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卷第期  
2014 11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6  
November,2014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  
困境及转型路径探析  
2  
刘萍萍钟秋波  
1.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昆明650500;2.云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昆明650091;  
四川师范大学社科学报编辑部成都610066)  
摘要2005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年中提出了普惠金融的理念即要使所有的穷人和富人都能平等地  
享受到金融服务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距离普惠金融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面较  
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较弱以及减少农村贫困的效果有限等方面基于此创新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的路径十分必要如正规涉农金融机构应建立高覆盖率的农村金融互联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拓展资金来  
源和减少信贷成本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应努力建立减少农村贫困的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此  
还应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6⁃0033⁃08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要发展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强调要有  
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广泛的可持续获得的金融服务。  
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距离普惠金融还有很大差距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还存在着金融服务空白的现  
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户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鉴于此以普惠金融为理论基础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  
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职责探索农村金融普惠三农的转型路径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作为对该理论的深化麦金农和肖提出了金  
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突出了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金融发展的好处可  
1]  
能会绕开一部分企业和个人特别是那些贫困的人群在我国突出表现为原有以政府主导的外生国有金融体系  
2]35  
[3]20  
如何将城市资金引导到农村地区 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键 针对  
严重制约了三农的发展  
4]  
[5]  
这个问题引入国际上流行的普惠金融概念强调发展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在普惠金融理念下国内外学  
收稿日期2014⁃07⁃19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普惠金融理念下云南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研究”(QN2014019)、云南民族大学  
校内青年项目金融效率视角下云南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研究”(2013QN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萍萍(1979—),陕西西安人经济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云南大学理论经济学流动站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钟秋波(1981—),广西来宾人经济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社科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改革  
与发展。  
3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者也开始探讨我国农村金融普惠三农的问题。  
[6]  
1)正规涉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覆盖面低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从来就是外生于农村经济的 在市场化  
[7]38  
背景下农业银行因信息获取上的劣势以及管理成本过高  
逐渐远离农村支农职能有所削弱目前农业银  
行又开始加强针对三农的服务但熊远等人调查分析发现农业银行依然存在金融服务覆盖面低产品创新与  
[8]  
三农脱节等问题另外在农村金融市场处于主力军地位的农信社由于特殊的政治化背景在地方政府  
[9]  
管理和对国家援助预期惯性的依赖下也不断出现脱农变异的倾向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单一且存在能否持续发展的风险农村改革没有诱导出农村  
经济的内生金融甚至连具有草根特色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出现了内生性不足的先天缺陷一是业务单  
10]  
没有发展包括转账租赁抵押养老金及小额保险等其他业务二是我国的小额贷款规模较高普惠金融的  
小额贷款规模的标准一般指的是小于或等于某个地区的年人均GDP,而我国小额贷款的规模通常被认为是10 万  
11]  
[12]  
以下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更高三是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服务手段还很有限此外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明  
13]  
显的监督比较优势由其组建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将难以长期持续经营  
3)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一些学者强调发展农村信贷担保完善农村征信体系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民贷款难  
14]  
的问题而且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行成本但我国农业保险的险种主要是粮食和生猪保险农业气候保险  
15]  
是空白也没有设立形式上的巨灾保险基金  
以上研究揭示了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普惠金融的重要理念以及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普惠三农的不足但  
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如何创新改革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使其具有高覆盖率可持续性减少贫  
充分发挥普惠三农的作用;(2)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下农村金融如何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差异性多  
元化和特色化金融需求促进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围绕普惠金融内涵创新发展农村  
金融体系这不仅丰富了农村金融理论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普惠三农的相关问题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  
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普惠金融2005 年由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旨在满足所有需要金融服务的人所有的穷人和  
富人都可以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在普惠金融理念下农村金融发展应努力的目标是在最大程度上使农村地区  
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这一目标对农村金融传统方法形成了挑战。  
农村金融传统方法的错位  
首先农村金融传统方法只强调发放贷款的规模由于受到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再加上富裕工业国家  
的榜样作用发展中国家特别强调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性因此制定了以牺牲农村经济而偏向城市发展的政策,  
16]  
如对农业生产限制性价格的控制大量积极财政政策的资金发力点偏向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为了保  
证公平增加农村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依靠财政向农村注入政策性资金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世界上  
