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卷第3期  
2
016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No.3  
May,2016  
皖北平原远郊区农户  
宅基地退出意愿调查与启示  
———基于阜阳亳州两市  
户农民问卷  
636  
王利敏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肥230036)  
摘要:对皖北平原远郊区阜阳亳州两市636户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  
:皖北远郊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受农户个体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家庭非农业收入水平宅基地数量和  
面积以及住宅建筑时间的影响,但影响方向有差异远郊区大部分农户愿意居住在当地的县城或地级市,对于闲  
置宅基地的处理主要倾向于等面积农地承包权置换宅基地退出要尊重农户意愿,逐步推进,同时防止出现新型  
空心化现象;应加强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和能力  
提升;宏观上需要解决土地指标不能异地流动的问题。  
关键词:皖北平原远郊区;宅基地;农户退出意愿调查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6)03-0138-07  
农村宅基地退出是促进新型城镇化缓解城镇建设  
用地指标紧张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措施许多地  
方已先行先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模式:苏州模式天津  
及这些差异及其影响另外,就广大农村而言,远郊农  
村是空心化最严重的区域,也是未来宅基地退出补充  
耕地的主要区域,因此,这部分区域农户的宅基地退出  
意愿及影响因素应重点分析但就现有研究区域来看,  
研究区的选择并未严格区分近郊和远郊,因此研究成果  
是否能代表远郊农村现状,为远郊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  
制定提供参考值得商榷。  
[1]32ꢀ35[2]  
模式嘉兴模式及成都重庆模式等  
同时,许  
多学者从宏观宅基地退出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与难  
[3ꢀ4]  
[5ꢀ6]  
[7ꢀ10]  
路径 ,到微观的农户意愿及影响因素 、  
[11ꢀ13]  
受偿意愿和标准  
,针对不同层面选择不同区域进  
行了探讨彭长生等就安徽省域内的农户宅基地退出  
[10]  
阜阳亳州两市是安徽省耕地保护重点区及粮食主  
产区,同时也是安徽省农民工输出大市,区内农村空心  
化现象较严重该区域亦是安徽省尝试异地城镇化地  
随人走政策的重点区域要想落实异地城镇化地随  
人走的政策,防止宅基地退出演变为一场新的圈地运  
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但其以霍邱县代表皖北  
片区,样本区的选择存在问题因为霍邱以山地居多,  
而皖北片区以平原为主,邱陵山地与平原区的农户居住  
形态及宅基地利用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农户宅基地  
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也存在不同,但作者的研究并未涉  
[14]  
,必须维护该区域农户的土地财产权益关注农户  
收稿日期:2016-02-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碳交易视角下农户行为转变机制研究”(15YJCZH092);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  
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2013zs04zd)。  
作者简介:王利敏(1982—),,安徽阜阳人,管理学博士,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  
政策。  
138  
王利敏皖北平原远郊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调查与启示———基于阜阳亳州两市636户农民问卷  
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现实中,阜阳亳  
州两市近郊区的农户就业区域大都是本地城镇,白天进  
城务工,晚上回家休息,其宅基地退出指标无法实现异  
