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卷第5期  
2
015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2,No.5  
September,2015  
政策议程设置中网民触发模式  
的基本要素分析  
费久浩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州511370)  
摘要: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的首要环节,网络社会的异军突起造就了政策议程设置的一种全新模式,即网民触  
发模式网民触发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焦点事件的引爆共同体验的激活意见领袖的动员传统媒体的跟进和决  
策当局的认同这些基本要素的结构性组合表明网民触发模式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与传统的精英主义议程设  
置模式表现出本质上的不同,代表了中国公共政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关键词:网络社会;政策议程设置;网民触发模式;基本要素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5)05-0075-08  
政策议程设置是公共决策部门从林林总总的社  
会问题中对将要优先处理哪些问题进行界定取舍  
和抉择的过程,其本质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种客  
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主观建构,使之进入公共决  
策部门的问题清单,并拟就此采取特定行动,它涉及  
政治制度执政理念权力格局利益博弈决策偏  
科学技术等要素的复杂作用任何政府在特定  
时期内所能动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社会问题又  
总是层出不穷的,这种资源有限性与问题无穷性之  
间的持续矛盾使得议程设置———确定政治(政策)优  
本文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当下中国的广泛  
普及和深度应用,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发于其  
间的网络社会(CyberSociety)正在强势崛起,网络  
虚拟公共空间以其特有的属性正在形塑一个全民  
[3]15  
出版全民分享话题自产场域 ,一个迅速  
拉平化去中心化、“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电  
视台的公共意见传播格局这一现实结合当下普  
通民众权利表达和利益主体意识高度觉醒党政高  
层领导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愈发凸显,而制度化政  
治参与渠道严重失灵传统大众媒体原生性权力仍  
然匮乏等多重因素的交互刺激,使得网络社会公共  
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实现参与  
权利的重要平台,其典型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作为  
普通民众的网民愈发频繁地在关乎民众福祉和社会  
发展的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原发  
性作用。  
[1]102  
先权(PoliticalPriorities) ———在整个政策形成  
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政策循环的第一个环节,  
[2]179  
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正因如此,研究特定政治  
系统的政策议程设置模式是考察其开明程度和民主  
化水平的重要切入点,而议程设置模式的转型也能  
较好地反映特定社会国家政治生态的深刻变迁和  
演化。  
广大网民在政策议程设置中发挥这种作用的基  
收稿日期:2014-09-23  
基金项目:2014年广州市省属高校科研项目公民网络参与广州民生类公共决策研究———基于市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  
1201431090)。  
作者简介:费久浩(1985—),,湖北黄石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法政系讲师,研究领域:网络政治公共政策。  
(
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本进路为:现实社会中或网络空间里发生某一突发  
焦点事件,引致广大网民在虚拟公共空间里的迅速  
聚合;他们以各种网络新媒体为平台,围绕这一事件 (FocusingEvent),才能有效引起公众对特定社会  
。  
上述因素决定了必须发生某个焦点事件”  
进行深入广泛的思维互动和观念碰撞,从而激活唤  
醒社会大众在此议题上所累积的共同体验和情感共  
(往往是负面的);在网络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下,  
通常会伴随着利益诉求和权利主张的提出,并形成  
强大的意见气候和舆论风潮,且产生广泛的社会影  
响和政治压力;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  