多数农村金融机构都高度依赖补贴,1980 年农业信贷补贴占到巴西GDP 2.2%,1986 年墨西哥农业信贷补贴占  
17]  
GDP 1.7% 只是大多数商业银行都不愿意涉足农村地区的业务只有一些专业的农村信贷机构将政策  
性的信贷补贴资金输送到农民手中这些机构仅被当作贷款发放窗口注重贷款数量而忽视贷款质量并不能为  
17]  
农村提供全面的服务因此这种方法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其次农村金融传统方法只重视农业传统农村金融的信贷补贴资金更多的是通过支持农业来促进农村的  
发展农村非农企业的发展却很难获得政策性的贷款支持但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研究农业生产已不再是农村  
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绝大部分农户都从事其他非农活动只有约1/ 3 的农户单一地从事农业和与农业直接相关  
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农户同时从事农业和其他非农活动由于传统农村金融对农村非农企业发展不够重视导致  
17]  
农村各部门发展极不平衡从而无法促进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多样化  
第三农村金融传统方法忽视储蓄动员过去总认为农村人口较贫困家庭储蓄少因此传统农村金融总是  
忽视对农户的储蓄动员但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研究农村里的穷人是能够进行储蓄的而且如果农村金融机构  
17]  
有更多的农户储蓄会促进提高分配贷款的效率  
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变化  
34  
刘萍萍钟秋波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及转型路径探析  
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变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农村金融的目标更关注如何消除农村贫困问题与过  
去的农村金融发展目标相比现在的农村金融市场旨在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最终达到消除农村贫  
困的目标其二农村金融鼓励农户储蓄与过去的农村金融相比现在的农村金融认为农户和农村企业是有能  
力并愿意进行储蓄的因此提倡取消存贷款利率限制鼓励市场决定利率并通过多种金融机构为农户和农村企  
业提供它们能够负担得起利息的贷款其三农村金融需要政府创造一个合理的政策环境 过去的农村金融市  
场主要是依靠政府直接干预和控制农业信贷而现在的农村金融市场希望政府取消对农村金融的直接管制使政  
府对农业信贷的直接干预和控制最小化但同时希望政府创造一个合理的政策环境加强农村金融的竞争机制。  
其四农村金融注重创新与机构建设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更加注重金融工具的创新并致力于开展经常性  
的员工培训进行调查研究并与具有成功经验的机构进行信息交流通过支持机构建设为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完  
17]  
善的农村金融服务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体系  
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变化以及普惠金融的理念为更好地实现普惠三农的农村金融服务目标需要  
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具有高覆盖率即要尽可能地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满足所  
有的农村地区和农户都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并能获得所需的贷款额度二是具有可持续性即新型农村金融机  
构的运营收益要能够大于成本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减少贫困即农村金融机构要致力于更好地服  
18]  
务穷人改善穷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减少农村贫困的现象基于以上分析形成一个以高覆盖率(high cover⁃  
age rate)、可持续性(sustainable)、减少贫困(poverty reduction)为核心特征的普惠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框架见  
1)。  
1.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体系框架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  
基于以上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体系的分析通过研究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农村普惠  
金融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如覆盖面低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弱减少贫困效果不理想等。  
农村金融的覆盖面较低  
农村金融机构的布局偏离农村根据普惠金融的理念农村金融应首先努力解决服务空白问题 因此农  
村金融机构应首先布局在金融服务空白的村镇才能更好更方便地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我国正规涉农金融机  
构的农业银行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因为特殊的原因曾一度远离农村虽然2008 年成立了三农事业部”,旨在  
扩大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但据调查发现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都设立在县城很少辐射到偏远的农村地区即  
使具有草根特色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布局也不足以解决服务空白问题比如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大  
多选择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区或郊区很少设立在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内截至2013 年底村镇银行覆盖固定贫  
困县182 仅占全国固定贫困县总数的31%;虽然部分资金互助社是设立在村一级但资金互助社仅49 覆  
19]13  
盖面远远不足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偏离农户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来看农业银行突出对产业化龙头企  
3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进行服务。 2013农业银行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  
20]  
务覆盖率达81.4%57.6% ;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追求的金融服务对象大多是富裕客户种养专业大户以  
及规模较大的企业远离了低端农村客户从表 可以看出农户和小企业贷款总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由2008  
年的95.85%下降到2013 年的90%,2008-2013 年农户贷款的占比始终低于小企业贷款的占比农户贷款和小企  
业贷款占比的最高值是2008 此后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11 年达到最低此后虽有所提高但始终没有超越  
2008 年的数据。  
21]  
1.20082013 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和结构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信贷规模  
存款余额亿元)  
64.6  
34.2  
269  
181  
66  
752.7  
600.9  
207.4  
313.8  
34.5  
1707  
1316  
432  
3066  
2330  
860  
3880  
3280  
1259  
1717  
38.4  
52.3  
贷款余额亿元)  
农户贷款亿元)  
13.98  
18.8  
小企业贷款亿元)  
农户贷款贷款余额)  
小企业贷款贷款余额)  
91  
620  
1121  
36.9  
48.11  
40.88  
54.97  
36.5  
50.3  
32.8  
47.11  
52.2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2013 年年报)。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根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 年总体工作安排》,银监会计划在全国再设  
1300 家左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重点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足的中西部地区倾斜争取通过年努  
22]  
与现有机构一起基本实现县及以下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然而从表可以看出截止到2011 年底,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数为691 仅完成计划数的53.2%,即使到2013 年也才达到1050 依旧没有完成计  
划目标。  
21]  
2.20072013 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法人机构数量  
单位家数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  
19  
91  
148  