地间的流动;另外,近郊宅基地受城镇化辐射影响较大,  
宅基地财产价值较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受偿价格  
较高,政策落实财政压力较大而远郊农村大部分劳动  
力就业以跨市跨省为主,能形成指标异地流转的有效  
需求;另外该区域受城镇化辐射度影响较小,宅基地征  
收及交易的可能性几近于零,宅基地价值较小,财政压  
力较近郊区小,易于政策落实因此,本研究拟以阜阳、  
亳州远郊农村作为研究区,针对该区域的农户宅基地退  
出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寻找传统农耕区的远  
郊农村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突出影响因素,十三  
期间新型城镇化推进及安徽省异地城镇化地随人  
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  
,共发放问卷700,收回63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  
909%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预调查情况,问卷内容主  
要涉及农户个体及家庭基本情况宅基地使用及居住环  
境情况农户居住及退出意愿。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调研对象个体及家庭基本情况  
1.受访农户个体家庭基本情况及退出意愿  
愿意退出不愿退出  
宅基地 宅基地  
(
变量  
频数  
频率  
2
3
4
5
6
414 65ꢁ09% 78ꢁ85% 21ꢁ15%  
222 34ꢁ91% 71ꢁ17% 28ꢁ83%  
50 7ꢁ86% 57ꢁ69% 42ꢁ31%  
142 22ꢁ33% 91ꢁ55% 8ꢁ45%  
234 36ꢁ79% 74ꢁ36% 25ꢁ64%  
116 18ꢁ24% 62ꢁ69% 37ꢁ31%  
62 9ꢁ75% 86ꢁ89% 13ꢁ11%  
是否户主  
家庭供  
养人数  
研究区域及问卷调查概况  
()调研区域概况  
阜阳亳州两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互相毗邻,自  
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基本一致,2000年之前都属阜  
阳市行政辖区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5)》,2014  
7 32 5ꢁ03% 62ꢁ50% 37ꢁ50%  
464 72ꢁ96% 78ꢁ11% 21ꢁ89%  
172 27ꢁ04% 70ꢁ59% 29ꢁ41%  
性别  
年龄  
,两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12ꢁ03%9ꢁ91% ,  
2
0ꢀ29 104 16ꢁ35% 84ꢁ62% 15ꢁ38%  
远低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两市历来是安徽省的粮食  
生产大市,也一直是安徽省的农民工输出大市。2014  
3
0ꢀ39 154 24ꢁ21% 80ꢁ52% 19ꢁ48%  
40ꢀ49 206 32ꢁ40% 77ꢁ67% 22ꢁ33%  
50ꢀ59 90 14ꢁ15% 77ꢁ11% 28ꢁ89%  
60ꢀ69 54 8ꢁ49% 66ꢁ67% 33ꢁ33%  
,两市共输出农民工400万左右,区域内部农村空心  
,是未来安徽省实施宅基地退出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  
主要区域。  
()问卷调查概况  
≥70 28 4ꢁ40% 42ꢁ86% 57ꢁ14%  
农户宅基地退出是指在遵守相关法律规定自由交  
小学以下 174 27ꢁ36% 66ꢁ67% 33ꢁ33%  
初中 318 50ꢁ00% 77ꢁ99% 22ꢁ01%  
高中 76 11ꢁ95% 81ꢁ58% 18ꢁ42%  
大专以上 68 10ꢁ69% 85ꢁ30% 14ꢁ71%  
纯务农 140 22ꢁ01% 52ꢁ86% 47ꢁ17%  
兼业 224 35ꢁ22% 76ꢁ79% 23ꢁ21%  
长期外出打工200 3145% 8919% 1081%  
有稳定工作72 11ꢁ32% 85ꢁ48% 14ꢁ52%  
易的情况下,农户通过合法程序将宅基地退出交还给集  
[15]13  
体经济组织的行为 现实中,农户宅基地退出主要  
有两种形式:一是零星的超出合法使用标准或闲置的  
宅基地退出;二是唯一住宅的永久退出,意味着农民市  
民化研究对两种形式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均有涉及。  
就各地实践来看,无偿退出宅基地的政策由于得不  
到广大农户的支持,执行力度不高,就预调研结果来看,  
文化程度  
