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卷第1期  
2
019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6,No.1  
January,2019  
喜马拉雅区域通道的  
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  
——以吉隆河谷为例  
刘秧  
(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都610064)  
摘要:被誉为人类的禁区世界的尽头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藏匿着众多与边界垂直的秘谷”,这些秘谷”  
一方面在历史上为遭遇宗教迫害的信徒提供避难所,是与世隔绝的理想修行地,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心与边缘互动、  
南方与北方沟通的重要通道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中,作为边疆边缘的吉隆河谷,将在我国面向南亚  
开放的大战略中处于互联互通交流融合的前沿地带,成为连接我国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文化的中心桥梁和  
纽带本文以吉隆河谷为例,考察了其作为国家面向南亚开放通道的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吉隆河谷在  
国家周边外交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喜马拉雅区域;秘谷;文化通道;吉隆河谷  
中图分类号:K9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9)01-0153-07  
喜马拉雅山脉沿着印度次大陆北部边缘延伸将  
2400公里,被誉为人类的禁区世界的尽  
”。与此同时,喜马拉雅山脉被一些南北流向的河  
流切割,形成众多峡谷和河谷(又被称为beyul,意  
秘谷”),使得军队商人游客和朝圣者能在该区  
域内自由穿梭然而,在现实中,以吉隆河谷为代表  
的喜马拉雅周边地区却被视为国家政治格局的远  
经济中心的外围交通体系的边缘信息传导的  
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界就如何  
进行通道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围绕通道建  
设的战略意义经济效益等方面展开论述,但却忽略  
了从理论层面探讨通道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吉隆作为中国西部边疆地区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重  
要通道,不仅在历史上承担着商道官道传法求法  
之道以及文化传播之道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当下还  
是通往南亚的重要战略通道借鉴以吉隆为代表的  
通道与南亚各国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模式,不仅拓展  
通道建设的外延,而且也助力于我国一带一  
战略走向南亚。  
[
1]  
末梢” 。20158月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  
座谈会,提出了将西藏打造成为国家面向南亚开放  
的重要通道的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推进喜马拉  
雅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一  
边缘中心”:喜马拉雅僵局”  
收稿日期:2018-07-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部边疆宗教与社会结构的民族志研究”(16BZJ0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  
带一路背景下跨喜马拉雅合作研究”(17ZDA170)以及四川大学创新火花项目“‘藏密东渐与宁玛派发展现状调查  
研究”(2018hhsꢀ1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秧(1987—),,陕西汉中人,宗教学博士,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历史文  
化学院博士后。  
15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心边缘的理论在施坚雅(G.William  
,由于现代边境的固化而形成了喜马拉雅僵局”  
Skinner)的研究中又被称为施坚雅模式”。“施坚 (  
雅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中心地区(Core)和边缘地区  
(Periphery)。在他的区域体系理论中,施坚雅在德  
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中心地理  
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城市史以及区域经济史,他认  