视等出于各种原因,对其进行更为持续深入的跟踪  
报道和挖掘,进而刺激和吸引更多的网民参与;最  
,公共决策部门基于特定的政治或利益考量,决定  
将此事件所牵涉的问题列入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清  
,议程设置完成,政策变迁由此开始网络社会下  
的这一模式,明显不同于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中  
问题的广泛关切,并进而对政治权威形成决策压力。  
正如约翰·金登所言:“要使一个来自某一能见度较  
低的领域中的项目被提上政府的议程,必定要有什  
么事情发生,那种事情常常就是一次真正的危  
[5]120  
———那种政府决策者所不能忽视的事情。”  
,对于那些能见度本来就很高的社会问题而言,  
如果也能发生某些事情进行伴奏”,则是锦上添  
至于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和权力精英勾连所  
设置的隐蔽议程”,则更加依赖于那种纸包不住火  
经常难以控制的突发性焦点事件的引爆作用。  
可想而知,作为政策议程设置催化剂和导火索的焦  
[7]94  
点事件,“一般都是坏事,如灾难事故等” ,而且  
可以相当容易地对其进行标签化类型化”,通  
过此类事件,社会生活中早已存在却不被明确感知  
或被人为压抑的社会问题得以迅速凸显出来,并聚  
集大量的注意力资源,引发强烈的公众反应,最终演  
变为要求政策变迁的政治压力。  
[4]61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各种内输入模式 本文将  
其称为政策议程设置的网民触发模式”。其基本要  
素有:焦点事件的引爆共同体验的激活意见领袖  
的动员传统媒体的跟进决策当局的认同其中,  
前三者构成这一模式的内生变量,而后两者则是其  
外生变量。  
相对于传统的精英主义议程设置模式,网民触  
发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外压模式,其政策诉求和决策  
压力不是源于政治系统内部,而是来自系统外的普  
通社会民众在这里,更为明显地存在着上述两个  
问题的影响首先,有诉求表达需要的普通民众是  
组织化程度极低的,他们在地理上和心理上往往相  
当疏离,呈现出一种游离的原子化状态,产生集体  
行动的能力十分薄弱,这使得特定社会问题的压  
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呈点状分散而非集于一面的,  
因此其能见度是极低的其次,按常理说,当下中  
国社会矛盾多发期的阶段性特征本应成为各领域内  
议程设置政策变迁的绝佳契机和动力,但由于长期  
以来政治决策系统的封闭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和  
政治权威对体制外参与的高压态势,故现实中通过  
有限而狭窄的制度化渠道对决策当局提出政策诉求  
往往意味着极高的成本和代价。  
焦点事件的引爆  
问题的存在是政策议程设置的逻辑前提和历史  
起点但是,大部分社会问题不会自动浮出水面,自  
行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社会和决策者的关注其  
原因,一方面在于社会问题自身的性质,约翰·金登  
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在聚集公众  
注意力资源方面的禀赋有着极大的差异,诸如  
医疗健康这些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  
题往往比那些与民众较为疏离的问题如交通运输问  
题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他由此提出了问题能见  
[
5]120  
”  
的概念显然,那些能见度较低的社会问题  
即便已经相当严重,也经常不太容易激起人们的讨  
论兴趣不过,比问题性质本身更重要的原因在于  
某些人为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与公共政策中的隐  
蔽议程有关。“隐蔽议程通常是指至关重要的政  
治问题被那些私下控制这些事务的人排除在公共政  
显然,网民触发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  
———互联网技术凭借其内在属性,为焦点事件的  
发生及提升问题能见度和揭露隐蔽议程”,并进  
而强化其群体动员(GroopMobilization)”议题  
[6]74  
策的过程之外” 。一般来说,从既定社会格局中  
获益的既得利益集团更加倾向于保持政策的持续稳  
,从而确保自身利益免受触动和侵蚀,他们往往更  
有动机也更有能力去游说决策精英或与其共谋”  
将某些社会问题屏蔽起来,阻止其公开化和明朗  
[8]55  
扩散(IssueExparsion)” 能力,创造了得天独厚  
的条件首先,网络虚拟空间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交  
76  
费久浩政策议程设置中网民触发模式的基本要素分析  
互性自由性,言论责任的模糊性和分散性等特征,  
者陈姣娥和王国华在考察网民政策态度形成机制时  
提出了政策沉淀的概念,它是指某一时期政策的  
残留,是前期政策结果对后续政策的潜在影响或正  
使得普通民众制造焦点事件或围绕焦点事件而采取  
的后续行动,能够有效规避现实社会行动中所需付  
出的成本和代价,从而可以确保焦点事件所形成的  
社会能量和政治压力发挥到极致其次,网络虚拟  
空间具有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多对多即时性和跨地  