职业类型  
9
8ꢁ54%的农户不愿意无偿退出;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决  
策层及学术界的主导倾向,因此进行正式问卷调查时,  
以合理价格补偿为宅基地退出前提。  
近五年家庭非农收  
97 15ꢁ32% 65ꢁ79% 34ꢁ21%  
入小于50%  
综合考虑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发展需求安徽  
省主体功能区划及课题调研人员所能及的区域,课题组  
选取阜阳亳州两市下辖县(阜南临泉太和蒙城涡  
近五年家庭非农收  
入大于50%  
3
39 74ꢁ68% 76ꢁ56% 23ꢁ44%  
从表1中可见,636位受访者中,户主为414,占  
利辛)的非城镇规划区域的20个村作为调研区域。 65ꢁ09%;男性占受访总数的72ꢁ96%;受访对象以青壮  
课题组2014年暑假和寒假组织学生进行了两次调研,  
根据村庄规模的大小,随机抽取20—40户农户进行调  
年为主,年龄在40ꢀ49岁的占32ꢁ4%,年龄在3039  
岁的占24ꢁ21%;受访者文化程度以初中水平为主,初中  
13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化占总受访者的50%,小学以下占27ꢁ36%,高中占  
1ꢁ95%,大专以上仅占10ꢁ69%;家庭供养人数方面,家  
,下雨天很难通行在对闲置宅基地的处置意愿调查  
,11ꢁ32%的闲置宅基地拥有者选择卖掉,26ꢁ42%的  
选择留作他用(例如养殖或出租等),6226%的受访  
者选择继续空置,因为区位太偏,没有出租或转让的需  
求市场;缺少青壮年劳动力,同时乡村偷盗现象增多,留  
守老人或妇女不敢也没能力进行副业养殖。  
1
庭总人数为4人的占36ꢁ79%,家庭总人数为3人和5  
人的分别占22ꢁ33%18ꢁ24%;在职业类型方面,兼业  
及长期外出打工的较多,兼业占35ꢁ22%,长期外出打工  
者占31ꢁ45%,纯务农户占22ꢁ01%;在家庭收入稳定性  
方面,近五年家庭非农收入小于50%的仅占15ꢁ32%。  
从调研结果来看,无论是否户主,愿意退出宅基地  
的比例都较高,可推断户主身份对研究区农户宅基地退  
出意愿影响较小家庭供养人口的多少与农户宅基地  
退出意愿并未呈现出明显的相关现象,但家庭人数为2  
人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明显低于其他人数的意愿比率,这  
可能与调研中家庭人数为2人的多数是老年家庭有关。  
在性别方面,男性与女性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比例相  
差不大在年龄方面,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与受访者  
的年龄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年纪越大越不愿意退出宅基  
,70岁以上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比例为42ꢁ86%、  
不愿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比例为57ꢁ14%。受访者的文化  
程度与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明显的正向关,文化程  
度越高,宅基地退出意愿越高农户的职业类型家庭  
非农收入状况与宅基地退出意愿也呈明显的正向关,农  
户的就业质量越高,家庭非农收入状况越稳定,农户的  
宅基地退出意愿越明显。  
2.农户宅基地利用状况及退出意愿  
愿意退出不愿退出  
变量  
频数  
频率  
宅基地  
宅基地  
宅基地数量 1 530 83ꢁ33% 76ꢁ83% 23ꢁ17%  
≤220 342 64ꢁ53% 75ꢁ79% 24ꢁ21%  
221ꢀ440 170 32ꢁ08% 72ꢁ60% 27ꢁ40%  
地面积  
>440 18 3ꢁ39% 66ꢁ67% 33ꢁ33%  
1
980年以前2 0ꢁ38% 0ꢁ00% 100ꢁ00%  
1980ꢀ1989 18 3ꢁ40% 55ꢁ56% 44ꢁ44%  
现居住宅  
修建时间  
1990ꢀ1999 92 17ꢁ36% 60ꢁ87% 39ꢁ13%  
2000ꢀ2009262 49ꢁ43% 83ꢁ21% 16ꢁ79%  
2
010ꢀ2014156 29ꢁ43% 73ꢁ75% 26ꢁ25%  
146 27ꢁ64% 68ꢁ42% 31ꢁ58%  
ꢀ3384 72ꢁ36% 77ꢁ49% 22ꢁ51%  
1
现居住  
宅层数  
2
砖瓦 130 24ꢁ53% 78ꢁ71% 21ꢁ29%  
砖混 400 75ꢁ47% 63ꢁ08% 36ꢁ92%  
现居住  
宅结构  
()农户宅基地利用状况  
1100 15ꢁ72% 85ꢁ71% 14ꢁ29%  
从表2中可见,636户受访个体中,家里仅有一处宅  
[16]  
