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卷第3期  
2
017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4,No.3  
May,2017  
当前台湾电影创作的文化趋向  
谢建华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播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当前台湾电影表现出更强烈的文化表达欲望,在思潮化模式性的创作实践中,阐述台湾电影对地方自  
我与国族建构的重大转变其文化趋向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历史怀旧,作为一种文化修辞,创作者通过丰富而纠  
结的历史怀旧想象,试图重构台湾的历史定位和地域关系;二是发现台湾,通过富有台湾特色的环岛体叙事和富于  
地方色彩的民俗传统植入故事,持续进行发现台湾的文化写作;三是鲁蛇励志,通过一群乌合之众从溃散经团  
结走向成功的故事,将台湾社会的集体挫败感浪漫化这些现象延续近些年台湾电影由中国叙事台湾叙事”  
转变的惯性,其表现出的文化离心力必须引起警惕。  
关键词:21世纪;台湾电影;文化趋向;创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J9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7)03-0137-06  
20年来,波诡云谲风云激荡的社会文化剧  
,在台湾艺术生产领域产生了链锁性的断裂和冲  
电影创作常常在”、“中国历史本  
土台湾”、“后现代后殖民”、“国族与性别等一系  
更为多元开放,多数台湾电影具有合拍背景,台湾电  
影的辨识越来越困难例如在岛内以台片上映的被  
偷走的那五年》、《101次求婚》,都有大陆中影集团、  
华谊兄弟的身影这些影片是台湾电影,还是应该叫  
列纷繁复杂的纠结对立中随风起舞,陷入历史迷思和 泛亚电影”,或更宽泛的华语电影”?  
思想焦虑,这对我们的台湾电影观感造成了相当大的  
困惑。  
2.台湾电影的艺术趣味到底是什么?  
查阅近几年台湾本土市场流行的影片票房数据,  
带有强烈殖民怀旧色彩艺术质量上乘的嘉农》  
.?  
1
一方面,随着台湾电影语言发音的大幅改变,(KANO)卖得好能理解,以历史穿越为噱头的大岛  
南话台湾方言客家话原住少数民族语混杂在一起,  
替代之前的国语(普通话),成为台湾电影的主体声  
参映两岸影展的台湾电影也一改惯常做法,不配  
国语,语言已成我们观看台湾电影的最大障碍台湾  
电影到底是通常意义上的国语片”,还是地方性的少  
票房傲人严肃历史反思片军中乐园票房惨淡  
就无法理解;如果以猪哥亮为卖点的主流商业片大  
尾鲈鳗创造票房奇迹符合市场的话,故事松散艺术  
低劣的闺蜜广受追捧就让人大跌眼镜;甚至像做  
你爱做的事这样学生作业式的低门槛影片也能收获  
数民族电影?语言似乎已溢出台湾电影的既定理论 149万新台币的票房,而同期岛内上映的大陆电影  
框架,对台湾国片命名所对应的地理文化国族、 《致青春却只有42万票房台湾观众到底喜欢什么  
认同提出质疑和挑战。  
样的影片?他们的观影趣味是什么?  
另一方面,随着台湾电影的人才架构和资本渠道  
3.大陆电影在台湾的市场境遇为何越来越差?  