:“每一宏观区域都包含中心和边缘两部分,中心  
地区在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都比边缘地区拥有优  
Himalayanimpasse),即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之  
,国家之间由于利益交融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唯有  
喜马拉雅区域边界呈现固态化特征,尤其是中国、  
印度两个大国在边境带交往受限较多,呈现僵持状  
;他同时认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与国家之间、  
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连接与断裂同时发生:一方面,国  
家为了强调主权,在有争议的地区不希望有过多交  
,另一方面,由于贸易往来频繁国家利益的交融  
[2]  
。” 总的来说,施坚雅的研究十分强调区域内部  
的中心边缘结构问题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一书中,他把当时的中国划分为九大区域,认为:“除  
云贵高原外,其他区域的核心部分都位于河谷或低  
地地带,边缘地带则位于区域周边的高地沼泽盐  
与渗透,区域之间又产生了连接。  
因此,在人类沟通与交流方面,喜马拉雅山脉并  
不是阻碍,而是通过贸易政治和宗教关系连接不同  
的民族族群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经济  
不发达国家或地区,或在本国中处于经济发展的边  
缘和边远地带。“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使这些  
边缘地带被重新设想为中心成为了可能以喜马拉  
雅地区为例,随着该地区跨国连通性的加强,边界地  
区将处于话语集中的区域,这些看似遥远的边缘正  
逐渐发展成为中心”,或者正以不同的方式逐渐获  
得特定形式的中心位置”。  
[3]  
碱滩和绵亘的山区。”  
边疆是国家统治中心区域的领土边缘传  
统观念中的边疆地区,意味着野蛮偏远和落后古  
代中国的边疆研究,强调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夷夏  
之别思维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观念中,“中心”  
边疆的治理存在很大差异,“天子居中驭外’  
抚有四夷’,边疆地区往往属于守在四方’‘守在四  
[4]  
的屏障地区” ,边缘是相对于中央中心的一个  
概念历史上,边疆是国家中心向外延伸和辐射而  
固定流动”:吉隆河谷的双重选择  
[7]41  
现代边界具有固定和移动的双重功能 。  
形成的边陲”、“前线边缘”,中心所企及却 固定性被理解为构建领土主权作为其主体同时  
[
5]  
不能彻底抵达的远处” 。边疆似乎永远处于中心  
的外围和边缘,传统的国家中心主义占主导地位,并  
成为处理边疆与中央关系的首要考虑近现代以  
,随着现代国家疆界的划分,边缘地带越来越多地  
中心所认知,现代边疆也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  
喜马拉雅区域既是我国传统观念中的老少边  
地区,又是连接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的地  
缘枢纽,还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詹  
姆斯·费舍尔(JamesFisher)在其出版的社会学和  
人类学专著的前言部分指出:喜马拉雅区域虽然也  
被描述为边缘区域非驴非马的不伦不类地  
”,但是事实上喜马拉雅区域不是一个边界边缘  
或缓冲区,而是作为拉链将两个纹理密集的文化织  
遏制和排斥外部人的固有部分,由一系列与外界接  
触的限制点和区域组成然而,在实际的边界中,国  
家出于法律和地缘政治的考虑,努力阻止其邻国在  
人口货物和资本的跨界流动方面超越实际边界  
[8]27-28  
线 在很大程度上,法律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定  
,减缓或关闭了现代主权国家建立之前就存在的  
跨国流动有人认为,边疆和边境研究在全球化语  
境中常常被认为变得更开放,其实不然;相反,全球  
化给这些地区带来的效应是国家间更进一步对各自  
有争议的边界的最终勘定;同时,由于资本人口和  
科技的跨界流动,边界和边疆同时也是各自国家经  
[9]8  
济和政治利益穿越的通道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  
既要基于领土主权的考虑,防止邻国的跨界行为,应  
对来自外部的渗透和对其主权的威胁,又要迎接全  
球化背景下跨文化的宗教传播以及跨区域的贸易网  
络和人口流动。  
[6]1  
物缝合起来 喜马拉雅区域在地理上被认为穿  
过至少7个国家,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俄罗斯中  
印度尼泊尔和缅甸,这一区域是多个国家边界  
相遇与重叠的空间。  
喜马拉雅山脉中藏匿着许多神圣的秘谷”。人  
们相信秘谷即是莲花生大师为他的信徒们在喜马  
