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卷第6期  
2
0151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2,No.6  
November,2015  
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的政策前提与风险  
姜超,邬志辉  
(东北师范大学a.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b.农村教育研究所,长春130024)  
摘要: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政策焦点这一政策暗含了以下逻辑前提:教师应该成  
为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突破口”;依靠行政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交流;教师交流能对薄弱学校填谷”。  
结合教育现实对这些前提进行分析,发现这项政策存在以下风险:对教师作用估计过高对行政协调困难估计不  
对其他交流机制欠缺考虑破坏教师原有的工作生态为了规避这些政策风险,提出以下改进办法:建立县域  
内教师需求电子平台和教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摸清县域教师总体状况,统一安排总量结构;以市场机制为主,尊  
重教师自主选择;建立优秀教师的增量培育机制和交流期限累加激励制度;实施梯度教师交流模式,逐步扩大交流  
范围。  
关键词: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教师交流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5)06-0057-07  
0148,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  
,《意见的出台既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师  
交流决策的部署,也是对多年来教师交流实践的政  
策总结应该说,当前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的教师  
交流政策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  
化推进破解多年难治的择校难题大力促进教育公  
平等工作的重要政策抓手,国家层面政策预期非常  
之高这次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县()域内义务  
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打  
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那么,“县管校  
的制度改革都暗含了怎样的政策逻辑前提?“县  
管校聘制度改革需要提前考虑哪些政策风险? 如  
2
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  
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2014]4,  
以下简称意见》),对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以下简称  
教师交流)工作进行了部署。20154,教育部  
公布了十九个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  
理改革示范区名单,“县管校聘的教师管理改革正  
式在各地试点推行实际早在2006,沈阳市已经  
按照人走关系动的模式,对教师交流进行了大胆  
探索此后,四川省成都市福建省福州市浙江省  
嘉善县北京市东城区等地都进行了试点实践因  
收稿日期:2015-05-20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机制研究”(13JZD043)。  
作者简介:姜超(1981—),,黑龙江巴彦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  
向为教育政策教育组织行为;  
邬志辉(1966—),,黑龙江鸡东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  
教育学部部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战略。  
5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何进行合理谋划来规避这些风险?对这些问题的讨  
,既有助于我们理解政策背后的学理关系,也有助  
于各地根据意见要求更好地落实教师交流工作。  
,教师其实并非造成义务教育失衡发展的根源。  
因此,选择教师作为政策突破口,存在合理性和公平  
性方面的政策伦理质疑。  
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暗含的政策  
()依靠行政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交流  
逻辑前提  
意见在工作目标部分指出:“力争用35年  
时间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  
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  
,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为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在交流范围  
部分指出:“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地方教育行  