距中心集1-2(2) 48 755% 7500% 2500%  
基地的有530,83ꢁ33%。这一数据与个别学者  
镇距离  
调查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当然不排除部分农户隐瞒了  
事实。76%的受访者居住地与中心集镇距离在2公里  
以上,其中2ꢀ5公里的占49ꢁ06%,大于5公里的占  
2-5(5) 312 49ꢁ06% 76ꢁ56% 23ꢁ45%  
>
5㎞以上176 27ꢁ67% 73ꢁ03% 26ꢁ97%  
宅基地数量 2 106 16ꢁ67% 81ꢁ13% 18ꢁ87%  
2
7ꢁ67%。在仅有一处宅基地的农户中,现居宅基地面  
积小于安徽省规定的皖北片区户均220平方米的农户  
数占64ꢁ53%,220ꢀ440平方米的农户数占32ꢁ08%,大  
440平方米的仅占3ꢁ39%。而仅有一处宅基地的农  
,其房屋70%以上都是2000年之后建设的二三层砖  
混小楼。  
小于100 35 32ꢁ56% 62ꢁ50% 37ꢁ50%  
100ꢀ220 53 50ꢁ00% 80ꢁ77% 19ꢁ23%  
地面积  
大于220 18 17ꢁ44% 85ꢁ71% 14ꢁ29%  
购买 14 13ꢁ33% 80ꢁ00% 20ꢁ00%  
闲置宅基  
地来源  
继承 92 86ꢁ67% 79ꢁ07% 20ꢁ93%  
拥有2处宅基地的农户数量占16ꢁ67%,闲置的宅  
基地面积小于100平方米的占32ꢁ56%,100ꢀ220平方  
米的占50%,大于220平方米的占17ꢁ44%;闲置宅基地  
的来源为购买或继承,其中继承来源的占86ꢁ67%。闲  
置住宅的建造时间大都是2000年之前,全部为单层住  
在闲置原因的调查中,受访者认为出行不便,村内  
道路太烂是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农户新  
建住宅大都沿着交通和路面状况比较好的村村通道路  
两侧,村内道路由于无人出资整修基本还是原始的土  
2000年之后12 11ꢁ32%100ꢁ00% 0ꢁ00%  
建造时间200094 8868% 7368% 2632%  
闲置原因出行不便106100ꢁ00%79ꢁ17% 20ꢁ83%  
卖掉 12 11ꢁ32% 50ꢁ00% 50ꢁ00%  
今后如  
何处置  
留作他用28 26ꢁ42% 80ꢁ00% 20ꢁ00%  
空置在那66 62ꢁ26% 84ꢁ38% 15ꢁ62%  
调研结果显示,拥有两处宅基地的农户愿意退出宅  
基地的比率高于仅有一处宅基地的农户在仅有一处  
140  
王利敏皖北平原远郊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调查与启示———基于阜阳亳州两市636户农民问卷  
宅基地的农户中,现居宅基地面积与农户退出意愿呈负  
相关,即现居宅基地面积越大,越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另  
,住宅修建时间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负相关,即  
现居住宅建造时间越晚,越愿意退出;而现居住宅层数  
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正相关,层数越多,农户宅基  
地退出意愿越高;住宅为砖混结构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  
愿比率较砖瓦结构的低而距离中心集镇越远,宅基地  
退出意愿越低在拥有两处宅基地的农户中,其闲置宅  
基地面积的大小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正相关,闲置面  
积越大,越愿意退出;而闲置宅基地来源是购买还是继  
承对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不大;闲置住宅建造时  
间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呈负相关;在如何处置闲置  
宅基地方面,选择留作他用及继续空置的农户宅基地退  
出意愿较高。  
是否愿意  
承包更多  
的耕地  
45271ꢁ00% 77ꢁ93% 22ꢁ07%  
18429ꢁ00% 68ꢁ97% 31ꢁ03%  
现实中,宅基地及农地的使用权人都是明确清楚  
,但对于宅基地及农地的所有权人,理论界与实践界  
一致认为存在着模糊性,易造成产权的纠纷,对宅基地  
退出产生影响对于宅基地的所有权,农户的认知水平  
不高(见表3)。由于宅基地使用权的长期性无偿性及  
可继承性,导致多数农户认为自己就是宅基地所有权  
,有这种认识的受访者高达59ꢁ12%;由于宅基地管理  
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是由国家或省级政府制定的,因此约  
2
0ꢁ75%的农户认为宅基地所有权人是国家或省政府;  
由于村委会对宅基地的申请及日常管理拥有实际的执  