拉雅一带选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庇护所;当糟糕的事  
云南民族大学环喜马拉雅研究中心主任郁丹教  
授将喜马拉雅区域称为多重国家边缘地区他认  
154  
喜马拉雅区域通道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以吉隆河谷为例  
(如冲突腐败的统治者)在当地发生,信徒需要逃  
离时,“伏藏的掘藏人便用钥匙打开秘谷,那些寻找  
庇护所的人就从苦难之处迁移至秘谷”;那里通常  
是一个四面环山的谷地,只要秘谷的居民不做出争  
暴力或杀戮等负面行为,所有的人都会受到保  
垂直,并表示为特定的有界空间在边界地区,国家  
不遗余力地强调其领土主权,并通过柱子旗帜围  
墙和公告牌这些突出的符号来进行立界边界被认  
为是根植于空间的坚固和持久的实体,琢刻在地景  
上不容否认的线条,只是在鲜有或战争或国家解体  
[10]69[11]70  
[7]41  
。“秘谷被认为是西藏贵族及其臣民在  
的例外情形下才被移动 ;而在地形中嵌入的通  
社会面临外部威胁时的定居点或面临瓦解时的避难  
道却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20世纪中叶之前,喜马  
拉雅商队交易的鼎盛时期,边民在各个通道中进行  
的交换和贸易活动促进了整个山区经济的发展,他  
们将更广泛的地区与一条通道所孕育的经济体系联  
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通道创建了自己的腹  
”,其两端辐射的经济文化地区则构成了边缘”;  
而沿着主要通道形成的节点就成为中心,这些节点  
与腹地之间的中心边缘动态在这里得以体现吉  
隆作为连接南亚次大陆和青藏高原通往内陆的通道  
节点,一带一路战略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  
腹地”。  
它既作为社会和政治斗争的避难所,也是一个  
[12ꢀ13]  
定居点 据统计,与西藏接壤的周边国家和地  
区中,共有312个通道,其中常年性通道44季节  
性通道268,分布在中尼边境的有184中印边  
[14]  
85中不边境18吉隆,只是西藏与尼  
泊尔接壤的众多通道中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一个。  
吉隆,古时候被称为芒域”。据史志记载,从地  
理上说,吉隆县地处中部喜马拉雅向南亚次大陆过  
度的缓冲带上,位于日喀则地区西部,其西北与萨  
噶县交界,东与聂拉木县毗邻,南与尼泊尔接壤,是  
日喀则地区与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各国交往的重要  
通道和国际走廊;从历史上来看,吉隆至宗嘎一线也  
是古文明的汇集之地:从东西方向上来说,它与古老  
的象雄文明有着地域和文化上的天然联系,自古受  
其辐射和影响,从东南方向上来说,它又是古代西藏  
与南亚尼泊尔印度等佛教国家文化传播和贸易往  
作为通道的吉隆河谷的文化内涵及特点  
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提出,“促进交通基础设  
施互联互通,抓住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  
并将全面改善口岸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建设吉隆口  
[17]  
作为重点建设内容 吉隆河谷作为连接喜马  
拉雅山脉南北的重要通道和重点口岸,一直以来承  
担着商道官道传法求法之道以及文化传播之道的  
重要作用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践中,作为外  
边缘的吉隆,必将成为沟通喜马拉雅南北文化的  
中心桥梁和纽带。  
[15]9  
来的重要通道。  
流动性和移动性是吉隆作为西藏边贸口岸的主  
要特征处于中尼边界的吉隆,其人口流动和商品  
交换不仅带动了沿线社会秩序的重构,而且也促进  
了文化认同的整合,“通过口岸贸易,形成了包括人  
文化语言认知货品资金等在内的跨国际跨  
区域流动场域,由此也形成超越政治边疆的文化和  
1.官道  
官道,一般指古时为官方使者往来而修建的道  
吉隆是蕃尼古道”、“麝香之路”、“食盐之路”  
[
16]  
经济联结体” 。历史上,我国西藏地区与周边印  
尼泊尔不丹等国家的商贸交往频繁文化交流  
多元,并形成了通往南亚的蕃尼古道”、“春丕河谷  
古道等陆路通道尼泊尔成为唐蕃古道中连接  
南亚次大陆和西藏以北地区的贸易转运站,印商和  
尼商将西藏的麝香羊毛牦牛尾巴和盐从边境口岸  
运到尼泊尔,再转运至印度,以满足印度人之需,印  
度和尼泊尔的黄金香料香水纺织品则通过此通  
道运至西藏或内地。  
的必经之地公元7世纪中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从尼泊尔首都经吉隆至吐蕃  
蕃尼古道得以形成该道从西藏拉萨穿越喜马  
拉雅山脉,经尼泊尔加德满都而入印度过去,中印  
间的陆路交通主要是天山道云南道”;“蕃尼  
[18]  
开通之后,很快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国际通道 。  
黄盛璋认为,“这条道路的开辟是汉藏藏尼联姻的  
结晶,它对于中尼聘使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19]  