收稿日期:2016-12-31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度重点培育基金扶持项目台湾电影心理流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建华(1976—),,河南南阳人,电影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影文化与传播。  
13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014年台湾最卖座电影的前十名均为清一色  
,
开始回溯历史,引发了一个长达184分钟暖色调的怀  
的美国片,变形金刚4》单片就收获20亿票房华  
语片票房前十名中,台湾电影7,香港电影3,没  
有一部大陆电影入围放映的7部大陆影片仅占当  
年台湾华语电影票房的0.59%,而美国片以占比  
旧叙事一个严肃不苟温情理性的日本教练,一支  
溃不成军却亟需正名的鸡尾酒球队”(汉人番人和  
日本人组成的殖民混编国族团”),几乎构成了一个  
微缩的殖民景观。“魔鬼教练近藤带领这支野球  
进军决赛赢得尊严的主事件线,扣连着八田技师  
主导的台湾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嘉南大圳开闸放水的  
喜悦场面,启蒙与开化身体规训和精神改造殖民者  
的垦拓荣耀与帝国子民的幸福回望,《嘉农以被殖  
民者的视角,回复性地闪现了台湾对日本殖民成果”  
的膜拜和怀念作为魏德圣标志性的艺术模式,《嘉  
和他殖民怀旧三部曲中的其它两部影片(《海角  
七号》、《赛德克巴莱》)一样,均以一种浓郁的历史抒  
情诗风格,显示了其所谓重建历史记忆重构文化认  
同的一贯努力回溯历史的目的不是追忆一个破碎  
的事件片断或是一段被遮蔽的情感瞬间,而是透过叙  
事主体视角和方式的选择与变动,重建一套完整的  
历史认知体系。  
3
4%87%,排名第  
二的日本也以74部影片占据整个市场3.42%的份  
全年岛内大型影展16(),多数以日韩巨星  
或欧美名导为主题,除台湾片商佳映娱乐举办的小型  
贾樟柯影展,没有一次跟大陆电影有关大陆电  
影在台湾市场的这种惨淡状况,已成近年来的常态,  
甚至不如20年前两岸关系最紧张的时期在国民党  
当局执政八年大陆释放众多红利的背景下,这一境  
遇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这些疑问和困惑,表面上攸关资本制作演映和  
观众等电影产业的诸多具体问题,实则是台湾电影文  
化心态和意识形态的重要表征实际上,近几年的台  
湾电影也的确表现出更强烈的文化表达欲望,在思潮  
模式性的创作实践中阐述台湾电影对地方自我  
与国族建构的重大转变,电影生产的政治性在此获得  
深刻的阐释,这才是我们该引起重视的核心问题。  
面对媚日指责,魏德圣一直回避自己的历史观  
和价值偏向,辩称自己在电影里描写的主题就是冲  
突而已”,但他的电影创作一直有强烈的情绪表达,也  
有明显为当局所谓台湾意识站台背书的痕迹他  
努力在娱乐与言志叙事与史观之间建立平衡,强调  
拍电影是为了讲述日本人在台湾的台湾史,不是日  
本人在台湾的日本史”。他说,“现在的最大问题是我  
们台湾的人没有存在感,没有自信心要让自己有存  
在感,有自信心,就是有历史观我们在做的工作是  
在传递一种历史观,从历史观里面你来重新认识自  
,重新了解自己,然后自会产生存在感,那种想要重  
历史怀旧  
按照文学批评家柏姆的说法,怀旧是一种欲走还  
留的意识活动,往往透过空间往返时间交错来表达  
一种失落与错置的情绪,但它同时也是个人想象的  
[1]14  
罗曼史” 。近些年的台湾电影明显表现出对历史  
怀旧的迷恋和执念,创作者往往通过回复性和反思性  
的怀旧叙事,以史观表达为主要诉求,藉由离散个体  
的时空穿梭结构提供离返辩证中的生命经验,实质是  
台湾历史重述中的情绪表达和政治想象,带有强烈的  
主观色彩和批判气息应该说,历史怀旧已成当下台  
湾电影的一种文化修辞,巧妙而又别有用心地将坚硬  
的政治宣言埋伏在温暖的怀旧故事中,通过丰富而纠  