行权利,因此约15ꢁ41%的农户认为宅基地所有权为村  
集体(村委会代表)。实际上,我国90%的集体土地所有  
权主体为村民小组,但其认知率仅为1ꢁ57%。耕地的所  
有权认知主体与宅基地状况类似,但排在前三位的比率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所有权主体是农户自己的认知  
率为2539%,与宅基地所有人是农户自己的认知率相  
,比例有所下降;国家或省政府及村集体(村委会代  
)的认知率分别为34ꢁ17%32ꢁ60%,与宅基地所有  
人是国家或省政府及村集体的认知率相比,比例有所增  
;耕地所有权人为村小组的认知率为5ꢁ02%,与宅基  
地所有人是村小组的认知率相比,比例有所上升,但仍  
较少(见表3)。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户的宅基地及耕地  
产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不大。  
()农户产权认知及耕地资源禀赋状况  
3.农户产权认知及宅基地退出意愿  
愿意退出不愿退出  
宅基地 宅基地  
变量  
频数频率  
村集体(村委  
会代表)  
9815ꢁ41% 65ꢁ31% 34ꢁ69%  
村小组 10 1ꢁ57% 80ꢁ00% 20ꢁ00%  
农户自己 37659ꢁ12% 77ꢁ01% 22ꢁ99%  
国家或省政府13220ꢁ75% 82ꢁ09% 17ꢁ91%  
(区市)政府4 0ꢁ63% 0ꢁ00% 100ꢁ00%  
宅基地  
所有  
权人  
乡镇政府 16 2ꢁ52% 100ꢁ00% 0ꢁ00%  
村集体(村  
20732ꢁ60% 97ꢁ44% 2ꢁ56%  
委会代表)  
现有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水平也可能对宅基  
地的退出产生影响。2014,安徽省人均耕地为1ꢁ32  
,以此作为调查区域人均耕地面积水平比较基准另  
,考虑到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确  
定的维持基本生存的耕地警戒线0ꢁ8/人为基数,确  
定户均3ꢁ2(调查区域户均家庭人数4)作为皖北  
区域农户家庭维持粮食安全的耕地基准线从调查结  
果来看,皖北平原区户均耕地面积10亩以上的仅占  
村小组 32 5ꢁ02% 68ꢁ75% 31ꢁ25%  
耕地所  
有权人  
农户自己  
1
6125ꢁ39% 77ꢁ78% 22ꢁ22%  
国家或省政府21734ꢁ17% 76ꢁ62% 23ꢁ38%  
(区市)政府6 0ꢁ94% 0ꢁ00% 100ꢁ00%  
乡镇政府 12 1ꢁ88% 50ꢁ00% 50ꢁ00%  
0ꢀ3ꢁ2 12219ꢁ13% 70ꢁ00% 30ꢁ00%  
农户现有  
耕地面积  
3ꢁ2ꢀ5 13921ꢁ81% 75ꢁ81% 24ꢁ19%  
1
9ꢁ46%;5ꢀ10亩的为39ꢁ6%;3ꢁ25亩的为  
(
) 5ꢀ10 25239ꢁ60% 84ꢁ30% 15ꢁ70% 21ꢁ81%;3ꢁ2亩以下的占19ꢁ13%。就人均耕地面积水  
1
0以上 12419ꢁ46% 63ꢁ16% 36ꢁ84%  
ꢀ0ꢁ8 13020ꢁ44% 68ꢁ19% 31ꢁ82%  
ꢁ8ꢀ1ꢁ32 12219ꢁ18% 75ꢁ00% 25ꢁ40%  
平来说  
3ꢁ27%;1ꢀ2倍之间的较多,37ꢁ11%;0ꢁ8至  
ꢁ32亩之间的占19ꢁ18%;小于0ꢁ8亩的占20ꢁ44%。  
,
2倍于安徽省人均耕地面积水平的农户占  
2
0
1
0
人均耕地  
()1ꢁ32ꢀ2ꢁ64 23637ꢁ11% 79ꢁ14% 20ꢁ86%  
在问及以后是否愿意承包更多的耕地,71%的农户  
表示不愿意,以中青年为主的劳动力表示种地太累不  
挣钱(见表3)。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户的耕地资源禀赋  
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不大;“是否愿意承包更  
多的耕地状况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呈负相关,即愿意承  
大于2ꢁ64 14823ꢁ27% 70ꢁ18% 29ꢁ82%  
14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成果,课题组设计了四种补偿方式(限选三项),(按照频  
包更多的耕地者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农户居住与受偿意愿调查  
)愿意退出宅基地农户居住意愿调查  
率的高低)结果为:货币补偿最高(选择率达9057%);  
房屋补偿(8333%);就业及养老医疗(分别为  
5063%4560%)。从补偿方式的选择结果可以看  
,现实中农村宅基地被赋予的长远的社会保障功能已  
大大弱化,农户更关心的是短期利益:现金及住房另  