域性等特点,这使得焦点事件快速整合极为分散的  
网民从可能变为现实通常的情况是,一旦焦点事  
件发生,那些天各一方散落各地的与之相关或对其  
感兴趣的网民通过网络虚拟平台迅速聚合起来,使  
得原来可见度不高或被有意屏蔽的社会问题立马凸  
现出来。  
[9]62  
负效应” 。他们认为,如果某一事件转变为焦  
点事件具有戏剧化和偶然性,政策沉淀则预示某一  
[10]32  
类事件成为政策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必然性” 。  
在当前中国各种国民情绪和政策沉淀日益累  
,而又缺少制度化渠道予以有效表达的情况下,网  
络虚拟空间借助其特有属性而在激活外化扩散民  
众共同体验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网络  
虚拟空间可以更为有效地提供凝聚性商品”(Soli-  
darityGoods),加强社会粘性”(SocialGlue)。桑  
斯坦将凝聚性商品定义为现代科技所制造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网民触发模式里的焦点事件”,  
不仅限于单纯发生于网络虚拟空间里的公共事件,  
也包括发生在现实中却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引起网民  
集体讨论和强烈反响的社会事件前者如2011年  
郭美美事件”,是一起由微博炫富而引发的纯  
网络公共事件,它直接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了舆论  
的风口浪尖,并促使官方再次启动中国慈善事业和  
慈善组织的治理议程;后者如2003年的周一超杀  
人案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案”,它们在网络空  
(主要是肝胆相照论坛和天涯社区)所掀起的舆论  
风潮,促使政府相关部门开始正视乙肝歧视现象,并  
渐次出台相关政策,以取消在入学和就业中的乙肝  
[11]68  
的共同经验” 。显然,网络虚拟空间如网络论  
网络社区微博聊天空间等为网民进行经验和  
体验分享提供了低成本多样化的平台而这种分  
可以促进社会互动,让人们拥有共同话题任务  
和关心”,并进而提供了一种社会粘性,能让不同的  
[11]69  
人相信他们拥有相同的文化” 。其次,网络虚拟  
空间更容易产生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  
现象,从而不断强化甚至夸大某个社群的共有体验,  
形成更为强劲的舆论势头桑斯坦认为,“在网络和  
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  
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  
[
11]47  
两对半检测。  
共同体验的激活  
单纯从技术上讲,网络虚拟空间里任何一个事  
式上变得更极端了” 。网络虚拟空间之所以更  
容易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在于人们在进入某个网络  
社区社交媒体聊天小组或关注某人的网络自媒体  
件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进行爆炸式核裂变式的传播、 (如微博)时是有选择的,他们往往基于相同或相似  
加工和扩散,但实际情况是并非所有事件都有能  
激发网民在这些方面的兴趣,一个重要的前提是  
该事件能迅速有效恰到好处地激起作为普通民众  
的网民的情感共鸣和共同体验,挑拨他们脆弱敏感  
的神经和心智,并将隐藏于他们内心深处的社会记  
忆和集体意识唤醒和提取起来约翰·W·金登将  
其称为国民情绪国家气候”,它意味着在一个  
国家里有大量的民众正沿着某条共同的路线进行思  
”,可以为议程设置创造肥沃的土壤”,对政策  
的个体属性而进入聚集在某个特定的网络虚拟空  
间里,再经过不断的共振暗示和串联,他们的这种  
一致性或相似性会更加强烈,而那些不向中心积  
极靠拢的分子就逐渐被边缘化并丧失话语权。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国民情绪,还是政策沉  
,要想起到设定政策议程的作用,通常必须是负面  
,甚至某种情况下是相当情绪化非理性的比  
,2003,大学生周一超因为检测出乙肝小三  
被取消公务员录用资格愤而杀害政府工作人员,  
绝大多数网民不但没有谴责其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  
暴力罪行,反而自发地在网络论坛上设置网上纪念  
馆对其进行祭奠凭吊,并借此呼吁政府改变既存的  
乙肝歧视政策;2011,新浪实名认证为中国红十  
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在其微博上炫耀开豪  
[5]185ꢀ186  
议程和政策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很明显,  
当前述焦点事件正好契合了某种正在流行或酝酿  
国民情绪”,则会迅速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讨论  
和扩散,并进而影响政府决策;反之,则会默默地消  
失于无形,淹没在快速翻滚的信息洪流里我国学  
7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用名包住别墅的奢华生活,广大网民的第一反  
,网络意见领袖在网民触发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和  