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城镇  
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  
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  
每种制度背后都有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政  
策出台与执行过程中,通常都假定这些逻辑前提存  
在并合理只有承认这些逻辑前提,制度才具有达  
到预期效果的更大可能性同样,这些政策前提受  
到质疑的程度越高,政策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越  
以扫除教师交流的制度障碍为直接目的而建立  
起来的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也至少暗含了  
以下几个逻辑前提。  
(
)教师应该成为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政策突破口”  
按照意见要求,实施县管校聘制度就是要  
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 。”从文件要求中可  
0%  
2
以看出,这次交流轮岗工作已经给出了具体时间表,  
而且还明确了交流人员的范围和比例应该说,这  
次教师交流工作具有一种明显的政策强制特征政  
策背后暗含着这样的逻辑前提,即必须也应该依靠  
行政机制来促使教师交流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指  
:“从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交流政策历史演变看,交  
流政策由鼓励引导积极推动变成强制’,政府  
打破校长教师管理的体制障碍,把校长教师由原来  
学校人变成系统人”,实质是为教师交流清理  
政策障碍背后当然暗含了教师交流可以促进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的期望当然,教师作为教育中最为  
重要的资源之一,对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中相对比较公认的命  
而且,相对于硬件资源对教育发展的基础性条  
件性功能而言,教师甚至还可以弥补由于硬件资源  
不足,从而发挥调节性功能,即教师通过自身主观能  
动性和工作创造性去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可是,  
按照现代学校教育教学运作的基本原理,影响教育  
质量的关键变量至少还包括学生的素质基础教育  
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其他方面我  
们在访谈中也有老师提到:“其实教师都是按照课程  
标准来上课,每个学校都差不多,关键还是生源质量  
的差异”。早在上世纪60年代,“科尔曼报告的颠  
覆性结论也证明了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成长作用甚  
[1]  
干预教师交流的做法不断强化。” 实际上,教师交  
流除了存在行政机制以外,还存在市场机制公民自  
[2]8  
愿机制等多种类型 市场机制是以不同地区或  
学校的教育服务价格为引导的一种交流机制公民  
自愿机制是以公民志愿精神为动力的一种交流机  
。“县管校聘制度仅仅把教师作为一种可以被  
安排的公务人员,认为教师是属于教育局的人,  
因此可以被安排可是,我国的法律规定教师属于  
专业技术人员,并不属于公务人员。1993,我国  
颁布的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  
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与政府不构成基于干部身份  
而产生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1995,我国颁布的  
,影响学习绩效的关键变量是学生的先天基础和 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具有按照章程自主  
家庭背景可见,教师作为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变  
,尽管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也并非铁律再退一步  
,即便把教师作为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变量之一,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个关键变量作为均衡发展的突  
破口,而不是其他关键变量呢? 教师配置一定是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如今教育发展失衡的  
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的重点学校政策、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二元化政策等制度安排所造成  
管理和聘任教师的权利”,这表明教师与学校的法律  
关系是合同关系,而不是行政隶属关系。  
()教师交流能对薄弱学校填谷”  
教师交流工作强调城市学校优质学校对农村  
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支持按照政策预期,进行教  
师交流能够对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  
产生很大优化,从而促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更好的  
发展,最终起到对薄弱学校填谷的作用但是,如  
58  
邬志辉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前提与风险  