结的历史怀旧想象,试图重构台湾的历史定位和地域  
关系。  
[2]42  
新创造价值的一种力量就会开始出现” 。因此,不  
管是魏德胜的殖民怀旧系列以及他未来筹划完成  
台湾三部曲”(分别以荷兰人汉人原住民为历史  
叙事的主体),还是叶天伦导演聚焦殖民历史的大岛  
一八九五》,目的都在于以通俗煽情的电影语  
[3]16  
言勾勒出台湾历史的不同区块” 。比起更具象的  
人物和事件,他们更偏向于抽象的情感抒发和理念表  
尤其是当近20年的台湾电影史呈现为从中国  
魏德圣叶天伦等导演的创作路径,即勾勒了台  
湾电影企图全方位重述台湾历史的宏大野心按照  
导演魏德圣的说法,《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嘉  
均聚焦日治时期的台湾”,致力于将那个所谓最  
精彩最有趣的时代还原出来,重释台湾在近代化  
[4-5]  
叙事台湾叙事的重大转变 ,日本形象的银幕  
建构便被赋予探寻所谓台湾意识的重任,带有怀旧  
色彩的殖民叙事当仁不让地成为叙事焦点,观众在这  
一叙事进程中则被诱导着去赋予日本形象以温情气  
[2]51  
的过程中的个体经验 。《嘉农根据1931年台湾  
嘉农棒球队进军日本甲子园赛事的真实事件改编,由  
[6]  
质和崇高品质”。  
1
944年殖民历史行将结束时驻守基隆港的一个日军  
詹姆逊(FredricJameson),怀判  
138  
谢建华当前台湾电影创作的文化趋向  
的姿态:它象征历史性(historicity),而不是重现历  
发现台湾的文化写作。  
,它的目的是为了对当下进行批评他说,“历史  
,事实上,既不是过去的重现也不是未来的替现:它  
最应该被当作一种视现在为历史(thepresentashis-  
所谓环岛体叙事”,是台湾电影近年来流行的一  
种以环岛旅行为时空链的剧情模式。《练习曲就是  
一个听障年轻人的单车环岛旅行日志,它既是一首散  
文诗,也是一部从东岸到西岸的台湾风光名片集,以  
)的理解;也就是说,作为一种与现在的关系,历  
tory  
史性让现在变得陌生,而使得某种距离能够出现在我 12段清淡的偶遇谱写简洁的台岛旋律被称为练  
们与当下的立即关系之中这个距离可以被称为历  
[7]284  
习曲姊妹篇的最遥远的距离》,同样将爱情弥合的  
过程设置在都市女孩从台北到台东的环岛旅程中,她  
捡拾爱情寻找自我,将环岛收集来的各地不一样的  
声音录音带命名为福尔摩沙之音”,福尔摩沙正  
是葡萄牙语台湾的另一称呼。《对面的女孩杀过来》  
以寻找奶奶初恋情人的名义,开始寻访台湾老眷村、  
小镇山城夜市等跨海之旅,打开彼此的心结。《阵  
中的一群年轻人不但背着沉重的阵头行头步履环  
,寻找成长动力,还从台湾走向世界,在片尾完成行  
销台湾的壮举”。《霓虹心》、《乱青春》、《36个故  
》、《台北飘雪中或轻或重的旅行元素,还有纪录片  
史观点” 。历史怀旧青春怀旧旅行怀旧民俗  
怀旧这些眼花缭乱的怀旧戏,仿如台湾电影的必备包  
装元素,显示了台湾社会藉由历史感的承续,积极回  
归现实介入当下,并重新想象历史定位自己的可能  
只不过这种怀旧情绪带有明显的台湾在地色彩,  
被裹挟在越来越浓厚的台湾意识论述里,让人很容  
易将其与当前的台湾政治现实扣连在一起,应当引起  
我们警惕。  
发现台湾  
013看见台湾开  
2
,有一段吴念真先生配音的旁白:“请不要讶异,不老骑士别有用心地用具有历史感的族群结构发  
就是我们的家园,如果你没有看过,或许是因为你站  
得不够高……”作为第一部影院演映就大获成功的纪  
录片,这部自称要化身飞鸟看见台湾,一起体验台  
湾的美丽与哀愁的纪录片,上映两月票房就突破2  
亿,远远超越当年上映的热门剧情片,稳稳占据当年  
岛内票房前十的位置。《看见台湾的成功秘诀既不  
现一个和解的台湾,环岛体背后的叙事动机昭然若  
。  
很显然,环岛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路片架  
,作为一种故事结构模式,其目的在于重新发现和  
认识作为故乡的台湾,而这种再认识是以20世纪80  
年代台湾电影以中国叙事为前提的再出发正如  