,由于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农民自身的教育水平及  
迁居城镇生活成本加大等方面的诉求,农户融入城镇的  
就业需求也是农民迁移城镇所考虑的现实问题之一。  
实践中,各地的房屋补偿方式不同:有政府统一安置的、  
有指定区域自建的有自行购房的因此,调研针对不  
同的居住意愿,制定了不同的房屋补偿方式:选择集镇  
或新型农民社区的有三种方式———政府集中安置指定  
区域自建自行购房;选择县城或地级市居住的有两种  
方式———政府集中安置自行购房在选择居住集镇或  
新型农民社区的农户中,选择政府集中安置的比例占  
(
在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中,81ꢁ63%的农户愿意  
去县城或地级市定居愿意去城镇或集镇居住的主要  
原因(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教育水平高方便孩子上  
(35ꢁ1%);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改善(占  
2
8ꢁ57%);就业机会多(23ꢁ27%);道路条件好交通  
方便(9ꢁ39%);娱乐生活丰富(3ꢁ67%)(见表4)。  
可以看出,当前孩子的教育家庭居住环境及个人的就  
业机会是新时期农户关心的重要问题在问及其是否  
已在城镇或集镇购房,73ꢁ93%的农户选择否,这说  
明大部分农户虽然向往城镇生活,但囿于现实不得不仍  
居住于农村,这为农户未来的迁移奠定了心理基础另  
,对于退出后的风险感知情况,课题组也做了相应调  
(限选两项),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活成本提高(占  
7
1ꢁ36%);原有生活方式改变(43ꢁ66%);种田不便  
6
2ꢁ22%,指定区域自建的占22ꢁ22%,自行购房的占  
5ꢁ56%;而在选择县城或地级市安置的农户中,选择政  
府集中安置的占55ꢁ84%,自行购房的占44ꢁ16%(见表  
(
42ꢁ72%);安置补偿不合理(36ꢁ62%);副业不好  
(15ꢁ96%)(见表4)。结果显示,在理论上一直备  
受关注的安置补偿问题,在调研中农户关注得不多通  
过访谈发现可能的原因是,农户认为村子区位较差,宅  
基地价值不高;农户比较理性实际,大都不存在卖地暴  
富的心理。  
1
5
)。  
5.农户受偿意愿表  
变量  
频数  
频率  
4.农户居住意愿调查情况表  
房屋补偿  
就业  
4
08 83ꢁ33%  
变量  
频数  
频率  
248 50ꢁ63%  
223 45ꢁ60%  
444 90ꢁ57%  
宅基地退出补偿方  
集镇或新农村社区  
县城或地级市  
90 18ꢁ37%  
400 81ꢁ63%  
养老及医疗  
货币补偿  
居住意愿  
道路条件好,交通方便 46 9ꢁ39%  
教育水平高方便孩子上学 172 35ꢁ10%  
政府集中安置 56 62ꢁ22%  
指定区域自建 20 22ꢁ22%  
居住集镇或新  
社区  
愿意去城镇  
或集镇居住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改善140 28ꢁ57%  
自行购房  
14 15ꢁ56%  
政府集中安置 223 55ꢁ84%  
的主要原因  
娱乐生活丰富  
就业机会多  
18 3ꢁ67%  
114 23ꢁ27%  
362 73ꢁ93%  
128 26ꢁ07%  
179 36ꢁ62%  
350 71ꢁ36%  
214 43ꢁ66%  
78 15ꢁ96%  
209 42ꢁ72%  
当地县城或地  
级市  
自行购房  
177 44ꢁ16%  
不愿558 87ꢁ74%  
愿意 78 12ꢁ26%  
不愿416 65ꢁ41%  
愿意220 34ꢁ59%  
不愿180 28ꢁ30%  
愿意456 71ꢁ70%  
是否已在城  
镇或集镇购  
无偿收回  
超出规定面  
积退出补偿  
意愿  
安置补偿不合理  
生活成本提高  
原有生活方式改变  
副业不好搞  
种田不便  
低于标定价格  
补偿  
退出后最担  
心的问题  
置换等面积农  
地承包权  
对于超出规定面积的宅基地无偿收回,87ꢁ74%的  
农户表示反对,而以低于标定价格补偿,持反对意见的  
农户比例稍有下降,但仍高达65ꢁ41%。因为偏远地区  
的宅基地退出后的用途主要以农地为主,那么在前两种  
(
)农户受偿意愿  
对于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来说,给予什么样的补  
偿更容易获得他们的支持? 总结实践经验及现有研究  
142  
王利敏皖北平原远郊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调查与启示———基于阜阳亳州两市636户农民问卷  
方式得不到大力支持的情况下,问卷设计了第三种方  
,即置换等面积的农地承包权调查数据显示,对第  
三种方式的反对意见大幅度降低,支持意愿达到  
