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一璞宋代四川夷汉盐权博弈与族群食盐生态空间的重构
货物交易的繁荣互市。夷人前来售马,“自蛮长已
下,所给马直及散犒之物,岁用银帛四千余匹两,盐
六千余斤”,即使“马之死于汉地者,亦以其直偿
将盐权牢牢垄断在自己手中,严重破坏了夷汉食盐
生态空间的平衡格局。夷人群体在政治与技术方面
的劣势,使他们在食盐博弈中失去了同官方正面对
抗的能力。然而,为了生存消费的需求,夷人群体利
用临近盐区的地理优势,借用历史记忆与武装夺盐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抗,以求食盐生态空间的自救。
汉夷食盐利权博弈的紧张,致使官方食盐控制成本
居高不下,官方退而采取缓和措施,让出部分食盐空
间以换得夷区社会的和平稳定。在此基础上,官方
实施了义军支盐与以盐转易制度,在官方的食盐让
步与夷人的“华夏”认同下,共同完成了双方食盐生
态空间的重构。这种“双赢”结果的实现,有助于民
族关系的处理及边疆开发,其做法及经验也为后世
所借鉴和效法。
[22]1095
之” 。宋廷通过“慷慨”的“盐马交易”,在满足
夷人食盐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川南盐区社会的繁
荣稳定。宁宗嘉定间,长宁军夷人阿祥部“每年春冬
赴官中马,止请盐、彩”,朝廷继续与其发展“盐马交
[15]蕃夷5之41
易”
。理宗绍定二年(1229),夔路忠州亦有
“盐马交易”,曾以“博马盐”给南平军(今重庆南川),
[8]卷八十三
交易夷人马匹
。
综上所述,宋代四川盐区因处于汉夷交错的特
殊位置,引发双方族群为食盐利益的争夺而展开激
烈的博弈。官方凭借在食盐控制与开发中的政治与
技术优势,借用社会舆论与武力推进相结合的方式,
注释:
①
分析宋代四川夷汉盐权博弈,首先从其族群身份看,史料中并无过多的将汉人单独作为一个群体进行阐述,主要记载的是
其“官方”作为代表与当地少数民族进行盐权的冲突与争夺。在非汉族群看来,“官方”在当地首先是汉人利益的代表,是作
为汉人的政府在当地进行食盐的控制与管理。因此,本文所述的夷汉盐权博弈便主要发生在汉人官方与当地被统称为“西
南夷”的被统治族群之间。
②
相关论著主要有:贾大泉《井盐与宋代四川的政治和经济》(《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宋代四川经济述论》(四
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井盐在宋代四川经济及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盐业史研究》1986年);许世融《井盐
对宋代四川地区国防、财计、社会、经济等方面之影响》(《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84年第26期)、《宋代川盐的生产管理
运销及其对社会经济之影响》(台湾中国文化大学1991年硕士毕业论文);林文勋《宋代食盐与周边民族关系》(《云南民族学
院学报》1993年第2期);董春林《以盐制夷:宋代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管窥》(《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等。这些研
究多将食盐作为官方政治羁縻统治的重要手段与加强民族交往的重要物资,采取的视角多由上而下,却忽视了食盐对夷汉
族群而言是两个对立主体间的关系互动,对双方食盐生态空间的动态变迁与重构缺少应有的关注。
参考文献:
[
1]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章如愚.群书考索[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3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无名氏.皇宋中兴两朝圣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4]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祝穆.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王象之.舆地纪胜[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7]刘复生.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M].成都:巴蜀书社,2011.
8]魏了翁.鹤山集[G]//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9]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沈括.梦溪笔谈[M].长沙:岳麓书社,2000.
11]常璩.华阳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0.
12]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4]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第4册[G].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
[
[
[
[
[
[
[
[
[
[
[
[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