果真要达到这样的预期目标,还需要具备以下逻辑  
前提:第一,优质学校选择的交流教师是学校骨干教  
;第二,优质学校选择的骨干教师正是薄弱学校所  
需要的教师;第三,交流教师心甘情愿在薄弱学校奉  
献自己的智慧;第四,薄弱学校具备交流教师发挥作  
用的条件等等然而,教师交流的实践运作恰恰在  
以上方面都存在问题有学者研究发现:“交流教师  
对交流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较低政策实施中存在着  
交流教师选拔标准偏低交流教师和交流学校缺乏  
自主选择权交流教师的派任与专业不对应交流时  
间过长交流形式单一考评主体不合理考评标准  
发展,稳定的环境和工作团队也是骨干教师成长的  
关键要素目标学校的内部组织文化也未必同交流  
教师现在的职业发展需求刚好适应。  
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风险  
由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前提遭到质疑,  
因此在现实中推进这项改革就要面对一定风险对  
这些风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预先描述和分析,将有  
助于风险的化解意见的要求和教师交流的试  
点经验来看,这项制度改革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  
风险。  
()对教师的作用估计过高  
[
3]19ꢀ21  
不统一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  
还有  
教育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给教师绩效  
评估带来了很大困难,使得我们很难估计教师在学  
生发展和学校绩效中具体起到了多大作用这种困  
难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作用的剥离困  
教师作用通常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的,而教育  
教学过程的影响因素又非常复杂,这些因素之间彼  
此融合相互影响因此,如果想把教师的作用单独  
剥离出来非常困难二是教师素质往往同学校声  
学生基础具有正向相关一般来说,学校声誉越  
,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越高,也更容易吸纳  
优秀的新教师来校从教,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对  
较高的孩子越有吸引力这就产生了教师水平学  
生基础和学校声誉之间的正向相关因此,就很难  
判断办学绩效教师素质和学生基础之间的因果关  
,即办学绩效教师素质和学生基础到底是哪个变  
量决定了哪个变量实际他们之间具有双向共生关  
,而并非完全的单向因果关系因此,当我们把教  
师交流作为政策突破口时,就可能对教师作用的估  
计过高,从而忽略了均衡吸纳各种学习基础的生源  
的作用,忽略了均衡配置各所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  
的作用,以及各所学校之间的管理水平差异等其他  
方面的作用其实,一个教师之所以能够很好地发  
挥作用,同其所工作的微观组织生态密切相关这  
种微观组织生态中的学生基础同事水平组织文化  
氛围教学领导力教育教学研究深度等因素是相互  
作用的统一整体,很难单独确定某一个因素或某类  
因素发挥了多大的具体作用。  
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福建省县管校用教师管  
理制度试点存在以下问题:“县管范畴不够明确,体  
制性问题仍未突破;学校本位思想较重,教师积极性  
[4]59  
不高;缺乏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推动政策实施。”  
还有学者指出当前的中小学教师交流存在以下问  
:“一定时期内削弱了优秀学校的教师资源;派出  
教师发挥作用较为尴尬;派出教师使用不科学;选择  
[5]73  
支教的教师日渐私利化。” 从学者们的研究中可  
以看出,教师交流是否能够对薄弱学校填谷存在  
很大疑问退一步分析,即便交流轮岗能够对薄弱  
学校起到一定的填谷作用,那么如果对那些交流  
出来的学校产生了削峰的影响,这种教师交流还  
是公平合理的吗?回答是否定的这显然也不是政  
策预期。  
()教师交流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  
教师交流同教师个人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也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维度得到较多关注政策预期  
目标中也包括了教师交流有助于缓解教师职业倦  
变换工作环境有助于教师工作创新等含义但  
,如果交流轮岗真正能够有助于教师的个人职业  
发展,那么也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前提条件:  
第一,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决定的;  
第二,变换的工作环境比稳定的工作环境更有助于  
教师职业发展;第三,目标学校的工作环境特征与交  
流教师职业发展的当前需求是匹配的只有我们承  
认了这些前提条件,我们才可以说教师交流是有可  
能有助于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的而现实的经验告  
诉我们,职业倦怠不仅仅受到环境这种外在因素的  
影响,同时也与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的内在追求密  
不可分变换了环境也未必就一定促进职业的良性  
()对行政协调困难估计不足  
县管校聘的制度设计需要协调多个部门之间  