是环保主题,也不是时尚的航拍技术和高清画质,练习曲导演陈怀恩所说的,“骑单车环岛游的方式  
是导演齐柏林所命名的题目———“看见台湾对当前  
岛内主流思潮的有力回应:看见台湾发现自己全  
高空拍摄的高山海洋湖泊街道公路森林稻田  
等台湾景观,配合吴念真略带忧伤的叙述,像是当下  
台湾电影文化宣言投下的倒影,生动鲜活的技术手段  
为当前流行的台湾论述提供了可资着陆的有效空  
。  
就像传送带,动态的方式呈现多元文化结构中每个地  
[2]138  
方的生活和魅力” 。  
另一些以两岸恋情为故事架构的剧情,通过两岸  
互识互恋的叙事模式,赋予大陆发现台湾”、认识台  
湾在地历史的重要契机。《爱在垦丁———痞子遇到  
讲述一个北京男孩和台湾男孩的台湾打工纪行,  
既推广台湾风光,也贩卖台湾元素。《回到爱开始的  
地方变为大陆女孩和台北男孩的旅程,《对面女孩杀  
过来则是北京女孩和台湾男孩的爱情行进线,《大喜  
临门是高雄台湾妹李淑芬与北京大陆仔高飞的跨海  
爱情波折,《涩女郎电影版:男生女生骗又变为成都  
女孩台湾寻夫的离奇之旅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  
关系结构虽然脱离不开2000年以来着眼两岸市场的  
合拍化功利性操作,但已超越粗糙僵硬的贴牌模  
,被注入更鲜活的政治观点和社会情绪不管是为  
来台湾寻找奶奶的初恋情人”,还是为了提亲和道  
追寻一名台湾老人的初恋故事,或是结婚狂寻找  
魔术师未婚夫,均捎带出强烈的发现台湾认识台  
除了诸如看见台湾》、《鸟瞰台湾》、《台湾散步》、  
台湾:山海交汇这些景观发现,作为20世纪  
8
0年代以来台湾硕果仅存的反主流纪录片制作团  
”,萤火虫影像体所建立的三大类型题材库里,离岛  
影像草根生活影像和政治议题纪录,均宣称以人民  
为出发点,实质上也是21世纪以来发现台湾思  
[8]  
潮的一个支脉它们的目的在于以更感性的方式,  
建构展现地方主体性的管道,进而为置放所谓台湾  
意识为主体的政治论述框架提供场域。  
与此同时,剧情片通过富有台湾特色的环岛体叙  
事和富于地方色彩的民俗传统植入故事,持续进行  
13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信息尽管略显做作,但这些台湾创作者技巧 大喜临门》,似乎不是一个爱情片,而更像一个直观  
性地揉合了真实与想象情感与政治,将跨海追寻视  
为主人公了解彼此历史取得过往记忆的必要途径,  
在建构台湾形象方面有令人惊奇的默契在这里,台  
湾既是一个实体的地理空间,也是一组抽象的文化概  
。  
的两岸论述,再现两岸恶感背后的政治文化因素的  
同时,致力于通过人物关系的巧妙设置,抬升台湾在  
两岸对话中的地位”。作为台湾地方文化符号的民  
俗与传统,在这里是高度仪式化的。  
这反映出台湾电影日趋本土化的取材倾向,台湾  
的人社团和事件,甚至作为地方感性的新闻事实,均  
已置换为发现台湾的重要素材,成为台湾电影本土  
书写的重要内容讲述景美女中拔河队的志气》,表  
现嘉义东石高中棒球队的天后之战》,表现台湾知名  
面包师吴宝春的世界第一方》,还原台南百年仁德糖  
厂的音乐爱情片加油!男孩》,表现盲人钢琴师裕翔  
逆光飞翔》……这些号称改编自真人真事的拟实  
电影,被罐装进本土温暖励志热血两个元素  
,显现出更热切的本地文化史编纂愿望。  
当前的台湾电影一直保持对空间的高敏感度,似  
乎努力用视听描摹出一个更清晰的台湾媒介地理景  
不管是环岛游历,还是跨海追寻,台湾电影叙事  
突出的依然是一个时间链上的空间文化概念不管  
大岛埕》、《西门町》、《港都》、《爱在垦丁》、《海角七  
》、《嘉农》、《艋舺这样具有空间即视感的影片,还  
到不了的地方之类的空间装置影片,台湾的都市  
与乡村都像一个巨大的天幕将情感故事包裹其中,导  
演进一步强调了空间在叙事体系中的隐喻功能周  
美玲的花漾甚至架构出一则象征意味浓厚的海岛  
寓言,倾其所能企图打造一个从本土出发,与传统  
鲁蛇励志”  
鲁蛇电影在台湾被称为Loserundergofilm,  
即以失意草根或屌丝从危机走向胜利为主体内容的  
电影海角七号,台湾电影找到了一种重要的  
