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培军张秋霞“主辅线范式”:理解马克思生产方式序列的另一种思路
⑤
⑥
⑦
笔者认为,此处把“马尔克公社”与“农村公社”对等,恐也不准确,因为“农村公社”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浑称概念,似乎没有
与“农业公社”相区分的意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6、67页把“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即所谓村社制度”中的“村社制度”打上黑体加以强调,而
“所谓”字眼似乎显示它不是马克思本人发明的用词。
ꢂꢁ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中文原译“社会力量”,
与“生产力”(Produktivkräfte)译法不同,宜统一。Marx,GrundrissederKritikDerPolitischenÖkonomie,DietzVerlag
Berlin,1953,S.6。
⑧
⑨
沈斌在《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中的农业公社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中声称:“马克思在《复信草稿》
中提出的‘农业公社’理论并不成熟,他所主要依据的材料都是有问题的。马克思本人应该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所
以最终决定放弃‘农业公社’的提法。”
参见:ShizumaHINADA,OntheMeaninginOurTimeoftheDraftsofMarx’sLettertoVeraZasulich(1881)WithTextual
Criticism,(日本)北海道大学『スラブ研究』20,1975年。
参考文献:
[
1]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董正华.现代化研究的“创新”与“超越”[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罗荣渠.略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的内在关系[J].历史研究,1980,(5).
8]魏光奇.承继黑格尔: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理论的深层结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9]魏光奇.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宋培军.世界历史的“主辅线”和中国历史的“双边疆”———中国边疆的体用观、层级论及其近代转型[J].烟台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4,(4).
14]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5]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6]孙承叔.打开东方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代社会主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9]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M].日知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23]盐泽君夫.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概念的形成和发展[C]//郝镇华.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81.
[
24]项观奇.论五种生产方式理论的形成[J].历史研究,1987,(6).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8]卢钟锋.“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性质与中国文明起源的路径问题[J].历史研究,2011,(2).
29]甄修钰,张丽新.马克思研究农村公社的动机和方法———兼论走出“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困境[J].历史研究,2012,(3).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
[
[
[
[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