,无偿及低价难以得到广大农户支持,但等面积置换  
农地承包权却受到大部分农户支持。  
()政策启示  
7
1ꢁ7%。该调查结果为缓解农村宅基地规模退出的资  
1.具体实施农村宅基地退出时,应尊重农户的意愿,  
分情况选择多元化的补偿方式仅有一处且符合政策  
标准的退出宅基地农户优先以现金或房屋补偿;闲置宅  
基地或超规定部分面积的宅基地退出,以等面积农地置  
换为主。  
金压力,提供了有效方式。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研究结论  
.对皖北平原远郊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度较高  
(
1
的因素包括:农户个体及家庭因素,其中农民个体年龄  
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农民文化程度与宅基地  
退出意愿有正向影响,农户职业类型与家庭非农收入对  
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也较大,呈正向影响;农户  
宅基地利用状况因素,其中宅基地数量对农户宅基地退  
出意愿有正向影响,而住房修建时间与农户宅基地退出  
意愿呈负向影响;仅有一处宅基地的农户,其宅基地面  
积与宅基地退出意愿负相关,而拥有两处宅基地的农  
,其闲置宅基地面积与宅基地退出意愿正相关。  
2.继续加强适龄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户就业  
质量,保障非农收入稳定;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  
,保障农村60岁以上老人基本生活医疗等待遇,退  
出前后无差别甚至有所提高;重视对该区域少年儿童的  
文化教育,通过完善中心学校软硬件设施,使其享受到  
公平优质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和能力,为今后其真正  
的融入城市垫定知识基础。  
3.由于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主要倾向于选择县城  
或地级市居住,因此安徽省城镇化地随人走政策从农  
户居住意愿方面来看具有实施可行性但由于大部分  
农户倾向于选择当地的县城或地级市居住,在现有政策  
层面下退出后的宅基地指标无法实现异域流动,需要决  
策层从宏观角度构建相应的解决机制。  
2
.相较于仍保留着农村面貌的集镇或新型农村社  
,远郊区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更愿意在具有优质教  
育条件良好居住环境及较多就业机会的县城或地级市  
居住,前提是地方政府解决农户个体的基本居住养老、  
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  
4.注意农村宅基地退出时序,优先鼓励闲置宅基地  
退出,逐步推进超标准面积宅基地退出或置换,最后才  
是农村宅基地整村成建制的规模退出在落实退出宅  
基地农户居住意愿时,对于选择集镇或新型农村社区居  
住的农户,应优先鼓励其选择集镇居住,新型农村社区  
的建设要考虑到农户实际居住的规模,防止出现新型空  
心村。  
3
.在受偿方式上,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更关心短  
期利益,优先选择货币补偿,其次是房屋补偿,就业补偿  
选择约占半数,而受理论界关注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  
选择率偏低具体到房屋补偿时,无论是愿意到集镇或  
新型农民社区居住,还是愿意到县城或地级市居住的农  
,一半以上选择政府集中安置。  
4
.对于超出地方宅基地面积标准的闲置宅基地的收  
注释: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户籍非农业人口数与行政区户籍总人口数量之比根据安徽省2015年统计年鉴》,2014,阜阳市  
户籍总人口数为1051ꢁ42万人,非农业户籍人数为126ꢁ49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12ꢁ03%;亳州市户籍总人口数为  
6
34ꢁ35万人,非农业户籍人数为62ꢁ8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9ꢁ91%。  
根据安徽省2015年统计年鉴》,2014,阜阳及亳州两市外出省内其他市及省外半年以上流动人口分别为267万人和135  
万人。  
参考文献:  
1]朱烨辛.城市郊区宅基地置换模式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卢艳霞,.浙江农民宅基地退出模式调研与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1,(1):3-7.  