类型操作模式,故事上着力表现一群乌合之众从溃散  
经团结走向成功的过程,风格上将鲁蛇励志与乡土  
喜剧混搭,爆发出惊人的艺术影响力。  
[9]27  
中原观点古装片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花漾中  
化外之岛作为一个符号感极强的所指,已与侯孝  
贤的海上花中的海岛隐喻相去甚远大陆遁去,台  
湾浮现,“中国议题已被眼花缭乱的岛内空间替代和  
瓦解稍微对比一下20世纪8090年代台湾电影  
中国叙事对大陆空间的深情想象和重笔渲染,以及随  
后古装片对中国典故和中国场景的再书写眷村电影  
中国的发觉与回望,不仅让人唏嘘不已。  
台湾著名影评人郑秉泓指出,魏德圣的海角七  
就是一段台湾人的乡愁”,它所讲述的一群玩音  
乐的杂牌军奋起剧情,“本就是激励人心充满正面  
[10]52  
与此同时,台湾地方民俗与传统文化成为台湾电  
能量的励志故事” 。魏德圣担任编剧和出品人的  
发现台湾的另一种载体。《总铺师中的办桌文 嘉农》,同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loserundergofilm,  
、《阵头中的庙会文化、《鸡排英雄中的夜市文化,  
甚至海角七号中的沙滩音乐、《赛德克·巴莱中的  
原住民部落文化、《大喜临门中的台湾婚俗、《逗阵  
中的学校体育文化,这些电影无疑通过强有力地  
植入民俗与文化元素,放大叙事中的台湾主题,回  
应岛内社会声浪日高的回归台湾台湾再发现”  
运动。《逗阵儿鸡排英雄》、《阵头构成台湾人  
从遭受创伤失败的一群屌丝起步,终止于完成正名、  
赢得尊严的场面仪式,设定的是完全雷同的情节进  
台湾电影俨然将本土草根(故事层面)和励志喜  
(价值层面)当作市场万能药,所有主流类型均可见  
到清晰的鲁蛇身影诸如逆光飞翔》、《志气》、《破  
这些青春励志片,甚至总铺师》、《阵头》、《鸡排英  
这样的民俗片,还有逗阵儿》、《男朋友女朋友》、  
情系列”,以更加立体的方式行销台湾,模塑在地的精 被偷走的那五年等怀旧片,《我的少女时代》、《对面  
神价值和历史传统,夹带更丰富的历史政治内涵。  
黄朝亮导演的大喜临门有意将两岸交流的文  
女孩杀过来》、《车拼等爱情片,均有意无意地通过故  
事将台湾社会的集体挫败感浪漫化,以更虚无或更阿  
化障碍落实到更为微观的习俗细节上,通过跨海恋情 Q式的结尾给整个社会最热情的抚慰和激励。  
中大陆人面对的台湾地方文化面试”———民俗传统  
和语言徐徐展开,台湾的办桌提亲大订小订习俗与  
北京的满族婚礼环节交互呈现,再加上贯穿全片的普  
通话与闽南话误读,什么你们的规矩”、“我们的流  
”,地域区隔的意味异常明显故事上了无新意的  
总铺师一样,《阵头也是一部子代承续父  
终于熬出头的故事,结构上都以两个人或团体的  
对决比拼为主线,也都有一条爱情的副线调节气氛,  
风格上遵循的依然是当下台湾电影一成不变的主旋  
———“鲁蛇励志联想一下海角七号中乐队重  
140  
谢建华当前台湾电影创作的文化趋向  
排走向成功的动人场面,嘉农中球队崛起迎接新  
位患有罕见疾病孩子父亲组成的睏熊霸乐团,最终  
登上海洋音乐祭的舞台,实现不可能的梦如果我们  
将这些纪录片和剧情片联系起来,发现它们尽管分属  
不同的体裁,却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情感诉求,叙事  
模式甚至是复制性的它们映射了台湾社会在集体  
挫败情绪激发下怀有的焦虑感,不管是职场赛场舞  
台还是爱情场域,创作者通过固定不变的叙事程式,  
表达了岛内社会失落与错置的心理状态。  
生的辉煌瞬间,不难发现台湾电影已经在叙事抒情  
和人物寓意间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式,勾连起一  
个情绪饱满的价值表达体系故事往往从被歧视被  
踢馆等台湾草根的危机开始,经由挫折困顿延宕出这  
个社会亟待表达的勇气坚韧和智慧,走向既定的仪  
式性高潮每一部鲁蛇电影结尾都有一场带有仪  
式感的华丽演出”,loser的挫败感失意感扫荡排  
。《阵头是时任台中市长胡志强鸣锣的亚洲表演  
