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 英ꢀ 刘宪俊ꢀ 师生交往:彰显教育主体间性的基本途径
主体间性的基本途径之关键。
注释:
①
在教育研究中有大量的“教育语言”研究,其研究具有如下特征:一,在第二语言、双语教育的研究中,教育语言或被意为教
育所用语言,或被意为语言教育、语言教学;二,其研究主要从单维度,即从教师教育、教学语言的维度进行,把教育语言理
解为教师的职业语言,探讨其科学性、艺术性,进行经验性总结,进而研究教师的语言能力及其修养;三,其研究主要集中于
课堂,教育语言被约束为课堂教学语言;四,教育语言有时成为德育语言的同义词,指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
语言,或与学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另外,谢弗勒(I.Scheffeler)则另辟蹊径,把教育语言理解为用以描述教育的语言,并
分为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 这些意义上的教育语言都与笔者所讲的不同。
②
夏甄陶曾对二者进行了区分:“人们日常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语言,通常称为自然语言……它的符号单位是词”;“人工语言
…
…是适应于某种特殊的或专业性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的符号单位不是词,而是代码或记号”。 参见夏甄陶著《认识论引
论》,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209 页。
③
④
在此,笔者实际上把教育活动划分为“教学活动”与“教学以外的活动”。 依据为: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其它工作依
此展开。
这种“交往”已经不能再称其为交往了,它是一种“虚假的交往”,并不具备“真实交往的意蕴”。 参见郑金洲《教育碎思》,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102 页。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2]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陈金美.论主体性与客体性、主体间性的关系[J].求索,1997,(5).
4]王晓东.交往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求是学刊,2000,(3).
5]闫青会.试论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融合[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6).
6]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7]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教育研究,2002,(2).
8]刘黎明.在交往中建构个体———教育交往审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9]顾建军.浅析教育的双主体特征[J].教育科学,2000,(1).
10]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1]纪大海,杜萍.教育关系论[J].教育研究,2002,(12).
12]包小红.教育主体与师生关系阐释[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13]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4](法)埃米尔·涂尔干.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M] / /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5]夏甄陶.认识论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6]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7]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18]王枬.语言:师生心灵之约[J].教育研究,2002,(2).
19]吴金华.现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9).
20]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现代教育理论丛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1]郑金洲.教育碎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责任编辑:李大明]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