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文成公主入藏后,传统的  
唐蕃古道与蕃尼古道连为一体,形成了自长安至西  
尼泊尔南抵印度最便捷的通道。  
如果流动代表着移动的空间上难以捕捉的,那  
么边界就意味着固定的领土的和有序的从边界  
固定性来说,在喜马拉雅山脉中,通道与边界线  
据说,松赞干布亲自到吉隆迎娶赤尊公主,还据  
15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此建造了帕巴寺此外,现在吉隆的缘定石吉普园  
等遗迹也被认为与此相关。1990,我国考古工作  
者在吉隆发现的大唐天竺使出铭》,被认为是首次  
为唐代王玄策使团出使印度,以及唐代中印交通中  
河谷和次喜马拉雅地带的边界,西藏和拉达克的大  
乘佛教则沿着冰川与印度教混合,并与尼泊尔文化  
[23]  
相融合 喜马拉雅地区是多元文化和多种文明  
的交汇地,众多的信徒来这里朝拜神山圣湖”,  
从南亚经吉隆入藏朝圣神山圣湖的民众络绎不绝。  
据普兰海关介绍:“尼泊尔印度及不丹等国家每年  
要求朝拜神山圣湖的信众不下10万人,每年到中国  
吐蕃泥婆罗道的路线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实物  
[20]  
材料” ,同时也为唐蕃古道吉隆古道的连  
接与贯通提供了具体佐证。  
[16]  
2
.商道  
朝拜神山圣湖的游客达2000多人”  
由吉隆入  
西藏传统的边境贸易约始于公元7世纪,他们  
主要通过以物易物的形式在边境地区的不同山口进  
行交易,以满足边民生产生活所需。17世纪,英国  
入侵南亚次大陆以后,西藏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交往  
增多,“地处后藏日喀则地区的聂拉木和吉隆已成为  
中尼边境地区重要的商品交易集散地,两地的边民  
习惯用羊毛湖盐牲畜等换取对方的粮食铁器及  
,经萨嘎仲巴至阿里一线,不仅是一条特色旅游  
路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神山圣湖朝觐路线。  
历史上的寂护莲花生等高僧大德曾经吉隆入  
,内地僧侣从拉萨吉隆前往印度求法,使吉隆成  
为一段重要的求法之道传法之道”。相传,吉  
隆即是莲花生大师入藏途经该地时命名的。《大唐  
西域求法高僧传曾记载:“玄照道希玄太道方、  
道生末底僧诃与师鞭玄会等六十人于太宗高宗、  
[14]  
布匹等日用品” 。随着边境贸易的不断发展,一  
些印度和尼泊尔商人组成了商队,他们穿越喜马拉  
雅山脉中的秘谷往返于西藏与喜马拉雅南麓诸国  
从事商贸活动人类学家海门道夫在他的喜马拉  
雅山区的贸易者中就对这些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在  
印度尼泊尔和我国西藏地区开展的贸易活动进行  
[24]2  
太后三朝,经唐蕃古道蕃尼古道抵达印度。”  
,吉隆作为秘谷”,还为那些在历史上因遭受宗教  
迫害的僧侣提供避难所,也是隐士修行的绝好修行  
。  
4.文化传播通道  
[
21]  
了详细的考察 。  
取道吉隆的蕃尼古道”,还是一条历史积淀深  
厚的通道,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陆庆夫研  
究指出,印度的制糖术菩提树及各种佛像雕塑,尼  
泊尔的菠菜胡芹和浑提葱种子均通过此道传入唐  
,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重要发明也是通  
过此道传到南亚诸国;此外,“据两唐书记载,到唐  
朝的西域各国使节不绝于此道,由于这条路捷近方  
便,走的人很多,在一段时间几乎代替了两汉以来的  
吉隆还是国家设立的一类口岸所在地历史  
,吉隆就对发展我国西藏与尼泊尔之间的贸易发  
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尼泊尔商人往返于喜马  
拉雅各个通道从事商贸活动尼泊尔北部边境沿线  
一直是高海拔地区,农牧业本身无法维持相对稀少  
人口的需求,因此,处于两个互补经济区中间地位的  
尼泊尔商人,能够作为中间商在干旱的西藏高原的  
产品交换中盈利。“尼泊尔商人用该地区的粮食和  
其他农产品以换取西藏盐和羊毛的易货贸易已经存  
在了几个世纪,可能还会持续几千年此外,穿越大  
喜马拉雅山脉的通道也为来自印度和中国较远地区  
[25]  
丝路故道” 。元朝时,尼泊尔著名的工匠阿尼哥  
应八思巴之邀请到大都修建佛教建筑,即是通过蕃  
尼古道进藏再由唐蕃古道进入中原的。  
在吉隆,中国西藏与南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  
据考证,现在吉隆的很多寺庙石刻佛塔等建筑以  
及宗教文化历史遗迹都具有浓厚的南亚特点诸如  
吉隆县内帕巴寺内的壁画带有尼泊尔风格,“日松贡  
[22]339  
的贸易在此流动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吉  
隆作为贸易中转站和集散地,将远至印度的物品与  
通过唐蕃古道而来的商品在此交换。  
3
.传法求法之道  
的摩崖石造像由尼泊尔工匠参与雕刻,因而又具  
[
15]59,137  
喜马拉雅山脉周边的人对喜马拉雅区域的神圣  
性与神秘性的探究从未停歇过中国朝圣者寻找佛  
陀的所在地,而印度教徒渴望目睹恒河源头和隐蔽  
的冈底斯山脉三个强大帝国的宗教在此相遇:伊  
斯兰教在印度河和周围的山谷中传播,印度教深入  