3]欧阳安蛟,.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9,(10):26-30.  
4]徐玉婷,黄贤金.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2015,(9):18-21.  
5]彭小霞.农民权益保护视角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之完善[J].农村经济,2015,(4):9-13.  
6]罗亚海.公共政策理论视角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论析[J].求索,2015,(2):114-119.  
7]陈霄.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3):  
[
[
[
[
[
[
[
14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6-36,96.  
8]许恒周,.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乡城迁移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推拉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  
源与环境,2013,(8):75-80.  
9]诸培新,叶琦.农户分化下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性研究———基于江苏省886个样本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  
3):279-288.  
10]彭长生,范子英.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61413个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  
体制比较,2012,(2):154-162.  
11]许恒周.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临清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2,(10):  
5-81.  
12]胡银根,张曼.农民工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城市圈的问卷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4):90-95.  
13]彭长生.农民分化对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省的农户调查数据[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013,(6):133-146.  
14]龙开胜,刘澄宇,陈利根.农民接受闲置宅基地治理方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9):83-89.  
15]宋金云.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16]祁全明.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现状原因及其治理措施[J].农村经济,2015,(8):21-27.  
[
[
(
[
[
7
[
(
[
2
[
[
[
InfluencingFactorsofFarmersWillingnessonQuittingRural  
ResidentialLandintheOuterSuburbsoftheNorthofAnhui  
WANGLi-min  
CollegeofEconomicManagement,AnhuiAgricultureUniversity,Hefei,Anhui230036,China)  
(
Abstract:Thedescriptivestatisticsanalysismethodisusedtoanalyzethefarmerswilling-  
nessandinfluencingfactorsonquittingruralresidentiallandintheoutersuburbsoftheNorthof  
Anhui.Theresultshowsthat,thefarmerswillingnesstoquitruralresidentiallandintheouter  
suburbsoftheNorthofAnhuiwasinfluencedbyfarmersage,educationallevel,occupation  
classification,non-agriculturalincomeofthefamily,thenumberandareaofruralresidential  
land,andconstructiontimeoftheresidentialbuilding.Buttheinfluencediffers.Mostfarmersare  
willingtoliveinthelocalcountyorprefecturelevelcity.Andforthetreatmentofidlehome-  
stead,theyprefertouseittogaintheequalareaoffarmlandscontractright.Thispapercomes  
totheconclusionthat,thequittanceoftheruralresidentiallandshouldbeputintoforcestepby  
step,mainlybasedonwishesoffarmers.Newhollowphenomenonshouldbepreventedduring  
theprocess.Youngadultsemploymentskillsshouldbestrengthened,socialsecuritysystemfor  
theelderlyshouldbeimproved,andtheculturalqualityandabilityofthechildrenshouldbeen-  
hanced.Inaddition,landquotaoff-sitetransitionshouldbepermittedonamacrolevel.  
Keywords:outersuburbsoftheNorthofAnhui;ruralresidentialland;surveyoffarmers  
willingnesstoquit  
[责任编辑:钟秋波]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