349  
635  
10  
800  
14  
987  
14  
贷款公司  
农村资金互助社  
合计  
10  
107  
16  
37  
46  
49  
49  
31  
172  
395  
691  
863  
1050  
ꢀ ꢀ ꢀ ꢀ ꢀ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2013 年年报)。  
此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增长不平衡其中村镇银行的数量增长较快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  
21]  
发展却非常缓慢显示村镇银行2007 年只有19 ,2013 年增长至987 增长了50.95而贷款公司  
2007 年为,2013 年只有14 增长了2.5 农村资金互助社2007 年为,2013 年增长到49 增长了5.1  
从增长速度来看村镇银行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增长速度尤其是贷款公司和  
农村资金互助社2012-2013 两年间的增长速度为0。  
然而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解决相对弱势的普通农户的金融需求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只有农村资金互助社是能够代表普通农户利益的金融组织形式它不仅能解决向农户借贷的信息不对称以及  
信贷中发生的审核成本过高问题还能组织建立农民社区共同体然而农村资金互助社零增长的现状严重制约  
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普惠式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较弱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较差据银监会统计,2013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利润率为1.2%,资本  
19]  
利润率为18.5%,其中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为1.3%,资本利润率为19.2% 。 但从表 可以看出截止到2013  
36  
刘萍萍钟秋波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及转型路径探析  
年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率为0.63%,资本利润率为16.99%。 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平均指  
标相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利润率都较低这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较低。  
3.2007-2013 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绩效指标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存贷比)  
53  
54  
68  
80  
77  
81  
85  
资产负债率)  
权益报酬率)  
资产收益率)  
99.33  
5.42  
0.04  
99.00  
2.94  
0.03  
98.77  
9.70  
0.12  
97.90  
16.17  
0.34  
97.04  
20.01  
0.59  
96.64  
18.94  
0.64  
96.30  
16.99  
0.63  
ꢀ ꢀ ꢀ ꢀ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2013 年年报)。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较高从表 可以看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比逐年增长200753%上  
升至2013 年的85%,存贷比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增长幅度大于存款增长幅度表明新型农业机构的流动  
性较差资产负债率虽处于下降的趋势但始终保持在高位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运营风险。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扩张能力较弱业务扩张能力主要是指金融机构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提高市场  
23]  
占有率所具备的素质与水平较强的业务扩张能力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  
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整体缺乏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和全面的业务操作技能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只习  
惯于普通的经营模式与服务思维产品单一服务僵化而对于贴近农村适合农户的特色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的创新较少业务扩张能力匮乏。  
农村金融减少贫困的效果有限  
五六十年代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发达的城市工业从落后的贫困的农村地区吸收劳动力可以消除农村贫  
困问题但这种涓滴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一般来说只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才是消除农村  
贫困最有保障的途径普惠金融能够把那些被排斥于传统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轨道之外的农村低收入者纳  
入农村金融服务范围使他们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改善穷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有利于消除农村贫困。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  
4.2007-2013 年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对比表  
单位元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年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  
140.40 4760.60 5153.20 5919.00 6977.30 7916.60 8895.90  
13785.80 15780.80 17174.70 19109.40 21809.80 24564.70 26955.1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的比值  
3.33  
3.31  
3.33  
3.23  
3.13  
3.10  
3.0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  
然而从表可以看出,2007-2013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呈递增  
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但缩小的比例较小可见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  
挥减少农村贫困的效果非常有限。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转型路径  
正规涉农金融机构普惠三农的转型高覆盖率的农村金融互联网  
合作性金融机构的转型  
根据1997 年版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合作制可理解为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  
社员提供金融服务”。 因此合作性金融的基本经济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自愿性二是互助共济性三是民  
主管理性四是非盈利性鉴此合作性金融的转型路径是以合作金融为中介利用农户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的  
合作依托合作性金融产品的创新主要针对分散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特色化金融服  
3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在我国一些农村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其经营主体更多表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乡  
镇企业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需求最突出的表现是因为较大的经营规模及先进的生产物质设备对金融  
的需求可能会从过去的散而小逐渐向规模化金融需求转变也就是他们扩大再生产往往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转型农信社可以按照商业性的股份制改革模式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  
乡镇企业之间通过合作性金融产品互相参股也可以参股到农信社使农信社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借贷这不仅满  
24]99-100  
足了当地农村对商业性金融的需求也促进了农信社自身改革的需求  
对农村经济并不活跃的地区其农村经济中的主体主要是分散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他们的资金实力较  
投资需求也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分散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的转型农信社应本着增资扩股增强  