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应不是去探究这个头衔的真实性(实际上与中国的  
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毫无关联),即便红十字会立即  
发表声明并诉诸法律,郭美美随后也澄清了自己的  
身份,他们仍然表示强烈怀疑并进而将过去对红十  
字会如经费去向血站收费相关项目运营等问题的  
种种不满和怨怒一一倾泻出来,造成中国慈善组织  
和慈善事业空前的诚信危机运营危机和透明性危  
网民选择去同情一个杀人犯去相信一个炫富  
,并不是因为没有法治意识和是非观念,而是由于  
上述事件激活了长期累积下来潜伏在集体意识里  
而无处宣泄的负面国民情绪和政策沉淀,前者挑动  
的是广大乙肝患者长期遭遇政策性歧视和制度性  
第一,提高特定社会议题的网民关注度诚然,  
刺激性的焦点事件与网民共有体验的有效结合能够  
迅速聚集网民的讨论和关注,但它能在多大范围内,  
持续多长时间,吸引多少其他网民加入并产生多大  
体量的社会影响力,则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意见  
领袖是否对此议题投入足够的兴趣和偏好并愿意为  
此代言和奔走”。相关研究表明,“议题关注度和意  
见领袖息息相关”,“是否有网络意见领袖群体的介  
,导致了议题关注度的差别”,“互联网上的喃喃  
自语只有进入意见领袖的社区之中,才能上升为公  
共表达,进而引起公共舆论的关注,出现政策回应的  
[12]156  
[19]116,121  
羞辱”  
而变得日益敏感的心灵,后者则主要激  
可能” 。  
活了弥漫于全社会的对中国慈善组织腐败官僚主  
第二,引导网民在特定社会议题上的舆论走向。  
如果说网络意见领袖在提高议题关注度方面起到  
的是范围扩散和数量增加的作用,那么,在引导舆论  
走向方面则显然带有本质性的特征,是方向性的。  
在当下中国,传统官方媒体仍然承担着引导塑造特  
定政策领域内公共舆论走向的重要职责但是,由  
于其作为宣传机器的正统定位和代表官方的既定形  
象已经根深蒂固,传统官媒正面临着极大的信任危  
,广大网民经常以戏谑嘲讽恶搞等方式不断挑  
消解它们的话语权威和正统性但另一方面,当  
前网络法律规范的阙如网络言论的匿名性等因素  
很大程度上又导致了作为一个抽象群体的网民在网  
络空间里缺乏话语责任和对话伦理,极端化非理性  
甚至不合法的语言行为充斥其间在此两难中,网  
络意见领袖可以起到充当传播与沟通节点的桥梁中  
介作用,最有可能以客观理性积极中立的声音引  
导网民对特定政策议题的看法,进而形成共识,而不  
是使社会陷入断裂化和碎片化的境地。  
[13]64  
暗箱操作运行失灵等结构性怨恨” 。  
意见领袖的动员  
意见领袖代表着社会中活跃的那部分人”,并  
[14]44  
试图影响社区中的另一部分人” ,他们往往必  
须是价值的表达者;必须拥有专业能力;必须身处社  
[15]9  
交网络的战略中心” ,在普罗大众获取信息感  
知舆论形成观念表达态度采取行动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进入众声喧哗的网络社会以后,“网  
络空间信息碎片化”,“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充  
[16]5  
斥其中” ,“巨大的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有价  
[15]11  
值的分析和甄选的需求”  
等客观情况,进一步强  
化了对意见领袖的现实需要那些在活跃度影响  
[17]21  
认同度自塑力”  
等资源禀赋中能够脱颖而  
,那些诚实有社会责任感能够看到事件的本  
语言组织能力强政治洞察力强沟通劝服能力  
与传媒有较多接触个人信息公开透明相关领  
[18]39  
域的专家保持中立的态度社会地位较高”  
网民往往能够获得更多其他网民的认可信任追随  
和拥戴,从而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就像在现实社会  
中一样,他们是特定网络社区网络事件中的代言人  
和领头羊,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信息扩散观念传播  
和行动动员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如谢  
新洲所言,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  
意见领袖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公众价值判断与行为  
决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舆论形成中起到了关键性  
近年来,网络意见领袖与广大网民交互作用,积  
极推进政策议程设置,最为典型的案例当属“PM2ꢁ5  
监控与治理转型中的潘石屹。201110,以北  
京为代表的多个城市被严重而持久的灰霾天气笼  
,北京环保局公布的空气质量报告却与民众日常  
体验和美国驻华使馆同期的自测数据极不相符这  
数据打架事件引起了知名博主潘石屹的极大关  
。1022日晚间,潘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手机  
截图,图片显示北京空气质量指数是439,PM2.5  
细颗粒浓度是408”,并配以妈呀,有毒害的感慨,  
[17]20  
的作用” 。  
作为一个特殊的网民群体和网民中的精英分  
78  
费久浩政策议程设置中网民触发模式的基本要素分析  
随后这条微博被网民迅速转发和评论接近7000。  