有明显的南亚雕刻作风 青藏高原文明与南  
亚文明在此交融,并且通过吉隆将西藏的文明传播  
至南亚诸国,增强了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喜马拉雅区域通道的现实意义  
以吉隆为代表的通道,一端沟通着区域内部的  
156  
喜马拉雅区域通道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以吉隆河谷为例  
联系,另一端也是区域的外出口,是中国与周边国家  
联系的桥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合作沿边开发的  
持续加强,“通贸兴边”、“边贸富县战略的实施,我  
国西部边疆地区的通道和走廊将成为国际交往的前  
沿地带。  
牲和淹没,就会对中心产生疏离感,缺乏认同感;如  
果把边疆强化为中心,势必使中心弱化淡化和边缘  
[28]  
” ,“古代中国就在中心与边疆的实力沿通道地  
[29]  
带的博弈中深度融合” 。正是边疆与中原在政  
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互动,凝聚力与离心力的  
不断博弈,才有了如今的中国”。现代的空间距离  
压缩后,思想与物品的流通与交流得以加速,通道或  
通道中的节点成为边疆与中心互动的载体。  
通道建设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  
1.  
要举措和主要内容  
通道是连接中心区域与边疆地区的重要路径,  
沿着通道的两边及两端进行的物品与观念的交流不  
绝于史此外,喜马拉雅区域通道建设也是主动  
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从地缘位置看,  
西藏与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等南亚国家接壤,是  
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区域但由于该地  
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网络不发达,导致面向南  
亚的发展严重受限目前,吉隆所在的日喀则市,现  
已开放樟木吉隆亚东和日屋四个口岸;此外,日喀  
则所在的地区,边境通道227,传统互市贸易  
28,边境小额贸易额占全区边境小额贸易的  
通道在中国边疆治理中发挥着凝聚和吸引作  
正如帕特森·格尔施和马格努斯·菲斯克修所  
解释的:“那些危险但可行的商贸通道有助于让这些  
[9]31  
空间上分离的政治实体保持着经济上的往来。”  
唐蕃古道为例,它将处于内核的唐朝首都与远  
在边地的吐蕃各地贯通,使双方的使臣往来和亲、  
会盟等政治活动,互市朝贡贸易等经济交往,佛教  
[30]5  
传播等文化交流,均主要通过此路” 。因此,通  
道作为腹地”,吸引和凝聚了喜马拉雅周边的人从  
事从商品到人文的交流。  
,
边境互市贸易额占边境互市贸易额的  
90%  
3.命  
[26]  
0%”  
这些口岸和贸易点是通往南亚的重要通  
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8
,也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依托。  
中国边疆既是国家地理中心的边缘又是对外  
开放的门户,是沟通内外的重要节点以及对内对外  
开放的核心区域,也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  
吉隆口岸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且  
也具备了建设国际性综合口岸的客观条件中央第  
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  
围绕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建设,重点建设吉隆口  
的口岸发展思路。20155,吉隆口岸被国  
务院正式批准为国际性口岸,尼泊尔印度已经成为  
吉隆口岸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因此,以吉隆口岸  
为代表的通道建设,不仅可以推进国家一带一  
战略在南亚的开展,而且也为我国西藏以及通  
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带来机遇。  
[28]  
依托带” 。历史上,“唐蕃古道及其相连的蕃尼  
古道”、“勃律道等构成了丝绸之路鼎盛之时南线极  
为重要的交通网络。“一带一路战略中五通的  
提出,不仅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也很好地  
诠释了通道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到推进吉隆中尼跨  
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可见现在的吉隆正面临着前所  
未有的发展机遇,“蕃尼古道也将继续在互联互通  
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使命2018,尼泊尔总理奥利  
访华,表示愿意发挥跨喜马拉雅尼泊尔走廊作用,  
通道是边疆与中心互动的载体和纽带,发  
2.  