其自身实力的原则从信贷的优惠利率获取信贷的便利程度还款方式等方面创新达到吸引更多分散农户专  
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加入农信社成为社员的目的同时农信社应从管理结构治理结构和分配结构的改革入手保  
24]99-100  
证社员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  
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转型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要代表的农村商业性金融组织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而针对农业和农村企业的信  
贷存在着信息成本高信贷风险大资金回报率低等问题因此从商业银行的本质而言并不能很好地承担为农村  
提供金融服务的责任然而农业银行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优势一是从农业银行的整体网点布局来看几乎所有  
的县域地区都有农业银行的网点其在农村地区的机构覆盖率有了很大的影响二是农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  
形成了本外币一体化的经营具有资金实力雄厚的特点三是农业银行长期服务三农对于如何在县域地区开  
24]101-104  
展信贷工作具有较多的经验  
因此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转型路径应该结合利用农业银行的资金优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  
作社的网点优势以及信息成本低的优势采取打包贷款联合贷款的形式为农村龙头企业等中高端客户提供规  
模化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对当地特色产业进行扶植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提高盈利水平增加对农村地区  
的投入。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转型  
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它一方面具有为农村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经营提供中长期贷款业务的政策优势而且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另一方面它作为一个金融企业本身也面临着  
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以农发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路径一是充分利用农发行的政策优势  
以及农信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的网点和信息优势通过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方式为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分散农户  
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二是利用农发行的政策引导优势不仅要起到对农村资金的储蓄动员作用而且要将城市资  
金引导并注入农村地区的发展减少农村地区的储蓄外流问题形成农村地区的资金内循环”;三是利用农发行  
的政策优势重点关注农业科技化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通过再贷款批发贷款等形式扶植农村特色产  
24]97-99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普惠三农的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农村金融服务  
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补贴减少其提供高覆盖金融服务的成本  
为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对农村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应出台专门针对新型农村金  
融机构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第一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村镇一级的地方布局设点政府  
可以通过赠予其一笔发展基金用于筹建之初的成本和开办费用同时对于在村镇一级布局设点的新型农村金融  
机构执行较低营业税率和所得税税率第二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县及县以下的涉农贷款当县及县以下的  
涉农贷款占到所有贷款的一定比例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第三鼓励民间资本入股新  
21]  
型农村金融机构对于民间资本的股东分红免征个人所得税  
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保证其提供高覆盖金融服务的资金来源  
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需要从政策支持以及制度两个方面来保证从政策支持方面而言一是  
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执行比一般商业银行更加灵活的存贷准备金率如可以采取较低的存款  
38  
刘萍萍钟秋波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及转型路径探析  
准备金率或执行不缴纳存款准备金的政策二是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免征监管费用三是中国  
人民银行应该允许村镇银行免费接入支付结算系统四是鼓励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银行向新型  
21]  
农村金融机构大量批发支农资金同时增加中国人民银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从制度保障方  
面而言一是建立大中型商业金融机构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合作制度保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充足的资  
金借贷给农户或农村小微企业二是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融券制度允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债  
票据等方式向广大农户进行资金的筹集三是制定农村地区再投资法制度减少农村资金的外流。  
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增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益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面对的客户群体是普通农户或农村小微企业这些群体大部分都存在着文化水平较  
金融知识欠缺等问题但这部分群体同样也具有希望获得金融支持的愿望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针对  
这部分客户开展一些具有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比如对农户开展信贷担保知识培训如何获取信贷方式的讲解、  
生产经营财务需求培训等并收取一定的金融咨询顾问费用这不仅能帮助农户顺利地获得金融支持而且也增  
加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益来源。  
农业保险普惠三农的转型减少农村贫困的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借鉴美国等国家农业保险的发展经验我国应大力发展农村农业保险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立政策性农业  
保险制度由政府来决定农业保险赔付的方向和数量二是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导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保险  
市场形成有效的农业再保险体系三是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尤其是免除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保险市  
场经营的营业税提高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保险市场的积极性同时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四是构建银行保险互  
动机制考虑如何使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为农业保险品种的创新搭建平台五是由于农业保险气候等原  
因造成的巨灾风险远远大于普通保险因此应通过设立巨灾保险基金构建以气象指数卫星植被生长指数等为  
14]  
主的指数保险逐步形成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巨额赔付制度建立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  
发展普惠三农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撑相关基础设施及政策环境  
发展普惠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  
部环境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农村信贷担保制度如政策性信用担保政府担保公  
司合作担保互助式信用担保等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信贷资金在农村的投放力度二是完善农村征信体  
