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路径。 如此设置教学管理机构,通常会带来以下问题:一是因权力集中于具有纵向隶属关系的各级领导手
中,领导难以摆脱繁杂事务的纠缠,难以腾出主要精力抓战略性、方向性大事,而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二是因
信息传递路径迂回曲折,信息传递时间延宕,信息传输失真率提高,而降低管理效率并加大管理信息成本;三
是因不存在信息横向沟通与交流的路径,而无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作用;四是因各教学单
位自成体系,各职能部门各行其是,而使工作协调性差与资源难以共享[2]。
第二,重行政管理,轻业务管理。 教学管理包括业务管理行政管理两个部分。 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
是学院制,都更多考虑的是教学行政管理的要求,而未充分反映教学业务管理的要求。 首先,业务管理机构
不尽完善,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质量评估组织等教学业务管理机构在该机构系统中未得到应有的体现。 其
次,未能摆正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就高校所承担的基本职责而言,它无疑是一个业务单位,而不是
一级行政组织。 作为一个业务单位,业务工作理应处于中心地位,行政管理则应服从并服务于业务管理。 然
而,上述两种教学管理机构体系显然都是按行政隶属关系设置的,并未充分反映教学业务活动规律的要求。
再者,难以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教学业务决策与管理中的作用。 高校作为一个教育与学术业务机构,专家学
者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理应处于重要的地位,享有参与教学、科研重大事项决策的权力。 尽管高校的校长、二
级学院的院长、系(部)主任一般都是由专家学者担任的,但当他们以校长或院长、系(部)主任的身份出现
时,更多行使的是行政管理职责,而非业务管理职责。 从这种意义上说,校长、院长、系(部)主任的作用,并
不能涵盖或等同于专家学者在教学业务决策与管理中的作用。 换言之,直线—职能制与学院制只为校长、院
长、系(部)主任行使行政管理职责提供舞台,却未为专家学者充分行使业务管理职责提供舞台[3]。
第三,教学管理机构设置缺乏弹性、灵活性。 某些教学活动是常规的,某些教学活动是非常规的。 常规
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刚性与稳定性;非常规的教学活动,则要求教学管理机构
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与灵活性。 而上述两种教学管理机构体系都是刚性与稳定性有余,弹性与灵活性不
足,致使非常规教学活动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难以得到发展。
针对现存的缺陷,笔者认为,在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机构进行调整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第一,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的过程,也就是经济民主化在我国推进的
过程。 经济的民主化必将推动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必然要求教学管理民主化。 而实
现教学管理民主化的关键,则在于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要把下层组织有能力、有条件行使好的那些
事权坚决地放下去,最高领导层要从琐碎的事务圈子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具有全局性、方向性、战
略性的重大事项的决策与对下级工作的指导、监控、评估与激励上来。
第二,行政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关系。 在相当部分高校,特别是那些历史较短、文化积淀不深的高校,业务
工作让位于行政工作,学术权力屈从于行政权力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种业务工作与行政工作、学术权力与行
政权力关系的扭曲,使教学、科研规律的要求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专家学者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必须改变上述状况,理顺业务工作与行政工作、业务部门与行政部门、学术权力与行
政权力的关系,使高校的工作真正步入合规律的轨道。
第三,纵向与横向的关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日趋广泛的运用,一方面,会使中间管理层
的作用弱化,教学管理权力重心下移,教学管理系统趋向扁平化,另一方面,又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对教学管理
系统各个局部的活动进行整合、协调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学管理系统的扁平化不等于平面化,教学管理系
统的层级结构与行政隶属关系仍然会存续下去。 因此,在进行现代教学管理体制架构时,既要处理好纵向的
隶属关系,也要处理好横向的分工协作关系,二者不可偏废。
第四,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进行教学管理活动,是为了获得教学管理效益。 而为了获得教学管理效益,
则必须支付教学管理成本,这样,在教学管理成本与教学管理效益之间就有一个比较问题。 也就是说,在教
学管理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要使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在教学管理效益既定的情况下,则要使教学管理成本最
小。 教学管理成本效益比的大小,既与教学管理主体的能力、工作状况、管理技术等要素的投入状况相关,也
与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相关。 变革后的教学管理机构要有助于整合各种管理要素,充分发挥其效能;有助于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