挥着凝聚与吸引作用  
詹姆斯·C·斯科特认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1’对话模式”。荷兰学者  
结束后,“国家采用技术手段消除了空间距离感,改  
范申德尔指出:“边界只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中转站,  
[27]12  
变了山地人民和民族国家之间的权利平衡” 。  
空间距离的拉进,使边疆的对外交流日益便利,边疆  
与内地的互动更加密切。  
它竭力把与边界无关的产品和同样与边界毫无联系  
[7]41  
的顾客或雇主连接起来。”  
在此,边界周边的口  
岸成为通道建设的重要节点,并将促进口岸与腹  
的联动发展,不断扩大区域效应,为喜马拉雅周  
边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通道是边疆与中心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正如  
有的学者指出的:“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不是静态的、  
固化的,只有中心与边缘的互动,才能使二者都充满  
活力如果边疆总是处于边缘,被中心的利益所牺  
总之,喜马拉雅区域作为连接中亚南亚东南  
亚以及中国的地缘枢纽,是我国倡议一带一路战  
15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略的重要节点,也是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最为  
复杂的一个典型区域在历史上,喜马拉雅区域的  
通道,作为叛乱者的避难所、“非法交易的走廊、  
传统的世袭领地贫穷和落后的边缘自然资源开采  
的潜在地以及文化和商品的传送带,发挥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在当今,“通道将继续承担时代赋予它  
的使命以吉隆河谷为代表的通道建设,不仅成为  
沟通中心边缘以及南北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而  
且也为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新型关系推动中巴经  
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西部向南向西开  
放等提供了重要的现实路径。  
注释:  
源自20171214日郁丹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宗教人类学系列讲座():“环喜马  
拉雅多样佛教世俗化———中印地缘政治在印藏连接中的体现”。  
西藏盛产麝香,人们把吐蕃到中亚的贸易之路称为麝香之路”。  
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其中“2”指的是中国和印度,“1”可以是尼泊尔等南亚任何国家。  
WillemvanSchendel佐米亚”(Zomia)概念的提出者。  
参考文献:  
[
1]张桥贵,孙浩然.边疆宗教治理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6(3):47-56.  
2]任放.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4(4):90-122.  
3]SKINNERGW.Presidentialaddress:thestructureofChinesehistory[J].TheJournalofAsianStudies,1985,44(2):  
71-292.  
4]周建新.边疆中心视角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广西民族研究,2015(6):1-6.  
5]王铭铭.边疆”[J].西北民族研究,2016(2):83-93.  
6]FISHERJ.Introduction,SociologyandAnthropology [M].Kathmandu:TribhuvanUniversityPress,1987.  
7]VANSCHENDELW.Spacesofengagement:Howborderlands,illegalflows,andterritorialstatesinterlock [M].  
Bloomington,IN:IndianaUniversityPress,2005.  
[
[
2
[
[
[
[
[8]YUDS,MICHAUDJ.eds.Trans-HimalayanBorderlands:Livelihoods,Territoritalities,Modernities[M].Amster-  
dam:AmsterdamUniversityPress,2018.  
[9]郁丹,苏发祥,李云霞.环喜马拉雅区域研究编译文集二———佐米亚边疆与跨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  
[
10]SHERPALN.SacredhiddenvalleyandecosystemconservationintheHimalayas[C]//InternationalSymposiumon  
ConservingCulturalandBiologicalDiversity:TheRoleofSacredNaturalSitesandCulturalLandscapes.Heldatthe  
UnitedNationsUniversity,Tokyo(Japan),30Mayꢀ2June,2005.Paris:UNESCO,2006.  