全面完整的征信可以使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借款人的信贷情况准确判断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因此监  
管机构应该帮助农户低收入群体建立信用档案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增加信贷的信心三是建立小额支付系统这  
不仅能满足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而且也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益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方面一是应该允许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施存贷款利率可以自由浮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而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能  
二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增加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存款的信心三是在技术支持上农村金融机构应借助在广  
大农村地区比较普及的电话网计算机宽带网发展以惠农卡为主要载体以转账电话、ATM 、POS 电话银  
25]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为主要电子化渠道努力解决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通禄郑长德普惠金融理论文献研究[J].武汉金融,2010,(8).  
2]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蔡昉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 年历程和经验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4]杜晓山小额信贷的发展与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2006,(8).  
5]王曙光王东宾双重二元金融结构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11 14 县市的田野调查[J].财贸经济,  
011,(5).  
6]姜长云农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研究———以制度分析为重点的考察[J].经济研究参考,2004,(3).  
7]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金融需求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熊远蒋远胜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成效及问题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3,(2).  
9]陈雨露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五个核心问题[J].中国金融,2010,(Z1).  
10]HE Guangwen, DU Xiaoshan, BAI Chengyu, LI Zhanwu.China Microfinance Industry Assessment Report[R].China Association  
3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of Microfinance, 2009.  
11]DU Xiaoshan.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Microfinance in China,Geneva Papers on Inclusiveness[R].World Mi⁃  
crofinance Forum Geneva,2008.  
12]GALE F. Financial Reforms Push Capital to the Countryside[J]. Chinese Economy 2009,(5).  
13]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 ———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2).  
14]韩俊加快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J].教学与研究,2008,(12).  
15]吴国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  
16]和立道李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及其路径选择[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17]雅荣·本杰明·皮普雷克农村金融问题设计和最佳做法[R].世界银行报告,2002.  
18]周孟亮张国政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新方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6).  
1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3 年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0]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3 年年度报告[EB/ OL].(2014⁃03⁃26).http:/ / vip.stock.finance.sina.com.cn/ corp/ view/ vCB  
_
AllBulletinDetail.php? stockid=601288&id=1330309.  
21]曲小刚罗剑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 年总体工作安排发布[EB/ OL].(2009⁃07⁃30).http:/ / finance.sina.com.cn/ g/ 20090730/  
05096547275.shtml.  
23]葛永波周倬君马云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透视[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24]武霞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25]郭兴平基于电子化金融服务创新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J].财贸经济,2010,(3).  
On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Transition Pathway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Chinas Rural Areas  
,2  
LIU Ping⁃ping ZHONG Qiu⁃bo  
1.School of Management,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Theoretical Economics Center for Post⁃doctoral Studie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6, China)  
Abstract:Inclusive finance was proposed by UN in 2005, International Year of Microcredit, to ena⁃  
ble the poor to have the same financial service as the rich. Nevertheles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  
ral finance still lags behind inclusive finance in low coverage of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the weak  
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imited accomplishment in elimina⁃  
ting poverty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innovations should be made in the path of inclusive fi⁃  
nance in China’s rural areas. For example, normal agricult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should establish  
the financial network of high coverage in rural areas. New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should expand  
source of funding while reducing the credit cost so as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ural insurance  
should have rural reinsurance and catastrophic risks dispersion system to reduce rural poverty. Further⁃  
more,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better outer environment  
should be set u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China’s rural areas.  
Key words:inclusive finance; rural finance; transition path  
责任编辑凌兴珍]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