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调查问卷分布情况如下表1:
(二)目前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引进机制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引进数量少,人才地缘单一,大多数人才
属于本地人才
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人才来源情况如表2 所
表1ꢁ 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调查问卷数量分布情况
1
问卷发放地区发放问卷数量(份)
收回有效问卷(份)
甘孜州五县
阿坝州五县
凉山州两县
600
220
300
449
220
276
示:
表2ꢁ 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人才来源情况
来源
地区
甘孜
ꢀ
ꢀ 4ꢁ 人才引进机制调查的主要问题
问卷中关于人才引进方面的问题包括:引进人
本州
省内其他地区
外省
无回答
才的类别、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具体途径、四川省
人才引进工作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执行情
况、人才引进的渠道、被调查者愿意继续在少数民族
地区工作的主要理由、被调查者不愿意继续留在少
数民族地区工作的主要理由、被调查者对少数民族
地区人才引进方面存在问题的看法、被调查者对民
族地区人才引进工作的建议。
72.66%
62.9%
20.22%
26.7%
5.77%
6.78%
3.25%
1.35%
3.62%
2.53%
阿坝
凉山
72.56%
21.66%
ꢀ
ꢀ 数据来源:调研问卷所得数据计算所得
从上表可以看出,甘孜、阿坝、凉山三州的人才
引进情况普遍不理想,人才大多数来自本州,约四分
之一左右的人才是在省内范围流动的。 而来自外省
的人才数量极少,平均约占人才总量的5%左右。
一ꢀ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引进的现状
(
一)人才总体情况
2
.人才引进的渠道单一,以国家计划分配为主
截止2004 年底,甘孜州全州人才总量为70233
人,其中党政人才12367 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和专
业技术人才17383 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
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人才引进的渠道分为国家
计划分配、人才招聘会、人才市场、网上招聘、工作调
动、自主择业及其他渠道等七种,具体情况如表3 所
示:
术人才932 人、技能型人才3562 人、实用型人才
①
35989 人。 阿坝州全州人才队伍总量达6ꢁ 6 万人,
表3ꢁ 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人才引进渠道情况
人口比为776ꢁ 5 人/ 万人,超过全国平均数,在全国
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比较高的。 但是,从结构上看,党
政人才占16%、经营管理人才占6ꢁ 5%、专业技术人
才占31%、技能型人才占11%、农村实用人才占
渠道国家计人才人才网上工作自主
其他无回答
划分配招聘会市场招聘调动择业
地区
甘孜68.89% 7.78% 2.45%
凉山76.89% 2.16% 1.08%
阿坝73.76% 3.62% 3.62%
0
0
0
5.55% 3.11% 10.67% 1.55%
9.75% 2.17% 6.50% 1.45%
4.52% 3.16% 10.86% 1.44%
3
5ꢁ 5%,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 专
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人数较少
仅738 人,其中正高级15 人),比例偏低( 仅占
ꢁ 6%),年龄偏高(现有350 多人提出了离岗待退和
(
ꢀ
ꢀ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计算所得
3
从表3 可以看出,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引进人
提前退休请求),且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等事业
单位(企业仅占3ꢁ 5%),地区分布不合理(阿坝、红
原、壤塘、若尔盖四县不及15%)。 技能型人才队伍
中,在岗技师仅63 人,高级工2096 人,主要集中在
才主要靠的是国家计划分配,而且是上世纪六七十
年代实行国家计划分配体制的结果,说明了少数民
族地区人才的引进主要依靠国家行政手段,而且通
过人才招聘和人才市场渠道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
人才数量十分有限,甘孜州通过这两条渠道引进的
人才比重只有10ꢁ 23%,凉山州为7ꢁ 24%,阿坝州最
少,只占总量的3ꢁ 24%,说明人才引进的市场化道
路还比较漫长,人才市场还不健全。 不可置信的是,
我们最常见的网上招聘形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却毫无
作用,凉山、阿坝、甘孜州三州竟然无一位人才是通
过网上招聘形式引进的。 另外选择工作调动、自主
②
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仅占23%) 。 据人才资源调
查,截止1999 年12 月底,凉山州人才资源总量为
108753 人(这里的人才系指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或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含中央、省属单位,下
同),比“八五” 增长13ꢁ 68%,年均递增3ꢁ 26%,占
全州人口总数的2ꢁ 76%, 占全部职工总数的
③
48ꢁ 55%,占全州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 39%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