的关系,这是由于当前教师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  
中小学教师管理实践中,教师编制教师工资、  
5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教师人事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业务通常都分布  
伤那些非自愿交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可能会给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强制干预学校教师管理提供政策  
借口有的学者在分析这种刚性交流时就指出其存  
在的困境,“教师逆向流动动力不足优秀教师流动  
交流教师作用发挥有限教师交流阻滞带来政府  
公信力下降教师交流形式化功利化教师校本培养  
在编办财政人社教育等多个行政部门如果要  
实现教师的县管校聘”,首先需要明确县管校聘”  
是指县里的哪个部门哪些部门这一方面  
涉及到不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关于教师管理业务”  
的分工问题,另一方面还涉及到在不同部门内部的  
[1]45ꢀ46  
教师管理业务同该部门内部的其他业务之间的  
惰性” 。所以,在教师交流实践中,我们需要  
充分利用多种机制的特殊优势,来综合处理交流轮  
岗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单一的行政机  
。  
关系协调问题众所周知,由于管理分工直接关系  
到各个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权力  
分配和资源配置,这就涉及到行政系统内最为敏感  
的领域,必然会带来很大协调困难,增加很多协调成  
,甚至可能产生相互扯皮现象实际上,“县管校  
这一制度表述本身也比较模糊,没有具体说明  
()破坏教师原有工作生态  
教师工作环境对其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直接影  
教师处在一种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中,意味着  
处在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之中,  
这无疑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影  
因为,处在和谐稳定环境中的教师,他们已经同  
自己的教育教学团队深度融合并具有很好的教学创  
造性他们既是组织环境的创造者,也是组织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娴熟的应对  
组织冲突的反映机制,这将有助于他们能够及时处  
理各种组织问题,保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状态因此,  
和谐环境中的教师已经嵌入到组织当中,同组织  
微环境中各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与各要素一  
起发挥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如果教师工  
作场域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适应和调整教师从  
一个和谐环境中调走,势必会影响到他们所在的微  
环境系统况且意见中强调骨干教师作为重点交  
流对象,这就更会对教师的原有工作生态造成破坏。  
因为,骨干教师往往是一个优秀团队网络中的重要  
节点,对整个团队具有重要的引领功能将重要节  
点调离,必然会对原有的团队网络产生较大影响,从  
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绩效和组织归属感如果我  
们的交流轮岗仅仅是实现优秀教师的这种地理空间  
的转移,并且还冒着破坏教师原有工作生态的风险,  
那我们的交流轮岗是没有意义的正如北京市东城  
区在探索教师交流中所形成的认识一样:“干部教师  
交流轮岗的核心在于扩大优秀管理资源和教育资源  
的覆盖面,其重心不仅仅是脚印’,不能简单地采取  
削峰填谷人走户走机械式的走马灯方式,这样仅  
是实现了优质资源在空间上的转移,而不是总量的  
具体管什么、“具体聘什么有学者研究认  
,“我国目前实施的已经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  
,各校的人事档案和人员调动就是由县教育局负  
,教师日常管理和考核在学校,已经是县管校  
’,新政策和旧做法没有太大区别,似乎没有出台  
[4]59  
政策的必要” 。由于现有教师管理职能的分解  
化和政策本身的模糊性,就使得部门之间的协调更  
加困难,这是推进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将  
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风险如果不能充分估计这层风  
,并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县管校聘制度的推进  
将会遇到很大阻力。  
()对其他交流机制的忽视  
影响教师交流的因素很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  
划分出多种类型与教师生活环境工作场域最为  
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家庭和学校学校要  
家校距离照顾家人教育子女工作环境劳动  
收入职业发展机会等都是影响教师交流的重要变  
那么,在这些诸多因素的背后都存在哪些机制  
促使或阻碍教师交流呢?正如前文所述,行政机制、  
市场机制公民责任机制都是促使或阻碍教师交流  
的机制类型这几种机制在现实中都不同程度地存  
,几种机制在人性假设交流动力主体选择空间、  