此后,潘每天在微博上发布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并  
发起投票要求北京市环保局(后又加上上海)公布  
PM25,得到其粉丝的支持性评论和广泛转  
,使PM2.5这个极为专业的环保术语迅速为民众  
所熟知同时,潘还在微博上与作为官方代表的北  
片化,这使得我们在某个特定社会议题上通常只能  
是浮光掠影稍瞬即逝,而无法停留足够多的时间进  
行持续深入的讨论和对话。  
鉴于此,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在广大  
网民关注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深入的二次传  
[21]63  
” ,对于促成某个社会问题进入政府决策议程  
京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巴松狼王杜少中围绕PM2. 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这正是其优势所在传统媒体  
5火药味十足的辩论,并接受杜少  
中的邀请参观了北京市环保局空气质量监测中心,  
以了解北京空气监测的真实情况随着事态的发  
,作为网络意见领袖的潘石屹开始走向线下继续  
影响政策走向。20125,他被中共中央统战部  
邀请参加治理PM2ꢁ5的研究小组;2013,作为北  
京市人大代表的潘在市两会上递交了一份关于  
凭借其新闻专业主义媒体职业素养受法律保护的  
采访权和职业的新闻记者团队等优势,可以在网民  
关注的特定问题上持续跟进深度挖掘”,并通过与  
后者的反馈互动,塑造一种更具政策驱动效应的  
网络民意相对于普通网民和单枪匹马的网络意见  
领袖,传统媒体可以分别从时间上更为持续地从内  
容上更为深入地关注某个社会议题关于特定政策  
问题的真相不会不言自明,往往隐藏在错综复杂盘  
根错节的社会现象之下昙花一现蜻蜓点水般的  
热情高涨不能有效触及事件的本质,而传统媒体往  
往可以动员各方资源,对杂乱无章数量庞大的碎片  
化信息进行筛选优化整合,并通过普通网民通常  
无法做到的周密调研详细解读或专业采访进行深  
度垦掘,还原焦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凝聚更为真实的  
社情民意,政策诉求和政策建议也会由此变得具备  
更强有力的事实基础和权威支持。  
关于倡议北京新建甲级写字楼室内空气达到  
PM25的建议。  
传统媒体的跟进  
就促进议程设置而言,网络虚拟空间尚存自身  
目前难以有效克服的弊端,其典型表现是网民注意  
力带有过度的跳跃性和碎片化,缺乏议题关注的持  
续性与深入性,而后者却正是促使社会问题进入政  
府决策议程的长足动力安东尼·唐斯曾经提出一  
议题关注周期模型,认为普通公众对社会议题  
的关注一般依次经历五个阶段:前问题阶段问题突  
现与热情高涨阶段显著改进的成本认知阶段公众  
兴趣逐渐消退阶段后问题阶段;他认为公众的关注  
会在第二阶段达到峰值,然后迅速进入第三阶段,并  
在不知不觉中转入第四阶段,最后淡出公众视野;  
还有一个问题,即既然传统媒体具有先天的官  
方性,并代表官方承担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那为何  
还能与作为普通民众的网民一起向决策者施加设置  
政策议程促进政策改善的政治压力呢?其实,这只  
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目前  
中国很多传统媒体(如南方报系)的市场化社会化  
和公共性程度已经相当可观,并在继续加深不论  
是基于吸引眼球扩大受众市场进而增强竞争力的  
经济目的,还是出于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为民请命的  
人文情怀,这部分传统媒体都要更积极主动地为各  
种利益诉求开辟表达的空间,促使某些民众关心的  
议题变为公共议题,进而推动国家政策法律和体制  
问题通常突然跃入人们的视野,在那里停留一小段  
时间,然后逐渐从公众注意的焦点中消褪———尽管  
在很多时候该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他的结论是公  
众很少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某一国内议题,即便  
[20]38ꢀ40  
这个问题对社会至关重要” 。  
议题关注的这种周期性特征在网络社会里不仅  
没有减弱和消失,反而借助互联网的特性变得更加  
明显和强烈———相对于前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封闭和  
信息饥渴而言,网络时代的当下中国可谓信息爆炸,  
网络公共能量场域里泥沙俱下光怪陆离,永远都不  
缺乏新鲜事和刺激事通常的情况是:我们刚刚在  
某个问题上开始展开讨论并热情高涨,却马上被一  
个更加劲爆的事情吸引过去如此循环的结果是:  
广大网民目不暇接无所适从,注意力资源被严重碎  
[7]97  
的变革” 。  
近年来,传统媒体发挥自身优势,与网络民意共  
同促成议程设置的经典案例,当属2003年废止收容  
遣送制度过程中的南方都市报》。2003317  
,湖北籍青年大学生孙志刚因未带证件在广州黄  
村街被警方带走,三天后死于收容人员救治站。3  
月底,一位研究生在著名的网络社区西祠胡同的  
7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桃花坞讨论区里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引起南方都  
专访,与广大网民进行在线互动,并强调:“我一直认  
