꢁ
ꢁ
ꢁ
[
责任编辑:唐ꢀ 普]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