机制规范程度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  
在现实当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具  
体情况以及每种机制的特征来综合考虑制度设计。  
然而,《意见的出台具有明显的行政机制色彩,而忽  
略了市场机制公民责任机制文化机制等其他机制  
的作用如果仅仅采用这种刚性的行政机制,一方  
面会阻塞其他机制发挥作用的通道,另一方面会挫  
[6]21  
扩大。” 这就有可能带来双重风险:一方面优秀  
教师到了薄弱学校作用发挥有限,从而造成人力资  
60  
邬志辉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前提与风险  
源的直接浪费;另一方面优秀教师离开了原有的工  
作团队,使得团队中原有成员的绩效由于缺乏引领  
而下滑,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的间接浪费。  
建立县域内教师需求电子平台根据县域内的学生  
总量以及地区分布学段分布学科分布年级分布  
和师生流动率状况,综合核定县域内教师需求的总  
量和结构地区分布要考虑到城乡差异,目前城镇  
化背景下城乡学生规模变化较大,出现了两极化倾  
,乡村学校稀疏化和县镇学校拥挤化”,这就使  
得城乡教师需求核定比较困难以往我们所使用的  
生师比班师比等标准都存在一些教师配置方面的  
困难因此,需要单独根据县城学校和乡村学校的  
状况来核定编制小规模学校必须保证完成国家规  
定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即必须把国家规定的基本课  
程开足开齐城市大规模学校由于班级规模和同一  
个年级的班级数量比较多,要考虑教师的工作量上  
在综合考虑城乡学校学科学段年级班级规  
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情况下,确定  
各所学校的教师总量和结构建立教师编制需求的  
综合电子档案,既要记录教师的个人信息,还要记录  
教师同教育教学需要的匹配情况。(2)建立教师需  
求报送制度由于当前国家实施了中小学电子学籍  
管理制度,学校和政府层面都可以动态掌握学生数  
量和流动状况各所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生  
规模和生源的变化情况,来综合考虑教师需求变化,  
并按照月度或学期,将本校教师需求上报县级教  
师管理服务中心将各校教师需求及时录入县教师需  
求电子平台然后,县级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全县范  
围内的教师需求详细计划,统一招聘分配教师到各  
所学校。  
制度风险的规避建议  
()统筹教师管理业务,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职能的多头划分,  
使得部门之间的协调比较困难这种职能拆分导致  
教师管理业务碎片化,使得教师需求教师发展条  
件保障奖励激励等教师人事管理活动脱节真正  
掌握教师需要和现实问题的是教育部门,而所需要  
的资源和权限却不在教育部门,造成权力和责任不  
对等因此,建议在县域内将教师管理业务进行统  
,将有关教师管理的各项职责业务范围所需资  
源等统一集中管理。(1)成立教师管理服务中心。  
在县域范围内成立教师管理的专职机构,配备专职  
人员,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行政上隶属于县级  
教育行政部门,业务上可以接受县级人事财政社  
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部门的指导专职负责县域内  
教师管理工作,将原有分散的教师管理职能进行统  
筹集中现实中有的地区已经对这种模式进行了探  
2008年成都市温江区设立了教职工管理服  
务中心,作为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  
[7]15  
1
5名  
,作为全区范围内的教师管理专职机构。  
(2)建立教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教师管理工作牵  
涉面广,复杂程度高,涉及教师切身利益问题较多,  
属于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敏感地带重点领域教师  
管理政策和管理实践又经常会受到社会政策的影  
因此,必须加强沟通和协调,才能准确把握问题  
需求和资源供给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教师管理联  
席会议制度,由分管教育的县级领导作为会议召集  
会议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模式召开定期模  
式探讨教师管理中的常规问题不定期模式探讨教  
师管理中的焦点问题新问题棘手问题通过这两  
种模式的教师管理联席会议,可以常规性和临时性  
地就教师管理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磋商这样既能  
够准确及时把握教师管理中的问题,也能够减少推  
诿扯皮现象,为教师管理工作建立一种既稳定又具  
弹性的常规协调机制。  
()重视市场机制的特殊作用,创新多种激励  
机制  
为了避免教师交流打零工”、“优质校与薄弱校  
之间削峰填谷等政策目标异化的现象发生,在教师  
交流工作中必须使出组合拳”。建议以市场机制为  
,创新多种激励机制,使交流教师真正出于自愿,  
并且建立对长期交流教师的补偿和激励机制。(1)  
以市场机制为主市场机制是依靠政策引导教育  
服务价格引导之下的教师自主选择行为自主选择  
相比较于强制交流而言,能形成更好的自我约束机  
,有助于克服困难,缩短由于岗位环境变化而产生  
的适应期,从而有助于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而且,依靠政策引导更能体现政府在教师交流中的  
主导责任。(2)建立优秀人才增量培育机制教师  
交流并非仅仅表现为优质人才的空间转移,而是要  