为群众有权力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  
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  
市报深度报道部记者陈峰的注意随后,他和同事  
王雷根据这一网络线索陆续采访了孙志刚的家人朋  
涉事的主要部门相关政府负责人和法医等,还  
原了孙志刚死前72小时的去向被收容的理由和真  
实的死亡原因(被殴打致死),并于425日在南  
方都市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文该报  
道一经发出,就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导致民意沸  
舆论哗然学者上书,并促使其他传统媒体进一  
步曝光与之性质相同或类似的报道最终,国务院  
常务会议于622日正式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  
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并于当年81日起施  
,同时废止已经推行20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  
员收容遣送办法》。  
[26]  
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 ;此后两年  
的每个2月下旬,他都要如约与网民进行一次网上  
交流如今,政治领袖和各级党政干部与网民进行  
在线交流互动,通过网络平台倾听社情民意了解民  
众诉求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并构成了  
公共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推动力。  
当然,决策当局认同网络民意的合法性,最终是  
为了巩固执政党自身执政的合法性执政党自身执  
政的合法性是指社会公众对执政党行使统治权力的  
承认和支持,是政治生命力的根本性决定性的  
因素,因为它反映了那些寻求统治的人为被统治者  
[27]122ꢀ123  
决策当局的认同  
接受和认可的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执政  
在当前中国的政治图景中,公共权力部门仍然  
十分强势,垄断着绝大部分的政治权威和政策资源,  
这就决定了网民触发模式能否发挥实质性作用往往  
取决于决策者是否认同网络民意的合法性显然,  
答案是肯定的这种认同最早可以追溯至2003。  
在当时抗击非典的过程中,胡锦涛对一位医生说:  
党主要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领高速的经济增  
,改善民众物质生活,来建构和巩固自身的合法性  
基础但是,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和文明  
程度的日益加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绩效合法  
[28]79  
”  
正在不断消解,而在公共决策中倾听民声、  
吸纳民意无疑是当前执政党在发展经济之外寻求合  
法性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诚如郭小聪所言:“对民  
意的响应本身即是一种象征性的合法资源,重视民  
意的政府将被民众视为一个好政府,能够为政府获  
得合法性,反之,忽视民意的政府则会被民众视为一  
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而温家宝  
则在北大宿舍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  
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  
海外媒体将其评论为:“是对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嘉  
[
22]  
[29]45  
,更是一个动员令。” 而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胡锦涛2008620日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  
,他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  
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  
政府,会失去其统治的合法性” 。在当下  
中国制度性规范化民意表达机制(如代议制)严重  
失灵的现实困境下,吸纳来自普通民众且极大压缩  
了中间环节的网络民意,就自然成了执政者和决策  
者的上佳选择。  
[23]  
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同日,胡锦涛还  
在人民网强国论坛通过视频直播同广大网民进行  
在线交流,并表示:“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听  
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  
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  
不过,决策当局认同网络民意的合法性,并不意  
味着所有受到网民广泛关注并对决策者形成压力的  
社会问题最后都能进入政府决策议程,它还受制于  
以下四个限制性条件第一,该问题的解决所需的  