励志的背后是困顿与失意如果我们留心观察  
大赛,观众席中十几个细部表情特写联结的社会振奋 总铺师逗阵的海报或剧照,剧中人物都是一副  
情绪,和舞台上流光溢彩的阵头表演交相辉映,伴随  
是甘是苦我不怕,咱们世界最车赢”,“是青春是成  
功咱斗阵追现在是咱的世界属于你的我的拢兔  
歹势”(闽南语)的豪迈歌声被称为台湾版三目丁  
的夕阳逗阵儿》,将结尾亮亮一个人的马拉松升  
华为一首全民抒情诗:“献给一直坚持为这块土地付  
出的人们这份情神,将永远长存!”这些字幕或声音  
饶有意味地将一个幽微的家庭情感史生硬地转变为  
怒气向前冲的阵势这说明了什么?“鲁蛇励志电  
影虽然包装了异常坚实的喜剧外壳,仍然无法摆脱内  
在的精神萎靡。《对面女孩杀过来》、《车拼》、《大喜临  
几乎都设定了一样的情节动力(人物困境):大陆、  
台湾孰优孰劣的争论。《车拼,徐州男孩陈赵中、  
台中女孩陈心怡的恋情因跨区商务展开,却因大陆人  
一句台湾赶不上大陆闹翻剧情随后被拖曳入一  
个喜剧的框架:大陆男孩面对一个由激进台独”、维  
持现状派和外省背景构成的台湾家庭的畸形政治复  
合体,在未婚先孕亲友团旅台炫富挽救危机无效之  
,最终靠台湾爷爷一段复杂纠结的历史成全了这段  
跨海峡婚姻悲情性的戏剧内核和狂欢式的喜剧线  
索搅拌在一起,形成一种奇怪的阅读体验也许鲁  
励志模式触动的是台湾社会最复杂纠结的部分,  
它才成为台湾电影最大的文化表达方式之一。  
60年代台湾族群团结的社会史。《鸡排英雄既穿  
插有泛滥的草根抒情:“艰苦人也是人,可以没钱,不  
能没志气”;也擅长借逛台湾夜市的陆客之口自我安  
:“台湾好,台湾好,台湾真是个复兴岛我们受温  
暖的海风,我们听雄壮的海涛我们爱国的情绪比那  
阿里山高,比那阿里山高。”当我们看到夹杂着东北  
北京话的大陆游客,中华民国的巨幅背景板  
拍照留念,泪流满面地宣泄激动的感受,影片已经超  
越了一般的励志范畴,变成畸形的自我表扬正如郑  
秉泓评价逗阵儿时所言:“极度煽情狂灌狗血宣扬  
族群和解的本土电影,意识形态过时陈腐到了极点,  
仿佛取材自三十年前的国小生活与伦理教本,充斥  
结语  
追寻台湾电影纷繁杂乱的文化动因,理清台湾电  
影创作者文化书写的脉络,既要重视台湾电影自身的  
历史线索,也无法回避当前世界电影全球化的浪潮,  
只有将其置于世界电影的格局中,才能理解近几年台  
湾电影发生的巨大变动。  
选择性遗忘’、一厢情愿忆苦思甜粉饰太平的乡  
。……也因编演的全面性失控,令这部贺岁电  
影沦为一部仿佛走错时空的戒严时期主旋律电影,它  
的存在于是显得如此虚假令人难堪而不合时  
追溯台湾电影的历史,才能弄清当下台湾电影的  
症结自日据时期有电影以来,台湾电影创作形成了  
四个群落:最早的一代由来台接收电影产业的大陆影  
人和日据时代即在台工作的本地影人构成,包括房  
徐欣夫宗由袁丛美张英唐绍华等作为台湾  
电影的奠基人,他们群体特点模糊李行白景瑞李  
翰祥等属于台湾电影的第二代,他们的电影创作属于  
威权时期的主旋律或者政策性生产,他们多是30年  
代生人,创作生命至80年代前后结束,个别目前仍活  
跃于影坛幕后第三代是台湾电影的塔尖”,李安、  
侯孝贤蔡明亮杨德昌陈坤厚万仁王童朱延平  
等将台湾电影推向前台带来荣耀,在艺术探索与文  
[10]31  
。”  
励志作为台湾社会的最大共识,在剧情片和纪录  
电视剧领域均有明显表现以台湾著名残疾马拉  
松名将邱淑容为中心人物的纪录片看不见的跑道》,  
纪录其重回职场重建信心的励志道路纪录片正  
面迎击则是一群摔跤热血男儿的励志故事。《拔一  
条河将高雄甲仙拔河小将放置在移民小镇重建的背  
景下,凸显台湾女性的韧性与勇气。《一首摇滚上月  
讲述的是小人物完成大梦想的励志故事,由六  
14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192-193  
化书写方面丰富了台湾电影的面向第四代是目前  
台湾电影创作的主力,形成了类型探索与多元本土创  
作的主流这一代有两大类:一类是影视行业世家或  
科班背景的,如蔡岳勋钮承泽魏德圣冯凯瞿友宁  
均出自杨德昌或侯孝贤王童名下,杨雅喆戴立忍、  