()摸清县域教师状况,统一安排总量结构  
根据县域内教师配置的结构性矛盾来统一安排  
教师流动,使得优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能受到  
伤害,薄弱学校真正需要的教师能够得到补充。(1)  
6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通过流动来盘活整个人才资源的工作状态因此,  
不仅需要重视优秀教师的岗位变换,而且更需要重  
视基于这种岗位变换而建立起来的优秀教师培育机  
必须注重建立诸如名师工作坊”、“教育教学研  
讨会”、“集体备课评课”、“开展校本研究等人才增  
交流学校和交流教师的切身利益所以,交流轮岗  
工作的推进需要周密筹划试点先行,否则,很难取  
得预期效果建议实行梯度教师交流模式”,逐步  
扩大交流范围。(1)先在最小单元内交流教师交  
流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来自于生活适应教师这种  
量培育机制只有这样持续性地开展一些具有实质 社会关系移位”,会给教师自身适应和成长带来较  
意义的教育教学互动,才能发挥优秀人才的优势,才  
能带动薄弱学校的教师共同成长,从而获得优秀人  
才总量的提升。(3)建立学术假期制度给考核优  
秀的交流教师以学术假期,方便其总结经验发表成  
著书立说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对交流教师的  
辛苦付出给予一定的时间补偿,另一方面可以为优  
秀教师提供一段相对独立的时间,方便其总结自己  
的经验,并形成有关成果,从而有助于推广成果。  
(4)建立交流期限累加激励制度对连续长时间交  
流到薄弱学校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偿,既可以让其  
他交流和打算交流的老师看到对薄弱学校扶持的政  
策决心,也可以对连续长时间交流的教师进行一定  
的补偿比如:对连续交流到薄弱学校时间达到6  
大困难因此,可以首先在较小的单元内进行交流  
轮岗,以减少这种由地理空间文化差异和生活适应  
等方面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比如北京市东城区进  
行了多种交流模式的探索,包括校际联盟交流模式、  
九年一贯制交流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带交流模式等  
[6]22  
这些交流模式都是首先在一个相对较小的  
单元内进行。(2)小生态大生态过渡教  
师职业的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职业生涯仅限于一  
个学校教师工作生活的微环境对教师的工作行为  
具有比较直接的影响,我们将处于教师微环境中的  
各种要素组合称之为小生态”。相对于小生态而  
,将县域内教师工作的整体环境称之为大生态”。  
教师交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破坏他们的工作  
年的教师,即便其离开了薄弱学校,也可以保留一定 小生态”,但是可以促进县域内大生态的良性循  
年限的农村学校岗位补贴;对于超过6年且仍然有  
意在薄弱学校任教的教师,每超过1年可以增加一  
定比例的绩效工资,也可以采取低职高聘的办法  
对其进行一定的激励补偿。  
,从而有助于激发更多教师的活力和潜力从这  
个角度来看,这是对教师大生态的重新盘活因  
,教师交流实际是一种平衡县域内和学校内部这  
两个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当教师交流工作在  
更科学合理并且具有人情味的制度设计中推行开来  
的时候,县域内的教育大生态将被盘活,相应地,  
位于县域内教育大生态之中的学校小生态也将  
处于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之中。  
()实行梯度教师交流,逐步扩大交流范围  
教师交流工作非常复杂,从交流轮岗的各个工  
作环节来看,选拔交流对象选择目标学校交流补  
偿确定交流教师工作安排交流评价管理等这些工  
作的开展难度都很大因为这些工作都直接涉及到  
参考文献:  
[
1]田汉族.刚性教师交流制的实践困境与法律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1):44-48.  
2]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评论———教师政策与教育公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鲍传友,西胜男.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问题及其改进———以北京市M县为例[J].教育研究,2010,(1):18-22,58.  
4]郑茵中.福建省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用政策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4):57-62.  
5]袁春林.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度的审视及其改进措施[J].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72-75.  
6]冯洪荣.“头脑脚印更重要,探索干部教师流动的生态路”[J].中小学管理,2014,(9):21-22.  
7]谭梅.统筹城乡教师发展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成都市温江区教师县管校用机制之政策制度解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  
011,(7):14-16.  
[
[
[
[
[
[
2
[责任编辑:罗银科]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