成本必须在政府的承受能力之内有些政策的改进  
需要实实在在的资源投入,而有些政策变迁如乙肝  
歧视现象的矫正红十字会的治理收容遣送制度的  
废止等则只涉及程序或规则的变更,后者由于成本  
更低,显然更易于被接受第二,该问题的解决必须  
在政府的正当职能范围之内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厘清政府社会与市场的边界和关系,公共决策部  
门只能解决那些在政府正当职能范围内的社会议  
[24]  
。” 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通过网络与民众  
互动,虽然只有20多分钟,只交流了3个问题,但却  
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媒体的评论和解读,有学者认为  
表明网络力量已彻底纳入官方视野”,“实际上肯  
[
25]12  
定了网络民意的合法性” 。如果说胡锦涛开启  
了政治领袖倾听网民心声重视网络民意的风气之  
,那么温家宝显然对其进行了极好的发扬他在  
2
009228日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  
80  
费久浩政策议程设置中网民触发模式的基本要素分析  
,否则就是越位和滥用权力,即便出于好心也是  
如此第三,该问题的解决通常不会产生明确的利  
益受损者,却有明确的受惠者本文考察的上述案  
例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们没有触及强  
势利益集团的实质性利益,或者这些政策变迁所产  
生的成本在社会上是极为分散的而那些可能造成  
这些群体利益受损的政策诉求,势必会导致他们动  
用各种资源进行反对,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和拆迁  
管理制度就是两个典型近年来,这两方面的网络  
公共事件和突发事件不可谓不多,但议程设置却迟  
迟不见推进或极为缓慢,原因即在于此第四,该问  
题的解决不能触及政治权威的底线每个政治体系  
都有一些其视为立国之本的基本原则,“政策诉求一  
旦偏离了这些原则,政府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将其排  
斥在政策制定系统或制度化程序之外,有时是在其  
提出之前或接近相关的政策领域之前就会被窒息、  
,某个议题的提出往往是权力精英知识阶层或利  
益集团基于一套特定的标准而进行的主观建构理  
性判断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它无需焦点事件  
的助推或与之无明确因果关系,当然,它或许也依赖  
于对民众共同体验的体察,但这种体察是经过过滤  
,而不是民众自发表现出来的。  
第二,由于大规模集群行为常常易于走向集体  
无意识和非理性等因素的存在,网民触发模式往往  
要依赖于意见领袖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但是网民  
可以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掌握是否追随某个网络  
意见领袖的主动权,而这完全取决于网民对他们能  
品行等方面的自行判断;在传统的精英主义模式  
,敢于代表民众向决策者施加压力的意见领袖,其  
言论空间往往被极度压缩,而那些被赋予话语权的  
所谓意见领袖在身份上往往不具有独立性,他们  
经常就是决策者自身或其委托的各类专家。  
[
30]150  
改变或扼杀” 。目前中国的网络空间极少出现  
成气候的此类民意,但可以想见的是,如果真的出现  
这种政策诉求(可称之为元政策诉求”),则是决策  
当局绝对不能接受的。  
第三,网络民意由于存在过度跳跃性和碎片化  
等特点而需要传统媒体的持续跟进和深度挖掘,在  
,传统媒体更多地是对网络民意进行汇集整合,  
并使之系统化和更具深刻性,起到的是凝聚民意表  
达诉求的作用(需要传统媒体的介入,表明网民触发  
模式尚未成为严格意义上自成一体的议程设置模  
);精英主义议程设置模式同样需借助传统媒体的  
作用,但通常是决策者将政策议程确定之后再交其  
进行政策意图的宣传和解释,起到的是为既定政策  
争取合法性支持降低执行成本的作用。  
结论  
相对于自上而下的精英主义议程设置模式(如  
权威动员模式或专家建议模式),网民触发模式有其  
明显的内在规定性,在发生逻辑与实现路径上与前  
者表现出本质性的不同,体现了中国公共政策民主  
化水平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和政治社会生态的深刻变  
。  
第四,在当前中国的决策制度架构中,网民触发  
模式的作用范围和强度更多取决于决策当局对网络  
民意的合法性认定(需要决策当局的认同表明网民  
触发模式的民主意涵是有限的);而精英主义模式显  
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在这里其合法性是自证”  
(self-evident)。  
第一,数以亿计的网民在地理上是极为分散的,  
平时在网络空间里也通常是各行其是,这就决定了  
必须要有一个能够迅速激活网民共同体验从而吸引  
其注意力的焦点事件,而互联网技术的特性使得这  
种聚合是极为方便的低成本的;但在精英主义模式  
参考文献:  
[
1]〔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第五版)[M].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M].庞诗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006.  