王毓雅等则毕业于电影名校;另一大类是具有多元跨  
界背景的新导演,由哲学海洋工程文学音乐转投  
电影,如李鼎李岗黄朝亮周杰伦陈宏一。  
” 。因此,题材多数与有关,市场口味更  
加狭隘,不断强调本土共鸣的台湾电影创作终成为本  
土元素过度倾销的卖场。  
另一方面,当前的台湾电影也是世界电影的回  
我们既可以在其中看到大陆电影和日韩电影的  
某种风暴,也能窥见当今主流好莱坞电影的视听语言  
变化和流行的故事讲述方式张荣吉的校园犯罪悬  
疑片共犯》、张世导演的妒忌私家侦探社:活路与  
近年来流行的日式校园推理片极度相似,《我的少女  
时代》、《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又与郭在容执导的  
那些韩日青春爱情类型片高度相似大尾鲈鳗》  
这样制作粗糙又缺乏国际性电影语言的影片之所以  
大获成功,最主要还是制作者对当前商业电影经验的  
准确运用:除了综艺明星猪哥亮太过本土以外,互换  
身份黑帮复仇的情节桥段,语言谐音游戏所造成的  
段子化,节奏快捷的动作剪辑,以及带有明显网络感  
的场景单元设置,都说明了台湾电影里不仅仅只有台  
。  
随着老一代电影人悄然谢幕,年轻一代华丽登  
,台湾电影开始开创不同格局的电影新纪元。“后  
侯孝贤时代的台湾电影,创作者甩下历史包袱,表现  
出前所未有的洒脱或随意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运用  
台湾方言,调配在地元素,紧跟文化变动的踪迹,与年  
龄层不断迭变的观众遥相呼应,形成了愈发内向的文  
化倾向正如台湾著名电影制作人李烈所言,“台湾  
的历史一直到今天为止,就是身上背负着太过沉重的  
问题,在这个岛上的很多人都会有点喘不过气”,“现  
在很多年轻人,他们也拒绝承担上一辈的历史纠葛,  
刚好这些年轻导演的作品可以符合他们的需  
注释:  
文中所有票房数据,均来自台湾电影年鉴》,仅指大台北地区票房,非全岛票房大台北地区以外的票房数字,因无详细统  
计数字可资核查,一般以大台北地区票房乘以1.31.4倍推估。  
参考文献:  
[
1]BOYMS.TheFutureofNostalgia [M].NewYork:BasicBooks,2001.  
2]野岛刚.银幕上的新台湾:新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台湾新形象[M].张雅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  
3]闻天祥.2014台湾剧情长片:绝境还是出路?[G]//2015台湾电影年鉴.台北:“财团法人国家电影中心”,2015.  
4]谢建华.中国怀想———台湾主流电影的中国叙事(1979ꢀ1995)[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4).  
5]谢建华.模糊的大陆与清晰的台湾———台湾电影的中国叙事(1995年以来)[J].文艺研究,2014,(2).  
6]谢建华,倪婷.诗化的历史———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日本形象[J].当代电影,2016,(12).  
7]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吴美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8.  
8]罗祎英.论台湾萤火虫映像体纪录片的创作与美学[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4).  
9]郑秉泓.2013年台湾电影:成也本土,败也本土[G]//2014台湾电影年鉴.台北:“财团法人国家电影中心”,2014.  
10]郑秉泓.2014台湾电影:临界点上的抉择[G]//2015台湾电影年鉴.台北:“财团法人国家电影中心”,2015.  
[
[
[
[
[
[
[
[
[
[责任编辑:唐普]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