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原
曾维忠稳定脱贫的科学内涵、现实困境与机制重构———基于可持续生计-脆弱性-社会排斥分析框架
具备采用农业新技术所要求的“增量知识储备”条件,因此,特殊群体增收挑战日益严峻。下面仅以留守老人
为例说明。第一,老年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差。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形成叠加效
应,决定了大多数老年贫困家庭增收遭遇了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尴尬局面。第二,老年贫困户在市场经济
中处于弱势地位,受市场经济排斥。由于老年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能力、议价能力、交易能力普遍较弱,重生
产、轻营销问题突出,导致农产品销售长期处于买方市场。第三,缺乏专门针对老年贫困户脱贫后增收的扶
持项目。目前符合老年贫困户脱贫需求的扶持项目较少,而许多现存贫困户扶持政策又设置了年龄门槛,如
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均将老年脱贫户排斥在发展政策外,这限制了其
持续增收的渠道。
四
三重融合:重构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现有精准扶贫机制主要瞄准至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对2020年后影响稳定脱贫的因素考虑不
足。因此,稳定脱贫的机制构建需针对现阶段影响稳定脱贫的经济、能力和风险三重现实困境,瞄准扶贫达
标和稳定防范返贫,构建贫困户稳定脱贫机制体系。
(一)重构致富信心与建立后续帮扶机制:保障脱贫户的稳定收入来源
1.重塑致富信心,促使贫困户自觉、自信脱贫。致富信心是脱贫户收入稳定的首要前提,贫困户在脱贫
后,需要尽快帮助其重塑、培育自信心,使其相信自己不仅能实现可持续脱贫,而且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奋斗
实现增收致富。第一,强化脱贫的舆论宣传,营造“自信脱贫”的良好氛围。增收致富信心的重塑,必须及时
去除贴在贫困户身上的“身份标签”,如扶贫手册、帮扶爱心卡等,让脱贫户尽快摆脱“弱者”心理,以及只有依
靠帮助才能增收的惯性思维,重塑通过自身努力追求家庭富裕的自信心。第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
觉脱贫”的理念。深入挖掘和宣传地区能人及乡贤事迹,强化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等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营
造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稳定脱贫的浓厚舆论氛围,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2.强化后续精准帮扶举措,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第一,以脱贫户“帮扶跟进”为巩固的重点,提升脱贫质
量,确保实现稳定脱贫。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我国计有6800余万脱贫人口,对其后续帮扶责任不能空,帮扶
举措不能少,帮扶力度不能减。特别是致贫原因没有彻底根除的脱贫户,要加强动态监测,巩固脱贫成效,减
少公共保障福利等对脱贫户的排斥,保障贫困户脱贫后持续增收。第二,以脱贫户“造血能力”为提升的核
心。一方面,减贫压力下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一些减贫负担较大的贫困地区往往偏好短时间快速“输血”的帮
扶方式,但不能忽视需要花费更多智慧的“造血”帮扶举措,规避急功近利的短期“经济理性”;另一方面,在一
些帮扶任务相对较轻的贫困地区,不能机械片面甚至错误地将脱贫理解为“摘帽不摘政策”,一味地以给钱给
物等方式“输血”,或者用社会保障“一兜了之”,出现扶贫实践“真空”。
(二)重构动力激发与能力提升机制:增强脱贫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
1.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是稳定脱贫的坚实基础。一方面,要激发帮扶干部的内生帮扶动力,激活扶贫供
体。减轻基层干部的政治压力和思想包袱,简化材料档案的冗杂程序,降低考核评估频率,突出考核质量;增
强扶贫干部的帮扶责任感,杜绝“脱贫即满、脱贫而安”的思想,对基层干部开展素质能力培训,提升干部管理
与执行能力,拓宽发展视野,持续关注脱贫户发展状况,减缓贫困户在政策享受上的被动排斥。另一方面,要
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激活扶贫主体。全面保障贫困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减少脱贫户
的社会排斥。加大扶贫激励性政策的供给,除社会保障等少数必须依赖“输血”兜底的扶贫政策外,更多的扶
贫政策设计应更加强调脱贫户家庭脱贫的“责任义务”。
.聚焦贫困人口的能力提升,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既是父代脱贫质量不高的表
2
现,也是第二代教育质量不高的结果,因此要充分发挥高质量教育供给对于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作用。一方
面,强化义务教育的便利性,着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对贫困地区孩子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同等重
要,扩大义务教育覆盖面,延长义务教育链条,惠及贫困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出台激励相容政策,减轻教师
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倾向,提升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让乡村教师“愿意来”“留得住”。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
向提升农户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在普及农业实用技术的同时,加强脱贫户新型实用技术与市场营销等多方
127