3]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J].新闻与写作,2007,(1).  
4]徐增辉,刘志光.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分析[J].学术研究,2009,(8).  
5]〔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二版)[M].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M].朱子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7]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8]BIRKLANDTA.FocusingEvents,MobilizationandAgendaSetting[J].JournalofPublicPolicy,1998,(1).  
[
2
[
[
[
[
[
[
8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9]陈姣娥,王国华.网民政策态度形成机制研究———网议宁波说起[J].中国软科学,2010,(5).  
10]陈姣娥,王国华.网络时代政策议程设置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1).  
11]〔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徐贲.正派社会和不羞辱[J].读书,2005,(1).  
13]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
[
[
[14]〔保罗·F·拉杜斯菲尔德,伯纳德·贝霍尔森,黑兹尔·高德特.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第三  
)[M].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5]胡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意见领袖?[J].新闻记者,2012,(9).  
[16]王国华,张剑,毕帅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以药家鑫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1,(12).  
[17]谢新洲,杜智涛.网络意见领袖舆论引导能力的评判体系研究———基于灰色统计与层次分析法的模型构建[J].图书情报  
工作,2013,(15).  
[
18]谢新洲,安静.网络意见领袖的多维视角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3,(9).  
19]曾繁旭,黄广生.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构成联动及其政策影响:以微博为例[J].开放时代,2012,(4).  
20]DOWNSA.Upanddownwithecology:Theissueattentioncycle.PublicInterest,1972,(28).  
21]谢耘耕,万旋傲.不同类型媒介在公共事件中的角色变迁———基于2007ꢀ2011年重大公共事件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  
012,(11).  
22]李静睿.民意新管道执政新模式[N].新京报,2008-06-22.  
23]胡锦涛.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  
24]胡锦涛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实录)[EB/OL].(2008-08-20).http://news.sohu.com/20080620/n257627236.shtml.  
25]总书记首次与网友在线交流展江称这实际上肯定了网络民意合法性[J].领导决策信息,2008,(25).  
26]评论称温家宝与网民互动开场白体现公仆情怀[EB/OL].(2011-02-2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2-28/  
871663.shtml.  
27]〔罗伯特·W·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欧阳景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8]何显明.绩效合法性的困境及其超越[J].浙江社会科学,2004,(5).  
29]郭小聪,肖生福.当代中国传媒民意与公共决策的互动探析———以电话初装费政策调整和取消为案例[J].公共管理学  
,2008,(3).  
[
[
[
2
[
[
[
[
[
2
[
[
[
[30]谢明.公共政策分析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BasicElementsofNetizensBurstModelinPolicyAgenda-Setting  
FEIJiu-hao  
SontanColleg,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1370,China)  
(
Abstract:Agenda-settingistheprimarystepofpublicpolicy.Therisingofcybersocietycre-  
atesanewmodelinpublicpolicyagenda-settingwhichiscallednetizensburstmodel.Itsbasic  
elementsincludetheignitingoffocusevent,theactivationofcommonexperience,themobiliza-  
tionofopinionleaders,thefollowing-upoftraditionalmediaandtheratificationofdecision-mak-  
ingauthorities.Theconstitutivecombinationoftheseelementsdemonstratesthatnetizensburst  
modelpossessesinherentattributionswhicharesubstantiallydifferentwithtraditionalelites-  
dominantagenda-settingmodels,andrepresentsanewtrendofChinaspublicpolicy.  
Keywords:cybersociety;policyagenda-setting;netizensburstmodel;basicelements  
[责任编辑:张卉]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