[
11]SPOONJ.BeyulKhumbu:theSherpaandSagarmatha(MountEverest)nationalparkandbufferzone,Nepal[C]//Car-  
rera,JosepMariaMallarach,andJosep-MariaMallarach,eds.Protectedlandscapesandculturalandspiritualvalues,  
Vol.2.Heidelberg:KasparekVerlag,2008.  
[12]CHILDSG.Refugeandrevitalization:hiddenHimalayansanctuaries(Sbas-yul)andthepreservationofTibet’simperial  
lineage[J].ActaOrientalia,1999,60:126-158.  
[13]LIMFKG.ZombieSlayersina“HiddenValley”(sbasyul):SacredGeographyandPoliticalOrganizationintheNepal-Ti-  
betBorderland[J].EuropeanBulletinof HimalayanResearch,2004,27:37-66.  
[
14]扎西,普布次仁.西藏边境贸易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情况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7.  
15]索朗旺堆,霍巍,李永宪,.吉隆县文物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16]张海云.秩序流动与认同———西藏三口岸边民贸易调查记[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3-60.  
[
[
[17]潘志平.“一带一路愿景下设施联通的连接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16(3):40-46.  
[18]霍巍.吉隆文物古迹与蕃尼道上古代中尼文化交流的若干问题[J].西藏研究,2000(1):65-77.  
[19]黄盛璋.关于古代中国与尼泊尔的文化交流[J].历史研究,1962(1):92-108.  
158  
喜马拉雅区域通道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以吉隆河谷为例  
[
20]霍巍.《大唐天竺使出铭相关问题再探[J].中国藏学,2001(1):37-50.  
21]VONFURER-HAIMENDORFC.Himalayantraders:lifeinhighlandNepal[M].J.Murray,1975.  
22]VONFURER-HAIMENDORFC.Trans-Himalayantradersintransition [M].HimalayanAnthropology:TheIndo-Ti-  
betanInterface,1978.  
23]ROYBURMANBK.SharedEcologyoftheHimalaya[J].HimalayanResearch & CulturalFoundation,New Delhi,  
999,3(2):3-38.  
24]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5]陆庆夫.论王玄策对中印交通的贡献[J].敦煌学辑刊,1984(1):100-109.  
26]丰坤元.基于一带一路视角下的西藏日喀则边境口岸变迁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2):28-29.  
27]詹姆士·斯科特.逃避统治的艺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28]罗中枢.论边疆的特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47-53.  
29]徐黎丽.通道地带理论———中国边疆治理理论初探[J].思想战线,2017(2):67-75.  
30]陈小平.唐蕃古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
[
[
1
[
[
[
[
[
[
[
TheHiddenKyirongValleyintheHimalayas:  
CulturalConnotationandPracticalSignificance  
LIUYang  
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forSecurityandDevelopment  
(
ofWesternFrontierChina,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4,China)  
Abstract:TheHimalayas,knownastheforbiddenzoneofhumanityandtheendofthe  
world covermanyhiddenvalleysthatperpendiculartotheborder.Ontheonehand,these  
hiddenvalleysproviderefugeforfollowerswhosufferfromreligiouspersecutioninhistoryas  
idealplacesisolatedfromtheworld;ontheotherhand,theyalsobecomeanimportantpassage  
forcommunicationbetweenthecenterandtheperiphery,thesouthandthenorth.Inthepractice  
ofChinaꢁsTheBeltandRoadinitiative,theKyirongValley,asaborderareaandanedge,will  
beattheforefrontofinterconnection,exchangeandintegrationinChinaꢁsopeninguptoSouth  
Asiastrategy,andwillbecomeacenter,bridgeandtieinconnectingtheculturebetween  
ChinaꢁsQinghai-TibetPlateauandSouthAsiancountries.TakingtheKyirongValleyasanexam-  
ple,thispaperexaminestheculturalconnotationoftheKyirong,whichalsoplayasanopenpas-  
sagetoSouthAsia,andfinallyelaboratesthe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oftheKyirongVal-  
leyintheneighborhooddiplomacyofChina.  
”,  
Keywords:Himalayaregion;hiddenvalleys;culturalpassage;KyirongValley  
[责任编辑:凌兴珍]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